上机操作1

合集下载

教育技术上机考试操作说明

教育技术上机考试操作说明

【上机考试操作说明】1.考生进入考场后,应该怎样登录考试机?(1)考生对号入座后,单击考试机界面上的“单击输入准考证号”按钮(如图5一1)。

图5-1(2)输入准考证号码登录成功后,转至如图5—2所示考生信息界面。

(3)考生核对本人信息无误后,点击“正确”按钮进入阅读考生须知界面(如图5—3)。

图5-2(4)当到达开考时间后,考试机会自动进入答题界面。

2.答题界面中,各种控制按钮如何使用?答题界面中,主要有以下控制功能按钮:上一题、下一题、标记、选题、重做以及交卷。

(1)“上一题”、“下一题”按钮的使用: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可通过点击“上一题”、“下一题”按钮,进入上一道试题或下一道试题。

(2)“标记”按钮的使用:考生在答题时遇到不确认的答案,可点击“标记”按钮,则该题会被自动标记,并在“选择试题”页面中显示。

再次点击“标记”按钮,则取消标记。

(3)“选题”按钮的使用: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可通过点击“选题”按钮,进入“选择试题”界面(如图5—4)。

(4)“选择试题”窗口介绍:“选择试题”窗口划分为两栏:试题栏和试题描述栏,其目的是为了便于考生快速浏览所有试题。

试题栏中可通过“题号”、“状态”、“标记”快速查看哪些试题已经做过,哪些试题还未做,哪些试题还存有疑问(通过标记▲表明)。

试题描述栏中会显示在试题栏中所选择试题对应的试题要求。

(5)“题号”:试题在试卷中的编号。

(6)“状态”:已经答过的试题被标为“已做”,未答过的试题被标为“未做”。

(7)“标记”:在答题时点击过“标记”按钮的试题,将在此列显示▲标记。

其与试题内容以及答题操作无任何关系。

在试题中取消标记后,选择试题中的标记也会相应取消。

(8)“试题描述”:栏内显示相应的试题描述。

(9)“选择试题”:从“选择试题”中返回答题界面,考生可用鼠标点击左边试题栏的某一试题,如选中第40题,该行变蓝(表明选中),右边试题描述栏内则相应显示第40题的题目描述,再点击圈按钮,则进入第40题的答题界面。

初级信息处理技术员上机模拟1

初级信息处理技术员上机模拟1

全真模拟试卷(一)上机操作题第—题:1.用Word软件录入以下文字,按照题目要求排版后,用Word的“保存”功能保存为“项目经理人.doc”。

要求:(1)按照原样录入文字,且设置【页面框线】,页眉为“一个成功经理人的自述”,页脚为“全国最大的IT资源库”。

(2)标题采用【黑体】【三号】字,且【文字效果】为“礼花绽放”。

(3)正文采用【首字下沉】3行,正文的字体为【宋体】【四号】字,【行距】为1.5倍行距。

(4)将〖〗内的内容设为“阳文”、【】内的内容设为“阴文”且带“着重号”。

(5)将{}内的内容链接到。

2.用Word的“中文信封向导”制作如图14-1所示信封,完成后保存为“信封.doc”。

要求:(1)采用“中文信封向导”来制作,否则不给分。

(2)所有文字的字体为【黑体】【四号】字,加粗。

(3)置后插图文件可自选,但要求做成近似于“水印画”。

第二题:新建Excel电子表格“库存表.xls”文件,其中入库一栏中的负值表示的是出库的数量。

电子表格的效果如图14-2所示。

图14-2 表格的效果要求:(1)开始建表是从A1开始的,建好后,将表格移动至【B3:E15】单元格区域。

(2)将【Sheet1】工作表的标签修改为“1-3月出入库记录”;并复制表格内容至【Sheet2】工作表。

(3)将【B2:E2】单元格区域合并居中,并输入“1-3月出入库记录”,修改字符字体为【黑体】、字号为【18】、【颜色】为【绿色】。

(4)在表格中设置标题的底纹为【浅绿】色。

设置边框如图14-2所示。

(5)在表格中设置对齐方式如图14-2所示。

(6)将【日期】的格式设为图14-2所示的中文格式。

(7)在sheet2中利用自动筛选功能,选择出桌子的出入库记录和粉笔的出库记录。

(8)利用分类汇总功能计算各类物品的库存量。

效果如图14-3所示。

图14-3 分类汇总的效果第三题:使用PowePoint制作图14-4所示幻灯片,并保存为“计算机应用基础.ppt”。

血液透析预冲、上下机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预冲、上下机操作流程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一、血液透析预冲、上机操作流程一、治疗前准备1、用物准备:透析器、血路管、浓缩液、预冲盐水、穿刺针、注射器(导管用)、透析上机包、抗凝剂、手套等。

2、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帽子、口罩、手套。

3、环境准备:清洁整齐,减少人员流动。

二、操作程序(一)一次性使用透析器(干膜)预冲程序1、打开设备开关,按照操作程序连接浓缩液进行机器自检。

2、透析机自检通过,检查血液透析器及血路管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查看有效日期、型号。

无误后打开透析器外包装,静脉端朝上放在支架上。

3、打开血路管外包装,检查血路管并夹闭各个侧枝小管夹子。

4、按血液运行顺序依次安装血路管,动脉血路管患者连接端固定于透析器支架上。

打开泵门,按透析机要求安装泵管,透析器端连接于透析器动脉端,动脉壶反向安装在支架上,连接动脉压力感应器。

静脉血路管连接于透析器静脉端,静脉壶从前面放入空气探测器内,静脉管路放入气泡夹内,连接静脉压力感应器,集液袋正向挂在输液架上。

(血路管与透析器连接一端打开透析器血路一端的盖帽)5、连接生理盐水在血路管动脉端,打开血泵开关以≤100ml/min的血泵流速进行预冲,当动脉壶充满液体后正向安装,打开肝素小管夹子冲洗小管。

6、当生理盐水充满透析器时,关闭血泵,将透析液管路正确连接到透析器上,透析器动脉端朝上,排出透析器膜外气体。

7、翻转透析器,静脉端向上,开启血泵,调整血泵流速至200ml/min,并用手不断摇动透析器以排尽透析器膜内气体。

8、整个管路充满液体后,调节动静脉壶液面在2/3 处。

预冲液体量按照不同透析器说明书的要求去做,如无特殊要求,不应少于500ml 生理盐水。

9、调整血泵流量至≤100ml/min,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10、建立患者的血管通路,并给予抗凝药物起始量。

11、将患者血管通路的动脉端与血路管的动脉端连接,开血泵引血,当血路管静脉壶下2/3血路管颜色变粉色时,关闭血泵及静脉血路管夹子,,将血路管的静脉端与患者血管通路的静脉端连接,打开静脉血路管夹子并启动血泵,妥善固定血路管。

PowerPoint 上机操作练习题1

PowerPoint 上机操作练习题1

PowerPoint 上机操作练习题1、用“内容提示向导”建立一基本文稿, 演示文稿的类型为:“成功指南”下的“推销你的想法”。

并将该演示文稿保存在用户文件夹下,取名为:P操作1。

2、用“模板”建立一演示文稿,选择的“模板”名称为:增进团队精神。

并将该演示文稿保存在用户文件夹下,取名为:P操作2。

并进入“幻灯片母版”设计界面,对该演示文稿的幻灯片母版进行“背景”、“文本和线条”、“阴影”、“标题文本”、“填充”、“强调文字”、“强调文字和超级链接”和“强调文字和尾随超级链接”等8项目的设置。

3、用“模板”建立一演示文稿,“模板”类型自定,幻灯片布局方式为:剪贴画与文本,在标题栏中输入:时代型模板,在文本栏中输入:用“模板”建立一演示文稿练习,并插入一剪贴画。

并将该演示文稿保存在用户文件夹下,取名为:P操作3。

4、在“P操作3” 演示文稿中插入一新的幻灯片,布局方式为:表格,在标题栏中输入:插入表格(4行、5列),表格线的颜色为绿色。

单元格中的内容自定。

在新插入的幻灯片后再插入一新的幻灯片,布局方式为:图表,在标题栏中输入:插入图表。

保存以上的操作结果,关闭PowerPoint5、启动PowerPoint,用“空演示文稿”建立一演示文稿,内容如下:(1).第1张幻灯片为“标题”版式,在标题栏中输入:“PowerPoint 97应用讲座”,在副标题栏中输入:“计算机应用培训班”。

其中主标题中,英文用“Bookman Old Style”,中文用“黑体”加粗,大小为60磅,用Enter键将标题分成中、英文两行;副标题采用44磅,隶书加粗,颜色为红色。

(2).第2张幻灯片为“对象与文本”版式,在对象栏中插入:BMP对象,并用“刷子”写上“爱我中华”四个红色大字,在文本栏中输入:添加对象与文本(3).第3张幻灯片为“空白”的新幻灯片,插入如下艺术字:插入艺术字,字体为:华文彩云、加粗、40磅。

(4).将该演示文稿保存在用户文件夹下,取名为:P操作4。

小学学生上机操作规定模版

小学学生上机操作规定模版

小学学生上机操作规定模版一、绪论上机操作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上机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学习和掌握各类知识。

为了确保学生上机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本操作规定模板。

本模板希望能帮助学校制定出一套适应学生上机操作的规定,规范学生的上机行为,保护学生的健康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二、上机前的准备工作1. 学生应按时到达机房,准备好所有需要的学习材料和文件。

2. 学生应将行李放在指定的地方,不得放置在机房内。

3. 学生应在入口处登记并领取相应的上机凭证,确保登录时使用的账号和密码准确无误。

三、上机操作的基本规范1. 学生应保持机房内的安静。

不得随意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学习。

2. 学生应遵守机房内的秩序,不得乱跑乱动。

3. 学生在操作电脑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不得长时间低头或弯腰。

4. 学生应合理安排上机时间,避免上机时间过长导致身体疲劳。

5. 学生应保持电脑桌面的整洁,不得在电脑屏幕上留下任何永久性痕迹。

四、上机操作的网络安全规定1. 学生不得随意更改电脑的系统设置,不得下载未经许可的软件和文件。

2. 学生在上网时应遵守合法、文明上网的原则,不得访问任何非法、暴力或有害的网站。

3. 学生应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不得随意泄露自己或他人的身份信息。

4. 学生应遵守版权法,不得在网上传播未经授权的作品。

五、上机操作的维护和保养1. 学生应妥善保管个人的存储设备和上机凭证,不得私自借用或丢弃。

2. 学生在退出机房前应清理自己的座位和周围环境,确保机房的整洁。

3. 学生应定期备份重要的学习文件和资料,避免数据丢失的风险。

4. 学生应关机后及时拔掉电源线,避免电脑长时间待机或因电源故障导致损坏。

六、上机操作的批评与教育1. 在发现学生有不正当行为时,老师应及时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2. 老师应针对学生的上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

3. 学校应定期组织关于上机操作规定的知识培训,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广龙计价2010上机操作指南[1]

广龙计价2010上机操作指南[1]

广龙计价2010培训指南一、上机操作实例工程1、分部分项2、技术措施项目3、其他项目二、本上机操作实例工程操作步骤(一)新建工程1、点击左上方“新建”按钮,在新建预算书的对话框中,输入必须填写的项目内容:“工程名称”、“定额选择(本工程选择广西建筑消耗量定额2005)”、“计价方法(本工程选择国标清单计价)”、“清单选择(本工程选择国标清单广西2008)”,再点击“确定”键,就完成了新建工程的操作。

(二)输入预算编制信息1、在工程属性中,输入预算编制信息,此信息为报表的封面内容。

(三)分部分项内容录入(分部、清单、定额等)1、录入分部:分部分项界面,在软件默认的分部一行中,项目编号处输入A.1回车,得出土石方分部。

录入分部的方法有两种,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从右边的索引窗中,从清单库所显示的分部中,双击分部到分部分项界面。

如图:2、清单的录入:从分部行回车到清单后,软件默认的类型为“清”,即清单。

在项目编号处输入清单的9位编码010101003回车,即可得出挖基础土方的清单。

录入清单的方法有两种,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从右边的索引窗清单库中,找到相应的清单,双击或拖拉到指定位置。

如图:3、清单描述的录入:光标放在010101003这一行清单行的任何位置,点击到下方的“项目特征”窗口,在土壤类型的特征描述单元格中,选择“三类土”,弃土运距中选择“5km”,再点击右此窗右侧的“刷新清单”按钮。

清单描述的录入方法有两种,除上述方法外,另一种方法操作是,光标点到此条清单的名称,在清单名称后,会有三点(…)的提示,点击(…)的位置,进入到一个文本编辑框中,所有的清单描述内容全部手工打字录入,再点击“确定”按钮。

4、定额的录入:从清单行回车后。

会增加下一行,类型为“定”,在此行的项目编号处输入01010176回车,会弹出组合换算实际值的输入,此工程中,运距要求是5KM,所以在实际值输入5,再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出定额。

上机实训(一)教案 上海交大版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上机实训(一)教案 上海交大版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课题上机实训(一)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Packet Tracer的安装方法和简单设置。

(2)掌握使用Packet Tracer建立网络拓扑的方法。

(3)掌握网络设备的简单配置。

(4)熟悉抓包软件WireShark的安装和界面。

(5)掌握使用WireShark捕获数据包的方法。

(6)了解数据包的首部明细内容。

思政育人目标:通过上机实训,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深化认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上机实训,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上机实训,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探索精神;通过上机实训,使学生认识到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自己应该努力学习网络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好准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Packet Tracer模拟器的使用、抓包软件WireShark的使用教学难点:使用Packet Tracer建立网络拓扑、使用WireShark 捕获数据包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操法、问答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文旌课堂APP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 min)→传授新知(15 min)→上机实训(20 min)→实训总结(8 min)第2节课:传授新知(10 min)→上机实训(25 min)→实训总结(5 min)→课堂小结(3 min)→任务布置(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 min)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n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传授新知(15 min)实训1:Packet Tracer模拟器的使用n 【教师】介绍Packet Tracer的概况,及其安装和使用方法1.安装Packet TracerPacket Tracer是由Cisco公司发布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是为思科网络课程初学者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的一个网络模拟环境。

上机实验操作一基本操作

上机实验操作一基本操作

上机实验操作一基本操作上机实验是指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模拟和执行实验。

下面是关于上机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

第一步:准备工作1.首先要确认实验所需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环境是否满足实验要求,例如需要安装特定的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软件工具等。

2.确保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的电源和连接线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在进行上机实验之前,最好备份一份计算机中重要的数据。

第二步:实验操作1.启动计算机:按下计算机电源按钮,等待操作系统加载完全。

2.登录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操作系统中。

3.打开实验所需的软件:根据实验需求,打开相应的软件工具。

4.配置实验环境:对实验软件进行一些设置,如选择合适的实验模式、打开所需的工具栏等。

5.导入实验数据:如果实验需要用到预先准备好的数据,可以将其导入到实验软件中。

6.进行实验操作:根据实验指导书或者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如进行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

7.记录实验结果:将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结果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总结使用。

8.保存实验数据和设置:在实验过程中,及时保存实验数据和设置,以免数据丢失或实验过程中的设置被覆盖。

9.结束实验操作:在实验完成后,关闭实验软件和其他相关应用程序,然后关闭计算机。

第三步:实验分析与总结1.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图表绘制等可视化处理。

2.总结实验经验与教训:回顾实验操作过程,总结实验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实验操作提供参考。

3.撰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总结:上机实验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进行实验操作的方式,它可以对实验操作进行模拟和执行。

在进行上机实验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实验操作中,要遵循实验指导书或实验要求,逐步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在实验完成后,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操作题在附带光盘\上机题库\1文件夹下,"samp1.mdb"数据库文件中已建立表对象"tNorm"。

试按以下操作要求,完成表的编辑:1、设置"产品代码"字段为主键;2、将"单位"字段的默认值设置为"只",字段大小属性改为1;3、删除"规格"字段值为"220V-4W"的记录;4、删除"备注"字段;5、将"最高储备"字段大小改为长整型,"最低储备"字段大小改为整型;6、将"出厂价"字段的格式属性设置为货币显示形式。

答案提示本题考查考生对Access中表的基本操作。

(1)这一步考查设置主键的操作具体步骤如下:①打开“samp1.mdb”并且打开“tNorm”表的设计视图.如下图所示:图1.1“tNorm”表的设计视图②用鼠标选中“产品代码”字段,然后在主菜单中选择“编辑”| “主键”命令;③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保存表的修改。

(2)这一步考查设置属性的操作,具体步骤如下:①打开“tNorm”表的设计视;②单击“ 单位”字段,在“字段属性”区中单击“默认值”属性框,输入“只”;单击了“ 字段大小”属性框.输入1 。

如图1.2 所示窗口:图1.2“tNorm”表的设计视图③单击工具拦上的保存按钮保存表的修改。

(3)这一步考查删除记录的操作,具体步骤如下:①打开“tNorm”表的数据表视图;②单击“规格”字段为“220V -4W ”的记录所在行中的任意位置,选择“编辑“| “删除记录”命令,这时屏幕上显示删除记录提示框;③单击提示框中的“是”按钮,则删除了该记录;④单击工具拦上的保存按钮保存表的修改。

(4)这一步考查修改表结构的保作,具体步骤如下:①打开“tNorm”表的数据表视图;②将光标移到“备注”字段的位置上,选择“编辑“| “删除行”命令,这时屏幕上显示删除字段提示框;③单击提示框中的“是”按钮,则删除了该记录;④单击工具拦上的保存按钮保存表的修改。

(5)这一步考查设置字段属性的操作,具体步骤如下:①打开“tNorm”表的数据表视图;②单击“最高存储”字段,在“字段属性”区中单击“字段大小”属性框,选择“长整型”;单击“最低存储”字段.在“字段属性”区中单击“字段大小”属性框,选择“整型”;③单击工具拦上的保存按钮保存表的修改。

(6)这一步考查设置字段属性的操作,具体步骤如下:①打开“tNorm ”表的设计视图;②单击“出厂价”字段.在“字段属性”区中单击“格式”属性框.选择“货币”选项;③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扶钮保存表的修改。

简单应用题在附带光盘\上机题库\1文件夹下"samp2.mdb",里面已经设计好两个表对象"tNorm"和"tStock"。

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1、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并显示每种产品的"产品名称"、"库存数量"、"最高储备"和"最低储备"等四个字段的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1";2、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库存数量超过10000(不含10000)的产品,并显示"产品名称"和"库存数量"。

所建查询名为"qT2";3、建一个查询。

按输入的产品代码查找某产品库存信息,并显示"产品代码"、"产品名称"和"库存数量"。

当运行该查询时,应显示提示信息:"请输入产品代码:"。

所建查询名为"qT3";4、创建一个交叉表查询,统计并显示每种产品不同规格的平均单价,显示时行标题为产品名称,列标题为规格,计算字段为单价,所建查询为"qT4"。

注意:交叉表查询不做各行小计。

答案提示本题考查考生对Access中创建查询的操作。

查询是对数据库表中的数据进行查找,同时产生一个类似于表的结果。

创建查询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手工在设计视图中逐步创建,也可以使用查询向导创建。

(1) 本题便用查询问导创建查询,过程如下:①打开数据库“samp2. mdb”,单击“查询”对象,然后在查询列表中双击“使用向导创建查询”选项。

②在打开的“简单查询向导”对话框中选择查询中要使用的字段。

首先,在“表/查询”下拉列表中选择“表:tStock” ,然后从“可用字段”列表中将“产品名称”和“库存数量”移动到“选定的字段”列表中;然后,在“表/查询”下拉列表中选择“表:tNorm”,然后从“可用字段”列表中将“最高储备”和“最低储备”移动到“选定的字段”列表中。

单击“下一步”按钮.③选择“明细”单选框,单击“下一步”按钮,然后在向导最后一个对话框中,为该查询指定名称为“qT1”,单击“完成”按钮。

(2) 本题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过程如下:①打开数据库“samp2.mdb “,单击“查询”对象,然后在查询列表中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选项。

②在“显示表”对话框中单击“表”选项卡,单击“tstock ”表,然后单击“添加”按钮,最后单击“关闭”按钮。

③分别双击“产品名称”和“库存数量”字段。

④按照题目要求,在“库存数量字段列的“准则单元格输入条作”> 1000 " 。

⑤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这时出现“另存为”对话框,在“查询名称”文本框中输入“qT2”,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3 )本题考查创建参数查询,过程如下:①打开数据库“samp2.mdb ' :单击“查询”对象,然后在查询列表中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选项。

②在“显示表”对话框中单击“表”选项卡,单击“tstock ”表,然后单击“添加”按钮,最后单击“关闭”按钮.③分别双击“产品代码份“产品名称”和“库存数量”字段,在“产品代码”字段的“准则”单元格中输入“请输入产品代码”。

④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这时出现“另存为”对话框,在“查询名称”文本框中输入“qT3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⑤运行此查询出现一个输入参数的对话框,可按照题目要求输入产品代码进行查询。

(3) 本题考查创建交叉表查询,创建交叉表查询有两种方法:“查询向导”和查询“设计”视图,本题我们使用“查询向导“来创建交叉表查询。

过程如下:①打开数据库“samp2.mdb “,单击“查询”对象,然后单击“新建”按钮,这时屏幕上显示“新建查询”对话框。

②在该对话框中,双击“交叉表查询向导”,这时屏幕上显不“交叉表查询”第一个对话框。

③选择“表:tstock ”,单击“T 一步”按钮。

④选择“产品名称”字段。

单击“下一步”按钮。

⑤选择“规格”字段。

单击“下一步”按钮。

⑥在“字段”列表选择“单价“,“函数”列表选择“平均“,取消选中“是,包括各行小计”前的复选框。

单击“下一步”按钮。

⑦在向导最后一个对话框中,为该查询指定名称为“qT4”,单击“完成”按钮。

综合应用题在附带光盘\上机题库\1文件夹下"samp3.mdb",里面已经设计好表对象"tNorm"和"tStock",查询对象"qStock"和宏对象"ml",同时还设计出以tNorm"和"tStock",为数据源的窗体对象"fStock"和"fNorm"。

试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下要求补充窗体设计:1、在"fStock" 窗体对象的窗体页眉节区位置添加一个标签控件,其名称为"bTitle",初始化标题显示为"库存浏览",字体名称为"黑体",字号大小为18。

,字体粗细为"加粗";2、在"fStock"窗体对象的窗体页眉节区位置添加一个命令按钮,命名为"bList",按钮标题为"显示信息";3、设置所建命令按钮bList的单击事件属性为运行宏对象ml;4、将"fStock"窗体的标题设置为"库存浏览";5、将"fStock"窗体对象中的"fNorm"子窗体的浏览按钮去掉。

注意:不允许修改窗体对象中未涉及的控件和属性;不允许修改表对象"tNorm","fStock"和宏对象"ml"。

答案提示本题考查窗体的创建和编辑等操作。

窗体是Access数据库中的一种对象,通过出窗体,用户可以方便地输入数据、编辑数据、显示和查询表中的数据。

(1)在窗体页眉中添加标签的具体步骤如下:①打开窗体“fStock”的“设计视图”,在“窗体页眉”添加标签控件;并输入“库存浏览”;②按照题目要求设置相关属性:选中标签,单击“属性”按钮可以打开属性对话框,在“名称”行输入“bTitle “;类似地,选择对应文本格式,文本格式为:黑体,18 号,加粗。

如下图所示;图1.3“bTitle”属性图④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保存对窗体的修改。

(2)在窗体页脚中添加命令按钮的具体步骤如下:①打开窗体“fStork”的“设计视图’:从工具箱中选择按钮,添加到窗体页脚中,此时弹出“命令按钮向导”对话框,选择“取梢”按钮;②按照题目要求设置相关属性:选中上述按钮,单击“属性”按钮可以打开属性对话框,设置“标题”属性行为“显示信息“,名称”为“bList”;③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保存对窗体的修改。

(3)设置命令按钮单击时运行宏m1的具体步骤如下:①打开窗体“fstock ”的“设计视图’:选中按钮“bList ' :单击“属性”按钮可以打开属性对话框;②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事件“选项卡,在“单击”属性行中选择“ml“;③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保存对窗体的修改。

(4)设置窗体标题的具体步骤如下:①打开窗体“fStork”的“设计视图”,单击“属性”按钮可以打开属性对话框;②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格式”选项卡,在“标题”属性行中输入“库存浏览“;③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保存对窗体的修改。

(5)取消窗体的浏览按钮的具体步骤如下:①打开窗体“fNorm ”的“设计视图”,单击“属性”按钮可以打开属性对话框;②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格式”选项卡,在“浏览按钮”属性行中选择“否“;③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保存对窗体的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