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细胞骨架标本的制备及观察

合集下载

细胞骨架的染色与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骨架的染色与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骨架的染色与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细胞骨架是指细胞内由蛋白质构成的一种网状结构,可以支撑细胞的形态、维持细胞的内部有序、参与细胞的运动和分裂等生命活动。

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包括微丝、中间丝和微管,这三种蛋白质纤维在细胞内的分布和作用有所不同。

本实验旨在通过细胞骨架的染色与观察,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和特点。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材料:小鼠肝脏组织样本、PBS缓冲液、甲醛、甲醛酸化钠、丙酮、甲醛氧化物、溴化乙酰、荧光素鸟嘌呤、荧光偶氮染料等试剂。

2. 方法:(1)将小鼠肝脏组织取出,加入PBS缓冲液冲洗去血液和其他保留物,然后用甲醛固定细胞构象。

(2)将甲醛酸化钠液加入细胞中,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便于荧光偶氮染料和溴化乙酰进入细胞。

(3)加入荧光偶氮染料和溴化乙酰,使细胞骨架染色。

(4)用溶液冲洗染色的细胞样本,使细胞骨架显色。

(5)观察染色后的细胞骨架结构,并记录观察结果。

三、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小鼠肝脏细胞中微丝和微管的分布是在细胞膜内外,其网状结构是有规律的。

中间丝则是位于细胞的核周以及胞质中,主要作用是支撑和维持细胞形态。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骨架结构清晰,可见荧光偶氮染料和溴化乙酰显色的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纤维。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知道细胞骨架是由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等纤维蛋白质组成的一种网状结构,主要作用是支撑细胞的形态,参与细胞的运动和分裂等生命活动。

通过细胞骨架的染色与观察,可以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和特点。

实验结果显示,细胞骨架结构清晰,可见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纤维的荧光显色。

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

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

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细胞骨架则是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进而探索细胞内部的奥秘。

实验过程中,我们选取了小鼠肺组织中的细胞进行观察。

首先,我们将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并用甲醛进行固定处理。

接下来,我们使用荧光染料标记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如微丝、中间丝和微管。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骨架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细胞骨架呈现出丰富的结构。

微丝是由肌动蛋白蛋白质组成的细丝状结构,主要分布在细胞的边缘和质膜下。

中间丝是由多种细胞骨架蛋白组成的纤维状结构,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周围和细胞质中。

微管是由α-和β-微管蛋白组成的管状结构,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并参与细胞分裂和细胞器运输等重要生物学过程。

通过观察细胞骨架的实验,我们还发现细胞骨架在细胞内的功能十分重要。

微丝可以通过收缩和伸长调控细胞的形态变化和运动。

中间丝可以提供细胞的结构支持,维持细胞的形态稳定。

微管则可以作为细胞器运输的轨道,将细胞器从一个位置运输到另一个位置。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细胞骨架与其他细胞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细胞骨架与细胞质基质之间通过细胞外基质蛋白相互连接,形成细胞外基质-细胞骨架-细胞膜的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提供细胞的支持和稳定,并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

通过观察细胞骨架的实验,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还可以进一步研究细胞骨架与细胞生理过程的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干扰细胞骨架的形成和功能,来研究其对细胞分裂、细胞运动和细胞信号传导等过程的影响。

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为疾病的治疗和细胞工程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总之,通过观察细胞骨架的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探索细胞内部的奥秘。

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其他细胞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细胞骨架实验报告(3篇)

细胞骨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细胞骨架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2. 掌握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方法和技巧。

3. 认识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4. 分析细胞骨架在不同细胞类型和生理状态下的形态和分布。

二、实验原理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内由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负责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物质运输、信号传导等重要功能。

微丝主要由肌动蛋白组成,微管主要由α-和β-微管蛋白组成,而中间纤维则由多种蛋白质组成。

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动态变化对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植物细胞样本(如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2. 动物细胞样本(如小鼠成纤维细胞)3. 荧光标记的细胞骨架蛋白抗体4. 抗荧光标记的抗体5. 胶体金标记的抗体6. 封片剂仪器:1. 荧光显微镜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3. 冷冻切片机4. 液氮5. 恒温培养箱6. 电子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样本制备:- 植物细胞样本:取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用2%的戊二醛固定,进行冷冻切片。

- 动物细胞样本: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用2%的戊二醛固定,进行冷冻切片。

2. 荧光标记:- 将切片置于含有荧光标记的细胞骨架蛋白抗体的溶液中,室温孵育一段时间。

- 洗涤切片,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3. 抗荧光标记抗体:- 将切片置于含有抗荧光标记抗体的溶液中,室温孵育一段时间。

- 洗涤切片,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4. 胶体金标记抗体:- 将切片置于含有胶体金标记抗体的溶液中,室温孵育一段时间。

- 洗涤切片,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5. 封片:- 将切片置于封片剂中,覆盖玻片,封片。

6. 显微镜观察:- 使用荧光显微镜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形态和分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骨架主要由微丝和微管组成。

- 微丝呈网状分布,主要位于细胞质膜内侧。

- 微管呈束状分布,主要位于细胞核周围。

实验报告-细胞骨架的荧光观察

实验报告-细胞骨架的荧光观察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三细胞骨架的荧光染色1引言实验目的1. 了解荧光探针的基本知识2.学习荧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3.掌握细胞核和微丝骨架的标记技术实验原理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

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鬼笔环肽是从一种毒性菇类中分离的剧毒生物碱,它同细胞松弛素的作用相反,只与聚合的微丝结合,而不与肌动蛋白单体分子结合。

它同聚合的微丝结合后,抑制了微丝的解体,因而破坏了微丝的聚合和解聚的动态平衡。

Hoechst33342是一种亲脂性物质,能与DNA特异性结合的荧光探针,所以被大量用于活细胞的观察和定量的研究。

荧光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50nm和461nm。

2实验仪器、试剂及操作步骤实验仪器荧光显微镜、载玻片、盖片、滴管、滤纸、35mm细胞培养皿(六孔板)、湿盒实验试剂PEM缓冲液、% Triton X-100、4%多聚甲醛、储存液:1mg/mL(溶于PBS)55nM Alex-phalloidin(鬼笔环肽)实验材料鼠胚成纤维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实验步骤1.将原代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放于于小盖玻片上,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融合度达70%~80%。

2.取出培养有细胞的小盖玻片,置于小平皿中用37℃预温 PEM轻轻漂洗3次。

3.加入37℃预温4%多聚甲醛固定15min 。

4.用37℃预温PEM漂洗3次。

5.加入 % Triton X-100通透处理约10min。

6.用37℃预温 PEM漂洗3次。

7.取一个洁净的载玻片,按照载玻片的大小在其上放置一条封口膜,在封口膜上上滴加10ul 55nMAlexa-568-phalloidin (绿),将经上述处理的盖玻片细胞面向下孵育于染色液中,于湿盒中室温避光染色30min。

8.小心取下盖玻片,将其置于小平皿中(细胞生长的面朝上),用37℃预温PEM避光漂洗3次。

骨架的实验报告

骨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骨架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

2. 掌握观察细胞骨架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认识细胞骨架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二、实验原理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网状结构,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主要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物质运输、信号传导和细胞分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观察细胞骨架的方法主要有荧光标记法和化学染色法。

本实验采用化学染色法观察细胞骨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TritonX-100、Mbuffer、考马斯亮蓝R250等。

2. 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离心机、冰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洋葱鳞片叶,用刀片切下薄层,置于载玻片上。

2. 将载玻片置于室温下,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3. 向载玻片上的洋葱鳞片叶加入2ml PBS液,湿润5分钟。

4. 吸去PBS液,向载玻片上加入1.5ml 1% TritonX-100,浸没20分钟。

5. 吸去TritonX-100,向载玻片上加入2ml Mbuffer,置于摇床上5分钟,重复两次。

6. 将载玻片上的洋葱鳞片叶加入适量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染色5分钟。

7. 吸去染色液,用蒸馏水冲洗载玻片。

8. 将盖玻片置于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呈现出明显的细胞骨架结构。

细胞骨架主要由微丝和微管组成,呈现出网状结构。

微丝直径约为7nm,微管直径约为25nm。

细胞骨架在细胞膜周围分布较为密集,细胞核周围分布相对较少。

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物质运输、信号传导和细胞分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细胞骨架的主要功能:1. 维持细胞形态:细胞骨架在细胞内起到支撑作用,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和结构。

2. 细胞运动:细胞骨架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细胞迁移和细胞分裂等过程,为细胞运动提供动力。

细胞骨架实验报告分析

细胞骨架实验报告分析

细胞骨架实验报告分析
实验目的:分析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方案:
1. 从培养皿中取出细胞样本。

2. 用PBS缓冲液洗涤样本,去除杂质。

3. 采用适当的方法对细胞样本进行固定,如使用甲醛或冷冻固定法。

4. 进行细胞透明化处理,如使用醋酸正己酯或醋酸乙腈进行处理。

5. 使用荧光染料标记细胞骨架,如荧光标记的抗体。

6. 进行显微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形态和结构,并记录观察结果。

7. 分析细胞骨架的组成和功能。

实验结果:
观察细胞骨架后,我们发现细胞骨架主要由微观结构组成,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丝。

微观结构在细胞内起着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和细胞分裂等重要功能。

微丝由细胞骨架蛋白聚合体组成,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微丝的直径约为7纳米,长度可变。

微丝在细胞运动、肌肉收缩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微管由微管蛋白聚合物组成,是一种管状结构。

微管的直径约为25纳米。

微管在细胞分裂、细胞内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到
重要作用。

中间丝是由中间丝蛋白聚合物组成的,直径约为10纳米。

中间丝在细胞内提供机械支持,使细胞具有较强的抗压性。

实验结论:
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和细胞分裂等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丝,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实现细胞的各种功能。

对于进一步研究细胞活动、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细胞骨架的观察

3细胞骨架的观察

实验步骤
5、弃固定液,磷酸缓冲液(pH 6.8)洗3次, 每次5min 6、0.2%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10min-15min。
7、蒸馏水洗数遍,然后将样品置于载玻片 上,加盖玻片,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作业
描述所观察到的洋葱鳞叶图( 说明实验中使用的TritonX-100、戊二醛、
蛋白质的特异性染料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
考马斯亮蓝R250是一种普通的蛋白质染料,它可 以使各种细胞骨架蛋白质着色,并非特异地显示 微丝 由于有些细胞骨架纤维在该实验条件下不够稳定, 例如微管;还有些类型的纤维太细,在光学显微 镜下无法分辨,因此我们看到的主要是微丝组成 的张力纤维,直径约40nm左右
细胞骨架的观察
实验目的
掌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骨架的原 理及方法 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细胞骨架的网状结构
实验原理
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
体系。 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 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 狭义的细胞骨架是指细胞质骨架,包括微 丝、微管、中间纤维。
实验步骤
1、用镊子撕取洋葱鳞叶内侧的表皮若干片约 1cm2大小),置于烧杯中,加入pH6.8磷酸缓冲液, 洗3次,每次约0.5min,使其下沉; 2、吸去磷酸缓冲液,用1%Triton X—100 处理 处理 30min。
3、吸去Triton X—100,用M缓冲液洗3次,每次 5min,稳定细胞骨架。 4、用3%戊二醛固定10min。
考马斯亮蓝R-250的作用
荧光显微镜下显示细胞骨架:红色荧光显示微丝 黄色显示微管
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用适当浓度的TritonX—100处理 后,可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内蛋白质,但细 胞骨架系统的蛋白质却保护完好。

实验三细胞器及细胞骨架的观察总结

实验三细胞器及细胞骨架的观察总结


作业: 绘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图和藻叶细胞图

3)中心体的观察 取马蛔虫子宫切片,在低倍镜下寻找其受精卵分裂中期的细胞, 然后换高倍镜观察,可见中期细胞中央有深蓝色条状的结构,这就 是染色体。在染色体两侧,各有一深蓝色的圆形小粒,即中心粒。 在中心粒周围的致密物质叫做中心球。中心粒和中心球构成中心体, 在中心体周围还可看到许多纤细的、呈辐射状分布的星射线。中心 体和星射线合称星体。有时因切面的关系,中心体仅出现在一侧或 两侧均无(该过程由教师示教)
实验三 细胞器及细胞 骨架的观察
一、实验原理
(一)细胞器的观察
光学显微镜由于分辨率较低,一般用于观察细胞的结构。细胞器 的结构主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称为细胞的亚微结构。有一些特殊 细胞内的部分细胞器,可以直接在光镜下观察到(如叶绿体),有些 通过特殊组织化学或组织免疫化学染色,能清晰的在光镜下显示。
1、用镊子撕取洋葱鳞叶内表皮若干片约lcm2大小,放入小烧杯 或小培养皿中,用磷酸盐缓冲液(PBS,pH 7.2) 洗3 次,每次约 0.5 min。 2、吸去PBS,用1%TritonX-100,37℃处理洋葱表皮20~30 min. 3、除去TritonX-100,用M-冲液充分洗3次,每次约2 min,以 使细胞骨架的稳定。 4、 加3.0%戊二醛固定10 min。
二、实验目的
1、观察动植物的各种细胞器。通过特殊组织化学或组织免疫化学染色, 了解细胞器结构。 2、了解洋葱鳞叶内表皮细胞内细胞质骨架的分布 3、能正确的绘图,并记录观察结果,并能理解每个实验步骤的意义
三、实验材料及仪器
(1)器材:光学显微镜、解剖镊、解剖针、手术剪、载玻片、盖玻片、吸管、 吸水纸、擦镜纸、小平皿、恒温培养箱、、1ml取液器、染色缸 。 (2)材料:洋葱鳞叶、脊神经节切片、小白鼠十二指肠横切片。 (3) 试剂:PBS缓冲液(PH=7.2)、1% TritonX-100、M-缓冲液、3.0%戊二 醛、0.2%考马斯亮蓝R2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光镜下可见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的胞质着色极淡,
其中被染成深蓝色的网状结构即为细胞骨架—— 微丝,有பைடு நூலகம்细胞中在核的周围还可见有些放射状
分布的细丝。
六、作业
• 1. 细胞骨架显示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 2. 绘制细胞骨架显微图。
实验三
细胞骨架标本的制备及观察
一、实验目的
• 1. 掌握细胞骨架的显示方法的原理。
• 2.熟悉光学显微镜下细胞骨架的基本形态结构。 • 3. 了解细胞骨架标本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材料
• 洋葱鳞茎、光学显微镜、水浴箱、载玻片、盖玻
片、吸管、培养皿、青霉素小瓶、镊子、剪子、 擦镜纸、吸水纸、二甲苯、香柏油、pH7.2 PBS
四、实验方法
• (3)吸弃M-缓冲液,加人3%戊二醛固定液,固
定10min,再用PBS洗2~3次,每次3min。 • (4)吸尽缓冲液,加0.2%考马斯亮兰染液,染 色8~10min,再用PBS洗2~3次,每次3min。 • (5)取出洋葱鳞茎表皮,平展于载玻片上,盖上
盖玻片即可观察。
五、结果与分析
(无钙镁磷酸缓冲液)、pH6.5 PBS、M-缓冲液
(10×原液)、1% TritonX-100、2%TritonX-
100、3%戊二醛液、0.2%考马斯亮兰染液。
三、实验原理
• 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内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络结构。当
用适当浓度的TritonX-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是一 种非离子去垢剂)处理细胞时,可将质膜中及细胞内许多 蛋白质溶解,而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质却不被破坏,经固 定和考马斯亮兰(非特异性蛋白质染料)染色后,可使细 胞骨架蛋白着色而显示骨架显微结构。由于骨架系统中有 些纤维(如微管)在该实验条件下不够稳定,而有些类型 的纤维太细,在光镜下无法分辨,因此显示看到的主要是 微丝组成的微丝束。采用活体染色等方法制备细胞骨架标 本,加强动手能力和了解临时制片的方法。
四、实验方法
• 1. 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细胞骨架标本制备
• (1) 撕取约5×5mm大小的洋葱鳞茎中层鳞片的
内表皮,浸入pH6.5 PBS中5min后,再放入盛有
2%TritonX-100液的小瓶中,37℃处理20~30min, 以溶解掉细胞骨架以外的蛋白质。 • (2)用吸管吸尽2%TritonX-100液,加入M-缓冲 液洗涤2~3次,每次5min,以使细胞骨架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