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 细胞骨架的显示及观察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实验 细胞骨架的显示及观察

实验 细胞骨架的显示及观察

实验4 细胞骨架的显示及观察姓名:李思露学号:131140040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观察动物和植物细胞骨架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成分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1.细胞骨架: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

狭义的细胞骨架是指细胞质骨架,包括微管(microtubule,MT)、微丝(microfilament,MF)、中间纤维(intermediatedfilament,IF)。

2.微管微管是细胞内由微管蛋白形成的直径约呈放射状向胞质四周扩散,主要确定膜性细胞器的位置和作为膜泡运输的导管。

微管蛋白有α和β两种。

αβ异二聚体沿纵向聚合成丝,原丝成环状排列形成微管的壁。

微管不稳定,对低温(冷冻)、高压等物理因素及秋水仙素(微管断裂剂)等化学因素敏感。

紫杉醇可以和微管蛋白多聚体结合,抑制微管解聚。

3.微丝:真核细胞内是主要由肌动蛋白(actin)组成的直径为5~7nm的骨架纤丝。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膜的内侧,作用是确定细胞表面特征、并与细胞运动、收缩、内吞等功能有关。

脊椎动物肌动蛋白分为α、β和γ三种类型,不同种类细胞中肌动蛋白组成不同。

肌动蛋白单体为球形,依次连接成链,两串肌动蛋白链互相缠绕扭曲成一股微丝。

细胞松弛素B为微丝断裂剂。

4.中间纤维:直径介于微丝和微管之间(7~11nm)、由多种不同蛋白组成的细胞骨架(1)了解细胞骨架与细胞各种功能行使之间的关系。

(2)了解理化因素是否通过影响细胞骨架对细胞功能产生影响,以便趋利避害。

(3)鉴定发育中的细胞及肿瘤的来源。

6. 显示细胞骨架的常用方法:考马氏亮蓝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法、鬼笔环肽标记法。

(1)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原理及特点原理:用去垢剂Triton X-100处理细胞适宜时间,可以溶解膜脂,并与大部分非骨架蛋白疏水区结合而将其溶解,剩下的纤维状细胞骨架蛋白比较稳定而不被溶解,然后用蛋白染料考马斯亮蓝染色即可显示其结构。

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

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

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细胞骨架则是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进而探索细胞内部的奥秘。

实验过程中,我们选取了小鼠肺组织中的细胞进行观察。

首先,我们将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并用甲醛进行固定处理。

接下来,我们使用荧光染料标记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如微丝、中间丝和微管。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骨架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细胞骨架呈现出丰富的结构。

微丝是由肌动蛋白蛋白质组成的细丝状结构,主要分布在细胞的边缘和质膜下。

中间丝是由多种细胞骨架蛋白组成的纤维状结构,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周围和细胞质中。

微管是由α-和β-微管蛋白组成的管状结构,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并参与细胞分裂和细胞器运输等重要生物学过程。

通过观察细胞骨架的实验,我们还发现细胞骨架在细胞内的功能十分重要。

微丝可以通过收缩和伸长调控细胞的形态变化和运动。

中间丝可以提供细胞的结构支持,维持细胞的形态稳定。

微管则可以作为细胞器运输的轨道,将细胞器从一个位置运输到另一个位置。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细胞骨架与其他细胞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细胞骨架与细胞质基质之间通过细胞外基质蛋白相互连接,形成细胞外基质-细胞骨架-细胞膜的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提供细胞的支持和稳定,并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

通过观察细胞骨架的实验,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还可以进一步研究细胞骨架与细胞生理过程的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干扰细胞骨架的形成和功能,来研究其对细胞分裂、细胞运动和细胞信号传导等过程的影响。

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为疾病的治疗和细胞工程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总之,通过观察细胞骨架的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探索细胞内部的奥秘。

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其他细胞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细胞骨架实验报告(3篇)

细胞骨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细胞骨架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2. 掌握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方法和技巧。

3. 认识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4. 分析细胞骨架在不同细胞类型和生理状态下的形态和分布。

二、实验原理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内由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负责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物质运输、信号传导等重要功能。

微丝主要由肌动蛋白组成,微管主要由α-和β-微管蛋白组成,而中间纤维则由多种蛋白质组成。

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动态变化对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植物细胞样本(如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2. 动物细胞样本(如小鼠成纤维细胞)3. 荧光标记的细胞骨架蛋白抗体4. 抗荧光标记的抗体5. 胶体金标记的抗体6. 封片剂仪器:1. 荧光显微镜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3. 冷冻切片机4. 液氮5. 恒温培养箱6. 电子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样本制备:- 植物细胞样本:取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用2%的戊二醛固定,进行冷冻切片。

- 动物细胞样本: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用2%的戊二醛固定,进行冷冻切片。

2. 荧光标记:- 将切片置于含有荧光标记的细胞骨架蛋白抗体的溶液中,室温孵育一段时间。

- 洗涤切片,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3. 抗荧光标记抗体:- 将切片置于含有抗荧光标记抗体的溶液中,室温孵育一段时间。

- 洗涤切片,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4. 胶体金标记抗体:- 将切片置于含有胶体金标记抗体的溶液中,室温孵育一段时间。

- 洗涤切片,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5. 封片:- 将切片置于封片剂中,覆盖玻片,封片。

6. 显微镜观察:- 使用荧光显微镜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形态和分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骨架主要由微丝和微管组成。

- 微丝呈网状分布,主要位于细胞质膜内侧。

- 微管呈束状分布,主要位于细胞核周围。

细胞骨架的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骨架的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骨架的观察实验报告细胞骨架的观察实验报告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构成了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

细胞内存在着许多重要的结构,其中之一就是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是由微观的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络结构,它在细胞内起着支撑和维持细胞形态、运动和分裂等重要功能。

为了更好地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

实验一: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骨架我们首先使用了一种叫做荧光染色的技术来观察细胞骨架。

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一种叫做荧光素的染料,它能够与细胞骨架中的蛋白质结合,并发出荧光信号。

我们将这种染料加入到培养皿中的细胞培养液中,让其与细胞骨架结合。

然后,我们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并通过摄像机将观察到的图像记录下来。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细胞骨架呈现出一种网状结构。

这个结构覆盖了整个细胞,并且与细胞膜相连。

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发现细胞骨架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有所差异。

在肌肉细胞中,细胞骨架形成了一种有序的纤维排列,这种排列有助于肌肉的收缩和运动。

而在神经细胞中,细胞骨架则呈现出一种分支状结构,这种结构有助于神经细胞的延伸和传导。

实验二:细胞骨架的动态观察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细胞骨架的功能,我们进行了细胞骨架的动态观察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种叫做活细胞荧光显微镜的仪器,它能够实时观察细胞骨架的运动和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细胞骨架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它可以根据细胞的需要进行重组和重塑。

当细胞需要移动或分裂时,细胞骨架会重新组织,形成一个新的结构,以支撑和维持细胞的活动。

而当细胞需要改变形态或进行细胞内物质的运输时,细胞骨架会发生变化,以适应细胞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细胞骨架在细胞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细胞骨架能够通过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推动细胞的移动。

当细胞需要移动时,细胞骨架会向前伸展,并与细胞膜相连,通过收缩和伸展的运动,推动细胞的移动。

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骨架的显示和观察

细胞骨架的显示和观察

• 配方:
试剂 相对分子质量 所需浓度 每升加量 备注 咪唑 68.08 50mmol/L 3.40g KCL 74.55 50mmol/L 3.73g MgCl2。6H2O 203.30 0.5mmol/L 0.1g EGTA 380.40 1.0mmol/L 0.38g EDTA。2H2O 372.24 0.1mmol/L 0.04g B-巯基乙醇 78.13 1.0 mmol/L 70ul 甘油 92.09 4.0mmol/L 294.8ml 加水定容至1L,PH调至7.2
『实验内容和方法』
1、取材:撕取小块洋葱鳞茎内皮(约1cm2大小若干片) ,浸于6 mmol/L PBS中,使其下沉,处理5-10min。
2、抽提:吸去PBS,加2 ml 1%的TritonX-100,于37℃水浴处理 30min。
3、冲洗: 吸去TritonX-100,用M缓冲液轻轻洗3次,每次5min。 4、固定:3%戊二醛固定20min。 5、冲洗:弃戊二醛,用6mmol/L PBS液洗3次,每次5min。 6、染色:吸去PBS,用0.2%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10min。 7、制片:倒掉染液,用水洗2-3次,在载玻片上铺展开,加盖玻
错的纤维网络结构,按组成和形态结构的不同分为微 管(microtubule,MT)、微丝(microfilament, MF)、中间纤维(intermediatefilament,IF)。它 们对细胞的形态的维持、细胞的生长、运动、分裂、 分化和物质的运输等起重要作用。观察和研究细胞骨 架可用光镜、电镜、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细胞化学技 术等方法。对光镜下细胞骨架的形态学观察多用1%的 TritonX-100(聚乙二醇辛基苯醚)处理细胞,使95% 以上的可溶性蛋白质以及全部脂质被抽提,再以蛋白 质染料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使细胞内细胞骨架得以 清晰显现。

细胞骨架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骨架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骨架观察实验报告细胞骨架观察实验报告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结构,由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组成。

它们在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以及细胞内物质的运输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

实验一:细胞骨架的染色观察我们首先使用荧光染色技术对细胞骨架进行观察。

通过使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我们能够将细胞骨架上的蛋白质特异性地染色,从而使其在显微镜下呈现出荧光信号。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小鼠肺细胞作为观察对象。

将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后,使用抗体与荧光标记结合,然后进行显微镜观察。

结果显示,细胞骨架呈现出网状结构,覆盖在整个细胞内。

微丝呈现为细而长的纤维,中间丝则呈现为较粗的纤维,微管则呈现为管状结构。

通过荧光染色技术,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细胞骨架的分布和形态。

实验二:细胞骨架的动态观察为了观察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我们进行了实时显微镜观察。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活体细胞显微镜,能够对细胞进行连续观察并记录下来。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细胞骨架在细胞运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细胞的伸展和收缩过程中,微丝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细胞的形态。

此外,细胞骨架还参与了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微管作为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能够将物质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的其他部位。

实验三:细胞骨架与细胞功能的关系细胞骨架不仅仅是维持细胞形态的重要结构,还与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

为了探究细胞骨架与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功能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细胞的迁移能力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抑制细胞骨架的形成,我们发现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

这表明细胞骨架对细胞的迁移过程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之间的关系。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骨架会发生动态重组,从而参与细胞的分裂。

通过抑制细胞骨架的形成,我们发现细胞的分裂过程受到了明显的干扰。

综上所述,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结构,对细胞的形态、运动以及功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观察

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观察

三、实验用品
(一)器材:显微镜、50ml烧杯、滴管、容量瓶、载玻片、 盖玻片、镊子。 (二)试剂: 1、M一缓冲液:50mmol/L眯唑,50mmol/L kCl,0.5 mmol/LMgCl2,lmmol/L EGTA(乙二醇双(a一氨基乙酸) 醚四乙酸)0.1mmoL/L EDTA,lmmol/L巯基乙醇或 DTT(二硫苏糖醇)。 2、6m mol/L PH6.8磷酸缓冲液。 3、1%Triton X一100,用M一缓冲液配。 4、0.2%考马斯亮蓝R250,其溶剂是甲醇46.5ml,冰乙酸 7ml,蒸馏水46.5ml。 5、3%戊二醛,用6m mol/L磷酸缓冲液(PH6.8)配制。 6、5%、7%、95%乙醇。 7、叔丁醇、正丁醇、二甲苯、树胶。 (三)材料:洋葱鳞茎。
四、实验步骤
(1)取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约lcm2大小)若干片温于装有 PH6.8磷酸缓冲液的50ml烧杯中,使其下沉。 (2)吸去磷酸缓冲液,用1%Triton X一100处理20—30分钟。 (3)吸去Triton X—l00,用M一缓冲液洗3次,每次10分钟。 (4)3%戊二醛固定0.5—1小时,(对照组开始处理)。 (5)PH6.8磷酸缓冲液洗3次,每次10分钟。 (6)用0.2%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20—30分钟。 (7)用蒸馏水洗1—2次,材料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即可 镜检。 (8)如作永久制片,可使样品,顺序通过如下试剂:50%乙醇, 70%乙醇。95%乙醇,95%乙醇和叔丁醇混合液(1:1), 每次5一10分钟,或正丁醇→正丁醇二→甲苯二→甲苯,每 次5—10分钟。然后捞取样品,平展于载玻片上,中性树 胶封固。
实验四、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 显微观察
讲解员:赵鹏飞
一、实验目的
• 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细胞骨架的结构,了解 显示植物细胞骨架的方法及其原理。

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

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

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篇一: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骨架观察实验报告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骨架观察实验报告吴若自然科学大类单周四 119 XX/11/17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骨架的原理及方法。

2. 认识细胞骨架的形态,联系细胞骨架的功能。

二、实验原理: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

根据蛋白质纤维的直径、组成成分和组装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细胞骨架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号传导和细胞分裂等有重要的作用。

本试验采用去垢剂TritonX-100 的缓冲液处理植物材料时,可将细胞的膜结构和大部分蛋白质抽提掉,但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却被保存下来,后者用考马斯亮蓝R250 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一种网状结构。

三、操作步骤:1. 取洋葱内皮表层膜1cm2(可多取两片)左右置于含2mlPBS液的小皿中湿润5min后,吸去PBS2. 向小皿中加入1.5mlTritonX-100(1%),浸没20min后,吸走TritonX-1003. 向小皿中加入2mlMbuffer浸没置于摇床上5min,重复两次后,吸走Mbuffer4. 向小皿中加入105ml戊二醛(3%),浸没30min后,吸走戊二醛5. 向小皿中加入2mlPBS,浸没置于摇床上5min,重复两次6. 取出表皮平铺于载玻片上,滴加100微升,静置100min后吸取染料7. 向表面滴加蒸馏水洗涤后用纸巾洗去液体,重复两次8. 盖上盖玻片,擦去残余液体,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拍照记录四、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洋葱内表皮细胞轮廓清晰可见,细胞壁及其分界明显可见。

可观察到线性纤维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同一细胞内各处骨架密集度不均匀,细胞核区域纤维较密集,蓝色较重。

调节显微镜焦距可观察到细胞不同横切面的网络结构的变化,表明细胞骨架以三维立体结构的形式分布在整个细胞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4 细胞骨架的显示及观察
姓名:李思露
学号:13114004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观察动物和植物细胞骨架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成分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细胞骨架: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
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

狭义的细胞骨架是指细胞质骨架,包括微
管(microtubule,MT)、微丝(microfilament,MF)、中间纤维(intermediated filament,IF)。

2.微管微管是细胞内由微管蛋白形成的直径约
20~26nm的长度不一的小管。

分布在核周围,
呈放射状向胞质四周扩散,主要确定膜性细
胞器的位置和作为膜泡运输的导管。

微管蛋
白有α和β两种。

αβ异二聚体沿纵向聚
合成丝,原丝成环状排列形成微管的壁。

微管
不稳定,对低温(冷冻)、高压等物理因素及
秋水仙素(微管断裂剂)等化学因素敏感。


杉醇可以和微管蛋白多聚体结合,抑制微管解
聚。

3.微丝:真核细胞内是主要由肌动蛋白(actin)组
成的直径为5~7nm的骨架纤丝。

主要分布在细胞
质膜的内侧,作用是确定细胞表面特征、并与细胞
运动、收缩、内吞等功能有关。

脊椎动物肌动蛋白
分为α、β和γ三种类型,不同种类细胞中肌动蛋
白组成不同。

肌动蛋白单体为球形,依次连接成链,
两串肌动蛋白链互相缠绕扭曲成一股微丝。

细胞松
弛素B为微丝断裂剂。

4.中间纤维:直径介于微丝和微管之间(7~11nm)、由多种不同蛋白组成的细胞骨架
成分。

在细胞中围绕着细胞核分布,成束成
网,并扩展到细胞质膜,与质膜骨架相连结。

主要起机械支撑和加固作用。

组成中间纤维
的蛋白:角蛋白,波形蛋白,结蛋白、神经纤
维,神经胶质纤维和核纤层蛋白。

不同组织来
源的细胞,组成其中间纤维的蛋白质种类可能
不同。

5.研究细胞骨架的意义。

(1)了解细胞骨架与细胞各种功能行使之间的关系。

(2)了解理化因素是否通过影响细胞骨架对细胞功能产生影响,以便趋利避害。

(3)鉴定发育中的细胞及肿瘤的来源。

6. 显示细胞骨架的常用方法:考马氏亮蓝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法、鬼笔环肽标记法。

(1)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原理及特点
原理:用去垢剂Triton X-100处理细胞适宜
时间,可以溶解膜脂,并与大部分非骨架蛋白
疏水区结合而将其溶解,剩下的纤维状细胞骨
架蛋白比较稳定而不被溶解,然后用蛋白染料
考马斯亮蓝染色即可显示其结构。

特点:非特异蛋白染色,不能区分微管、微丝、
中间纤维
(2)免疫荧光染色法原理及特点
原理:用TritonX-100处理固定处理过
的细胞,可增加细胞膜通透性,使抗体
能够进入细胞内与细胞骨架蛋白结合。


着用荧光素标记的抗骨架蛋白抗体便可通
过直接免疫荧光法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
骨架。

特点:特异显示各种骨架蛋白
(3)鬼笔环肽标记法原理及特点
原理:鬼笔环肽可特异性地结合肌动蛋
白,因此,用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可以
显示微丝。

特点:灵敏,能特异显示微丝。

三、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品
(一)材料:洋葱
(二)试剂
(1)M-缓冲液。

(2)6mM磷酸盐缓冲液(pH6.8)。

(3)含1%TritonX-100的M-缓冲液。

(4)用M-缓冲液配制的3.0%戊二醛。

(5)0.2%考马斯亮蓝R250染液。

(6)0.9%氯化钠生理盐水。

(三)用品
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水浴箱( 37 ℃)
小剪刀、镊子、5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胶头吸管、1.5mLEP管、1.5mL试管架四、实验操作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显示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骨架
(1)材料准备:撕取洋葱鳞茎内表皮,裁成大小0.5cm×0.5cm的小片。

(2)PBS平衡:放入盛有1mL 6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8)的EP管中,静置使材料下沉(完全浸透);然后用胶头滴管吸弃液体。

(3)TritonX-100处理:加1mL 1% TritonX-100溶液处理20min,然后用胶头滴管吸弃液体。

(4)洗涤:用M-缓冲液洗涤3次,每次加1.5mL溶液浸泡5min,然后用胶头滴管吸弃液体。

(5)固定:加1mL 3.0%戊二醛固定30min,然后用胶头滴管吸弃液体。

(6)洗涤:用PBS洗涤3次,每次浸泡5min,然后用胶头滴管吸弃液体。

(7)染色:用0.5~1.0mL 0.2%考马斯蓝R250染液染色10min。

(8)洗涤:用蒸馏水洗涤数遍。

(9)制备装片:给载玻片中央加1滴水,用镊子夹取样品在其中展开,然后加盖玻片。

(10)显微观察: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洋葱细胞骨架为布满细胞的蓝色网状结构。

(11)对照样品:①省去步骤(3),不用TritonX-100处理;②省去步骤(4),用TritonX-100处理后不用M-缓冲液洗涤。

五、实验结果及结论
1.实验样品
图1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骨架(400倍)
实验样品的细胞骨架分布细密均匀,视野中只剩下细胞骨架的蛋白质,被考马斯亮蓝染成蓝色。

在视野的上半部分,细胞的背景呈现蓝紫色,是由于最后洗涤不彻底所致。

2.对照样品①:不用TritonX-100处理
图2不用TritonX-100处理的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骨架(400倍)不用TritonX-100处理的对照样品①的细胞中除了细胞骨架还有很多膜泡结构,细胞中还有蓝色的细胞核。

不用TritonX-100处理,使得视野中有很多非骨架蛋白,这些非骨架蛋白被考马斯亮蓝染成蓝色,影响对细胞骨架的观察。

3.对照样品②:用TritonX-100处理后不用M-缓冲液洗涤
图3用TritonX-100处理后不用M-缓冲液洗涤的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骨架(400倍)图3和图2的情况类似,视野中没有均匀细密的细胞骨架,这是由于M-缓冲液使细胞骨架中的微丝保持稳定。

在M缓冲液中,其中咪唑是缓冲剂,EGTA 和EDTA螯合钙离子,溶液并提供镁离子,在低钙条件下,骨架纤维保持聚合状态并且较为舒张,便于观察。

用TritonX-100处理后虽然可以溶解膜脂和非细胞骨架蛋白,但是保留下来的骨架蛋白在没有M-缓冲液的作用下,其结构仍无法保持稳定,影响观察结果。

六、作业与思考题
1.比较用与不用1%TritonX-100处理的实验结果。

答:见五、实验结果与结论部分1、2。

2.查阅资料说明M-缓冲液中咪唑、MgCl2、EGTA、EDTA、巯基乙醇或二硫苏糖醇(DTT)在稳定细胞骨架中的作用。

答:在M-缓冲液中,咪唑是缓冲剂,MgCl2提供Mg2+,EGTA 和EDTA螯合Ca2+,在低钙条件下,骨架纤维保持聚合状态并且较为舒张,便于观察;巯基乙醇或二硫苏糖醇(DTT)可以在二硫键被打开后使蛋白质的四级或三级结构被破坏,由于巯基乙醇能够打开蛋白质的结构,它常常被用于蛋白质分析,且巯基乙醇也常常被用于保护蛋白质
中自由的半胱氨酸巯基之间不会错误形成二硫键。

3.设计检测微丝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实验流程。

(1)用未标记的微丝抗体加到微丝抗原标本上,使抗原抗体充分结合,然后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

(2)加上荧光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或抗IgG、IgM抗体,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和已结合抗原的抗体进一步结合。

(3)立即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观察标本的特异性荧光强度,一般可用“+”表示:(-)无荧光;(±)极弱的可疑荧光;(+)荧光较弱,但清楚可见;(++)
荧光明亮;(+++ --++++)荧光闪亮。

待检标本特异性荧光染色强度达“++”
以上,而各种对照显示为(±)或(-),即可判定为阳性
七、反思与改进
1. 防止洋葱鳞茎内表皮卷曲、折叠,若卷曲折叠可以在洗涤的过程中慢慢展开,没还
展开,在制片时用镊子小心的将内表皮展开。

2.TritonX-100处理时间应足够,处理完洗涤应充分,否则胞内会存在膜泡状结构及其它杂蛋白,干扰骨架染色及观察,尽量保证各组各步处理的时间和方法一致。

3. TritonX-100处理后各步操作应轻柔,避免容器剧烈震荡及吸管吹打过猛引起骨架
蛋白束断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