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计
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光区域吸光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药物、环境等领域。
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1. 样品处理。
在进行测量前,首先要对样品进行处理。
通常情况下,样品需要溶解或稀释至适当的浓度,以确保测量结果在仪器的线性范围内。
另外,还需要注意去除样品中的颗粒物或气泡,以避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 仪器开机。
在样品处理完成后,打开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电源开关,待仪器完成启动后,进行基准校正。
校正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仪器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避免外部干扰对校正结果产生影响。
3. 设置参数。
校正完成后,根据样品的特性和测量要求,设置合适的参数。
包括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光程长度和光谱分辨率等。
合理设置参数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4. 测量样品。
将处理好的样品置于样品室中,调节样品室的位置,使光束能够通过样品并达到最佳的测量效果。
启动测量程序,记录测量结果。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仪器和样品处于稳定状态,避免外部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5. 数据处理。
测量完成后,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如绘制吸光度曲线、计算物质的浓度等。
同时,需要对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评估和修正,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仪器关机。
在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电源开关,进行仪器的清洁和维护工作。
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
紫外分光光度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仪器,在实验室和生产现场有着广泛的应用。
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质量。
因此,熟练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对于化学、生物、药物、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紫外分光光度计

紫外分光光度计
紫外光:紫外光,简称紫外,波长范围从约 400nm(上限)到约100nm(下限),尽管 定义不是那么严格(几十nm或以下的叫做软 X-射线)。在光谱分析领域200nm或以下的 紫外区叫远紫外,300nm或以上的叫做近紫 外。
原理:它是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某一波 长范围的光的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 析、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 所依据的光谱是分 子或离子吸收入射光中特定波长的光而产生 的吸收光谱。
在吸收曲线中,通常选用最大吸收波长 λmax进行物质含量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用途
测定溶液的浓度(含量) 物质的定性分析 测定分子结构
定性分析
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强度(吸 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 得出该物质在测定波长范围的吸收曲线。
测定溶液的浓度(含量)
检测器:检测器的作用是检测光信号,并将 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现今使用的分光光度 计大多采用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器。 信号显示系统:常用的信号显示装置有直读 检流计,电位调节指零装置,以及自动记录 和数字显示装置等。
这是一种方法,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溶液比较, 测定出未知浓度样品的浓度。
紫外光度计的结构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 系统 光源:气体放电光源用于紫外光区,如氢灯 和氘灯。 单色器:单色器的主要组成:入射狭缝、出 射狭缝、色散元件和准直镜等部分。 吸收池:吸收池又称比色皿或比色杯,按材 料可分为玻璃吸收池和石英吸收池,前者不 能用于紫外区。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是根据溶液中溶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程度来测定溶液中溶质浓度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光源、样品室、色散元件和检测器等部分。
1. 光源:紫外分光光度计一般使用氙灯或镁灯作为光源,发出的紫外光包含一定范围的波长。
2. 样品室:样品室是装有待测溶液的容器,紫外光通过样品室时会与溶质分子发生作用。
3. 色散元件:色散元件(如棱镜、光栅等)主要用于将光线分散成不同波长的组分,形成光谱图。
4. 检测器:检测器可以测量不同波长下的光强度,一般使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元件。
工作过程如下:
a.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源输出端口射入样品室;
b. 样品室中的溶液会吸收部分光能,形成吸收光谱;
c. 吸收光谱经过色散元件后,被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组分;
d. 不同波长的光组分经过检测器测量光强度,得到吸光度;
e. 根据光强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比较溶液吸光度与标准曲线的关系,推断出溶质的浓度。
总结:紫外分光光度计利用溶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光强度的变化来获得溶质浓度的信息。
紫外分光光度计 排名

紫外分光光度计排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样品吸收或透射紫外光的仪器。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药学等领域,用于分析样品组分、测定物质浓度等。
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市场上,有许多知名品牌和型号,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和功能优势。
本文将介绍一些市场上较为知名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并对其性能进行排名和比较。
1. 欢乐科技UV-1800 紫外分光光度计欢乐科技UV-1800 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款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紫外分光光度计。
该仪器采用先进的数字微处理技术,并配备了高分辨率的光栅光谱仪,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光谱分析。
其波长范围覆盖了190-1100nm,可以满足大多数实验需要。
UV-1800还具有自动增益调节、自动调零、自动指示波长、数据存储等多种实用功能,操作简便,使用方便。
在性能方面,UV-1800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能够实现准确的测量和分析结果。
综合考虑其性能、功能和价格等因素,UV-1800在紫外分光光度计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竞争优势,备受用户认可。
5. 安捷伦公司Cary 60 紫外分光光度计总结: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市场上有许多知名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品牌和型号,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和功能优势。
在选择紫外分光光度计时,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和实验要求来进行选择。
综合考虑性能、功能、价格等因素,用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实验需求的紫外分光光度计,以提高实验效率和精确度。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市场上的紫外分光光度计产品,为选购提供参考。
第二篇示例: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分析溶液中不同化学物质吸收紫外光的仪器。
它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科研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仪器。
在市场上,有许多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紫外分光光度计,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预算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设备。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知名品牌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并对它们进行排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设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范围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范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光谱分析仪器,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可见光波段的吸收和透过性质。
它能够提供物质吸收光谱的信息,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本文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其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和透过性质来测量其浓度或含量。
它通过光源产生的连续光束,经过样品后,被光电传感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
根据样品的吸收特性,我们可以得到样品的吸光度,从而推算出其浓度或含量。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范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学、生物、环境科学等领域。
它可以用于测定药品的纯度和含量,监测水质和空气质量,分析生物样品中的成分等。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应用范例:1.药物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用于测定药物的纯度、含量和稳定性。
通过测量药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光谱,我们可以判断药物的质量,并及时调整生产工艺,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环境监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用于监测水体和大气中的污染物含量。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水体中溶解有机物的吸光度来评估水质状况,或者通过测量大气中气体的吸光度来监测空气污染物的浓度。
3.生物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核酸和其他生物分子的浓度。
通过测量这些分子在紫外可见光波段的吸收光谱,我们可以了解其结构和功能,并进一步研究生物过程和疾病机制。
4.食品安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物和有害物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量食品中色素的吸光度来判断其是否合格,或者通过测量食品中残留农药的吸光度来评估其安全性。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重要意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物质的工具,还为我们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以下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几个重要意义:1.质量控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产品的质量控制。
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样品紫外吸收特性的仪器。
以下是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步骤:
1. 准备工作:将紫外分光光度计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确保仪器平衡。
检查光度计的光源和检测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校准:使用标准溶液校准光度计。
选择适当的标准溶液,并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中的步骤进行校准。
3. 准备样品:根据需要,将待测样品制备成溶液或固体。
确保样品处于透明状态,以便紫外光可以透过。
4. 装载样品:打开仪器的样品室,将样品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上,并关闭样品室。
确保样品与光束的路径在同一直线上。
5. 设定参数:根据样品的特性和所需的测量范围,设置光度计的相关参数。
例如,选择适当的波长范围、光程长度和检测器灵敏度等。
6. 开始测量:启动光度计,开始测量。
仪器将通过发射紫外光并测量透射或吸收的光强,得到样品的光谱图或吸光度值。
7. 记录和分析数据:根据测量结果,记录并分析数据。
可以使用仪器自带的软件或其他外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8. 清洁和保养:测量完成后,及时清洁样品室和其他附件。
定
期进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请注意,具体使用方法和步骤可能会因不同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型号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使用前详细阅读仪器的操作手册,并按照其指示进行操作。
紫外分光光度计吸光度范围

紫外分光光度计吸光度范围1. 什么是紫外分光光度计?好嘞,先从最基础的说起。
紫外分光光度计,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像一位化学界的“侦探”,专门用来测量液体中某些物质的浓度。
你可能会问,测量浓度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告诉你,浓度的准确测量可关系到药物、食品和环境检测等方方面面,绝对是个大事儿!紫外光谱范围一般是在200到400纳米之间,正好是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地方。
就像超能力一样,普通人看不到,但它却能帮助科学家们“透视”物质的内部秘密。
2. 吸光度范围的奥秘2.1 吸光度是什么?说到吸光度,它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意思就是光经过样品时,被样品吸收掉的程度。
就像你喝饮料时,杯子里的液体会把光吸收掉,你就看不见底下的桌子了。
吸光度越高,表示样品吸收光的能力越强,浓度自然也就越高。
2.2 吸光度范围有多广?一般来说,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范围大约是0到2.0之间。
啥?你问为什么是这个范围?因为吸光度超过2.0,就像我们在唱K时走音,结果变得不清晰,测不出来有效的浓度了。
而且,吸光度为0时,说明光完全没有被样品吸收,也就是说这个样品可能没有目标物质,真是“无功而返”。
3. 为什么要关注吸光度范围?3.1 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吸光度的范围与我有什么关系呢?哎呀,别小看这个范围,很多时候,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比如在药物检测中,如果吸光度超过了范围,就会出现“测不准”的情况,医生可就没法给你开对药了。
要是碰上个草率的医生,那可真是笑话了!3.2 确保实验的可靠性而在环境监测中,吸光度的准确测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想象一下,如果河水的污染物浓度被测得不准确,那可能会导致一场环境灾难。
可见,吸光度的测量真是关乎民生大计,科学家们可得一丝不苟。
4. 如何正确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4.1 准备工作说了这么多,咱们也得聊聊怎么用这玩意儿。
使用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别急,准备工作就像是吃饭前的洗手,马虎不得!要把仪器清洁干净,确保没有残留的化学物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单位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单位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光区的吸收光谱和定量分析。
其测定的单位涉及到一些物理量和计量单位。
1.吸光度(Absorbance):吸光度是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的主要物理量之一,它表示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程度。
吸光度的单位通常为“A”,其数值越大表示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越强。
2.波长(Wavelength):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另一个重要物理量是波长,它表示紫外光的波长范围。
波长的单位通常为“nm”(纳米),其数值越小表示紫外光的波长越短。
3.透射率(Transmittance):透射率是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另一个物理量,它表示物质对紫外光的透过程度。
透射率的单位通常为“%”,其数值越大表示物质对紫外光的透过越强。
4.浓度(Concentration):紫外分光光度计还可以通过比较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来测定样品溶液的浓度。
浓度的单位通常为“mol/L”(摩尔每升)或“g/L”(克每升)等,其数值越大表示样品溶液中目标物质的浓度越高。
5.吸光系数(Absorption Coefficient):吸光系数是描述物质吸光能力的一个常数,它与物质的性质、波长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吸光系数的单位通常为“L/(g·cm)”,其数值越大表示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能力越强。
6.摩尔吸光系数(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摩尔吸光系数是吸光系数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它表示每摩尔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能力。
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通常为“L/(mol·cm)”,其数值越大表示每摩尔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能力越强。
7.能量(Energy):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另一个相关物理量是能量,它表示紫外光的能量大小。
能量的单位通常为“eV”(电子伏特),其数值越大表示紫外光的能量越强。
这些是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中涉及的主要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它们在实验研究和定量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波长的原则: Ⅰ干扰组分b在这两个波长上应具有 相同的吸光度。 Ⅱ待测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的吸光度 差值足够大。
应用实例: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血中一氧化碳 血红蛋白(COHb)的饱和度 一氧化碳中毒者的血中主要含有: ▲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 ▲氧合血红蛋白 (O2Hb) ▲高铁血红蛋白 ( MetHb )少量 ▲还原血红蛋白 (Hb)
若变量间成线性关系,则符合方程式 y = a + b x 式中 a为截距 b为斜率 x为可准确测量的自变量, y是由方程 式确定的因变量。对于给定的xi,对应 的实验观测值为yi, yi与由方程式确定 的值的偏差的平方和为Q。 Q = Σ[yi -(a+b xi)]2 选择适当的a和b值,使Q值为最小值, 就可得最佳直线,称为回归直线。这种 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
ε由分子性质决定。在其他条件相同 时,同种分子ε相同。 ε是λ的函数, 与被测物质c无关。
ε : ①与被测物质浓度无关 ② 入射光波长λ ③ 溶剂种类 ④吸光物质种类有关 c(1mol· -1)对应 ε表示,是摩尔吸光系数。 L ε的大小可以表示吸收的强弱: ε <102 弱吸收 102< ε <103 较弱吸收 103< ε <104 较强吸收 104< ε 强吸收
1 1 2 1
b
A
1
3
③ 最小二乘法
回归分析 用直尺在坐标纸上画一直线,使其尽量接 近各实验点,往往带有主观性。对于同一 组数据,不同的人往往会画出不同的直线。 要客观地找出“最佳”直线,就要应用回 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它是一种处理 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方法。变量间线性关 系是最简单的回归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为 最小二乘法(method of least squares)
应用示差法时,要求仪器光源有足 够的发射强度或能增大光电流放大倍数, 以便能调节参比溶液透光率为100%, 这就要求仪器单色器的质量高,电子学
系统稳定性好。
例:欲测定某样品中高含量苯酚, 以蒸馏水为空白 (λ=210nm,b=1cm), 测得吸光度为1.35,另一浓度为 10μg/ml的苯酚水溶液,同法测得吸光 度为0.63,如用示差法测定: ①吸光度的读数为多少? ②样品中苯酚的浓度?
A Ax As bcx bcs b(cx cs )
' x
' Ax b(cx cs ) :
差示法的基本公式
上式表明在符合比耳定律的浓度范围
内,示差法测得的相对吸光度Ax’与被
测溶液和参比溶液的浓度差Δc=cx-cs成
正比,如果用上述浓度为cs的标准溶液
作参比,测得一系列Δc已知的标准溶 液的相对吸光度Ax’ 。
A = εbc ε : 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的情况 下的一个特征常数。数值上等于 1mol· -1吸光物质在1cm光程中的吸光 L 度。( A =ε b c) 是吸光物质吸光能力的量度,它可做为 定性鉴定的参数。
也可用于估量定量方法的灵敏度: ε值 →大,方法的灵敏度愈高。ε
→大 A →大
十分接近。
理论上成线性关系的两个变量,由 于实验误差的存在,测量数据有时 会有所分散,不能都与回归直线吻 合,为确定两个变量之间实际的线 性相关程度,可以计算相关系数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式中n为测量次数,通常
0.95<r<0.99表示线性关系良好; r
>0.99 表示线性关系极好;当r=1时, 所有测量数据都在回归直线上,当
差示法
适用于待测定浓度过高或过低,即 吸光度值过大或过小时,组分的测定。 高浓度示差法采用比待测试液浓度 稍低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然后测定 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再计算其浓度。
下面以高吸光度法为例加以说明: 标准溶液(cs),Ts,As=εbcs 样品溶液(cx),Tx,Ax=εbcx ( cs < c x )
二、定量分析
1.定量分析的依据 在吸收曲线上,某一吸收峰的高度 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选择在λmax处 : A大,信号大,灵敏度高 .
定量用公式: % A = lg I0/ It =-lgT= εbc = abc′ = E11cm ″ bc 式中 c:(物质的量浓度),ε :摩尔吸光系数; c′ :(质量浓度), a :吸光系数 1% c″ :百分比(g% ml), E1cm :比吸光系数 (百分吸光系数) b:有效光程 单位cm, 粗略认为等于液层 厚度。
T
dA 0.434 dT A T log T
dc 0.434 dT c T log T
c ' 0.434 lg T ( ) 0.434 0 2 c (T lg T )
0.434+lgT=0
– lgT= 0.434=A
所以,当A=0.434时 测定结果误差最小 对应 T=0.368 T%为15-65间或A=0.2-0.8间读数误差对 测定结果影响较小,均为0.03(即为 3%)。 ①调整浓度c ②改变液层厚度 使读数A在0.2-0.8间 ③差示法
这四种血红蛋白对光的吸收各有不同,COHb 在579cm和542cm处有两个吸收峰; Hb在556cm处有一个吸收峰; MetHb在500nm处有一最大的吸收峰。 这些吸收曲线彼此重叠,互相干扰。如不 消除干扰,无法从这一复杂的混合物体中测 定出COHb的饱和度(COHb%)
如果向检血中加入连二亚硫酸钠
例如: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的Fe2+含 量,经显色后测吸光度yi得到下列 数据,求回归直线 浓度 xi 吸光度 yi xi 2 x i yi
0.000 1.000 2.000 4.000 8.000 0.000 0.114 0.212 0.434 0.868 0.000 1.000 4.000 16.000 64.000 0.000 0.114 0.424 1.736 6.944
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量10-3mol•L-1铜 标准水溶液和含铜试样,所得吸光度分 别为0.70和1.00 问:用标准水溶液作 参比,试样的吸光度为多少?试样的浓 度为多少?差示法与普通法相比,透光 度读数标尺放大了多少倍? A = -lgT=0.70, T=20%,所以放大了5倍
(2)、多组分的测定:
由Lennbert-Beer定律:A=κbc dA=κbdc 这是dc就是测量浓度c的微小的绝对误差。二式相除。
dA dc A c
可见,由于c与A成正比,则测量的绝对误差 dc与dA成正比,而测量的相对误差完全相等。 透光率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小的测量误差, 则 A=-logT 0.434 dA=-d(logT)=-0.434d(lnT)= dT
这个性质对于理解吸光光度法的实
验操作和应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 义。利用参比溶液调100%透光率
就是根据吸光度加和性原理。
2 .定量分析方法 首先选择最佳单色光吸收波长 作为入射光。 (1)单一物质的定量测定。 (2)混合物的定量测定。
(1)单组分测定 ①标准曲线法(校正曲线法) a.绘制吸收曲线 b.找出最大吸收波长(测定波长) c.用标准样品制作标准曲线 d.测定未知样品,在标准曲线上 确定其浓度。
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为:当一 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单一均匀的,非散射 的吸光物质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 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此定 律不仅适用于溶液,也适用于其他均匀 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气体或固体),是 各类吸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
吸光度A具有加和性
A=A1+A2+……An=ΣAi= Σ ε ibci 在多组分体系中,如果各种吸光 物质之间没有相互作用,这时体系 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吸光度之和, 即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绘制Ax’-Δc工作曲线,则由测得的试液
的相对吸光度Ax’ ,即可从工作曲线上查
得Δc,再根据公式Δc = cx-cs,
这样 cx = cs + Δc 计算试样浓度。
图5-5差示法标尺扩大原理 用标准水溶液作参比液,调T=100%
在示差法中用浓度cs的标准溶液 作参比,调节Ts=100%相当于将仪 器的透光度读数标尺扩大了5倍,此 时试液Tx=50%,此读数落入适宜 的读数范围内,从而提高了测量准 确度。
解:吸光度值Ax’必须在0.2-0.8之间。 Ax’ = Ax – As=1.35-0.63 = 0.72 Ax’ = εb(cx-cs) 0.72 = ε×1× (cx-cs) = ε×1× (cx-10) 0.63 = ε×1× cs = ε×1× 10 0.72/0.63 = cx-10 /10 所以 cx= 21.43μg/ml 吸光度的读数为0.72( Ax’ )。
(Na2S2O4),可使O2Hb和MetHb还原
成Hb,而COHb十分稳定不易被还原。
所以,检血变成了COHb和Hb两种组
分。此两组分吸收光谱在500~600nm 范围内仍呈重叠状态。
为了消除Hb的干扰,选择Hb具有等吸 光度的两个波长λ1λ2作为参比波长 ( λ1 =530nm,λ2 =584nm左右)下分别 测定检血的吸光度A1、A2,计算出吸光 度差△AX= A1-A2,此时△AX只取决于 (COHb)而与(Hb)无关了。
试指出单波长分光光度计和双波长的输出信号是测量与空白吸光度的差, 双波长则是两波长处吸光度之差. (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有两个单色器,一个吸收 池,而单波长分光光度计只有一个单色器,有 两个吸收池.
然后向上述测定液中通入CO至饱和, 使检血中的Hb也变成COHb。 同样在上述两参比波长测出吸光度差 △A100=A′-A′。 1 2 △A100取决于总血红蛋白浓度
[COHb]+[O2Hb]+[MetHb]+[Hb]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被分成两束,分别 经过两个单色器,得到两束不同波长1和2 的 单色光;利用切光器使两束光以一定的频率 交替照射同一吸收池,然后经过光电倍增管 和电子控制系统,最后由显示器显示出两个 波长处的吸光度差值。对于多组分混合物、 混浊试样(如生物组织液)分析,以及存在 背景干扰或共存组分吸收干扰的情况下,利 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往往能提高方法的灵 敏度和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