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GPS和GPRS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GPS和GPRS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Ab ta  ̄ B c u e f t e o il e eo me t n t e n i n n c a g s l n si e ia tr h p e e S o e sr c e a s o h s c a d v lp n a d h e vr me t h n e , a d l d s se a p n d O f n, o d t c n e t n lwi d c mmu ia in mo e mo i r g s s m i df c l t e l e n o d r t e u e t e ls a s d b o v n i a r o o e nc t d n ti y t s i ut o r a i .I r e o r d c h o s c u e y o on e i z l n si ed s se t i s se a o t d te hg r cso S mo ue a d¥ C 4 0c i s o aa a q ii o n r c s i g a d l ia tr, s y tm d p e ih p e iin GP d l n 3 2 4 hp r t c u st n a d p o e sn , d h h f d i t r u h e e d d T P I rtc lsa k S M3 0 GP d l y wi ls a sa d it r e o n c in h n te d t h I mb d e C / p o o tc I 0 RS mo u e b r e s me n n n en tc n e t ,t e h a a o g P o e o t n fr P r s C,a tr t e c l ci n o aa t n fr w l b n lz d wi u r me p a e ma hn ,w e h r c u d h p e a e f h o l t fd t r s i e a ay e t a s p e l c c i e e e o a e l h h t e o l a p n ln si e u n a a d ,t e s c e su mp e n ai n o e mo i r g s s m fme s r g p st n rmoe ra—i a d l s d r g h z r s h u c sf li lme tt ft n ti y t o a u n o i o e t e l me d i o h on e i i t mo i r t n u et ee e d dl n siemo i r g s se a il . n t , oe s r mb d e d l n ti y t m i f s e o h a d on se b Ke r s t e ln si e mo i r gs se ;ARM ;GP y wo d : h d l n t i y tm a d on S;GP S R

滑坡变形监测实施方案

滑坡变形监测实施方案

滑坡变形监测实施方案一、引言。

滑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的一种,其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觑。

为了及时发现滑坡变形的迹象,采取有效的监测措施,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监测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滑坡变形监测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滑坡变形监测技术。

1. 定位监测技术。

定位监测技术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卫星雷达干涉技术等手段,实现对滑坡位置的精确定位。

通过定期对滑坡位置进行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滑坡的位置变化情况,为后续的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 地面变形监测技术。

地面变形监测技术是通过地面变形监测仪器,如倾斜仪、位移仪等,对滑坡周边地面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

这些监测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地面的倾斜角度和位移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变化,就能及时报警,为滑坡的防范和治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3. 遥感监测技术。

遥感监测技术是通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等手段,对滑坡区域进行高分辨率的影像监测。

通过对滑坡区域的遥感监测,可以获取大范围、全方位的滑坡信息,为滑坡变形的监测和预警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三、滑坡变形监测实施方案。

1. 确定监测区域。

首先需要对滑坡区域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确定监测的范围和重点区域。

根据滑坡的规模和地质条件,合理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位和监测方案。

2. 建立监测网络。

在确定监测区域后,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包括定位监测点、地面变形监测点和遥感监测点。

通过这些监测点的布设,可以实现对滑坡区域的全方位监测,为滑坡变形的及时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3. 确定监测频次。

根据滑坡的特点和监测需求,确定监测的频次和监测时间。

一般情况下,对于高危险性的滑坡区域,监测频次可以适当增加,以确保对滑坡变形的及时监测和预警。

4. 建立监测预警机制。

在监测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预警机制,一旦发现滑坡变形的异常情况,及时启动预警机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滑坡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

新昌县下山村GPS滑坡监测系统应用实例

新昌县下山村GPS滑坡监测系统应用实例

省 级示 范 程 ” I 重要 场所 . 滑坡 体监 隐患测 点 已有 : 该
良好 的勘察 资料 和初 步的监 测数 据 , 合视 频监 测 、 适 全 站仪 自动 监测 、 引张 线仪 及水 文监测 、 光测距 传 激
感 器监测 、滑坡 变形 其它 物理量 监测 等多 种滑坡 动 态 监测 方法 的应 用试 验 。 设在 监测 点单 台 GP 架 S接 收机 观测能 够实 时反 映点 位 的位置信 息 ,组 网后 的 数 台 G S接 收机 。 P 通过 测站 问 差分 处理 能 够获取 高 精 度 的相对 位 置变化 信息 。
21 瓤 昌县 下 山村 滑坡 体概 况 .
新 昌县下 山村滑 坡具 有规模 大 、滑坡 体结 构复 杂 、目前仍 处 于不 稳定状 态 等特点 。该 滑坡 为顺层 滑 动为 主 的推 移式 滑 坡 ,体 积达 8 5 14立 方米 , 2 x0 滑坡 体物 质 由残坡 积层 和上新 统嵊 县群 组 多个段 的
在 滑 坡 监 测 数 据处 理 中 心 T M 软 件 中设 置 精 I
31 基 准站 、 . 监测 站 子 系统 建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滑坡监 测 系统 中 , 基准 站是 变形 监测 的基 础 , 必 须 保证 坚 固和 稳定 。基 准 站要求 建 立在 地基 稳定 的 地点 ; 监测 站作 为 反映 滑坡 体形 变 特征 的点 , 布设 应 在滑 坡体 特征 点上 , 滑坡 裂缝 附 近 。基准 站 、 如 监测 站 作 为滑坡 监 测 系统 的数 据来源 .同时 应考 虑点 位 附近 的 GP S观 测条 件 和 网络数 据通 讯 条件 。
以下 是 自 2 1 年 1 起 , 3个 月滑坡 监 测 系 01 月 近

GPS技术在傅家岩滑坡监测预报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傅家岩滑坡监测预报中的应用

动线上监测点 WZ一12 20 3 ,05年 7~ 9月雨季 , 平均 位移速率 为
04 1m / 。20 年 1 至 20 年 4月 为 旱季 , 均 位 移 速 率 .0 m d 0 5 0月 06 平
为 0 15m /( 4 , .3 m d 图 )即降雨 是傅 家岩滑坡 的主要控制 因素。

图 1 傅 家 岩 滑 坡 纵 剖 面 示 意
侏纪砂 罗泥岩
1 6 WZ一 1 7、 3、 3 WZ一1 8 3。
G S 测基 准点 2 , 别为 WZ一07 WZ一0 8 具体 G S P监 个 分 0、 0, P
1 0 2 0 —0 —1
软, 饱和度较低 。从滑坡整 体的物质成分可 以看 出, 滑坡体渗透
性较 好。滑坡 的纵 剖面如图 1 。
为 降雨 和江水浸泡 冲刷 。
3 G S 测 网 的 布 置 P监
研究 区 G S 表位移监测点 1 个 , P地 6 分别 为 W 一1 、 一 Z 2 WZ 3
1 4、 2 WZ一 1 5、 2 WZ一 1 6 WZ一 1 1 、 2、 3 1 WZ一 1 2 、 3 1 WZ 一1 3 、 3 1 WZ 一 14 、 3 1 WZ 一 1 1 WZ 一 1 2 WZ 一 1 3 WZ 一 1 4、 3 、 3、 3、 3 WZ 一 1 5 WZ 一 3、
作 者 简 介 : 忠权 , , 国地 质 大 学 ( 汉 ) 境 学 院 , 士研 究 生 。 严 男 中 武 环 硕
维普资讯
3 0
人 民 长 江
20 0 8笠
4 GS P 监测 数据分析
4 1 G S 据处理 . P 数
采 用 Tiel4O S r b OL2型 G S 照 图 2的观 测 方 案 , 20 m e6 P按 于 04

GPS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GPS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 文章编号】 1 0 0 1 — 6 8 6 4 ( 2 0 1 3 ) 0 2 — 0 1 0 9— 0 2
甚 至危 及生命 , 为 了预防 山体 滑坡 对 居 民造成 危害 ,
所以对 山区边坡 进行 变形监测是非常重要 的。 传统 的边 坡 监测 方 法进 行变 形监 测 时大 都是 用
测介绍 了 G P S 技术 用于变形 监测 的方法 , 包括监测 网的布设 , 数据 的采集与处理 , 监测结果 的分析等 。实践证 明 , G P S 用于山区边坡监测定位精度高 , 具有 优越性 , 值得推广 。
【 关键词】 山区边坡监测; G P S ; 变形监测 【 中图分类号】 T U 7 5 3 【 文献标识码】 B 近几 年来 随着 山地 自然灾 害现象 的频繁发 生 , 山 体 滑坡灾 害成 为一个备受 关注 的安全 问题 , 山体 滑坡 会 造成 山间 交通 要道 阻塞 , 给人 带来 巨大 财产损 失 ,
经纬仪、 水准仪 , 或全站 仪等仪器 进行 , 利 用这些 常规 仪器难 以监 测地 表位 移 的实 时变化 , 效 率 较低 , 而且 所使 用的光学仪 器受外 界环境影 响很大 , 譬 如温 度变 化 的影 响 , 大气垂 直 折光 的影 响 , 仪器 和标 尺垂 直位
移的影响等。
G P S边坡监测 网主要由基 准点和监测点组成 。基
准点要尽可能稳定 并便于 长期保存 , 通 常埋设 在稳 固 的基岩上 , 或设在 变形范 围以外 。 监测点位 于被监 测的边坡 体上 , 布设在 能反映 监 测对象变形 明显 的部位 …。边坡监 测系统 网形设 计 , 应着重考 虑现场 的监测 条件 , 并且要 以 G P S网图形 构 成 的基本概念及设 计原则 为基 准 。目前 , 进行 山 区 边坡 变形监测 , 一般 在可 能发生滑坡 的影 响区域 以外 选 择基 准点 , 在边 坡坡 体上 选择 监测点 , 建立 三角 网

GPS在三峡库区开县大榜8社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GPS在三峡库区开县大榜8社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对人民的生命 财产构成 了巨大 的威胁 。三 峡库 区 目前 是我 国滑 2 大 榜 8社 滑坡 的地 质环 境及 GP S监测 网布设 坡 地质 灾 害发 生 数 量 最 多 、 害 最 大 、 失 程 度 最 为 严 重 的 地 区 危 损
之 一 。 由 于库 区地 理 条 件 特 殊 , 质 环 境 复 杂 , 库 调 蓄 不 可 避 地 水
2 1 大榜 8社 滑坡 的地 质环 境 背景 .
免地影 响到库 区滑坡地 质灾 害的发 生与 发展 。所 以对 滑坡进 行
长 期 监 测 , 高 预 测 预 报 和 预 警 的 准 确 性 , 有 重 要 的科 学 和 现 提 具
大 榜 8社 滑 坡 位 于 重 庆 市 开 县 镇 东 镇 大 榜 村 8社 , 坡 发 育 滑
程 30m~ 2 , 1 40i 滑坡体长约 20I, n 5 l I宽约 4 OI, O I面积 1 0 m , T 0×1 漤晕 酶
质灾害监测工作 中完全可 以满足滑坡体位移监测 的要求 。
0 厚 度 约 1 I体 积 约 10X1 m 。 滑 坡 体 物 质 主 要 为 第 四 堆 5 0 5I, T 5 0 系 5 O 5
于侏 罗系上统遂宁组紫 红色泥 岩夹砂 岩组成 的水平层 状斜坡 中 , 为堆积层滑坡。滑坡平面形态近似舌形 , 剖面上呈折线形 。分布高

实 意义 。本文介绍 了三峡库 区重庆市开县大榜 8社滑坡运用 G S P
监 测 技 术 后 取 得 了很 好 的监 测 效 果 , 明 G S 测 技 术 应 用 到 地 表 P监
而是 以 J 和 日 s 一£ 一 曲线 的趋势 线作 为量算 的依 据 。对 于某 我 国是 一个 地质 灾 害多 发 的 国家 , 随着 经 济建 设 的蓬 勃发 量 ,

GPS技术在苗家坝水电站滑坡体监测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苗家坝水电站滑坡体监测中的应用

锤■ 懈
。热 摆 龅 无 蚺晰 黼 融
勰 赡 d 僚粥 r 罾嫱 .
。 嵇 矬 瀚



塞 \ 一 7 / ; \

\\ / }
M硒啦
毛啾 置
_ 斑 瑚一晌 像糍 l 融 觑擗 ’ 瓢


光呻事烈 蠼 街
●■■■‘一

! 基
件及 数据 处理 系统三 大部分 。
圈 2 G S自动化监测 系统示意 P
苗 家坝 滑 坡 区 G S自动 化 监 测 预 警 系 统 的 P
监测单元主要包括 : 参考站 、 监测站及控制中心软
21 G S . P 参考站
2 1. o 4 02 N .
四 川 水 利
・ 5・ 6
苗 家坝水 电站滑 坡 群 具有 以下 独 有 特点 : 多
的平 面位 置精 度 为 1— m 高程 精 度 为 2— 2 m,
3 m。应 该说 , P m G S定 位 技 术 是一 种 先 进 的高科 技监 测手 段 , 用于监 测滑 坡是 G S技 术变形 而 P
个滑坡体距离相对较远 , 每个滑坡体的监测点数
位精 度 , G S 量规 范 中 对测 站周 围 的环境 做 在 P测 出了一 系列 的规定 。如 测 站周 围高 度 角 1。 5 以上 不 允 许 存 在 成 片 的 障 碍 物 ; 站 离 高 压 线 、 压 测 变 器 、 线 电 台、 无 电视 台 、 波 中继站 等信 号 干 扰物 微
考站( 图 3 。 见 )
图4 控 制 中心 数 据 处 理 界 面
3 传 统监测手段 与 G S监测系统 的比较 P

高精度山体滑坡监测技术及数据采集系统

高精度山体滑坡监测技术及数据采集系统

高精度山体滑坡监测技术及数据采集系统山体滑坡是地质灾害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由于地质构造变化、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山体滑坡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并且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后果。

因此,高精度山体滑坡监测技术及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非常重要。

一、高精度山体滑坡监测技术的研究1. GP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用于确定运动物体的精确位置的技术。

通过使用GPS技术,可以实现对山体滑坡的实时监测。

目前,GP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中。

它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位置数据,并且提供实时报告。

这能够使研究人员及早预测山体滑坡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雷达干涉技术雷达干涉是一种通过测量同一接收器上的两个雷达信号之间的相位变化来测量地面形变的方法。

雷达干涉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地形图。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该技术来监测山体滑坡并预测其发生。

3. 地面测量技术地面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水平、竖直方向的位移、倾斜、形变等,主要是在地表上部署传感器监测山体滑坡。

地面监测技术的精度和准确度较高,可以用于监测变形量,预警山体滑坡。

二、高精度山体滑坡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高精度山体滑坡监测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专门设计用来采集山体滑坡监测数据的系统。

它可以采集大量的数据,包括地质、气象、地形、位移、倾斜、形变等。

采集到的数据可以用于山体滑坡的研究和预测,从而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1. 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是数据采集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

它可以采集多种数据,并将其传输给后端分析软件。

常见的数据采集器包括数字式位移计、倾斜计、压力计、湿度计、温度计等。

这些监测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山体滑坡的相关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后端数据库中。

2. 后端分析软件后端分析软件用于数据解析、分析和展示。

它可以将采集的数据处理成可读的数据,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山体滑坡的情况。

后端分析软件还可以预测山体滑坡的发生,并提供及时的警报。

总结:高精度山体滑坡监测技术及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将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范起到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 ( X1 - X3) ×( X1 - X3) + ( Y1 - Y3) ×( Y1 - Y3) ;
B = ( X1 - X2) ×( X1 - X2) + ( Y1 - Y2) ×( Y1 - Y2) ;
C = ( X2 - X3) ×( X2 - X3) + ( Y2 - Y3) ×( Y2 - Y3)
1 监测内容与网的布设
滑坡监测内容包括 : 滑坡体与地表水平位移和 垂直位移的监测 。滑坡 GPS 监测分两级布点 , 即由 基准点网和监测网组成 。
1) 基准网点 基准网点一般选择在距滑坡体 50~1000m 的稳 定岩体上 , 且适合 GPS 观测 。每个滑坡体有基准点 2~3 个 , 且一般在滑坡体的两侧 。邻近的滑坡体可 以共用一个基准点 。 2) 监测网点 监测网点即为每个滑坡体的变形监测点 。点位 根据滑坡体的形态特征 、变形特征 、动力因素及监 测预报等具体因素 ( 变形方位 、变形量 、变形速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顺溪滑坡监测的实例 , GPS 用于变形
(下转第 61 页)
2007 年第 10 期
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5 7
Δc = Δx ×Δx + Δy ×Δy ; Δz = ( z2 - z1) ; ΔX = ( x2 - x1) ; ΔY = ( y2 - y1) ; cosβ = ( A 3 A + B 3 B - C 3 C) ÷(2 3 A 3 B ) ;
度和要求等结论 。
关键词 : 滑坡 ; 变形监测 ; GPS ; 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 : P22814
文献标识码 : B
Abstract :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ata processing of GPS in applied to landslide monitoring , and the design of GPS monitoring network. It takes the landslides monitoring observation for a gas pipeline which is along the brook mountain body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PS technologies can be used in landslides monitoring with requested precision. Key words : landslide ; deformation monitoring ; GPS ; data processing
其 它 待 定 点 放 样 数 据 同 样 依 以 上 计 算 方 法 得 到。
5 结束语
有了上述数据 , 利用自制的分规夹角器 (如图 5 所示) , 并参照出厂前钢球上刻画的经线和纬线位 置 , 即可在球体上确定杆件与球体的连接位置 。
国家游泳中心钢结构测量工艺通过了业主 、监 理 、各方专家认可 , 取得了良好效果 , 圆满完成了 工程 , 并为类似工程施工测量提供了典型的范例 。
GPS 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裴世建1 , 王祖军2
(11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 天津 300142 ; 21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 武汉 430074)
摘要 : 本文主要讨论 GPS 在滑坡监测中的数据处理研究 , 以及 GPS 监测网的设计等问题 , 结合忠武
线天然气管道顺溪山体滑坡监测的实例 , 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 得出 GPS 能达到山体滑坡变形监测精
2007 年第 10 期
(root mean square) 衡量解算的质量 , 该值越小解算 质量越高 。
图 2 顺溪滑坡 X 、Y 方向点位位移变化曲线图
1) 由基线解算结果表 2 可见 , 所有基线解算 质量都比较高 。相对中误差均小于 8mm , 整体都达 到了预计精度要求 。 2) 由网平差结果表 3 可见 , 共有 7 个监测点 , 所有点的平面点位误差小于 ±4mm , 达到了预期的 监测精度 。 3) 由坐标平移量分析图 2 可以看出 , 坡中 1 号 监测点此次在 X 方向有 4mm 的回升 。6 号点从此次 位移状态来看 , 也逐步稳定 , 从前 6 次累计位移量 来看 , SX11 和 SX16 在累积位移趋于极值状态 , 已经 接近某个最大值 , 这说明该两点已经趋于稳定。其 余所有点的累积位移均比较小 , 在 X 和 Y 方向的累
GPS 相对定位技术用于变形监测时 , 为了比较 各期观测结果 , 就需要解决监测网的基准问题 。各 期观测结果需要有统一的基准才能进行变形分析 。 为此 , 进行 GPS 变形监测网设计时 , 必须明确 GPS 成果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和起算数据 。
GPS 变形监测网坐标系统可以选择 WGS284 坐 标系 。理论证明 GPS 相对定位基线解算精度与已知
发现滑坡体与地表各 GPS 点的位移量 。由于测区不 方便联测到国家高精度的 GPS 网 , 且为避免起始点 坐标偏差的影响 , 所以在每期基线解算中 , 起始点 的坐标均取相同值 。
监测工作从 2006 年 4 月开始至今 , 一共已经进 行了 7 次观测 , 现对监测结果进行简单的介绍 。 313 监测结果分析
收稿日期 : 2006210225 作者简介 : 裴世建 (1979 - ) , 男 (汉族) , 湖北监利人 , 工
程师.
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5 5
起算点的 WGS284 坐标精度有关 , 当起算点误差达 5m 时 , 对基线向量的影响可达 10 - 6 , 而 GPS 单点 定位误差由于受卫星星历误差以及电磁波传播误差 的影响 , 难以达到小于 5m 的要求 。为此 , 在进行 基准设计时 , 最好能联测至少一个测区附近高精度 的国家 GPS 点 。这样 , 能保证 GPS 网点的位置基准 达到分米级精度 , 大大提高 GPS 基线解算精度 。
0
1
312 监测数据 监测工作通常采用至少 4 台高精度全自动 GPS
信号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 , 观测期间卫星状态要保 持良好 。PDOP 值一般小于 4 , 数据处理采用 TGOΠ HDS2003 软件解算 , 考察基准点的相对位移是否在 观测精度范围内 , 是否稳固 。各期计算结果中各 GPS 监测点的点位误差必须达到设计精度要求 , 以
有推广价值 。
顺溪滑坡基线处理结果
表2

到 基线长度 解算类型 比率 相对中误差
SXA SXB 12561820m 整数解
4111
SXA SXB 12561817m 整数解
5315
SXA SX11 8381021m 整数解
9919
SXA SX12 8471522m 整数解
818
SXA SX13 8501042m 整数解
对于基线向量的解算结果 , 衡量基线向量的解 算质量的因素有比率 、参考变量及 RMS。比率越大 基线解算的可靠性越高 。对于双频接收机 , 基线解 算的比率应该大于 3 。参考变量用于衡量观测值的 质量 , 参 考 变 量 越 小 , 观 测 值 的 质 量 越 高 。RMS
56 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9919
SXA SX14 8681287m 整数解
6219
SXA SX15 8831619m 整数解
积位移量趋于 0 位移量 , 所以 , 顺溪Ⅰ号滑坡由监测 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整个坡体处于稳定状态 。
4) 顺溪 GPS 滑坡监测已进行了 6 个月 , 这些 观测结果已初步显示了滑坡的趋势 , 且最大位移量 已达 8mm , 每月位移量最大已达 12mm , 然而滑坡 的作用是较复杂的地质力学过程 。因此 , 要弄清楚 这些变化的相互关系 , 需对该滑坡进行长期监测和 更加深入的研究 。
2007 年第 10 期
率 、时空动态 、施工动态 、发展趋势等) 确定 ; 每 一个滑坡体监测点数一般为 3~8 个 , 且能构成 1~ 3 条监测剖面 。实际监测中 , 我们在每一个基准点 和监测点上都建有监测墩 , 且设有强制对中装置 。
2 GPS 滑坡监测的基准设计问题
GPS 变形监测基准点和监测点的密度及位置除 了能满足地质和变形分析要求以外 , 还要将基准点 选在地质条件稳定的地方 , 最好是在基岩上 , 能有 效地反映地壳形变 , 紧密地和周围的地面固联在一 起 , 而监测点应尽量布设在地表变形的敏感地带及 不稳定的待测区域 。为了保证顺利地接收卫星信 号 , 点位四周高度角 15°以上要无成片障碍物 。而 且进行 GPS 监测点位选择时 , 要注意让基准点和监 测点远离电台 、电视台 、微波中继站等强信号源以 及高压线 、变压器等干扰源及点周围要无信号反射 物 , 以免产生多路径效应 。
0 前言
GPS 定位技术目前已在滑坡 、地面沉降 、地震 、 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监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李劲峰 1996 年在国内首次将 GPS 应用于监测岩崩滑坡 , 做 出了有益尝试 ; 西班牙的 JosepA. GiLi 等讨论了 GPS 监测滑坡表面位移的实用性 , 介绍了 GPS 在西班牙 比利牛斯山脉东部 Vallcebre 滑坡中的应用 。但是由 于滑坡性质不同 , 观测环境不同 , 对 GPS 滑坡监测 网的设计也是不同的 。为了更好地开展地质灾害监 测 , 我们于 2006 年 5 月在忠县顺溪 , 进行了 GPS 滑 坡监测 。通过这次监测 , 证明了在滑坡监测中 , 完 全可以用 GPS 来代替常规的外观测量的方法 , 且在 精度 、速度 、时效 、效益等方面优于常规方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