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

合集下载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色散
总结词
光的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经过折射或反射后分离的现象,导致我们看到白光 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详细描述
当白光经过折射或反射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因为其不同的折射率而分离。这导致 了我们在雨后看到的彩虹以及在玻璃杯边缘看到的彩色条纹。色散的程度取决于 介质的折射率和波长。
04
光直线传播的限制和修正
此我们看到的天空呈现蓝色。
水面的反射和折射
要点一
总结词
光线在水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这使得我们能够看到 水中物体的虚像。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当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入射角会减小,而反射角和折 射角也会相应减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折射角小于入 射角。因此,我们看到的水中物体位置会比实际位置偏高 ,形成虚像。
天文观测
地球曲率对天文观测也有影响。例如,在使用望远镜观测天体时,需要考虑地球曲率对观测结果的影 响。
05
光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 域的应用
日光灯和反射镜
日光灯
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原理,通过灯管内壁涂覆的荧光粉,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实现室内照明。
反射镜
利用光直线传播的特性,将光线反射到所需方向,实现准直、聚焦、放大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摄影等 领域。
大气层的影响
大气层不均匀
大气层各处的密度、温度、压力等因素都不相同,导致光在通过 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等现象,影响光线的直线传播。
大气湍流
大气湍流是指大气层中的气流运动,会使光线发生散射、衍射等现 象,从而影响光线的直线传播。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物质会对光线产生吸收、散射等现象,降低光线的透射率 ,影响光线的直线传播。
温度的影响
热胀冷缩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 (3)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就是 物体发出的光线(或反射光源发出的光 线 )经平面镜反射,其反射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像点
• (4)平面镜不能改变光束的性质,能够 改变光束的方向
• (5)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由于平面镜 成像时,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因此可 以先由对称性确定每个像点的位置,再 补画入射和反射光线,注意镜后的反向 延长线用虚线,虚线不加箭头

月食的形成




Ⅰ区为半影区,在此区能看到月偏食 Ⅱ区为本影区,在此区能看到月全食
因为地球的本影区较长,月球不能到达Ⅲ区,所以没 有月环食
日食的形成
Ⅰ ⅡⅢ

Ⅰ区为半影区,能看到日偏食 Ⅱ区为本影区,能看到日全食 Ⅲ区为伪本影区,能看到日环食
• 4、激光准直 • 三、光速: • 1、光速:c=3.0×108m/s • 2、光年:是长度单位,是指光在一年内
走过的距离
• 四、光的反射: •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总是在入射
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 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
•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2、平面镜成像 • (1)平面镜是利用反射定律来控制光路
和成像的光学器件
•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正立的 虚像,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 (6)平面镜成像的观察范围:
• 例:如图示,A为观察者的眼睛位置, BC为不透明的物体,MN为与地面平行 的平面镜,三者位置保持不变,用作图
指出观察者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的BC右边 的区域
M
N
A
B
C
A'

高考物理光的直线传播

高考物理光的直线传播

高考物理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直线传播的例证。

(2)影是光被不透光的物体挡住所形成的暗区。

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域内完全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在半影区域内只能看到光源的某部分发出的光.点光源只形成本影,非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

本影区域的大小与光源的面积有关,发光面越大,本影区越小。

(3)日食和月食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人可看到月全食。

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看到的是月偏食。

光是如何传播的的方式

光是如何传播的的方式

光是如何传播的的方式光是如何传播的方式光作为一种电磁波,在自然界中广泛传播和应用。

它以极高的速度穿越真空和透明介质,具有重要的物理和科学意义。

光的传播方式以及其在不同介质中的行为对于我们理解光学现象以及光的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折射和反射。

一、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真空中或者足够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方式。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特性,我们可以解释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比如光线的直线传播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在远处看到物体,以及为什么太阳光可以穿透大气层到达地球等。

此外,光的直线传播也是我们实现光通信、光传感等技术的基础。

二、折射折射是指光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当光从一种介质(如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如玻璃)时,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弯曲。

这是由于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导致的。

折射现象广泛应用于透镜、眼镜等光学器件中。

同时,折射现象也解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水中的物体看起来会发生位置偏移等。

三、反射反射是指光遇到介质边界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处于同一平面中,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个规律被广泛应用在镜子、反光镜等光学器件中。

此外,反射现象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以及为什么物体表面会产生镜面光等现象。

除了直线传播、折射和反射外,光还可以通过散射和衍射等方式传播。

散射是指光与物体碰撞后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散射过程使得光在空气中呈现出蓝天和红晚霞的现象。

衍射是指光遇到有缝隙或物体边缘时发生弯曲或扩散的现象,衍射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干涉仪、衍射光栅等光学器件中。

总结起来,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折射、反射、散射和衍射等。

这些方式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并且在光学技术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理解光的传播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光学现象,发展创新的光学器件,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共10张PPT)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共10张PPT)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在真空中速度的2/3.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在真空中速度的2/3.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在真空中速度的2/3. 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光在水中的速度是在真空中速度的3/4. 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 光在水中的速度是在真空中速度的3/4.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 108m/s.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日食
日 食 的 原 理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光在水中的速度是在真空中速度的3/4.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 108m/s.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十分接近3 108m/s.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在真空中速度的2/3. 光在水中的速度是在真空中速度的3/4. 光在水中的速度是在真空中速度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在真空中速度的2/3.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五章 光的反射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

光的直线传播ppt

光的直线传播ppt

在军事中的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在地球表面,光的直线传播表现为太阳光、月光等光源的光线在通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散射等现象,导致我们观察到的太阳、月亮等天体的位置与实际位置有所偏差。
光的直线传播定义
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是光的波动理论,即光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相等,波的传播方向与波前垂直,波速由介质性质决定。
在真空中,光速为恒定值,而在其他介质中,光速会受到介质折射率的影响而变慢。
光程的定义
光程是指光线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与该介质中的折射率的乘积。
光程的应用
在光学系统设计和光学测量中,光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光的传播中的光程概念
04
光的直线传播的证明实验
总结词:直观性
详细描述:通过在暗室中利用烟雾和激光光线,可以直观地展示出光的直线传播路径,清晰地呈现出光线路径上的折射、反射等现象。
光学成像
利用光的散射、吸收、荧光等特性,将组织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医学中的应用
激光武器
利用高能激光束对目标进行照射,产生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冲击波,从而摧毁目标或使其失去战斗力。
光学测距仪
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对目标进行测距,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测量、导弹制导等领域。
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光的衍射
当光通过一些障碍物时,它会发生弯曲和散射,产生明亮的中心亮斑和明暗相间的边缘,这就是光的衍射现象。
光的偏振
光波的振动方向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不变,这就是光的偏振现象。在物理学中,光的偏振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摄影等领域。
激光治疗
利用光的聚焦和会聚能量,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对病变组织进行高温烧伤、凝固、汽化或激波打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能以极高的速度沿着直线传播。

这种直线传播的现象被称为光的直线传播。

本文将介绍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特性以及与其他波动的比较。

一、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的直线传播是基于波动理论的。

当光通过透明介质,如空气或真空时,光波在空间中传播,并按照直线路径行进。

这与声波传播不同,声波会在传播过程中发生衍射和折射。

二、光的直线传播特性1. 速度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约为299792458米每秒,这也是光速的定义值。

相对于其他物质中的光速,它在真空中能以最快速度传播。

2. 路径直线:光在真空中传播时会按照直线路径行进,不会发生偏折。

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阳光直接照射到物体上的原因。

3. 不需要介质:光的直线传播不需要介质的支持,即使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这一特性使得光成为天文学、通信等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

4. 光线的衰减:尽管光的直线传播非常迅速,但在传播过程中,光会发生弱化和衰减。

这一现象导致了长距离通信中的信号衰减问题。

5. 光的偏振:光的直线传播还涉及到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振动方向可以垂直于传播方向或与传播方向平行,这决定了光的偏振状态。

三、光的直线传播与其他波动的比较与声波相比,光的直线传播具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支持才能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其次,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快于声速。

此外,光波长比声波短得多,因此在干涉和衍射实验中产生的效应也不同。

与电波相比,光波长更短,频率更高。

电波的直线传播通常用于无线通信和广播,而光的直线传播则在光纤通信和光学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

总结:光的直线传播是光波在空间中以直线路径行进的现象。

它具有路径直线、速度快、不需要介质支持等特点。

与声波和电波相比,光的直线传播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对于理解光学原理以及光通信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光是一种无质量的电磁波,速度极大,每秒约30万公里。

它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电磁波,又可以被看作是由光子构成的微观粒子。

光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种,其中直线传播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

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路径传播的现象。

当光线没有受到任何物体的干扰时,它会沿着直线路径一直传播下去。

这是因为光是一种有规律振动的电磁波,它的电场和磁场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以正弦函数的形式变化。

在同一介质中,当光线受到外力干扰时,它的传播路径可能会改变或发生偏折。

光的直线传播是由光的高速度和光经过的时间短暂性决定的。

由于光的速度非常快,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几乎是直线传播的,因此我们平常看到的光线也是直线的。

当我们看到光照射到物体上并反射回来后,我们才能感知到物体的存在和位置。

这种直线传播的特性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来判断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光的直线传播在很多现象和实际应用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当我们使用激光束照射物体时,激光光线几乎是直线的,这样我们可以准确地定位和操作目标物体。

另外,光的直线传播也是光学成像原理的基础,例如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放大和观察物体。

然而,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光的直线传播可能会发生偏折。

这是由于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不同介质导致折射现象的影响。

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的改变,光的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这种偏折现象称为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一个特定的关系。

这种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例如光在水中的折射使得物体在水中看起来不在原来的位置。

在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现象,即光的衍射。

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窄缝、孔洞或物体的边缘时发生的偏离直线传播路径的现象。

当光通过狭缝或孔洞时,光波会发生弯曲并扩散出去,使光线变得模糊,从而使人眼无法分辨清晰的图像或细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

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声音在空气中以大约340m/s的速度传播,光以的速度传播,在雷雨中,闪电基本上是在发生的同时就能看见,而雷声却要过一会儿才能听到.要想知道雷电离我们多远,只要数一数闪电和雷声之间过了几秒就能计算出来.例如闪电和雷声之间大约过了4 s,则雷声距我们的距离有________m.3、在晴朗的天气里“观察太阳光通过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活动中。

(1)当挖有三角形小孔的硬纸板距离地面较近时,地面上的光斑是形的;当硬纸板距离地面较远时,地面上的亮斑是形的。

(圆/三角)(2)当太阳光通过小孔,在地上的光斑如果边缘模糊不清,是因为;如果亮度不够,又是因为;4、有一根高度为1m的竖直放置的标杆,在太阳光照下,它的影长为1.2m。

同时有一根竖直放置的电线杆,它的高度是6m,影长为________m。

5、2011年我国还能看到两次月全食发生,分别在6月16日和12月10日,其中12月10日那次我国可以看到月全食的全过程,其中月全食形成的原因是。

6、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7、观看远处燃放的烟花,当火药在空中引爆后,五彩缤纷的烟花和清脆的爆炸声给节日带来更多的喜庆气氛。

但人们总是先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看到烟花”或“听到爆炸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真空中的光速是c=__m/s,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从比邻星发出的光,要经过4.3年传到地球,那么比邻星与地球相距__千米,为__光年。

9、神话中的孙悟空一个跟斗飞行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约为5.4×104 km),设翻一个跟斗的时间是1s,则孙悟空飞行的速度__真空中的光速(填“>”“<”“=”)。

1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

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 m。

12、射击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 性质。

二、选择题13、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A.倒立的B.放大的C.等大的D.缩小的14、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_秒(V声=340米/秒).A.0.3B.3.0C.30D.30015、太阳光穿过树叶的空隙,在地面上会出现圆形的光斑,这是( )A太阳的影子 B太阳的实像 C树叶的影子 D树叶的实像16、图1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17、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

右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1中金星的位置在 ( )A.甲 B.乙 C.丙 D.丁18、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雨后天空的彩虹 B.水中的“月亮”C.斜插入水中“变弯”的筷子 D.阳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19、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的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20、2011年1月4日下午6点8分至23分,X射线太空望远镜拍摄到了美丽震慑的日环食。

当发生日环食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A.圆环形的B.圆形的C.树叶形的D.小孔的形状21、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三点成一线D.鱼翔浅底22、2011年12月10日晚,我国上演了10年来观测条件最好的月全食,我们称之为红月亮.月全食的成因是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平面镜成像23、为了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大型国际比赛的赛道都使用光电计时设备,但由于条件限制,一般的运动会都是起点处的裁判员发令后开始比赛,终点计时员通过秒表计时,为了计时准确,应该()A.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很容易看清B.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音很容易听清C.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快D.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传播不需要时间24、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A、“▽”形的B、圆形的C、“△”形D、无法确定25、夜晚,当你沿着街道走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你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A、一直变长B、一直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26、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霓虹灯27、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 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B. 放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画面C. 月亮D. 猫的眼睛28、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29、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C.光线是看不见的,人们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光线,用到理想模型法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30、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A、白雪;B、发亮的钻石;C、莹火虫;D、月亮。

31、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32、发生月食的时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太阳、月球、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B、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C、月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正好对着地球;D、月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正好背着地球。

33、如图2-1-2所示是发生日偏食的境况,月球把太阳遮住了一半,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A.月牙形的B.圆形的C.树叶形的D.小孔的形状三、实验,探究题图2-1-234、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

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35、如下图所示,某同学用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

⑴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在下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⑶该同学将一根高3cm的蜡烛固定在小孔前6cm处,改变像到小孔的距离,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及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选填“正比”或“反比”),当像到小孔的距离小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时,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____________(选填:“倒立的”、“放大的”、“等大的”、“缩小的”)。

36、我们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晴朗的日子里,你能用现有知识测一棵大树的高度吗?动手试一试。

四、计算题37、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为3.8×10km,若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则要经历多长时间才能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光信号?38、某人在看到闪电后5秒钟听到雷声,求雷击处距人的距离。

(设当时气温为15℃)五、综合题39、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影长6.9 m,竖直立着的2 m长的竹竿的影长2.2 m,问电线杆的高度是多少?(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作出图后再解).40、电视台把无线电信号传送到高空中的通信卫星上,卫星再把信号传到地面上其他地区,这样就实现了卫星电视传播。

在调试过程中,电视台本身也要接收卫星传回的信号,并和演播室里用电缆传来的信号进行比较,这时发现,卫星传来的画面上,人物动作的变化总比电缆传来的画面上相应的变化发生得晚一些。

(1)解释产生这种时间延迟的原因。

(2)已知通信卫星的高度大约是36 000 km,无线电信号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估算画面延迟的时间参考答1、直线大2、1360 3、(1)三角圆(2)小孔太大小孔太小4、7.2 5、光沿直线传播6、大3×1087、A 8、听到爆炸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9、3×108m/s 4.068e13 4.310、< 11、3×108 m/s ,月亮,日食等 12、3.0×108m/s 3.84×108 13、直线传播14、A 15、B 16、B 17、D 18、D 19、C 20、A 21、D 22、C 23、C 24、B 25、D 26、C 27、B28、【解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只与物体形状相似,跟小孔形状无关.故选B.【答案】B 29、C 30、C 31、A 32、B 33、A 34、(1)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2)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3)倒立光的直线传播4)太阳35、⑴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⑵作图略(2分)⑶正比缩小倒立的36、思路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结合已学的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可联想到阳光以相同角度掠过人的头顶和大树梢,便可在地面上形成”影子”,用刻度尺可测出”人”和”影子”的长度,即可利用图示的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求出大树的高度。

答案:用卷尺量出自己的身高A′B′和影长B′C′,再测出大树AB的影长BC。

因为△ ABC∽△A′B′C′,所以=,所以AB=,这就是大树高度的表达式。

37、2.53S 38、1700 m/s 39、6.27 m 40、(1)卫星和地面间的距离比演播室和接收机间的距离大得多,电视信号由地面传到卫星再返回地面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出现画面延迟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