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历程》读后感
2020天路历程读后感范文800字.doc

2020天路历程读后感范文800字《天路历程》是英国的约翰·班扬写的一部小说。
让我们来看看《2020天路历程》的读后感受,范文800字,仅供参考!读完2020的《天路历程》,范文800字1怀疑是不是因为这部作品是一部经典的文学杰作,翻译才完全失去了“经典”作品的味道。
老实说,这个句子读起来不太好。
所以我只想表达我对内容的感受。
本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出生在毁灭之城的基督徒,讲述了他的天堂之旅。
第二部以克里斯蒂安的妻子,女基督徒为主要人物。
作为一个生活在无神论环境中的人,在我看来,前者比后者好得多。
在第一部分,每个城市:每个角色,甚至他们说的话,都很有代表性,他们和故事本身都有深刻的含义。
其中最明显的是浮华的城市这座浮华的城市暗示着真实的世界,出售物质和邪恶,生活在其中的人是傲慢无知的小人物。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并不认为自己错了,于是一个有趣的场景发生了:“盲人”说他清楚地看到了别人的罪恶,“性”说他再也不能忍受别人,“无用”说世界不需要这样的人他们所说的正好证明了他们的缺点。
他们回答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读完之后,人们不禁笑得咬牙切齿。
遗憾的是,作者没有用这种美妙的语言描述浮华城市中所有的陪审团成员,甚至有些人的言行与他们自己的名字是一致的。
与此同时,作者没有否认“出淤泥而不染”的现象。
偶尔,在一些糟糕的城市里,有几个人盼望着上帝。
例如,忠诚:希望然而,在第一部电影中,这样的人很少。
可能是因为第一个太好了。
所以作者必须找到另一种方式来讲述第二部分的故事。
这一次,许多来自贫困城市的游客出现在故事中。
在第一部电影中,主角基本上是一个人,很少有人陪伴。
在第二部分,女性基督徒从一开始就有朋友,她们开始得越多,她们甚至有一个名为“无畏”的勇敢战士来保护她们。
结果,他们在通往天堂的道路上遇到了更少的诱惑和危险,而无畏增加了许多英雄的篇章。
与第一个相比,第二个的故事很丰富,但寓意却大大减少了。
《天路历程》读后感

导语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读好书,而且要反复读,把书的精华读出来。
下面是《天路历程》读后感,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天路历程》读后感1不知道是否因为是作品为古典文学名著,所以翻译过来后完全没有了“古典”作品应该有的韵味。
说实话,语句读起来不是很美。
所以仅就内容说一下自己的感想。
这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以毁灭城出身的基督徒为主角,讲述了他走天路的经历。
第二部以基督徒的妻子,女基督徒为主角。
作为一个生活在无神论环境中的人,在我看来,第一部要比第二部好太多太多。
在第一部中,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人物、甚至他们所说的话都有非常有代表性,它们和故事本身都有较为深刻的寓意。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浮华市。
浮华市有些影射现实世界,里面贩卖的都是物质和罪恶,里面居住的人都是些狂妄又无知的小人。
而更为讽刺的是,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是不对的,所以有意思的一幕发生了“盲目”说自己把别人的罪恶看得清清楚楚,“纵欲”说自己再也忍受不了别人了,“无用”说世界上不需要这种人。
他们所说的话恰好证明了他们的缺点,正应了那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读了让人忍俊不禁又咬牙切齿。
只可惜作者没有对所有浮华市的陪审团成员们用这种妙到好处的语言描写,甚至有几人的言行是和自己的名字相符的。
同时,作者并没有否定“出淤泥而不染”这一现象,一些不好的城市偶尔也会出现几个盼望神的人。
例如忠信、盼望。
但在第一部,这样的人物少之又少。
可能是因为第一部太出色了。
所以作者在讲述第二部的故事时只好另辟蹊径。
这一次,故事里涌现出了许多出身于不好城市的天路客。
第一部时,主角一路上基本孤身一人,有人相伴的时候不多。
而到了第二部,女基督徒从出发时就有伙伴,越到后来越多,甚至有一个名叫“大无畏”的勇士保护她们。
因此,她们在天路上遇到的试探和危险少了,而大无畏倒是增加了不少显示英勇的桥段。
与第一部相比,第二部的故事情节丰富了,但寓意性却大大降低。
我还是更喜欢第一部。
另外,书中大片大片的神学讨论感觉很枯燥——即使对我这个有神论的人而言。
天路的历程电影观后感

天路的历程电影观后感《天路的历程》是一部展现中国民族精神与文化底蕴的作品。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思考和震撼,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反思。
电影以中国古代民间艺术壁画为基础,通过特殊的手法呈现了中国人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些壁画以鲜艳的颜色和生动的形象,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被这些壁画所描绘的场景所吸引,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
电影中主人公的历程也是让人感动的。
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个画家,而这个梦想却因为家庭的原因无法实现。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通过坚定不移的努力以及师父的指导,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画家。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天道酬勤的道理,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电影中的画家通过各种手法创作了许多壁画,这给我带来了对艺术的思考。
艺术无处不在,它是人们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艺术来找到自己的内心宣泄和满足感,同时也能够将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看法传达给他人。
电影中,壁画不仅仅是画家的创作,更是记录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情感,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除此之外,电影中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展示中国民间艺术的特点和精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的民族精神。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和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天路的历程》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它通过一幅幅壁画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同时也带给观众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它让我认识到了艺术的力量和魅力,更重要的是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和魅力。
这部电影给予我了深深的思考和震撼,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2018年天路电影观后感-范文word版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天路电影观后感篇一:观《天路》有感今天我观看了刘老师执教的《天路》,和陈老师对本课的评析。
这是北师大版本小学语文四年级的一篇课文,虽然语文执教的版本不同,我仍受益匪浅。
篇二:天路历程读后感《外国文学》——《天路历程》读后感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1204班姓名:吕雅琴学号:1211010455《天路历程》读后感怀着虔诚的心情,读完了被誉为“英国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天路历程》。
这本名著是清教徒约翰·班扬在狱中十二载心血凝成的杰作,其家喻户晓的程度仅次于圣经。
本书讲述了一个坚韧的基督徒为寻求永生而踏上荆棘遍布的漫漫长旅,从毁灭城出发,经历了许多考验,遇到了各种阴险人物的诱惑和凶险。
一路上,基督徒学会了如何抵制诱惑,战胜困难,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天堂的大门向他敞开。
书中奇特的想象,丰满的形象,以及时时刻刻透露出的理想主义的热情,都让这本书超越了时代和信仰的限制,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至今仍光彩夺目。
《天路历程》是一部可以从多个角度反复阅读的书,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愉悦之感。
事实上,班扬并没有多少经典文学的积累,他在写《天路历程》时依靠的是自己对上帝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后来的批评家所承认的——在文学方面的创造力。
《天路历程》对寓言体这一古老文学体裁的运用,对梦境的形式的借用、生动的现实主义描写、和谐的结构安排、戏剧性的对话,以及简洁平易的语言风格,都使它不仅仅是一本宗教著作,更是一部文学经典。
书中的主人公天路客一开始便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接受传道人的指引离开所居住的注定要灭亡的城市,去往锡安山上的永生之地,卸下身上的重担。
但是这条路充满了危险,前方只有一抹光,那方向存在着他惟一的希望。
人性的缺点,如固执、善变、伪善、虚荣…….这些都被作者想象成天路客在路途上碰到的路人,他们都在干扰着他前往正确的道路。
天路历程的读后感

天路历程的读后感在读完《天路历程》后,我深深地为这本书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悟所触动。
它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奇妙而禅意的世界,思考人生的意义与追求。
下面我将就这本书给予我的启示和印象进行阐述和思考。
书中讲述了一个人的成长和探索之旅。
主人公在自己的一次意外中,丧失了记忆。
为了找回自己的记忆,他踏上了一段旅程。
这段旅程并不是简单的地理之旅,更是一段心灵的历程。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经历,揭示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在物质追求中迷失自我的现实。
我们常常在社会琐事中迷失了自己,忘记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这个主题让我深思。
在主人公的历程中,他不断与各种人相遇相知,也经历了各种险阻和考验。
这些人和事都象征着人生中的各种可能性和选择。
作者揭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但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忽略了自己真正的内心声音。
这段旅程让主人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个过程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在书中,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和其他人的对话和互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独特的经历,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也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这段旅程让主人公经历了痛苦和困惑,但同时也得到了帮助和支持。
这让我深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应该关注身边的人,关心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此外,《天路历程》还通过自然的描写和对自然的崇敬,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在这段旅程中,主人公穿越了许多壮美的自然风光,这些风光也反映出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让人感到渺小,更让人思考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定位和责任。
我也在阅读中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通过《天路历程》这本书,我对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天路历程读后感

天路历程读后感《天路历程》是中国作家韩寒所著的一部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小说以作者的真实的亲身经历为背景,以韩寒曾参加的一个长途自行车骑行活动为线索,展现了自我超越、追求梦想和人生成长的故事。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受启发,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整本书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呈现,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主人公韩寒的成长过程。
在小说的开头,韩寒只是一个年轻气盛、叛逆自负的少年,他拥有出众的才华,但又缺乏真正的实践和坚持。
通过参加自行车骑行活动,韩寒不仅经历了身体上的艰辛,更在心灵上有了一次洗礼。
他开始认识到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没有付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正是这次自行车骑行活动,让韩寒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懂得了追求梦想的坚持和努力。
与韩寒一同旅行的队友们也是这本小说的亮点之一。
他们各具特色,性格迥异,但却在旅途中互相扶持、鼓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凝聚力。
通过他们的交流与互动,读者可以看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在路途中,每个人都必须相互依靠,帮助彼此共同达成目标。
小说中的这种精神也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团队合作和友情的力量是无穷的。
此外,韩寒在小说中也引入了一些有意思的插曲。
他通过描写途中的风景和遭遇的趣事,给读者带来了许多欢乐和感动。
尽管旅途中也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困难,但韩寒用细腻而幽默的语言,让读者在感受到痛苦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
这种幽默的描写方式既让读者产生共鸣,又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阅读《天路历程》,我不禁思考起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在追求的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困难和挫折。
但正如韩寒在书中所说,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最终收获成功和成长。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容易二字可言,只有坚持和勇敢面对才能走得更远。
总而言之,读完《天路历程》给了我许多启示和思考。
通过韩寒的成长之路,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梦想和追求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这是一本充满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书籍,不仅让人忍俊不禁,更让人在悲喜交织中思考人生的真谛。
天路历程读后感

天路历程读后感《天路历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作者是明代的著名小说家和文学家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于世。
读完《天路历程》,我深受启发,对小说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天路历程》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位取经人的历程为主线,展现了他们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以及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通过这三位取经人的故事,吴承恩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对困难和挑战的积极态度,以及对信仰和理想的坚定追求。
在小说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位取经人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都是对人性的深刻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他们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意志和毅力的考验,更是对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审视。
通过这些故事,吴承恩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在小说中,吴承恩对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位取经人的塑造也是非常成功的。
孙悟空是一个聪明机智、勇敢无畏的英雄形象,猪八戒是一个贪吃懒惰、愚蠢自私的反面形象,而沙和尚则是一个沉默寡言、忠诚坚定的形象。
通过这三位取经人的塑造,吴承恩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在小说中,吴承恩还通过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位取经人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对信仰和理想的坚定追求。
他们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意志和毅力的考验,更是对他们对信仰和理想的坚定追求。
通过这些故事,吴承恩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对信仰和理想的坚定追求。
总的来说,《天路历程》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于世。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深受启发,对小说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小说,从中汲取智慧,受到启发。
天路历程读后感摘抄大全

天路历程读后感摘抄大全信仰的力量“《天路历程》不仅是一部宗教小说,它讲述的信仰与坚持的故事,正是人生道路上的写照。
基督徒在历经无数困难时,始终坚守对上帝的信仰,这种力量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像‘怀疑的深渊’这样的困难,而信仰便是我们克服一切的力量源泉。
”坚持与勇气“基督徒的旅程充满了各种考验,这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挑战。
很多时候,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往往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无论是‘山谷’,还是‘死神的阴影’,只要不放弃,前方总会有光明。
”从基督徒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天路历程’不仅是关于基督徒的旅行,它实际上描绘的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
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自己的‘天路’,无论是失落、挣扎,还是困惑与痛苦,最终的目的是走向心灵的救赎。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自由是在上帝的指引下找回自己的真正归属。
”人生的意义与目的“在阅读《天路历程》时,我深刻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生存,而在于追寻那份心灵的平安与救赎。
基督徒的旅途充满了困难,但正是这些困境塑造了他对信仰的坚持。
每一个挑战,都是让他离最终目的地——‘天城’更近一步。
”改变与成长“基督徒在旅程中从一个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凡人,逐渐变得勇敢、坚定,最终成为一个拥有坚定信仰的‘天路人’。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改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
每一次的摔倒,都是为了站得更稳。
”生命中的引导与方向“基督徒在《天路历程》中并非独自一人,他得到了‘良师’的引导,每当他迷失方向,都会有人指引他继续前行。
这让我思考,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许都会感到迷茫,但只要保持对真理的渴望,总会有指引我们前行的力量。
”面对诱惑与试探“《天路历程》中的诱惑和试探不时考验着基督徒的信念,犹如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的各种引诱。
书中的每一次考验都让我感受到,只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帮助我们走出迷雾,最终抵达心灵的净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路历程》读后感
一
《天路历程》共分为两部,本书是第一部,也是主要部分。
在多数情形下,人们说到《天路历程》的时候,指的都是第一部。
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678年,问世300多年来,征服了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读者。
根据其作者约翰?班扬故乡裴德福公共图书馆编印的目录,世界各地不同语言的《天路历程》译本,至今总数约为200种,每年还在递增,这个数字,除了《圣经》,很难见到还有哪本书能与之匹敌。
一个人兢兢业业地履行他自身的职责,他所做的似乎都是最平凡不过的事情,然而不经意间却创造了奇迹。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
《天路历程》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所创作的伟大作品,它不像很多隆重推出的东西,穿着华美的衣服速速朽坏。
它是一个寒微的补锅匠基于自身的信仰在监狱中写出来的作品,意在造就他那个时代的信徒,没想到几百年来不仅深受全世界基督徒的喜爱,而且也深受全世界非基督徒的喜爱,既是人类历史上首屈一指的信仰名著,也是人类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文学名著。
其中奥秘,实在是耐人寻味。
二
《天路历程》被誉为是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寓言小说。
作为一部寓言体小说,《天路历程》所呈现出来的内容分为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它所讲述的寓言故事,一个层面是这个故事的寓意。
《天路历程》之所以经久不衰,其讲述的故事精彩动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人甚至把它归入儿童文学名著之列。
也许《天路历程》所寓指的内容很多人没有看懂,但单从故事本身来看,《天路历程》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为读者讲述的是一个惊心动魄,跌宕曲折的冒险故事。
而冒险、战争、爱情是最容易吸引人的三类故事题材。
值得一提的是,《天路历程》所讲述的故事与一般的冒险故事相比,似乎有点不同寻常,其最大的不同,或许在于:在基督徒奔走天路的冒险旅途中,有一种正直无私的爱一直伴随着他,这种爱在别的冒险故事中是很罕见的。
有一个初中生看了《天路历程》之后,感慨道:书中主人公基督徒和他的两个同伴忠信和盼望相爱如兄弟,都愿意为对方牺牲自己的精神让人敬佩。
无私的爱正是《天路历程》打动读者的一个重要特质。
基督徒一路上得到了传道者、释道者、仁善、谨慎、远见、虔诚、仁爱、知识、经验、诚恳以及多位天使的正直无私的帮助。
另外,基督徒一路上先后遇到了两个肝胆相照的同伴忠信和盼望。
他们彼此扶持,互相鼓励,亲切友爱地探讨真理。
他们之间的爱是一种完全没有隔阂、没有私心、愿意为对方牺牲自己的爱,这是一种人们渴望却又很罕见的爱。
三
作为一个寓言,故事只是作者传达观念的载体,他所要传达的观念才是这寓言的精髓之所在。
《天路历程》历久弥新的影响力无疑更多地源于它的寓意。
由于约翰班扬写作《天路历程》的主要目的在于造就他那个时代的基督徒,所以,对于基督徒来说,要理解《天路历程》的寓意是不难的。
成千上万的基督徒从这本书中看到发生在书中主人公身上的事情也同样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因而从中汲取到面对人生难题的力量。
被称为布道王子的司布真据说阅读
《天路历程》超过一百遍。
对于非基督徒来说,要理解《天路历程》的寓意应该有些困难,不过如果找对了角度,至少应该能对其寓意有所领略。
可以说,死亡和罪恶是读懂《天路历程》的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
人生的一个大限,就是死亡。
死亡就像是一个堡垒,进了它的门就再也回不来,而进门之前所拥有的一切都带不过去。
更为要紧的是,这个堡垒是神秘的,没有人愿意进去,但不知什么时候眼睛一闭就进去了。
所以,如何面对死亡实在人生的一个巨大难题。
面对死亡坦然无惧的人是不多见的。
绝大多数人都惧怕死亡,因为人一切的努力都会被死亡摧毁。
一个不能在死亡面前坦然无惧的人,他也无法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苦难,因为苦难是死亡的使者。
同时,一个不能在死亡面前坦然无惧的人,他的担当是有限的,他的品格是有限的,他的快乐是暂时的,他所寻获的精彩生活因而也一定是脆弱的。
人生还有一个几乎是和死亡一样困扰人的巨大限制,只是这个限制被绝大多数人忽略了,人们虽然受到它的辖制,但却浑然不知,即使有所察觉,也不愿对它有更多的认识。
这个限制就是每个人都怀藏罪恶,没有人能例外。
没有人敢把自己的心思意念像放电影一样放给别人看,为什么么呢?因为人的很多想法都是不可告人的。
光这一点就可以说明人心怀藏罪恶。
人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罪性,从里面常常涌出罪恶的想法,一有机会就会转变成言语和行为,对身边的人造成伤害。
正因为如此,人本质上是孤独的,他没有办法让宝贵的自己完全去信任一个肯定会伤害自己的人,他也没有能力长久地无私地去爱一个从根本上来说不那么可爱的人。
正因为如此,人在生活中既伤害别人也被人伤害,他的怨恨得不到释放,他的内疚也难以消除,年深日久,他内心深处的怨恨和良心负担都会越来越重,这样的命运实在是没有人能避免。
人皆有死,人皆罪恶,是人的有限性最深刻的体现。
死亡和罪恶使得人背负巨大重担,活不出人所渴想的鲜活的生命,那是一种充满仁爱、充满喜乐、充满平安、满有忍耐、满有恩慈、满有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的生命。
与之相反,一般人在死亡和罪恶的重压下所展现出来的都是一种充满嫉妒、充满纷争、充满焦虑、充满忧伤、充满怨恨、充满冷漠、容易失控、容易失信的生命。
所以只有超越了死亡超越了罪恶,人生才有真正的精彩可言。
《天路历程》所讲述的其实就是一个名叫基督徒的人超越死亡超越罪恶的故事。
基督徒看了一本书以后,就变得愁苦不堪,因为他从书上得知,他所居住的城市将被天火焚烧,可是他根本不知道如何逃生。
另外,自从看了这本书之后,他发现自己的背上有一个重负,压得他苦不堪言,可是他不知道如何解除这重负。
于是,解除重负、寻求永生成为他活着的唯一目的。
基督徒所发现的重负寓指的其实就是人的罪恶。
基督徒为了得到永生为了摆脱罪恶的重担,走上了一条困难重重但又让他越来越刚强的路。
这条路就是一条超越死亡超越罪恶的路。
所以,任何一个对于超越死亡超越罪恶存着渴望的人,都能从《天路历程》这本书中获得深刻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