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课件3、2-3-2
高中数学2-3-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 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人教A版选修2-3)

0.2 0.3 0.2 0.1
∴ D(2X - 1) = ( - 1 - 2.6)2×0.2 + (1 - 2.6)2×0.2 + (3 - 2.6)2×0.3+(5-2.6)2×0.2+(7-2.6)2×0.1=6.24. 方法 2:利用方差的性质 D(aX+b)=a2D(X). ∵D(X)=1.56. ∴D(2X-1)=4D(X)=4×1.56=6.24.
2 ( x - E ( X )) 则 i 描述了 x (i=1,2,…,n)相对于均值 E(X)的
i
偏离程度,而 D(X)=
i=1
xi-EX2pi
n
为这些偏离程度的加权
平均,刻画了随机变量 X 与其均值 E(X)的 平均偏离程度. 我 们称 D(X)为随机变量 X 的方差,其算术平方根 DX为随机变 量 X 的 标准差.
[答案]
[ 解析 ]
B.2 和 2.4 D.6 和 5.6
B
∵ X ~ B(10,0.6) ,∴ E(X) = 10×0.6 = 6 , D(X) =
10×0.6×(1-0.6)=2.4, ∴E(η)=8-E(X)=2,D(η)=(-1)2D(X)=2.4.
建模应用引路
方差的实际应用
A、B 是治疗同一种疾病的两种药,用若干试验组 进行对比实验. 每个试验组由 4 只小白鼠组成, 其中 2 只服用 A, 另 2 只服用 B,然后观察疗效.若在一个试验组中,服用 A 有效 的小白鼠的只数比服用 B 有效的多, 就称该试验组为甲类组. 设 2 1 每只小白鼠服用 A 有效的概率为 ,服用 B 有效的概率为 . 3 2 (1)求一个试验组为甲类组的概率; (2)观察 3 个试验组,用 ξ 表示这 3 个试验组中甲类组的个 数,求 ξ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高中数学选修2-3优质课件: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解] 令事件 A,B,C 分别表示 A,B,C 三个独立的研究 机构在一定时期内成功研制出该疫苗,依题意可知,事件 A,B, C 相互独立,且 P(A)=15,P(B)=14,P(C)=13.
(1)他们都研制出疫苗,即事件 ABC 发生,故 P(ABC)= P(A)P(B)·P(C)=15×14×13=610.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十六分。
[类题通法] 判断事件是否相互独立的方法
(1)定义法:事件 A,B 相互独立⇔P(AB)=P(A)·P(B). (2)利用性质:A 与 B 相互独立,则 A 与 B ,A 与 B,A 与 B 也都相互独立. (3)有时通过计算 P(B|A)=P(B)可以判断两个事件相互 独立.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十六分。
[对点训练] 设进入某商场的每一位顾客购买甲种商品的概率为 0.5,购买 乙种商品的概率为 0.6,且购买甲种商品与购买乙种商品相互 独立,各顾客之间购买商品也是相互独立的.求: (1)进入商场的 1 位顾客,甲、乙两种商品都购买的概率; (2)进入商场的 1 位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中的一种的概率. 解:记 A 表示事件“进入商场的 1 位顾客购买甲种商品”, 则 P(A)=0.5; 记 B 表示事件“进入商场的 1 位顾客购买乙种商品”,则 P(B)=0.6;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十六分。
[类题通法] 解决此类问题应注意
(1)恰当用事件的“并”“交”表示所求事件; (2)“串联”时系统无故障易求概率,“并联”时系统 有故障易求概率,求解时注意对立事件概率之间的转化.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十六分。
[对点训练] 在一段线路中并联着 3 个自动控制的常开开关,只要其中 1 个开关能够闭合,线路就能正常工作.假定在某段时间内每 个开关能够闭合的概率都是 0.7,计算在这段时间内线路正常 工作的概率. 解:如图所示,记这段时间内开关 KA,KB,KC 能 够闭合为事件 A,B,C.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课件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8
5.7 个朋友聚会,每两人握手 1 次,共握手________次. 解析:组合问题,共握手 C72=21 次. 答案:21
9
课堂探究 互动讲练 类型一 组合的有关概念 [例 1] 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 (1)10 人聚会,见面后每两人之间要握手相互问候,共需握手 多少次? (2)10 名同学分成人数相同的两个学习小组,共有多少种分法? (3)从 1,2,3,…,9 九个数字中任取 3 个,然后把这三个数字相 加得到一个和,这样的和共有多少个? (4)从 a,b,c,d 四名学生中选 2 名,去完成同一件工作,有 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1
【课标要求】 1.理解组合的定义,正确认识组合与排列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排列数与组合数之间的联系,掌握组合数公式,能运用 组合数公式进行计算. 3.会解决一些简单的组合问题.
2
自主学习 基础认识 1.组合的定义 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n≥m)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 n 个
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由此可以写出所有的组合:ABC,ABD,ABE,ACD,ACE, ADE,BCD,BCE,BDE,CDE.
17
方法归纳 (1)此类列举所有从 n 个不同元素中选出 m 个元素的组合,可 借助本例所示的“顺序后移法”(如方法一)或“树形图法”(如方 法二),直观地写出组合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由于组合与顺序无关.故利用“顺序后移法”时箭头向后逐 步推进,且写出的一个组合不可交换位置.如写出 ab 后,不必再 交换位置为 ba,因为它们是同一组合.画“树形图”时,应注意顶 层及下枝的排列思路.防止重复或遗漏.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二项式定理 (共16张PPT)教育课件

人
的
一
生
说
白
了
,
也
就
是
三
万
余
天
,
贫
穷
与
富
贵
,
都
是
一
种
生
活
境
遇
。
懂
得
爱
自
己
的
人
,
对
生
活
从
来
就
没
有
过
高
的
奢
望
,
只
是
对
生
存
的
现
状
欣
然
接
受
。
漠
漠
红
尘
,
芸
芸
众
生
皆
是
客
,
时
光
深
处
,
流
年
似
水
,
转
瞬
间
,
光
阴
就
会
老
去
,
留
在
心
头
的
,
只
是
弥
留
在
时
光
深
处
的
无
边
落
寞
。
轻
拥
沧
桑
,
淡
看
流
年
,
掬
一
捧
岁
月
,
握
一
份
懂
得
,
红
尘
口
罗
不
–■
① 项: a 3
a 2b ab 2 b 3
a3kbk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讲义及题型归纳: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原理

目录考点一:基本计数原理 (2)题型一、分布加法原理 (2)题型二、分布乘法原理 (4)题型三、基本计数原理的综合运用 (5)课后综合巩固练习 (6)考点一:基本计数原理加法原理分类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12nN m m m =+++种不同的方法.又称加法原理. 乘法原理分步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子步骤,做第一个步骤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个步骤有2m 种不同方法,……,做第n 个步骤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12n N m m m =⨯⨯⨯种不同的方法.又称乘法原理.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综合运用如果完成一件事的各种方法是相互独立的,那么计算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时,使用分类计数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的各个步骤是相互联系的,即各个步骤都必须完成,这件事才完成,那么计算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时,使用分步计数原理.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是推导排列数、组合数公式的理论基础,也是求解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这两个原理十分重要必须认真学好,并正确地灵活加以应用.题型一、分布加法原理1.用10元、5元和1元来支付20元钱的书款,不同的支付方法有( ) A .3B .5C .9D .12【分析】用列举法求解.【解答】解:用10元、5元和1元来支付20元钱的书款,有以下几类办法: ①用2张10元钱支付;②用1张10元钱和2张5元钱支付;③用1张10元钱、1张5元钱5张1元钱支付; ④用1张10元钱和10张1元钱支付; ⑤用1张5元钱和15张1元钱支付; ⑥用2张5元钱和10张1元钱支付;⑦用3张5元钱和5张1元钱支付; ⑧用4张5元钱支付; ⑨用20张1元钱支付. 故共有9种方法.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的付款方式共有多少种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列举法的合理运用.2.一个三层书架,分别放置语文书12本,数学书14本,英语书11本,从中取出一本,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 A .3种B .1848种C .37种D .6种【分析】分情况讨论:选择拿语文书:有12种不同的拿法,数学书有14种不同的拿法,英语书有11种不同的拿法,然后把这三种情况的数量加在一起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选择拿语文书:有12种不同的拿法,数学书有14种不同的拿法,英语书有11种不同的拿法, 共有:12141137++=. 故选:C .【点评】本题先确定拿哪种类型的书,考查分类计数原理的应用,考查两种原理的区别. 3.已知集合{1M=,2-,3},{4N =-,5,6,7}-,从两个集合中各选一个数作为点的坐标,则这样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可表示第三、四象限内多少个不同点( ) A .18个B .10个C .16个D .14个【分析】根据第三、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的性质,分2种情况讨论,①取M 中的数作横坐标,取N 中的数作纵坐标坐标,②取N 中的数作横坐标,取M 中的数作纵坐标坐标,易得每种情况下的数目,进而由加法原理可得答案.【解答】解:第三、四象限内点的纵坐标为负值,横坐标无限制;分2种情况讨论,①取M 中的数作横坐标,取N 中的数作纵坐标坐标,有326⨯=种情况, ②取N 中的数作横坐标,取M 中的数作纵坐标坐标,有414⨯=种情况; 共有6410+=种情况,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分类计数原理的运用,解题的切入点为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性质.题型二、分布乘法原理1.设函数:f N N ++→满足:对于任意大于3的正整数n ,()3f n n =-,且当3n 时,2()3f n ,则不同的函数()f x 的个数为()A .1B .3C .6D .8【分析】通过()3f n n =-,结合映射的定义,根据2()3f n ,确定函数的个数.【解答】解:3n ,2()3f n ,f∴(1)2=或3,且f(2)2=或3 且f(3)2=或3.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可得共2228⨯⨯=个不同的函数.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映射的定义,以及分步计数原理的应用,比较基础. 2.将一枚骰子向桌面先后抛掷2次,一共有( )种不同结果. A .6B .12C .36D .216【分析】由分步计数原理知有66⨯种结果,问题得以解决 【解答】解:由分步计数原理知有6636⨯=种结果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步计数原理,属于基础题3.古代“五行”学认为:“物质分金、木、土、水、火五种属性,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将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任意排成一列,但排列中属性相克的两种物质不相邻,则这样的排列方法有多少种(结果用数字表示).( ) A .5B .10C .20D .120【分析】由题意,可看作五个位置排列五种事物,由分步原理求解即可,本题需要考虑的因素:相克的两种物质不相邻,注意满足此规则,计算符合条件的排列方法种数【解答】解:由题意,可看作五个位置排列五种事物,第一位置有五种排列方法,不妨假设排上的是金,则第二步只能从土与水两者中选一种排放,故有两种选择不妨假设排上的是水, 第三步只能排上木,第四步只能排上火,第五步只能排上土, 故总的排列方法种数有521111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排列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题设中的限制条件及“五行”学说的背景,利用分步原理正确计数,本题较抽象,计数时要考虑周详,本题以实际问题为背景,有着实际背景的题在现在的高考试卷上有逐步增多的趋势题型三、基本计数原理的综合运用1.将5种不同的花卉种植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种植一种花卉,且相邻区域花卉不同,则不同的种植方法种数是( )A .420B .180C .64D .25【分析】由于规定一个区域只涂一种颜色,相邻的区域颜色不同,可分步进行,区域A 有5种涂法,B 有4种涂法,讨论A ,D 同色和异色,根据乘法原理可得结论.【解答】解:由题意,由于规定一个区域只涂一种颜色,相邻的区域颜色不同,可分步进行, 区域A 有5种涂法,B 有4种涂法,A ,D 不同色,D 有3种,C 有2种涂法,有5432120⨯⨯⨯=种, A ,D 同色,D 有4种涂法,C 有3种涂法,有54360⨯⨯=种,∴共有180种不同的涂色方案.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排列组合的应用,涉及分步计数原理的应用,注意分析图形中区域相邻的情况. 2.5名同学排成一列,某个同学不排排头的排法种数为 (用数字作答).【分析】先排不在排头的这个学生,方法有4种,其他学生任意排,有44A 种,根据分步计数原理,求得结果.【解答】解:先排不在排头的这个学生,方法有4种,其他学生任意排,有44A 种,根据分步计数原理,所有的排列方法共有44496A =种,故答案为:9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步计数原理的应用,注意特殊元素优先排列,属于基础题.3.已知集合{1M ∈,2-,3},{4N ∈-,5,6,7}-,从两个集合中各取一个元素作为点的坐标,求这样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可表示第一、二象限内不同的点的个数.【分析】本题首先分类在每一类中又分步,M中的元素作点的横坐标,N中的元素作点的纵坐标,N中的元素作点的横坐标,M中的元素作点的纵坐标,分别可以得到在第一和第二象限中点的个数,根据分类加法原理得到结果.【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分类和分步的综合问题,⨯个,M中的元素作点的横坐标,N中的元素作点的纵坐标,在第一象限的点共有22在第二象限的点共有12⨯个.⨯个,N中的元素作点的横坐标,M中的元素作点的纵坐标,在第一象限的点共有22在第二象限的点共有22⨯个.∴所求不同的点的个数是2212222214⨯+⨯+⨯+⨯=(个).【点评】本题考查分步计数原理和分类计数原理,是一个综合题目,首先分类,每类方法并不都是一步完成的,必须在分类后又分步,综合利用两个原理解决.课后综合巩固练习1.某一数学问题可用综合法和分析法两种方法证明,有5位同学只会用综合法证明,有3位同学只会用分析法证明,现任选1名同学证明这个问题,不同的选法种数有()种.A.8B.15C.18D.30【分析】本题是一个分类计数问题,解决问题分成两个种类,一是可以用综合法证明,有5种方法,一是可以用分析法来证明,有3种方法,根据分类计数原理知共有358+=种结果.【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分类计数问题,解决问题分成两个种类,一是可以用综合法证明,有5种方法,一是可以用分析法来证明,有3种方法,根据分类计数原理知共有358+=种结果,故选:A.【点评】本题看出分类计数问题,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清楚完成这个过程包含两种方法,看出每一种方法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相加得到结果.2.将一张面值1元的人民币全部换成面值1角,2角和5角的硬币,则换法总数为.【分析】设1角硬币有x枚,2角硬币有y枚,5角硬币有z枚,构造三元一次方程,然后利用列举法得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可得答案.【解答】解:设1角硬币有x 枚,2角硬币有y 枚,5角硬币有z 枚 则2510x y z ++= 满足方程的解有:10x =,0y =,0z = 8x =,1y =,0z = 6x =,2y =,0z = 4x =,3y =,0z = 2x =,4y =,0z = 0x =,5y =,0z =5x =,0y =,1z = 0x =,0y =,2z = 3x =,1y =,1z = 1x =,2y =,1z =共十种不同情况 故答案为:10【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用列举法,把所有的情况都一一排查,找出问题的答案. 3.乘积123123412345()()()a a a b b b b c c c c c +++++++++展开后共有 项.【分析】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分析易得在123()a a a ++中取一项有3种取法,在1234()b b b b +++中取一项有4种取法,在12345()c c c c c ++++中取一项有5种取法,进而由分步计数原理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123123412345()()()a a a b b b b c c c c c +++++++++的结果中每一项都必须是在123()a a a ++、1234()b b b b +++、12345()c c c c c ++++三个式子中任取一项后相乘,得到的式子,而在123()a a a ++中有3种取法,在1234()b b b b +++中有4种取法,在12345()c c c c c ++++中有5种取法,由乘法原理,可得共有34560⨯⨯=种情况,则123123412345()()()a a a b b b b c c c c c +++++++++的展开式中有60项; 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分步计数原理的运用,是常见的题目;平时要多加训练.4.在66⨯的表中停放3辆完全相同的红色车和3辆完全相同的黑色车,每一行、每一列都只有一辆车,每辆车占一格,共有 种停放方法.(用数字作答)【分析】利用分步计数原理,第一步先选车,第二种再排列,问题得以解决【解答】解:第一步先选车有36C 种,第二步因为每一行、每一列都只有一辆车,每辆车占一格,从中选取一辆车后,把这辆车所在的行列全划掉,依次进行,则有11111166543216C C C C C C A =种,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366614400C A =种.故答案为:14400.【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步计数原理的应用,关键是如何求出每辆车所在行列的可能性5.对于各数互不相等的正数数组1(i ,2i ,⋯,)(n i n 是不小于2的正整数),如果在p q <时有p q i i <,则称“p i 与q i ”是该数组的一个“顺序”,一个数组中所有“顺序”的个数称为此数组的“顺序数”.例如,数组(2,4,3,1)中有顺序“2,4”、“2,3”,其“顺序数”等于2.若各数互不相等的正数数组1(a ,2a ,3a ,4a ,5)a 的“顺序数”是4,则5(a ,4a ,3a ,2a ,1)a 的“顺序数”是 .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出一种情况,倒序后输出顺序数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各数互不相等的正数数组1(a ,2a ,3a ,4a ,5)a 的“顺序数”是4,假设12a a <,13a a <,14a a <,15a a <,且后一项都比前一项小,因此可以判断出23a a >,34a a >,45a a >, 则5(a ,4a ,3a ,2a ,1)a 的“顺序数”是6, 故填:6.【点评】本题考查了新定义,理解好定义是解题的先决条件,另外,要大胆假设.本题属基础题.。
高中数学选修2-3课件2.4《正态分布》课件

重点一:熟记正态分布的函数表达式及正态曲线的
特点
B
例1、下列函数是正态密度函数的是( )
A. f (x)
1
(x )2
e 2 2 , , ( 0)都是实数
2
B.
f (x)
2
x2
e2
2
C. f (x)
1
( x1)2
e4
2 2
D. f (x)
1
x2
e2
2
练习1、若标准正态总体的函数为
1
x2
数的最大值等于 的解析式。 4
1
2
,求该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
2、如图,是一个正态曲线, 试根据图象写出其正态分布 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解析式, 求出总体随机变量的期望和 方差。
y
1
2
5 10 15 20 25 30 35 x
3、正态曲线的性质
( x)
1
e
(
x )2 2 2
, x (, )
2
y
y
Y
a
bc
d
平均数
X
若用X表示落下的小球第1次与高尔顿板底部接触时的坐标,则X 是一个随机变量.X落在区间(a,b]的概率为:
b
P(a X b) a , (x)dx
2.正态分布的定义:
如果对于任何实数 a<b,随机变量X满足:
b
P(a X b) a , (x)dx
则称为X服从正态分布..记作 X~ N( μ,σ2)
取值的概率只有0.3 %。 际通( 运常 用3由称当中,于这a就这些只33些情考)时概况之虑正率发内这态,值个 生其总区很为他体间小小区的,(概称 间取一为 取率值值般事3几几不件乎原乎超。总则不取过. 可值5能%于.区 在)实间,
【数学】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3)

独立事件一定不互斥. 独立事件一定不互斥 互斥事件一定不独立. 互斥事件一定不独立 明确事件中的关键词, 明确事件中的关键词,如,“至少有一个发生”“至 至少有一个发生”“至 ”“ 多有一个发生” 恰有一个发生” 多有一个发生”,“恰有一个发生”,“都发 ”“都不发生 都不发生” 不都发生” 生”“都不发生”,“不都发生”。
此时称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B(n,p), 此时称随机变量 服从二项分布,记作 服从二项分布 并称p为成功概率 为成功概率。 并称 为成功概率。
复习回顾
二项分布 3、
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 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 ,那么在 次 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发生 恰发生ξ 显然 显然ξ 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发生ξ次,显然ξ是一个随机 变量. 变量. 于是得到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如下: 于是得到随机变量 的概率分布如下: 的概率分布如下 ξ p
例 1 考虑恰有三个小孩的家庭 (假定生男生女为 考虑恰有三个小孩的家庭.
等可能) 等可能)
(1)若已知某一家有一个是女孩,求这家另两个是男孩的概率 )若已知某一家有一个是女孩, (2)若已知某一家第一个是女孩,求这家另两个是男孩的概率 )若已知某一家第一个是女孩,
(女、女、女); (女、女、男); (女、男、女);(女、男、男); ( 男、女、女) ; ( 男、女、男) ; ( 男、男、女) ; ( 男、男、男) ;
B
A
复习回顾
1、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 为两个事件, 设A,B为两个事件,如果 P(AB)=P(A)P(B),则称事 , 为两个事件 则称事 与事件B相互独立 件A与事件 相互独立。 与事件 相互独立。 即事件A( 对事件B( 即事件 (或B)是否发生 对事件 (或A)发生的 )是否发生,对事件 ) 概率没有影响,这样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概率没有影响,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全册ppt课件

[一题多变] 1.[变条件]若本例条件变为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且为偶数, 那么这样的两位数有多少个.
解:当个位数字是 8 时,十位数字取 9,只有 1 个. 当个位数字是 6 时,十位数字可取 7,8,9,共 3 个. 当个位数字是 4 时,十位数字可取 5,6,7,8,9,共 5 个. 同理可知,当个位数字是 2 时,共 7 个, 当个位数字是 0 时,共 9 个. 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符合条件的两位数共有 1+3+5 +7+9=25(个).
用计数原理解决涂色(种植)问题
[ 典例 ] 如图所示,要给“优”、
“化”、“指”、“导”四个区域分别涂上 3 种不同颜色中的某一种,允许同一种颜色 使用多次,但相邻区域必须涂不同的颜色, 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法?
[解] 优、化、指、导四个区域依次涂色,分四步.
第 1 步,涂“优”区域,有 3 种选择. 第 2 步,涂“化”区域,有 2 种选择.
利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计数时的解题流程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应用
[典例]
从 1,2,3,4 中选三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整
数,则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数有多少个? (1)三位数; (2)三位数的偶数.
[解] (1)三位数有三个数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故可分三个步骤完成: 第 1 步,排个位,从 1,2,3,4 中选 1 个数字,有 4 种方法; 第 2 步, 排十位, 从剩下的 3 个数字中选 1 个, 有 3 种方法;
2.如果一个三位正整数如“a1a2a3”满足 a1<a2 且 a3<a2,则称这样的 三位数为凸数(如 120,342,275 等),那么所有凸数个数是多少? 解:分 8 类,当中间数为 2 时,百位只能选 1,个位可选 1、0, 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有 1×2=2 个; 当中间数为 3 时,百位可选 1,2,个位可选 0,1,2,由分步乘法计 数原理,有 2×3=6 个;同理可得: 当中间数为 4 时,有 3×4=12 个; 当中间数为 5 时,有 4×5=20 个; 当中间数为 6 时,有 5×6=30 个; 当中间数为 7 时,有 6×7=42 个; 当中间数为 8 时,有 7×8=56 个; 当中间数为 9 时,有 8×9=72 个. 故共有 2+6+12+20+30+42+56+72=240 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E(X) =
1×
17 +
2× 17
+
3× 17
+ 4×
1 7
+ 5×
1 7
+
6×17+7×17=17×(1+2+3+…+7)=17×28=4.
D(X)
=
(1
-
4)2×
1 7
+
(2
-
4)2×
1 7
+
(3
-
4)2×
1 7
+
(4
-
4)2×17+(5-4)2×17+(6-4)2×17+(7-4)2×17
8
9
10
0.3
0.2
0.5
0.2
0.4
0.4
A.甲
B.乙
C.一样
D.无法比较
[答案] B [解析] E(ξ)=9.2,E(η)=9.2=E(ξ),D(ξ)=0.76,D(η) =0.56<D(ξ),乙稳定.
2.设随机变量X~B(n,p),且E(X)=1.6,D(X)=1.28, 则
A.n=8,p=0.2 B.n=4,p=0.4 C.n=5,p=0.32 D.n=7,p=0.45 [答案] A
方法2:利用方差的性质D(aX+b)=a2D(X). ∵D(X)=1.56. ∴D(2X-1)=4D(X)=4×1.56=6.24. [点评] 求随机变量函数Y=aX+b的方差,一是先求y 的分布列,再求其均值,最后求方差;二是应用公式D(aX +b)=a2D(X)求.
[例3] 已知某运动员投篮命中率p=0.6. (1)求一次投篮命中次数X的期望与方差; (2)求重复5次投篮时,命中次数η的均值与方差. [分析] (1)投篮一次可能投中,也可能不中,投中次 数X服从两点分布. (2)重复五次投篮的投中次数η服从二项分布.
高中数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2.3.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
1.通过实例,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方差的概念,能计 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在实 际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提高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习兴 趣.
本节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方差的概念与计算. 本节难点:对方差刻画随机变量稳定性的理解与方差 的计算.
()
[解析] 因为 X~B(n,p),所以 E(X)=np,D(X)=np(1 -p),从而有nnpp= (1-1.6p)=1.28 ,
解之得 n=8,p=0.2.
3.设随机变量 X 服从二项分布 B4,13,则 D(X)的 值为
4
A.3
B.3
8
1
C.9
D.9
()
[答案] C
[解析] (1)投篮一次命中次数X的分布列为
X
0
1
P
0.4
0.6
则E(X)=0×0.4+1×0.6=0.6,
D(X)=(0-0.6)2×0.4+(1-0.6)2×0.6=0.24.
(2)由题意,重复5次投篮,命中次数η服从二项分布,
即η~B(5,0.6).
由二项分布期望与方差的计算公式,有
E(η)=5×0.6=3,D(η)=5×0.6×0.4=1.2.
对于D(2X-1),可用两种方法求解. 方法1:2X-1的分布列如下表:
2X-1 -1 1 3 5 7 P 0.2 0.2 0.3 0.2 0.1
∴E(2X-1)=2.6. ∴D(2X-1)=(-1-2.6)2×0.2+(1-2.6)2×0.2+(3- 2.6)2×0.3+(5-2.6)2×0.2+(7-2.6)2×0.1=6.24.
值的平均程度.
越小
5.若a,b为常数,则D(aX+b)=.a2D(X) 6.若X服从两点分布,则D(X)=.p(1-p)
7.若X服从二项分布,即X~B(n,p), 则D(X)=.np(1-p)
[例1] 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求X的均值、方差和标准差.
[分析]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①给出X的分布 列;②求X的期望、方差和标准差.
[例2] 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是
X0 1 2 3 4 P 0.2 0.2 0.3 0.2 0.1
试求D(X)和D(2X-1). [分析] 已知分布列求方差,可先求出均值,再套用 公式计算.
[解析] E(X)=0×0.2+1×0.2+2×0.3+3×0.2+4×0.1= 1.8.
∴D(X)=(0-1.8)2×0.2+(1-1.8)2×0.2+(2-1.8)2×0.3 +(3-1.8)2×0.2+(4-1.8)2×0.1=1.56.
=(32+22+12+0+12+22+32)×17=4,
∴ D(X)= 4=2.
[点评] 已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方差时,首先要计 算均值,然后代入方差公式D(X)=(xi-E(X))2·pi,在应用方 差公式时要注意(xi-E(X))2·pi中的平方,总之,分布列、均 值、方差以及标准差这几个特征量是密不可分的,对它们 的求解方法一定要熟练.
二、填空题 4.某射手击中目标的概率为p,则他射击一次击中目 标的次数X的均值是________,方差是________. [答案] p 1-p
5.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表: X012 Pxyz
其中x、y、z成等差数列,若E(X)=,则D(X)的值是 ______.
[解析] E(X)=0×x+1×y+2×z=y+2z=13, 又 x+y+z=1,且 2y=x+z,∴x=23,y=13,z=0, ∴D(X)=(0-13)2×23+(1-13)2×13+(2-13)2×0=29.
2.样本方差反映了所有样本数据与样本平均值的,用
它偏可离以程刻度画样本数据的.
稳定性
3.随机变量的方差、标准差的定义: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如下表.
X x1 x2 … xi … xn P p1 p2 … pi … pn
4.随机变量的方差和标准差都反映了随机变量的取值
偏离于的均程值度,方平差均或标准差越小,则随机变量偏离于均
[点评]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的关键环节 是以下两点:
(1)写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2)正确应用均值与方差的公式进行计算(要熟练掌握两 点分布、二项分布的期望与方差的公式).
一、选择题 1.甲,乙两个运动员射击命中环数ξ,η的分布列如下 表.其中射击比较稳定的运动员是
()
环数k P(ξ=k) P(η=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