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浆催化技术说明
催化油浆综合利用的技术措施

状焦 、 炭黑 , 作 为橡胶 软化 剂和 填充油 等 。本文 对催 化 油浆 综合 利用 方 面 的技 术 措 施 进 行 了综 述 , 同 时 对 催 化油浆 的综 合利 用前 景进 行 了展 望 。
催 化 油 浆 综 合 利 用 的 技 术 措 施
李 林, 徐 海清
( 中 国石 兰 州 石 化 公 司 炼 油 厂 , 甘肃兰州 7 3 0 0 6 0 )
摘要 : 综述 了催化油浆利用技术方 面的研究进展 , 包括炼 油装 置掺 炼 , 生产道路沥青 、 针状焦 、 炭黑 , 作为橡胶软化剂和填充油等 , 对催 化油浆 的综合利用前景进行 了展望 。 关键词 : 催 化油 浆 芳烃 利用 掺炼 道 路沥青
一
胶 质沥青 质 和残炭 的含量 低 。根据 催化 油浆 的特殊
性质 , 可 将 其 送 往 炼 油 装 置掺 炼 , 以增 加 轻 质 油 收 率; 还 可作 为生产 道路 沥青 、 针状 焦 、 炭黑 、 橡胶 软化
种副 产 品 , 由于 密度 较 大 、 相 对 分 子 质量 大 、 黏 度
第3 4卷 第 1 期 2 0 1 3年 2月
化 学 工 业 与 工 程 技 术
J o u r n a l o f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Vo 1 . 3 4 No. 1 Fe b ., 2 01 3
s o f t e n e r a n d e x t e n d e r o i l , t h e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p r o s p e c t o f c a t a l y t i c c r a c k i n g s l u r r y o i l i s p r o s p e c t e d .
利用催化油浆生产沥青技术

利用催化油浆生产沥青技术苏栋根(中石化长岭分公司信息技术管理中心)摘要:基质沥青生产质量的优劣和等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油品种,国内对催化油浆的利用所做的研究工作较多,但利用催化油浆工业试生产及大批量生产沥青的案例很少,除生产工艺的成熟性因素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生产工艺的经济性问题。
催化油浆作为沥青调合组分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油浆中所含轻组分的经济利用问题,二是油浆中蜡含量高影响沥青的使用性能问题。
走油浆再次减压蒸馏工艺(增加拔头)可解决这两个问题。
国内炼厂同行的许多试验表明,催化油浆与减渣混合深拔后可直接生产普通道路沥青,油浆单独拔头后与硬质沥青组分调合可生产普通道路沥青和重交沥青。
关键词:催化油浆沥青调合1 前言在中石化总部支持和长炼的努力下,沥青产业已成为资产长岭分公司的主打产业,改性沥青和乳化沥青的生产规模、沥青新产品的开发都呈快速发展之势,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008年长炼科技大会上,公司提出了催化油浆制沥青技术评议的计划,国内不少科研院所在此项技术的开发方面进行了许多工作,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基质沥青生产质量的优劣和等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油品种,当然也可以通过后加工手段来提高质量和等级,只是经济上划不划算的问题。
中石化长岭分公司现加工的管输原油是中间—石蜡基原油,该混合原油是以胜利原油为主,同时掺合进口阿曼原油等。
生产石油沥青最好的油源为环烷基原油,其次为中间基原油,再次为石蜡基原油。
用中间一石蜡基原油生产石油沥青虽有较大难度,但通过改变生产工艺也可生产出合格的石油沥青产品。
催化油浆是催化裂化装置的副产品,长岭分公司两套催化装置年产油浆10万吨以上。
油浆的特点是密度高、氢含量低,残炭值高,主要由三环以上芳香烃组成。
利用催化油浆生产沥青技术一般来说要与减压渣油结合进行,催化油浆生产沥青有多种工艺路线,最常见的是溶剂脱沥青工艺,催化油浆与减压渣油混合后进溶剂脱沥青装置,所产脱沥青油进催化裂化装置,脱油沥青则是道路沥青的理想组分。
催化油浆方案

催化油浆减压深拔生产大密度蜡油和普通道路沥青方案(草)1原料性质及物料平衡1.1催化油浆性质方案依供方提供的催化油浆分析数据为依据,其一般性质和实沸点蒸馏见表1.1-1。
表1.1-1催化油浆性质分析项目测定结果试验方法备注运动粘度(100℃),mm2/s 35.446 GB/T11137密度(20℃),kg/m3 1107.13 GB/T1884硫含量,%(m/m)0.8911 GB/T387残炭,%(m/m)13.02 GB/T268闪点(开口)℃208.6机械杂质,% 0.547馏程:初馏点,℃5%馏出温度,℃10%馏出温度,℃20%馏出温度,℃GB/T91681.2物料平衡,见表1.2-1。
表1.2-1项目物料平衡表物料产率处理量或产率(Wt)% 7.5t/h 60000t/a进方催化油浆100软化水 1.12 合计101.12出方蜡油 2.82 24000t/a沥青4.6836000 塔顶污水 1.12损耗 1.00合计100.122工艺流程说明2.1工艺流程简述催化油浆自中合罐区(中合Z2#罐,罐容为3300M3,带拌热)经渣油泵送至华塑罐区V1#,(罐容为600M3,带拌热,现存有原加氢尾油7.607吨),再经泵输入装置,经进料换热器(E108{加跨线弃用}、E109、E1011/2)换热至280℃进入加热炉经(原常压炉),经过加热炉的对流室、辐射室加热至380--410℃送入减压塔入口(加跨线,原进常压塔,再由常压塔底进减压炉流程弃用)。
蜡油经泵P108A/B、换E109、冷E111出装置,合格品进华塑罐区V2#,罐容为600M3,带拌热,现存有原加氢尾油288.45吨),不合格品经不合格线择罐储存,或返回原料罐;部分蜡油经经冷E110做返塔回流。
减压塔底沥青(渣油)由塔底泵P1061/2抽出,经换E101A/B、冷E107出装置,择罐储存或进国盛油库。
减压由现有蒸汽喷射完成,减压塔设有中段回流(无釆出)和塔底注汽系统。
催化裂化油浆处理方法

催化裂化是炼油行业的一个重要的二次加工手段,是生产液化石油气和高辛烷值汽油的主要装置,我国到1998年底炼油能力已达24455万吨/年,催化裂化能力已达8429万吨(含催化裂解167万吨/年),约占原油加工量的34.4%,传统的蜡油原料明显不足,为扩大原料来源,提高炼油行业的加工深度,向深加工要效益,故在原料中掺入一定量的常压渣油、焦化蜡油,减压渣油,导致原料越来越重,质量越来越差。
原料中烷烃最容易裂化,环烷烃类次之,芳烃类化合物最难裂化,故反应产物中稠环芳烃和胶质等越来越多,生焦越来越多,导致再生温度提高,装置处理能力下降。
国内炼厂都采取减少油浆回炼比,外甩部分油浆的措施,像南京炼油厂从1986年开始甩油浆,FCC进料150吨/时,有10吨油浆返回进料,外甩油浆8吨左右,约占进料的5%,结果再生器温度降低15℃左右,装置处理能力约提高10%,当然各炼厂情况不完全相同,外甩油浆量在5—10%,我国每年排放油浆总量达750万吨左右。
油浆中大约50%的饱和烃,40%的芳烃和稠环芳烃,10%的胶质和沥青质,若将其有效地分离,进行深度加工,可以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饱和烃是优质的催化裂化原料,芳烃、胶质、沥青质等是生产炭黑、针状焦、重质道路沥青、橡胶填充油、塑料增塑剂、导热油、碳纤维等的优质原料,国内众多科技工作者在这方面做过大量的工作,原南京炼油厂研究所肖振东等人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现简述如下:* A, p/ a4 M7 _/ A3 l q$ N2 x一、糠醛抽提分离及利用1 B" d& z$ u4 \7 z' d/ ~5 H6 b1、分离条件用糠醛做抽提分离的溶剂,在抽提塔中逆向操作,溶剂体积比为0.8:1—1:1,抽提温度50℃—70℃,接触时间大于0.5小时。
2、分离效果:6 G) G9 x- }, e" b& j' P抽余油中饱和烃含量大于98%,残炭小于0.04%,酸值小于0.02,总N小于10PPM,S含量0.3%左右,C/H为5.83,是优质的催化裂化原料可以扩大催化裂化的原料来源,改善催化裂化原料质量。
催化油浆方案

催化油浆减压深拔生产大密度蜡油和普通道路沥青方案(草)1 原料性质及物料平衡1.1 催化油浆性质方案依供方提供的催化油浆分析数据为依据,其一般性质和实沸点蒸馏见表1.1-1。
表1.1-1 催化油浆性质分析项目测定结果试验方法备注运动粘度(100℃),mm2/s 35.446 GB/T 11137 密度(20℃),kg/m3 1107.13 GB/T 1884硫含量,%(m/m)0.8911 GB/T 387残炭,%(m/m)13.02 GB/T 268闪点(开口)℃208.6机械杂质,% 0.547馏程:初馏点,℃5%馏出温度,℃10%馏出温度,℃20%馏出温度,℃GB/T91681.2 物料平衡,见表1.2-1。
表1.2-1 项目物料平衡表物料产率处理量或产率(Wt)% 7.5t/h 60000t/a进方催化油浆100软化水 1.12 合计101.12出方蜡油 2.82 24000t/a沥青4.6836000 塔顶污水 1.12损耗 1.00合计100.122 工艺流程说明2.1 工艺流程简述催化油浆自中合罐区(中合Z2#罐,罐容为3300M3,带拌热)经渣油泵送至华塑罐区V1#,(罐容为600M3,带拌热,现存有原加氢尾油7.607吨),再经泵输入装置,经进料换热器(E108{加跨线弃用}、E109、E1011/2)换热至280℃进入加热炉经(原常压炉),经过加热炉的对流室、辐射室加热至380--410℃送入减压塔入口(加跨线,原进常压塔,再由常压塔底进减压炉流程弃用)。
蜡油经泵P108A/B、换E109、冷E111出装置,合格品进华塑罐区V2#,罐容为600M3,带拌热,现存有原加氢尾油288.45吨),不合格品经不合格线择罐储存,或返回原料罐;部分蜡油经经冷E110做返塔囬流。
减压塔底沥青(渣油)由塔底泵P1061/2抽出,经换E101A/B、冷E107出装置,择罐储存或进国盛油库。
减压由现有蒸汽喷射完成,减压塔设有中段回流(无釆出)和塔底注汽系统。
催化油浆深加工产品及应用

现阶段,在重质油轻质化主要采用催化裂化(FCC)的方式完成。
为了满足对轻质燃油的需求量,应适当提高原料中的掺渣比,一些装置直接加工常压渣油,还有些装置掺炼减压渣油。
在原料变重后,为FCC加工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结焦与结垢等装置常常运行困难。
对此,许多企业采用外甩油浆的方式缓解这一问题,并引入深加工技术促进油浆的高效利用。
一、FCC油浆产品加工工艺1.沉降技术该项工艺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在高温状态下利用密度差异自然沉降,该工艺所用技术简单,运行成本较低,便于操作。
但因除渣效果不够理想,多应用于对灰分要求较低的预处理工艺中;另一种是采用沉降剂进行沉降,可促进油浆改质,当产品灰分达到某种要求后,便会产生针状焦、碳黑油等原料。
我国主要采用洛阳石化生产的FCC 油浆,在胺型沉降剂的促进下,使上层90%的油浆灰分均值从4560μm/g降低到743μm/g,脱灰分率可超过80%。
2.加氢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是在特定氢压与催化作用下,使原料油与氢接触后发生反应,促进质量改变的过程。
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使大量高分子稠环芳烃与氢接触后达到饱和状态,促进油浆裂化性能提升。
在加氢处理后,油浆输入FCC设备之中不但可拓展原料渠道,还有助于增强产品质量与轻质油回收效率,促进催化剂活性延伸,使焦炭与气体收率得以降低。
3.延迟焦化技术该项技术是渣油热破坏加工的主要工艺之一,主要作用是从重质渣油中获取较多轻质油品,在当前国内外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
与以往的渣油加工技术相比,该项工艺操作较为简单、灵活性较强、加工效率高、投入较少且收益可观。
延迟焦化主要是将重质油为原料,在500℃的高温状态下深度缩合,从而生产出柴油、蜡油、汽油等产品。
该项技术的应用可有效缓解当前柴油与汽油的供需矛盾,与加氢技术相比,虽然在产品安定性方面存在劣势,但投入费用相对较少,仅为前者的50%,逐渐成为渣油轻质化的主要工艺之一。
二、FCC油浆产品的市场应用油浆分离后的产品适应于多个领域,如PVC增塑剂、橡胶软化剂、导热油等等,具有价格低廉、品质良好等特点,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各类产品的市场应用情况具体如下。
催化裂化油浆固液分离新技术开发

催化裂化油浆固液分离新技术开发摘要:催化剂是催化分解的产物,其组成和物理特性使其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催化剂浆液中固体颗粒的四种分离方法,重力沉降法,离心分离法,综合过滤法和静电分离法,总结了这四种方法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对比各自的优缺点,介绍了工业和实验室的最新发展。
关键词:催化裂化;油浆;固液分离一、引言催化裂化是重油轻氮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重油轻氮化工艺大多采用催化裂化技术,然而,由于原油变得很重,催化裂化过程中的沸点很高,不能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在这部分未转化的碳氢化合物中,沸点≥350℃的油越来越多,我们称之为油浆。
催化油的日常预处理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全熔融法和部分熔融法:还原油,催化浆中含有饱和烃,由于油浆中稠芳烃含量高,在高温环境下循环熔融可产生焦点。
目前,大多数铸造厂都采用第二种方法,对油浆的认识不足。
部分炼油厂在石油大学重油国家重点实验室销售低价格油浆或重油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技术。
采用减压蒸馏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将油浆切成多个较小的油馏分,研制出了直接以石油浆为燃料的,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催化油浆的组成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催化油浆分离后可对沥青质进行改性,丙烷脱沥青提高了改性剂的改性效果。
本装置原料来源于上减压装置三线制直流电源中的铅,同时蓬莱市设计的由低范围混合原料残渣制成的铅残渣,小于混合原料设计的标准,直流四线制还原装置启动后分熔压力,当四通残碳值达到3%以上时,混合原料残碳值明显增加。
枯水期焦炭产量增加,油藏产量达到9%。
橡胶和导热油软化剂和PVC增塑剂和碳纤维材料的生产,2001年全国共有147台催化裂化装置,总处理能力超过1.1亿吨/年。
油浆产量也随之增加。
因此,油浆的开发利用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采用催化油浆进行净化处理,一般的净化工艺分为两类,实际床层的中心点是固体含量大于一定范围,所生产的纤维材料的固体含量应小于相关标准。
催化油浆净化技术的应用及比较

催化油浆净化技术的应用及比较0 引言重油催化裂化(RFCC)装置是石油化工生产中重要的二次加工装置之一。
随着世界原油重质化的不断加大及催化加工工艺的多元化,对催化裂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催化装置的最大生产负荷和长周期运转,通常采用外甩油浆的操作方式。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外甩油浆量占装置处理量的5%~10%,每年排放油浆达7.5Mt。
油浆中含有大量重芳烃等有价值的化工原料,但因其中含有0.3%~2%以上的催化剂粉尘,使其成为催化裂化产品中利用价值最低的馏分,严重影响其深加工产品的质量。
油浆中大量带短侧链稠环(3~5环)的芳烃是生产炭黑、针状焦、碳纤维、橡胶软化剂及填充油、塑料增塑剂、重交通道路沥青及导热油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优质原料,但对其固体含量有严格要求。
普通炭黑和针状焦原料油对灰份要求油浆中固粒含量小于500×10-6(500mg/kg),优极品指标则为0.03%~0.02%,;电极沥青要求固粒含量不大于100×10-6(100mg/kg);生产碳纤维要求固粒含量为10~20×10-6 (10mg/kg~20mg/kg),过高的固粒含量,限制了油浆的利用。
当前国内大多数炼油厂的油浆被用作7#燃料油的调和油,但催化剂微粒会导致喷嘴磨损、堵塞等问题,同时因烟气中催化剂细粉沉积在加热炉管表面,热效率下降,能耗增加。
因此,催化裂化装置外甩油浆的净化对于调和燃料重油产品质量的改善和外甩油浆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技术经济意义。
1 目前国内油浆净化的应用技术关于重油催化油浆中催化剂的净化,目前在国内外影响较大,技术上比较成熟,并已得到工业应用的分离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沉降技术,包括离心沉降、重力沉降、静电沉降和沉降助剂法脱固等。
传统的自然沉降法由于沉降周期长、净化效果差,已经逐渐被淘汰;早期由美国公司开发的油浆静电分离技术,在国内已经有20多年工业应用的成功经验,但在国内一直未得到推广,主要原因是其分离效果受油浆性质和操作条件的影响较大,特别对胶沥质含量较高的重油催化裂化的适应性不好,我国镇海、乌石化、锦州石化和金陵石化公司曾各引进一套,其使用效果均不十分理想;采用化学药剂助沉降的方法是对传统自然沉降法的改良,国外于20世纪80年代初始完成开发,该方法投资少,方法简单,有一定的效果,但在运行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三厂等厂家运用此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ULFTRONIC分离器系统(GULFTRONIC SEPARATOR SYSTEM)(静电式油浆催化剂分离设备)2011年11月22日Chlorine Engineers Corp., LtdBG-T001-15目录页数1.序言 1 2.GULFTRONIC 分离器的构造 2 3.供货业绩 3 4.性能保证 3 5.基本原理 3 6.特长 4 7.拥有销售权的公司 5 8.联络事项 5图1GULFTRONIC 分离器的外形图 6 图2模块构造图7 图3运行模式8 表1供货业绩清单9 图4分离的基本原理 10 图5设置流程图111.序言在石油精制行业,日本国内有20多家主要炼油厂,几乎都设置有FCC*1(或RFCC*2)装置。
采用FCC装置(流动式接触分解装置)在高温下将重油原料与流动的催化剂接触,使发生分解反应生成LPG、汽油馏分以及轻油馏分,这是经济性最高的工艺之一。
但是,流动床式反应决定了与油接触过的催化剂通过旋风无法被完全分离,与油汽一同进入精馏塔,在精馏塔底部留出的油浆(slurry oil)中仍有约数百~数千ppm的催化剂残留。
这些催化剂在油浆的下游管道、油浆储罐中以数百kg/天的频度堆积而污染系统,降低换热器的传热系数(U值)从而产生能源损耗、同时在储罐中堆积的油渣给定期清理维护也带来极大的不便。
在用途方面,通常油浆可以被用作自家用燃油、或者是供一般C类重油*3的生产,与其他油混合并稀释催化剂浓度后作为产品销售。
但是,近来因重油需求量减少使催化剂含量高的油浆的市场非常有限,同时油浆限制了炼油厂内掺油比例平衡、降低了FCC装置的开工率等等,正在影响着炼油厂的整体收益。
为在出口产品中寻求油浆的销路,有用于船舶用燃料(bunker重油)的,但是近来对其中Al含量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为保证气缸活塞环的磨损在正常水平,Al 含量必须控制在5ppm(催化剂换算为30ppm)以下。
另一方面,作为FCC分解油的油浆中富含芳香烃成分,去除催化剂后可以用作炭黑、炭素材料、电极用焦炭等具有高附加价值特殊产品的原料油。
在其他用途方面,利用去除催化剂后的油浆的低粘性,还可作为炼油厂内重油的粘度调整材(用来调整粘度)、掺入A类重油*3中以增加中间馏分的产量等等,为炼油厂带来更多的收益。
如上所述,对油浆中的催化剂是去除还是不去除,对其用途、经济效益等都有很大影响,但是鉴于各炼油厂的实际情况不同,引进催化剂去除设备的理由也不尽相同。
油浆中所含催化剂的平均粒径约在10-20微米,其中的约20%是5微米以下的细小粒子。
在实际运行中采用过滤方式的过滤器型设备无法大量连续地去除这些微粒子催化剂。
而由美国GULFTRONIC公司开发的静电式油浆催化剂分离装置(GULFTRONIC SEPARATOR UNIT)与过滤器方式完全不同,是一种采用静电方式的独特的催化剂分离设备,其特征是具有“高分离性能(实际业绩达到数ppm)、可连续运行4年、易维修”,迄今已在全世界超过40台的FCC/RFCC 系统中设置,在日本国内迄今也有约4成的炼油厂采用该设备(12台)并处于顺利运行中。
以下对该设备的特征做一介绍。
2.GULFTRONIC 分离器的构造和运行(2.1) 设备的外观及构造图1(P.6)是该设备的外观图,图2(P.7)是作为构成单位的一个圆筒形模块的构造图。
如照片1、图1所示,该设备是将十几个填充有特殊玻璃珠的小圆筒形模块(直径30cm×长2m)并连设置而成,整套设备全部在架台(skid*4)上一体化包装,只要与工艺配管(油)和公用工程配管(电气、空气)的交接处连接马上就可以投入运行,系统非常简便。
模块的数量根据油浆的流量、特性以及所要求的出口催化剂浓度来决定。
另外,入口催化剂浓度是通过反洗频率来调整的,而不会影响模块的性能,出口催化剂的浓度始终保持一定。
(2.2)分离运行(图3(P.8))油浆从模块上部进入,穿过内部玻璃珠之间的缝隙从模块下部流出。
内部填充的玻璃珠呈数mm状,不会使油浆堵塞,油浆总是在小的压损(0.1kg/cm2)下从玻璃珠之间穿过。
另一方面,模块内施加了高压电场,油浆中的催化剂粒子在高电压下极化为正极和负极,被玻璃珠吸引,并被吸附在玻璃珠上,进而从油浆中分离除去。
(详细原理后述)(2.3)反洗运行(图3(P.8))下一步,当到了事先设定好的时间时(通常大约每隔1个小时),2台模块的电源就会自动关闭,每台模块就会进行3分钟的反洗运行,其它模块仍然继续处于催化剂分离运行模式,GULFTRONIC分离器的整体设备维持在一定且连续的稳定状态。
原理是将做为反洗对象的2台模块的电源切断,随着关闭内部高压电场,玻璃珠对催化剂粒子的吸附力消失。
同时将反洗油从模块的下部注入,搅拌玻璃珠使之处于擦洗(scrubbing)状态,这样玻璃珠在模块内部上下流动使催化剂粒子分离。
分离下来的催化剂粒子随反洗油从模块上部流出返回至提升管反应器(reactor riser)。
此时,处于擦洗状态的玻璃珠不仅将自身同时将模块内部也洗净,因此每次反洗之后模块内部恢复清洁状态,无需开放清洗而保持长期连续运行。
反洗油的目的只是用来搅拌玻璃珠,所以无须溶剂油,其它任何油都可使用,但是从设备化以及容易确保用量的角度来考虑,推荐从FCC原料油的主供应管路中连续(12m3/h:设计13m3/h)取出一部分使用。
如上所述,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分别对每2台模块进行6分钟的反洗是间歇性实施的,而不管有无反洗,反洗油(FCC原料油)的取出和回收(返回提升管反应器)总是以12m3/h的流速连续进行,对FCC的其它系统内部没有影响。
反洗结束后2台模块恢复至分离运行模式,这样所有模块又进入分离运行状态。
之后,按照同样的间隔顺次对其它的两个模块实施反洗。
3.供货业绩(表1(P.9))GULFTRONIC 分离器现在作为FCC/RFCC的油浆催化剂分离用装置,在以埃克森美孚、壳牌、BP等石油界巨头为代表的世界各地有超过40台以上的供货业绩。
在日本国内的出光兴产、JX日矿日石能源、极东石油、COSMO石油、昭和壳牌石油、东燃通用石油、富士石油、太阳石油等炼油厂中有12台设备正在顺利运行。
4.性能保证分离去除油浆中的催化剂浓度(通常在500~2000ppm左右)后,使其达到10ppm以下。
(实际业绩达到数ppm以下)5.基本原理(图4(P.10))FCC/RFCC的油浆因含焦油和焦炭成分多容易造成堵塞,是不稳定的分解油,GULFTRONIC分离器是专以去除该种油中的催化剂为目的开发出来的一种静电式固液分离设备,通过这种静电式分离方式,实现了其他过滤方式无法达到的高性能和优越的运行连续性。
模块内部通过高压套管在电极间产生最大30KV的高电压,通过内部填充的特殊玻璃珠,在模块内部形成了带有不同电场强度的不均一的电场(玻璃珠与玻璃珠相接触的部位成为电场强度最大的区域)。
含有催化剂粒子的油浆从模块上部流入,在这样的高压电场下,油浆中的催化剂粒子(介电质)发生电偶极化,同时受到一个向着电场强度最大区域(即玻璃珠之间接触部)移动的吸引力的作用开始在油浆中漂移。
这个吸引力是由于电场强度的梯度变化而产生的,故在电气工学中被称为梯度力(Gradient Force)。
象这种催化剂粒子(介电质)在不均一电场内向着高电场强度区域移动的现象被称为介电电泳。
在梯度力作用下催化剂粒子被吸附在玻璃珠之间的接触部位,从油浆中被分离除去。
而去除了催化剂的油浆流过玻璃珠之间的空隙畅通无阻地从模块下部流出。
6.特长如果在不进行掺混的状态下利用油浆,必须将其中的催化剂浓度降至数十ppm,为此就有必要去除粒径在1微米以下的微粒子催化剂。
如果是采用过滤器方式,理论上需要有与微粒子同等细密的筛网,在这样细密的筛网缝隙间,油浆中不稳定的焦油或焦炭成分很容易堵塞,导致压损增大、筛网自身闭塞等问题,另外即使反洗也不能避免过滤筛网逐渐污浊,这些问题限制了高性能、长时间的实际运行。
而GULFTRONIC分离器是专门针对油浆的这种特性而开发的,采用了静电式分离方式,与过滤器方式相比有以下诸多特长。
(6.1) 高分离性能、低压力损失油浆通过玻璃珠间隙时催化剂被吸附在玻璃珠之间的接触部位上,因采用这样一种静电式的分离方式,大大小小的催化剂微粒子几乎均被分离去除。
(实际业绩:数ppm以下)另外,油浆可以充分穿过玻璃珠与玻璃珠之间的缝隙,不会发生堵塞现象。
因此,压损也非常小(实际业绩:70-150kPa),不需要增压泵。
(6.2) 长期的稳定连续运行在定时器设定下定期实施自动反洗,不仅玻璃珠自身而且模块内部也被处于擦洗状态的玻璃珠洗净,模块内部始终保持清洁状态,没有污浊堆积。
因此,定期维修时不需要对内部进行开放式清扫,可以实现长期的稳定连续运行。
(6.3) 节省附带设备的投资(图5(P.11))反洗油采自FCC原料油供应主管线上的一路旁路(12m3/h,设计:13m3/h),(取出和回收均为连续),而且反洗运行时该系统的压损很小(实际业绩:150-200kPa),因此反洗油系统中不需要设置受入槽、出料槽、增压泵等,节省了附带设备的投资。
但是,油浆和反洗油都需要有温度管理,需要对现有的热量平衡再核算。
安装该设备时的典型的流程图如图4(P.11)所示。
(6.4) 自动运行无需监控按照事先用定时器设定好的时间间隔,以“全模块分离运行⇒只对2台模块进行反洗(其它模块继续分离运行)⇒全模块分离运行⇒反洗运行(仅对下一组2台模块)”这样的周期在全自动切换方式下按顺序进行。
因此,一经设定好后就不需要调整。
如上所述,油浆和反洗油的压力、流量均没有变动,所以运行条件始终保持一定,几乎不需要监控。
(6.5) 运行成本低运行时必要的公用工程成本,只需直流电源装置用的供电(400或440VAC)、开关阀的仪表空气和控制回路用电源(100VAC)。
标准规模(12台模块)下的消耗量分别是,电耗:36KWH;仪表空气:3Nm3/h,消耗很少。
(6.6) 占地面积该分离器是由十几台小的模块并联设置,将来当FCC处理能力增强或者油浆处理量增加时,可随之通过追加模块数量来对应。
另外,该设备是在架台上一体化包装后发货。
标准规模(12模块)的净占地面积约为33m2(=3x11),非常小型集约化。
7. 拥有销售权的公司GULFTRONIC分离器系统是美国GULFTRONIC公司开发的设备,由氯工程公司在日本和亚洲从事该设备的销售和技术服务。
8.联络事项请告知以下数据信息,我们将为贵公司研讨大概的设计规格和费用。
1.油浆处理量Max:Kl/hNor:Kl/h 2.油浆的特性比重(15/4℃):粘度(厘斯cSt) : @50℃: @100℃3.催化剂含量处理前催化剂含量(wt ppm) :处理后催化剂含量(wt ppm) :联络方式氯工程公司 环境水处理事业本部营业部TEL No.: 0081-863-71-3625担当 :河岛 和久 e-Mail:k-kawashima@chlorine-eng.co.jp :岛崎圭介e-Mail:k-shimazaki@chlorine-eng.co.jp地址 :邮编706-0134 冈山县玉野市东高崎24-6[译注]*1:FCC: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流化床催化裂解*2:RFCC: Residue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重油催化裂解*3:在日本根据重油的运动黏度将重油分为A、B、C三类:A类重油:90%的轻油+少量的残渣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