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气候特点》教案
亚洲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自然环境教案第一章:亚洲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1.1 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的位置和面积亚洲与非洲、欧洲的接壤亚洲与北美洲、南美洲的相对位置1.2 亚洲的气候特点亚洲气候的多样性亚洲的季风气候亚洲的干旱气候亚洲的高原气候第二章:亚洲河流与湖泊2.1 亚洲的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河、恒河等河流的源头、流经地区和入海口2.2 亚洲的湖泊里海、贝加尔湖、死海、洞里萨湖等湖泊的形成、特点和周边环境第三章:亚洲地形与地貌3.1 亚洲的地形特点高原、山脉、平原、盆地等地形对气候、河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2 亚洲的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等山脉的形成、特点和周边环境第四章:亚洲生物多样性4.1 亚洲的植物多样性森林、草原、沙漠等植被类型特有的植物种类和分布区域4.2 亚洲的动物多样性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特有物种、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第五章:人类活动与亚洲自然环境5.1 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水稻、小麦、粟等农作物的种植历史和分布农业对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5.2 城市化与环境保护亚洲的城市化进程和特点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第六章:亚洲的自然灾害6.1 地震与火山亚洲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地震和火山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应对地震和火山活动的措施6.2 洪水与干旱亚洲洪水和干旱的成因及影响洪水和干旱对农业、城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防洪和抗旱的措施6.3 台风与风暴潮亚洲台风的、路径和影响区域台风和风暴潮对沿海地区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第七章:亚洲的自然资源保护7.1 森林资源保护亚洲森林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森林退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和国际合作7.2 水资源保护亚洲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水资源短缺与污染问题水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和国际合作7.3 能源资源保护亚洲能源资源的种类与分布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能源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和国际合作第八章:亚洲的环境污染问题8.1 空气污染亚洲空气污染的来源、成因和影响雾霾、酸雨等污染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空气质量改善的政策措施和国际合作8.2 水污染亚洲水污染的来源、成因和影响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等问题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和国际合作8.3 土壤污染亚洲土壤污染的来源、成因和影响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等土壤污染问题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和国际合作第九章:亚洲的国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9.1 亚洲区域环境合作机制亚洲环境合作组织的功能与作用亚洲区域环境合作项目与成果亚洲环境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展望9.2 可持续发展战略亚洲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低碳发展、绿色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估9.3 公众参与与环境教育公众参与环保的方式与作用环境教育在学校、社区和媒体中的推广提高环保意识和行动力的措施和方法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究10.1 亚洲环境问题的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亚洲环境问题案例,如雾霾、水污染等分析案例的成因、影响和解决途径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10.2 亚洲环境保护实践探究调研亚洲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措施分析亚洲地区环保项目的设计、实施和成效探讨亚洲环保事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亚洲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以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掌握亚洲气候的多样性和季风气候的特点。
认识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教案

平定二中活页教案A授课人岳旭峰学科地理班次39/38 时间2013.03.08/2013.03.08 课题第八章认识亚洲——8.1.3复杂多样的气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读图,了解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2)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了解亚洲复杂多样气候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景观图片的欣赏,了解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2)通过读图分析和景观图片的欣赏,感受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从而掌握描述其它大洲的气候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通过进一步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使学生了解各洲复杂多样的气候表示;(3)培养学生关注地理、气候的良好情感。
教材分析与教学分析教学重点:1.亚洲的地理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2.学会分析各大洲自然地理复杂多样的气候方法;3.亚洲气候类型多,顺时记忆名称。
教学难点:1.亚洲气候类型多,分析时注意与国家位置联系;2.知识分散,记忆性知识多。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图分析、对比法教学用具PPT课时分配1课时平定二中活页教案 B 教师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活动1 (一)、组图欣赏,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回顾气候类型,展示各种气候类型图片,与亚洲气候类型图对比看设想在亚洲我们会看到类似哪些气候显现。
教学活动2(二)、读图获息,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引入新课)认识一个大洲的气候类型,首先要明确气候类型;知识点一:复杂多样的气候课件显示:“亚洲的气候图”。
教师启发谈话:怎样描述亚洲的气候类型呢?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读图,从回顾气候类型,对照亚洲气候图来描述亚洲的地形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亚洲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表现:世界上绝大数的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季风气候的典型1.分布:亚洲东部与南部;2.特点:雨热同期;3.优点:对农作物生长有利;4.缺点:水旱灾害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1.分布:亚洲中部和西部;2.成因: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温温差大)亚洲主要气候类型:9种极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分布最广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洲最典型气候: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亚洲第二课时学案

亚洲及欧洲第二课时.气候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2、对比亚洲分析欧洲的气候特征。
重点难点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自主学习看课本图6-9试着回答下列各题1、亚洲有哪些主要的气候类型?..2、世界上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哪种气候 .3、可以看出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你能说出原因吗?能不能写出一两点来。
.4 亚洲各地气温差别显著。
马来群岛长年无夏,年平均气温在-----度左右,而西伯利亚东部的小镇气温却很低,是北半球的寒极。
5亚洲各地降水量差别显著,有降水丰沛的世界雨极也有终年无雨的干旱地带。
总体上看,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6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广。
有,,和种季风气候类型。
7、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合作探究1、说一说欧洲都有哪些气候类型?是怎样分布的?.2参照课本图6-10回答上图是利物浦、华沙、赤塔、漠河四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仔细观察气温和降水有哪些不同?简要分析原因。
.盘点收获了解一个大洲的气候,要先看有哪些气候类型,再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温和降水特点。
关于亚洲和欧洲的气候,你现在知道多少了?达标检测1、亚洲与欧洲相比,气候最显著的差异是()A 、年降水量大B 、年平均气温高C 、大陆性显著D 、年温差较小2、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是在()A 、北美洲B 、大洋洲C 、欧洲D 、亚洲3、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哪种气候外,世界上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4、春节小明选择去英国利物浦探亲,小琴却选择与利物浦纬度相当的漠河旅游,两人通过电话联系发现两地平均温度相差近30摄氏度,有关原因下列又描述正确的是是()A 、利物浦属于寒带气候,漠河属于温带气候B 、受到地形的影响C 、利物浦属于温带气候,漠河属于寒带气候D 、此时利物浦受到西风带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漠河受到来自西伯利亚冬季风的影响,气候寒冷5、读“亚欧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亚洲的气候教案

【学习过程】复习回顾: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2.亚洲地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略。
新课导入:根据自己的感受,说说我们河南的气候有何特点?学生回答: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教师引入: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
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面深入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
了解一下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屏幕显示: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屏幕显示:亚洲气候类型图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读出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几种?学生回答: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屏幕展示:依次显示九种主要气候类型屏幕显示:亚洲气候类型图教师提问:亚洲东部与南部气候有何共同特征?学生回答:都是季风气候。
教师总结:亚洲九种气候类型中有三种是季风气候,这是亚洲气候的特点之一──季风气候显著。
教师补充: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较少。
如果降水较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
因此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旱涝灾害。
教师提问: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教师提问:为何亚洲的气候类型众多?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
屏幕显示:亚洲气候类型图教师提问:雅库次克与孟买气候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电脑演示:纬度因素造成的教师提问:乌兰巴托与哈尔滨气候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电脑演示:海陆因素(距海远近不同)造成的教师提问:高原山地气候的成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电脑演示:地形与海拔因素造成的显示问题:影响气候的因素、、。
《亚洲的气候》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亚洲的气候特征。
2.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2.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完成自主学习提纲。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合作展示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教师讲述: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教师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教学设计
学科
地理
年级
初一
教学形式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师
单位
课题名称
亚洲的气候
学情分析
经过了六年级上学期中气候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气候的组成要素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有了初步的印象,初步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初步认识了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巩固己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区域气候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学习气候图的阅读并学会不同气候图之间的比较,学习分析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的差异。
一堂好课,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巩固训练
见《同步学习与探究》P6“即时巩固”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巩固训练题。
学以致用,巩固所学。
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自己的收获。
亚洲教案初中

亚洲教案初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亚洲的主要地形、气候特点以及河流分布。
3. 培养学生对亚洲地理特征的认知和兴趣。
教学重点:1. 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亚洲的主要地形、气候特点以及河流分布。
教学难点:1. 亚洲地理特征的详细解释和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地理》相关章节。
2. 亚洲地图、地形图、气候分布图等教学图片。
3. 教学视频或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亚洲地图,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亚洲国家名称。
2. 提问:你们对亚洲有哪些了解?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北与北美洲相望。
2. 介绍亚洲的面积: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公里。
3. 介绍亚洲的人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
三、亚洲的地形和气候(各5分钟)1. 介绍亚洲的地形特点: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2. 介绍亚洲的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
四、亚洲的河流和湖泊(5分钟)1. 介绍亚洲的河流特点:河流众多,长河较多,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向四周流入海。
2. 介绍亚洲的湖泊: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以及贝加尔湖等著名湖泊。
第二课时:一、亚洲的国家和地区(5分钟)1. 介绍亚洲的国家数量:亚洲共有约50个国家。
2. 介绍亚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等。
二、亚洲的经济和文化(各5分钟)1. 介绍亚洲的经济特点: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有发达国家日本,以及发展中国家印度等。
2. 介绍亚洲的文化特点:亚洲文化多样,有中国传统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等,各有特色。
三、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亚洲的地理特点: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河流众多。
6.2.2 亚洲的自然环境(第2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第二节自然环境—复杂的气候【教学内容】复杂的气候;亚洲的气候特点【课程目标】运用地图、图像等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与气候类型。
【教学目标】1.知道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分析影响这些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
2.知道亚洲气候的地区差异及相应的气候特征及东部、南部地区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亚洲气候与海陆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培养追根溯源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
2.难点: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地图法;图表分析法。
【课时设计】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亚洲地域如此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不一样,那么我们来猜一猜亚洲最热和最冷的地区在哪里?亚洲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又在哪里呢?请学生举手回答。
(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导入,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能培养自信心和成就感,也能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生:各抒己见。
师:多媒体展示相应图片,配以讲解。
亚洲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俄罗斯的奥伊米亚康,亚洲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伊拉克的巴士拉,亚洲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降水量最少出现在中国新疆的托克逊。
可想而知,亚洲的气侯非常复杂多样才形成了多种自然景观!那么,我们一起思考一下为什么亚洲的气候如此复杂?生: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有三种,分别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地形因素。
①纬度位置:亚洲纬度广,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②海陆位置:东西离海洋远近差异大,降水差异大。
③地形因素:地形复杂多样。
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
那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气候复杂的原因,我们就一起学习亚洲的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特征。
二、新课讲授(一)复杂的气候师:展示“亚洲的气候分布图”,世界上共有11种气候类型,亚洲占了几种呢?有哪些气候类型是亚洲没有的?亚洲的气候类型跨越了哪些温度带?生:亚洲共有9种气候类型,在图上没有看到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气候》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在讨论过程中,请注意倾听组员的意见,互相交流,形成共识。我会巡回指导,解答你们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强化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4.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成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和情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关爱环境的热情。
2.通过学习亚洲的气候特点,使学生认识到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亚洲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4.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的态度,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公民。
"通过绘制气候分布图,希望你们能够直观地掌握亚洲各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加深对气候特征和影响的理解。"
2.选择一种亚洲气候类型,撰写一篇短文,介绍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以及对其影响区域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撰写短文,希望大家能够深入分析某一具体气候类型,提高对气候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写作表达能力。"
2.难点:气候资料的分析和解读,以及亚洲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的气候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学习理解亚洲气候的三大特征
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
2.能力:学生经过学习会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相关资料分析亚洲三大气候特征的形成理由。
教学重点、难点:参照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三大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准备:学生对照地理“伴你学”的学习目标,进行课前预习课本,自己找出有困惑的地方,等课堂小组讨论解决。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读图分析和教师精讲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课堂导语:同学们,谁能够归纳今天的天气状况?(要求学生对照教室外面的大气状况思考回答)人们经常谈论天气和气候,谁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回顾一下上册我们讲述的天气与气候不同点,思考我们宋村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吗?(学生相互议论回答)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它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
作为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它的面积广大,气候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重点。
出示大标题:亚洲的气候特点
学习过程:
第一大特点:(出示亚洲气候类型图),要求学生结合课本插图数一数气候的种类有多少?
教师点拨:同学们,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大约有十种,仅我们亚洲就有其中的9种,这说明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思考
结论:复杂多样或(多种多样,类型齐全)都可以。
第二大特点:(出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要求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读图思考,找出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距海洋的远近如何?
生读图找出:大陆性气候分布最为广泛。
教师出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景观图,(学生阅读后思考大陆性气候的自然景观有什么特点)————荒漠面积广大。
教师出示:哈尔滨年内各月气温和乌鲁木齐年内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学生分组活动:讨论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气温高低和降水量多少方面有什么特点教师归纳指出:可见这样气候特点——离海远,降水少决定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多沙漠,草原面积广。
第三大气候特点:教师出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教师设疑:(1)亚洲的那一种气候区的植被高大茂密,一年四季常绿?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热带雨林地区的植被四季常青高大茂密。
教师补充点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的季风区,植被也非常高大,为什么?(学生思考议论)
教师精讲:亚洲分布这么广泛的季风气候在其它大州是不多见的,亚洲的东部和南部称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方。
那么思考分组讨论什么是季风呢?有什
么特点?教师归纳“季风”就是指随着季节的不同而风向也不同的风,因而形成的气候也不同。
教师出示:夏季风和冬季风图
教师指图精讲:由于亚洲北、东、南三面临大洋,内陆面积广大,造成了海陆的气温的差异大。
冬季,陆地降温快,较寒冷,形成高气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寒冷干燥,我们称冬季风;到夏季,陆地增温快,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而此时海洋升温慢,形成高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比较温暖湿润,我们称夏季风。
夏季风来自海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学生回答:大量的降水)教师精讲:可见在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区内,夏季是一年当中降水最多的季节,既高温又多雨,即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学生活动:想一想我们宋村的降水是夏季风带来的吗?(学生思考回答)
夏季风是不是每年给我们带来的降水量都是一样多呢?(学生思考回答)
什么情况下给我们带来的降水量多,什么情况下给我们带来的降水少呢?(即: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强弱是否有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如果夏季风特别强或特别弱,降水会怎样?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出示:南亚大陆印度半岛上水旱灾害景观图
教师出示:199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灾资料图,20XX年我国西南云贵高原旱灾示意图
教师提问: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点?给学生几分钟思考讨论的时间。
师述:为什么亚洲气候会复杂多样?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出示:曼谷、雅库茨克气温曲线图(学生在图中找出两地的气候类型)
我们接着来分析一下位于北纬19度附近的加尔各答和位于北纬62度的雅库兹克的气温有何不同,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师提示:前面我们讲了亚洲垮几个温度带?(学生回答三个)所以亚洲各地自南向北的气温差异非常大。
教师出示:长春和呼和浩特降水量柱状图
教师质疑:两城市都在北纬42度附近,观察两地的降水量有何不同?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设疑:请你思考一下,影响这两地降水不同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学生讨论回答)
造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除了纬度和海陆因素外,还有什么因素?
教师出示:喜马拉雅山的气候垂直变化图,
学生活动:观察从山麓到山顶主要气候类型及变化规律,思考原因。
教师总结:地形的高低变化也能影响气候的不同
课堂检测:
1.填空题(填充图3页)
2.出示:台湾岛气候图
学生活动:讨论,台湾岛气候的特点及其成因
板书设计:
亚洲气候:
(一)复杂多样
(二)季风气候显著
(三)大陆性气候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