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长相思

合集下载

诗人陆游《长相思》诗篇

诗人陆游《长相思》诗篇

诗人陆游《长相思》诗篇陆游中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相信大家都读过他不少作品吧!那么你想知道这位诗人有哪些《长相思》的诗篇吗?如果想知道可别错过这篇文章,赶紧和小编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长相思》诗篇1、《长相思·云千重》云千重。

水千重。

身在千重云水中。

月明收钓筒。

头未童。

耳未聋。

得酒犹能双脸红。

一尊谁与同。

2、《长相思·桥如虹》桥如虹。

水如空。

一叶飘然烟雨中。

天教称放翁。

侧船篷。

使江风。

蟹舍参差渔市东。

到时闻暮钟。

3、《长相思·面苍然》面苍然。

鬓皤然。

满腹诗书不直钱。

官闲常昼眠。

画凌烟。

上甘泉。

自古功名属少年。

知心惟杜鹃。

4、《长相思·暮山青》暮山青。

暮霞明。

梦笔桥头艇子横。

苹风吹酒醒。

看潮生。

看潮平。

小住西陵莫较程。

莼丝初可烹。

5、《长相思·悟浮生》悟浮生。

厌浮名。

回视千钟一发轻。

从今心太平。

爱松声。

爱泉声。

写向孤桐谁解听。

空江秋月明。

诗人信息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长相思最著名的十首

长相思最著名的十首

长相思最著名的十首1.《长相思》——纳兰性德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未了缘生绵远恨,红线结成青烟煞。

2.《长相思·其一》——李清照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长相思·其二》——李清照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曲终人去音还断。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长相思·其三》——李清照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思发枫叶带霜残。

已见往时难再见,共语泪沾巾。

5.《长相思·其四》——秦观书剑两无成,尔何怀之。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陌上桑,余杭人,初寻范蠡旧隐邻。

山南山北葱茏处,莫听箫笛夜来风。

6.《长相思·其五》——晏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7.《长相思·其六》——晏殊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8.《长相思·其七》——苏轼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9.《长相思·其八》——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10.《长相思·其九》——陈与义谁道寻常心不语,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曾是两乡,万里归期一梦间。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长相思古诗十五首

长相思古诗十五首

长相思古诗十五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长相思,又名《木兰花》、《长相忆》、《长相思》、《长相思·木兰花》等,是一首爱情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

在《唐诗三百首》中,有一首《木兰花慢》就是根据这首诗改编的,可以说是这首诗的影响力之大。

古代中国的文人诗人们对待爱情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有的抒情中透着自然的清新、有的情感浓郁,而《长相思》一诗则展现出了一种深沉的绝望之情。

这首诗虽只有短短十五首,但却将长相思这种情感展示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心生感慨。

第一首《人皆苦短长相思》描写了长相思的痛苦之处,表达了诗人对于长相思的无奈和痛苦。

"人皆苦短长相思,我君独苦何亲也?"这种无助之情,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唏嘘不已。

第二首《任从锦鞍重(争)一贫何恃贞嗟!》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忍耐。

"任从锦鞍重(争)一贫何恃贞嗟!"这种坚守自己初衷的态度,在爱情的世界里显得珍贵而又可贵。

第三首《江潭初逢不极亲,帘下欹指翻千里!》则描绘了诗人和爱人初逢时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于长相思的渴望之情。

"江潭初逢不极亲,帘下欹指翻千里!"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渴望和希冀。

第四首《巧云惜舞宁为长,凤斧空花忆不堪!》则描绘了诗人对于长相思的沉痛之情。

“巧云惜舞宁为长,凤斧空花忆不堪!”这种痛苦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绝望和痛苦。

第五首《鱼水渐惯云中国(不粲),芙蓉空斟紫广庭》则描绘了诗人和爱人相处时的幸福之情。

"鱼水渐惯云中国(不粲),芙蓉空斟紫广庭"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于与爱人相处时的幸福之情。

第六首《空飞红忆水中鸦,淡树胧身视一涯!》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爱情的留恋和追忆之情,"空飞红忆水中鸦,淡树胧身视一涯!"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于爱情的留恋和追忆之情。

第七首《兰亭不见沧州客,金谷无逢白马弓!》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失去爱情的悲伤之情,"兰亭不见沧州客,金谷无逢白马弓!"这种对于失去的悲伤之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于爱情的绝望和痛苦。

长相思一重山_宋词鉴赏_五代_李煜

长相思一重山_宋词鉴赏_五代_李煜

长相思·一重山 五代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 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 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注释
1 长相思:词牌名 2 重:量词。层,道。 3 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 4 枫叶:枫树叶。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 状三裂。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 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丹:红色。
鉴赏
怨恨是怨恨,但它毕竟是产生于“相思”基础上 的,如今良人未还,说不定他碰上了什么意外,或是 在路途上染上了风疾。这些想法涌上心头,使得女主 人公在怨恨之余,又深深地为他担忧起来了。“一帘 风月闲”,刻画出了思妇由于离人不归,对帘外风声 月色的美好景致无意赏玩的心境。
鉴赏
李煜的词语言锤炼功夫很深,他善于用单纯明净、 简洁准确的语言生动地再现物象,展示意境。这个特 点在该词有鲜明的体现,象“山远天高烟水寒”句, 自然明朗,形象丰富,立体感强,境界阔远,并且景 中蕴情,耐人寻味。
注释
5 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 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 亲人的思念。 6 帘:帷帐,帘幕。 7 风月:风声月色。
译文
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 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 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 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可是思念的人却 还没有回来。只有帘外的风声月色无忧无虑。
这首词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 不露。该词对思妇的外貌、形象、神态、表情未作任何 描摹,而是侧重于表现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现其胸中 之情,用笔极其空灵。
鉴赏
《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 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这“秋怨”,便 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 “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 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 全词 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 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

古诗长相思·铁瓮城高翻译赏析

古诗长相思·铁瓮城高翻译赏析

古诗长相思·铁瓮城高翻译赏析《长相思·铁瓮城高》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

其古诗全文如下: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

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

绮陌南头。

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

曲槛俯清流。

想花阴、谁系兰舟。

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

勤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

晓鉴堪羞。

潘鬓点、吴霜渐稠。

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

【前言】《长相思·铁瓮城高》是北宋词人秦观的作品。

此词写作地点在镇江楼头,时间在秋末,内容是回忆在扬州时与一歌妓的恋情。

“晓鉴”句写衰老之感,结句谓求偶难成,抒有不遇之情,这些似乎都与他落第后的悲伤情绪有关。

因此,此词不仅仅只写苦相思,在仕途上的困顿落魄情绪也掺杂在其中。

【注释】(1)长相思:《疆邮丛书》本《贺方回词》此调作《望扬州》,“掩箔”作“卷箔”、“绮陌”作“绣陌”。

唐圭璋《宋词四考·宋词互见考》云:“此首秦观词,见《淮海词》,用贺方回韵。

”甚是。

(2)铁瓮(èn):镇江(今属江苏)古城名,三国时孙权所筑。

《镇江府志》:“子城,吴大帝所筑,内外甃(zhòu 用砖砌)以甓(pì砖),号铁瓮城。

《图经》言:古号铁瓮城者,以其坚固如金城也。

”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三:“润州城古号铁瓮,人但知其取喻以坚而已,然瓮形深狭,取以喻城,似为非类。

干道辛卯,予过润,蔡子平置宴于江亭,亭据郡治前山绝顶,而顾子城,雉堞绿冈,弯环四合。

其中州治诸廨在焉。

圆深之形,正如卓瓮。

予始知喻以为瓮者,指子城也。

”子城,指附属于大城的内城。

(3)蒜山渡:蒜山渡口。

《一统志》:“蒜山在镇江府治西三里西津渡口,北临大江,无峰岭,山多泽蒜,故名。

或谓周瑜、孔明会此计破曹操,人谓其多算,因亦名算山。

”《读史方舆纪要》:“宋庆历中,疏蒜山漕渠达江。

旧志云:山宽广可容万人,宋元间沦入于江,今西津渡口水中孤峰是也。

”(4)干云十二层楼:镇江城楼有十二层高,故曰干云。

《长相思》诗词原文及译文

《长相思》诗词原文及译文

《长相思》诗词原文及译文《长相思》诗词原文及译文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相思》诗词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览。

《长相思》诗词原文及译文篇1《长相思》林逋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注释:(1)长相思:又名相思令。

(2)相送迎:又作相对迎。

(3)谁知离别情:又作争忍有离情。

(4)吴山:在杭州钱塘江北岸。

(5)越山:在杭州钱塘江的南岸。

(6)罗带:丝织的带子。

古人常把罗带打成结,比喻同心相爱。

[译文]:青翠的吴山,清秀的越山。

钱塘江两岸秀美的青山整天在为离别的人们送行,可这山山水水懂得离别之情吗?离别的人儿泪眼相对,哽咽无语。

有情人未能成眷属,潮水已涨满,船儿就要出发了,留给他的是一生相伴的“长相思”![译文二]:钱塘江北青翠的吴山,钱塘江南清秀的越山,成天价俯看着征帆归舟,似在殷勤送迎,好生有情。

可此际,一对有情人儿正依依江岸,难分难舍,那山却依旧招呼着行人归客,全不管他俩的离情别绪,真个是无情透了。

钱塘江水似乎也是无情,这对有情人,同心结子还未打成、定情之期还未说妥,它却涨起大潮,催着行舟早发。

可是,当他俩泪水盈眶之时,它也把潮头悄悄涨到与岸齐平;似乎只等着泪珠夺眶而出,它也要让潮水温向四野一般。

赏析:此词采用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以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和清新优美的语言,托为一个女子声口,抒写了她因爱情生活受到破坏,被迫与心上人江边诀别的悲怀。

上片起首两句,用民歌传统的起兴手法,叠下两个“青”字,色彩鲜明地描画出钱塘江两岸山明水秀的江南胜景。

接下来两句,以拟人化手法移情寄怨,借青山无情反衬离人有恨,深切道出了有情人诀别时的痛苦。

过片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

写行者与送者。

临别之际,泪眼相对,哽咽无语。

结拍两句含蓄点出了他们悲苦难言的底蕴,并以分别后的一江恨水抒写有情人的离情别绪。

2023年《长相思》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3年《长相思》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3年《长相思》原文及翻译赏析2023年《长相思》原文及翻译赏析1长相思·花深深宋朝陈东甫花深深,柳阴阴。

度柳穿花觅信音,君心负妾心。

怨鸣琴,恨孤衾。

钿誓钗盟何处寻?当初谁料今!《长相思·花深深》译文花柳重重,春色盈盈。

但在这繁华的花花世界里却寻觅不到心上人的消息,这时才终于明白,他早已辜负了我对他的一片真心。

琴声幽怨,孤枕难眠。

曾经的山盟海誓,蜜语甜言不过是都成了空头支票,当初的当初,谁又能料到如今这番兰因絮果般的凄凉情景呢!《长相思·花深深》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弃妇的怨词。

“花深深。

柳阴阴。

”起笔用联绵辞深深、阴阴,将春花杨柳之繁盛写出。

初读时,可能会以为这真是描绘大自然之春光。

其实不然。

“度柳穿花觅信音。

”原来,花柳皆为喻象,喻指两情欢娱的世界。

此句,写女主人公寻觅其情人的经历。

觅字下得贴当,与花深深柳阴阴相呼应,则浮花浪柳之妖冶繁盛可知。

女子终于明白:“君心负妾心。

”情人已背信弃义。

由此可以想见女子肝肠之寸断。

“怨鸣琴。

恨孤衾。

”这两句写尽女子被弃后的凄凉幽怨之味。

无穷永昼,唯有寄孤愤于鸣琴。

漫漫长夜,终是辗转反侧于孤衾。

琴、衾,是当日情好欢乐之见证,竟成为一场悲剧之象征,触物伤心,如此日月,人何以堪?词句极短,而酸楚无限。

“钿誓钗盟何处寻。

”寻字,与上片之觅字,道尽女子的失落感与不甘心,皆见性情语。

追怀当日山盟海誓,信誓旦旦,只因为相信“但教心似金钿坚”,此时全已幻灭。

寻寻觅觅惝怳迷离,遂托出女子全部痴情。

“当初谁料今。

”上句是旧情之回澜,结句则是返转回来,从痴迷而悔悟。

弃妇心澜汹涌,千回百折,终难平息,是在意内言外。

词人对弃妇抱同情之感,设身处地为其作词,难能可贵。

此词纯为女子声口,明白如话,如诉如泣,故能感染人。

篇幅短小,言辞简练,却淋漓尽致地展示出爱情悲剧女子痴情,故富于含蕴。

2023年《长相思》原文及翻译赏析2长相思·花似伊宋朝欧阳修花似伊,柳似伊。

老来不忘《长相思》——宋词中最简单易记的词牌

老来不忘《长相思》——宋词中最简单易记的词牌

老来不忘《长相思》——宋词中最简单易记的词牌上期为大家介绍了《如梦令》的口诀,这期接着为大家介绍另一阙简单易记的词牌——《长相思》。

词牌形式《长相思》,别名《双红豆》、《忆多娇》等,名字的由来,源于乐府诗一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这首词牌历来脍炙人口,分为双调,上下两阕,押平韵。

只要记住了上一阙就行,基本没有什么难度。

我们按正格来学,看看它的格律:《长相思》中中平,〖中中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平。

中中平,〖中中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平。

例词前面格律里的括号指的是叠韵。

我们先举两首比较有名的例词,就明白了:•《长相思》唐·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宋·万俟咏(“万俟”是复姓,读作mò qí)短长亭,古今情。

楼外凉蟾一晕生,雨馀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

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在一般情况下,括号里的押韵与上一句一致,如第一首,“汴水流,泗水流”,我们称之为“叠韵”;但是也有不作叠韵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多做对偶,如第二首举例。

口诀规律由于上下两阙都是一致的,我们只看一阙就行。

中中平,〖中中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平。

前两句容易记,只要记住叠韵,可以忽略;第三句其实就是格律诗仄起平收的句式(起,按第二字算),我们依旧只看双数字: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平。

他的规律是仄—平—仄;而“中”就是可平可仄,本来单数字都可以做“中”,但是为了避免孤平,第三字必须作为平声。

我们再看最后一句:其实就是第三句,去掉前两个字,第三个字就成了首字,首字自然就是“中”了。

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这句“中平中仄平”里,首字用了仄声,三字就得用平声;首字若用平声,三字就随意,原理也是为了避免孤平。

这句就是“平起平收”。

最后我大致总结成一句口诀,双调两叠韵,七言当仄起,接五言平起,句句作平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相思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

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

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赏析在康与之仅存的三十八首词中,情韵深长的作品不少,他尤擅于写少妇离情。

这首《长相思》,就是比较突出的一首。

此词《花庵词选》题作《游西湖》,但重点不在写景写游玩之欢,而是触景怀人。

上片从西湖景物写起。

“南高峰,北高峰”二句写山。

南北两高峰是西湖诸山中两个风景点。

南高峰旧称“高一千六百丈”(今实测为海拔256.9米),风景葱倩,登临远眺,可以把西湖和钱塘江景物尽收眼底。

北高峰在南高峰西北,遥遥相对,海拔314米,比南高峰略高。

景观与南高峰不相上下。

因为两峰景别致,故作者特别拈出,以概括西湖诸山之胜。

—这样措词,也是词调格式的原因。

“一片湖光烟霭中”句写湖。

西湖光面约五平方多公里,虽不如洞庭湖、太湖那样壮阔,但水光潋滟,碧波荡漾,也颇为开朗。

而且,湖上并非空荡荡的水光一片,白堤和苏堤象绿色的裙带,孤山象一块翡翠玉石;还有那亭台寺阁,桃柳梅荷;湖光如翠,四季宜人。

在春天烟霭迷蒙中,就更显得绰约多姿了。

“春来愁杀侬”句,因景生情。

点出“春”说出“愁”。

“春”是所写景物的时节,“愁”是景物触发的感情。

联系前面三句,意思是说:春天来了,西湖的水光山色,美丽动人,但这却只能引起我的愁思而已。

此句十分关键,着此句而以上三句的意思始有着落,着此句而上片的感情意绪始全托出。

结拍如此,可谓善始善终。

过片转入回忆,交待愁思的缘故。

“郎意浓,妾意浓”者,郎情妾意都一样的深厚浓郁也;在短促的句子中,连用两
个“意”字,两个“浓”字,给人予深刻印象。

叠句在词中所具有的积极功能,在此得到了高度的发挥。

“油壁车轻”二句,是对前面两句的表述,写他们的初次见面。

“油壁车轻郎马骢”这一句中有个典故:《苏小小歌》云:“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据说,苏小小是南齐钱塘名妓,她常乘着油壁车(四周垂帷幕、用油涂饰车壁的香车)出游,一日,出游时遇到一位骑青骢马(青白色的马)而来的俊男阮郁,两人一见倾心,苏小小就吟了这首诗,约他到西泠(即西陵)桥畔松柏郁葱处(即她的家)来找她,结为夫妇。

这里借用这个故事,来比词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浓情密意,以突出他们之间的浪漫情调。

“九里松”是他们初见的地点,那地方是“钱塘八景”之一,为葛岭至灵隐、天竺间的一段路。

唐刺史袁仁敬守杭时,植松于左右各三行,长九里,因此松阴浓密,苍翠夹道,是男女传情达意的好地点。

当然,文学作品也允许虚构的,它可以虚构富于诗意的情景;故我们对男女主人公的首次相遇,是否郎骑骢马妾乘车,是否在九里松,都不必过分推敲。

总之,下片词意,是女主人公回忆其与所爱的欢会。

这首词,以西湖景物为背景,上片写现实,下片写回忆;通过叙述回忆中的欢乐以反衬现实中的忧愁,思妇情怀,宛然如见。

据词谱,《长相思》为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是最短的词牌之一,要写好实不易。

必须有隽永的意味,给读者提供充分的想象余地,实仍属佳作。

但它的每句押韵和前后各重叠一个三字句的特点,给人的印象就特别深刻;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首,林和靖的“吴山青,越山青”首,正是如此。

这首词在这方面工力
也不弱,详见上文论述。

词的风格自然朴素,毫无斧凿痕迹,似民歌的天籁,如西子的淡妆,实仍佳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