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同步训练必修二第三章第4节塑料 橡胶 纤维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二同

必修二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单元训练一、单选题1.以下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 立方烷()的六氨基(-NH2)取代物有3种B. 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C3H6Cl取代,形成的间分异构体有15种C. C4H7Br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考虑立休异构)共有10种D. 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13种2.10 mL某种气态烃,在50 mL氧气里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体积为35 mL的混合气体(所有气体体积都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的),则该气态烃可能是:()A. 甲烷B. 丙烷C. 丙烯D. 丁烷3.下列能说明苯与一般的烯烃性质不同的事实是( )A. 苯分子是高度对称的平面形分子B. 苯能燃烧C. 苯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D. 1mol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4.下列对乙烯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乙烯分子里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H CH,电子式为B.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22C. 乙烯分子中碳氢键之间的夹角约为120D. 乙烯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5.六苯乙烷为白色固体,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它是一种苯的同系物,易溶于有机溶剂中B. 它的分子式为C38H30,只含有非极性键C. 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三种D. 它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乙醇可以和金属钠反应制备氢气,体现了乙醇的酸性B. 间二甲苯只有一种空间结构可以说明苯环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C. 利用燃烧法不可以鉴别乙炔和苯D. 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是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键能的两倍,因此乙烯比乙烷稳定7.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B. 农业上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应大量使用化肥C. 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 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8.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两者的反应类型相同B. 分子式为C5H12的有机物只有三种,它们间并不是同系物C. 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D. 糖类均可以发生水解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AB. BC. CD. D10.苯的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使 KMnO4(H+)溶液褪色;②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对二甲苯仅一种结构;⑤苯在 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化学期末模拟复习训练二(含答案)

高一年级化学期末模拟复习训练二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 N 此中子,它与1H 原子构成 H m X 分子。
在 a g H m 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A. A+m(A- N+ m) molaB. A(A- N) molaC.A+m(A- N) molaD. A(A- N+ m) mol2、苹果 iPad、iPhone 正在中国热卖,但137 名苹果企业驻中国供给工厂的职工,却因长久裸露在正己烷环境中,健康遭到不利影响。
某同学欲按沸点高低将正己烷插入表中(已知表中 5 种物质已按沸点由低到高次序摆列),则正己烷最可能插入的地点是()①②③④⑤甲烷乙烯戊烷2-甲基戊烷甲苯A. ③④之间B.②③之间C.④⑤之间 D .⑤以后3、在反响A(g) + 2B(g)===3C(g)+ 4D(g)中,表示该反响速率最快的是()A. v(A)= 0.2 mol/(L s) ·B. v(B)=0.6 mol/(L s) ·C. v(C)= 0.8 mol/(L s) ·D. v(D)= 1 mol/(L s)·4、以下对于元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跟着人工合成的同位素种类不停增添,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会随之变化B.核素的质量数与其相对原子质量完整同样C.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必定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均位于过渡元素右边5、光纤通讯是70 年月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式通讯技术,当前长距离光纤通讯系统已投入使用,光纤通讯的光导纤维是由以下哪一种物质经特别工艺制成的()A .石墨B .石英C.石灰石D.高纯硅6、钢材能够用作桥梁的构造资料是由于它()A.有优秀的导热性B.有必定的机械强度C.不易受空气和水的作用D.有优秀的导电性7、下述实验操作的表达及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使用 5 mL 的量筒量取必定体积的液体量取 4.50 mL 盐酸B将 Na 投入到 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证明钠的金属性比铜强将氯乙烷和氢氧化钠混淆液加热一段时间冷却C后,加 AgNO 3溶液查验溴乙烷中的氯元素D能够采纳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分别、提纯蛋白质8、以下“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硫酸钡可用于钡餐透视B. 盐卤可用于制豆腐C.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D. 醋可用于除掉暖水瓶中的水垢9、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中数字为原子序数,此中M 的原子序数为37 的是()10、工业上用铝土(主要成分为Al 2O3,含SiO2、 Fe2O3等杂质 )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①试剂 X 为稀硫酸,积淀中含有硅的化合物②反响Ⅱ中生成-Al(OH) 3的反响为: CO2+ AlO 2-+ 2H 2O===Al(OH) 3↓+HCO 3+)的能力由强到弱的次序是--③联合质子 (H OH>AlO 2->CO 32④ Al 2O3熔点很高,工业上还可采纳电解熔融AlCl 3的方法冶炼 AlA .①②B .②③C.①④ D .③④1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沸点:CH4<SiH 4 <GeH4<SnH4B .离子半径: K+ >Na+ >S2->F-C.非金属性:F>O>P>S D .酸性:H2CO3<HBr<CH3COOH<HClO12、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 世纪的能源”“将来的石油”的看法。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二同

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比例模型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B. 电子式H既可以表示烃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C. 丙烯的最简式可表示为CH2D. 结构简式(CH3)2CHCH3既可以表示正丁烷,也可以表示异丁烷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式量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B. 分子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C. 相差一个或者多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属于同系物D. 分子中含有碳与氢的化合物是烃类3.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和B. 和C.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D. 和4.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 n H2n+2B. 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一定是碳氢化合物C. 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的烃是烷烃D. 碳氢化合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偶数5.四个课外活动小组为完成实验目的,均设计了两套实验装置(部分图中的夹持装置略去),其中一个活动小组设计的两套装置中,有一套装置存在原理错误,该活动小组是A. AB. BC. CD. D6.下列化合物的一氯代物的数目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CH3CH2CH2CH2CH2CH3②(CH3)2CHCH(CH3)2③(CH3)3CCH2CH3④(CH3)3CC(CH3)3A. ①>②>③>④B. ③=①>②>④C. ③>②>④>①D. ②>③=①>④7.欧美三位科学家因“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研究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纳米分子机器研究进程中常见机器的“车轮”组件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③互为同系物B. ①②③④均属于烃C. ①④的一氯代物均为三种D. ②④互为同分异构体8.右表为部分一氯代烷的结构简式和一些性质数据,下列对表中物质与数据的分析归纳错误的是A. 52℃<X<78.44℃B. 物质①②③⑤互为同分异构体C. 一氯代烷的范德华力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趋于升高D. 一氯代烷的相对密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趋于减小9.1874年22岁的范特霍夫和27岁的勒贝尔分别提出碳正四面体学说,建立了分子的立体概念.如图所示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哪一种更能反映其真实存在状况( )A. 结构示意图B. 电子式C. 球棍模型D. 比例模型10.对C 2H 6和C 5H 12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互为同系物B. C 2H 6失去1个H 得到的乙基只有一种结构C. C 5H 12的一氯代物可能只有一种D. 2,2-二甲基丙烷的沸点高于其同分异构体的沸点11.下列有一种变化的反应类型与其他三种变化不同的是( ) A. CH 3CH 2OH + CH 3COOH 浓硫酸CH 3COOCH 2CH 3 + H 2O B. CH 3CH 2OH CH 2=CH 2↑+H 2O C. 2CH 3CH 2OHCH 3CH 2OCH 2CH 3 + H 2OD. CH3CH2OH + HBr=CH3CH2Br + H2O12.在常温下,把一个盛有一定量甲烷和氯气的密闭玻璃容器放在光亮的地方,两种气体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容器内压强不变②容器内分子总数不变③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变④容器内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⑤16 g甲烷与足量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氯甲烷的分子数为N AA. ①②③B. ②③C. ③④⑤D. ②③④二、填空题13.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属于同位素的有________,是同一种物质的有________。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化学周练二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化学周练二1. 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
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B.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方法是看其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D.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是吸热反应C.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D.放热反应不需要条件就能发生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Cl和HCl溶于水破坏相同的作用力B.Si与C同属IVA族,因此SiO2和CO2两种物质中微粒间作用完全相同C.稳定性;H2O>H2S,沸点:H2O<H2SD.石墨转化金刚石,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6.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A.HCl MgCl2 NH4Cl B.HF Na2O CO2C.CaCl2 NaOH H2O2 D.NH3 H2O CO27.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NH3(g)、O2(g) NO(g)、H2O(g)的浓度比为4:5:4:6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8.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 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B. 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 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 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9.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一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ΔH<0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二同

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根据下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1 mol H 2的共价键形成放出436 kJ 能量B .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吸收能量C .1 mol H 2(g)跟12mol O 2(g)反应生成1 mol H 2O(g)释放能量245 kJ D .1 mol H 2(g)与12mol O 2(g)的总能量大于1 mol H 2O(g)的能量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⑴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热能的变化。
⑶不同的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一般是不相同的。
⑷同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用量不同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会相同。
⑸选择好的催化剂可以使由水制取氢气的同时放出热量。
⑹因为氢气燃烧是放热的,所以水的分解反应一定是吸热的。
( ) A. ⑴⑶ B. ⑷⑹ C. ⑵⑸ D. ⑴⑶⑷⑹3.以下各组物质在发生相应变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完全相同的( ) A. 干冰升华和液溴挥发 B. 金刚石熔化和金属铜熔化 C. 蔗糖溶于水和H 2SO 4溶于水 D. 食盐粉碎和干冰粉碎4.已知断开1mol H —H 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 ,形成1mol H —N 键放出的能量为391kJ ,根据化学方程式N 2+3H 22NH 3,反应完1mol N 2放出的能量为92.4kJ ,则断开1mol N≡N键需吸收的能量是( )A .431kJ B .945.6kJ C .649kJ D .869kJ 5.下列物质中,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 .MgCl 2 B .N 2 C .HCl D .Na 2O 26.6.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右图一致的是A. 2Al+Fe2O32Fe+Al2O3B. C+CO22COC. CaCO3CaO+CO2↑D. C+H2O CO+H27.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起福岛核反应堆事故,冷却反应堆需要大量的水。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二同

高一同步训练必修二第一章单元训练一、单选题1.若短周期的两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
A. 6B. 3C. 5D. 12.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A和D同主族,B和C相邻,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无机含氧酸中的最强酸。
E与B可构成化合物E3B2,且该物质遇水发生水解反应。
已知利用如下装置以制备E3B2,装置①用于制备B单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E与B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离子半径B>EB. ③、④、⑥中依次盛装的试剂可以是NaOH 溶液浓H2SO4、碱石灰C. 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与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D. 实验结束,取⑤中的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可以使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3.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
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 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第三周期第IA族B. 第三周期第IIA族C. 第四周期第VIIA族D. 第五周期第IA 族4.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第三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W元素与Z元素同主族,R元素与Y元素同主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X与Y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Z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R>ZD. 简单离子的半径:R>X>Y5.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 X m+、b Y n+、c Z n-和d R 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a-b=m-n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③元素的非金属性Z>R ④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6.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已知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
【步步高】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4节 第2课时 塑料 橡胶 纤维课后作业 鲁科版必修2

第2课时塑料橡胶纤维一、塑料1.塑料的成分(1)合成树脂(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添加剂(增塑剂、防老化剂等)2.聚乙烯塑料的性质及用途(1)聚乙烯塑料无臭、无毒;具有优良的________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______;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______的侵蚀;常温下不溶于______溶剂,吸水性______;________性能优良。
(2)聚乙烯塑料品种多,应用广泛,可用于制造______、容器、________等多种物质。
二、橡胶1.分类(1)天然橡胶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
(2)合成橡胶①____________是最早的合成橡胶。
②其他合成橡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质______性、______性及耐油、耐______、耐高温或低温。
三、纤维1.分类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化学纤维又可分为______纤维和______纤维。
合成纤维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原料制成相应的有机________化合物,再经______反应制成的。
人造纤维是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而制成的具有特定性能的纤维——黏胶纤维、醋酸纤维等。
2.腈纶聚丙烯腈纤维的商品名称为______,俗称为人造羊毛。
它是用石油裂解气中的丙烯制得__________再聚合而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1 塑料、橡胶和纤维的结构、性质及用途1.聚氯乙烯简称PVC,是当今世界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热塑性塑料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的结构单元是CH3CH2ClB.聚氯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C.聚氯乙烯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聚氯乙烯塑料薄膜最适合用来包装蔬菜、水果及熟食2.橡胶属于重要的工业原料。
它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弹性,但强度较差。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二:

惠东中学2018年平衡移动与速率的图像练习1.现有可逆反应2NO 2(g) N 2O 4(g),为放热反应,试根据下列图象判断t 2、t 3、t 4时刻采取的措施。
t 2: ;t 4: 。
2.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υ)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X 、Y 、W 、Z 四种物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W 、Z 均为气体,X 、Y 中只有一种为气体B .X 、Y 均为气体,W 、Z 中只有一种为气体C .X 、Y 或W 、Z 中均只有一种为气体D .X 、Y 均为气体,W 、Z 均为液体或固体3.对可逆反应:A(g) + B(s)C(s) + D(g) ΔH>0 ,左下图所示为正逆反应速率(v )与时间(t )关系的示意图,如果在t 1时刻改变以下条件:①加入A ;②加入催化剂;③加压;④升温;⑤减少C ,符合图示的条件改变的是 ( )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D .④⑤(第3题) (第4题)14.(双选)在密闭容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mA(g)+nB(g) pC(g)+qD(g),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变化过程均如右图所示,则对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逆反应是吸热反应C.m+n>p+qD.m+n<p+q5.应N2(g)+3H2(g) 2NH3(g) △H<0 在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关系如图,则图中氨的百分含量最低的时间段是( ) ,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时间段是( )A.t0-t1B.t2-t3C.t3-t4D. t5-t66.下图为PCl53(g)+Cl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平衡状态Ⅰ移动到状态Ⅱ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的曲线,此图表示的变化是()A.降温B.降压C.增加PCl5的量 D.增加PCl3的量(第5题)(第6题)7. ν-t图像:分清正逆反应,分清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