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方向介绍
通信与信息工程就业方向

通信与信息工程就业方向通信与信息工程的就业方向有哪些呢?同学们清楚吗,不清楚的话,快来小编这里瞧瞧。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通信与信息工程就业方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通信与信息工程就业方向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
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
近年来的毕业生集中在通信系统、高科技开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金融系统、民航、铁路及政府和大专院校等。
可从事岗位1、项目经理2、销售工程师3、销售代表4、软件工程师组长经理总监5、技术支持工程师6、硬件工程师7、销售经理8、客户经理9、分公司经理10、健康卫生客户助理11、技术支持12、无线通信工程师主要课程主干学科:通信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电路分析、通信电子线路、脉冲数字电路、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线性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与天线、通信系统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光纤通信技术等。
专业概况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级学科,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
该专业是一个基础知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专业,涉及无线通信、多媒体和图像处理、电磁场与微波、医用X 线数字成像、阵列信号处理和相空间波传播与成像以及卫星移动视频等众多高技术领域。
培养知识面非常广泛,不仅对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传输、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等基础知识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信号检测与估计、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
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力量。
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国民经济高速开展的前提,国家的神经系统和命脉。
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远景目标?中,对现代通信体系和国家信息根底设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及信息平安技术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技术。
本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以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以及信息网络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科。
本学科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82年开始招收博士生。
1988年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1989年获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8年获一级学科授权。
本学科于1989年被批准建立“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9年批准建立“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平安〞和“无线通信〞两个部级重点实验室。
1999年获准“长江学者奖励方案〞特聘教授岗位。
“九五〞期间被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2007年建立国家现代无线通信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
本学科点经过70年的开展和建设,形成了特色明显、完整的教学科研体系,已成为我国在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承当国家和国防重大课题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之一。
本学科每年承当有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研工程5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3000万元,每年招收博士生40名、硕士生近400名,教学科研和培养研究生的物质条件优越,学术气氛浓厚,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泼,相关学科互相支撑能力很强。
本学科点师资力量雄厚,具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梯队。
具有高级职称人员80余名,其中兼职院士1人、双聘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1人,教授30名,博士导师19名,硕士导师57名。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新一代通信网络、光纤宽带通信网、网络探测和网络管理、移动通信、宽带/高速无线通信、卫星通信、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与信息平安、电子商务、通信抗干扰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卫星遥感系统、信息编码与信号传输、语音与图像处理及多媒体通信技术、通信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图象处理等。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08100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08100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21世纪国家信息技术发展需求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才智的优秀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
要求学生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理论基础、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了解并关注最新技术发展动态。
同时还要求掌握必要的科研手段与技能,注重能力的提高,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工作及生产实践中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人士。
本专业还要求学生掌握一至两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论文撰写能力。
二、研究方向1、网络通信技术研究内容主要是IP网络、多媒体通信网以及宽带接入网络技术的基础理论、技术实现及应用开发,如VOIP、IP传真及电子商务、VPN等。
2、多媒体通信及应用多媒体通信的基础研究包括多媒体信息的编码技术、多媒体通信中的信息安全和保密通信;应用研究包括无线宽带多媒体的接入、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等。
3、通信器件本方向涉及光纤通信中的光电子器件、无源光器件及光波分器件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声表面波器件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在我系有着深厚基础的、是国内高校独有的研究方向。
三、招生对象大学本科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
四、学习年限两年半五、课程设置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2学分英语4学分B类:现代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类)3学分信号处理中的数学方法3学分C类:通信系统工程3学分网络通信 3学分多媒体通信 3学分现代通信新技术 3学分D类:信息安全 3学分电子学进展3学分材料电子学2学分近代电子学4学分计算机控制技术及网络4学分DSP与微控制器3学分模式识别3学分雷达成像3学分第二外语六、培养方式1、硕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2、入学后第一学年完成A类、B类和大部分C类、D类课程的学习,第三学期在导师指导下,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和作开题报告。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工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简介“通信与信息系统”隶属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本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及信息控制等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
我校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是陕西省和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涵盖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等单位,并以信息产业部部级重点实验室----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为支撑,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师资雄厚,实验设备先进。
本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授予权,目前有硕士生导师20名。
近十五年以来,本学科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6项;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
形成了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方向,包括宽带无线通信、现代通信网、光通信、图像与视频通信、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量子通信、通信安全与信息对抗等。
二、培养目标认真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学校现阶段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要求,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路线,培养符合以下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的一般理论与技术和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有益的社会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简称“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提前完成培养计划者,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毕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课课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课课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是一门涵盖通信技术、信息系统和电子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课程。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原理、设计和实现方法,以及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维护技术。
具体课程内容包括: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网络通信、信息系统开发、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现代通信与信息系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水平,为未来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 -。
考研专业介绍 通信与信息系统

考研专业介绍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下设的二级学科。
该专业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国家的神经系统和命脉。
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中,对现代通信体系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及信息安全技术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技术。
本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以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以及信息网络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
2、培养目标1.研究生应掌握通信科学、信息科学领域坚实的数理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控制科学方面的一般理论与技术;2.能从事通信、信息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与教学工作;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以便进行学术研讨;4.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工作。
3、主要研究方向新一代通信网络、光纤宽带通信网、网络探测和网络管理、移动通信、宽带/高速无线通信、卫星通信、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商务、通信抗干扰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卫星遥感系统、信息编码与信号传输、语音与图像处理及多媒体通信技术、通信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图象处理等。
4、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11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注: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5、相近专业与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相关的学科有:信号与信息处理二、就业前景1、就业方向:此专业几乎渗透到所有科学和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
主要到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工作。
2、就业前景:(1)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该学科自身优势决定了其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信息产业成为全球经济热点中的热点,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也逐步加快,目前已跃居全国工业之首,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
考研专业之通信与信息系统

考研专业之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一、学科概况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国民经济的神经系统和命脉。
本学科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及信息控制等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
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与遥测、遥感、电子对抗、测量、控制等领域,以及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系统。
本学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以及兵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生工程等学科有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并派生出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和研究方向。
二、学科研究范围1.通信理论与技术信息论,编码理论,通信理论与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等。
2.电子与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自动化等。
3.控制理论与技术智能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理论,工业监控系统设计等。
三、培养目标研究生应掌握通信科学、信息科学领域坚实的数理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控制科学方面的一般理论与技术:能从事通信、信息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与教学工作;热爱祖国,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严谨求实的学风与高尚的职业道德;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四、主要研究方向1.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2.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3.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控制4.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自动化5.信息网络与信号编码6.多媒体系统及应用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22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专业方向及初试科目

2022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专业方向及初试科目专业\领域名称(代码)专业\领域名称(代码)初试科目研究方向(代码)研究方向(代码)(代码)代码)产业经济学(020225)产业经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产业系统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文化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③303数学三④801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理论(030201)政治学理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政治传播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政治与社会管理③701西方政治思想史④802政治学基础国际关系(030207)国际关系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国际关系与大众传播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国际关系与跨文化交流③702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03当代国际关系④802政治学基础外交学(030208)外交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外交学理论与实践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传媒与公共外交③702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④802政治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③7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④803综合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030505)思想政治教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传媒政治③7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④803综合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文艺学(050101)文艺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中国古典文论与美学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文艺学原理与马列文论③704文艺理论03西方文艺理论④804综合考试[文学]04审美文化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应用语言学②01方向为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方向为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选一02对外汉语教学③705语言学理论④805综合考试[语言1]03语言信息处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③706算法与数据结构④806综合考试[语言2]汉语言文字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汉语史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文字学③707古代汉语03现代汉语④807现代汉语04汉语教学中国古代文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先秦两汉文学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魏晋南北朝文学③704文艺理论03唐宋文学④808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04元明清文学05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中国现当代思潮流派与作家作品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中国现当代戏剧影视文学③704文艺理论03中国现当代文化与文学④809中国文学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国别文学与文学关系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现当代西方文学与大众传媒③704文艺理论03中西戏剧文化研究④810外国文学史英语语言文学(050201)英语语言文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语言学②243二外日、244二外法、245二外俄、246二外德选一02英美文学③708基础英语03翻译理论与影视译制④811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04英语播音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言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2二外英、243二外日、244二外法、245二外俄、246二外德01跨文化交际与语言传播选一02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③708基础英语④812语言学综合知识新闻学(050301)新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新闻史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新闻理论③709新闻学基础03新闻业务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04网络新闻及新媒体05报刊理论与实践传播学(050302)传播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应用传播学③710传播学理论与历史03媒介与女性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04国际传播05媒介素养06电视文化传播07传播研究方法★国际新闻学(050320)国际新闻学(国际新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国际新闻史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选一02国际新闻业务③709新闻学基础03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04国际媒体05国际新闻传播某05方向为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050321)广播电视新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广播电视史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外国广播电视③709新闻学基础03电视新闻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04纪录片05新闻摄影06新媒体策划与制作07电视理论08广播理论09广播节目10广播经营★舆论学舆论学(050322)舆论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舆论学基础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应用舆论学③709新闻学基础03舆论调查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编辑出版学(050323)编辑出版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编辑出版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出版经营与管理③709新闻学基础03媒介融合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广告学广告学(050330)广告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广告理论与广告史②201英语一、203日、240法选一02广告实务③711广告传播理论03广告媒介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04品牌传播05受众与市场06新媒体产业★公共关系(050331)公共关系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公共关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240法选一02公共关系实务③710传播学理论与历史03危机管理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04营销公关★传播心理学(050332)传播心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传播心理基础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传播心理应用③710传播学理论与历史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传媒教育(050334)传媒教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传媒高等教育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③710传播学理论与历史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传媒政策与法规(050335)传媒政策与法规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传媒政策理论与实践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传媒法理论与实践③710传播学理论与历史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传媒经济学传媒经济学(050336)传媒经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传媒产业管理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国际文化贸易③710传播学理论与历史03文化产业管理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04影视项目管理05区域文化产业发展06文化市场营销★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广播电视语言传播(050337)广播电视语言传播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语言传播发声学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播音主持基础理论③712中国播音学基础03播音主持业务④814综合考试[语言传播]04汉语普通话教学与水平测试05口语传播★艺术学(130120)艺术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艺术美学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艺术传播学③713艺术学基础03艺术人类学④815综合考试[艺术学]04广播电视艺术美学05传媒艺术与文化★音乐学(130220)音乐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广播影视音乐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广播影视音乐应用③714中外音乐史论03传媒音乐研究④815综合考试[艺术学]美术学(130400)美术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影视美术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当代美术创作与新媒体艺术③715美术学基础03美术史论④815综合考试[艺术学]★设计艺术学(130520)设计艺术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设计艺术史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广告设计③716设计艺术学基础03美术传播④815综合考试[艺术学]★戏剧戏曲学(130322)戏剧戏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戏曲历史与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戏剧历史与理论③717戏剧戏曲学基础④815综合考试[艺术学]★电影学(130321)电影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电影艺术史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电影创作理论③718电影艺术基础03影视制片④815综合考试[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130320)广播电视艺术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电视艺术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电视策划③719广播电视艺术基础03广播电视文艺④815综合考试[艺术学]04电视剧史论05电视艺术与技术06录音艺术07广播电视语言艺术★动画学动画学(130323)动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动画理论与实践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动画产业③720动画学基础④815综合考试[艺术学]★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130324)数字媒体艺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数字媒体理论与实践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网络多媒体③721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④815综合考试[艺术学]★游戏游戏(130325)游戏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游戏设计与创作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游戏理论与产业③722游戏设计理论基础④815综合考试[艺术学]★艺术与科学(130326)艺术与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艺术虚拟现实与互动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③723艺术与科学基础④815综合考试[艺术学]计算数学(070102)计算数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微分方程求解及其应用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图像处理中的计算方法③724数学分析④816高等代数应用数学(070104)应用数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不确定理论中的数学方法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代数及其应用③724数学分析03统计与计量方法④816高等代数电路与系统(080902)电路与系统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电子测量与电路状态诊断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现代电子设计③301数学一④817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微波与卫星通信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光纤传输与通信技术③301数学一03电磁兼容④818电磁学04电磁辐射、散射与逆散射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声频技术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数字电视技术③301数学一03数字广播技术④817信号与系统04信息网络技术05传输覆盖与监管06信息安全技术07移动新媒体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DSP技术与应用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多媒体技术③301数学一03智能信息与控制④817信号与系统04视听模式与人工智能05信号处理技术06嵌入式软硬件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分布式计算与软件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传媒信息安全③301数学一03智能信息处理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互联网应用技术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媒体信息数据化技术③301数学一03数字娱乐与动画技术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04高性能计算及应用05网络新媒体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20)管理科学与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媒体管理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管理信息系统③303数学三④819运筹学企业管理(120222)企业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媒体战略管理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营销管理③303数学三03财务管理④820企业管理行政管理(120401)行政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③725行政管理学④821综合考试[行政管理]◆汉语国际教育(045300)汉语国际教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汉语国际教育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02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③354汉语基础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艺术硕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2俄、203日、204英语二选一01电影创作③336艺术基础④823艺术综合艺术硕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播音与主持艺术②202俄、203日、204英语二选一02动漫创作③336艺术基础03艺术管理④823艺术综合04移动媒体视频节目创作05文化产业项目策划06文化市场07媒体策划与运营08电视编导09传媒音乐应用10电视制作11编剧◆新闻与传播(055200)新闻与传播01新闻实务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2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②202俄、203日、204英语二选一03国际新闻与传播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04电视新闻采编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05新媒体采编实务06口语传播实务07品牌营销传播◆出版(055300)出版01出版经营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2现代出版业务②202俄、203日、204英语二选一③335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④441出版专业基础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数字媒体技术②202俄、203日、204英语二选一02数字广播电视技术③302数学二03天线与微波通信④817信号与系统04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处理工程硕士◆集成电路工程(085209)集成电路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片上系统设计②202俄、203日、204英语二选一02DSP算法与FPGA设计③302数学二④817信号与系统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085211)计算机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01网络多媒体技术②202俄、203日、204英语二选一02传媒信息安全③302数学二03数字娱乐与动画技术④822程序设计04游戏制作注:标注“★”的专业为我校自主增列专业,表◆号的为全日制专业学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中国传媒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方向介绍
1.声频技术方向 声音是传媒领域的重要基础媒介。声音制作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音制作水平决定了制作出来的节目的整体质量。随着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声音制作可以借助的手段越来越多,同时出现的问题和课题也越来越多。声频技术是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为人的听觉活动服务的技术,包括声音的产生、传输、接收、以及处理等问题。由于传媒领域所传播的声音以音乐、语言、和艺术效果声为主,所以声频技术具有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同时需要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本研究方向的校内支持学科包括传播声学、录音艺术、实验语言学、演艺工程等。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 (1)电声器件和系统的理论与应用技术; (2)室内声环境与扩声技术; (3)声频测量理论和方法; (4)数字声频技术与音频信息检索; (5)声音质量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方法; (6)声音录制与处理的艺术与技术; (7)听觉心理以及与视觉心理的交互作用; (8)音乐传播声学; (9)汉语语音信息处理与语音评测。 本方向的研究工作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注重声频技术领域内科学原理和前沿技术问题的探索研究。重点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优良的科学素质。为科研、教育、和工程技术等领域输送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研究型人才。 本方向的师资由教育部媒介音视频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声学研究所、录音系、信息工程学院等从事声频技术研究的人员组成,具有较强的学科实力和科学研究的积累。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理论声学、心理声学、建筑环境声学、音质评价的实验心理学方法、语音信息处理、数字音频技术、声频测量技术、传播声学进展等。
2. 数字电视技术方向 数字电视技术是现代广播电视和现代多媒体通信等领域重要的技术基础,“数字电视技术方向”是中国传媒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优势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该学科在数字视频处理技术、数字电视制作与播出技术、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技术、数字视频测量和监测技术、数字视音频网络技术、视音频检索技术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 数字电视技术方向研究的重点内容:(1)数字视频压缩编解码研究与应用、(2)数字电视制作与播出技术研究与应用、(3)数字电视图像质量评价研究与应用、(4)数字电视测量和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5)视音频检索和多媒体资源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6)数字电影和高清电视版权保护研究与应用、(8)数字视频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9)交互电视研究与应用、(10)立体电视技术研究。 本方向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数字电视广播和数字电视压缩编码等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软、硬件分析和设计能力,较强的创新与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2 页 共 2 页 践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可在广播电视、多媒体通信、网络多媒体、移动多媒体、IPTV、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系统设计、开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
3. 数字广播技术方向 发送技术是广播电视领域核心技术,通过大功率发射机可以实现高效、大范围、便捷的声音、电视及多媒体业务覆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家在广播电视无线发送系统上的投入逐年加大,无线发送技术在广播电视及多媒体移动传输覆盖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射频技术的发展,地面广播正在实现数字化,各种数字广播标准不断产生并得到推广,例如数字地面电视广播、手机电视广播等。数字广播技术研究过程涉及无线通信、射频技术、通信信号处理、集成电路技术等多个领域。 数字广播技术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1) 数字调制技术——OFDM、编码调制、空时编码及MIMO (2) 信道编解码技术——LDPC、各种级联码、迭代译码技术 (3) 发射机技术——大功率射频功放、发射机校正、发射机监测 (4) 数据广播技术——数据广播协议、多媒体广播软件开发 (5) 网络技术——单频网技术、无线广播与无线通信技术融合、广播网络控制 (6) 集成电路技术——接收机基带处理芯片设计、发射机数字调制和校正电路设计 (7) 播出安全技术——发射机系统安全体系、技术及方法 本方向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发射技术、无线通信、多媒体通信等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通信系统软件硬件开发能力,成为广播电视领域、无线通信领域中系统开发、理论研究方面的高级技术人员。
4.信息网络技术方向 信息网络是信息传输的载体,信息网络技术主要保证信息安全可靠、多功能、大容量的传输。本方向主要研究信息网络的物理结构、传输协议、网络管理和业务应用,其特色是以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以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为基础的三网融合技术和综合业务应用。 本方向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我国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信息网网络体系、网络结构、网络覆盖和频率配置;(2)HFC网反向传输信道噪声以及它对大容量、双向、多功能信息传输的适应性;(3)电(光)缆调制解调器和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传输技术;(4)有线电视网、通讯网、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5) 广播电视网、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的网络管理;(6)DVB-C以及有条件接收系统的研究;(7)宽带网络技术及其软件化研究;(8)光纤数字干线传输网的研究;(9)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视频点播、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远程监测、电子商务、传输会议电视等综合业务应用的研究; 本方向培养的学生应掌握信息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信息网络设计和维护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在广播电视、多媒体通信、IPTV、信息产业从事信息网络系统设计、研究、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5.传输覆盖与监管方向 传输覆盖与监管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在当前的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和基于数字技术的综合信息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各类广播式与互动式业务内容的传输与覆盖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3 页 共 3 页 网络,研究如何提升其传输覆盖的有效性,增强对传输覆盖网络的信息服务监控与管理能力,实现基于融合网络的媒体交叉综合传输覆盖。 近年来,随着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等新型媒体传输覆盖模式的发展,以及国家“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等广播电视公共覆盖服务项目的实施,加大通信传输覆盖面积,提高传输覆盖网络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防止各类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通信破坏,加强传输网络的公共安全监控和服务监管,已成为日趋紧迫的问题。同时,宽带互联网、三网融合、下一代网络和IP新技术的引入,为数字化、网络化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如何在新技术框架下解决互动化、全媒体传输覆盖网络的有效监管问题,已呈现出显著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本研究方向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无线广播(短波与中波)线路计算机仿真与干扰分析;(2)综合传输覆盖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服务技术;(3)网络化广播电视传输体系的分析与设计;(4)面向数字化的调频、中短波与电视广播的频率规划;(5)开路广播电视(包括数字地面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系统的规划设计;(6)有线电视与IPTV系统规划与监管的研究;(7)三网融合与数字家庭物联网服务系统研究;(8)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监管关键技术研究;(9)网络化覆盖新技术与媒体服务支撑技术研究;(10)网络广播电视台与手机电视台服务覆盖技术研究;(11)全媒体内容与服务聚合分发关键技术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广播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掌握广播电视与数字化、网络化新媒体融合背景下所涉及的广播电视、三网融合、下一代网络、智能监控、综合信息管理等相关技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逐步具备采用硬软件设计技术独立分析解决媒体传输覆盖领域内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与综合业务素质,在未来广播电视业、新闻传媒业、融合信息服务业和信息与通信产业等领域内从事各类综合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关键技术研发、教学科研、管理决策等工作。
6.信息安全技术方向 随着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诸如双向HFC、IPTV、高清电视、3G、P2P等新技术、新业务不断产生,使得信息安全对于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不断扩大,各种信息安全技术被应用到版权保护、广播监控、身份认证、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等方面,在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同时广播电视作为政府的喉舌,其信息安全性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因此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研发成为行业的焦点,而且广电网络的数字化平移和三网融合都需要加强广电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建设。网络的开放化和广电网、移动网、因特网的融合趋势,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与系统安全建设,提高系统的检测、防御、自愈等能力,另一方面数字电视、高清节目、IPTV、内容集成与分发、内容创意产业和各种新媒体也是迭起丛生,对包括媒体内容保护、
监控过滤等在内的媒体内容安全更是呼之欲出。 本方向涉及加解密技术、数字水印技术、安全签名与认证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播出与监控技术、软件测试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宽带互动电视与新媒体的业务保护 (2)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与权限管理 (3)广播加密与数字影视的内容保护 (4)视频监控与智能分析 (5)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与监控技术(有线、卫星、无线) (6)数字内容安全与媒体资源分发(数字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 (7)有条件接收与有条件播出 (8)网络信息内容过滤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