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冲洪积扇-冲积平原绿洲浅层地下水质时空变化初步分析--以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

合集下载

干旱区绿洲城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估

干旱区绿洲城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估

干旱区绿洲城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估作者:雷米周金龙魏兴来源:《人民黄河》2021年第02期摘要:为了解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效果,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回归模型对地下水水位、水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方案制定合理,综合治理效果基本达到要求;地下水水位回升区主要位于山前倾斜平原的沙依东园艺场、英下乡、库尔楚园艺场、上户镇、塔什店镇、兰干乡和恰尔巴格乡以及冲积平原的哈拉玉宫乡和普惠地区,影响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人类活动(地下水压采)和地质因素,水文因素对地下水水位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

关键词: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库尔勒市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effect of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areas in Korla City, the assessment system of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areas was construct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gression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of groundwater level and quant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plan of the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areas is reasonable and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effect basically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Rising areas of groundwater level are mainly located in piedmont sloping plain such as Shayidong Garden Spot, Yingxia Township, Kuerchu Garden Spot, Shanghu Township, Tashidian Township, Langan Township and Qiaerbage Township and it also includes Halayugong Township and Puhui Town in the alluvial plain. It is found tha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groundwater dynamics are human activities (groundwater restricted mining) and geological factors, the depth of groundwater has lagged reaction to the effect of hydrologic factors.Key words: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areas;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Korla City近年来,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影响下,区域地下水循环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1-2]。

干旱区灌溉绿洲农业节水潜力形成机制与评估方法

干旱区灌溉绿洲农业节水潜力形成机制与评估方法

2023年12月水 利 学 报SHUILI XUEBAO第54卷 第12期文章编号:0559-9350(2023)12-1440-12收稿日期:2023-07-0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200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9284,52025093)作者简介:翟家齐(1984-),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循环模型、水资源演变预测、农业节水潜力评估等研究。

E-mail:jiaqizhai@163.com通信作者:赵勇(1977-),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循环演变、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国家水网研究。

E-mail:zhaoyong@iwhr.com干旱区灌溉绿洲农业节水潜力形成机制与评估方法翟家齐1,赵 勇1,刘 宽1,2,董义阳1,3,李 星1(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2.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3.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38)摘要:农业节水潜力及其尺度效应是干旱区灌溉绿洲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对绿洲农业生产、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生态健康至关重要。

针对当前农业节水潜力计算及尺度效应形成机制不清等问题,本文明确了取水节水与耗水节水的概念及内涵,提出节水潜力问题不能忽略灌溉水外溢支撑的生态耗水及效益;从水循环视角解析了干旱灌溉绿洲农业灌溉水分在农田及农田之外的转化与消耗机制,分析了不同节水措施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机制,揭示了农业节水的尺度效应及其伴生生态系统响应背后的水循环机理;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不同环节、不同尺度农业节水潜力的计算方法,剖析了植株-田间-灌溉单元-绿洲不同尺度农业节水量的转化关系及转化项;最后提出了以植被健康、河湖稳定、水盐平衡为生态健康约束,基于水循环模型定量评价灌溉绿洲不同节水潜力的计算方法,能够为绿洲全局视角下科学评估农业节水潜力及影响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近10年地下水位及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近10年地下水位及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持续发展具 有重要 意义 。作者利用 渭干河 一 车河 库 三角 洲绿洲 3 0个 观测 井 不 同时段 地下 水位 及矿 化
度的观测资料 , 研究 了该绿 洲 近 1 来地 下 水位及 0a 矿化 度的时空 变化特 征 , 并分 析 了其变 化原 因。
地下水在 绿洲 灌 区埋 深 一 般小 于 3m, 使 土 致 壤盐渍化 问题 突 出。补 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为上游 地下水 的侧 向

已成 为困扰许多地 区生 态环境保 护和社 会经 济持续 发展 的严重 问题 。在 干旱 地 区 , 资源 恶化 往 往导 水 致沙漠 化迅速扩 展n J 。因此 , 对水 资源变化 动态 、
原 因及其合 理利用 的研究 已成为 当今世界普遍 关注
的问题 。
2 6 . i, 83 4rn 平均气 温为 l .℃ ~1 .0 , 端最 a 05 14 ℃ 极
近些年来 , 全球 气候 变 化 和人类 对 水 资源 的不 合理开 发利用 , 导致 水 资源 数 量减 少 , 质量 恶化 , 这

县相邻 , 西与温 宿县接壤 , 是一个典 型的扇形平原 绿 洲 。该 绿洲 面积 5 .9 0 m , 6 0 6X14 2 占全 疆绿 洲 面积 h 的 38 . %。研 究 区深居 内陆 , 降水 稀 少 , 发 强 烈 , 蒸 温差大 , 大沙多 , 风 日照 时间 长 , 典 型 的大 陆 性气 为 候 。该 区年均降 水 量为 5 . m, 16m 蒸发 量 为 19 . 920
1 研 究 区概 况
11 自然条 件 .
流入 、 渠系引水 、 田间灌水 、 水库蓄水 、 渭干河 一库车
河原河 道放水及 塔里 木 河河 道输 水 等 的渗入 转化 。 地下水 随 地 形 由 高 向低 渗 流 , 力 坡 度 3 5 ~ 水 .‰

干旱区绿洲植被动态变化研究与分析

干旱区绿洲植被动态变化研究与分析

干旱区绿洲植被动态变化研究与分析王 宏1,范英霞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摘 要:以2000年ETM+和2016年高分一号影像为数据源,对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拜城绿洲盆地区进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分类,分析绿洲盆地植被时空动态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6年耕地面积增加了155.94 km 2,密林地在研究期内面积较为稳定,没有明显变化;而灌木林地和沼泽湿地近16 a 间面积分布减少了11.15 km 2和14.89 km 2。

因此保护和恢复木扎尔特河流域的天然植被资源,保持绿洲自然植被生产力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测绘成果分发;全生命周期;保密安全中图分类号:P 237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623(2018)08-0067-04绿洲是西部干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理状态,其分布格局基本为山地—绿洲—荒漠。

同时绿洲是维系干旱地区人民生存、活动与发展的基本场所,是干旱区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石,因此绿洲的稳定性是维系绿洲人民生活、生产的重要前提[1-3]。

而绿洲植被是反映绿洲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绿洲植被的覆盖状况及变化是绿洲生态环境脆弱程度的重要体现和表征[4-7]。

本文选择受大陆性干旱气候和山盆相间地貌格局影响,发育典型干旱区绿洲的拜城盆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S 、GPS 、GIS 技术,定量研究该典型绿洲生态植被的动态变化,从而分析绿洲生态植被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对今后如何保持绿洲自然植被生产力稳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研究区概况拜城盆地位于80°44′~83°17′E 、41°26′~42°20′N 。

该绿洲盆地地处新疆天山中段南麓地带,却勒塔格山北缘的山间盆地,渭干河上游,总的地势是呈四周高、中部低,海拔1 190~2 600 m 。

本区长年水系发育,源于山区并依靠冰雪融化供水。

石家庄滹沱河冲洪积扇中部浅层地下水硝酸盐变化特征及趋势

石家庄滹沱河冲洪积扇中部浅层地下水硝酸盐变化特征及趋势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石家庄滹沱河冲洪积扇中部浅层地下水硝酸盐变化特征及趋势石家庄滹沱河冲洪积扇是我国华北平原重要的浇灌农区之一,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2020年 12月全国各地最新试题——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带解析)

2020年 12月全国各地最新试题——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带解析)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021·佛山、珠海、中山联考)下图为我国西北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区“近10年地下水平均埋深季节动态变化(单位:米)”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该冲积扇绿洲区上、中、下不同部位地下水埋深的季节差大约分别为()A. 104cm、73cm和78cmB. 73cm、78cm和104cmC. 73cm、104cm和78cmD. 78cm、73cm和104cm2.影响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区4月份地下水平均埋深的直接原因是()A. 冰雪融水B. 地表径流C. 大气降水D. 灌溉3.该三角洲绿洲区土壤盐碱化现象最严重的时空分布是()A. 夏季—冲积扇上部B. 春季—冲积扇下部C. 春季—冲积扇中部D. 夏季—冲积扇下部(2021·湖南三湘名校联考)下图示为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森林草甸草原带(FMG)生态系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对气候变化及放牧的响应。

读图,完成4~5题。

4. 导致该流域森林草甸草原带(FMG)生态系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趋势的根本因素是()A. 全球变暖B. 水热条件恶化C. 过度砍伐D. 过度放牧5. 该流域森林草甸草原(FMG)生态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有()A. 水热增加,区域小气候条件优化B. 环境承载力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C.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D. 促进当地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2021·广西南宁质检)盐化沼泽冻土区城冻土剖面从上至下分为融化层、融冻过渡层、冻结层、冻站过渡层、暖土层。

冻结前,太阳辐射加热土壤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在表面中,表土含水率最小。

冻结期,暖土层水分沿毛管上升,随着温度的继续降低,表面温度梯度变大,水分迁移加速。

融冻期,融化层水分一部分在毛管力的作用下向上迁移、在土壤表面蒸发,另一部分由于重力作用向下迁移。

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地区盐化沼泽土冻结前、冻结期、融冻期剖面含水率变化图。

读图完成6~8题。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与水资源问题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与水资源问题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与水资源问题鉴于当前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家需求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方向,文章对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我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水文与水资源研究的特点与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点看法。

标签: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水資源研究我国的干旱区涵盖了新疆全境、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贺兰山以西地区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地区,这片区域气候干旱,土地贫瘠,属于我国生态环境最为恶劣且脆弱的地区。

所幸有众多高达山系分布于此,能够截留空中水资源而发育出了众多内陆河系,使得干旱区有了人类能够生存的绿洲【1】。

由此可见,我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有着众多共同点,是一种生态系统耦合研究的范本,基于此展开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与水资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水文水资源研究的热点问题1.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系统构成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水循环大系统主要有三个水文子系统构成,分别为山区水文、绿洲水文以及荒漠生态水文,所以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中,要系统整合山区产流、绿洲水量转换和消耗、天然植被耗水等分析研究,确保所有子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而保证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大系统的良性循环。

为了实现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合理配置,应当有效保护绿洲内部水循环的稳定以及绿洲外部与河流下游荒漠生态环境。

随着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节水农业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国将全面展开对山区水文、绿洲水文以及荒漠生态水文的研究,以期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助推绿洲经济发展。

2.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之下,干旱区近几十年来的气温总体上来看都呈现上升趋势,平原湖泊水位也在逐渐攀升,湖泊面积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扩大。

同时随着气温的上升,降水量与河道径流也明显增加,出现了多次大洪水与特大洪水。

由此可见,气候变化对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了切实的影响,但如何评价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具体影响,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内陆河流域是世界上干旱区域最为重要的地理形态之一,其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进程,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化。

了解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特点及规律,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城市化对其影响,对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分析研究,可以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分析的研究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过程和原因,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参考,有利于保持区域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对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还可以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和措施提供支持,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研究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对于推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为了深入了解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情况,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时空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因素。

本研究还将重点研究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并探讨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结构的效应。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旨在揭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总结时空变化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该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干旱区冲洪积扇-冲积平原绿洲浅层地下水质时空变化初步分
析--以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
作者:肖鲁湘, 罗格平, 陈曦, 许文强, XIAO Lu-xiang, LUO Ge-ping, CHEN Xi, XU Wen-qiang
作者单位:肖鲁湘,许文强,XIAO Lu-xiang,XU Wen-qiang(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罗格平,陈曦,LUO Ge-ping,CHEN
Xi(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刊名:
干旱区地理
英文刊名:ARID LAND GEOGRAPHY
年,卷(期):2005,28(2)
1.顾峰雪;张远东;潘晓玲水盐动态与土地利用变化相互作用的分析[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3(06)
2.顾峰雪;师庆东;张远东准噶尔盆地南缘阜康绿洲水盐空间特征的初步分析[期刊论文]-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
3.施炯林地下水与绿洲可持续发展 2000(01)
4.赵成义;宋郁东;王玉潮三工河流域荒漠植物动态及其成因分析[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4(02)
5.罗格平;周成虎;陈曦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过程[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3(01)
6.阎金凤;陈曦基于GIS的干旱区LUCC分析和模拟方法探讨[期刊论文]-干旱区地理 2003(02)
7.苏宏超;魏文寿;韩萍新疆近50a来的气温和蒸发变化[期刊论文]-冰川冻土 2003(02)
8.张宏峰;李卫红;葛洪涛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与水化学成分关联度排序分析[期刊论文]-干旱区地理 2003(03)
9.高瑾;王智;董新光三工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回顾[期刊论文]-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3(01)
1.顾峰雪.张远东.潘晓玲.初雨.师庆东水盐动态与土地利用变化相互作用的分析[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3,58(6)
2.顾峰雪.师庆东.张远东.李永东准噶尔盆地南缘阜康绿洲水盐空间特征的初步分析[期刊论文]-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1)
3.雷志栋.杨汉波.倪广恒.杨诗秀.丛振涛.李平.张玉平.朱刚.王教堂.陈俊鹏.LEI Zhi-dong.YANG Han-bo.NI Guang-heng.YANG Shi-xiu.CONG Zhen-tao.LI Ping.ZHANG Yu-ping.ZHU Gang.WANG Jiao-tang.CHEN Jun-peng干旱区绿洲耗水分析[期刊论文]-水利水电技术2006,37(1)
4.陈小兵.杨劲松.杨朝晖.余世鹏.汪玉磊.CHEN Xiao-bing.YANG Jin-song.YANG Zhao-hui.YU Shi-peng.WANG
Yu-lei基于水盐平衡的绿洲灌区次生盐碱化防治研究[期刊论文]-水土保持学报2007,21(3)
5.徐恒力.周爱国.肖国强.支兵发.叶含春西北地区干旱化趋势及水盐失衡的生态环境效应[期刊论文]-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25(5)
6.汤秋鸿.田富强.胡和平干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Ⅱ模型应用[期刊论文]-水科学进展2004,15(2)
7.雷志栋.黄聿刚.杨诗秀.尚松浩渭干河平原绿洲耗水过程及特点[期刊论文]-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12)
8.黄青.孙洪波.王让会.张慧芝.HUANG Qing.SUN Hong-bo.WANG Rang-hui.ZHANG Hui-zhi干旱区典型山地-绿洲-荒漠系统中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沙漠2007,27(1)
9.雷志栋.胡和平.杨诗秀.田富强.LEI Zhi-dong.HU He-ping.YANG Shi-xiu.TIAN Fu-qiang塔里木盆地绿洲耗水分析[期刊论文]-水利学报2006,37(12)
10.李志忠.周勇.罗若愚.Li Zhizhong.Zhou Yong.Luo Ruoyu风沙地貌研究的若干新进展[期刊论文]-干旱区研究
1999(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ghqdl200502017.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