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介质过滤器各部分功能介绍
多介质过滤器设计方案

多介质过滤器设计方案引言多介质过滤器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的一种常见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介质过滤器的设计方案,包括工作原理、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操作维护等方面,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多介质过滤器。
工作原理多介质过滤器主要是利用了不同物理性质的介质层对水进行多级过滤,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其工作原理如下:1.上层介质:粗颗粒介质–用于过滤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杂质,如泥沙、砂石等。
–通常使用石英砂、石英石、绿石、陶瓷球等作为上层介质。
2.中层介质:中等颗粒介质–用于进一步过滤较小颗粒的悬浮物和杂质。
–通常使用活性炭、炭砂、煤炭等作为中层介质。
3.下层介质:细颗粒介质–用于最细颗粒的过滤,以保证水质的最终脱色和净化。
–通常使用石英砂、铁砂、锰砂等作为下层介质。
整个多介质过滤器系统中,水从上至下通过不同层级的过滤介质,逐级去除杂质和悬浮物,最终得到清澈的水质。
结构设计多介质过滤器的结构设计包括滤器罐体、滤料层理和进出水管道等几个方面。
1.滤器罐体:一般采用环氧内胆和玻璃钢外衣的结构,以保证过滤器的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
2.滤料层理:根据实际需要,可设计为单层、双层或多层结构,以满足不同水质的过滤要求。
每一层滤料之间需要设置分隔层,以保证水流均匀通过每一层滤料。
3.进出水管道:进出水口需要设计在滤料层的上部和下部,以保证水能均匀进入和退出滤料层,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
材料选择多介质过滤器的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耐久性和过滤效果。
1.滤料材料:石英砂、石英石、绿石、陶瓷球、活性炭、炭砂、煤炭、铁砂、锰砂等。
根据水质和处理目标,可选用单一材料或组合使用多种材料。
2.罐体材料:环氧内胆可保证耐腐蚀性,玻璃钢外衣可增强罐体的机械强度。
3.进出水管道材料:一般选择耐腐蚀的塑料管道或不锈钢管道,以防止出现二次污染。
操作维护为保证多介质过滤器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需要进行一定的操作维护。
1.定期冲洗:根据水质和使用时间,每隔一段时间需进行定期冲洗,清除滤料堵塞和杂质嵌积,以保证过滤效果。
多介质过滤器

多介质过滤器详细介绍一、多介质过滤器介绍多介质过滤器就是过滤器里面的填充滤料不是单一的一种,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滤料的过滤器叫多介质过滤器,在净化水系统中常见的滤料有:无烟煤、石英砂、活性炭、锰砂、图、陶粒、瓷砂等。
二、介质过滤器结构组成多介质过滤器一般有碳钢或不锈钢304制作,内涂环氧树脂或内衬天然橡胶防腐,布水系统有吊篮布水,下有穹形板布水,不锈钢管式布水,平板布水,布水水帽有ABS蘑菇型和绕丝柱形布水,其中管式布水和,穹形板布水下有垫层,有大的鹅卵石或大的石英砂组成,这主要是他们空隙大,阻力下,便于收集水和反洗。
多介质过滤器的滤层设计滤料一般要考虑粒径要求下层滤料粒径小于上层滤料粒径,以保证下层滤料的有效性和充分利用。
上层的密度要小,以保证反洗之后分层复原,如果上层密度小,那么经过反洗之后上层的滤料沉到下层了。
以两层滤床为例,上层滤料颗粒最大,密度小的轻质滤料组成,如无烟煤、活性炭;下层滤料粒径小,密度大,一般为石英砂组成;形成了上层滤料起粗滤作用,阻力下,水头损失小,下层滤料起精滤作用,截污能力强,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多介质滤床的作用,即水头损失小,过滤效果好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各介质的优点。
三、多介质过滤器常见滤料介绍1、石英砂滤料石英砂一般做为纯水设备以及超滤设备的预处理,他主要是通过过滤层泥沙,胶体,金属离子以及有机物进行截留,吸附。
在一般的水处理常用,因为其无污染,价格低廉,运行成本低,所以应用比较广泛。
2、活性炭滤料活性炭是一种很细小的炭粒单位面积有很大的微孔,通常我们叫他毛细管孔。
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大,在与与水中杂质充分接触。
这些杂质能被吸附在微孔中,从而去掉水中胶体等杂质。
活性炭还能吸附水中的CL离子以及臭氧,对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能明显的对水中的色素进行吸附,在水处理行业一般我们要求碘值在700mg以上,这样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较强。
3、无烟煤滤料无烟煤是从深井矿物中精选的,具有最高的含碳量百分比,做水处理用的无烟煤滤料采用人工分类还经过过滤和冲洗,减少无关矿物质并降低灰分含量确保其适合水过滤之用,外观光泽度好,呈多棱形颗粒状,抗压耐磨性强。
多介质过滤器

汇报人:西北小兔兔 2024-02-01
目录
• 多介质过滤器介绍 • 多介质过滤器原理与结构 • 多介质过滤器性常见滤料介绍 • 多介质过滤器的维护保养
多介质过滤器介绍
01
定义与工作原理
多介质过滤器是一种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滤介质,按照一定的比重和厚度进行 配置,形成多层过滤层,通过物理拦截和吸附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有机 物、重金属离子等杂质的设备。
多介质过滤器常见
03
滤料介绍
石英砂滤料
01
02
03
成分
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具 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作用
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胶体、泥沙、铁锈等杂质 。
适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工业 用水、污水处理等领域。
活性炭滤料
成分
主要由碳元素组成,具有 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较大的 比表面积。
作用
吸附水中的有机物、余氯 、异味、色素等杂质,改 善水质口感。
纤维球
优点是比表面积大、弹性好; 缺点是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
多介质过滤器的维
04
护保养
定期清洗
根据水质和使用情况,定期对过滤器进行清洗,去除截留的 杂质和悬浮物。
检查滤料
定期检查滤料的使用情况,如有破损或老化应及时 更换。
紧固部件
定期检查过滤器各部件的紧固情况,如有松动应及时拧紧。
防腐处理
作用
去除水中的铁、锰等重金属离子, 同时去除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下水、含铁锰较高的水处 理。
纤维球
成分
由合成纤维制成,具有较大的比 表面积和良好的弹性。
作用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有机 物等杂质,提高水质清澈度。
多介质过滤器

多介质过滤器说明多介质过滤器又称机械过滤器,一般用于水处理工程的预处理过程,主要去除机械杂质,胶体,微生物,有机物和活性氯等。
壳体材质一般有PE、钢衬胶、钢喷塑及钢环氧防腐、不锈钢及玻璃钢等几种。
根据不同工艺需要,过滤介质一般有石英砂,活性炭,锰砂,无烟煤等。
根据进水方式可分为单流式过滤器、双流式过滤器,根据实际情况可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单流式机械过滤器的管道简单,运行平稳。
过滤流速一般为4-50m/h,运行周期一般为8小时。
双流式机械过滤器上下两端设有进水装置,中部设有出水装置。
其优点是过滤水量较大,除污能力较高,运行周期长,一般为20小时,缺点是管道系统较为复杂,运行不太稳定,冲洗换料较为困难。
机械过滤广泛用于水处理过程中,主要用于给水处理除浊,反渗透、以及离子交换软化除盐系统的前级预处理,也可用于地表水、地下水除泥沙。
进水浊度要求小于20度,出水浊度可达3度以下。
双层滤料为:上层无烟煤400mm/1.2~2.5mm;下层石英砂800mm/0.5~1.2mm。
工作原理机械过滤器又称压力过滤器,是指原水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通过过滤介质滤除水中悬浮物,不溶性颗粒,除去色味,脱氯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当净化一定量原水后,通过反冲洗方式,对过滤介质进行净化清洗,使之恢复过滤功能。
产品特点:设备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安全性能高;运行稳定;易于维护保养。
反冲洗1、在设计反冲洗装置时,反冲泵、管道必须符合反冲洗量的要求,反冲洗强度为12~15L/(s.m2); 2、采用压缩空气擦洗滤料,使滤料表面的污泥等物脱落,其强度为18~25L/(s.m2)。
技术参数设计压力:工作压力6kgf/cm2 试验压力:9kgf/cm2 进水温度:4~50℃运行流速:10m/h(设计可考虑:单层滤料8m/h;双层滤料12m/h)浊度:进水<20mg/l,出水<5mg/l 反洗强度:无烟煤10~12 L/s·m2;石英砂15~18 L/s·m2;无烟煤、石英砂双料13~16 L/s.m2。
多介质过滤器各部分功能介绍

多介质过滤器各部分功能介绍1.过滤介质层多介质过滤器的核心部分是由不同颗粒大小、密度和厚度的介质堆积而成的过滤介质层。
这些介质包括石英砂、活性炭、磁性填料、陶粒等。
过滤介质层的主要功能是过滤水中的不同大小和类型的悬浮物、颗粒和有机物。
每种介质都具有不同的过滤效果和吸附性能,可以去除不同的污染物。
2.进水管道进水管道是多介质过滤器的入口,将待过滤的水引入过滤器中。
进水管道通常具有一定的过滤装置,如过滤网或过滤器,以防止较大颗粒的杂质进入过滤介质层,防止堵塞或损坏过滤介质。
3.出水管道出水管道是多介质过滤器的出口,将经过过滤的水排出设备。
出水管道通常与出水阀门连接,可以调节水流的速度和压力。
出水管道还可以连接到其他处理设备或系统,以后续处理或分配水资源。
4.控制阀门多介质过滤器上设置了几个控制阀门,用于调节和控制过滤器的运行和性能。
常见的控制阀门包括控制进水和出水的阀门、冲洗阀门和泄水阀门。
这些阀门可以手动或自动控制,通过调节流量、压力和操作模式来实现过滤器的正常运行。
5.冲洗装置多介质过滤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过滤介质层会逐渐积累污染物,导致过滤效果下降。
为了保持过滤器的性能,需要定期进行冲洗。
冲洗装置通常由冲洗管、喷头、水泵和控制系统组成,用于将清水通过过滤介质层进行反向冲洗,以清除污染物和杂质。
冲洗装置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冲洗时间和频率。
6.压力表7.支架和壳体总之,多介质过滤器的各个部分各司其职,通过协同工作,实现对水质的有效过滤和净化。
这些部分包括过滤介质层、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控制阀门、冲洗装置、压力表、支架和壳体等。
通过合理配置和操作这些部分,可以使多介质过滤器具有高效、稳定和持久的性能。
多介质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

多介质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多介质过滤器通常由上部进水口、过滤介质层、过滤器底部收集系统和排水口组成。
入水时,水通过进水口进入过滤器的顶部,并逐渐通入多个介质层。
这些介质层通常由按照粒径大小递减排列的沙子、石子和活性炭等颗粒物组成。
水从上至下通过这些介质层,同时被过滤的杂质逐渐沉积在介质层中。
清洗水出口和排水口位于底部,纯净水从中间的清洗水出口流出,而带有杂质的水则通过排水口排出。
1.进水过程:水通过进水口进入过滤器,并随着重力的作用逐渐下降,通过多个介质层。
在这个过程中,大颗粒的杂质会被介质层拦截,并逐渐沉积在介质床中。
2.滤层淇淆:由于水的流量较大,进入滤层的水可能会使滤层颗粒物与颗粒相互碰撞,从而导致滤层颗粒的混乱。
这个过程称为滤层淇淆,它有助于排除滤层颗粒中的空隙和杂质,使其达到最佳过滤效果。
3.淤泥层形成:随着杂质的沉积,介质层中会形成一层淤泥层。
淤泥层的形成有助于进一步拦截杂质,但也会增加压力损失,因此需要定期清洗。
4.水量控制:多介质过滤器需要经常检查和调整进水流量,以确保过滤器的正常运行。
过高的进水流量会导致过滤效果降低,过低的进水流量则会导致滤层颗粒物聚集不均匀,影响过滤效果。
5.清洗和回灌:一段时间后,多介质过滤器的滤层会积累大量的杂质,从而影响过滤效果。
为了恢复过滤器的工作效率,需要进行清洗和回灌操作。
清洗过程一般包括喷洗、倒灌和洗刷等步骤。
在使用多介质过滤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过滤介质:多介质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与所选用的介质及其排列顺序有关。
根据水源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介质组合,以满足不同的处理要求。
2.控制进水流量:过高的进水流量会使滤层颗粒物散乱,降低过滤效果;过低的进水流量则会导致滤层中的杂质沉积不均匀。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操作要求合理控制进水流量。
3.定期清洗和维护:多介质过滤器的滤层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积累大量的杂质。
为了保证过滤效果,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过滤器,清除滤层中的杂质和淤泥。
多介质过滤器内部结构

多介质过滤器内部结构
多介质过滤器内部结构通常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罐体:多介质过滤器的主体结构,通常由碳钢防腐或衬胶、不锈钢304、玻璃钢等材质制成。
2.布水器:负责将原水均匀地分布到滤层上,一般安装在过滤器的顶部。
3.滤料:多介质过滤器的核心部分,通常由多种过滤介质组成,如石英砂、活性炭、无烟煤、锰砂等。
滤料按照一定的粒度、形状和厚度进行级配,以实现对不同颗粒的过滤和去除。
4.滤板和滤帽:滤板通常与布水器相对应,用于支撑和固定滤料,而滤帽则安装在滤板的上方,用于收集过滤后的水。
5.布气器:在某些多介质过滤器中,布气器用于向滤层中注入空气,以增加水的流速和混合效果。
6.收水器:负责收集过滤后的水,通常安装在过滤器的底部。
7.支腿或支座:用于支撑过滤器的结构,可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一些多介质过滤器还具有反冲洗系统,用于定期清洗滤料和恢复过滤效果。
反冲洗系统通常包括反洗排水阀、反洗进气阀等部件。
以上是多介质过滤器内部结构的一般组成,具体内部结构可能会因制造商和型号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需要了解特定型号的多介质过滤器的内部结构,建议参考相关产品说明书或联系专业人士获取详细信
息。
多介质过滤器的工作原理

多介质过滤器的工作原理
1.过滤介质选择:根据水质分析数据,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过滤介质。
常用的过滤介质包括砂石、活性炭、水石英砂等。
2.进水:水通过入口管道进入过滤槽,在进水管道上通常配备有防止大颗粒物进入槽体的滤网或者格栅。
3.水分布器:水通过水分布器均匀地分布到槽体的上部,这样可以保证水流均匀通过过滤介质。
4.过滤:水从上部流入槽体,在多介质过滤器中从上至下穿过不同的过滤介质层。
在穿过过滤介质的过程中,水会被过滤介质截留、吸附和吸附,从而去除悬浮物、颗粒物、有机物等。
5.出水:经过多个过滤介质层的过滤,已经被处理的水从底部排出,同时还会排出一部分被截留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6.回洗:随着过滤的进行,部分悬浮物和颗粒物会逐渐积聚在过滤介质层的表面,降低了过滤效果。
为了保持过滤器的稳定运行,需要定期进行回洗操作。
回洗时,通过反向水流将过滤介质层上的杂质冲出,然后将杂质排出。
1.筛选:过滤介质的大颗粒物可截留较大的悬浮物和颗粒物,通过筛选的方式去除。
2.吸附:活性炭等过滤介质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有机物、异味和颜色等。
通过吸附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质去除。
3.捕集:过滤介质的微孔结构可以捕集细小的颗粒物,例如沉积物、胶体等。
4.离子交换:一些过滤介质具有离子交换能力,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
属离子和硬度物质,改善水质。
总的来说,多介质过滤器通过利用不同过滤介质的特性和作用,实现
对水中杂质的截留、吸附、吸附、捕集和离子交换等,从而达到提高水质、净化水源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介质过滤器
多介质过滤罐大多填充石英砂、无烟煤和锰砂等滤料。
其作用主要是降低水浊度,并且可以去除水中的大量细菌、病毒、有机物等。
从而为后续的消毒工序创造了有利条件。
锰砂对铁、锰的去除效果显著。
活性炭过滤罐
活性炭具有大量的微孔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具有极强的物理吸附能力。
能够十分有效的吸附水中杂质,尤其是有机物和微生物。
活性炭表面形成的含氧催化氧化和化学吸附的功能,可以去除一部分水中的金属离子。
活性炭对水中尚存的余氯有极强的吸附作用,以保护下游的不锈钢设备及管道表面和满足后序水处理单元的入水要求。
自动反冲、再生软化罐
软化罐内填充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克通过树脂的离子交换反应,降低水的硬度,防止钙、镁离子与碳酸根、硫酸根离子结合,在后序水处理设备或管道中结垢。
精密过滤器
精密过滤器又称保安过滤器,过滤精度一般为5μm。
其作用在于截留一切粒径大于5μm 的物质,以满足反渗透的入水要求。
反渗透
反渗透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于起除盐作用的反渗透膜的性能。
反渗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通透膜。
反渗透技术除了应用反渗透和反渗透的原理外,还利用了膜的选择吸附和针对有机物的筛分机理。
反渗透膜的孔径大多小于等于10×10-10m,其分离对象为溶液中处于离子范围和分子量为几百左右的有机物。
它能滤除各种细菌,如最小的细菌之一绿脓杆菌(3000×10-10m),也能滤除各种病毒,如流感病毒(800×10-10m),脑膜炎病毒(200×10-10m),还能滤除热原(10~500×10-10m)。
这是制药用水十分关注的问题。
由于反渗透的操作工艺简单、除盐效率高,使用在制药工艺用水中,还具有较高的除热原能力,而且也比较经济,成为制药用水工艺中首选的水处理单元。
反渗透技术不仅使用于纯化水的制备工艺过程中,使用反渗透法还可制造具有注射用水质量的水,《美国药典》从十九版开始已收载此法为制备注射用水的法定方法之一
杀菌系统
A、氧和紫外线有序结合用于消毒/灭菌。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的氧化能力在天然元素中仅次与氟,位居第二。
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需的葡萄糖氧化酶等,也可以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细胞、核糖核酸,分解DNA、RNA、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的物质代谢生长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
在水处理中对除嗅、脱色、杀菌、去除酚、氰、铁、锰和降低COD、BOD等都具有显著的效果。
紫外线能降低水系统的预处理系统中新菌落的生成速率,位于臭氧之后的254nm紫外灯可同时用于消毒和清除臭氧的残留。
B、循环回流以防止细菌滋生。
在纯化水系统中的预处理系统、制水系统和用水系统分别设有循环水路,在节假日或晚间不用水时;纯化水罐水满时;出水电导率超标时,各系统内的水保持一定的程度的循环,必要时再辅以紫外或臭氧/紫外杀菌以防止细菌滋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