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区域地理专题复习—亚洲

合集下载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亚洲 (共55张PPT)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亚洲 (共55张PPT)

多样的地域文化
34
亚1、洲找部出亚分洲人国均家GD2P0最03多年和最人少的均国G家D.看P差距 是多大,你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差距吗? 2、中国人均GDP是多少,在亚洲各国间居什么地位? 我们应该怎么办?
35
2003年亚洲五国三类产业构成
36
亚洲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原因
各国各地区差异很大 原因:历史原因(曾被殖民统治的国家
我 们 所 生 活 的 大 洲
1
认识区域的方法:
自然地理环境
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湖 (植被、土壤)
人地关系 资源 灾害
可持续发展
人文地理环境 行政区 农业、工业 人口、民族(语言) 交通、城市 文化、历史 商业(贸易) 经济(政策、劳动力、 技术、市场)
环境、经济发展
2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49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
50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
51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一半淡的湖泊
52
重点小结
熟练运用地形图:读出海拔高度、分析 地形特点。 亚洲的地形特点:
1.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地面起伏大 、高低悬殊 亚洲的河流分布特点:放射状
53
地形剖面图
13
①地形类型: 以高原山地为主,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
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地势特征: 中部高四周低 ③地形对其它地理事物的影响: 决定河流的流向 影响大气运动
14
主要河流河湖泊(读地图册79页地形图)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黑龙江、长江、黄河、湄公河 印度河、恒河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

亚洲复习知识点总结

亚洲复习知识点总结

亚洲复习知识点总结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拥有丰富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在复习亚洲相关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1. 地理特征:- 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北界北冰洋。

- 地形多样,包括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及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

- 亚洲气候类型丰富,从北极的极地气候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

2. 人口与种族:-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约占全球人口的60%。

- 种族和民族极其多元,包括汉人、印度人、阿拉伯人、日本人等。

- 语言多样,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印地语、日语、韩语等。

3. 历史与文明:- 亚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中的两个所在地。

- 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等。

-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商品的交流。

4. 经济与发展:- 亚洲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发达国家如日本,也有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

- 近年来,亚洲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增长迅速,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亚洲面临着人口压力、资源分配不均和环境污染等挑战。

5. 政治体系与国际关系:- 亚洲国家政治体系多样,包括民主共和国、君主制国家和一党制国家等。

- 亚洲地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中国和日本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如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南中国海的领土争端等。

在复习亚洲知识点时,学生应该注重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关注亚洲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亚洲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这样的复习,可以更全面地掌握亚洲的相关知识。

中考复习地理资料-世界区域地理-亚洲

中考复习地理资料-世界区域地理-亚洲

知识点1 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1.半球位置:亚洲的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经纬度位置: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

经度位置约在26°E~170°W之间。

3.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4 4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为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人们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六个地区。

知识点2 亚洲地形和河流1.亚洲的地形、地势(1)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中部是高峻的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北部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部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南部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西部有伊朗高原等。

(3)亚洲主要的山脉、高原和平原①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阿尔泰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②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③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

2.亚洲的河湖(1)主要大河:注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勒拿河、叶尼塞河;注入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注入太平洋的有长江——亚洲首位、世界第三长河,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2)河网特点: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受地势地形的影响)。

(3)独具特色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地理复习——亚洲概述

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地理复习——亚洲概述

亚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 候类型,据此完成1、2题。
1、与世界各大洲相比,亚洲最为突出的气候特
点是(A )
A.季风气候显著 B.以热带气候为主
C.海洋性强
D.气候类型单一
2、形成亚洲突出气候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B)
A.纬度位置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地形
D.洋流
三、亚 洲 人 文 环 境
3、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大洋B洲
D A
6、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B) ①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 ②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③日本群岛—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 ④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咸水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经纬度位置
东经26度
北纬81度 西经169度
南纬11度
东:白令海峡(169°W) 西:黑海海峡(26°E) 南:努沙登加拉群岛(11°S) 北:北地群岛(81°N)
围三洋, 连两洲, 两洲隔海 望。
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
山 脉


中西伯利亚高原
蒙古高原
阿 伊朗高原 帕米尔高原
夏季风强,从海洋上带来的 水汽多,降水就多。如果过 多,就可能形成水灾。
三、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 中部地形以 山地、高为原主,平原分布于四周 地区的大河中下游。
2、河流特征:大河顺势由 中部向四周 放射状奔流。
3、气候特征: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 显著,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异导致不同的文化。
亚洲人文环境总结
人口最多的大洲
多样的地域文化

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17-区域地理(一)亚洲

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17-区域地理(一)亚洲

区域地理-亚洲知识点一、亚洲概述:1、山地、高原为主的地形。

主要山脉:主要高原:主要平原:2、河流湖泊。

主要河流:主要湖泊:3、气候分布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高山气候:二、东亚-以日本为例1、自然地理概况(1)领土构成:四大岛。

(2)火山地震频发:板块交界,地壳不稳定。

(3)气候特点:季风气候,海洋性显著。

(4)资源贫乏,水能资源与森林资源丰富。

(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2、工业状况分布:太平洋沿岸与濑户内海(三湾一海: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濑户内海)主要工业区: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洲、濑户内海。

【例1】读右图,回答问题。

1.四图中,附近有世界著名大渔场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四个岛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右图各气候类型与上图中四个岛屿对应正确的是()A.①一甲、②一乙、③一丙、④一丁B.①一丙、②一乙、③一甲、④一丁C.①一乙、②一丙、③一丁、④一甲D.①一丙、②一乙、③一丁、④一甲4.电子工业发达,有“硅岛”之称的是()A.①B.②C.③D.④三、南亚:三种地形(山地、平原、高原)三种气候(热季、热沙、高山)旱季(10月至次年5月)雨季(6月至9月)分明。

三大河流(布拉马普特拉、恒河、印度河)三大宗教(伊斯兰、印度、佛教)三大农业发展有利条件(地肥、面大、水热足)三大经济作物(棉花、黄麻、茶)三大工业区(孟买[最大港]、加尔各答[最大城]、班加罗尔)三大矿产(煤、铁、锰)三大工业(钢铁、棉纺、麻纺)四、东南亚:1、特殊的地理位置,十字路口位于亚欧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和印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置2、主要部分:中南半岛(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沿海多平原)、马来群岛,主要国家。

3、主要气候:热带雨林、热带季风(气压带风带、气温降水)4、主要自然灾害:北部:台风、暴雨、滑坡泥石流、火山地震南部:暴雨、滑坡泥石流,火山地震5、农业及矿产: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热带种植园农业。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亚洲概述精品PPT课件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亚洲概述精品PPT课件

四、河流和湖泊
2.主要河流 ②注入印度洋 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 (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③注入北冰洋 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叶 尼塞河、勒拿河
四、河流和湖泊
2.主要河流 ④内流河 塔里木河、锡尔河、阿姆河、 伊犁河
四、河流和湖泊
(二)湖泊 ①主要的湖泊 里海-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海迹湖 死海-世界最低胡,构造湖 贝加尔湖-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 湖,构造湖 巴尔喀什湖-咸淡并存,东咸西淡 咸海、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 太湖 ②分布
二、地形、地势——以山地和高原位置
③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④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 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 恒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 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图兰 平原
二、地形、地势——以山地和高原位置
⑤丘陵 东南丘陵、哈萨克丘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地形、地势——以山地和高原位置
7、资源(种类、分布) 区域地理学习应一般了解:
菲律宾群岛南部
④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
三、气候
2.主要气候类型 ②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菲律 宾群岛北部
③热带沙漠气候 阿拉伯半岛、印度河平原
三、气候
2.主要气候类型 ④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 候 中国东部、日本、朝鲜半岛、 俄罗斯远东地区
2、农业(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农业分布) 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主要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 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兴都库什山、大兴安岭、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 地形起伏大、高低悬殊
中国东部、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 4、地形(特征、主要地形区)

【最新】高考区域地理复习--亚洲

【最新】高考区域地理复习--亚洲

二、人文地理特征
【亚洲分区再详细学习】
(二)河流
思路:地形+气候→水文→水能资源或航运价值+ 水旱灾害 重要考点:描述某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①径流量(大、小);【降水量大小】 ②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小);【降水量季节变化】 ③结冰期(有无、长短);【最冷月气温】 ④含沙量(大小);【植被、河段】 ⑤汛期(有无-时间、长短);【雨季】 ⑥(有无)凌讯;【最冷月气温、流向】 ⑦流速;【河段、地形】 ⑧冬季断流(内流河)。 ( ⑥ 、⑧如果有才写,无则不写)
思路:位置(+地形)→气候→自然带(植被) →土壤 重 要 考 点 : 判 断 气 候 类 型 。
(二)气候
思路:位置(+地形)→气候→自然带(植被) →土壤
重要考点:描述某大区域气候特征。
(1)位于哪些热量带,气候类型单一还是复杂多 样 ,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气温、降水特征) (2)气候类型的分布(气温、降水特征) (3)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是否显著
4、描述亚洲气候特征。
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 候分布广; 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季风气候为主,中亚、西亚 和东亚内陆以干旱的气候为主; 亚洲中部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是否显著。
5、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①纬度位置:亚洲南北跨度大,跨寒、温、热 三带,有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 ②海陆位置:亚洲东西跨度广,有湿润、半湿 润、半干旱、干旱的气候。 ③地形因素:亚洲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很大, 气候呈现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④亚洲面积广。 思路:位置(+地形)→气候→自然带(植被) →土壤
(二)河流
★概念区别:水文与水系
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是指河水结构、变化 等,如流量、流速、水位、汛期、水温和冰 期、含沙量等。 河流水系特征一般可以图上直接看出来 ,水文特征一般通过其它地理要素推理。

区域地理亚洲知识点归纳

区域地理亚洲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亚洲概述一、地理位置(半球、濒临大陆大洋、跨经纬度)1、半球:北半球、东半球2、濒临大陆(欧、非、大洋、北美);濒临大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3、跨经纬度(26°E—169°W,10°S—80°N)二、第一大洲1、面积最大2、跨纬度最广3、东西距离最大4、海岸线最长5、大陆架面积最宽广6、海峡半岛数量世界首位三、地形特征1、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高周低,起伏大2、基本知识:①世界最平坦的平原平原,②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高原,③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山脉,④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峰,⑤世界上最低的盆地盆地⑥世界陆地的最低处四、河流湖泊1、特点:大河多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分布,流向四周内流区面积大2、世界第三大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世界上最深的湖世界上最大的湖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五、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六、人口特征数量多增长快分布不均七、地域文化八、国家与分区第二节东亚(△日本)一、位置与范围1.位置: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纬度位置:20°N-50°N经度位置:80°E—140°E2.范围: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岛国:日本(首都东京)3.特点: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二、地形与河流1、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多种多样: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2、对河流影响: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半岛、岛屿:河流短促三、气候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成因?特点?)气候有海洋性、过渡性、大陆性2、西部内陆地区(中国西部和蒙古):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人口和经济1、人口数量和分布2、人种3、民族4、经济:东部沿海地区条件优越,人口稠密,农业、工业发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洲地形特色:亚洲主要的河流湖泊亚洲地形及成因的分析:地势特点地形类型及空间分布特殊地形【内力作用:挤压上升张裂断裂下陷、岩浆喷发;冰川(冷)风力(干)流水(湿润)的侵蚀(陡)堆积(平坦)】亚洲气候A.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①长度②流向③流域面积大小④落差大小⑤河道曲直情况⑥支流多少 B.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①流量:②水位:③含沙量:④结冰期(凌汛):⑤水能:⑥流速快慢与地形坡度⑦汛期 C.湖泊(类型) D.水资源(多少)亚洲季风区的水田农业: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Q城市位于图中位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______ ___________ (2)对比分析P、Q两地气候的异同点及其成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朝鲜和越南的主要粮食作物都是_______。

分析两国发展该种农作物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的社会制约因素(10分)。

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 简要分析越南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2.下图中M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口约1.38亿,经济以农业为主,约8001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水稻是其种植面积最广(约占耕地面积的80%)的农作物,当地农民在长期的耕作过程中发展出三季栽培的稻株:冬稻、夏稻和秋稻。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M国主要的地貌类型,并指出形成该地貌的过程。

(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为了解决粮食的需求问题,M国拟扩大杂交高产冬稻的种植面积,并逐渐替代秋稻。

指出M国在推广杂交高产冬稻面临的最大障碍,并提出解决措施。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M国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______ ___________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