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案
食品机械与设备培训课程

食品机械与设备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
是为培养和检验应考者有关各种食品加工常用机械设备的种类、特点、性能、适用性、选型、流程配套等方面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一门专业课程。
食品加工机械设备是食品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保障。
现有食品加工业的规模化与自动化发展、传统食品的工业化、食品新资源的利用、新工艺、新产品的产业化等,都离不开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支持。
食品加工机械设备对食品加工过程中产品的质量保证、生产效率的提高、能量消耗降低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以工艺为主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对于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了解十分必要。
食品加工工艺知识与机械设备知识的有机结合是食品加工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是使应考者:掌握食品工厂常用机械设备的基本类型、各类设备主要型式、工作原理、结构与操作特点、适用场合;具有根据加工工艺要求选择适当食品加工机械设备进行合理配套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根据加工工艺要求对定型设备进行调整改造要求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总论理解:1.食品机械设备的定义2.食品机械设备在食品加工中的重要性第一节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的分类与特点理解:1.食品加工机械设备分类方式。
掌握:1.食品加工机械设备按单元操作分类;重点掌握:1.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特点。
第二节食品加工机械的材料理解:1.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用材在(1)机械性能、(2)物理性能和(3)耐腐蚀性能方面的要求;2. 食品机械设备常用的(1)钢铁、(2)不锈钢、(3)有色金属和(4)非金属材料的特点;掌握1.根据食品加工工艺特点,选择设备和容器的食品加工接触面材料。
重点掌握:1.食品机械设备常用不锈钢材料的特点与用途;2.国内外对不锈钢材料的标示方法。
第三节食品机械设备的结构要求理解:1.食品机械设备结构的卫生要求;2.食品机械设备结构的安全性要求。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教案

课程简介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是讲述有关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应用特点以及参数的选择与确定等内容的课程。
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过物理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食品工程原理等课程基础上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备选型基础,掌握工艺设备的一般设计方法,了解目前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初步把握发展动态的能力,为今后能完全胜任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掌握典型食品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正确选型;2.使学生具有对食品机械进行研究、设计和研究开发新设备的初步能力;3.使学生了解通用型食品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力学知识、工作原理、结构及参数计算;4.培养根据工艺要求正确选择通用食品机械的能力;《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011209-4011210英文课程名:Food Process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总学时:90学时学分:5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食品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化工原理、食品工艺学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讲述有关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应用特点以及参数的选择与确定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备选型基础,掌握工艺设备的一般设计方法,了解目前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初步把握发展动态的能力,为今后能完全胜任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四章。
第一章绪论4课时第一节概述1课时1、技术经济指标2、设计要求第二节食品机械与设备分类1课时1、按原料或产品分类2、按食品机械设备的功能分类3、食品机械与设备发展趋势第三节食品机械设备的构件材料2课时1、食品机械构件对材料的一般要求2、不锈钢的用途3、钢铁材料的用途4、有色金属的用途5、非金属材料的用途6、材料的耐蚀抗磨表面处理第二章物料输送机械10课时第一节固体物料输送机械6课时1、带式输送机2、斗式提升机3、螺旋输送机4、刮板输送机5、气力输送装置第二节液体物料输送机械4课时1、水力流送槽2、真空吸料装置3、液料泵第三章固体物料分选机械10课时第一节概述2课时1、固体物料分选的意义2、固体物料分选要素3、分选机械性能评价4、分选机械分类第二节散粒体物料分选机械4课时1、气流分选机械2、筛选机械3、重力分选机械4、精选机械5、其他分选设备第三节块状物料分选机械4课时1、尺寸式分选机械2、重量式分级机3、果蔬图象处理分级机4、内在品质分选设备第四章切割与粉碎机械8课时第一节概述2课时1、目的2、基本方法及适用性3、常见食品物料尺寸的表示及测定方法第二节切割机械3课时1、切割原理2、切割器的基本类型与刀片性能分析3、生产中常见刀片结构形式4、典型切割机械第三节粉碎机械3课时1、粉碎理论与工艺2、冲击式粉碎机3、研磨式粉碎机第五章物料分离机械10课时第一节概述1课时1、物料特性、分离形式及特点2、食品工业产品分离的技术要求第二节压榨机械与设备2课时1、压榨原理与应用2、典型压榨机械第三节过滤设备2课时1、过滤分离原理及应用2、典型过滤机械3、过滤机的选择与应用第四节离心机2课时1、离心分离原理与离心机分类2、典型离心机3、离心机的选用第五节萃取、膜分离、蒸馏操作方法及设备3课时1、萃取2、蒸馏设备3、膜分离技术第六章物料混合机械10课时第一节物料混合的基本概念1课时1、目的和要求2、混合原理第二节粉体混合机3课时1、粉体混合机理及混合均匀度的表示方法2、固定容器式混合机第三节液料搅拌器3课时1、目的2、搅拌器形式及液流流型3、搅拌器安装形式4、搅拌器的结构与选型第四节均质机、静态混合器、捏合机3课时1、均质机2、静态混合器3、捏合器第七章食品熟制设备5课时第一节蒸煮熟制设备1课时第二节烘烤熟制设备2课时1、远红外加热原理及元件2、远红外食品烤炉第三节油炸熟制设备1课时第四节微波加热原理与设备1课时1、微波加热原理2、微波加热设备第八章杀菌设备5课时第一节加热杀菌设备类型1课时1、目的2、方法3、加热杀菌设备类型第二节后包装加热杀菌设备2课时1、特点2、管式杀菌装置3、板式杀菌机4、其他类型杀菌设备第三节罐装食品加热杀菌设备2课时1、罐装食品加热杀菌特点及设备分类2、间歇式杀菌锅3、连续式杀菌机第九章浓缩设备6课时第一节浓缩的基本原理及其设备分类2课时1、浓缩的基本原理2、料液特性对于浓缩设备选择的影响3、浓缩设备的分类4、常压蒸发设备第二节真空浓缩设备2课时1、非膜式真空蒸发器2、膜式蒸发器第三节真空浓缩系统及其附属设备2课时1、真空浓缩系统附属设备2、真空浓缩系统第十章物料干燥设备6课时第一节干燥原理及对干燥设备的技术要求1课时1、干燥过程2、干燥设备技术要求3、干燥设备的选用第二节通风干燥设备2课时1、厢式干燥机2、带式干燥机3、流化床干燥器第三节喷雾干燥设备2课时1、喷雾干燥原理2、喷雾干燥设备的主要构成3、喷雾干燥设备系统配置第四节滚筒干燥设备、真空干燥设备、升华干燥设备1课时1、滚筒干燥设备2、真空干燥设备3、升华干燥设备第十一章速冻与制冰设备5课时第一节压缩制冷原理与系统2课时1、压缩制冷原理2、制冷压缩机3、压缩制冷系统的主要附属设备4、常见制冷系统第二节食品速冻设备2课时1、速冻方法与特点2、常见速冻设备第三节冷藏库1课时1、冷藏库的作用、分类和组成2、冷藏库的制冷系统及其设备选择第十二章食品包装机械11课时第一节食品包装技术方法与包装机械的类型1课时1、食品包装技术方法2、包装机械类型第二节袋装机械3课时1、袋装机的工作过程2、袋的基本形式3、袋装机的种类第三节液体灌装机3课时1、罐装机的分类2、液体罐装的工作过程3、液体灌装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选择第四节固体物料充填机2课时1、容积式充填机2、称重式充填机3、计数式充填机第五节真空包装机与真空充气包装机2课时1、工作原理2、真空包装机和真空充气包装机的分类三、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并结合学生的大量练习与实践四、成绩考核方式考试共分期中与期末两次,均以闭卷形式进行;平时则以书面作业形式进行考查。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机械与设备英文名称::Food Machinery课程性质:专业教育必修课程课程编号:0710067所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周学时:3学时总学时:45学时学分:3学分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预备知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热工基础、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课,对提高学生的食品工程专业理论水平,了解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操作要点,扩展食品工程专业知识领域;培养学生从食品工艺到工程及机械设备,从工艺单元操作到典型食品生产线,建立完整的食品工程理念和食品工厂机械设计概念,也为学生面向食品工程实际提供必备的工程专业知识基础。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教学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应用范围和选型计算,了解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现状、存在问题及国际发展方向,通过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应用本课程知识面向工厂生产实际的能力。
课程教材:殷涌光.食品机械与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目:[1]陈斌.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2]唐伟强.食品通用机械与设备.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3]李兴国.食品机械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考核形式:期末考试编写日期:2011年8月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了解国内外食品机械与设备现状和发展方向;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分类、选型原则等。
重点: 食品机械的分类与要求难点: 食品机械的特点第二章输送机械与设备(6学时)掌握各类输送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了解应用范围和选型计算方法。
重点:带式输送机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难点:螺旋输送机和气力输送设备的结构特点第三章清洗、分选机分级机械与设备(6学时)掌握各类清洗机械与设备、食品分级分选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了解应用范围和操作方法重点:洗涤的作用原理;各类清洗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难点:各类食品分级分选的机械工作原理第四章分离机械(6学时)掌握各类分离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了解应用范围重点:各类分离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难点:分子蒸馏与膜技术的概念第五章搅拌、混合及均质机械与设备(4学时)了解各类搅拌、混合及均质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操作方法。
食品机械与设备 教案

食品机械与设备授课人:班级: 09级食品1、2、3班学期: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性质:1.本课程属食品专业重要专业课之一;任务:1.了解和掌握食品机械的基本知识是掌握好食品加工的基础,同时通过工艺与机械相结合,为改进和设计新型的食品机械提供理论依据。
2. 到现在为止,大家已经掌握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工艺原理在此基础上来学习食品机械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参数选择和确定等内容,使大家具有一定的机械设备选型和一般工艺设备设计能力并掌握一般常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二课堂教学计划绪论(1学时)一、教学目的通过对国内外食品机械行业发展的对比,讲解我国食品机械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使学生了解我国食品机械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国食品机械工业现状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四、教学内容(一) 由食品工业发展看食品机械1.什么是食品工业?主要以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或化学工业的产品或半成品为原料,制造、提取、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具有连续而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工业体系。
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工业得到了飞跃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食品机械作为食品工业的装备,发展尤为迅速。
中国历年食品工业总产值1952年我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仅为82.80亿元,1980年的食品工业总产值为568.00亿元,到199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359.99亿元,199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已上升为全国各行业之首,高出排名第二的冶金行业1.5%。
而到200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已超过了6734.47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3.目前我国食品工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有:A.基础原料加工比重过大,食品制造业不到20%;B.结构比例不协调C.企业规模小、效益差、技术设备水平低4.食品工业的发展离不开食品机械工业的进步。
食品机械的现代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机械与设备Food Machinery and Equipment课程编码:6321F011 学分:3 总学时:48说明【课程简介】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以介绍食品加工时所使用的各类机械与设备及他们的工作原理与机构为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运输机械、清洗机械、筛分机械、分级设备、泵、粉碎设备、热交换设备课、包装设备等。
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及应用,并能够在实际生产中,按照食品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并配备生产线。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食品机械设备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特点,掌握各门工艺课程中涉及的单元操作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基本的造作注意事项。
希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食品工艺学中的各门课程中的加工原理及机械类型的选用等知识融会贯通。
【先修课程要求】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机械设计基础、食品工厂设计等。
【能力培养要求】在食品工程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机械与设备。
为工艺课的应用奠定基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在现代食品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的原理和操作,为学生的就业铺垫机械设备基础。
【学习总量】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验6学时;学生自主学习6学时,另行安排。
【教学方法与环境要求】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工厂实习和课程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应始终把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要求配备电脑操作台投影仪等设备。
【学时分配】【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许学勤,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4月,第二版参考书:【1】《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崔建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第一版【2】《食品机械与设备》,殷涌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3】《食品机械与设备》,康维民,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4】自编实验讲义大纲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任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发展方向。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标准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标准1.课程简介本门课程作为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限选课,主要讲授乳品、肉品、果蔬饮料及方便食品等加工机械与设备。
结构上以食品生产流程为主线,以常规设备为基础,以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为导向。
总体上突出设备的原理、结构、分类、操作维护和故障分析等应用性强的内容,力争体现针对性、关键性、适用性。
2.课程理念根据食品加工技术职业岗位任职和岗位工作过程要求,结合食品工程技术员需要,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对本课程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与改进: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适当讲述;实践课选择了与行业、企业和市场上常见食品机械为主,使该课程与行业有了更密切的结合,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通过食品机械与设备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食品机械与设备选型、维护、改造及设计的初步能力,并有重点地介绍典型食品厂生产线的配套、生产设备的安装、维护、检修技术,旨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为今后能较好地胜任食品加工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核心课程:为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的学生从事食品生产的技术岗位、工艺岗位毕业生夯实基础。
前导课程:有机化学、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原料学、食品保藏原理、食品理化与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技术等;支撑后续课程:食品质量管理与标准法规、食品加工技术、顶岗实习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食品机械与设备是为培养食品类相关专业学生有关各种食品加工常用机械设备的种类、特点、性能、适用性、选型、流程配套等方面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一门专业课程。
课程讲述有关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应用特点以及参数的选择与确定等内容。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典型食品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正确选型;(2)使学生具有对食品机械进行研究、设计和研究开发新设备的初步能力;(3)使学生了解通用型食品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力学知识、工作原理、结构及参数计算;(4)培养根据工艺要求正确选择通用食品机械的能力。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40635课程名称: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英文名称:Machine and Equipment of Food Process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72学分:3.5适用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画法几何、机械基础、食品工艺原理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的要求,主要讲授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及主要工艺设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掌握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选型、安装维护及安全操作等知识及技能。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
其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学习各类食品加工机构及设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等方面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为将来从事食品加工的生产过程的设备管理等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食品输送技术装备(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各种形态物料的输送特点;2.掌握输送机械的主要类型及其工作原理;3.了解各种主要输送机械的基本结构;4.掌握输送机械的基本性能特点;5.掌握输送机械的选用和使用要点。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液力输送技术装备1.主要内容i.液力输送的原理及分类ii.离心泵的原理与结构iii.往复泵的原理与结构iv.转子泵的原理与结构v.其他泵的原理与结构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液力输送设备的分类及工作原理;离心泵、往复泵、转子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问题与应用:要求学生掌握液力输送主要类型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学会离心泵性能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气力输送技术装备1.主要内容1)气力输送的原理及分类2)气力输送的动力设备3)气力输送的配套设备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气力输送的原理;气力输送设备的分类;气力输送设备组成。
3.问题与应用:掌握气力输送的工作原理及设备组成。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48学分:3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12面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课程代码:4100137先开课程: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性质:(必修课)执笔人:王世清审定人:(张岩)(孙庆杰)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食品机械与设备》是讲述有关食品机械与设备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应用特点以及参数的选择与确定等内容的课程。
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过物理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食品工程原理等课程基础上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备选型基础,掌握工艺设备的一般设计方法,了解目前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初步把握发展动态的能力,为今后能完全胜任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基本上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大部分组成。
理论部分采取板书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大量的食品机械图片和动画,形象的展示食品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状态,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部分是在校内基地和校外企业中进行,让学生更多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强化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理论基础知识,而且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并通过课堂讨论、学术报告,了解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和进展。
另外,随着该学科技术研究的深入,不断更新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当新的食品机械不断出现时调整授课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知识,以便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绪论:国内外发展简况及本课程的内容和任务(2学时)重点:初步了解食品机械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食品输送技术设备(6学时)第一节液力输送技术装备1.液力输送原理与分类2.离心泵的原理与结构3.往复泵的原理与结构4.转子泵的原理与结构5.其他泵的原理与结构第二节气力输送技术装备1.气力输送原理与分类2.气力输送的动力设备3.气力输送的配套设备4.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第三节振动输送技术装备1.振动输送原理与分类2.振动输送的主要设备第四节螺旋输送技术装备1.螺旋输送原理与分类2.螺旋输送的主要设备第五节其他输送装备及应用1.带式输送原理与设备2.刮板输送原理与设备3.斗式输送原理与设备4.悬挂与板式输送设备重点:离心泵的原理与结构及其示意图、气力输送原理与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轻工学院.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中国轻工业,1981
2.高福成.现代食品高新技术,中国轻工业,1997
3.徐景杭.未来十年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发展趋势,中国轻工业,1998
周 次
第2周,第2次课;总第4次课
章节名称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2 );实 验( );田间观察( )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
教学时数
2
授课方法
和手段
多媒体授课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节容的讲授,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了解气力输送方式的构成、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
教学基本容纲要
第三节 振动输送技术装备
一、振动输送原理与分类
二、振动输送的主要设备
第四节 螺旋输送技术装备
一、旋输送原理与分类
二、螺旋输送的主要设备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
难点:
麦格纽斯效应
教学过程
设计
本次课共90分钟。其中 容一、二45分;
容三、四45分
作业、讨论及辅导
思考题
1.足球中“香蕉球”是如何产生的?
2.影响物料气力输送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课后小结
本次课容通过大量同学日常生活中易接触的实例讲解基本上能够理解。但对麦格纽斯效应部分同学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当结合足球运动中的“香蕉球”讲解时,绝大部分同学尤其的男生兴趣极为高涨,也极力想弄清相关的原理,于是随着老师的思维在情绪极为轻松的情况下学到了知识。
参考资料
1.轻工学院.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中国轻工业,1981
2.高福成.现代食品高新技术,中国轻工业,1997
3.徐景杭.未来十年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发展趋势,中国轻工业,1998
周 次
第1周,第2次课;总第2次课
章节名称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2 );实 验( );田间观察( )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
食品机械与设备
授课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
11级
1-6班
课程代码
4100830
课程类型
必修课
必修课程(√ );限选课程( );全校性选修课程( )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36 );实 验( 12 );田间观察( )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
考核方式
闭 卷( √ );开 卷( );课程论文( )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
重点了解离心泵的原理与工作条件。“气蚀”的产生和防止。
难点:
转子泵、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设计
本次课共90分钟。其中 容一、二45分;
容三、四、五45分
作业、讨论及辅导
思考题
对离心泵的安装高度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课后小结
本次课容通过大量同学日常生活中易接触的实例讲解基本上能够理解。但对齿轮泵、转子泵的工作原理部分同学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当结合机械基础中齿轮的啮合讲解后,解决了问题。
参考资料
1.轻工学院.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中国轻工业,1981
2.高福成.现代食品高新技术,中国轻工业,1997
3.徐景杭.未来十年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发展趋势,中国轻工业,1998
周 次
第2周,第1次课;总第3次课
章节名称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2 );实 验( );田间观察( )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
具体操作( );多种形式结合( )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学时 48
学 分 数
3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 36 学时; 实验课 12 学时; 田间观察 学时
实际操作 学时; 讨 论 学时; 上 机 学时
教材名称
食品机械与设备
作 者
殷涌光
及
出版时间
中国轻工业,2000
指 定
参考资料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
现代食品高新技术
未来十年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发展趋势
课后小结
本次课课堂听讲时非常认真,讨论时气氛非常活跃。原因有:1)绝大部分学生以往对食品机械与设备了解甚少,刚接触本门课一下发现值得学习的东西应该很多,有一种新鲜感;2)同学对国外的差距甚感惋惜、遗憾和不服,也有一种为中国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快速发展大展身手的激情。
第一次课非常重要,是学生能否对本门课产生兴趣的关键。因此精选容、激情讲解和积极主动调动和把握同学的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时数
2
授课方法
和手段
多媒体授课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节容的讲授,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了解气力输送方式的构成、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
教学基本容纲要
第二节 气力输送技术装备
一、气力输送原理与分类
二、气力输送的动力设备
三、气力输送的配套设备
四、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
重点了解气力输送的原理与工作条件。
作者
轻工学院
高福成
徐景杭
及
出版时间
中国轻工业,1981
中国轻工业,1997
中国轻工业,1998
授课教师
王世清
职 称
教授
单 位
食品学院
授课时间
第1周至第10周;星期一第6-7节 ;星期三第3-4节
备注
周 次
第1周,第1次课;总第1次课
章节名称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2 );实 验( );田间观察( )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
五、食品加工与食品机械的分类、特点
六、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
了解国外的发展概况和差距,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本次课共90分钟。其中容一6分;容二12分;容三27分;
容四20分;容二15分;容三10分
作业、讨论及辅导
思考题
国外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差距主要在哪些方面?
讨论
国外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差距与我们的责任
教学时数
2
授课方法
和手段
多媒体授课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节容的讲授,让同学对国外食品机械与设备发展简况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并明确本课程的容任务
教学基本容纲要
一、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发展动力
二、推动食品业及食品机械与设备迅速发展的因素
三、我国食品业及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发展概况
四、我国食品业及食品机械与设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农业大学教案2013 ~2014学第 一 学期课 程 名 称
食品机械与设备
课程代码
4100830
课程性质
专业课
学时数
48
开课院(部)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研室
食品工程
授 课 班 级
食品科学与工程11级1-6班
主 讲 教 师
王世清
职 称
教 授
教研室主任
岩
专业负责人
京新
二○一二 年 八 月
农业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教学时数
2
授课方法
和手段
多媒体授课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节容的讲授,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了解数种液体输送方式的构成、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
教学基本容纲要
第一章食品输送技术设备
第一节 液力输送技术装备
一、液力输送原理与分类
二、离心泵的原理与结构
三、往复泵的原理与结构
四、转子泵的原理与结构
五、其他泵的原理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