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00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2020年 ISO9001 体系文件全套-QP-XZ00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文件

XX有限公司ISO9001 体系文件全套-QP-XZ00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文件(1.0版)制订:审批:2020-1-1发布 2020-1-1实施目的不断对质量体系进行评价和纠正,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并为质量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1.适用范围适用于总经理对本公司的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审,以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YY/T0287-2003的要求,确保质量体系适用于实现本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要求。
2.职责2.1.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并对评审结果负责。
2.2.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汇报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准备、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内审报告等资料,负责组织评审后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检查和报告工作。
2.3.行政部负责制定评审计划,起草评审报告。
2.4.行政部负责保管质量体系审核的有关材料。
2.5.审核小组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2.6.各部门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负责制订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
3.工作程序3.1.评审频次当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质量体系变化(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情况下,公司应及时调整或改进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一般每年进行一次(间隔不超过一年为宜),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随时组织评审:a)组织机构或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b)质量审核发现重大系统问题,出现重大质量事故;c)因产品质量而造成顾客投诉或重大索赔事件时。
3.2.评审计划评审计划由行政部在评审前15天编制完成。
评审计划包括:评审目的、评审组织、评审内容、评审的准备、评审的具体时间安排等。
评审计划应提前一周发放给有关的参加人员。
3.3.评审组织由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长和审核员,审核人员应具备内审员资格,且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
3.4.评审准备3.4.1.有关部门准备专题文件或资料,包括:a)内部和外部质量体系审核结果;b)顾客反馈、顾客抱怨;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符合性;d)预防和纠正措施的情况;e)以前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g)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h)新的或修订的法规要求。
FSD-QP-003(方针、目标、指标和管制方案管制程序,A.0)

1. 目的通过对方针、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制订实施规定,以便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落实和实现。
2. 范围适用于公司运行过程中质量/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环境方案的管理3. 权责总经理--- 策划、制订、颁布、实施质量环境方针及目标。
管理代表——负责质量环境方针、目标的实现负责识别与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存在的环境因素,并评审环境因素工程部—一工程部负责识别与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存在的环境因素品保部一一按管理者代表的意图提出关于质量/环境方针、目标的建议草案,并负责质量/环境方针、目标的日常管理。
各部门一一宣传、贯彻公司的质量 /环境方针和目标,并将其在自己所管辖范围内进行展开,制定并执行本部门目标。
3.1管理部依据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和指标3.2管理部依据环境方针,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3.4相关部门主管负责组织实施方案和目标细化,并半年内见成效。
3.5品管部负责对质量/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并报告结果。
4. 作业程序(质量/环境管理体系)4. 1质量/环境方针、目标的制订4.1.1策划总经理对质量/环境方针、目标的制订提出意图、总体思路、要求和过程。
4.1.2调研质量/环境方针、目标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产生。
质量/环境方针、目标的制订应注意:了解市场动向、竞争焦点、顾客需求和期望、同行业的水平(产品水平、环境水平、管理水平)、行业中需要赶超的目标(行业内极具竞争力的企业)的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
由品管课、业务课、工程课共同进行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
4.1.3草案:品保部根据管理代表意图、征集意见的结果,提出方针、目标草案。
4.1.4定稿:由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及相关人员、对草案进行评审,最后定稿。
4.1.5颁布:由总经理签发文件,正式颁布和实施质量方针、目标。
4. 2对质量/环境方针、目标的要求4.2.1质量/环境方针应符合以下要求a. 与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一致b. 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适应c. 能引导公司持续改进,向更高的目标前进d. 具有可操作性,言简意赅,不仅仅作为一般宣传的口号e. .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4.2.2质量/环境目标应做到a. 满足顾客对产品、环境和服务的需求b. 具体化、定量化。
00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广东华隧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编号:HS-B-5.6-2008版/次:A/ 1 1 目的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管理体系,包括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的评审,确保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管理体系的评审。
3 职责3.1 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并对《管理评审报告》进行审批。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报告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组织召开管理评审会议,组织编写《管理评审报告》。
3.3 工程技术部负责评审计划的制定,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资料,建立并保存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协助管理者代表编制《管理评审报告》,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3.4 各部门负责准备、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对管理体系评审所需的资料,参加管理评审会议,实施会议提出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4 工作程序4.1 管理评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间隔时间不大于12个月。
发生下列情况可增加评审次数,具体评审时间由公司总经理确定。
4.1.1内部审核之后,外部(第二或第三方)审核之前。
4.1.2 出现重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有客户重大投诉。
4.1.3 认证证书即将到期。
4.1.4 社会环境、市场需求、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
4.1.5 总经理认为必要时。
4.2 评审前的准备工作4.2.1 工程技术部应于管理评审前编制管理评审计划,计划主要内容包括:a)评审时间;b) 评审目的;c)参加评审部门(人员);d)评审依据;e)评审内容、范围。
4.2.2 工程技术部在管理评审前做好会议筹备工作,并通知参加评审的人员以及准备本次评审计划和有关资料。
4.2.3 各有关部门应整理好本部门管理体系运行的相关资料送工程技术部汇总整理后报管理者代表。
4.3 参加管理评审会议人员:公司领导、决策层人员及受邀请的部门负责人和公司有关人员。
4.4 评审输入管理评审输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a)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贯彻实现情况及其适宜性;b) 审核结果(包括内部、外部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c)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及其组织结构的配置和调整;d)合规性评价结果;e) 顾客反馈情况,包括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结果及对顾客反馈处理结果等;f) 过程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测量和监控的结果;g)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的绩效,包括工伤事故、职业病的调查及处理;h) 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i)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j) 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更;k) 相关方所关心的问题;l) 改进的建议及其它。
003管理评审运作程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參加部門
參加人員
會議內容
記錄:
審核:
文件編號:YC-MR-72版本:A
2.公告;
3.內審結果;
6、目標與指標的實現程度:環境目標:各種環境目標均已達成;
二月份達成情況:抽查相關環境均已達成
三月份達成情況:抽查相關環境均已達成
OK
OK
各相關統計表
7、對本公司的環境方針進行評審,環境方針具有有效性;
OK
8、對顧客投訴等方面所採取的糾正預防措施狀況進行評審,改善有效;
OK
糾正及預防措施報告
2.範圍
品質管理手冊和環境手冊所述的環境管理體系。
3.權責
3.1總經理負責召開及主持管理評審會議。
3.2各部門準備管理評審所需資料,參與評審並就管理評審會議相關決策具體地落實執行。
4.定義﹕無
5.程式
5.1管理評審會議召開時間。
5.1.1正常情況下於每年4月間定期舉行一次。
5.1.2當有下列情況時需及時召開。
5.4.3各相關部門接到通知後,針對具體議題而結合自己的工作職責,收集相關資料並作分析總結,形成書面報告,作為管理評審的依據。
5.5管理評審會議實施。
5.5.1總經理主持會議並指定專人作會議記錄,記錄於“管理評審會議記錄”內。
5.5.2按照已定議題由職責者作報告並提出必要的支持性證據。所有與會者均可發問、討論、評定、追究,以確保此項議題的報告(輸入)是客觀可靠的。
5.1.2.1重大品質問題及重大環境問題或客戶的需要。
5.1.2.2公司的品質方針及環境方針、目標或組織的變更。
5.1.2.3ISO:9001:2000品質管理體系的要求變化及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要
003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1目的对公司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以确保其持续改进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实现本公司的质量安全方针和目标。
2范围适用于对公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评审。
3职责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编写管理评审报告,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3.3品控部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制定、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作好管理评审会议记录,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并向管理者代表汇报跟踪情况。
3.4各相关部门负责准备、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并负责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与本部门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
4程序4.1管理评审频次及时间4.1.1管理评审由总经理提出。
4.1.2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一般在6月份进行。
4.1.3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可酌情随时规定增加评审次数,以及时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得到改进:4.1.3.1公司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4.1.3.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客户关于质量安全有严重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4.1.3.3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4.1.3.4评审的范围、依据及评审重点;4.1.3.5评审的工作要求。
4.2管理评审参加人员:4.2.1.1管理评审参加人员由总经理、管理者代表、食品安全小组长、各生产管理中心总监、各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参加;4.2.1.2具体名单于管理评审会议前一个星期在管理评审计划中列明。
4.3评审内容4.3.1质量安全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贯彻实施情况及其适宜性,组织机构和其他资源的适宜性,内、外及质量安全审核结果分析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4.3.2顾客对本公司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和服务信息反馈和顾客满意的程度;4.3.3公司生产经营业绩、产品形成过程质量安全和服务质量;4.3.4前次管理评审决议贯彻和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4.3.5食品安全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4.3.6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环境变化;4.3.7紧急状况、事故、召回;4.3.8影响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内、外部因素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和资源需求;4.3.9其他重要事宜的评审。
QP-0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 目的为了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制定改进措施,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特制订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工作。
3 术语和定义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质量管理活动。
4 职责与权限4.1 总经理:负责管理评审的实施并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4.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管理评审的相应工作;报告质量管理运行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组织落实评审决议。
4.3 行政人事组:负责会议的记录并予以保存,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
4.4 各相关部门:负责提供管理评审输入报告和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工作。
5 内容及流程5.1 管理评审的要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a)由于公司所处的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司应及时地调整或改进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以达到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地与内外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b)尽管公司对体系的每一个过程都进行了识别,但如何确保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没有给予适当的规定,或对过程控制和管理的职责未予规定,过程因而得不到有效控制。
c)在实现各种持续改进时,可能会发现原有质量管理体系存在很多未考虑的活动。
d)有效完成所策划的活动并达到所策划的结果程度的度量。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是公司实现所制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各项职责的度量;e)为判断其有效性,应将以下方面的信息与组织制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各项职责进行对比:顾客反馈、顾客抱怨;过程的业绩,即过程实现增值或间接增值从而达到预期结果的程度;产品符合性:包括对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的符合性;审核结果,包括内审和外审发现的产品、过程和体系的不合格。
5.2 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者代表制定《管理评审计划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两次管理评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但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具体评审时间由总经理确定:a)当公司产品、组织机构、资源或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b)当公司产品质量连续出现严重问题时;c)当公司产品被顾客多次投诉时;d)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e)当相关方的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QP-0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6.5.3.2质量方针、目标是否正在实现、是否需要更新。
6.5.3.3是否需要进行相关的过程、产品审核或改进。
6.5.3.4管理体系各项活动、配备的资源是否适宜。
6.5.3.5对体系的持续适宜性、பைடு நூலகம்分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评价。
6.6管理评审报告
1目的
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管理层,即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和各部门负责人对质量体系的评审。
3参考文件
3.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QP-16
3.2《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QP-12
4定义
管理评审:为了保证质量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而对自身的管
6.2.1评审目的
6.2.2评审内容
6.2.3评审时间
6.2.4评审所需资料的准备
6.3评审内容
管理评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6.3.1上次会议执行决议的结果。
6.3.2公司组织机构,人员和资源。
6.3.3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6.3.4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状况。
6.3.5顾客的反馈结果。
6.3.6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结果(包括第一、二、三方的审核)。
6.1.1结合一年一次的内审,由管理代表制定年度管理评审计划,经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6.1.2如果质量体系因社会环境、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质量方针等重大变化或出现特殊情况,总经理可随时召开非定期的管理评审会议。
6.2评审实施计划
在实施管理评审之前,管理代表应制定书面的《管理评审实施计划》,经总经理审批后分发给相关部门。其内容应包括:
管理代表根据会议记录重新整理,正式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并由总经理审批。审批后的管理评审报告正本由行政部归档保管,相关部门备份,管理评审报告的保存期限为五年。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及记录

1.目的定期对QMS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适宜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确保QMS持续有效运行和不断完善,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总经理对QMS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以及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进行管理评审。
3.工作职责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批准管理评审方案、管理评审实施计划,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批准《管理评审报告》,提出存在问题整改要求;了解整改情况,督促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掌握验证结果。
3.2管理者代表定期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发现质量管理体系出现较大漏洞影响产品质量应立即报告总经理并建议实施管理评审。
在管理评审时配合总经理做好管理评审工作;审核管理评审方案、管理评审实施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领导技术部实施评审的各项准备工作;领导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和实施效果有效性验证。
3.3质量部人员负责管理评审的具体工作,编制管理评审方案、管理评审实施计划、管理评审报告,收集评审输入资料和信息并整理汇总提交管理者代表评审,做好评审会议的准备工作,办公室人员负责会议记录的整理归档,对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跟踪检查,并根据验证结果编制纠正/预防措施验证报告,提交下一次管理评审。
3.4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准备管理评审输入的文件和资料,编制本部门主管的有关QMS过程实施情况报告,按评审要求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4.工作程序4.1管理评审方案管理评审方案由质量部负责人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管理评审方案至少应包括下述内容:a.评审的目的和范围;b.评审的频次和时间间隔;c.参加评审的人员等。
4.2管理评审形式管理评审以会议形式进行,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召开,参加人员至少应包括管理者代表、与质量活动有关的相关部门负责人。
4.3管理评审频次4.3.1管理评审每年定期进行一次,评审相隔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4.3.2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及时追加管理评审:a.产品质量出现异常,连续发生质量事故时;b.被顾客投诉,严重影响公司声誉时;c.内部组织机构、产品结构、资源等发生重大变化时;d.法律法规、社会环境、市场需求、顾客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时;e.QMS进行第二方、第三方审核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富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FH/QP-003
版 次 A0
文件名称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页 次 1 / 3
制订部门 人事部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制订: 日期
:
审核: 日期
:
批准: 日期
:
发行日期:2016-04-01 实施日期
:2016-04-05
序号 修订生效日期 修订内容摘要 版次 页数 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东莞市富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FH/QP-003
版 次 A0
文件名称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页 次 2 / 3
制订部门 人事部
1.0目的
对公司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确保公司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
ISO9001:2015标准的要求和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层对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正式评价.
3.0定义
评审:为确定主题事项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达到规定的目标所进行的活动.
4.0权责
4.1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并批准管理评审总结报告.
4.2 管理者代表负责制订管理评审计划、组织管理评审、制作管理评审总结报告.
5.0程序
5.1评审计划
5.1.1管理评审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时间间隔为12个月,但是除了每年的例行评审外,出现以
下情况时,公司员工可直接向管理者代表提出追加评审的要求,如果管理者代表及总经理
同意,可进行追加评审:
a)当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b)当顾客或相关方有重大投诉时;
c)当出现严重不合格品或发生重大的质量事故时;
d)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出现重大修改时;
e)当公司管理体制、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等发生重大变化时;
f)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时。
5.1.2管理者代表应在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前一个月,制定管理评审计划,确定管理评审的会议议
程、评审内容,参加评审人员名单等,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提前半个月通知参加人员.
5.1.3各参加评审人员应提前准备评审所需的相关报告、信息、数据,并交管理者代表确认后提
交管理评审.
5.2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内容包括如下内容(不限于此):
5.2.1审核结果,包括第一、第二、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产品质量审核等的结果.
5.2.2上次管理评审的改进措施及跟踪情况.
5.2.3顾客的反馈,包括顾客的满意和不满意评价.
5.2.4过程能力和售后服务的符合性,如过程能力、控制能力、设备技术能力等.
5.2.5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5.2.6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已策划的变化,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
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变化,审查是否需要新的质量体系程序或修改已有的程序.
5.2.7对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包括来自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建议.
5.2.8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与公司现状及发展需要相适应.
东莞市富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FH/QP-003
版 次 A0
文件名称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页 次 3 / 3
制订部门 人事部
5.3评审实施
5.3.1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依照管理者代表拟定的会议议程进行.
5.3.2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对评审输入作出评价,对于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和预
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整改时间。
5.3.3各参会人员就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商讨对策后,由总经理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作出结
论,包括进一步调查、验证等).
5.4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会议的输出应包括:
5.4.1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包括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过程控制
等方面的评价;
5.4.2与顾客要求有关过程的改进,对现有产品符合要求的评价,包括是否需要进行产品、过程
审核等与评审内容相关的要求;
5.4.3资源需求,如更新或增加设备仪器、招聘高新技术人才等.
5.5管理评审总结
管理者代表依据管理评审会议输出编制管理评审总结报告,总结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由管
理者代表分发给相关部门及参会人员并监控执行。本次管理评审的总结可作为下次管理评
审的输入.
5.6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验证
管理评审输出的不合格或改进项目,具体依《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管理者代
表对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5.7若评审结果引起文件更改,则依《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5.8管理评审记录
管理评审记录包括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输入资料、管理评审总结报告、纠正措施要求.
管理评审记录由行政部依《记录控制程序》保存.
6.0记录
《管理评审记录》
7.0相关文件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