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样品采集与病理剖检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标准操作程序修订稿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标准操作程序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标准操作程序一、目的规范标本的采集和送检,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从而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正确指导二、适用范围组织学、细胞学标本的采集、固定、包装运输,申请单填写。
三、工作流程(一)组织活检标本1、病人知情同意:所有为了疾病的诊断而采取的有创组织活检,在活检前均应向患者和或其家属说明活检病理诊断的必要性。
特别向其说明,病理诊断并不是万能的,有时病理活检并不能得出明确诊断,使患者和/或其家属了解病理诊断的局限性,使其对活检不能明确诊断表示理解,必要时(根据各自医院的相关规定)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申请单填写:根据检测要求填写本中心相应的专用申请单,病人信息对病理诊断非常重要,临床医师应认真、详细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包括医生姓名、联系电话),特别要填写有意义的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及其它检验结果,以前做过病理学检查(包括细胞学和组织学)的,应填写检查结果,在本中心检查的应填写相应的病理号。
妇科标本应填写月经史、妊娠史。
字迹应清晰可辨。
3、样本获取(1)组织样本获取①对于病理诊断来说,组织越多,诊断成功率越高,因此临床医师在切取组织时,在病人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取组织。
②取材时应尽量获取未坏死组织,较大肿瘤中央区域常常坏死,做穿刺时应避开坏死区域。
③取材动作应轻柔,尽量避免挤压组织。
④肿瘤切除标本应标记标本的方位,并在申请单中记录清楚,以便在发报告时报告各切缘情况,建议对下述标本进行方位标记。
A.带皮肤的肿瘤在标本的十二点位用缝线标记。
B.不带皮肤的软组织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切除标本分别在十二点位和前面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
C.宫颈环切(leep术)标本在12点位用缝线标记;D.肠管切除标本于近断端用缝线标记E.肾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输尿管与肾血管切缘。
病(死)禽病理剖检的准备、注意事项、程序、病料采集和送检2

病(死)禽病理剖检的准备、注意事项、程序、病料采集和送检家禽的病理剖检在禽病诊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点已为广大禽病技术服务人员所重视。
因此对禽场中出现的病、残或死禽进行尸体剖检,以便及时发现禽群中存在的潜在问题,防止疾病的爆发和蔓延。
(1)病理剖检的准备剖检地点的选择:应在远离生产区的下风处,尽量远离生产区,避免病原的传播。
剖检器械的准备:对于家禽剖检,一般有剪刀和镊子即可工作。
另外可根据需要准备骨剪、肠剪、手术刀、搪瓷盆、标本缸、广口瓶、消毒注射器、针头、培养皿等,以便收集各种组织标本。
剖检防护用具的准备:工作服、胶靴、一次性医用手套或橡胶手套、脸盆或塑料小水桶、消毒剂、肥皂、毛巾等。
尸体处理设施的准备:对剖检后的尸体应进行焚烧或深埋。
(2)病理剖检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病理剖检时,如果怀疑待检的家禽已感染的疾病可能对人有接触传染时(如鸟疫、丹毒、禽流感等),必须采取严格的卫生预防措施。
剖检人员在剖检前换上工作服、胶靴、配戴优质的橡胶手套、帽子、口罩等,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最好戴上细粒面具,以防吸入病禽的组织或粪便形成的尘埃等。
在进行剖检时应注意所剖检的病(死)禽应在禽群中具有代表性。
如果病禽已死亡则应立即剖检(一般应在死后24小时内剖检,夏天在死后8小时内剖检),应尽可能对所有死亡禽进行剖检。
剖检前应当用消毒药液将病禽的尸体和剖检的台面完全浸湿。
剖检过程应遵循从无菌到有菌的程序,对未经仔细检查且粘连的组织,不可随意切断,更不可在腹腔内的管状器官(如肠道)切断,造成其它器官的污染,给病原分离带来困难。
剖检人员应认真地检查病变,切忌草率行事。
如需进一步检查病原和病理变化,应取病料送检。
在剖检中,如剖检人员不慎割破自己的皮肤,应立即停止工作,先用清水洗净,挤出污血,涂上药物,用纱布包扎或贴上创口帖;如剖检的液体溅入眼中时,应先用清水洗净,再用20%的硼酸冲洗。
剖检后,所用的工作服、剖检的用具要清洗干净,消毒后保存。
《标本采集和送检》课件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血液标本采集不当引发的误诊
总结词
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诊断中常见的检验项目,采集过程中需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防止溶血等。
详细描述
某患者因发热就诊,医生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贫血、白细 胞升高。但重新审视采血过程,发现采血器消毒不彻底,导致交叉感染。最终 诊断为败血症,与初步诊断大相径庭。
粪便标本
粪便标本应保存在适当的 容器中,并避免污染和交 叉污染。在送检前应将粪 便中的水份适当干燥。
04
注意事项与问题处理
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采集时间
01
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采集,确保样本的有效性 。
采集方法
02
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采集,避免样本被污 染或破坏。
样本标识
03
确保每个样本都有唯一的标识,便于后续识别 和管理。
异常结果的处理与报告异常结果,需进行核 实,确认是否为操作误差或
真实异常。
01
02
根据复检结果撰写报告,详 细说明异常情况及处理建议
。
03
04
复检与确认
如为真实异常,需进行复检 和确认,以保障结果的准确
性。
反馈与改进
将异常结果反馈给相关人员 ,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改
进,提高检测质量。
02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
血液标本采集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
从肘静脉或手背静脉采集,常用真空 采血管。
末梢血液标本采集
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确保采血 量足够;避免溶血和凝血。
动脉血液标本采集
用于血气分析,常用股动脉、肱动脉 或桡动脉。
注意事项
用于快速血糖检测,从手指或耳垂采 集。
尿液标本采集
动物疫病控制—病理剖检与病料采集、运送

动物防疫技术
项目五:动物疫病控制
皮肤、 骨骼样品如何采集?
1.采集皮肤样品:死亡后的动物皮肤样品,用灭菌器械采取病 变部位及与之交界的小部分健康皮肤(约10cm×10cm)。 2.骨骼样品采集:需要完整的骨标本时,应将附着的肌肉和韧 带等全部除去,表面撒上食盐,然后包入浸过5%石炭酸溶液的 纱布中,装入不漏水的容器内送往实验室。
项目五:动物疫病控制
如何进行家禽拭子样品的采集?
1.咽喉拭子的采集:将棉签插入喉头 口及上颚裂处来回刮3~5次取咽喉分 泌液。 2.泄殖腔拭子的采集:将棉签插入泄 殖腔转2~3圈并沾取少量粪便。
将咽喉拭子、泄殖腔拭子一并放 入盛有0.8~1.0mL加有抗生素PBS的 EP管中,加盖,编号。
动物防疫技术
• 血液样品:加抗凝剂的全血和不加抗凝剂的血清两类样品。
• 脏器样品:如心、肝、脾、肺、肾、淋巴结、扁桃体、皮肤 、肠管、脑、脊髓等。
• 分泌物及排泄物样品:如泄殖腔拭子、咽喉拭子、鼻腔拭子 、胆汁、唾液、乳汁、粪便、水疱液、眼分泌物、尿液、胸 水、腹水、心包液和关节囊液等。
• 其他样品:如骨骼、胎儿、生殖道样品(胎儿、胎盘、阴道
动物防疫技术
项目五:动物疫病控制
如何进行肠及内容物样品的采集?
1.肠管的采集:确定有病变的肠管部位。用棉线扎紧病变明 显处(5-10cm)的两端,自扎线外侧剪断,即为该段肠管。 2.肠管内容物的采集:选择肠道病变明显部位,用棉线扎紧病 变明显处(10-15cm)的两端,用灭菌吸管吸取内容物;也可烧 烙肠壁表面,用吸管扎穿肠壁,从肠腔内吸取内容物。
动物防疫技术
项目五:动物疫病控制
尸体剖检要做哪些准备?
1.剖检的时间:最好在白天进行,剖检尸体愈早愈好。 2.剖检场地的选择:坚实、平整、不渗透,便于清洗、消毒。 3.剖检器械:剥皮、解剖、外科等刀,镊子、斧子、锯子等。 4.消毒液:新洁尔灭、来苏儿、氢氧化钠、碘酊、酒精等。 5.尸体的运送:堵塞或包扎天然孔,用不透水密闭容器。 6.剖检人员的防护准备:穿好工作服,注意安全等。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25页PPT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5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 PPT

采集、送检及固定要求:
4.标本切除或立即固定,标本离体到固定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除有特 殊要求外,标本必须使用足量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固定液不少 于标本体积的3-5倍。
5.对标本较小、难以制作切片或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准确性 的情况(标本干涸、严重自溶或腐败者),应与送检医师及时联系说明情况; 对于一份标本分送两家或以上医院病理科者,应拒绝接收。
3.病理科据以做出诊断的原始切片一般不外借,通常可借出相关病例的复印 切片。在借出复制切片时应确认与原始切片基本相同。
4.组织蜡块不外借,根据需要可提供免疫组化用白片。
玻片借阅制度:
5.关于细胞学涂片,如果同一病例同一检查有多张阳性涂片或可疑阳性涂片 时,允许患方借用其中一张;如仅一张为阳性或可疑阳性时,原则上不外借 。如特殊情况,得向医务科申请办手续。 6.所需切片必须1个月 内归还,如需要可以续借。
送检:
手术标本设有专室、专柜且上锁保管,专人、专车负责送检。规定手术医 生填写完病理单后,取材后,护士和医生一定要再次共同核对,核对无误 后由护士病理理科,并要与病理科接受标本的医生在标本登记本上做出书 面交接签名。
查对:
1.申请单是否清洁; 2.查申请单填写是否符合要求,有否重要项目空缺或填写的病史及临床检查 过于简单; 3.查申请单与标本瓶上的名字是否一致; 4.查标本名称、部位与申请单上写的是否一致; 5.查瓶中有无组织; 6.标本是否放入容器内;
病理科制度:
病理科登记人员在接受标本时,必须仔细检查送检标本和申请单上所填写的内 容,与送检人员一起严格执行三查三对制度,核对无误后在专设的登记本上签 收。未经病理科签收的标本,如发生差错等,责任由相关科室及人员负责。临 床科室应安排专人负责标本的清点、查对、登记、运送,送至病理科后与病理 科人员交接。概不接收患者或家属送检的标本。
病理科标本采集及处理流程

病理科标本采集及处理流程病理科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对疾病样本的采集和处理,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病理科标本采集及处理的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过程。
一、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在进行病理标本的采集前,有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要做。
首先,操作者需要进行必要的消毒和穿戴防护设备,以确保采集过程的无菌和安全。
其次,准备好所需的采集工具和材料,如手术刀、剪刀、镊子、容器等,以便快速、准确地进行采集。
最后,对于切除标本的采集,操作者需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资料,并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明确采集的目的和范围。
二、标本采集的步骤1. 表面标本的采集:对于表面标本,如皮肤病变、肿瘤等,首先要用无菌盐水或生理盐水清洗患者的病灶部位,以保持清洁。
然后使用无菌的棉签或刷子轻轻刮取标本,将其放入无菌容器中,并采用适当的标记方式进行标识。
2. 活检标本的采集:对于需要进行活检的病变部位,如肺、肝、肾等,操作者需要进行手术准备工作,包括消毒、局部麻醉等。
然后使用手术刀或活检钳进行切取,注意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并将取得的组织标本迅速置于含有生理盐水或甘露醇的容器中,以保持标本的活性。
同时,要进行适当的标识,记录标本的位置和取样方式。
3. 切除标本的采集:对于需要进行切除的标本,如肿瘤、囊肿等,操作者需根据手术方案进行标本的切除。
在切除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正常组织,并确保标本的完整性。
切除后,及时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并进行标识和记录。
三、标本处理的流程标本采集完成后,病理科的工作还不止于此,还需要对标本进行处理,以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
标本处理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标本固定:标本固定是指将采集到的组织标本进行固定,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的完整。
常用的固定剂有福尔马林、乙酸乙酯等,选择合适的固定剂要根据标本的性质和需要进行判断。
2. 标本脱水:标本固定后,需要进行脱水处理,将标本中的水分逐渐置换为酒精或其他有机溶剂,以便进行后续的包埋和切片。
病(死)禽病理剖检的准备、注意事项、程序、病料采集和送检2

病(死)禽病理剖检的准备、注意事项、程序、病料采集和送检家禽的病理剖检在禽病诊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点已为广大禽病技术服务人员所重视。
因此对禽场中出现的病、残或死禽进行尸体剖检,以便及时发现禽群中存在的潜在问题,防止疾病的爆发和蔓延。
(1肠(2在进行病理剖检时,如果怀疑待检的家禽已感染的疾病可能对人有接触传染时(如鸟疫、丹毒、禽流感等),必须采取严格的卫生预防措施。
剖检人员在剖检前换上工作服、胶靴、配戴优质的橡胶手套、帽子、口罩等,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最好戴上细粒面具,以防吸入病禽的组织或粪便形成的尘埃等。
在进行剖检时应注意所剖检的病(死)禽应在禽群中具有代表性。
如果病禽已死亡则应立即剖检(一般应在死后24小时内剖检,夏天在死后8小时内剖检),应尽可能对所有死亡禽进行剖检。
剖检前应当用消毒药液将病禽的尸体和剖检的台面完全浸湿。
剖检过程应遵循从无菌到有菌的程序,对未经仔细检查且粘连的组织,不可随意切断,更不可在腹腔内的管状器官(如肠道)切断,造成其它器官的污染,给病原分离带来困难。
的硼酸冲洗。
(3将其尸体表面及羽毛完全浸湿,然后将其移入搪瓷盆或其它用具中进行剖检。
将禽的尸体背位仰卧,在腿腹之间切开皮肤,然后紧握大腿股骨,用手将两条腿掰开,直至股骨头和髋臼分离,这样两腿将整个家禽的尸体支撑在搪瓷盆上。
沿中线先把胸骨嵴和肛门间的皮肤纵行切开,然后向前,剪开胸、颈的皮肤,剥离皮肤暴露颈、胸、腹部和腿部的肌肉,观察皮下脂肪、皮下血管、龙骨、胸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肌肉、嗉囊等的变化。
沿下颌骨从剪开一侧口角,再剪开喉头、气管、食道和嗉囊,观察鼻孔、腭裂、喉头、气管、食道和嗉囊等的异常病理变化。
此外在鼻孔的上方横向剪开鼻裂腔,观察鼻腔和鼻甲骨的异常病理变化。
理变化。
(4具有代表性,并有一定的数量;送检为病理组织学检验时,应及时采集病料并固定,以免腐败和自溶而影响诊断;送检毒物学检查的材料,要求盛放材料的容器要清洁,无化学杂质,不能防入防腐消毒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二、尸体外观检查
(一)尸冷 (二)尸僵 (三)尸斑 (四)血液凝固 (五)尸体的自溶与腐败
兽医基础
第4章
二、尸体外观检查
(一)尸冷
● 动物死亡后,因产热停止,散热继续,尸 体温度逐渐降至与外界环境温度相等的现象
● 尸冷速度与环境温度、尸体肥瘦等有关。 通常情况下平均每小时下降1℃。尸温检查有助 于确定机体死亡时间
败、尸绿、尸臭等现象
兽医基础
第4章
二、尸体外观检查
兽医基础
第4章
二、尸体外观检查
泡沫肝
兽医基础
第4章
三、尸体剖检
(一)大动物剖检方法 (二)中小动物剖检方法 (三)家禽剖检方法
兽医基础
第4章
(一)大动物剖检方法
体表检查→剥皮(对于皮有经济价值 的动物)→腹腔的打开→腹腔脏器的检查 →胸腔的打开→胸腔脏器的检查→盆腔脏 器的取出和检查→颅腔检查和脑的取出和 检查→口腔和颈部器官的取出和检查→鼻 腔的剖开和检查
(四)中毒材料的采取与送检 对怀疑中毒而致死的动物,可采取胃与胃内
容物,以及食槽内剩余的草料、膀胱及膀胱内容物、 肝脏及血液等,分别装入清洁的容器内送检。注意 不能使送检材料与任何化学物质接触或混合。在送 检病料的同时,应附上详细的记录(包括临床表现、 剖检记录及病料采取部位等),供检验单位参考
兽医基础
第4章
二、病死动物样品的采集与送检
(五)血清学材料的采取与送检 采取无菌操作,在病畜的颈静脉或在刚
死动物的心房或心室内,采血15~20mL, 注入消毒、干燥的试管内使其凝结,也可预 先加入抗凝剂。所取材料应在冷藏条件下送 出
兽医基础
第4章
第二节 病理剖检
病理剖检是运用病理学和其他学科知识,通过 检查尸体的病理变化来诊断和研究疾病的一种方法。 在生产实际中,对迅速诊断疾病,制定相应的预防 和治疗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刀、肠剪、弓锯或板锯、镊子、骨钳及骨斧等。如不具备 上述器械,也可用一般的刀、剪代替
● 剖检常用的消毒液有0.1%新洁尔灭溶液,0.05% 洗必泰溶液或3%来苏儿溶液等。为了对病变组织做切片 检查而使用的固定液有10%福尔马林溶液或95%酒精。为 预防剖检人员的自身感染,需备有3%碘酊、2%硼酸水、 70%酒精等
明显两层结构,上层呈黄色鸡油样血浆层,称为 鸡脂样凝血块,下层是暗红色细胞层
● 败血症、窒息、CO中毒等,血凝常不良
兽医基础
第4章
二、尸体外观检查
(五)尸体的自溶与腐败 ● 自溶:是尸体受到自身蛋白酶的作用而
发生的自体消化过程 ● 腐败:是尸体组织蛋白受到体外微生物
作用而发生的腐败分解现象 ● 现象:腐败时可出现臌气、内脏器官腐
兽医基础
第4章
一、剖检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五)尸体的消毒与处理 剖检及搬运尸体前,应先用消毒液喷湿体表各部,以防
止细菌扩散。剖检过程中,应经常用清水冲洗手和器械上的 血污、脓汁和其他渗出物。同时,防止割破胃肠,以免污染 其他的脏器。剖检完毕后,将尸体连同垫草和污染的土层, 一起投入事先挖好的坑中,并撒上生石灰或10%石灰乳,或 3%~5%来苏儿,再进行掩埋,并对剖检场地进行彻底的消 毒。在没有掩埋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用焚烧的方法来处理尸 体和污染物
肢 。节引 兽,医基础马 囊 ,
第4章
切离前肢兽医基础
第4章
切离后兽肢医基础
切开腹腔(牛) 第4章
先切除外生殖器及乳房,从肷窝沿肋弓切开腹壁到 剑状软骨,再从肷窝沿骼骨体切开腹壁兽医到基耻础骨前缘
切开腹腔(马) 第4章
肷窝
剑状 软骨
耻骨 前缘
兽医基础
第4章
打 开 腹 腔
兽医基础
第4章
打开腹腔兽医2基础
第4章
一、活体样品的采集与送检
(二)采样前的准备工作 1.器具的准备:保温箱或保温瓶,解剖刀,
剪,镊,酒精灯,酒精棉,一次性注射器及样品 容器、试管架,塑料盒等
2.器具的消毒:煮沸消毒 、高压灭菌 或火 焰消毒
3.试剂的准备:待检样品保存液、抗凝剂等。 4.记录 :不干胶标签、签字笔、圆珠笔、 记号笔、采样单、记录本等 5.防护用品性 :口罩、一次性手套、乳胶 手套、防护服、防护帽、胶靴等
兽医基础
第4章
二、病死动物样品的采集与送检
(三)病理组织检验材料的采取和送检
1. 新鲜、具有代表性 2. 含病变和正常组织两部分 3. 大小以 1.5cm×2cm×0.5cm为宜 4. 及时固定(固定液的量相当于组织的5~10 倍) 5. 切取时防止组织受挤压
兽医基础
第4章
二、病死动物样品的采集与送检
兽医基础
第4章
一、剖检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四)剖检人员的防护 剖检一般尸体时,剖检人员最好穿着工作服,外罩橡
皮或塑料围裙,戴乳胶手套,穿套鞋。如不具备上述条件, 也可以戴纱线手套,或在手上涂抹凡士林或其他油类,以 保护皮肤,防止感染。在整个剖检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和 注意消毒。如不慎切破皮肤,应立即停止剖检,洗净伤口, 涂敷碘酒消毒包扎,然后才可继续剖检。剖检后,应将器 械、衣物和防护用具等,分别进行消毒。剖检者的双手先 用肥皂水洗涤,再用消毒液冲洗,最后用清水冲洗。若剖 检传染病患尸体,应采取更严密的保护措施
兽医基础
第4章
二、病死动物样品的采集与送检
(二)微生物检验材料的采取和送检
1.采集的病料要新鲜,并尽可能避免外界污染 2.在采集的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采集所用的器械 及器皿也要消毒 3.适当部位(根据生前症状而定) 败血病:取心、脾、肝、肾、淋巴结 神经症状:取脑、脊髓 局部病变:取局部组织、渗出液
兽医基础
第4章
一、剖检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二)尸体剖检的时间 应在动物死后尽早进行。死后超过24h
的尸体,由于尸体自溶与腐败而难于辨别 原有的病变,失去剖检意义。剖检最好在 白天进行,晚间应在充足的灯光下进行
兽医基础
第4章
一、剖检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三)剖检的器械与药品 ● 常用的剖检器械有解剖刀、剥皮刀、外科刀、脑
第4章
锯断肋骨
兽医基础
2.
锯 1.先检查肋骨高低及 肋骨与肋软骨结合部
开 的状况
胸
腔
断侧第肋4章 ,肋部将 只骨切膈 留的下肌 第上,左 一下用半 肋两锯部 骨端把从
锯左季
3.检查左侧胸腔液的 数 膜量 色和 泽性 及兽状有医基,无础观病察变胸
第4章
打 开 胸 腔
兽医基础
第4章
双 重 结 扎
兽医基础
直 第4章 肠 结 扎 剪 断
兽医基础
第4章
取出肾脏
兽医基础
第4章
取出肺兽医基础
第4章
取出肝脏
兽医基础
取出肺脏
前腔 纵隔背 动脉 侧部
兽医基础
第4章
一、活体样品的采集与送检
(五)样品采集记录 采样单的信息包括: ● 畜主姓名和畜禽场地址 ● 畜禽(农)场里饲养动物品种及数量 ● 被感染动物或易感动物种类及数量 ● 始发病例和继发病例的日期 ● 感染动物在畜禽群中的分布情况 ● 死亡动物数、出现临床症状的动物数量及年龄 ● 临床症状及其持续时间,包括口腔、眼睛和腿部情况,产奶或产蛋记
兽医基础
第4章
一、活体样品的采集与送检
(四)动物活体样品的采集
1.家禽喉拭子和泄殖腔拭子采集:样品保存24小时内能 及时检测的样品可冷藏保存,不能及时检测的样品应-20度 保存
2.牛、羊O-P液(咽-食道分泌物)的采集要注意: ● 采集多头动物样品时,每采完一头动物,探杯要重复 进行消毒并充分清洗 ● 放入动物体内的探杯要与动物的体温相一致
兽医基础
马小肠取出
在十二指肠与空肠间作双第重4章结 扎,从中切断,抓住空肠端,分离
肠系膜到回盲系膜处,双重结扎并从中切断,取出小肠
兽医基础
盲肠取出
1.盲肠底 2.盲肠大 结肠动脉 3.小结肠
将结肠和盲肠上两动脉分离,第在4章距 肠系膜根30cm处切断,再由小结肠
断端剥离胃状膨大部、 盲肠底部的结缔组 织,取出盲 肠和大结肠
2.皮下检查: ● 皮下有无出血、充血、水肿、脱水、脓肿 ● 皮下脂肪多少、颜色、性状、病变
● 皮下淋巴结(下颌、肩胛、膝上、乳房上、腹股沟L) 形态、色泽、大小、重量、硬度、切面形象、血液分布等
兽医基础
切离(前)后第4肢章
中切 血切将 、左 管断前 小侧 及肢( 动、 神内后 物牛 经侧) 取切 、的肢 仰右 结肌向 卧侧 缔肉背 位前 组、侧 。后 织关牵
扁桃体、皮肤、肠管、脑、脊髓等 3.分泌物及排泄物样品 :泄殖腔拭子、咽喉
拭子、鼻腔拭子、胆汁、唾液、乳汁、粪便、水泡 液、眼分泌物、尿液、胸水、腹水、心包液和关节 囊液等
4.其他样品 :骨骼、胎儿、生殖道样品(胎 儿、胎盘、阴道分泌物、阴道冲洗液、阴茎包皮冲 洗液、精液、受精卵)、胃肠内容物等
兽医基础
兽医基础
1
体 第4章 表 检 查
兽医基础
第4章
体表检查兽2医基础
第4章
剖检剥皮顺序
兽医基础
第4章
剥皮1 兽医基础
第4章
剥皮兽2医基础
3
第4章
剥 皮
兽医基础
4
剥 皮
第4章
兽医基础
第4章
绕 开 乳 房 兽医基础
第4章
剥皮
兽医基础
内部检查
第4章
1.剥皮:为检查皮下病理变化、尽量利用皮革的经济价 值,可以剥皮,如有臌气,先用放气针放气。中、小动物常 不剥皮,为防止病原扩散,某些传染病尸体也不剥皮
(一)一般注意事项 ● 采取病料应该有明确的目的 ● 取材之前,应先对病史、病情加以了解和记录 ● 应在病畜死亡后立即采取病料,夏季最好不超过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