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语文教案范文素材
《尊严》教案

《尊严》教案《尊严》教案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尊严》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尊严》教案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从不同的人物身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体会哈默不随意接受别人的给予,用劳动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以及沃尔逊人援助他人的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组。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1、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刺骨的北风无情地逼迫着路上那一群衣衫褴褛的逃难人,他们一个个面呈菜色、忍着饥饿,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艰难地进行着……(屏显恶劣天气作为叙述背景)同学们,此时此刻,这群逃难人最最需要的是什么?2、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补充。
3、是啊,同学们真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老师相信:学了新课以后,同学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启发。
板书设计:7、尊严二、整体感知,带入情境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读到准确、流畅为止。
2、请把你最想读的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不重复朗读,并在学生朗读过程中适时纠错)。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内容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相互补充。
)4、教师适时板书:哈默逃难、捶背、吃饭杰克逊大叔称赞、挽留、送饭三、自读自悟,体验内涵1、是啊,读完这个故事以后,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深深地被故事中的人物感动着。
请同学们再次认真朗读全文,读读你对故事中两个主人公的评价以及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2、同桌互相交流,产生思维碰撞,加深理解。
3、全班交流:人物评价理由启发哈默既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也不随意接受别人的给予,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劳动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1、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尊严》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尊严》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注意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活人一定要活出尊严,就像老师今天介绍给大家的这位年轻人。
二、学生自读课文读前设问: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边读边勾画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从年轻人的表现里,你体会到了什么?三、小组合作研讨四、集体汇报交流1.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等自己帮主人干完活之后,才肯吃下去的事。
2.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抓住年轻人的表现,谈各自的体会。
如: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体会思想。
3.点拨,揭示中心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明确:因为他有尊严。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他为什么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尊严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他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五、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
六、指导感情朗读课文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七、布置作业以“《尊严》给我的启示”为内容,写一篇日记。
八、板书设计1.本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名人的成长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的故事?查阅资料后写出来。
2.小组为单位,读一读自己所写的资料。
让学生去自读自悟,重要的是能通过本篇课文学会怎样去做人。
《尊严》教学设计11【教材分析】《尊严》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哲理性极强的文章。
《尊严》教案(优秀3篇)

《尊严》教案(优秀3篇)《尊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描写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学重点:培养独立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中,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自学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你们想成为富翁吗?(想)谁能给老师说出几位世界首富的名字?(比尔。
盖茨。
)他们是怎样成为世界首富的?老师通过讲故事,最后点出尊严一词。
二、点上探究,体验尊严的内涵。
通过故事,学生知道了成为富翁必须具备的条件--也就是尊严的内涵。
聚焦点一:一个信念劳动创造美好生活1.老师开始讲故事,并把难理解的词、不认识的字随机板书,学生反复读并理解。
讲述内容:从头。
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停下来设置问题开始辩论)板书:沃尔逊逃难面呈茶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2.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观点一: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观点二:不吃,坚信劳动得来的才是自己的。
(一)支持第一个观点的同学,一起讨论。
.讨论结果可能是:1.不吃白不吃。
2.死要面子活受罪。
3.这个时候是选一张脸,还是选一条命。
4.吃完有了力气再干活。
(二)支持第二个观点的同学,一起讨论。
学生讨论结果可能是:1.人活脸,树活皮,人的面子重要。
2.劳动得到来才是自己的,不劳而获虽然活下来却像个乞丐。
3.宁愿饿死不吃白食。
4.吃完不让干活呢?] (三)两组开始辩论。
学生辩论时,教师首先应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同时捕捉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如劳动得来的才是自己的这种说法十分符合孩子的认识水平,会有很多同学表示赞同。
可以组织讨论:人该不该有这种信念,让学生联系实际(自己父母的劳动)充分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一个信念。
《尊严》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尊严》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尊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2、让学生习得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理解“尊严”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什么叫尊严?我们先来完成这道练习题。
课件出示: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字典中对“尊”的解释:①地位或辈分高;②敬重;③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④量词;一尊佛像()自尊()令尊()尊严()....那么“尊严”一词是什么意思?尊严:指的是可敬的地位和身份。
本文主要讲谁有尊严?哈默。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哈默,感受他如何赢得了可敬的地位和身份。
二、品读感悟,思考“尊严”(一)1、根据意思,在练习本上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1)指某人因某事或营养不良而脸色变得很难看。
()(2)形容非常疲乏。
()(3)脸上没有一丝血色,()(4)身体消瘦到了极点。
()(5)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2、对照答案自我纠正: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咽齐读,你发现这些词语写什么?(这是对逃难人外貌的描写。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到句子当中去。
请在课文里找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大家能体会到什么?课件出示:外貌: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吃相: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师:从逃难人和年轻人的外貌和吃相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结:逃难者劳顿奔波,饥寒交迫,让所有的逃难人身体虚弱、饥饿不堪、急需食物充饥。
(二)、学习2—5自然段,感知哈默维护尊严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形象。
1.抓住“例外”引入自读。
师:当善良的沃尔逊人把食物送到这些逃难人的面前时,有一个人与大家表现不一样。
课文第二自然段那个词说明“不一样”?“例外”哈默的例外表现在哪里?课文主要通过人物的什么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哈默的例外?(年轻人并没有直接接受食物,而是选择了先干活,后吃食物。
小学语文《尊严》教学设计优秀3篇

小学语文《尊严》教学设计优秀3篇《尊严》教案篇一【教材内容分析】《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帮忙干完活以后,才吃这份食物。
他的言行受到了杰克逊大叔的由衷赞赏,他被杰克逊大叔留了下来,并很快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在困境中仍坚守自己的尊严;从杰克逊大叔的言行中感悟到每个人都应该诚挚地维护他人的尊严和尊重别人,认识到尊严的可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尊严是课题的`名称,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旨。
【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分析:对于尊严一词,学生在理解上是有困难的。
因为它太抽象,无法用言语清楚地表达出来。
应该说那是一种意会的精神。
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对于自尊自强的认知是浮于表面的,不能真正从内心产生认同感。
要孩子们通过文中对主要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感受其中深刻的含义那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是,孩子们毕竟还是有他们阅读后的一些感受和体验的,让他们互相交流,彼此合作学习,相信在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下,也能有一定的感悟。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有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有自己一定的见解,而且有较强的发言积极性。
【教学目标】教养: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尊严、逃难、款待、朴实、狼吞虎咽、例外、骨瘦如柴、喉结、赞赏、思量、疲惫不堪、面呈菜色、僵硬、许配等词语。
2、能通过把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比较,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中体会到人物自尊的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形象。
教育:通过对哈默、杰克逊这两个人物的认识,从中懂得人不仅要有自尊,还要懂得尊重别人。
《尊严》语文教案范文素材

《尊严》语文教案范文素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所传达的“尊严”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运用讨论、小组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视自己尊严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尊严”的含义,培养尊重他人、珍视自己尊严的价值观。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尊严”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
2. 课文PPT或黑板。
3. 生字词卡片。
4. 讨论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学生组内交流,运用生字词造句。
3.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
(2)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讨论问题。
4. 分析故事情节:(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
(2)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评价。
(2)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珍视自己的尊严。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
《尊严》语文教案范文素材

一、教案背景《尊严》是一篇关于人性和道德的范文素材,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尊严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尊严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想要传达的主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重他人、维护自己尊严的意识,培养诚实、勇敢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教训,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尊严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维护自己尊严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尊严?为什么尊严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和事件。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深入剖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尊严的重要性。
5. 实践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尊重他人、维护自己尊严。
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诚实、勇敢的品质。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重点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作手法的掌握以及道德观念的培养。
七、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对尊严的理解。
2. 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维护自己尊严的作文。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八、课堂表现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是否流利、是否充满感情。
尊严教学设计_共10篇.doc

★尊严教学设计_共10篇范文一:7尊严教学设计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识记:1、自主识字若干,积累“骨瘦如柴”、“狼吞虎咽”、“惬意”等词语。
2、积累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理解: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狼吞虎咽”的意思。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课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尊严的含义,领悟“人拥有尊严,就会用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的道理。
运用: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照样子,把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狼吞虎咽”的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尊严的含义,领悟“人拥有尊严,就拥有精神财富”的道理。
教学难点:阅读课文,领悟“人拥有尊严,就拥有精神财富”的道理。
一、词语复习导入(出示词语)(翘舌音)面呈菜色骨瘦如柴捶背善良呈现僵硬款待尊严逃难例外喉结许配沃尔逊杰克逊哈默(一)用上面的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设(在逃难的途中,只有哈默例外,坚持用劳动换取食物,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善良的杰克逊大叔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师点评)二、品读主要内容,感悟哈默的人格为什么说哈默例外呢?例外在哪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同走进课文,走进哈默。
自由朗读课文的2~~5段,想一想,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生交流)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一)(二)你读出了什么?(预设:生提到例外)什么是例外?为什么说他是例外?(与众不同饥饿不堪、身体虚弱、急需食物充饥)(三)对比学习:出示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
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②理解“狼吞虎咽”的意思③你体会到了什么?(他们此时同样渴望食物,同样需要食物来充饥,来补充体力呀!)④逃难人为饥饿所困,为疲惫所困,为焦渴所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严》语文教案范文素材
《尊严》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一个国家)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知识要求: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典、词典自己解决;能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能力要求: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体会那个年轻人为什么把尊严看得那么重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尊严对于做人的重要性;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常规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讲故事导入
2、板书课题:尊严
二、什么叫尊严,请大家讨论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理解词语
款待、疲惫不堪、惬意、狼吞虎咽、羡慕
五、学习课文内容
1、请学生读课文,每人一段,你知道文章讲了什么事吗?
2、读第一自然段,从哪看出这群逃难的人非常饥饿?
3、读二至五自然段,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态和语言的句子,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组内讨论
5、全班讨论,把握两个方面:年轻人的饥渴和一定要劳动后才
吃饭的原因。
6、哈默把尊严看得非常重要结合理解句子: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是个百分之百的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句子的理解从前后半句进行。
得出结论:尊严比任何财富都重要,都宝贵,告诉我们只要有尊严,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有感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