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合物

合集下载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最新)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最新)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最新)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对于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进行总结。

一、元素1. 碳(C):碳是有机物的基础元素,大部分有机物都含有碳。

碳原子可以通过共价键形成多种结构,使得有机物具有广泛的多样性。

2. 氢(H):氢是细胞中最丰富的元素,它存在于各种有机化合物中,包括脂肪、糖类和蛋白质等。

3. 氧(O):氧是生物体中的最重要元素之一,它与碳和氢一起构成了绝大多数有机物,同时也是细胞呼吸的重要参与者。

4. 氮(N):氮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元素,在细胞的合成和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5. 磷(P):磷是构成核酸和脂质分子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细胞中的能量传递分子ATP的组成部分。

6. 硫(S):硫是蛋白质中的重要元素,一些氨基酸中含有硫原子,它们在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二、化合物1. 水(H2O):水是细胞中最重要的化合物,构成了细胞的大部分质量。

水在细胞内起到溶解和运输物质、保持细胞结构的稳定等重要作用。

2. 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中的重要有机化合物,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蛋白质在细胞内承担多种功能,包括酶的催化作用、结构支持、信号传导等。

3. 糖类:糖类是细胞中重要的能量来源,包括单糖(如葡萄糖)、双糖(如蔗糖)和多糖(如淀粉和纤维素)。

糖类在细胞内参与能量代谢和结构的形成。

4. 脂质:脂质是细胞中的重要组分,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脂质在细胞膜的构建和维持细胞结构的稳定性方面扮演关键角色。

5. 核酸:核酸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包括DNA和RNA。

DNA负责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而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6. 辅酶和酶:辅酶是一类维生素衍生物,它们与酶一起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酶是生物催化剂,加速并调控细胞内的代谢反应。

7. 离子:细胞内存在各种离子,包括钠、钾、钙、镁、氯等。

离子在细胞内起到调节细胞体积、维持电位平衡、传递信号等重要作用。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对于Br2的制备,因海水中含嗅,所以在一定条件下,通入Cl2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非金属元素
置换出Br2再纯化。化学反应式为:
I2可从藻类植物中提取。因为I-还原性强,所以许多氧化剂可将其氧 化。例如
④卤素的用途。 氟与其他元素化合时,可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液态氟是航天工
业中所用的高能燃料的氧化剂。含ZrF4、BaF2、NaF的氟化物玻璃 可用作光导纤维材料。氟对于维持正常的生长是必需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非金属元素
(3)无分子结构物质。一些非金属物质例如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 等,其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连成整体,而形成原子晶体,且熔、沸点都 很高。还有一些非金属物质例如石墨是混合型晶体,其也由原子间通 过不同键型形成,且熔、沸点都很高。
3.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在非金属元素中,F、Cl, Br, I, O,S、P较活泼,且易与金属元 素化合; N, B,C、Si在常温下不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绝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准金属氧化物是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所有卤素单质均有毒,并具有刺激性气味,强烈地刺激眼、鼻、
气管等豁膜。吸入较多的蒸气会严重中毒,甚至死亡。它们的毒性从
F2到I2依次减轻。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非金属元素
吸入Cl2时,会发生窒息,必须立即到空气新鲜处,可吸入适量酒精和 乙醚混合蒸气或氨气解毒。Br2蒸气有催泪作用。液嗅会深度灼伤皮肤, 并造成难以治愈的创伤。Br2若不慎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再用25%的氨水、松节油、95%酒精的混合液(体积比为1:1:10) 涂抹。我国规定在企业排放的废气中,Cl2含量不得超过1 mg/m3。

元素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一、引言元素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它们是构成地球和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

元素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无机化合物主要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有机化合物则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

二、无机元素化合物1.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结合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结合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无机元素化合物。

例如,NaCl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离子型无机盐,它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

另外,CaCO3也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盐,它主要存在于大理石和贝壳中。

2. 金属与金属元素的结合金属与金属元素的结合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无机元素化合物。

例如,铁和镍可以形成FeNi3这样的固溶体。

此外,铜和锡也可以形成Cu6Sn5这样的固溶体。

3. 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结合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结合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无机元素化合物。

例如,氧和氮可以形成NO和NO2这样的气体,它们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三、有机元素化合物1. 烃类烃类是一类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分子。

它们可以通过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提取出来。

常见的烃类包括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

2. 醇类醇类是一种由羟基(-OH)与碳链结合而成的有机分子。

它们通常用于制备酯、醚等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醇类包括乙醇、丙醇、甘油等。

3. 酸类酸类是一种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分子。

它们通常用于制备盐、酯等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酸类包括乙酸、苹果酸等。

4. 酮类酮类是一种含有羰基(C=O)的有机分子。

它们通常用于制备药品、香料等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酮类包括丙酮、己酮等。

四、应用元素化合物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氯化钠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等领域;烷基苯酚被用于制备润滑油、合成橡胶等;乙二醇被用于制备聚酯类纤维和塑料等。

五、结论元素化合物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机元素化合物主要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有机元素化合物则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

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元素符号:正一价(+1):氢锂钠钾银亚铜H Li Na K Ag Cu负一价(-1):氟氯溴碘F Cl Br I正二价(+2):铍镁钙锶钡铜汞锌亚钴碳铅Be Mg Ca Sr Ba Cu Hg Zn Co C Pb负二价(-2):氧硫O S正三价(+3):铁钴铝硼铬镍Fe Co Al B Cr Ni正四价(+4):碳硅锡锰C Si Sn Mn正五价(+5):氮磷N P(二)酸根符号:正一价(+1):铵根NH4+负一价(-1):氯酸根硝酸根碳酸氢根醋酸根氢氧根过锰酸根ClO3-NO3-HCO3-CH3COO-OH-MnO4-负二价(-2):碳酸根硫酸根亚硫酸根铬酸根二铬酸根CO3-2SO4-2SO3-2CrO4-2Cr2O7-2负三价(-3):磷酸根PO4-3(三)化学式的规则:1.正价元素(酸根)和负价元素(酸根)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其英文名称即为化学式。

2.酸根中除了NH4+为正价外,其余酸根皆为负价,且多为含氧的原子团。

3.化合物中,正价元素的总价数=负价元素的总价数;因此化合物的总价数为零。

4.金属为原子状态,价数=0;如:铁(Fe)﹑铝(Al)﹑铜(Cu)。

5.酸根和H结合,形成酸,即:氢+酸根=酸6.同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单质,如:H2﹑F2﹑Cl2﹑Br2﹑I2﹑O2﹑N2。

7.正价符号在前,负价符号在后。

1.氟化钠先写钠,再写氟 NaFNa为+1价F为-1价→价数总和为0所以氟化钠的化学式为NaF2.氢氧化钾先写钾,再写氢氧根→KOHK为+1价OH-为-1价→价数总和为0所以氢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H3.氧化锌先写锌,再写氧→ZnOZn为+2价O为-2价→价数总和为0所以氧化锌的化学式为ZnO4.氯化钡先写钡,再写氯→BaClBa为+2价Cl为-1价→Ba需要个,Cl需要2个→+2×1=+2-1×2=-2→+2和-2的价数总和为0所以氯化钡的化学式为BaCl25.碘化铅先写铅,再写碘→PbIPb为+2价I为-1价→Pb需要1个,I需要2个→+2×1=+2-1×2=-2→+2和-2的价数总和为0所以碘化铅的化学式为PbI26.溴化铬先写铬,再写溴→CrBrCr为+3价Br为-1价→Cr需要1个,Br需要3个→+3×1=+3-1×3=-3→+3和-3的价数总和为0所以溴化铬的化学式为CrBr37.二氧化铅有数字的化学式按照所要求的个数直接书写,不需考虑价数。

第讲元素与化合物

第讲元素与化合物

第一讲:元素与化合物在化学中,元素和化合物是两个基本概念。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而化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而成的新物质。

元素元素是一种物质,它由具有相同原子核电荷数目的原子组成。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其中92种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余的是合成的。

每个元素都有一种化学符号,例如氧元素的化学符号为O。

元素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外层电子的数量、排布和结合方式。

元素又可以根据其性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三种。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以及塑性和延展性,如铁、铜、铝等。

非金属元素则较为脆弱,通常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如氢、氧、碳等。

半金属元素则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如硅、锑、铟等。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而成的新物质。

化合物的性质与组成元素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通常具有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在化学中,化合物的组成通常用化学式表示,如水的化学式为H2O,其中H代表氢元素,O代表氧元素,2代表氢元素的原子数量。

化合物的种类非常多,可以根据化学键类型分为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两种。

共价化合物通常由两个非金属元素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如水、二氧化碳等。

离子化合物则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通过电子的互相转移形成,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除了以上两种类型的化合物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如配合物、氢键化合物、氢化物等。

元素和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元素和化合物之间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相互转化。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化合物,或者化合物的分子通过化学反应断裂原子键而分解成元素。

例如,氢气和氧气可以通过电火花反应生成水:2H2 + O2 → 2H2O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氢气和氧气这两种元素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了水这种化合物。

另一个例子是硫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分解成硫酸和铜金属:CuSO4 → Cu + SO3 + O2在这个化学反应中,硫酸铜这种离子化合物分解成了硫酸和铜金属这两种元素。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1.氢(H):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常与氧形成水(H2O)。

氢化物如氯化氢(HCl)和氢氧化钠(NaOH)也是常见的化合物。

2.氧(O):氧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主要以氧气(O2)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许多无机化合物如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都含有氧,例如氧化铝(Al2O3)和氢氧化铜(Cu(OH)2)。

3.碳(C):碳是生命的基础,几乎所有有机物都含有碳。

常见的碳化合物包括有机酸如乙酸(CH3COOH),烷烃如甲烷(CH4)和芳香烃如苯(C6H6)。

4.氮(N):氮是空气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占了78%。

氮气(N2)可通过固氮菌转化为氨气(NH3)。

氮还与氢结合形成氨基化合物如胺。

5.铁(Fe):铁是地壳中最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常以氧化铁(Fe2O3)或硫化铁(FeS2)的形式存在。

铁是许多合金的基础,如钢。

6.铜(Cu):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电金属,常以氧化铜(CuO)或硫化铜(CuS)的形式存在。

铜也是许多合金的重要成分。

7.锌(Zn):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常以氧化锌(ZnO)或硫化锌(ZnS)的形式存在。

锌是电池和镀锌的重要材料。

8.硅(Si):硅是地壳中的主要元素之一,常以二氧化硅(SiO2)的形式存在。

硅是制造半导体和玻璃的重要原料。

9.氯(Cl):氯是一种具有强烈腐蚀性的非金属元素,常以氯气(Cl2)或氯化钠(NaCl)的形式存在。

氯是消毒剂和化学品制造的重要原料。

10.锂(Li):锂是一种轻金属,常以氧化锂(Li2O)或氢氧化锂(LiOH)的形式存在。

锂是电池和药物的重要成分。

这只是一些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介绍,还有很多其他元素和化合物也是常见的,如钠(Na)、钾(K)、铝(Al)、磷(P)、硫(S)等。

每种元素和化合物都有其特定的性质和用途,在科学和工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汇总一、关键信息1、元素化合物的分类金属元素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化合物2、常见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钠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3、常见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氯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硅及其化合物二、金属元素化合物11 钠及其化合物111 钠单质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

112 钠单质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113 氧化钠的性质: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114 过氧化钠的性质: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115 碳酸钠的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16 碳酸氢钠的性质:白色细小晶体,能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受热易分解,与酸反应比碳酸钠剧烈。

12 铝及其化合物121 铝单质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122 铝单质的化学性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常温下,铝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123 氧化铝的性质: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24 氢氧化铝的性质: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受热易分解。

125 铝盐(如氯化铝)的性质:能与碱反应,当碱不足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碱过量时生成偏铝酸盐。

13 铁及其化合物131 铁单质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132 铁单质的化学性质:能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能与某些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133 氧化亚铁的性质: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易被氧化为氧化铁。

134 氧化铁的性质: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是一种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

135 四氧化三铁的性质:黑色晶体,具有磁性,俗称磁性氧化铁。

高中生物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生物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生物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高中生物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1. 生物元素:指在生物体内存在且起重要作用的元素。

常见的生物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和硫等。

2. 生物化合物:生物体内由多种元素组合而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生物化合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

3. 碳水化合物: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包括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双糖(如蔗糖、乳糖)和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量来源。

4. 脂类: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包括甘油脂(如三酸甘油酯)、磷脂(如磷脂酰胆碱)和类固醇等。

脂类在生物体内起到能量储存、保护和调节物质运输等功能。

5.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酶、激素、抗体等。

蛋白质也是细胞内重要的能源来源。

6. 核酸:由核苷酸组成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包括DNA和R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参与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

7. 矿物元素:生物体中所需但所含量相对较少的元素。

包括钙、磷、钾、钠、铁、锌等。

矿物元素在生物体内起到调节酶活性、维持水平衡和细胞功能的作用。

8. 微量元素:生物体中所需但所含量极少的元素。

包括碘、镁、锰、铜、铬等。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起到调节代谢和器官功能的作用。

9. 元素循环:指地球上元素从环境中经过生物体的吸收和释放再循环利用的过程。

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磷循环等。

10. 生物元素的来源:生物元素主要通过食物链传递。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无机物质中合成有机物质,动物通过食物摄入植物或其他动物来获取生物元素。

以上是高中生物元素和化合物的主要知识点,根据学校和教材的不同,可能会有一些细节和深入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 含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是


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 蛋白质
含量最高的有机化合物是
蛋白质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
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 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还原糖 淀 粉 蛋白质 + 脂肪 +
+ 斐林试剂 +
碘液 双缩脲试剂 苏丹Ⅲ染液 苏丹Ⅳ染液
切片
制片
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50%酒精, 洗去浮色 吸水纸……,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观察
实验结果: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鉴定:
豆浆或蛋白液
先加A液再加B液
向试管中加入 双缩脲A液1ml摇匀
向试管内加入双 缩脲B液4滴摇匀
观察颜色变化
紫色反应。 实验结果:
方法步骤 1、还原性糖的鉴定:
制备组织样液
向试管中加入2ml组织样液
加入到组织样液中1ml的斐林试剂, 水浴 观察试管中 (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加热 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
蓝色 —— 棕色 —— 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鉴定:
取材 浸泡3-4h的花生种子,去种皮 选取最薄的切片,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间 滴2~3滴苏丹III染液,染色3分钟(若用苏丹IV 染液,染色1分钟)
植物 水绵——多细胞藻类植物,叶绿体呈带状
原生生物界: 草履虫、变形虫、绿眼虫、衣藻、 疟原虫、黏菌 真菌: 酵母菌、霉菌(青霉菌、曲霉菌、根霉 菌)、食用菌(蘑菇、灵芝、木耳等)
生物
依据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明显区别是没有细胞壁 2.原核细胞的结构包括 膜 质 壁 拟核 核糖体(细菌 还有鞭毛) 3.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膜 质 核(植物还有细胞壁) 4.细菌与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膜 质 壁 核糖体 1.低倍镜换高倍镜步骤? 找→移→转(转换器)→调(光圈/反光镜,细准焦 ) 2.调焦时镜筒下降要使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时,要 使用粗准焦螺旋; 换上高倍物镜后要使用细准焦螺旋 3.目镜物镜长度与倍数的关系?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4.低倍镜高倍镜的比较? 5.污物的判断?
将下列试剂与相应的待测样品、相应的实验结果
用线连接起来。
苏丹Ⅲ染液
斐林试剂
豆浆
马铃薯汁
砖红色沉淀
橘黄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葡萄汁
花生子叶
蓝色
紫色
夯实巩固
1、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 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也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 B ) A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没有区别 B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 生物来源于非生物 D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2、生活在缺水的沙漠环境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 多的化合物是( D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水
非细胞结构 病毒(结构?属于生物的理由?) 生物
衣 支 蓝:
生 物
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含螺旋藻);发菜,水华
原核 生物 细胞结构 生物 真核
含叶绿素和藻蓝素,自养
细: 杆、球、弧、螺旋。绝大多数是营腐生或寄生 生活的异养生物,除硝化细菌(化能自养)。 线:特殊记忆:链霉菌属于放线菌 立克次氏体 动物 血吸虫、水螅——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
蓝色 紫色 橘黄色 红色
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半乳糖、乳糖 非还原性糖:如蔗糖
思考
甘蔗和甜菜中富含蔗糖,蔗糖能用斐林试剂 检测吗?
不能
二、实验材料选用
1、还原性糖的鉴定:苹果、白梨 选材标准:还原糖含量高,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植物 2、脂肪的鉴定 富含脂肪(植物油)的种子,如花生、核桃、蓖麻等 的种子 。 3、蛋白质的鉴定 (1)植物:黄豆种子(浸泡1-2天),或用豆浆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还原糖 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 再注入
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 先注入A液摇匀,再注入 B液摇匀
不加热 紫色反应
注意事项:
• (1)检测还原糖时应水浴50~65度加热 • (2)检测脂肪时,切片要薄,用苏丹Ⅲ 染色时 间不宜过长,用显微镜观察. • (3)斐林试剂是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即现配现用。 双缩脲试剂是先加入A液1ml,摇匀,再加入B液4 滴,摇匀。
蓝色→紫色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异同分析
斐林试剂 甲液 乙液 双缩脲试剂 A液 质量浓度 为0.1g/mL 的NaOH溶 液 B液 质量浓度 0.01g/mL 的CuSO4溶 液
成分
质量浓度 质量浓度为 为0.05g/mL 0.1g/mL的 的CuSO4溶 NaOH溶液 液
鉴定物质 添加顺 序方法
最基本元素:C
为什么是最基本元素?
鲜重:O>C>H>N
干重:C>O>N>H
缺Fe会使人患贫血等症状; 缺Zn使人发育受影响,智力减退; 缺I会导致甲状腺肿大等。
所以大量元素和微量 元素是生物体必需的,对 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 义。
3、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质量分数从大到小:
水>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无机盐
(2) 动物组织样液:鸡蛋清。需要稀释!一般稀释10倍。 原因:如果不稀释,则蛋清容易粘附试管,不易清洗
试剂 : 1、斐林试剂 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甲液 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乙液 质量浓度为0.05g/ mL的CuSO4溶液
2、双缩脲试剂 先加A液1mL摇匀,再加B液4滴摇匀 A液 质量浓度0.1g/mL的NaOH溶液 B液 质量浓度0.01g/mL的CuSO4溶液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的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 , 没有一种元素是生命特有的; 2.但元素在细胞中和无机环境中的含量却有区别.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既有统一性(元素种 类大体相同)又有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生物可以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各种物 质来组成自身。
2.组成细胞的元素 常见的有20多种
2.1
细胞中的元 素和化合物
1.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中,有没有 哪一些元素是生物体所特有的? 这说明什么? 2.生物体中的元素含量和无机环境中 的含量有区别吗? 这又说明什么?
1.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中,有没有 哪一些元素是生物体所特有的? 没有。 这说明什么?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生物体中的元素含量和无机环境中 的含量有区别吗?有,相差很大。 这又说明什么?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