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合物 基础知识整理.doc

合集下载

元素化合物知识

元素化合物知识

1.氯气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1)铁与氯气:H:3Cl2+2Fe 2FeCl3 (固体是红棕色,溶液为黄色)(2)氯气通入水中:L:Cl2+H2O==H++Cl–+ HClO(3)氯气尾气吸收:L:Cl2+2OH–=Cl–+ClO–+H2O(4)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2Fe2++4Br-+3Cl2===2Fe3++2Br2+6Cl-;(足量氯气)2Fe2++2Br-+2Cl2===2Fe3++Br2+4Cl- (1:1)(5)氯气通入碘化亚铁溶液中:2I-+Cl2===I2+2Cl-(少量氯气);2Fe2++4I-+3Cl2===2Fe3++2I2+6Cl-(足量氯气)(6)实验室制氯气:L:4H++2Cl–+MnO2 Mn2++Cl2↑+2H2O2.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1)铁与硫:H:S+Fe FeS (2)铜与硫:H:S+2Cu Cu2S(3)硫与氧气:H:S+O2 SO2 (4)SO2与O2:H:2SO2+O2 2SO3 (5)SO2与H2S混合:H:2H2S+SO2===3S↓+2H2O(6)SO2通入到卤水中:H:X2+SO2+2H2O===H2SO4+2HX (X2=Cl2、Br2、I2)(7)卤素单质加入到亚硫酸钠溶液中:L:SO32-+X2+H2O=2H++SO42-+2X–(X2=Cl2、Br2、I2)(8)铜与浓硫酸:H:2H2SO4(浓)+Cu CuSO4+SO2↑+2H2O(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和酸性)(9)碳与浓硫酸:H:2H2SO4(浓)+C CO2↑+2SO2↑+2H2O (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3.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1)工业合成氨:H:N2+3H2 2NH3(2)实验室制氨气:H: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3)氨与氯化氢:H:NH3+HCl===NH4Cl (沾有浓盐酸与沾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4)氨的催化氧化:H:4NH3+5O2 4NO+6H2O(5)氯化铵分解:H:NH4Cl NH3+HCl (6)铵根离子的检验:L:NH4++OH- NH3+H2O (7)硝酸分解:H:4HNO3 4NO2↑+O2↑+2H2O (保存在棕色瓶中)(8)铜与浓硝酸:H:Cu+4HNO3(浓)=Cu(NO3)2+2NO2↑+2H2O(9)铜与稀硝酸:L: 3Cu+8H++2NO3- = 3Cu2++2NO↑+4H2O(10)碳与浓硝酸:H:4HNO3(浓)+C CO2↑+4NO2↑+2H2O(11)铁与稀硝酸:L:(铁不足)4H++NO3-+Fe=Fe3++NO↑+2H2O;(铁过量)3Fe+8H++2NO3-=3Fe2++2NO↑+4H2O4.硅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1)硅与氧气:H:Si(粉)+O2 SiO2 (2)工业制粗硅:H:2C+SiO2 Si+2CO(制得粗硅) (3)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H:SiO2+2NaOH===Na2SiO3+H2O(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 (4)二氧化硅与氢氟酸:H:4HF+SiO2===SiF4+2H2O(5)制玻璃:H:SiO2+Na2CO3 Na2SiO3+CO2 ;SiO2+CaCO3 CaSiO3+CO25.钠的转化关系(1)钠投入水中:L:2Na+2H2O==2Na++2OH-+H2↑。

高二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点总结 1.金属及其化合物 (1)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①2Na 2O 2+2H 2O===4Na ++4OH -+O 2↑①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①Na 2CO 3+Ca(OH)2===CaCO 3↓+2NaOH①OH -+CO 2===HCO -3①CO 2-3+CO 2+H 2O===2HCO -3(2)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①Fe +2H +===Fe 2++H 2↑或Fe +Cu 2+===Fe 2++Cu 等 ①2Fe +3Cl 2=====点燃2FeCl 3①2Fe 3++Fe===3Fe 2+或2Fe 3++Cu===2Fe 2++Cu 2+等①4Fe(OH)2+O 2+2H 2O===4Fe(OH)3(3)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①Al 2O 3+6H +===2Al 3++3H 2O①Al 2O 3+2OH -===2AlO -2+H 2O①Al(OH)3+3H +===Al 3++3H 2O①Al(OH)3+OH -===AlO -2+2H 2O(4)铜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①3Cu +8H ++2NO -3===3Cu 2++2NO↑+4H 2O或Cu +4H ++2NO -3===Cu 2++2NO 2↑+2H 2O ①Cu +2H 2SO 4(浓)=====①CuSO 4+SO 2↑+2H 2O①Cu 2++2OH -===Cu(OH)2↓2.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①Cl 2+H 2O H ++Cl -+HClO ①Cl 2+2Br -===2Cl -+Br 2①Br 2+2I -===I 2+2Br -①Cl 2+2OH -===Cl -+ClO -+H 2O(2)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①2H 2S +SO 2===3S +2H 2O①SO 2+Cl 2+2H 2O===H 2SO 4+2HCl ①2H 2SO 4(浓)+Cu=====①CuSO 4+SO 2↑+2H 2O(3)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①4NH 3+5O 2=====催化剂①4NO +6H 2O①3NO 2+H 2O===2HNO 3+NO ①3Cu +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合理即可)(4)碳、硅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①SiO 2+2C=====高温Si +2CO↑①HCO -3+OH -===CO 2-3+H 2O①SiO 2-3+2H +===H 2SiO 3↓(合理即可)。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一、元素的化学性质1.元素的原子结构: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核的构成等;2.元素的化学活性:元素的化合价、化合能力等;3.元素的氧化还原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和还原态、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原理等;4.元素的电性和金属性:元素的电负性、电离能、原子半径等;5.元素的地壳丰度和存在形式: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存在的化合物等。

二、常见化学元素及其性质1.金属元素:铁、铜、锌、锡、铝等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等;2.非金属元素:氢、氧、氮、碳、硫、磷等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等;3.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周期规律、周期表的各种分类和用途等;4.难溶于水的元素:炭、硫、硅、铝等元素的溶解性和存在形式等;5.稀有元素:稀有气体、稀土元素、过渡金属等的特性、应用等。

三、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1.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性质和应用等;2.配合物:配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3.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醇、醚、酮、酸、酯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性质和应用等;4.聚合物:聚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

四、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等反应类型的定义及示例;2.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计算等;3.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焓变、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等。

五、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计算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平衡方程式的给定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位置的调节等;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试错法、代数法等;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计算、体积计算、摩尔计算等。

六、化学分析方法1.酸碱中和滴定:滴定的概念、滴定反应方程式、滴定的终点判定等;2.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的概念、滴定反应方程式、滴定的终点判定等;3.光度法:光度法的原理、操作和应用等;4.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的原理和应用等。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元素的周期表
周期
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 变化
主族与副族
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副族元 素次外层电子数相等

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归为一 族
镧系与锕系
元素周期表中第57号元素镧到第71号元素镥 共15种元素,称为镧系元素;第89号元素锕 到第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称为锕系元 素。
02 化合物
化合物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 素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
的物质。
离子化合物
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结合 形成的化合物,如氯化
钠(NaCl)。
共价化合物
由不同原子通过共享电 子形成的化合物,如水
(H₂O)。
金属化合物
由金属元素与其它元素 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如
氧化铁(Fe₂O₃)。
化合物的形成
元素与化合物的实例

01
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在自然界中以气态、
液态和固态存在。
二氧化碳
02
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是植物光合作
用的重要原料。
硫酸
03
硫酸是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04 元素与化合物的实验
实验一:元素周期表的探索
稳定性
指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 性和耐久性。
应用
不同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 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食
盐、水、钢铁等。
03 元素与化合物的关系
元素与化合物的转化
化学反应
元素和化合物之间可以通 过化学反应进行转化,例 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 应等。
热力学条件
在一定热力学条件下,元 素和化合物之间可以发生 转化,例如高温、高压等。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特别提示:新鲜种子晒干时减少的是自由水,细胞仍能保持活性; 干种子加热或炒熟时失去的主要是结合水,种子死亡不能萌发。
2.无机盐:
(1)、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__离___子___的形式。 (2)、生理作用:
①. 是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下表所示:
无机盐
参与形成的化合物
Mg2+
叶绿素
Fe2+
2.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两种大量元素,淀粉中没有,但核酸中含有。关 于这两种元素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C )
A.这两种元素是生物膜、染色体的重要组成元素 B.这两种元素是组成 ATP 分子不可缺少的 C.这两种元素是构成蛋白质不可缺少的 D.这两种大量元素也是动物生活所必需的
3.下表为一种无土栽培培养液的主要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1. (2016年上海卷)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 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下图。下列与蒿甲 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A )
A.纤维素 C.叶绿素
B.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
2.观察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若该图表示的是活细胞的各化学元素的含量,则 A应该为碳元素 B.若该图表示的是细胞的各化学元素占干重的百分比,则 A应该为氧元素 C.若该图为活细胞的化合物组成情况,则 A中含有的元素为 C、H、O D.若该图是已经完全脱水后的细胞的化合物组成情况,则 A是蛋白质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__水__、___无__机__盐____ (1) 有机化合物:糖___类__、__脂__质______、蛋白质、核酸
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_________水_______ (2) 鲜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________蛋__白__质____

中考化学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有哪些

中考化学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有哪些

中考化学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有哪些关键信息项:1、常见元素:氢(H)、氧(O)、碳(C)、氮(N)、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钾(K)、钙(Ca)、铁(Fe)、铜(Cu)、锌(Zn)、银(Ag)、钡(Ba)等。

2、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

3、重点化合物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4、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1、氢(H)及其化合物11 氢气(H₂)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2H₂+ O₂点燃 2H₂O)、还原性(H₂+CuO 加热 Cu + H₂O)。

111 水(H₂O)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 100℃,凝固点0℃。

化学性质:通电分解(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与二氧化碳反应(CO₂+ H₂O = H₂CO₃)。

112 过氧化氢(H₂O₂)化学性质:分解产生氧气(2H₂O₂二氧化锰 2H₂O + O₂↑)。

2、氧(O)及其化合物21 氧气(O₂)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氧化性(如 C + O₂点燃 CO₂,S + O₂点燃 SO₂)。

211 臭氧(O₃)物理性质:淡蓝色有特殊气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强氧化性。

212 氧化物一氧化碳(CO):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2CO + O₂点燃 2CO₂)、还原性(CO + CuO 加热 Cu +CO₂)。

二氧化碳(CO₂):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碱反应(CO₂+ 2NaOH = Na₂CO₃+ H₂O)。

31 碳单质金刚石:硬度大,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石墨:导电性良好,质软。

活性炭:吸附性强。

311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见 212 )312 碳酸(H₂CO₃)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H₂CO₃= H₂O + CO₂↑)。

元素化合物知识总结

元素化合物知识总结

元素化合物知识总结一、概述元素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在化学中,元素化合物是研究和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元素化合物的特点、分类到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二、元素化合物的特点1. 化学成分稳定:元素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经过化学反应,通过共价键和离子键等键结合成分子或离子。

这种结合使化合物具有稳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2. 物理性质多样:各种元素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溶解度、密度等。

这些性质决定了元素化合物的用途和特点。

3. 化学性质活泼:元素化合物根据其成分和结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

这使得元素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元素化合物的分类根据元素的性质和结合方式,元素化合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无机化合物:由无机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氧化物、氯化物、硫化物等。

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冶金、建筑、电子等各个领域。

2. 有机化合物:由碳元素和其他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烃、醇、酮等。

有机化合物是生命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日用品等领域。

3. 金属化合物: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

金属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等领域。

4. 有机金属化合物:由有机基团和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有机锡化合物、有机铜化合物等。

有机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和催化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四、元素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1. 医药领域:许多药物是由元素化合物构成的,如硫酸镁、偏钙软骨素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用于治疗疾病、促进人体健康。

2. 日用品领域:元素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产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洁精等。

这些化合物提供了清洁、消毒和美化等功能。

3. 农业领域:农业中的肥料、杀虫剂和除草剂等产品往往含有元素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环境保护领域:元素化合物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废水处理、空气净化等。

第二章 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第二节 氧化物doc

第二章  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第二节 氧化物doc

第二节 氧化物【考点说明】1、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2、认识水的组成,利用水的分解、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 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

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了解二氧 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4、知道一氧化碳主要性质及一氧化碳的毒性。

了解一氧化碳和铁的氧化物的反应。

5、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6、知道氧化铁是铁锈的主要成分,以及除铁锈的方法和发生的反应。

7、知道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8、记住常见一些氧化物的颜色,如:氧化铜、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

【知识整理】2、写出下列物质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盐酸 ②稀硫酸 ③一氧化碳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石灰石生石灰 熟石灰 碳酸钙【经典例题】1、“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包,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1)生石灰属于 (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对它还有一个要再探究的问题是:〖分析〗此题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考查生石灰的类别、用途以及在空气中变质后产生的 新物质答案:(1)氧化物 (2)CaO+H 2O==Ca(OH)2(3)问题一:无发热感问题二:碳酸钙;取小纸袋中的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变质后的产物是碳酸钙。

(4)变质后的固体物质中是不是全部是碳酸钙(或完全变质需多长时间?等)【自主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对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B.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当珍惜它C.水资源的不足,将会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D.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各国之首2、有关水的电解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变化是化学变化D.证明了每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3、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固体又叫“干冰”,它可以用作制冷剂,也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不能供给人们呼吸,因为它有毒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通常用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D.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收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化合物知识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①空气主要成分是,约占空气体积,其次是—,约占空气体积
②上海是空气质量指标包括:、、,其中是引起酸雨的主要
物质。

二、氧气
三、水:
四、氢气:
五、碳:
六、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七、一氧化碳:
八、碳酸钙:(自然界中大理石、石灰石等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九、盐酸、硫酸:
硫酸和盐酸的鉴别:
浓盐酸有;浓硫酸有,可用作
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卜~、金属
十二、重要物质的用途等
氧气02: o 稀有气体:
氢气玮:.
碳:活性炭:
氯气C12:,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硫SO2: o 氧化钙CaO:。

氢氧化钙Ca(OH)2: o
氢氧化钠NaOH: o
硫酸铜CuSO4: : 明矶:。

氯化钠NaCl: 3
盐酸HC1:。

浓硫酸H2SO4: o
碳酸钠Na2CO3:。

甲烷C% o
金刚石C: o石墨C:
水H2O:______________ 十三、常见物质俗称或主要成分
十四、物质的颜色
固体物质:(1)白色:
⑵蓝色:
(3)红褐色:
(4)黑色:
溶液的颜色:(1)浅绿色:
(2)蓝色:
(3)棕黄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