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10节肢动物
Parasite寄生虫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形、功能障碍等;蠓、蚋、虻等叮刺人体后可出 现红肿,甚至溃烂;硬蜱叮刺后唾液可使宿主出 现蜱瘫痪;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us)的体 液接触皮肤可致皮炎。
⑶变态反应或过敏性反应:节肢动物的唾液、分泌 物、排泄物和皮壳等都是异性蛋白,可引起人体 过敏反应。如尘螨引起的哮喘、鼻炎等;粉螨、 尘螨、革螨引起的螨性皮炎。蚊、蠓、蚤、臭虫 等螫刺后也出现过敏。
❖ 例如某些原虫和蠕虫,在节肢动物体内的发育 构成生活史中必需的一环。待病原体发育至感 染期或繁殖至一定数量之后,才能传播。生物 性传播只有某些种类的节肢动物才适合于某些 种类病原体的发育或增殖。例如班氏微丝蚴只 在某些蚊种体内才不能发育至感染期的丝状蚴; 登革热病毒也只在某些蚊种体内才能大量增殖 并传播。
生物性传播有4种形式
①发育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只有发育,没有 数量的增加。如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②繁殖式:节肢动物成为病原体的繁殖场所,只有 数量的增加,但无形态变化。如登革热病毒须在 蚊子体内繁殖一定量时,才具传播能力。
③发育繁殖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必须经历发 育和繁殖两个过程。病原体发育,形态变化,数 量也大增。如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和繁殖。
2.流行病学证据:媒介虫种的地理分布及季节消长 与某种虫媒病流行地区以及流行季节相一致, 则提示为传播媒介的可能性。
3.实验室的证据:用人工感染方法证明病原体能 在某种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能发育至感染期, 并能传染给易感的实验动物。实验感染可证实 媒介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易感性,还可测定易 感性的程度。
1.蛛形纲(Arachnida)
❖ 虫体分头胸和腹两部或头胸腹愈合成躯体,有足4 对,无触角。
❖ 能传播疾病或引起疾病的有蜱、螨,能毒害人体 的有蜘蛛和蝎子等。
医学节肢动物

什么是节肢动物 ?
虫体左右对称
外骨骼
循环系统开放式
以鳃或气门呼吸 蜕皮和变态现象
什么是医学节肢动物?
医学节肢动物(medical arthropod):某些节 肢动物通过刺蜇、寄生和传播病原体等方式危害 人类健康,将这类具有医学重要性的节肢动物称 为医学节肢动物。
病原体 登革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黄热病病毒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 裂谷热病毒 疟原虫 班氏丝虫
病媒节肢动物 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三带喙库蚊 埃及伊蚊 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等多种蚊种 窄翅伊蚊、尖音库蚊 等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微小按蚊、大劣按蚊 致倦库蚊、淡色库蚊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感染途径 叮咬经皮肤 经呼吸道吸入 叮咬经皮肤 叮咬经皮肤 经呼吸道吸入 叮咬经皮肤 经呼吸道吸入 叮咬经皮肤 经呼吸道吸入 (接触传播) 叮咬经皮肤 输血 叮咬经皮肤 叮咬经皮肤
“ 或者是虱子战胜社会 主义,或者是社会主义 战胜虱子” —— 列 宁
虫媒病
病原体 恙虫病立克次体 汉坦病毒
病媒节肢动物 地里纤恙螨 小盾纤恙螨 格氏血历螨
感染途径 叮咬经皮肤 螨叮咬经皮肤 (鼠播) (垂直传播)
螨 恙虫病 传 虫 媒 肾综合征出血热 病
地里纤恙螨幼虫
格氏血历螨(雌)
格氏血历螨(雄)
虫媒病 登革热 流行性乙型脑 炎 黄热病 委内瑞拉马脑 蚊 炎 媒 病 裂谷热 疟疾
落矶山斑点热
立氏立克次体
Characteristic rash of late-stage Rocky Mountain spotted fever on legs of a patient, ca. 1946(photo provided courtesy of Rocky Mountain Laboratories, NIAID, NIH, Hamilton, Montana)
寄生虫学:Arthropods(节肢动物) 2(2014)

Cutaneous lesion (closeup)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Vectors of Leishmanae
Visceral Form (Kala-Azar)
Some specie of Class Insecta Ⅲ Lice
Dorsoventrally flattened Wingless Protuberance of tibia and
Pediculosis palpebrarum
Louse-borne disease
Body Lice (as vectors of disease )
1. Epidemic typhus
Rickettsia prowazekii (普氏立克次体)
2. Trench fever Rochalimaea quintana
Crab louse:Pubes, eyelash
Life cycle of louse
❖ All stages and both sexes feed solely on blood.
❖ Obtain daily blood meals to survive
❖ Inject saliva into the wound; meanwhile feces are continually passed onto the skin
claws form gripping organ Blood-feeding ectoparasites
2-4 mm
Head louse: base of hair Body louse: underwear
1.5-2 mm
Pubic louse: pubes, eyebrows or eyelashes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资料

人体寄生虫学试题(A卷)姓名学号年级专业成绩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4分)1.中间宿主:2.土源性蠕虫:3.全变态:4.感染阶段:5.疟疾再燃:6.生活史: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蛔虫所致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A.肠穿孔B.肠梗阻C.胆道蛔虫症D.阑尾炎E..胰腺炎()2.最常见的肠外阿米巴病是:A.肝脓肿B.脑脓肿C.肺脓肿D.脾脓肿E.皮肤脓肿()3.钩虫对人体危害中最常见的是:A.消化不良B.异嗜症C.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D.钩蚴性皮炎E. 钩蚴性肺炎()4.属于生物源性蠕虫的是:A.钩虫B.蛔虫C.蛲虫D.鞭虫E.丝虫()5.抗肠道线虫首选药物是:A.甲硝哒唑B.丙硫咪唑C.乙胺嘧啶D.海群生E.吡喹酮()6.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中的病兽是寄生虫的:A.终宿主 B.转续宿主 C.保虫宿主 D.第一中间宿主 E.第二中间宿主()7.血吸虫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阶段是:A.成虫B.虫卵C.毛蚴D.胞蚴E.尾蚴()8.布氏姜片虫的囊蚴寄生于:A.淡水鱼B.扁卷螺C.川卷螺D.豆螺E.水生植物()9.蛲虫引起的主要病症是:A.营养不良B.贫血C.发烧D.肛门瘙痒E.异位损害()10. 绦虫病驱虫治疗的有效标准是驱除了绦虫的:A.头节B.颈节C.幼节D.成节E.孕节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1.所有吸虫均为雌雄同体。
2.异嗜症是钩虫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3.透明胶纸粘贴法可用于蛲虫及牛肉绦虫病的诊断。
4.阴道毛滴虫生活史分滋养体和包囊两期,成熟包囊为感染阶段。
5.人是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宿主,而雌性按蚊是终宿主。
6.牛肉绦虫孕节子宫分枝7~13枝,而且排列不整齐。
7.人感染鞭虫是由于误食了感染期含蚴卵。
8.寄生虫也能引起宿主的变态反应。
9.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传染性最强。
10.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主要危害是传播疾病。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人体蠕虫卵中最小的是卵,最大的是卵。
医学节肢动物

蚊
蚊属于双翅目。主要种属有伊蚊、库蚊、按蚊。
蚊类和其它双翅目昆虫的主要区别:
喙细长,比头部长几倍,便于吸食液体食物或穿刺吸血。
翅脉特殊,被有鳞片。
足细长,足及身体其他部分均有鳞片。
形态
蚊是小型昆虫,虫体长1.6-12.6 mm,灰褐、棕褐或黑色。分头、胸、腹3部分。
头部:近半球形。复眼1对,通常雄蝇两眼间距较窄或相接,雌蝇较宽。头顶有排成倒三角形的3个单眼。颜面中央有1对触角,分3节,第3节最长,其基部前外侧有1根触角芒。非吸血蝇类口器为舐吸氏,由基喙、中喙和口盘(含1对唇瓣)组成。吸血蝇类的口器为刺吸式。中喙较细长而坚硬,唇瓣退化,喙齿发达。
胸部:前、后胸退化,中胸发达。中胸背板上鬃毛的排列、斑纹等特征是分类的依据。中胸背板两侧有膜质翅1对。足3对,多毛,末端具爪及发达的爪垫各1对和单一的刚毛状爪间突,爪垫密布纤毛,可分泌粘液具粘附作用并能携带病原体。
4)经卵传递式:病原体不仅在节肢动物体内繁殖,而且能侵入卵巢,经卵传递到下一代并使之有感染性。如森林脑炎病毒在全沟硬蜱。
在生物传播过程中,节肢动物不仅为病原体提供营养和发育繁殖的场所,而且起到长期贮存病原体的作用。
昆虫纲
昆虫纲为动物界种类最多(75万种以上),数量最大的一个纲,与人类经济和健康有极密切的关系。是医学节肢动物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室内滞留喷洒灭蚊:多用于媒介按蚊的防制,是防治疟疾的主要措施。
室外灭蚊:一般用于某些蚊媒病,如登革热或乙型脑炎,进行区域性或病家室内外及其周围处理。
生物防制:放养食蚊鱼类和施放生物杀虫剂。
法规防制:
蝇
双翅目,环裂亚目,与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科为:蝇科、丽蝇科、麻蝇科、狂蝇科。
寄生虫学检验教学大纲

《寄生虫学检验》教学大纲医学寄生虫及检验技术是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措施的科学。
本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课。
教学要求强调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本大纲是以全国医学专科学校教材仇锦波主编的《寄生虫检验》(1997年第一版)为蓝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写而成。
教学时数安排总表:理论部分(24学时)第一章概论1、掌握寄生、寄生虫的生活史,宿主等概念;掌握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掌握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
2、了解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和生理和影响,熟悉寄生虫病的传播方式和流行,及影响流行的因素。
3、熟悉寄生虫分类,了解我国寄生虫病防治成就与现状。
第二章医学蠕虫第一节线虫1、掌握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旋毛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
2、了解线虫的流行因素。
3、熟悉线虫的防治原则。
第二节棘头虫了解猪巨吻棘头虫的形态及致病性。
第三节吸虫1、掌握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虫、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日本血吸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
2、了解吸虫的流行因素。
3、熟悉吸虫的防治原则。
第四节绦虫1、掌握肥胖带绦虫和猪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
2、了解其它绦虫的种类及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流行因素。
3、熟悉绦虫的防治原则。
第三章医学原虫第一节叶足虫1、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人体非致病性阿米巴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
2、了解阿米巴流行情况。
3、熟悉阿米巴防治原则。
第二节鞭毛虫1、掌握杜氏利什曼原虫、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
2、了解鞭毛虫的流行因素。
3、熟悉鞭毛虫防治原则。
第三节孢子虫1、掌握疟原虫、刚地弓形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了解卡氏肺孢子虫。
2、了解孢子虫流行因素。
3、熟悉孢子虫防治原则。
07062_人体寄生虫学医学节肢动物总结

包括经呼吸道、经胎盘等途径 感染。
12
医学节肢动物在寄生虫传播中作用
作为传播媒介
医学节肢动物通过叮咬或吸血将 寄生虫传播给人类,如蚊子、跳 蚤、虱子等。
作为寄生虫宿主
一些医学节肢动物可作为寄生虫 的中间宿主或终宿主,参与寄生 虫的生活史,如蜱虫可作为莱姆 病的传播媒介和宿主。
扩大寄生虫分布范
22
预防措施与政策建议
个人防护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生 食肉类和海鲜等。
疫苗接种
针对某些寄生虫病,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如疟疾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等。
2024/1/24
环境治理
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消除寄生虫的孳生场所,如 清理垃圾、整治污水等。
政策建议
政府应加大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加强宣 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同时,建立健全寄生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 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传播。
2024/1/24
9
多足纲
2024/1/24
多足动物
多足动物具有多对足,一般生活在土壤中或潮湿的环境中。
分解有机物
多足动物主要以腐植质为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寄生生活
部分多足动物如0
REPORT
2024/1/24
CATALOG
DATE
27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2024/1/24
28
借助超声、CT、MRI等影像技术 ,提高寄生虫感染的定位和定性 诊断能力。
2024/1/24
25
创新药物研发前景展望
医学寄生虫标本集-节肢动物

成蚊
胸部
分前中后胸。翅, 翅脉,鳞片, 三对足。
腹部
11节。可见2-8节, 末3节变为外生殖器。
成蚊:
三属蚊触须区别
按蚊无呼吸管,一对气 门,掌状毛
库蚊呼吸管细长
伊蚊呼吸管粗短
硬蜱(hard tick)固定标本
硬 蜱
软蜱(soft tick)的固定标本
解剖镜下观察软蜱(soft tick)整体标本:
医学寄生虫标本集
——节肢动物
昆Musca domestica)头封片标本:
雌雄成蝇区别: 一般雌蝇的两复眼(compound eyes)间距离较宽,雄蝇的两 复眼间距离较窄。
舐吸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
爪垫 爪
舔吸式口器唇瓣
蝇足
蝇幼虫(larva)封片标本:
蝇幼虫后气门
低倍镜下观察地理纤恙螨幼虫标本:
红恙螨
蠕形螨感染的检查
透明胶纸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旋体病
虱媒回归热
蜱媒回归热 莱姆病
俄拜氏疏螺旋体
波斯疏螺旋体 伯氏包柔疏螺旋体 疟原虫
人虱
钝缘蜱 全沟硬蜱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原虫病
疟疾
微小按蚊、大劣按蚊
黑热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 中华白蛉、中华白蛉长管亚种、 硕大白蛉吴氏亚种 蠕虫病 马来丝虫病 班氏丝虫病 马来布鲁线虫 班氏吴策线虫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致倦库蚊、淡色库蚊
医学节肢动物与疾病的关系
媒介种类 蚊 病 名
蝇 白蛉 蚤 虱 硬蜱 软蜱 恙螨 革螨 疥螨 蠕形螨 尘螨
疟疾 丝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黄热病 脊髓质炎 痢疾、伤寒、霍乱 细菌 肠道原虫和蠕虫病 原虫和蠕虫 蝇蛆病 蝇幼虫 黑热病 利什曼原虫 鼠疫 细菌 鼠型斑疹伤寒 莫氏立克次体 虱媒回归热 螺旋体 虱媒斑疹伤寒 普氏立克次体 森林脑炎、蜱媒出血热(新疆出血热) 病毒 蜱媒回归热 螺旋体 恙虫病 立克次体 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 病毒 Q热 立克次体 疥疮 人疥螨 毛囊炎 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 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 屋尘螨、粉尘螨
五、 危害
2、传播疾病 A、机械性传播:病原体通过节肢动物体内、外不经过发育 或繁殖即能感染人体。如蝇类传播细菌、 病毒、原虫包囊及蠕虫卵。
特点:①节肢动物仅起携带作用;
②消灭节肢动物,传播仍未阻断。
五、 危害
2、传播疾病 B、生物性传播: 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了发育、增殖或 发育和增殖的阶段,才能传播到新的宿主。
5、发育过程中多有蜕皮(ecdysis)和变态 (metamorphosis)现象
三、分类
危害人体健康的节肢动物分属节肢动物门以下五纲,其
中以前二者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 昆虫纲(Insecta): 蚊、蝇、白蛉、蚤、虱、
蟑螂、臭虫、蚋、虻、蠓、松毛虫 等 蛛形纲(Arachnida): 硬蜱、软蜱、恙螨、 节肢动物门 (Phylum Arthropoda) 革螨、疥螨、蠕形螨、尘螨等 甲壳纲(Crustacea): 蟹、虾、剑水蚤等 唇足纲(Chilopoda): 蜈蚣等 倍足纲(Diplopoda); 马陆等
1、 直接危害
C、过敏反应:节肢动物的唾液、分泌物、排泄物和皮壳
等都是异性蛋白,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如尘螨是强烈的过敏原,引起哮喘、鼻炎 等;粉螨、尘螨、革螨可引起螨性皮炎。 D、寄 生:蝇类幼虫寄生引起蝇蛆病(myiasis),潜蚤 寄生引起潜蚤病(tungiasis), 疥螨寄生引起
疥疮(scabies),蠕形螨寄生引起蠕形螨
一、概念
节肢动物种类很多,世界上约有一百余万种,占动 物种类总数的87%。危害人类健康的只有极少数。 重要的医学节肢动物有:
蚊子mosquito、苍蝇fly、蟑螂cockroach、跳蚤flea、
虱louse、臭虫bed bug、硬蜱hard tick、软蜱soft tick、 革螨gamasid mite、疥螨itch mite、蠕形螨follicle mite等 四害:蚊子、苍蝇、蟑螂、老鼠
3、意义
防治,消灭虫媒病 反对生物战
蚊(MOSQUITO)
形态及与传病有关的结构
1.成蚊主要形态特征 (1)头部 有触角、触须各1对;刺吸式口器由 上唇、舌各1个,上、下颚各1对,包藏于鞘状 的下唇内。刺吸时上唇与舌组成食管,以吸取 血液。舌的中央有一唾液管,可将唾液及病原 体注入人体,传播疾病。
可繁殖七、八代。
蚊的生活史
生态
(1)孳生习性
A.清洁静止大型水体:如中华按蚊。
B.清洁流动水体:如微小按蚊。 C.清洁小型水体:如白纹伊蚊。 D.污水体:如淡色库蚊、致倦库蚊。 ----治理和改造孳生地,是灭蚊的治本措施。
(2)吸血习性 : 仅雌蚊吸血,各种蚊对吸血对 象有明显的选择性,有的嗜吸人血,有的嗜 吸畜血,有的兼吸人、畜血。
(4)季节消长 蚊虫的季节消长,与环境因素 有密切的关系。温度、湿度、雨量均影响着 蚊虫的繁殖和数量。
(5)越冬 蚊类的冬眠是一种生理现象,此阶 段发育停顾、活动停止、代谢降低,直到次 年春暖时,开始苏醒活动,生殖功能恢复, 飞出吸血产卵。 多数蚊种以成蚊越冬,如中华按蚊、 淡色库蚊,而伊蚊以卵越冬,微小按蚊以幼 虫越冬。
三属蚊种的区别
(1)按蚊 呈灰褐色,翅上有黑白斑,足上 多有白环。 (2)库蚊 呈棕褐色,翅上多无白斑,足多无
白环。
(3)伊蚊 呈黑色,翅无白斑,足有白环。
按蚊
伊蚊
库蚊
主要蚊属卵的形态特点
按蚊
伊蚊
库蚊
主要蚊属幼虫的形态特点
按蚊
伊蚊
库蚊
主要蚊属蛹的形态特点
按蚊
伊蚊
库蚊
主要蚊属成虫的形态特点
害虫
化学防制: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驱避剂及引诱剂来防制病 媒节肢动物
七、防制
生物防制:利用生物或生物的代射产物以防制害虫 遗传防制:使用各种方法处理害虫,使其遗传物质发生改 变或移换,以降低其繁殖能力,从而达到控制 一个种群为目的
法规防制:国家制定法规或公布条例,防止害虫随交通工
具从国外进入国境及对害虫进行监察和强迫性 防制工作
病(demodicidosis)等。
骚扰、吸血
寄生
刺螯、毒害
过敏反应
医学节肢动物的直接危害
疥螨病人
五、 危害
2、传播疾病 节肢动物可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这是医学昆虫的 主要危害 虫媒病(arbo-disease):由媒介昆虫所传播的疾病, 叫虫媒病
媒介昆虫:传播疾病的媒介昆虫叫病媒节肢动物/ 传播媒介/病媒昆虫
生活史
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期。 ------幼虫 俗称蛆,乳白色、园柱形,前尖后 钝,无足无眼。幼虫在孳生地中取食甚为活 跃。
4、登革热 是一种病毒所致的传染病,全身骨头酸
防制原则
(1)消灭孳生地,消灭或改造各类水体, 使蚊虫无处孳生。
(2)使用化学药物杀灭成蚊。
(3)生物防制,消灭蚊类幼虫。
(4)防蚊驱蚊,加强自体防护。
蝇(FLY)
成蝇与传病有关的结构
1、全身披有粗壮的鬃毛。 2、口器 多为舐吸式,少数种类为刺吸式;口器末 端有一对膨大的唇瓣,上有很多凹沟式的小管道, 与食管相通,用以舐食。 3、足的跗节末端有爪及爪垫各1对,爪间的爪间突 1 个。爪垫上密生细毛,并分泌粘液,可粘大量 病原体。
蚊
蝇
白蛉
蠓
蚋
虻
昆虫纲(双翅目)
分头、胸和腹 部,三对足 蚤 蜚蠊
虱
臭虫
昆虫纲(蚤目、虱目、蜚蠊目、半翅目)
分颚体和 躯体,四 对足
恙 螨
疥 螨
蠕 形 螨
蜱
蛛形纲
分头胸和腹部, 五对足
剑水蚤
甲壳纲
分头和胸腹, 相同体节下各 有一对足
蜈 蚣
唇足纲
相同体节下 各有二对足
马 陆
倍足纲
三、分类
昆虫纲与蛛形纲的主要区别 分类 种类 虫体 触角 翅 足 口器
斑疹伤寒病人
六、病媒节肢动物的判断
1、此种节肢动物是当地当时的优势种; 2、此种节肢动物与人的关系密切;
3、寿命较长
4、此种节肢动物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分布与疾病的流行地区和 流行季节相一致;
六、病媒节肢动物的判断
5、用实验方法对此种节肢动物进行人工感染时,病原体能在 其体内繁殖并能完成其传播环节;
1、完全变态(全变态):
孵化 化蛹
有蛹期
羽化
卵──→幼虫──→蛹──→成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蝇: 卵──→蛆──→蛹──→蝇
孵化 化蛹 羽化
四、生活史变态
2、不完全变态(半变态):无蛹期 卵──→若虫──→成虫 孵化 如蟑螂:卵──→小蟑螂──→大蟑螂 孵化 3、蛛形纲的变态介乎于全变态与半变态之间: 卵──→幼虫──→若虫──→成虫
INTRODUCTION TO FLY
五属蝇种的区别
(1)舍蝇:灰黑色,胸背有4条纵纹,腹部橙黄色。 (2)金蝇:体型大,头比胸宽,体呈兰绿色金属 光泽,复眼深红色。 (3)绿蝇:体呈铜绿色,颊银白色,中胸背板上 鬃毛发达。 (4)麻蝇:体灰色,胸背有黑色纵纹3条,腹背是 黑白相间的棋盘状斑。 (5)丽蝇:体大,胸部青灰色,中胸有3条明显黑色 纵纹,颊黑色,腹背具蓝色金属光泽。
对病原体来说,这种过程是必需的。如蚊传
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丝虫病、登革热 等。 特点: ①季节性:节肢动物的季节性引起虫媒病的季节性; ②地方性:节肢动物的地方性引起虫媒病的地方性;
③消灭节肢动物,此种传染病的传播即被阻断。
病原体在媒介体内生存的方式有:
①增殖式(数量增加,形态不变); ②发育式(数量不变,形态变化); ③发育繁殖式(数量增加,形态变化); ④经卵传递(增殖后侵入媒介卵巢,再经卵传至下 一代)。
昆虫纲 蚊、蝇、体分头、 白蛉、 胸、腹 蚤虱、 臭虫 蛛形纲 蜱、螨 头胸+ 腹部或 头胸腹 融合为 躯体
1对
1-2对, 有的退 化 无
3对
刺吸式 舐吸式 咀嚼式
颚体
无
成虫 4对,
幼虫
3对
四、生活史变态
昆虫由卵孵出后发育到成虫所经过的形态、生理机能、
生活习性等一系列的变化,称为昆虫的变态(metamorphesis)
二、节肢动物共同特征
1、躯体左右对称、分节 2、有成对而分节的附肢(trunk limb)
3、体表有几丁质(chitin)及醌单宁蛋白质 (quinone tanned protein)组成的外骨骼(exoskeleton), 与肌肉相连,可作敏捷的动作 4、循环系统开放式,体腔称为血腔,含有无色, 或不同颜色的血淋巴
五、 危害
1、 直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