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在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PICC技术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PICC技术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及 家 属 详 细 介 绍 置 管 的原 因 、 目的 、 法 、 意 事 项 及 可 能 发 生 方 注
基 金 项 目: 川 省科 技 支 撑计 划 项 目( 0 1 Z 0 2 四 2 1S 0 8 )
b o k g n 1 a e, e p n t r i l e i g i a e ,h i l w l n fl n 2 c s s l f i l c a e i 7 c s t u c u e st b e d n n 8 c s s t e smp e s e l g o i h e i mb i a e ;s d o n 1 i c s . n l so Ap li g P CC o ai n swi l n n u rd rn h moh r p sn t n y s e u [ a e Co c u i n: p y n I f t t t ma i a t mo u ig c e t e a y i o l a ,b tas p e h g t o f o h g u c sf l a e o ah trz t n a d l n wel g t fc t ee . se n k l u l ft e P C e h o- ih s c e su t f t e e ai n o g d l n i o a h tr Ma tr g s i f l o I C tc n l r c i o i me i l y h o n mp e n i g h g - u l y n r i g a d h at d c t n c n rd c I o l ai n n mp o e t e y g a d i lme t ih q a i u sn n e l e u ai a e u e P CC c mp i t s a d i r v h n t h o c o q a i fn ri g u l yo u n . t s

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现将我科 护 1次 ,常规消毒后 ,回抽血液及注射生理盐水通 畅后 ,肝 素盐
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 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水脉冲式封管 ,PICC体外部分需无菌贴膜 固定 。嘱患者注 意保
参考文献 【1】 陶玉玲.中心静脉 导管在治疗恶性胸 腔积液 中的应用与护理 fJ].护
理研究 ,2008,22(增 刊 ):34—35. [2] 孟晓萍 ,李淑梅.内科学[M】.长春 :吉林大学 出版社 ,2012:91.
(收稿 日期:2o13一o7—03)
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 患者 中的应 用及护理
管 ,将 导管外露 部分用胶 布 “Y”形 固定于胸 壁 ;记 录导管 的穿 刺位置 ,置入深 度 ,每 4 h评 估 1次导 管 ;将 引流 袋置 于穿 刺 点下 50em,便于引流。③保持导管通畅 ,每小时挤捏引流管 1次 , 防止导管扭 曲、堵塞及脱落等 ,如发生异常 ,及时通知医生并给 予处理。④保持 局部 皮肤 清洁、干燥 ,每周换药 2次 ,同时更换 抗反流 引流袋 ;换 药过程 中,注意 观察 穿刺点 有无渗血 、渗液 , 局部有无 红 、肿 、热 、痛 ,防止气胸 、感染及 其他并 发症的发生 ; 无菌敷贴如有污染 、潮湿 、脱 落 ,应及时更换。
3.3 饮食护理 引流期 间 ,由于蛋 白质大量丢 失 ,护理 人 员应做好 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饮 食宜清 淡 、易消化 、营养 丰富 , 且 少量 多餐 ,多饮水 ;必要 时给予静 脉营养 支持 ,如输 入脂 肪 乳 、氨基酸 、白蛋 白等 ,以增强体质 ,促进康 复。
3.4 功能锻炼 指 导患者掌握深 呼吸 、腹式 呼吸及有效 咳嗽的方法 ,便于胸腔积液排出 ,促进肺复张 ,改善呼吸功能 。

PICC在静脉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PICC在静脉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c r e t h i e f ve s l s h ke t s c e s u p c ur s r c a e t c e h q e n p l e o r c c o c o s e i t e y o u c s f l un t e, t i t s p i t c ni u a d u s Se l n t p e e t o o i f c i n a i g he r v n i n f n e t o
o d u t p e e c mo h r p d u a ve s r a t o a l c l a n. e h d f r g o r v nt he t e a y r g d r e e c i ns nd o a p i M t o s 2 c s s f a e p t e s 26 a e o c nc r a i nt und r o ng eg i c e t e a y a d PI C a h t r np t b h mo h r p R s l 22 p t e t t a c r P CC c t e e s o h y t h mo h r p n C C t e e i u y c e t e a y. e u t s 6 a i n s wi h c n e , I a h t r mo t l he who e p o e s l r c s
o h m t e a y n e k g f i j r o p iai n C n lso T e c r n -c e t e a y fr p te t t h m t e a y e p ca l fc e o h r p , o la a e o n u y c m l to . o cu in c h h o o h moh r p o a i n s wih c e o h r p , s e i l y

picc心得体会

picc心得体会

picc心得体会《PICC心得体会》PICC(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通过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的导管,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在我工作的护理岗位上,我有幸参与了多次PICC的操作和护理工作。

通过这些经验,我对PICC的重要性和护理措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PICC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PICC的插管技术对于那些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化疗、血液透析等治疗的患者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比于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方式,PICC的优点主要有: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手术室环境;避免了经常更换静脉置管的痛苦和创伤;减少了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等。

通过PICC,患者能够舒适地接受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其次,我意识到一个合格的PICC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PICC的插管过程需要严谨的操作和准确的判断,否则可能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在PICC的操作中,我们需要掌握插管的适应症、禁忌症,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血管状况,选择合适的导管和穿刺点位。

在插管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穿刺深度、角度以及与导管位置的确认等。

另外,我们还需要掌握PICC期间的抗感染措施、管路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等。

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积累,我们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PICC护士。

进一步,我认识到PICC的管理和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操作,还涉及到与患者的交流和安慰。

很多患者面对PICC的插管可能会感到紧张和焦虑,他们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理解。

我们要用温暖的语言和细心的态度,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减轻他们的恐惧和不安。

对于那些需要长期插管的患者来说,我们还需要持续关注他们的情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这个“新伙伴”。

最后,我对PICC护理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PICC除了为患者提供便利的治疗方式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外,它还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PICC在化疗中应用及护理体会论文

PICC在化疗中应用及护理体会论文

PICC在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picc(peripheral insert central catheter,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血管的刺激。

方法:将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80例和常规组72例。

常规组即按照传统的留置针浅静脉穿刺技术进行化疗,picc组既经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进行化疗。

观察两组穿刺方法在化疗过程对血管的刺激性。

结果:picc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仅15例(18.75%),无一例药物外渗;常规组患者发生静脉炎49例(68.1%),药物外渗者11例(15.2%)。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picc组采用益心达公司生产的4fr规格picc穿刺包。

选择进行穿刺的静脉首选右上肢贵要静脉,次选同侧头静脉,穿刺前测量出导管应置入的长度(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同侧胸锁关节垂直向下至第3肋间隙),穿刺时进针角度约20°,在血管上方直刺血管,见回血降低角度再进少许,压迫导管尖端上方1cm处之血管,退出针芯送导管,当导管到达肩部时,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手臂,下颌靠近肩部,以便导管顺利进入上腔静脉[2],以防异位。

至预计长度,导管外翼夹住导管紧贴皮肤,用透明贴膜覆盖固定。

常规拍摄x线片,确定部位,建立观察登记表,留置针保留时间35~185天,平均130天。

1.2.2 常规组采用威海洁瑞医用公司生产的24g规格静脉留置针。

选择好血管,常规皮肤消毒后,以15~30°进针,刺入静脉见回血后顺静脉方向将穿刺针推入少许,借针芯将导管和针芯一并送入静脉,边抽出针芯边将导管全部送入静脉,以3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保留时间2~10天,平均5±1天。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检验,p参考文献:[1] 李俊英,余春华.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6):1-3. [2] 邓婕,徐廷惠,李成琳,等.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72[3] 孟春英.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25例.实用护理杂志,2003,1 9(2):46-47.[4] mazzola jr,schott-baer d,addy l.clin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hlebitis after insertion of a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j intraven nurs,1999,22(1):36-42.[5] 张世丽,高雁。

PICC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PICC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1 3 加 强 宣教 .
松止 血带 , 手 固定 针 头 , 手 向 内送 管 , 左 右 当导管
进入第 一测 量长 度约 3 m, 患 者 头部 转 向穿 0c 让
刺上肢方 向并 尽 量 靠 近 锁 骨 , 防止 误插 入 颈静 以 脉 , 续送 管 直 至 预定 长 度 , 出穿 刺 针 , 预计 继 抽 按 导管长 度修 剪导管 , 接肝素 帽 和输液装 置 , 连 用无 菌透 明贴 固定 穿 刺 部位 , 胶绷 带 包 扎压 迫 插管 橡 处 2 ,必要 时用缝 针 缝 1针 或 2针 , 到 预 防 4h 起 局部 出血 , 起到 固定作 用 , 之不 易滑脱 。输液 并 使 之前 x线照 片 , 定位检 查 。 做
液泵 或压力 输 液 治疗 ; 反 复 输 血 或血 制 品 的患 需
者。
期 禁食 , 要静 脉 营养 支 持 , 入刺 激性 、 需 输 高渗 性
药物及 肿瘤 患者 尤 为适 用 , 也是 目前 肿 瘤科 患 者
禁 忌症 : 已知 或 怀疑 有 全 身 感染 或全 身感 染
源的患者 ; 已知 或 怀 疑 患者 对 导 管 所含 成 分过 敏 者; 既往在 预定 插管 部位 有放射 治疗 史 、 脉血栓 静 史、 外伤史 或血 管外科 手术 史 的患者 ; 患有严重 出 血 眭疾病 的患者 ; 血管 顺应 性差 的患者 。

14・ 2
Jna fClnia ediie n rctc l用临 lM cn i P e 实 医药鸯志 i o r o i c u a
20 第1…第4 o年 4 …2 l 卷 期 … … … …
PC I C在 临床 中的应 用及 护 理 体 会
陈 中萍
( 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 肿瘤科 , 江苏 建湖 , 27 0 240)

PICC导管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PICC导管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 2 ] 蔺大识. 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 病患者睡 眠和 生活质量 的影响 [ J 】 . 护理 实践 与研究, 2 0 1 I , 0 8 ( 1 8 ) : 2 8— 2 9 .
P I C C导 管 在 恶 性 肿 瘤 化 疗 中 的应 用及 护 理
韩 秀兰
( 郸城县妇 幼保健 院 河 南 周 口 4 7 7 1 5 0 )

2 . 结果
版) , 2 0 1 3 , 2 7 ( 4 ) : 3 3 5— 3 3 5 .
2组患者在我院经过不 同护理一段时间后 , 两组 患者总有 效率 比较 ( 9 2 . 6 % V S 6 6 . 7 %) , 存 在显著差异 。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见表 I

鎏 2 0 1 4  ̄ 篓
裹1 两者 患者 的护理效粜分析{ %l
吸氧护理 : 当前氧气吸入作 为治疗 肺心病的主要 手段之一 。护理人员 在进行 吸 氧 护理时 , 应该给予患者低 流量氧 气吸入 , 从而 降低患 者肺 循环 阻办 和肺动 脉 3 . 讨论 压, 提 高患者的心肌 收缩 率。氧 流量应 该控 制在 1 . 5— 5 L / m m, . 吸 氧时 间至 少 肺心病作为 中老年人群 中常见 的疾病之一 , 患该 病死亡 的概率较 高。患者 1 8 h / d 。患者在吸氧前护理人 员应该 在患者 的鼻腔 内涂 上少量 的 红霉素 眼膏 , 就应 该给予早期的控制治疗 , 改善通气功能 , 排除肺内储 留的 c o 2 , 纠 主要是为了预防鼻粘膜 干燥 甚至 出血。于此 同时护理 人员 还应该 密切 观察 患 旦确诊 , 正缺氧等 。最近几年 , 随着我科 医学 的快速发 展 , 整体 护理 已经成 为现 代医学 者 的吸氧效果 , 侧如 : 患 者的 呼吸困难 是否得 到改 善等。最 后还应 该 助于保 持 临床护理的主要发展趋势 , 这也是一种适应 现代 临床 护理需 要的一种 全新护理 患 者呼吸道通畅并协助 患者进行有效 排痰 。( 4 ) 饮 食护 理: 由于老 年患者 的心 方法 。 这种护理方式主要是将 患者作 为核 心, 借 助沟通实 现 护理人 员 和患者 之 功 能不全 , 容易引起 胃肠道 淤血 , 再加 上活动较 少 , 消化 功能较 差 , 因此 护理 人 间 的协调 , 整个护理过程是相互衔接 的。这种护理方 式对护 理人员提 出了更高 员 应该指导患者尽量食用低脂肪 、 低盐、 富含蛋 白质 和维生素 的食物 , 并注 意少 的要求 , 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正确 的护理 概念 、 方法和 步骤 , 还应 该具备 一定 的 量 多餐 , 切 忌不能过饱引起 消化 不 良; ( 5 ) 运 动护理 : 在 老年肺 心病 患者住 院期 心理和社会知识 , 这有这样才 能在 实施 整体 护理 的过程 中做 到操作 自如 、 有 条 问,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 的具 体情况, 指导 他们开展 各种有 氧运动 , 针对年 龄 不紊 。在本次 的研究数 据中 , 观 察组患 者通过 实施有 效 的整体 护理 , 主要包括 较 大的患者耍有专人陪护 , 从 而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 l J 。 心理护理 、 吸氧护理、 饮食护理 以及运动护 理等 , 一段时 间后 , 观察组 1 . 3疗效判定标 准 : ( 1 ) 显效: 患者心 功能不 全症状 基本消 失 , 心功能 ( N Y — 健康指导 、 的治疗 总有效率 为 9 2 . 6 %, 明显高于对照 组 6 6 . 7 %。 由此 我们 可以看 出: 通 过 H A) 改善 为 Ⅱ 级或者 I 缀 以上 ; ( 2 ) 有效 : 患者心功 能不 全症状 减轻 、 心功能 改 老年心肺病患者 实施整 体护理 , 能够 有效提 高患者 的治 疗效果 , 提 高患 者的 生 善为 I 级; ( 3 ) 无效 : 患 者心 功 能不 全和 心 功能 分 能分 级 没 有显 著 变 化甚 至 活质量 , 因此笔者认为此护理方法值得在 临床 上推广和运用。 恶化 。 1 . 4统计学方法 采 用 S P S S 2 1 . 0 统计软件对 研究数据进行处理 , ( i± s ) 表示 参考文 献 计 最资料 , 组 间比较 实用组 间单因素方差分析 , 当 P< 0 . 0 5表示两组的差异具有 [ 1 ] 巫建平. 3 5倒老 年 肺心 病 患者 的护理 体 会[ J ] . 湖 北科 技 学院 学报 ( 医学 统计 学意义。

肿瘤患者PICC化疗护理心得

肿瘤患者PICC化疗护理心得
医学信 息

34 ・ 24
N .1 2 1 o1 00
M DC LI o M TO 哐 IA F R A IN N
全科 护理
每 2小时一次 , 预防压疮。 2 52 人工气管的管理: .. 气管切开术后观察切 口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无 菌纱布, 用碘伏棉球消毒气管切 口处每 日至少 2次 ; 气管插管病人, 每班 检 查插管的深度 , 随时判断插管的位置, 防止导管意外脱出, 给予病人适 当镇 静、 约束 。建议 采用 恒 温湿 化 器 , 气 管 湿度 保 持 10 ; 道 净 化 : 使 0% 气 主要 是 吸痰 , 按 照无菌 原 则 , 痰 时 ~ 定 注 意 观察 氧饱 和 度 , 于 9 % 停 止 吸 严格 吸 低 0 引, 吸痰时不可太长 , 次数要减少 , 防止 S 0 P 2急速下降, 得不偿失, 同时吸痰 时管路的开口不要对着医护人员 , 尽量使用密闭式吸痰管 , 既可以保证通气 不中断, 也可防止吸痰时形成的飞沫和气溶胶造成医务人员的感染 J 。 2 53 设好报警上下限, .. 保证病人 机械通气的安全, 在治疗 过程 中要 尽量 避免 引起 呼 吸机 相关 的肺 损 伤 , 外还 要 预防 V P 病 人 没有 禁 忌 症 时 此 A, 保证半卧位, 床头抬高3 4 O一 O度 ; 正确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防止逆流; 及时倒 弃呼 吸机 管道 内 的冷凝 水 , 止 返 流 入气 道 ; 估病 人 的 自主 呼 吸 能力 , 防 评 尽 早拔管。 3 护 理体 会 . 护理 甲型 H1 1 感 病人 , N流 首先 要 求护 理 人员 应有 慎 独精 神 及 良好 的道 德 修养 ; 有看 护 的情 况下 , 在没 能严 格 按 照 护理 操 作 规 范及 消 毒 隔离 技 术 规 范工作 , 并监督好进出病区的人员, 防止交叉感染 ; 要有精湛的监护技能 , 发 现异常情况和问题及时报告 , 使病人得到及 时救治 ; 还要有很高的政治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CC在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王艳梅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4期
【摘要】目的:探讨PICC(peripheral insert central catheter,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血管的刺激。

方法:将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80例和常规组72例。

常规组即按照传统的留置针浅静脉穿刺技术进行化疗,PICC组既经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进行化疗。

观察两组穿刺方法在化疗过程对血管的刺激性。

结果:PICC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仅15例(18.75%),无一例药物外渗;常规组患者发生静脉炎49例(68.1%),药物外渗者11例(15.2%)。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PICC;静脉留置针;化疗药物;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13-02
PICC是以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置入,导管末端到达上腔静脉的护理技术。

该技术具有创伤小、维护方便、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留置时间长等优点,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安全、可长期使用的静脉通路[1],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肿瘤患者需经过反复多次化疗,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及局部组织的腐蚀和其他的化疗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我科通过应用深静脉穿刺置管化疗大大的减少了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血管的损伤,也降低了化疗的其他不良反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在怀柔区第一医院内科肿瘤化疗病例152例,随机分为PICC组和常规组。

PICC组80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肺癌35例、消化道癌26例、乳腺癌9例、子宫卵巢癌3例、白血病3例、淋巴瘤2例、其它2例。

年龄最大76岁,最小23岁,平均56.3岁。

常规组7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0例;消化道癌32例、肺癌25例、子宫卵巢癌3例、乳腺癌6例、淋巴瘤2例、白血病2例、其它2例。

年龄最大80岁,最小25岁,平均56.7岁。

其病种情况见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PICC组采用益心达公司生产的4Fr规格PICC穿刺包。

选择进行穿刺的静脉首选右上肢贵要静脉,次选同侧头静脉,穿刺前测量出导管应置入的长度(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同侧胸锁关节垂直向下至第3肋间隙),穿刺时进针角度约20°,在血管上方直刺血管,见回血降
低角度再进少许,压迫导管尖端上方1cm处之血管,退出针芯送导管,当导管到达肩部时,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手臂,下颌靠近肩部,以便导管顺利进入上腔静脉[2],以防异位。

至预计长度,导管外翼夹住导管紧贴皮肤,用透明贴膜覆盖固定。

常规拍摄X线片,确定部位,建立观察登记表,留置针保留时间35~185天,平均130天。

1.2.2 常规组采用威海洁瑞医用公司生产的24G规格静脉留置针。

选择好血管,常规皮肤消毒后,以15~30°进针,刺入静脉见回血后顺静脉方向将穿刺针推入少许,借针芯将导管和针芯一并送入静脉,边抽出针芯边将导管全部送入静脉,以3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保留时间2~10天,平均5±1天。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检验,P
2.结果
3.讨论
PICC避免了因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及因化疗药物外渗所致的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3],经临床应用发现:只要选择合适的PICC导管,导管尖端的位置放置正确,导管在体外部分固定牢固,维护方法正确,则不易引起静脉炎[4]。

常规组即按照传统的留置针浅静脉穿刺技术进行化疗,由于周围静脉管径细,压力大、管壁薄、血液回流慢,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强,因此,用周围静脉化疗时易产生化学性静脉炎,甚至血管坏死[5],PICC组既经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进行化疗,中心静脉管由于静脉管腔大、血流量大而迅速,故有效防止和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保护了外周血管,减少了患者长期化疗反复静脉穿刺的疼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PICC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8.75%,主要为机械性刺激,原因可能为:①导管在血管内的机械性刺激;②选择的导管型号不当(导管粗、血管细,导管不能在血管内漂浮),材料过硬;③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探刺血管造成机械性刺激和损伤;④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

一旦发生,应立即处理,若处理后2-3天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则应立即拔管。

对发生静脉炎的患者采取下列方法:减少患肢活动,局部硫酸镁湿敷,10例均缓解,常规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8.1%显著高于PICC组。

PICC组无一例药物外渗显著低于常规组。

应用PICC需防止导管堵塞,据报道,并发导管堵塞可达10.1%[6],因此,在临床应用中要详细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防止导管扭曲、打折;不宜经导管输血、抽血;尽量应用输液泵输注,防止血液倒流;正确冲管封管,采用脉冲式冲管方法和正压封管方法。

有资料报道: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在0~7.1%之间[7][8],但临床上可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合适的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应用低剂量抗凝剂和溶栓剂预防血栓的形成等,将感染发生率降至最低。

应用PICC还可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的
现象及白细胞下降的程度,因为药物由上腔静脉直接进入心脏,减短了在静脉中停留的时间,直接进行血液循环而代谢排泄,减少了对外周静脉血管的刺激,使副作用得以降低。

尽管PICC导管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并发症,但相对于外周浅静脉来说,其发生并发症几率低,且减少了穿刺的次数[9],为化疗患者减轻了痛苦,保护了血管,也为护理工作降低了难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俊英,余春华.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6):1-3.
[2] 邓婕,徐廷惠,李成琳,等.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72
[3] 孟春英.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25例.实用护理杂志,2003,1 9(2):46-47.
[4] Mazzola JR,Schott-Baer D,Addy L.Clin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hlebitis after insertion of a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J Intraven Nurs,1999,22(1):36-42.
[5] 张世丽,高雁。

静脉微注持续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观察及护理[J].天津护理杂志,2004,12(5):279.
[6] 王秀荣,蒋朱明,马恩陵.64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回顾.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2,10(2):133-134.
[7] Polderman KH,Girbes ARJ.Central venous catheter use:part2: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Intensive Care Med,2002,28:18-28.
[8] Janes M,Kalyn A,Pinelli J,et al.A ramdomized trial comparing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and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s in infants with very low birth weight.J Pediatr Surg,2000,35(7):1040-1044
[9] Michele L,Walter J,Herholzer Jr,et al.Guideline for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device-related infection.Am J Infect Control,1996,24(4):262-293.
作者简介:
王艳梅、女、1973年5月出生、北京人、护士长、主管护师、本科、研究方向:PICC、肿瘤护理,工作单位:首都医科大学怀柔教学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