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调查研究
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9 7 ) 外科平均 为 16 86元 , 0 4元 ( . 7 2元 ~16 3元 ) 56 。 24 抗菌药物 不合理应用 因素分析 .
断每个患者应 用抗 菌药 物是 否合理 、 基本 合理 和不 合 理( 见表 2 , ) 总的来 说 , 我院抗菌药 物临床使 用 比较 合
我们借鉴 了解放军 总 医院制订 的“ 菌药 物合 理 理 , 抗 但还存在 一些 不容忽视的 问题 。 应用判断标准” 结合患者感染和用药 的具体情况来 判 ,
2.4% , 外科 抗 菌药 物 治疗 疗 程过 短 (<1d 或 低 。 02 内、 )
过 长(>1 ) 0d 的约 占 2 0%左 右 。 24 2 药物相互作 用与配伍 禁忌 ..
从 35例患者送 检标本 中共 分离 鉴定 出 l 6 6种 3 6
关 键 词 : 菌 药物 ; 抗 合理 用 药 ; 菌 药物 使 用 率 抗
中 图分 类 号 : 9 R7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17 7 0 (0 7 0 0 7 0 6 2— 66 20 )3— 0 3— 2
1 资料 与方法
1 1 资料 .
来决 定 。药物相互作用 和配伍 禁忌采用 军事 医学 科学
天数 、 抗菌药物应用种类 、 途径 、 量 、 剂 用药天 数和费用 中内科 19例 (96% )外科 26例 (64% ) 4.
2 2 抗菌药物使用 品种 .
在所 调查 的 35分使用 抗 菌药 物 的病 例 中, 用 6 使
抗 菌药 物合 理应用 的判定标准参考解放 军总 医院 了包括头孢 菌素等在 内的 8大类 3 7种抗 菌药物 , 如果
统复习病史和病 案纪 录。设计 出专用 的“ 菌药 物合 抗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住院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不仅取决于病情,而且往往受到工作地点、医疗保健体系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实证研究,深入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式,对某三级综合性医院的2018-2019年的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将调查样本分为抗菌药物使用组和非抗菌药物使用组,收集每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病历号)、检查报告历史档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用量、剂量、给药途径)等数据,之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共收集了390名住院患者的档案,其中抗菌药物使用组为243名,非抗菌药物使用组为147名,其中男性占207名,女性183名。
在性别分布上,抗菌组中男性占62.7%,女性占37.3%;非抗菌组中男性占66.4%,女性占33.6%。
抗菌组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8.68天,比非抗菌组的11.12天多,表明抗菌药物的使用加重了病情,加重了患者的症状,增加了住院时间。
从抗菌药物使用模式来看,抗菌组中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比率较高,占64.9%,其次是抗真菌药物使用率23.1%,病毒抗药物用量较少,仅占12%。
药物用量方面,约有47.2%的抗菌药物使用量超标,部分患者进行了超剂量使用。
结论:本研究表明,抗菌药物的使用部分不合理,有一定的药物使用超量和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存在,严重影响了药效质量,增加了抗药性的发生率。
因此,为改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保护住院患者权益,建议在医疗机构强化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的监督,建立完善的药物使用评估制度,以支持临床医生及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特别注意抗菌药物用量和剂量以及抗生素滥用问题。
普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普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患者外科住院时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规范的抗菌药物的应用和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随机抽样普外科,2012年12月,我院出院病例回顾性分析。
结果:400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5%,联合使用为49.2%,手术280例,全部应用抗菌药物,i类手术联合率11.0%;非手术的使用率为75.4%。
术前使用抗菌药物的0.5至2.0小时的范围内占6.1%;370例应用药物者,使用1d为2.2%,2d为2.7%;ⅰ类手术用药≥3天的98.3%。
结论:我院普外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有一些违规行为,通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药物使用干预,可使药品的使用趋于规范。
关键词:普外科抗菌药物分析【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06-01过多的抗菌剂,不正确的使用和滥用是比较常见的,不仅不会增加疗效,也引起不良反应的增加,增加医疗保健费用,更为严重的是细菌耐药性,难治性感染增加治疗的时间,抗菌药物的滥用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1]。
为了了解医院普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在普外科2012年12月的调查中,我们对医院出院病历400份的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管理提供参考。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资料。
本文400例分析均选自我院2012年12月400例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27例,女173例,年龄3d~83岁,平均年龄46.6岁,手术病例280人,未手术120人。
1.2方法。
通过调查的方式对400例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手术是否,切口类型,药物名称,剂型,联合用药,住院时间,用药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用法,用量[2]。
2结果2.1抗菌药物使用类别。
使用抗菌药物共46种,共有9类,头孢菌素类14种、β-内酰胺类8种、青霉素类6种、喹诺酮类4种、硝咪唑类3种、碳青霉烯类3种、其他种类8种。
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摘要: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情况。
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12月份处方500张(其中住院处方300张,门诊处方200张)。
按设计好的项目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500张处方中有312份使用了抗菌药物, 使用率达62.4% , 使用的抗菌药物分为5 大类, 约10余种, 居前3位的依次为头孢菌素类、林可胺类、硝咪唑类; 治疗用药276张, 占53.2% , 预防用药124张, 占24.8% , 无指征用药100张, 占20%。
结论加强管理,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及其合理性。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调查分析; 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工作力度, 控制滥用抗菌药物, 向我院临床科(室) 提供合理用药信息, 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降低发生院感的危险性, 我们于214 年12月20日, 对我院各临床科(室) 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抽查我院6 个临床科室2014 年6月至12月的住院及门诊处方500张, 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逐份查阅每张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使用抗菌药在48 h 以上, 不包括外用药物) , 分别按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用法(治疗用药、预防用药、无指征用药、单用、二联、三联、≥四联) ,及使用种类和有无院感染进行了分类统计, 并计算各类用药比张。
调查结果参照国家卫生部下发新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标准执行。
2 结果2. 1 一般情况本次调查500 张患者处方,使用抗菌药物者312张, 其中男性182张, 女性130张, 男性多于女性。
年龄最小3 岁, 最大85 岁。
平均住院日7 d。
使用的抗菌药物分为5大类, 计10 种。
抗生素使用率及院感染率见表1。
表1 各科抗菌药物应用科室调查人数应用张数应用率(%) 医院感染张数感(%)科一 174 158 112 8 70.9 1 1 1科二 78 75 53. 1 70.66 0 1科三 53 49 29 59.18 1科四 83 72 30 41.67 0 1科五 56 50 33 72 0科六 56 48 32 66 0合计 500 452 2289 9 67.52 2 2 2抗菌药物的应用科一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70.9%。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统计数据包括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统计数据包括根据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普遍较高。
根据数据,超过70%的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
这也意味着抗菌药物在医院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静脉用药是抗菌药物主要的给药途径。
统计数据显示,有超过80%的住院患者接受的抗菌药物是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给药。
这反映了在住院患者治疗中,静脉给药能够提供更迅速和准确的药物输送,从而更好地控制感染的扩散。
此外,广谱抗菌药物是首选。
数据显示,超过60%的住院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选择了广谱抗菌药物。
广谱抗菌药物具有对多种细菌有效的作用,可以应对不同种类的感染。
然而,广谱抗菌药物也容易导致耐药性的发展,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此外,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普遍过长。
根据数据,平均住院时间为15天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时间为10天。
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前仍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这表明了住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可以减少耐药性的发展,还可以降低患者的药物副作用和治疗费用。
最后,抗菌药物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问题。
数据显示,有一小部分住院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没有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而是根据临床经验进行了选择和使用。
这可能导致抗菌药物的不恰当使用,从而加剧了耐药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普遍较高,主要通过静脉给药,广谱抗菌药物为主要选择,使用时间普遍过长,抗菌药物的选择存在问题。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防止耐药性的发展,医院应该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管理,鼓励医生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进行个体化的抗菌治疗。
另外,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及合理性分析

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及合理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讨其用药特点及合理性。
方法抽取出院病历20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2.0%,应用抗菌药6大类17个品种,其中使用1~2种抗菌药物占96.9%,用药天数1~7d占57.5%。
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个别不合理现象亟待改进。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调查分析Investiagtion and Analysis of Antiseptic Application of the Inpatients in a Hospital.Quan Li.Sichuan Shifang People’s Hospital,Shifang 6184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septic application of the inpatients in a hospital and to discuss the medication and its rationality.Methods The discharge case history of 200 cases in January,2008 was studied an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to the antiseptic application.Results The rate of antiseptic application was 82.0%,17 kinds of antiseptic in 9 categories were applied;96.9% of the cases had the application of 1 to 2 kinds of antiseptic and 57.5% of the cases had the course of medication from 1 to 7 days.Conclusion The antiseptic application in this hospital is rational.【Key words】Antiseptic;Rational use of drug;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用于治疗和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同时其临床滥用情况也很普遍,不仅导致耐药菌株增多、毒副反应增加[1],而且还造成医院内感染,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2],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时间,影响原发疾病的治疗。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调查与对策

建立 抗菌 药物 数据统 计 外挂 报表 , 内容包 括 当月
出院人次 、 使用抗菌药物人次 、 抗 菌药物使用人次 占 出院人次 比例 、 药品总金额、 使用抗菌药物总金额、 抗 菌药物金额 占药品总额比例 、 抗菌药物治疗病例微生 物标本送检率、 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 菌药物 比例 、 清 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合理率 、 清洁手术 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合理率、 住 院患者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我们利用“ 金仕达卫宁医院管理系统” 及 院内设计的外挂统计模块 和人工统计相结合进行上
1 . 3 . 1 学习培训 认真学习卫生部《 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指导原则》 、 《 全国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
活动方案》 、 《 医 院处方 点评管理规范 ( 试行 ) 》 、 《 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和上海市《 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指导原则 》 等法律 、 法规 。在 院内通过每月 、 季 度医疗质量讲评和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合理应
数时, 不 确定度 的主 要 来 源 有 A类 不 确 定 度 和 B类 不确 定度 。在 A 类 不 确 定 度 分 量 中 , 重 复 测 量所 引
作中应有 良 好 的操作技能 , 严格控制测定条件的一致 性, 以减少重复性所引入的不确定度 , 提高检测质量 。
4 参 考 文献
[ 1 ] J J G 1 9 6 -2 0 0 6 . 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s ] . [ 2 ] 张雪梅 , 黄为红 . 离子色谱 法测定水 中氟化 物的不确定 度
1 . 3 . 4 数据监控
利用 医院“ 金仕达卫宁医院管理
系统” 及院内设计 的外挂统计模块和人工统计等方
式对 2 0 1 1年 8月一2 0 1 2年 7月抗 菌药 物数据 进行 统 计分 析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2 . 4 抽查病历抗 茵药物使 用 率、 治疗 用药病原 学送检 率
使用抗菌药物品种居前列 , 占全部抗菌药物品种的 4 O 。 3 . 2 各类抗 茵药物 出库金额排序 分析 头孢菌素类 抗菌谱 广、 耐酶 、 高效 , 青霉 素类 毒性小 、 价格低 , 特别是随着今年来
中图分 类号 : R9 7 8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o 0 l 一 7 5 8 5 ( 2 O 1 3 ) 2 3 — 3 1 9 7 一 O 2 抗 菌药 物在 预防 和治疗 感染性 疾病 中起着 至关 重要 的 表 1 各 类抗菌药物品种数、 出库金额 、 所 占比例及 排序
2 0 1 3 年第 2 6 卷第 2 3 期 医 学 理 论 与 致 残 由表 3可
3 . 4 抗茵药物联 用率、 病 原 学检 测送检 率分析
见, 四个病 区的抗 菌药物使用 比例为 6 1 . 5 , 虽 然低 于文献
报道 的 7 9 . 5 [ 3 ] , 但超过 规定 的≤ 6 0 , 这 和一 些 医生的用 药 习惯 和药理学知识缺乏有关 , 造成无指征用药 。 由表 3可见病原学检测平均送检率仅为 2 7 . 7 2 , 低于要
二
睡学理 论 与簸 跬
2 0 1 3 年第 2 6 卷第 2 3 期
Vo 1 . 2 6 , No . 2 3 , D e c 2 0 1 3 J Me d T h e or &P r o ̄
3 1 9 7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 用情况 调查与分析
赵 晶 江 苏省泗 洪县人 民医院 2 2 3 9 0 0 摘 要 目的 : 了解我 院住 院患者抗 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 以提高合 理用药水 平。方 法: 对2 0 1 2年 4月我 院住 院患者 的 抗 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 用D D Ds 法计 算出抗菌药物总 的使用 强度 , 并抽取部分病 历对其抗 菌药物使用情 况进行 回顾 性分析 。结果 : 2 0 1 2年 4月抗 菌药金额 占药 品出库总金额 的 1 1 . 8 O , 从用药数量和用药金额看 , 头孢 菌 素 类、 青霉 素类 和喹诺 酮类是临床上使用最多 的品种 , 三类药物 的金额 占抗 菌药 物总金额 的 5 0 以上 , 抗 菌药物使 用 强度 为 4 5 . 4 6 , 抽查病历 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 物 占 8 . 0 6 。结论 ; 我 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 但仍 需进 一 步控制使 用强度 。 关 键词 抗 菌药物 使用强度 合理应用 用药 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调查研究彭芳辰李颖郝杰温红萍董晋钢(山西省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太原 030012)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
抗菌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同时,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卫生部于2004年10月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1],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合理给药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要求,以期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并于2007年5月1日实施新的《处方管理办法》。
为贯彻各项法规政策,提高医疗质量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保护患者用药权益。
我院于2008年组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督查小组,并与各临床科室一起制定了一系列综合干预措施,使其制度化,并逐月考核。
我院药剂科配合医院职能部门,在2009年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综合干预,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推荐的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调研指标[2]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并应用改进后的指标对干预前后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现报道如下。
1资料来源与方法1.1资料来源抽取2007年全年出院患者200份病历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进行基线调查。
分析调查结果,进行多手段干预,干预后抽取2010年全年出院患者200份病历,比较2007年和2010年干预前后调查结果。
1.2 抽样方法样本采集利用系统抽样法,即以随机数起始,按照一定的间隔以等间隔距离从总病历中选取所需数目样本。
1.3 调查方法以调查及查阅原始记录的形式从医院管理部门、病案室、药库等收集医院宏观指标的数据;将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住院时间、有无用药指征,治疗应用抗菌药物前是否送病原学检查,是否按病原菌、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特点和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等选择药物品种,药物的用量、疗程、给药次数、给药途径是否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手术预防用药开始时间、术后停药时间是否符合《指导原则》的要求,治疗中是否频繁更换药物,联合用药有无指征,配伍是否合理,有无禁忌证,对不良反应处理是否及时、恰当等逐项填写调查表。
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1.4干预措施根据WHO/INRUD干预药物使用的定性方法(How to Use Applied Qualitative Methods to Design Drug Use Interventions)[3]及发展中国家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对策(Interventions and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4],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干预情况如下:1.4.1建立管理机构和制度成立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督查小组,由主管院长任组长,组成人员包括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检验科、临床科室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和经验丰富的临床专家等;制定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制度,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原则及分级目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质量考核标准》等,将其纳入医疗质量考核目标管理,并以红头文件形式下发到临床科室,督促各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
1.4.2监督管理医务科、药剂科每季度对抗菌药物进行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
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如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合理使用率、处方合格率、微生物送检率和细菌药敏检查等)进行调查分析,公布到该院《药讯》、《医院感染管理简讯》上,进行评估比较,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1.4.3宣传教育①印发宣传材料:在医院《药讯》上开设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专题,给全体医、药、护人员配发了《常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手册》。
②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参加疑难、危重感染患者的会诊,发挥专业优势,为临床医生选择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意见。
临床药师结合实际病例,在临床中以小型讲座形式普及抗菌药物知识。
③请感染科、检验科和临床药学方面的专家对全院临床医师进行全面培训,介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等方面的知识。
结合国内、外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抗菌药物滥用及其后果以实例进行分析讲解,引导临床医师自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推动其知识更新。
对临床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并针对每批新上岗的住院医师进行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④重视在职人员培训:医院选送医师、药师参加卫生部、药学会等组织的学习班,培养院内抗感染工作的骨干力量。
⑤对患者进行教育:药师在临床和用药咨询窗口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常识,帮助患者养成正确用药习惯。
2 结果2.1 指标结果本方法共用12个指标来调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其中,3个指标用来调查整个医院的情况,指标分别是:医院是否制定管理部门核准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在过去1年药库抗菌药物的供应情况、抗菌药物费用占医院总药费的百分率。
9个指标用来调查医嘱行为,分别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品种数及平均费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费用构成比、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平均治疗天数、手术患者接受预防感染抗菌药物百分率及使用天数、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送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检查的百分率。
详见表1。
表1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和调研结果指标干预前(2007年) 干预后(2010年)1.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有有2.药库药物供应情况全年供应全年供应3.抗菌药物占医院药品总收入的百分率(%) 21.71 17.844.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73.50 64.005.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品种数(种)* 1.69 1.036.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费用(元) 1194.84 1508.32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费用构成比(%)* 11.47 9.058.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平均治疗天数(d) 8.69 7.529.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100.00 100.0010.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d)* 8.69 6.1411.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平均住院日* 16.21 12.6212.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标本送检 39.21 42.42及药敏试验率(%)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采用的指标很多,覆盖多个方面,指标的分析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将一些重要的指标为例进行分析,说明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的问题。
(1)指标3:抗菌药物费用占医院总药费的百分率降低将近4%,此数据为各个药房全年药品售出库实际金额计算得到的,这说明在医院的药品费用中抗菌药物的费用发生了很大的下降。
(2)指标4、5: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率比2007年下降了9.5%,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品种数下降了0.66种,这说明医师使用抗菌药物更加慎重,特别是在一些非手术的患者中,没有特殊原因就没有使用抗菌药物,所以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及品种数下降了。
(3)指标7、11: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的构成比下降了2.42%,平均住院日减少了3.59天,主要由于抗菌药物降价、处方的平均品种数减少、单种抗菌药物使用天数缩短等所致。
除了抗菌药物降价的原因外,还有就是法规制度、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4)指标6:2010年与2007年相比,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费用上升了,主要由于2010年随机抽查的病历中,有几例呼吸科的重症患者,还有某些手术科室使用价格较贵的头孢三代药物,是导致抗菌药物费用增加的原因。
(5)指标8: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平均治疗天数下降了1.17天。
(6)指标10:预防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一般平均给药时间为1天。
2007年和2010年手术后用药天数分别是8.69d和6.14d,可见实施干预后用药的的时间缩短了2.55天,但距离《指导原则》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7)指标12: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标本送检及药敏试验率上升了3.21%。
2.2 预防与治疗用药及联合用药与三级用药干预前、后的情况对比2.2.1干预前、后预防和治疗性用药情况。
干预前,预防性用药比例占61.91%,高于治疗性用药(34.69%);而干预后,治疗性用药比例占26.56%,仍低于预防性用药(70.31%)。
2.2.2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情况。
干预前,≥三联用药比例占4.08%,一联用药占70.07%;而干预后,一联用药比例占73.44%,远高于≥三联用药(2.34%);二联用药干预前、后基本持平。
2.2.3干预前、后三级抗菌药物用药情况。
干预前,三级(特殊)用药比例占19.05%,一级(非限制)用药(22.45%);而干预后,一级用药比例占25.78%,高于三级用药(13.28%);其他用药(一、二、三级用药中更换药品)也由干预前的32.65%降至干预后的28.13%。
结果详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预防与治疗用药、联合用药及三级用药情况对比项目预防与治疗用药联合用药三级用药治疗/例(%)预防/例(%)无指征/例(%)一联/例(%)二联/例(%)三联/例(%)一级/例(%)二级/例(%)三级/例(%)其他干预前51(34.69)91(61.91)5(3.40)103(70.07)38(25.84)6(4.08)33(22.45)38(25.85)28(19.05)48(32.65)干预后34(26.56)90(70.31)4(3.13)94(73.44)31(24.22)3(2.34)33(25.78)42(32.81)17(13.28)36(28.13)2.3用药不合理情况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类型的统计。
干预前、后统计结果显示:不合理类型除了疗程不当、药物选择不正确、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P﹥0.05),其余的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类型对比项目疗程过长或过短例(%)药物选择不当例(%)剂量过大或过小例(%)给药次数不合理例(%)术前用药时机不正确例(%)术后用药时间不合理例(%)联合用药无指征例(%)干预前13(8.84)37(25.17)61(41.50)59(40.14)80(87.91)63(69.23)14(9.52)干预后8(6.25)33(25.78)29(22.66)24(18.75)43(47.78)41(45.56)6(4.69)从表3中可知,不合理用药构成比在干预前、后的变化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