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世纪学校2016年七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卷(有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月考试卷答案.docx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月考试卷答案.docx

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月考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吟裨帙2.略3.B. (A,身临其境,仿佛自身处于那个环境中。

应为设身处地。

近义词,换位思考。

C,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Z间。

类似的词还有,举案齐眉、白头偕老、琴瑟和鸣、秦晋Z好、执子Z手等。

D,无所不为,没冇什么(坏事)不做的,贬义)。

4・(1)加上“的问题”,(2)将“水平”改为“质量”5. (1)示例:a “碎片阅读”就是指使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类数字媒介(或新媒体)进行的方便快捷的、碎片式的、断断续续的(见缝插针)阅读。

b通过手机短信、电子图、网络等媒介(媒体)进行的方便快捷的、零碎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方式。

(意思对即可)(2)①只注重信息的读取,往往缺乏深层的思考;②易导致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下降;③读者容易养成随意性(如随时读、随时写、随手转、随口评)(意思对即可)(3)不设统一答案。

要点:①内涵厚重(答出“动用的是作家全部的人生经历” 算对);②精心创作(答出“构思、写作都经过推敲和深思熟虑”算对人③经得起吋间的考验。

(意思对即可)二、阅读理解(-)6•阙:同“缺”,空缺虽:即使。

时:季节。

欲:即将7. (1)如果不是正午或者半夜,就看不到太阳或月亮。

(最好译成: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刀亮。

)(2)晨曦的雾将要消散,猿猴鸟雀不断地鸣叫,声音此起彼伏。

&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來写;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Z高,水Z净。

(二)9•逻辑顺序:①介绍抽象事理,多数采用逻辑(客观事物的规律性)顺序。

(从现象到木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等。

)②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通常按空间顺序说明。

③介绍事物各个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往往采用时间顺序。

10.举例子、作比较;真实具体地说明了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11•不能,“极”是表程度的词语,强调可能性大,说明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2016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2016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①人生是路,是一条漫长而悠远的路。

②只因人生之路的漫长、曲折、坎坷【A】才有悄然面对生活的智慧与执着。

③人生是路,成长亦是路,只不过,人生之路须以成长之路作为起程,一颗颗年少的心在此奔波、跋涉。

④每一步的前行,需要海浪的洗礼,需要阳光的润泽,需要雨露的照耀,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嗅到花朵的芬芳。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

(1分)“曲”用部首检字法应查部首;“悄”读音为。

(2)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1分)应改为;(3)请选出符合“洗礼”中“礼”的义项()(1分)“礼”在《新华字典》里的释义:①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倍习惯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行的仪节;②表示尊敬的态度或动作;③礼物,用来表示庆贺或敬意。

(4)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1分)(5)请将适合【A】处的标点符号,填在下面田字格的正确位置上。

(1分)【答案】(1)“︱”或“竖”:qiǎo (0.5分)(2)“起”应改为“启”(1分,只找出未改正不得分。

)(3)①(1分)(4)每一步的前行需要海浪的洗礼,需要阳光的照耀,需要雨露的润泽,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嗅到花朵的莽芳。

评分说明:(1分)修改正确得1分,只写修改的部分也可得分,评分说明:(1分)(5)“,”应写在左下角四分之一格里。

标点、位置均正确方得1分。

【解析】(1)试题分析:《新课标》要求:“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试题分析: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

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试题分析:了解词语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试题分析:学生了解常见的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意重复、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病句的类型、学会使用修改符号对病句加以规范修改,并学会修改语段中的病句。

初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上学期月考初一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酝酿(niànɡ)静谧(mì)吝啬(sè)贮蓄(chú)B.应和(hè)肥硕(shuò)着落(zhuó)莅临(wèi)C.粗犷(ɡuǎnɡ)澄清(dènɡ)冷冽(liè)暖和(huo)D.澹澹(dàn)竦峙(sǒng)发髻(jì)高邈(miǎo)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兴高采烈水波粼粼引起共明眉开眼笑B.星汉灿烂春花秋实淅淅沥沥咄咄逼人C.一年之计不知所措恍然大悟相貌举止D.呼朋引伴花枝招展抖擞精神繁花嫩叶3.下面填入“□”中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3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A.《》::。

B.“”::。

C.“”——。

: D.“:”:!4.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3分)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D.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B.橘子、苹果、萝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每当我们在夕阳的辉映下走出校园时:心里都充满着幸福感。

D.学校现在十分重视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6.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是“五四”以来我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也是著名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骆驼祥子》《绿》等。

B.老舍:著名作家和人民艺术家。

2016新人教版_七语上第一次月考_试卷PPT_紧扣教材内容实用_带答案

2016新人教版_七语上第一次月考_试卷PPT_紧扣教材内容实用_带答案
•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 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 之情,令人想象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客路进发,看到 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 心深深的乡愁。
• 3、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C ) (2分)
•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拟人、排比)
•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比喻)
• 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 拟人)
•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D ) (2分)
_____(_2_)_失__礼__。__客__人__已__经__认__错__了__,_就__该__原__谅__他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 _为__人__处__事__,__待__人__接__物__要__讲__究__诚__信__、__礼__貌__,__只__有__这__样才会 得到别人的尊重。

(二)(12分)
•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 )。看,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 )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
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 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 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 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着。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气魄.pó嗥.鸣háo 澎湃. bài 鲜.为人知xiǎnB、哺.育 bǔ山巅. diān 选聘. pìn 潜.心贯注qiǎnC、屏.障 píng 迭.起 dié抹.杀mǒ妇孺.皆知 rúD、校.对jiào 殷.红 yān 深宵.xiāo 锋芒毕露.lóu2、默写古诗文(7分)(1),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故园东望路漫漫,。

《逢入京使》)(3),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4)《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 A ),是在这旅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

读书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文化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 B )。

因为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所以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

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⑴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A 遨游漫游B 境界格调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4.文学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

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B、萧红的代表作有《生死场》,闻一多代表作有《死水》《红烛》,臧克家的诗集是《烙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七年级是学生形成语文技能的关键期,每次语文考试之前都要做好复习工作。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 (xīá) 疵②(bì) 益③七皱八(zhě) ④涟(yī) 。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在清凉的九月、优雅的九月、希望的九月里,我们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在文学的殿堂里倘徉,明白了青年应该“发展你自己”,“奉献你自己”的道路;领听了于漪老师的谆谆教导——要多读书,读好书;感受了文学的潜移陌化的力量……散发着磬香的十月、值得憧憬的十月走近了你我他。

错别字改正3.默写。

(10分)①乡书何处达,。

②东隅已逝,。

③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 ,万紫千红总是春。

⑤梅雪争春未肯降,。

⑥江山代有才人出,。

⑦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⑧ ,雪却输梅一段香。

⑨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4分)《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

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

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

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

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语文实践活动——我文学”。

(4分)步人中学的大门,我们就步人了文学的世界,为了更好地激发大家对文学的热爱,某中学七年级语文老师准备办一份“小小文学报”手抄报,大家都认为这名称不好,现在请你给它重新起一个你喜欢的名称,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自主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友情提示: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题号 一积累运用30分 二文言文15 三现代文15 四作文40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环谒.(yè) 踱步..(duó) 嫉.妒(jí) 字帖..(tiě) B. 炽.痛(zhì) 祈.祷(qĭ) 默契.(qì) 脑髓.(suǐ) C. 蝉蜕.(tuì) 哽咽.(yè) 可汗.(hán) 九曲.连环(qū) D. 气氛.(fèn) 亘古(gèn) 泥泞.(nìng) 扎辫子(zā) 2 下列每组词中都有一个错别字,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4分) A.谰语 狂澜 斑斓 回环曲折 兴高采烈 来势凶凶 ( ) B.叮嘱 逼狹 诧异 人声鼎沸 来历不明 荒草凄凄 ( ) C.阻抑 崎岖 屏嶂 绝壁断崖 不期而至 枯燥无味 ( ) D 险峻 怪诞 臃肿 惊涛澎湃 一泄万丈 人迹罕至 ( ) 3.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秘密。)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爷:父亲。) C.于是我们唱起了五年的骊歌,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骊歌:送别的歌) D.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听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方正:做事情呆板,不知变通。) 4.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欲。 A .①拟人 ②比喻 ③夸张 ④复沓 B.①互文、排比 ②对偶 ③比喻 ④对偶 C .①比喻 ②对偶 ③夸张 ④对偶 D.①互文、对偶 ②顶真 ③拟人 ④复沓 5. 请选出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情节是最主要的要素。 C.《木兰诗》选自唐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小说将现实与往事交织,将爸爸爱花和“我”的毕业典礼两线交替着写,突出了爸爸既严厉又慈爱的性格。 6.选出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 )(2分) A.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B.军书十二..卷 同行十二..年 C.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 D.东市.买骏马 愿为市.鞍马 7.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2分) 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关山度若飞”让我们领略了木兰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与南朝的诗人 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1000多年的诗人 “独坐幽篁里, ”的琴声与长啸,聆听刘文卿在暮色中“ ,杳杳钟声晚”的钟声;我们与 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耳畔是“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诗人 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我们陪宋诗人 坐在孤灯下度过“ ,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寞时光。 8.口语交际——我的烦恼(3分) 下面是初一(2)班,李洋和妈妈的对话—— 李洋:妈妈我写完作业了,能出去玩吗?① 妈妈:不行,你自己去外面不安全,我不放心。 李洋:那我去王欣姐姐家玩行吗?② 妈妈:不行他家的叔叔刚下班需要休息,你去了会影响别人休息。 李洋:那我干什么啊?太没有意思了,看动画片行吗?③ 妈妈:不行,看电视时间长了,对眼睛不好。 李洋:„„ ①通过母女谈话,可以看出李洋的烦恼是 ②如果你是李洋,你会怎样对妈妈说,妈妈才会同意你的请求?(从三个请求中任选一个)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 ②父异.焉 ( ) 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 ( )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 ( ) 10.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1.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泯然众人矣。 (2)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12.(1分)《李贺作诗》中与《伤仲永》中“指物作诗立就”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3.下列句子,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2分)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F父异焉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5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4.这段文字选自《 》。本文是一篇________(体裁),作者是____ 国作家___________ 。(2分) 15.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 (用原句回答,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的第二段加点的“这种方式”指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我为什么感到此时的韩麦尔先生很高大? (2分)

18.文中划线句子对韩麦尔的刻画运用 、 、______等描写人物的方法。这些描写体现了韩麦尔先生此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5分) 四、作文(40分) 19.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人、很多事,都给了我们帮助、教育和启迪。请以“感谢”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C 2、A 汹 B 萋 C 障 D 泻 3、D 4、D 5、B 6、B 7、万里赴戎机 竹中窥落日 王维 弹琴复长啸 苍苍竹林寺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你 岑参 双袖龙钟泪不干 赵师秀 有约不来过夜半 8、言之有理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9、 ①属于 ②对„„感到奇怪 ③通“攀”牵 引 ④相当 10.他们小时都很聪明。 (1)后天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 (2)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以上两点,只要答对一点即可得满分,能从其它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1.(1) 完全如同常人了。 (2) 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奇,渐渐地请他(仲永)父亲到家中做客,有的人用钱求取仲永的诗。 12.援笔辄就如素构。 13. ABC DEF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5分) 13. 15.⑴老师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⑵郝叟等人坐在教室里,是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16.坐在教室里上最后一堂法语课。 17.因为此时的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热情感染了我,而且他不仅是一位老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我对他无比崇敬,所以觉得他形象高大。 18、(5分)动作 语言 神态(表情) 一是对祖国土地被占领的痛苦(悲愤),二是坚信法兰西必胜。 四、作文(40分)略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