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优化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目录(完善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目录(完善版)(五个专题,16小节)
专题1 基因工程
1.1 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
1.4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专题2 细胞工程
2.1 植物细胞的工程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2.2 动物细胞工程
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4.2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4.3 禁止生物武器
专题5 生态工程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尝试解答】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3 细胞壁
再生
高尔基体
(2)植物激素
无菌
A+B (3) 2
【秋解水析仙】 素(1)图A示+表B示植(物4体)六细胞杂交过程,图中①②表示利用
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原生质体融 合后可能形成三种细胞,即两个番茄原生质体融合、两个马铃薯 原生质体融合、一个番茄原生质体与一个马铃薯
人―工―诱→导原生质体_____―→杂种细胞―→杂种植株。
3.融合细成胞功壁的标志:杂种细胞再生出远__缘__杂__交_。
4.意义:克服不同种生物_________的不亲和性。
思考感悟
2.植物细胞A和B去除细胞壁后的原生质体融合后有几种?
【提示】 三种,A—A、B—B、A—B。
核心要点突破
细胞全能性及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所需条 件
界条件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操作过程中必须保证
________。
01 若番茄细胞内含A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条染色体,将番 茄和马铃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假设能成功),得到的后代应 含________条染色体,还必须用________来处理幼苗,才能得到 可育的番茄—马铃薯植株,此时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
情景导航
快速培养花卉及濒危植物 利用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 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脱分化、再 分化等过程培育新植株。在生产实 践中,利用细胞工程技术能繁殖名贵花卉(如郁 金香)和濒危植物。
全能性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原理:植物细胞的_______,即具有某种生物全
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
专题II 课题1植物细胞工程

3、实现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 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 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 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 整的植株。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实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1、实验原理: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3、过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3、概念
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 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青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4、成果
番茄一马铃薯(并没有得到预期结果) 烟草一海岛烟草、胡萝卡一羊角芹、白菜一甘蓝等 种间或属间杂种,在生产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其中"白菜一甘蓝"同普通白菜相比,具有生长期短 、耐热性强和易于贮藏等优点。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3、神奇的人工种子
(1)天然种子的不足 ①培育时间长;②易发生性状分离而丧 失其优良特性;③受季节、气候和地域的限 制;④占用大量的土地 (2)人工种子: 就是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 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 装得到的种子。
①分化的植物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 ②分化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 再分化)→胚状体或丛芽→完整植株 ③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形成完整植株所 需要的全部基因。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实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2、实验目的: (1)尝试进行植物的组织培养。 (2)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3、材料用具:(略)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外植体
脱分化
愈伤组织
再分化
植物激素: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丛芽或胚状体 植物组织培养条件: 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 培养基、一定的温度、空 气、无菌环境、适合的PH、 植物体 适时光照等。
番茄 —马铃薯
科学家试图用这两种植物的体细胞杂交, 来实现这一美妙的设想。
非展示同学:
注意聆听,积极思考质疑,及时记录。
• 【课堂反馈】 • 1-5 DACDA
【学习目标】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 和基本操作过程。 2.通过阅读教材,找出关键词,归纳植物细胞工程 两大技术的操作流程。 3.小组合作交流,激情投入,快乐学习。
【学习重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自查自纠](5min)
集智研讨
研讨内容:【课内探究】 要求:1.用时在8分钟之内。 2.组长负责宏观调控, 负责好结果反馈 3.做好展示、质疑的准备。
精彩展示(15分钟)
展示要求
1.尽量脱稿展示。 2.言语要规范,配合肢体语言。 3.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4.注重总结方法规律。
非展示同学:
注意聆听,积极思考质疑,及时记录。
【学习目标】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 和基本操作过程。 2.通过阅读教材,找出关键词,归纳植物细胞工程 两大技术的操作流程。 3.小组合作交流,激情投入,快乐学习。
【学习重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通读教材】(5min)
要求: 1.出声阅读教材; 2.根据重难点在书中做好标记。
要求: 1.认真核对答案 2.在导学案上做好标记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理论基础: 细胞的全能性
能力提高
1、为什么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应 避光培养?
在有光时,往往容易形成维管组 织,而不易形成愈伤组织。
2、决定植物脱分化、再分化的关键因 素是什么? 植物激素
强调几个概念:
愈伤组织:离体的植物器官、
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一段时 间以后,通过细胞分裂,形 成一种高度液泡化,由无定 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
1.为什么“番茄—马铃薯”超级杂种植株没有 如科学家所想像的那样,地上长番茄、地下结 马铃薯?
主要原因是:生物基因的表达不是孤立的,它 们之间是相互调控、相互影响的,马铃薯—番茄杂 交植株的细胞中虽然具备两个物种的遗传物质,但 这些遗传物质的表达受到相互干扰,不能再像马铃 薯或番茄植株中的遗传物质一样有序表达,所以杂 交植株不能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
促进融合 的方法?
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
植 物 细 胞 原 生 质 体 原 生 质 体 融 合 再 生 细 胞 壁 愈 伤 组 织 杂 种 植 株
去壁
等量 去壁
杂 种 细 去 胞 分 化
再 分 化
纤维素酶 果胶酶
离心、 筛 激素 振动、 电刺激、 选
激素
聚乙二 醇
2、概念 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 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 体的技术。 3、意义 在克服不同种生物远缘杂交的障碍上,取得 了巨大的突破,从而扩大了可用于杂交的亲 本组合。 4.未能解决的问题:未能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 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
脱分化
再分化
(2) ②表示 愈伤组织
番茄与马铃薯同属茄科植物,但不是同 属植物。番茄的果实和马铃薯的块茎是我们 经常食用的蔬菜。马铃薯块茎生长在土壤中。 人们曾经有这样一个幻想:让一株植株地 上部分结番茄,地下部分长土豆。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练习)(解析版)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练习一、单选题1.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
利用植物细胞A 和B 培育成为杂种植株。
该过程运用的技术有:①干细胞技术②细胞融合技术③细胞核移植技术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植物细胞A和B培育成为杂种细胞是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运用了细胞融合技术,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优良新品种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的是A.去除亲本体细胞的细胞壁B.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C.利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D.诱导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再分化【答案】C【解析】依题文可知,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优良新品种包括原生质体融合及植物组织培养两个过程,由此需要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去除亲本体细胞的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用物理法或化学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不需要用灭活的病毒诱导,最后诱导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再分化。
由此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植物体细胞杂交要先去除细胞壁的原因是A.植物体细胞的结构组成中不包括细胞壁B.细胞壁使原生质体失去活力C.细胞壁阻碍了原生质体的融合D.细胞壁不是原生质体的组成部分【解析】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结构的一部分,A项错误;细胞壁对植物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不会使原生质体失去活力,但阻碍了原生质体的融合,因此要除去细胞壁,B项错误,C项正确;细胞壁不是原生质体的组成部分,但不是植物体细胞杂交要先去除细胞壁的原因,D项错误。
故选C。
4.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从而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
驱蚊草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而成的。
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优点是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驱蚊草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G等试剂或电刺激等方法C.驱蚊草培育过程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无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D.驱蚊草培育利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C【解析】A、驱蚊草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而成的,采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A正确;B、要获得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需要采用酶解法(纤维素酶、果胶酶),诱导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的融合可采用化学法(PEG等试剂)或物理法(电刺激等),B正确;C、驱蚊草培育过程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但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因此有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C错误;D、驱蚊草培育利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
2.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基础知识测评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2019·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月考]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A.给予适宜的培养和外界条件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培养和外界条件D.将成熟植物的细胞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2.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没有全能性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的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3.[2019·吉林高二期中]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哪些事件( )①细胞分化②细胞脱分化③染色体变异④基因重组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4.[2019·湖北高二期中]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因素。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如何使用这两种激素更有利于胚状体的形成( )A.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 B.同时使用C.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 D.都不使用5.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是无性繁殖B.植物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步骤C.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D.植物组织培养要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6.如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的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花粉细胞①愈伤组织②丛芽③完整植株A.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③表示再分化B.过程①②需要避光,过程③需要照光C.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D.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可正常交配产生后代7.[2019·广东金山中学高二月考]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再分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再分化过程中,不同细胞内合成了功能不同的特异性蛋白质B.脱分化与再分化二者使用的培养基主要是激素用量及比例的不同C.再分化过程在实验室或植物组织培养车间进行,需要避光处理D.再分化过程中,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8.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三同步导学: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理解+掌握+应用)

2.1植物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2.理论上每个活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3.细胞全能性的大小依次是: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4.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5.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理论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6.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和化学法(聚乙二醇处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自读教材·夯基础]1.细胞工程的概念2.细胞的全能性(1)含义: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2)影响全能性表达的原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有选择性地表达出各种蛋白质,从而构成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
1.请比较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概念,总结二者的不同。
提示:(1)操作水平: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的操作,细胞工程是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的操作。
(2)目的:基因工程的目的是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细胞工程的目的是按照人的意愿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
2.理论上每种活细胞都具有全能性,请分析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提示: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该物种个体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
[跟随名师·解疑难]1.细胞全能性的实质已经分化的体细胞(或细胞核)仍具有本物种个体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即每个细胞都有发育成个体所需要的全部基因。
2.细胞全能性大小的比较(1)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动物细胞只有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2)受精卵>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体细胞。
(3)体细胞:分化程度低的>分化程度高的;细胞分裂能力强的>细胞分裂能力弱的;幼嫩的细胞>衰老的细胞。
(4)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细胞的全能性逐渐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只要在离体状态下即可表现出全能性B.制备原生质体时可利用酶或植物激素去除细胞壁C.愈伤组织经过细胞的增殖会形成新的植物组织、器官D.叶肉细胞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离不开植物激素的作用解析: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前提条件是处于离体状态,同时也需要其他适宜的条件,如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环境条件等;制备原生质体时可利用酶去除细胞壁,但植物激素无法去除细胞壁;愈伤组织形成新的植物组织、器官的过程是分化,而不是增殖;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都需要有植物激素诱导。
答案:D2.对兰花的花粉和叶肉细胞分别进行组织培养,相同的是( )A.生殖方式 B.同源染色体的对数C.染色体组的个数 D.细胞的分裂方式解析:花粉属于配子、叶肉细胞属于体细胞,组织培养过程中,染色体的条数、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染色体组的个数均不同。
组织培养过程细胞的分裂方式均为有丝分裂。
答案:D3.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都必须在光下才能形成愈伤组织C.同一植株不同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相同D.生长素导致愈伤组织形成而细胞分裂素使细胞分化解析: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的过程是靠激素诱导的,不需要光;同一植株中体细胞和花粉经过脱分化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不相同;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需共同作用,才能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细胞的分化。
答案:A4.植物体细胞杂交尚未解决的问题有( )A.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B.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C.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亲代的优良性状D.培育出属间杂种植物解析:目前植物体细胞杂交产生的杂种植株并没有完全表现出人们所需要的性状。
答案:C5.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幼嫩组织较成熟组织易培养成功B.给外植体消毒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C.植物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温度环境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解析:幼嫩组织细胞较成熟组织细胞的全能性高,因此幼嫩组织较成熟组织易培养成功,A正确;植物组织培养时,给外植体消毒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B正确;植物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温度环境,C正确;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较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二者含量相当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D错误。
答案:D6.如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①过程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处理B.②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C.③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D.④过程需用适宜配比的激素处理解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常选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A正确;紫外线照射诱导生物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③过程为脱分化,其目的是使原有细胞恢复分裂和分化能力,即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C正确;④过程为再分化,需用适宜浓度配比的激素进行诱导,D 正确。
答案:B7.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将天竺葵与香茅草细胞进行杂交可产生驱蚊香草,使有驱蚊作用的香茅醛随着天竺葵的蒸腾作用散发到空气中,达到驱蚊的效果。
下面有关培养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生质体的融合常用PEG作为诱导剂B.形成的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C.由杂种细胞→杂种植株,要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的分化D.该项生物工程技术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诱导剂是PEG;由杂种细胞→杂种植株,要通过有丝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才能形成;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杂种细胞经组织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自身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营养物质来自培养基,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答案:B8.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①用培养基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发育成了可育的植株②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③烟草花药离体培养得到了单倍体植株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解析:用培养基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发育成了可育的植株及烟草花药离体培养得到了单倍体植株都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都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而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种器官,是通过有性生殖形成的,因此,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B9.“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周期短和耐储藏等优点。
下图是“白菜—甘蓝”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培育过程中,实验①②过程常用的物质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过程③的诱导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C.⑤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减数分裂,形成的杂种植物幼苗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解析:“白菜—甘蓝”的培养利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杂种植物幼苗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杂种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形成幼苗,C错。
答案:C10.A种植物细胞和B种植物细胞的结构如图所示(仅显示细胞核),将A、B两种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若经过组织培养后得到了杂种植株,则该杂种植株是( )A.二倍体;基因型是DdYyRrB.三倍体;基因型是DdYyRrC.四倍体;基因型是DdYyRrD.四倍体;基因型是DDddYYyyRRrr解析:根据图示A和B物种等位基因的数量都是两个,所以可得出A和B物种都是二倍体,形成的杂种植株为异源四倍体。
答案:C11.玉米是一种主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在玉米育种和栽培中作了大量的研究。
下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繁殖原理上分析,A→D属于无性生殖B.植株D和G中的染色体组数不同C.E→G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一般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应用于大田生产解析:E→G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属于无性繁殖,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C12.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
下列根据图示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植株A高度不育,说明该植物的生殖细胞不具有全能性B.植株A的细胞能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但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C.在植株B的细胞中,通常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都是纯合的D.由花粉到植株A需要用含有有机物的培养基来培养解析:高度不育,说明植株无法进行减数分裂,无法形成配子。
而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属于有丝分裂,经过组织培养照样可以使植株A的细胞全能性得以表现。
凡是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株由于染色体数目加倍,基因都是成对出现,所以都是纯合的。
答案:A二、非选择题13.请完成下列问题:(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
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________,繁殖种苗的速度________。
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________。
(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________的污染。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________,而与__________________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
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________(填“脱落酸”或“2,4D”)。
(4)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
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________(填“能”或“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________(填“降低”或“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解析:(1)叶肉细胞具有全能性,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可经组织培养成为完整个体。
(2)在组织培养全过程及将试管苗转接到新培养基上时,要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3)在微型繁殖中,不同阶段要使用不同的激素。
生长素可诱导生根,与细胞分裂素混合使用,在一定配比下可促进生芽。
2,4D可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4)从题图看出,随蔗糖浓度增大,光合作用强度在下降,而单株鲜重是先增后降。
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制造的有机物不能满足自身需要。
(5)要提高试管苗光合作用能力,应适当降低蔗糖浓度。
答案:(1)遗传特性快遗传信息(2)微生物(3)生根细胞分裂素2,4D(4)逐渐减小先增加后下降不能(5)降低14.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甲耐盐、乙高产),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
请完善下列实验流程并回答问题:(1)A是________酶,B是________,D是具有________优良性状的幼芽。
D长成的幼苗需要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C形成植株的过程利用了________技术,形成愈伤组织需要经过________过程,愈伤组织形成D需要经过________过程。
整个培养过程要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
(3)植物体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植物体细胞杂交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管如此,这项新技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还是震撼人心的。
解析:图中A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B是融合的原生质体,C是杂种细胞,D是具有耐盐性状的杂种植株。
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融合的原生质体耐盐有耐盐高产和耐盐不高产两种(2)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再分化无菌(3)再生出新的细胞壁不能按照人的意愿表达两个亲本的性状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15.“白菜—甘蓝”是科学家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储存等优点。
下面是“白菜—甘蓝”培育过程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1)由杂种细胞D培育成“白菜-甘蓝”植株,采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