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应急救护培训教学大纲(北海红会)修改

合集下载

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教学大纲(二)

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教学大纲(二)
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教学大纲(二)
(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参考)
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是《红十字会》赋予给红十字会的主要任务之一。为规范开展现场的、初级的、群众性的学校卫生救护训练工作,制定本大纲。
2、身体健康、热心红十字事业、责任心强、有一定讲授经验。
普及性救护培训教学大纲(2学时)
单元
目 标
内 容
学 时
教学
活动


理论
实践





1、简约了解红十字知识。
2、了解现代救护新概念,“第一反应人”、“救命黄金时间”、“生命链”的内涵和重要性。
3、熟悉紧急呼救。
1、现代救护特点 “第一反应人”、“救命黄金时刻”、 “生命链”的相关知识。
4、学生培训时间为2个课时就可以。授课时间,地点,年级,学生人数,成绩等应记录,要建档,供督导评估时参考。
5、结业时,理论考试。
6、为巩固所学到的知识,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复课,并注意充实新的内容。
7、授课教师课堂讲解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具体。
第五条 培训内容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大纲》规定,培训内容主要是应用于现场的、学生易于掌握的紧急避险、应急救护常识包括:
1、现代救护概念。
2、包扎、止血、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四大技术。
3、现场心肺复苏。
4、意外伤害:中毒(化学和食物)、触电、溺水、烧伤等意外事故的紧急救护知识。
5、公共安全、防灾避险基本知识等。
第六条 考试及评卷
由各学校根据培训内容进行出题考试,评卷,并确定合格分数线。

《安全急救培训》主题班会教案

《安全急救培训》主题班会教案

《安全急救培训》主题班会教案安全急救培训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安全急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掌握常见急救技能,能够正确处理常见急救情况。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急救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安全急救的定义和意义- 介绍安全急救的概念,强调安全急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分析常见的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引发学生对安全急救的关注和思考。

2. 常见急救知识和技能- 介绍常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 示范并讲解各项急救技能的正确操作方法。

- 强调急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3. 急救演练和案例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急救演练,模拟常见急救情况,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急救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培养- 强调安全意识的培养,包括预防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 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包括判断形势、采取应对措施和组织自救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安全急救知识和技能。

2. 演示法:教师进行示范,学生观摩并学习正确的急救操作方法。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急救演练,让学生亲自实践并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4. 讨论法:结合案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与反馈1. 急救演练的评价:根据学生的操作和表现进行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 案例分析的评价: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 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合作。

教学资源1. 投影仪和电脑:用于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图片。

2. 安全急救设备和模型:如人体模型、急救箱等,用于示范和实践操作。

3.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真实的安全事故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教学延伸1. 安全急救知识的进一步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更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应急能力。

应急救护培训计划和大纲

应急救护培训计划和大纲

应急救护培训计划和大纲一、培训目的本培训旨在提升学员的应急救护能力,使其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突发意外和急救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对象为各类社会群体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学生、教师、家长、企业员工等。

三、培训内容1. 急救基础知识- 了解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 掌握急救原则和基本流程- 学习体内循环、呼吸和心肺复苏等基本生命支持技能- 了解急救用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 意外伤害急救技能- 创口包扎和血管注射止血- 骨折固定和扭伤处理- 烧伤、中暑、低温病等应急处理方法-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技能-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技能3. 实际案例演练- 利用模拟器材进行实际场景模拟演练- 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组演练,加强学员的实战能力- 模拟突发意外情况,让学员进行紧急处置,以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四、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 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进行急救知识的讲解,提升学员的急救理论基础- 利用多媒体讲解,辅助学员理解和掌握急救知识2. 实践操作- 利用模拟器材进行急救操作的实际演练- 模拟真实案例,进行场景演练,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3. 案例分享- 邀请专业急救人员进行案例分享,让学员了解真实急救过程和技巧- 学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加深对急救的理解和认识五、培训时间和地点本培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一般可分为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两种形式。

培训地点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学校、企业、社区等场所进行。

六、培训效果评估1. 学员考核- 利用考试、演练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估其学习成果和技能水平- 从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方面进行全面评估2. 培训反馈- 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们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反馈意见- 收集学员在实际情况中使用急救技能的案例和反馈,以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七、培训师资1. 主讲教师- 应具备专业的医学背景和急救经验- 具备良好的教学技巧和沟通能力- 对学员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和辅导2. 助教人员- 协助主讲教师进行教学辅助工作- 协助组织培训过程中的实践演练和案例分享八、培训费用具体费用可根据课程时长、培训形式等因素进行定制,可根据不同群体和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应急救护师资培训大纲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应急救护师资培训大纲

我国红十字会总会应急救护师资培训大纲一、培训目的和意义1. 培训目的:本培训旨在为我国红十字会总会应急救护师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提高应急救护师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快速、有效地进行救护和抢救工作。

2. 培训意义:应急救护师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在抢救伤员、疏散裙众、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提高应急救护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对于保障公共安全和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内容和要求1. 培训内容:1) 急救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急救、意外伤害处理等内容。

2) 突发事件处置:包括但不限于火灾逃生、地震应对、水灾抢救等内容。

3) 心理抚慰:培训应急救护师面对伤痛和恐慌的裙众时,如何有效进行心理抚慰和安抚。

2. 培训要求:1) 参训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学、护理或救护方面的专业背景,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

2) 参训人员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应急处理能力,在模拟实景演练中能够做到迅速、精准的处置。

3) 参训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能够保守患者信息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三、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1. 培训方式: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包括课堂讲解、模拟演练、实地实习等环节。

2. 培训周期:根据培训内容和要求,整个培训周期不少于3个月,其中包括理论学习、实操演练和实地实习的环节。

3. 培训地点:培训地点可选择医院急救中心、消防训练基地等实际场所进行培训课程,确保培训效果和实用性。

四、培训教材和资源1. 培训教材: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我国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手册,编写专门的培训教材,以确保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2. 培训资源:积极整合医院、急救中心、消防队等救援资源,为应急救护师提供实践操作和实地实习的机会,使培训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要。

五、培训考核和评估1. 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实操操作考核和实地实习成绩综合评定。

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大纲

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大纲

附件4初级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16学时)学时培训单元内容学习目标理论情景模拟与实操练习教学活动1.红十字运动的起源红十字运动2.红十字运动的组成基本知识3.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4.红十字运动标志救护概论现场救护的目的、原则、程序1.“生存链”概念2.现场心肺复苏操作程序及操作要点(成人、儿童、婴儿)心肺复苏3.高质量心肺复苏标准4.自动体外除颤器5.气道异物梗阻1.了解红十字运动的起源、标志和主要纪念日2.掌握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1.了解现场救护目的2.熟悉现场救护的注意事项3.掌握现场救护原则和救护程序1.了解儿童、婴儿心肺复苏操作程序及操作要点2.熟悉“生存链”概念3.熟悉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4.掌握成人心肺复苏操作程序及操作要点5.掌握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与清除成人、儿童、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的方法0.5讲授0.5讲授模拟练习讲授示范模拟练习131.了解创伤现场救护的目的2.了解伤员搬运护送的目的及常用的搬运护送方法1.创伤现场救护目的、原则,现3.熟悉出血的类型、出血量的判断、可疑内出血的应急救护场对伤员初步检查的方法、救护措施程序4.熟悉疑似骨折的现场判断,骨折固定原则2.创伤出血和止血5.熟悉关节扭伤现场救护方法创伤救护3.现场包扎技术6.熟悉现场对伤员初步检查的方法和救护程序与原则4.现场骨折固定7.掌握外出血的止血方法(少量出血的处理,严重出血的止5.关节脱位与扭伤血方法)6.伤员的搬运护送8.掌握现场包扎的要求、包扎方法(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7.特殊创伤处置掌握四肢骨折时现场固定方法9.掌握特殊创伤(颅底骨折、开放性气胸、腹部开放伤肠管溢出、肢体断离伤、伤口异物、骨盆骨折)的现场处理方法根据学员需求,从“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处置”可选择完整的一章,也可选择章、节的某些部分选修课程中选取相关内容培训24讲授示范模拟练习2讲授考核12附件5 普及性救护培训教学大纲(4学时)培训目标单元救护1、了解现代救护新概念,“第一反应人”、“救新概命黄金时刻”、“生命链”的内涵和重要性念2、熟悉紧急呼救1、明确心肺复苏的重要意义2、熟悉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基本掌握人工心肺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技能复苏3、了解心肺复苏成功的指征和终止的条件4、海姆立克手法1、了解现场救护的目的、原则和检查、救护程序创伤2、了解现场创伤救护器材的应用救护3、熟悉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的原则、四项方法技术内容1、现代救护的特点及新进展,“第一反应人”、“救命黄金时刻”、“生命链”的相关知识2、如何紧急呼救1、实施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及操作方法2、海姆立克手法学时理论实践10.5教学活动理论讲授理论讲授操作示范理论讲授操作示范1、现场救护目的、原则和救护程序2、创伤止血技术:常用止血方法3、现场包扎技术:伤口判断、包扎材料、包扎方法4、现场骨折固定:骨折的类型及判断、固定的材料、原则和方法;以四肢骨折固定为主5、伤员搬运:搬运的原则、器材及方法1、了解灾害事故现场特点1、灾害事故现场特点及救护原则逃生2、熟悉地震、火灾、中毒、触电、溺水、中2、地震、火灾、中毒、触电、溺水、中暑、避险暑、烧烫伤等意外伤害发生的救护原则、方烧烫伤等意外伤害发生的救护原则及现场处理方法技能法0.511理论讲授。

《应急救护培训》课件

《应急救护培训》课件

急救基本原则和流程
1 1. 保持冷静
2 2. 评估现场安全
3 3. 检查意识和呼吸
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 是最重要的。这样您才能 清晰地思考并采取正确的 行动。
4 4. 寻求帮助
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避免进一步的危险。
确定受伤者是否有意识和 正常呼吸。
5 5. 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在必要时,立即拨打紧急电话或向周围人寻 求帮助。
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
在心脏停止跳动时,进行心肺复苏以保持血液循环。 该技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
当受伤者无法自主呼吸时,采取人工呼吸来维持呼 吸。使用合适的方法,确保每次呼吸深度和频率合 适。
止血和包扎技巧
止血
使用适当的方法止血,如用纱布包扎、加压、抬高 伤处并应用止血剂。
包扎技巧
如果中毒是急性的,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并跟随医生的指示。如果是慢性中毒,
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3
中暑
4
将受伤者移到阴凉处,给予适当的补水 和降温措施,如喝水、用冷水擦拭皮肤
等。
烧伤
迅速冲洗烧伤处,并进行适当的急救措 施,如覆盖伤口、服用止痛药等。
窒息
在窒息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进行人工 呼吸或抽吸异物,直到受伤者能够自主 呼吸。
学习正确的包扎技巧,以稳定受伤部位、减轻疼痛, 并保护伤口免受感染。
骨折和扭伤的急救处理
骨折
稳定骨折部位,尽量不要移动。在等待医疗人员的同时,使用夹板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绷紧 受伤部位。
扭伤
冷敷扭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尽量避免使用受伤部位,直到疼痛减轻并得到适当治疗。
常见急症的应对策略
1
中毒

2024版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课件

2024版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课件

培训课件contents •应急救护概述•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技能•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突发事件中的心理援助与沟通技巧•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总结与展望目录应急救护概述01应急救护的定义与意义定义应急救护是指在突发事件或意外伤害发生时,为伤病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初步紧急救助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

意义应急救护对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减少伤残和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应急救护,可以迅速稳定伤病者的病情,为后续的专业医疗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红十字会应急救护的历史与发展历史红十字会自成立之初,就将应急救护作为其核心工作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工作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组织体系和专业的救援队伍。

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例如,引入先进的救援技术和装备,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突发事件。

应急救护的原则与流程原则应急救护应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如窒息、大出血等;同时要保持冷静、科学施救,避免对伤病者造成二次伤害。

流程应急救护的流程包括现场评估、呼救、初步检查、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伤病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救助措施和流程。

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02第二季度第一季度第四季度第三季度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创伤出血与止血方法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地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用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

此方法为最常用,一般小动脉和静脉损伤出血均可用此方法止血。

用无菌纱布、棉垫等敷料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

常用于颈部、臀部等较深伤口。

用止血带或布条等止血物品在肢体出血的近心端进行结扎,阻断血流而达到止血的方法。

此方法常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且加压包扎无法止血的情况。

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教学大纲(一)

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教学大纲(一)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教学大纲(一)(高中以上学校参考)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是《红十字会》赋予给红十字会的主要任务之一。

为规范开展现场的、初级的、群众性的学校卫生救护训练工作,制定本大纲。

第一条培训目的使受训学生树立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思想和自救互救意识,高中以上(包括职业高中,大中专院校)学校学生要掌握常用急救知识和技能,在发生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的现场,能迅速进行自救、互救,减少伤员的病痛、伤残和死亡。

第二条培训原则突出现场的、初级的、群众性的特点,以技能训练为主,通俗易懂,简明实用。

第三条培训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操练,业余面授和全日制授课相结合的方式。

第四条培训要求1、为保证学习质量,每班学员数以不超过100 人为宜(最好50 人左右)。

2、心肺复苏训练要有标准的人体模型(由当地红十字会提供或自备)。

3、教材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印的师资培训教材为主。

4、学生技能训练时间应占总学时数的二分之一,时间为4个课时就可以。

训练时间,地点,年级,学生人数,成绩等应记录,要建档,供督导评估时参考。

5、结业时,理论和技能考试6、为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复训,并注意充实新的训练内容。

7、授课教师课堂讲解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具体。

边讲授边示教,以实际操作为主。

第五条培训内容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大纲》规定, 培训内容主要是应用于现场的、群众易于掌握的紧急避险、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包括:1、现代救护概念。

2、包扎、止血、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四大技术。

3、现场心肺复苏;常见突发急症的紧急救护。

4、意外伤害:中毒(化学和食物)、触电、溺水、烧伤等意外事故的紧急救护知识和救护技能。

5、公共安全、防灾避险基本知识技能等。

第六条课程安排一、人体解剖生理常识【目的要求】1、了解正常人体的分部,重要生命器官所在部位,骨骼、呼吸、循环、神经器官及其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式
操作式
4.5
学时
3﹑掌握现场救护的步骤及伤情的检查
4﹑掌握各种意外伤害及突发急症的现场急救
5﹑熟悉特殊伤情的处理原则(略)
6、拨打120急救电话的报告事项(略)
电脑﹑投影仪﹑复苏人﹑教具箱(三角巾10块﹑夹板长﹑短一付﹑绷带3卷﹑颈托﹑止血带等)﹑骨架、扩音器
理论附
操作示范
案例分析
3.5
学时
第一目击者
现场救护的步骤及“生命链”的组成
电脑﹑投影仪﹑复苏人﹑教具箱(三角巾10块﹑夹板长﹑短一付﹑绷带3卷﹑颈托﹑止血带等)﹑骨架、扩音器
理论式
操作式
模拟式
4.5
学时
9月13日
8:30~12:00
(上午)
创伤救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及练习
理论考试
1﹑熟记全身各部位常用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操作的方法
2﹑了解与现场急救相关的解剖学及生理学知识
安全应急救护培训教学大纲
培训学时:16学时(两天)培训时间:AM8:30~12:00 PM14:30~18:30
培训师:主讲培训师一名助教三名
时间
培训内容
培训目标
培训教具
培训方式
学时
9月12日
8:30~12:00
(上午)
救护新概念
救命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刻
1﹑明确“救命的黄金时刻”及第一目击者(重要性)
2﹑熟记“生命链”的组成
急性冠脉综合征、火灾、烧烫伤、昏迷、咬伤、触电、溺水、晕厥等现场救护原则
特殊伤情的处理原则
14:30~18:30
(下午)
现场心肺复苏术及练习
1﹑熟悉心跳呼吸骤停的重要性
2﹑掌握心跳呼吸骤停的紧迫性
3﹑掌握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
4﹑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程序
5﹑掌握海氏急救法的操作方法
6﹑了解现场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
电脑﹑投影仪﹑复苏人﹑教具箱(三角巾10块﹑夹板长﹑短一付﹑绷带3卷﹑颈托﹑止血带等)﹑骨架、扩音器
理论式
操作式
3.5
学时
14:30~18:30
(下午)
创伤救护﹑心肺复苏操作考试
采取现场考核方法(模拟式)检查学员掌握现场救护的基本技能情况并进行指导
复苏人﹑教具箱(三角巾10块﹑夹板长﹑短一付﹑绷带3卷﹑颈托﹑止血带等)﹑骨架、扩音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