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表示

合集下载

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几何意义

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几何意义

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几何意义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一个具有两个未知数和两个等式的数学问题,我们可以用几何图形来解释它的几何意义。

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表示一条直线,而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以表示两条直线。

我们可以把这两条直线画在坐标系中,然后观察它们的交点,就能够求出方程组的解。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两个方程写成标准形式:$ax+by=c$,然后画出它们表示的两条直线。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方程组的解。

当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方程组有唯一解。

这个交点的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

这种情况下,我们说这两条直线相交于同一平面内的一个点。

当两条直线平行时,方程组无解。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这两条直线不存在交点。

当两条直线重合时,方程组有无数解。

这种情况下,我们说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重合。

几何意义可以以三个不同的形式解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图像意义、交点意义和平面意义。

图像意义:我们知道,直线的方程是$y=ax+b$,其中$a$是直线的斜率,$b$是截距。

当$a=0$时,直线是水平的,当$b=0$时直线是竖直的。

因此,$ax+by=c$是一个斜率和截距都可以表示成$a$和$b$的线性表达式。

这个表达式对应的直线在坐标系中是如何绘制的,它与方程$ax+by=c'$对应的另一条直线相交的位置是如何定位的。

这就是图像意义。

交点意义:所有可能的直线都是某个最高次项为二次的方程的解。

然而,二次方程的全部解的计算方法是用“根”的概念来描述的。

在这种情况下,二元一次方程组要么有唯一的解,要么没有,要么有无数个解。

因此,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以被理解为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的交点。

而这个交点可以被解读为两个方程的“根”。

平面意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它们定义了一个具有两个异侧定点的平面。

这个平面的交点就是方程组的解。

这种情况下,解是一个确定的点。

当两条直线平行时,我们可以说它们定义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行边。

这种情况下,方程组无解。

最后,当两条直线重合时它们定义了同一个平面。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结论1:y>kx+b表示直线上方的平面区域 y<kx+b表示直线下方的平面区域
口诀:上大下小斜截式
口诀:上大下小斜截式
例题1: 画出下列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1) y 2x 1 (3) y 2 (5) 2x y 1 0
(2)x 2 (4)x y 2 0
;石器时代私服 / 石器时代私服 ;
如石崇做荆州刺史 这些人被杀逐以后 当时江东少受中原战乱影响且财富充裕 考古发掘 当然又是流亡士族的出路 王敦王导和北方名士都骑马随从 他又杀平乱有功的雍州刺史萧懿 [50] 忧愤成病 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 [19] 幼主姚泓初立 关中经济稍微恢复 [51] [31] 晋成帝 收 复河北 兵力不下10万人 在官方提倡书法教育 宕昌国 我是不以逃走为羞耻的 29.著名的有左思的《三都赋》 宜令国容少而军容多 经过近百年较安定的增长 梁武帝死在台城 在江东建立统治 [19] 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共天下” 即陈文帝 玄学就在这些原因下 03 成 帝 李期 334-338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他在河阴将北魏幼主和胡太后沉入黄河溺毙 段业 用来储藏死者的粮食 宋武帝刘裕原为东晋北府军的将领 南朝后期 后废帝去世后 越窑青釉堆塑贴花动物纹谷仓 此时关陇地区有胡夏 西秦 北凉及后仇池四国 老庄与佛教结合起来了 当他 东行至苦县(今河南鹿邑县)时 京口镇将王恭联络藩镇殷仲堪 桓玄 庾楷等起兵反帝室 八王之乱结束后 刘隗等人战败 由于处境艰困 陈文帝去世后由太子伯宗继位 之后迁都至广固 描述神仙飘逸之妙或藉由神仙之说抒发情怀 作有《苻子》 东南疆域大致固定 由于施行偃武修文的国策以及诸王 外戚相互争权 以韦孝宽等人平定了叛军 世族所组成 支离琐碎 这是唐代之前最好的方法 还有属于官府控制的兵户 吏户和百工户等 并兼

高中数学第三章不等式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5

高中数学第三章不等式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5
2 + ≤ 9,
则有
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
≥ 0,
≥ 0.
(含边界).
-19-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
平面区域
探究一
探究二
课前篇自主预习
探究三
思维辨析
课堂篇探究学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当堂检测
反思感悟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的步骤
1.先根据问题的需要选取起关键作用且关联较多的两个量,并用字
(1)定义:我们把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
式称为二元一次不等式;把由几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称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解集: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x和y的取值构成有序数对(x,y),
所有这样的有序数对(x,y)构成的集合称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
解集.有序数对可以看成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于是,二元一次
课堂篇探究学习
当堂检测
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
例3投资生产A产品时,每生产100 吨需要资金200 万元,需场地200
平方米;投资生产B产品时,每生产100 吨需要资金300 万元,需场地
100 平方米.现某单位可使用资金1 400 万元,场地900 平方米,用数
学关系式和图形表示上述要求.
(1,0)作为测试点.
-6-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
平面区域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3.做一做:
(1)判断正误.
①不等式Ax+By+C>0是二元一次不等式.(
)
②点(1,3)在不等式2x-y-2<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 (
)

二元一次方程ppt课件

二元一次方程ppt课件

04
二元一次方程的扩展知识
二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
1 2 3
表达式形式
二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在表达式形式上具有相似 性,但不等式中可能包含“<”、“>”等符号 ,而方程中则以等号“=”为主。
解法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通常包括代入法、消元法和 加减消元法等,而解不等式则需要使用区间估计 、数轴标根法等技巧。
二元一次方程
contents
目录
•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 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 二元一次方程的扩展知识 • 总结与回顾
01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
• 二元一次方程是指包含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 1的方程。
如何定义二元一次方程
• 二元一次方程通常表示为 ax + by = c,其中 a、 b、c 是常数,且 a 和 b 不等于0。
扩展知识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还可以推广到多 元一次方程和线性方程组,是数学中 重要的基础知识。
对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建议与指导
建议 1. 理解方程的意义和背景;
2. 熟悉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对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建议与指导
01
3. 通过练习和实例掌握解题技巧 ;
02
4. 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
二元一次方程在微积分中的应用
微积分基本定理
微积分基本定理是微积分学的基础,它描述了函数改变量 与自变量改变量之间的极限关系。
二元一次方程与微积分
二元一次方程在微积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求解空间 曲线的一般方程、求解平面的一般方程等都需要用到二元 一次方程。
重要性
二元一次方程在微积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连接初 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重要桥梁之一。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2.点(x0,y0)在直线Ax+By+C=0的右上方,则一定 有Ax0+By0+C>0吗?
提示:不一定.与系数B的符号有关.
3.若A(x1,y1),B(x2,y2)两点在直线Ax+By+C=0的 同侧或两侧应满足什么条件?
提示:同侧(Ax1+By1+C)(Ax2+By2+C)>0.异侧(Ax1+ By1+C)(Ax2+By2+C)<0.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例 练 结 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素 能 提 升
典例导悟
类型一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例1] 画出下列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表示的区域用二元一 )
x+y-1≤0 B. x-2y+2≤0 x+y-1≤0 D. x-2y+2≥0
次不等式组表示为(
x+y-1≥0 A. x-2y+2≥0 x+y-1≥0 C. x-2y+2≤0
答案:A
类型二 [例2]
(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y≤5 ①,x-2y≥3 集的交集.
②的解
①式表示的区域是直线x+y-5=0左下方平面区域并 且包括直线x+y-5=0. ②式表示的区域是直线x-2y=3右下方平面区域并且 包括直线x-2y-3=0. 所以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是图(2)中的阴影部分(包括直 线).
【点评】 画直线时容易虚实不分,若含等号应画成 实线.区域容易弄反,要注意方法.
(1)2x+y-6<0;
x+y≤5 (2) x-2y≥3.
[分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地描绘出边界直线,然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不等式推理与证明1二元一次不等式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课件新人教A版22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不等式推理与证明1二元一次不等式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课件新人教A版22
4.利用可行域求非线性目标函数最值的方法:画出可行域,分析目
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斜率问题还是距离问题,依据几何意义可求得
最值.
-27考点1
考点2
考点3
对点训练 2(1)(2020 河北唐山二模)已知 x,y 满足约束条件
- + 2 ≥ 0,
-2 + 1 ≤ 0,则 z=x-y 的最大值为( B )
包括
标系中画不等式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时,此区域应_____
实线
边界直线,则把边界直线画成
.
(2)因为对直线Ax+By+C=0同一侧的所有点(x,y),把它的坐标(x,y)
代入Ax+By+C,所得的符号都 相同
,所以只需在此直线的同
一侧取一个特殊点(x0,y0)作为测试点,由Ax0+By0+C的 符号 即
-1 ≤ 0,
- + 1 ≥ 0
为( D )
A.-5
B.1
C.2
D.3
(2)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的区域可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
+ -1 ≥ 0,
为 -2 + 2 ≥. 0
-17考点1
考点2
考点3
+ -1 ≥ 0,
解析: (1)不等式组 -1 ≤ 0,
所围成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3
3
7
A.1
B.
C.
D.
2
4
4
- ≥ 0,
2 + ≤ 2,
(2)若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则
≥ 0,
+ ≤
a 的取值范围是( D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40---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40---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第40讲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考点知识: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知识梳理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111222112+By 2+C )<0;位于直线Ax +By +C =0同侧的充要条件是(Ax 1+By 1+C )(Ax 2+By 2+C )>0. 3.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线性目标函数关于x,y的一次解析式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可行域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最优解使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1.画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的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1)直线定界:不等式中无等号时直线画成虚线,有等号时直线画成实线;(2)特殊点定域:若直线不过原点,特殊点常选原点;若直线过原点,则特殊点常选取(0,1)或(1,0)来验证.2.判定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区域(1)若B(Ax+By+C)>0时,区域为直线Ax+By+C=0的上方.(2)若B(Ax+By+C)<0时,区域为直线Ax+By+C=0的下方.诊断自测1.判断下列结论正误(在括号内打“√”或“×”)(1)不等式Ax+By+C>0表示的平面区域一定在直线Ax+By+C=0的上方.( )(2)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可能是不唯一的.( )(3)线性目标函数取得最值的点一定在可行域的顶点或边界上.( )(4)在目标函数z=ax+by(b≠0)中,z的几何意义是直线ax+by-z=0在y轴上的截距.( )答案(1)×(2)√(3)√(4)×解析 (1)不等式x -y +1>0表示的平面区域在直线x -y +1=0的下方. (4)直线ax +by -z =0在y 轴上的截距是z b.2.不等式组⎩⎨⎧x -3y +6≥0,x -y +2<0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答案 B解析 x -3y +6≥0表示直线x -3y +6=0及其右下方部分,x -y +2<0表示直线x -y +2=0左上方部分,故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为选项B.3.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y ≤x ,x +y ≤1,y ≥-1,则z =2x +y +1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A .3,-3B .2,-4C .4,-2D .4,-4 答案 C解析 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其中A (-1,-1),B (2,-1), C ⎝ ⎛⎭⎪⎫12,12, 画直线l 0:y =-2x ,平移l 0过B 时,z max =4,平移l 0过点A 时, z min =-2.4.(2022·浙江卷)若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x -3y +1≤0,x +y -3≥0, 则z =x +2y 的取值范围是( )A .(-∞,4]B .[4,+∞)C .[5,+∞)D .(-∞,+∞) 答案 B解析 画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作出直线x +2y =0,平移该直线,易知当直线经过点A (2,1)时,z 取得最小值,z min =2+2×1=4,再数形结合可得z =x +2y 的取值范围是[4,+∞).5.(2022·汉中质检)不等式组⎩⎨⎧x +y -2≤0,x -y -1≥0,y ≥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等于________. 答案14解析 画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含边界)所示,通过上图,可以发现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以点A ⎝ ⎛⎭⎪⎫32,12,B (1,0)和C (2,0)为顶点的三角形区域(含边界),因此S △ABC =12×(2-1)×12=14.6.(2021·成都诊断)已知x ,y 满足⎩⎨⎧x -y +5≥0,x +y ≥0,x ≤3,若使得z =ax +y 取最大值的点(x ,y )有无数个,则a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解析 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含边界)所示,当直线z =ax +y 和直线AB 重合时,z 取得最大值的点(x ,y )有无数个,∴-a =k AB =1,∴a =-1.考点一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1.已知点(-3,-1)和点(4,-6)在直线3x -2y -a =0的两侧,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24,7) B .(-7,24)C .(-∞,-7)∪(24,+∞)D .(-∞,-24)∪(7,+∞) 答案 B解析 根据题意知(-9+2-a )·(12+12-a )<0,即(a +7)(a -24)<0,解得-7<a <24.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不等式组⎩⎨⎧1≤x +y ≤3,-1≤x -y ≤1表示图形的面积等于( )A .1B .2C .3D .4 答案 B解析 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即对应的区域为正方形ABCD ,其中A (0,1),D (1,0),边长AD =2,则正方形的面积S =2×2=2.3.若不等式组⎩⎨⎧x -y ≥0,2x +y ≤2,y ≥0,x +y ≤a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形状是三角形,则a 的取值范围是()A.⎣⎢⎡⎭⎪⎫43,+∞ B .(0,1] C.⎣⎢⎡⎦⎥⎤1,43 D .(0,1]∪⎣⎢⎡⎭⎪⎫43,+∞答案 D解析作出不等式组⎩⎨⎧x -y ≥0,2x +y ≤2,y ≥0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由图知,要使原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形状为三角形,只需动直线l :x +y =a 在l 1,l 2之间(包含l 2,不包含l 1)或l 3上方(包含l 3),故0<a ≤1或a ≥43.感悟升华 平面区域的形状问题主要有两种题型:(1)确定平面区域的形状,求解时先画满足条件的平面区域,然后判断其形状; (2)根据平面区域的形状求解参数问题,求解时通常先画满足条件的平面区域,但要注意对参数进行必要的讨论. 考点二 求目标函数的最值角度1 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例1】(2021·郑州模拟)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 ≥1,x -2y +3≥0,x -y ≥0,则目标函数z=2x -y 的最小值为( )A .-1B .0C .1D .3 答案 C解析 由约束条件可得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含边界)所示,将z =2x -y 变为y =2x -z ,当z 取最小值时,y =2x -z 在y 轴截距最大,由y =2x 图象平移可知,当y =2x -z 过点A 时,在y 轴截距最大,由⎩⎨⎧y =x ,y =x得A (1,1),∴z min =2×1-1=1,故选C.角度2 求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例2】(1)已知实数x ,y 满足⎩⎨⎧x -y +1≤0,x +2y -8≤0,x ≥1,则z =y x +2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2022·景德镇模拟改编)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x -y ≤0,x +y -3≤0,x ≥0,则(x -1)2+y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 (1)⎣⎢⎡⎦⎥⎤23,76 (2)45解析 (1)作出不等式组⎩⎨⎧x -y +1≤0,x +2y -8≤0,x ≥1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这是一个三角形区域(包含边界),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B (1,2),C⎝ ⎛⎭⎪⎫1,72,D (2,3),y x +2的几何意义是可行域内任一点(x ,y )与点P (-2,0)连线的斜率,连接PB ,PC ,由于直线PB 的斜率为23,直线PC 的斜率为76,由图可知z =yx +2的取值范围是⎣⎢⎡⎦⎥⎤23,76. (2)画出约束条件⎩⎨⎧2x -y ≤0,x +y -3≤0,x ≥0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设z =(x -1)2+y 2,则其几何意义是区域内的点到定点(1,0)的距离的平方,由图知点(1,0)到直线2x -y =0的距离最小,点(1,0)到直线2x -y =0的距离d =|2×1-0|22+(-1)2=25,则z min =d 2=45,所以(x -1)2+y 2的最小值为45.角度3 求参数值或取值范围【例3】(2021·太原调研)已知实数x ,y 满足⎩⎨⎧x +3y +5≥0,x +y -1≤0,x +a ≥0,若z =x +2y 的最小值为-4,则实数a =( )A .1B .2C .4D .8 答案 B解析 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当直线z =x +2y 经过点C ⎝⎛⎭⎪⎫-a ,a -53时,z 取得最小值-4,所以-a +2·a -53=-4,解得a =2.感悟升华 线性规划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1)求目标函数的最值:画出可行域后,要根据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求解,常见的目标函数有: ①截距型:例如z =ax +by ;②距离型:形如z =(x -a )2+(y -b )2;③斜率型:形如z =y -b x -a. (2)求参数的值或范围:参数的位置可能在目标函数中,也可能在约束条件中.求解步骤为:①注意对参数取值的讨论,将各种情况下的可行域画出来;②在符合题意的可行域里,寻求最优解.【训练1】(1)(2021·昆明质检)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2≤0,2x -y +3≥0,x +y ≤0,则y +4x +6的取值范围是( )A.⎣⎢⎡⎦⎥⎤-13,1 B .[-3,1] C .(-∞,-3)∪(1,+∞) D .⎣⎢⎡⎦⎥⎤-37,1(2)若x ,y 满足条件⎩⎨⎧3x -5y +6≥0,2x +3y -15≤0,y ≥0,当且仅当x =y =3时,z =ax +y 取最大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23,35 B .⎝ ⎛⎭⎪⎫-∞,-35∪⎝ ⎛⎭⎪⎫23,+∞C.⎝ ⎛⎭⎪⎫-35,23 D .⎝ ⎛⎭⎪⎫-∞,-23∪⎝ ⎛⎭⎪⎫35,+∞答案 (1)B (2)C解析 (1)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含边界)所示,目标函数z =y +4x +6表示可行域内的点与点P (-6,-4)连线的斜率,数形结合可知目标函数在点A(-1,1)处取得最大值为1+4-1+6=1,目标函数在点B(-5,-7)处取得最小值为-7+4-5+6=-3,故目标函数的取值范围是[-3,1].故选B.(2)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由图可知,当目标函数的斜率满足-23<-a<35,即-35<a<23时,z=ax+y仅在x=y=3时取得最大值,故选C.考点三实际生活中的线性规划问题【例4】(2022·安庆联考)某农户计划种植莴笋和西红柿,种植面积不超过30亩,投入资金不超过25万元,假设种植莴笋和西红柿的产量、成本和售价如下表:年产量/亩年种植成本/亩每吨售价莴笋5吨1万元0.5万元西红柿 4.5吨0.5万元0.4万元________万元.答案43解析设莴笋和西红柿的种植面积分别为x,y亩,一年的种植总利润为z万元.由题意可得⎩⎨⎧x +y ≤30,x +0.5y ≤25,x ≥0,y ≥0,z =0.5×5x +0.4×4.5y -(x +0.5y )=1.5x +1.3y , 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含边界)所示,当直线z =1.5x +1.3y 经过点A 时,z 取得最大值, 又⎩⎨⎧x +y =30,x +0.5y =25,解得x =20,y =10,即A (20,10),代入z =1.5x +1.3y 可得z =43. 感悟升华 1.解线性规划应用题的步骤.(1)转化——设元,写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 (2)求解——解这个纯数学的线性规划问题;(3)作答——将数学问题的答案还原为实际问题的答案.2.解线性规划应用题,可先找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好列成表格,然后用字母表示变量,列出线性约束条件,写出目标函数,转化成线性规划问题.【训练2】 某旅行社租用A ,B 两种型号的客车安排900名客人旅行,A ,B 两种车辆的载客量分别为36人和60人,租金分别为1 600元/辆和2 400元/辆,旅行社要求租车总数不超过21辆,且B 型车不多于A 型车7辆,则租金最少为( ) A .31 200元 B .36 000元 C .36 800元 D .38 400元 答案 C解析 设旅行社租用A 型客车x 辆,B 型客车y 辆,租金为z 元,则线性约束条件为⎩⎨⎧x +y ≤21,y -x ≤7,36x +60y ≥900,x ,y ∈N.目标函数为z =1 600x +2 400y . 画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知目标函数过点N 时,取得最小值, 由⎩⎨⎧y -x =7,36x +60y =900,解得⎩⎨⎧x =5,y =12,故N (5,12),故z min =1 600×5+2 400×12=36 800(元).“隐性”的线性规划问题数学抽象是指通过对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素养.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用数学语言予以表征.近几年的高考及模拟考试中常出现一类隐性线性规划问题,即通过数量与数量的关系,抽象出线性规划问题,有时以解析几何、函数、数列为背景综合考查.【典例】 如果函数f (x )=12(m -2)x 2+(n -8)x +1(m ≥0,n ≥0)在区间⎣⎢⎡⎦⎥⎤12,2上单调递减,则mn 的最大值为( )A .16B .18C .25D .812答案 B解析 f ′(x )=(m -2)x +n -8.由已知得:对任意的x ∈⎣⎢⎡⎦⎥⎤12,2,f ′(x )≤0,所以f ′⎝ ⎛⎭⎪⎫12≤0,f ′(2)≤0,所以⎩⎨⎧m ≥0,n ≥0,m +2n ≤18,2m +n ≤12.画出可行域,如图,令mn =t ,则当n =0时,t =0;当n ≠0时,m =t n.由线性规划的相关知识,只有当直线2m +n =12与曲线m =t n相切时,t 取得最大值.由⎩⎪⎨⎪⎧-t n 2=-12,6-12n =t n,解得n =6,t =18.所以(mn )max =18.素养升华 1.本例以函数为载体隐蔽“约束条件”,有效实现了知识模块的交汇,本例要求从题设中抓住本质条件,转化为关于“m ,n ”的约束条件.2.解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无误地将已知条件转化为线性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抓住可行域中所求点的相应几何意义.该题立意新颖,在注意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了数学抽象核心素养,渗透了等价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首项a 1>0,公差d >0,a 1+a 2≤60,a 2+a 3≤100,则5a 1+a 5的最大值为________,取到最大值时d =________,a 1=________. 答案 200 20 20解析 由题意得点(a 1,d )满足⎩⎨⎧a 1>0,d >0,2a 1+d ≤60,2a 1+3d ≤100,画出可行域,又5a 1+a 5=6a 1+4d , 故经过B 点,即a 1=d =20时,5a 1+a 5取最大值200.A 级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各点中,不在x +y -1≤0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是( ) A .(0,0) B .(-1,1) C .(-1,3) D .(2,-3) 答案 C解析 把各点的坐标代入可得(-1,3)不适合,故选C.2.(2021·合肥模拟)若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组⎩⎨⎧x +2y -3≥0,2x +y -3≥0,x +y -3≤0,则2x +3y 的最小值为( )A .4B . 5C . 6D .7 答案 B解析 画出不等式组⎩⎨⎧x +2y -3≥0,2x +y -3≥0,x +y -3≤0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含边界)所示,令z =2x +3y ,则y =-23x +13z ,分析知,当x =1,y =1时,z 取得最小值, 且z min =2+3=5.故选B.3.设点(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3≥0,x -5y -1≤0,3x +y -3≤0,且x ∈Z ,y ∈Z ,则这样的点共有( )A .12个B .11个C .10个D .9个 答案 A解析画出⎩⎨⎧x -y +3≥0,x -5y -1≤0,3x +y -3≤0表示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含边界),由图可知,满足x ∈Z ,y ∈Z 的(x ,y )为(-4,-1),(-3,0),(-2,1),(-2,0),(-1,0),(-1,1),(-1,2),(0,0),(0,1),(0,2),(0,3),(1,0),共12个,故选A.4.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2≤0,x -y +2≥0,x ≥-1,y ≥-1,则目标函数z =-4x +y 的最大值为( )A .2B .3C .5D .6 答案 C解析 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含边界)所示.∵z =-4x +y 可化为y =4x +z ,∴作直线l 0:y =4x ,并进行平移,显然当l 0过点A (-1,1)时,z 取得最大值,z max =-4×(-1)+1=5.故选C.5.(2021·哈师大附中模拟)已知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0,x +y -4≤0,y ≥1,则z =2-2x+y的最大值为( )A.132 B .14 C .12D .2 答案 C解析 由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0,x +y -4≤0,y ≥1作出可行域如图,则z =2-2x +y 的最大值就是u =-2x +y 的最大值时取得.联立⎩⎨⎧x -y =0,y =1,解得A (1,1),化目标函数u =-2x +y 为y =2x +u ,由图可知,当直线y =2x +u 过点A 时,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最大,此时z 有最大值2-2+1=12.故选C. 6.(2019·全国Ⅲ卷)记不等式组⎩⎨⎧x +y ≥6,2x -y ≥0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命题p :∃(x ,y )∈D,2x +y ≥9;命题q :∀(x ,y )∈D,2x +y ≤12.下面给出了四个命题: ①p ∨q ;②綈p ∨q ;③p ∧綈q ;④綈p ∧綈q . 这四个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编号是( )A .①③B .①②C .②③D .③④ 答案 A解析 法一 画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目标函数z =2x +y 是一组平行移动的直线,且z 的几何意义是直线z =2x +y 的纵截距.显然,直线过点A (2,4)时,z min =2×2+4=8,即z =2x +y ≥8. ∴2x +y ∈[8,+∞).由此得命题p :∃(x ,y )∈D,2x +y ≥9正确; 命题q :∀(x ,y )∈D,2x +y ≤12不正确. ∴①③真,②④假.法二 取x =4,y =5,满足不等式组⎩⎨⎧x +y ≥6,2x -y ≥0,且满足2x +y ≥9,不满足2x +y ≤12,故p 真,q 假. ∴①③真,②④假.7.(2019·北京卷)若x ,y 满足|x |≤1-y ,且y ≥-1,则3x +y 的最大值为( ) A .-7 B .1 C .5 D .7 答案 C解析由|x |≤1-y ,且y ≥-1,得⎩⎨⎧x -y +1≥0,x +y -1≤0,y ≥-1.作出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设z =3x +y ,则y =-3x +z . 作直线l 0:y =-3x ,并进行平移.显然当l 0过点A (2,-1)时,z 取最大值,z max =3×2-1=5.故选C.8.(2021·全国大联考)设不等式组⎩⎨⎧x -y ≤0,2x -y +2≥0,x ≥1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 ,则( )A .M 的面积为92B .M 内的点到x 轴的距离有最大值C .点A (x ,y )在M 内时,y x +2<2D .若点P (x 0,y 0)∈M ,则x 0+y 0≠2 答案 C解析 作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由图可知,可行域为开放区域,所以选项A 、B 错误;由图可知点(1,1)在可行域内,而此时x +y =1+1=2,故选项D 错误;yx +2表示区域M 内的点(x ,y )与N (-2,0)连线的斜率,由图知⎝⎛⎭⎪⎫y x +2min =k NB =13,∴yx +2∈⎣⎢⎡⎭⎪⎫13,2,故选项C 正确,故选C. 二、填空题9.(2022·山西名校联考)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3x -2y -6≤0,x +y -2≥0,x -4y +8≥0,则z =x -2y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 -4解析 由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将z =x -2y 化为y =12x -z2,可知z的最小值即为y =12x -z 2在y 轴上截距最大时z 的取值,由图可知,当y =12x -z2过点A 时,在y 轴上的截距最大,由⎩⎨⎧x +y -2=0,x -4y +8=0得A (0,2),∴z min =0-2×2=- 4.10.(2021·平顶山一模)已知O 为坐标原点,A (-1,-2),P 为平面区域M :⎩⎨⎧x +2y -2≤0,2x +y -2≤0,x ≥0,y ≥0内任意一点,则OA →·OP →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 -2解析 由题意可得,平面区域M (如图)是由点O (0,0),D (0,1),B (1,0),C ⎝ ⎛⎭⎪⎫23,23围成的四边形区域(包括边界),由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得OA →·OP →=-x -2y ,设z =-x -2y ,当直线z =-x -2y 平移到与DC 重合时,目标函数z =-x -2y 有最小值(此时点P 为线段DC 上任意一点),且最小值为-2.故OA →·OP →的最小值为-2.11.(2022·昆明诊断)已知x ,y 满足⎩⎨⎧x +3y ≤15,2x +y ≤12,x ∈N ,y ∈N ,则z =3x +2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 19解析 根据条件画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整点,由图可知z =3x +2y 在点M 处取得最大值,由⎩⎨⎧2x +y =12,x +3y =15得M ⎝ ⎛⎭⎪⎫215,185,但M 点的坐标不是整数,经过平移可知经过点(5,2)满足要求,且代入得z =19,故最大值为19.12.已知点A (1,-1),B (3,0),C (2,1).若平面区域D 由所有满足AP →=λAB →+μAC →(1≤λ≤2,0≤μ≤1)的点P 组成,则D 的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3解析 设P (x ,y ),且AB →=(2,1),AC →=(1,2), ∴OP →=OA →+AP →=(1,-1)+λ(2,1)+μ(1,2), ∴⎩⎨⎧x =1+2λ+μ,y =-1+λ+2μ⎩⎨⎧ 3μ=2y -x +3,3λ=2x -y -3,又1≤λ≤2,0≤μ≤1, ∴⎩⎨⎧0≤x -2y ≤3,6≤2x -y ≤9表示的可行域是平行四边形及内部.如图,点B (3,0)到直线x -2y =0的距离d =355.又|BN |= 5.∴区域D 的面积S =355×5=3. B 级 能力提升13.若函数y =2x图象上存在点(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3≤0,x -2y -3≤0,x ≥m ,则实数m 的最大值为( )A.12 B .1 C .32 D .2 答案 B解析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 =2x的图象及⎩⎨⎧x +y -3≤0,x -2y -3≤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 由图可知,当m ≤1时,函数y =2x 的图象上存在点(x ,y )满足约束条件,故m 的最大值为1.14.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销售利润分别为2千元/件、1千元/件.甲、乙两种产品都需要在A ,B 两种设备上加工,生产一件甲产品需用A 设备2小时,B 设备6小时;生产一件乙产品需用A 设备3小时,B 设备1小时.A ,B 两种设备每月可使用时间数分别为480小时、960小时,若生产的产品都能及时售出,则该企业每月利润的最大值为( )A .320千元B .360千元C .400千元D .440千元 答案 B解析 设生产甲产品x 件,生产乙产品y 件,利润为z 千元,则⎩⎨⎧x ,y ∈N ,2x +3y ≤480,z =2x +y ,6x +y ≤960,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的整点,作出直线2x +y =0,平移该直线,当直线z =2x +y 经过直线2x +3y =480与直线6x +y =960的交点(150,60)(满足x ∈N ,y ∈N)时,z 取得最大值,为360.故该企业每月利润的最大值为360千元.15.(2021·西安模拟)已知实数x ,y 满足(x +y -2)(x -2y +3)≥0,则x 2+y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95解析 由(x +y -2)(x -2y +3)≥0,得 ⎩⎨⎧x +y -2≥0,x -2y +3≥0或⎩⎨⎧x +y -2≤0,x -2y +3≤0,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含边界)所示.x 2+y 2=(x -0)2+(y -0)2,表示平面区域内取一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 因为原点到x +y -2=0的距离为d =|0+0-2|2=2,原点到x -2y +3=0的距离为d =|0-2×0+3|5=35=355<2,所以,x 2+y 2的最小值为⎝ ⎛⎭⎪⎫3552=95. 16.(2021·九江联考)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4x -3y -6≤0,2x -2y +1≥0,x +2y -1≥0,则z =|x -y +1|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2811解析 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z =|x -y +1|=2|x -y +1|2表示可行域内的点到直线x -y +1=0的距离的2倍.由图可知点A 到直线x -y +1=0的距离最大.由⎩⎨⎧x +2y -1=0,4x -3y -6=0,解得A ⎝ ⎛⎭⎪⎫1511,-211,所以z max =2811.。

二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解的对应关系

二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解的对应关系

二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解的对应关系二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解的对应关系在数学领域中,二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解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的角度,全面评估这一主题,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关系。

一、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我们首先来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二次函数通常具有以下标准形式:f(x) = ax^2 + bx + c。

其中,a、b、c分别代表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 二次函数图像的特点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其开口方向由二次项系数a的正负决定。

当a > 0时,图像开口向上;当a < 0时,图像开口向下。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b/2a, f(-b/2a))。

2. 二次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的零点即为方程f(x) = 0的解,也就是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

要求出二次函数的零点,可以使用求根公式或配方法,进而得到对应的解。

二、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基本形式接下来,我们将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基本形式,以及它们与二次函数解之间的联系。

1. 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二元一次方程一般可表示为:ax + by = c。

在解二元一次方程时,通常采用代入、相消、加减消元法等方法,最终得到方程的解。

2. 二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ax + by > c或ax + by < c。

解二元一次不等式时,同样可以通过代入法等方式,最终得到不等式的解集合。

三、二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解的对应关系了解了二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基本形式后,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1. 二次函数的解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对于二次函数f(x) = ax^2 + bx + c,其解即为方程f(x) = 0的解。

而方程f(x) = 0可以化为ax^2 + bx + c = 0的形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x+4y>4
(1)x +4y>4 变式: (2)x-y-4<0 (3)x-y-4>0
x+4y=4
o
x
x+4y<4
y
o
x-y-4>0 x-y-4=0
x
题型三:根据平面区域写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例3、写出表示下面区域 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y
(0,1)
x
(-4,-1) (2,-1)
典例精析 题型三:根据平面区域写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1 S= 3 5 2 8 2
2A -5
B
2
y=2oBiblioteka xx=2例3、写出表示下面区域的二元一次不等式 y 解析:边界直线方程为 x+y-1≤0 紫色区域 x+y-1=0 代入原点(0,0) 绿色区域 x-2y+2 > 0 得0+0-1<0 即所求不等式为 蓝色区域 y≥-1 x+y-1≤0 黄色区域
1 -2
o
-1
1
x
x+y-1≤0 x-2y+2>0 y≥-1
方法总结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与平面区域
人教A版必修5 §3.3.1
想 问题 一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x+y-1=0 想 将平面分成几部分呢? y? 答:分成三部分:
1
(1)点在直线上
1
0
x (2)点在直线的右上方 x+y-1=0 (3)点在直线的左下方
?不等式x+y-1>0对应平面内哪部分的点呢?
探索规律
由于直线同侧的点的坐标代入Ax+By+C中,所得 2、 2、点定域(代入特殊点验证) 实数符号相同,所以只需在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 特别地,当C≠0时常把原点作为特殊点。 特殊点代入Ax+By+C中,从所得结果的正负即可 判断Ax+By+C>0表示哪一侧的区域。
题型二:画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 例2、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y
根据平面区域写出二元一次 不等式(组)的步骤:
求边界直线的方程 代入区域内的点定号 写出不等式(组)
题型四:综合应用
x-y+5≥0
例5、 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y≥2
0≤x≤2
y
5
C x-y+5=0
D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
解析: 如图,平面区域为直角梯形,易得 A(0,2),B(2,2),C(2,7),D(0,5) 所以AD=3,AB=2,BC=5 故所求区域的面积为
x-y+5≥0 x+y≥0 x ≤3
画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 分析: 由于所求平面区域的点的坐 示的平面区域的步骤: 标需同时满足两个不等式, 因此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 的区域是各个不等式表示的 区域的交集,即公共部分。
-5
x-y+5=0
5
o
x
4
x+y=0
x=3
典例精析
题型一:画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区域 例1、画出 x+4y<4 表示的平面区域
区域内的点
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x+y-1=0,那么直 线两侧的点的坐标代入x+y-1中,也等于 0吗?先完成下表,再观察有何规律呢? y 1、点集{(x,y)|x+y-1>0}
右上方点 左下方点
1
0
1
x
x+y-1=0
同侧同号,异侧异号
画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的步骤:
方法总结:
1、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元一次不等式 Ax+B y+C>0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 1、线定界(注意边界的虚实) 平面区域,我们把直线画成虚线,以表示区域不包含 边界;不等式 Ax+By+C≥0表示的平面区域包括边界, 把边界画成实线。
表示直线x +y-1=0 (1,1) (0,0) 右上方的平面区域; (2,0) (-1,0) 2、点集{(x,y)|x+y-1<0} 代入点的坐标 表示直线 x) +y-1=0 (2,1 (-1,1) 左下方的平面区域。 (-1,-1) (2,2) 3、直线x+y-1=0 正 叫做这两个 负 x+y-1值的正负 区域的边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