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导航{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合集下载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36张PPT课件(人教版)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36张PPT课件(人教版)
早晨,太阳的视位置高于实际位置 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会产生曲折. 结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 光线
光线:在物理学中,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 播路径和方向,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
光线
光束
作法 沿光的传播路线 画一条直线,并在直 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 的传播方向.
注意 光线不是实际存在的,而是研究光的行进过程中 细窄光束的抽象,是表示光的一种理想模型.
你能解释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 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作图说明.
可见区域
有趣的手影 想知道这些手影是怎么形成的吗?
四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影子的形成
光源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 到的区域形成影.
2.日食和月食
日食
月食传播速度是 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108 m/s 340m/s
如果一个飞人以光 速绕地球飞行,在1s内 他就可以绕地球7圈半!
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1011 m, 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分20秒到达地球.
8分20秒
课堂小结
光源
概念: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分类
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新课引入
想一想:生活中的光都来自哪里?
新课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的分类.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解释影子、 日月食的成因以及小孔成像.(重难点)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新课讲授
一 光源
光源: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探究一: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ppt课件

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是
直线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也是
直线 。
同样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径也是
直线 。
因此,可以得到结论: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
播的。
直线传
能够传播光的物质,例如空气、水、玻璃等, 通常叫做光的介质。
12
光线: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 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将这条带 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
30
7.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 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 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 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 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 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D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8来自提出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猜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设计方案:使光分别通过空气,水,玻璃。 进行实验:
9
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 传播
实验: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 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
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10
光在玻璃中传播
11
由试验可知:
1 光的直线传播
是什么让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初二物理同步精品预习专项-光的直线传播

初二物理同步精品预习专项-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核心知识点归纳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传播 传播性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证: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等。 表示方法——光线: 一条带箭头的、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 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为3108 m/s。 知识点讲解 一、 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通电电灯、烛焰等。光源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如下表所示。 分类 各种各样的光源 天然光源 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水母、恒星等 人造光源 手电筒、烛焰、白纸灯、日光灯、霓虹灯、油灯、汞灯等 拓展延伸: 对光源的分类方法有 很多种,例如从发光特点还可将光源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例如节能灯就属于冷光源。 易错警示: ①有些物体不发光, 但它们可以反射太阳光或其他光源发出的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 不要误认为它们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的行星反射太阳的光,它们都不属于光源。 ②人的眼睛是接收光的感觉器官,人眼看见物体是由于光进入眼睛引起的视觉,人的眼睛是不会发光的。 练习、 题干:判断下列哪一组物体都是光源( ) A.萤火虫和烛焰 B.电池和萤火虫 C.月亮和烛焰 D.电池和月亮 答案:A 点拨: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电池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其自身不发光,也不是光源;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是天然光源;烛焰自身也能发光,是人造光源。故选项A对,而B、C、D均错。 二、 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传播 在雾天里,可以看到从汽车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在电影院里,可以看到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是直的;在暗室里,可以看到射到水中的激光束是直的,光能够在其中传播的物质,称为介质。 大量事实证明: (1)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如图所示。画光线时,除了要画“线”以外,还要画出代表光的传播方向的“箭头”,这一点千万别忘记。

第四章第一节_光的直线传播(21张)PPT课件

第四章第一节_光的直线传播(21张)PPT课件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三、光速
请看图算出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有多大?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平行光线: (太阳光)
s
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a.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 后面便形成了影子
讨论: 人走过路灯过程中他
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
b. 小孔成像:
观察演示实验描述小孔成像的特点。
倒立的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如果小孔成像中光源是太阳,小孔是方形
的,则成的像是 圆形 的。
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 到雷声?
2.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大? 3.在其他透明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 中传播的快还是慢? 4.光和声音在传播方面有光
真空不传声
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15℃空气中声速340m/s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慢
空气中光速近似 3×108m/s
光在空气中比在其他透 明介质中传播的快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分为:自然光源 太阳、水母、萤火虫
人造光源 灯、激光、蜡烛 讨论:月亮是不是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预习导学案 光的直线传播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预习导学案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学习目标】1、了解光源和光源的几种不同分类;2、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学习过程】一、光源:叫光源。

光源的分类:(1):自然光源:如(2):人造光源:如有下列物体: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

上述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一定不是光源的有,可能是光源的是二、光的直线传播1、(1)生活中很多现象表明光在空气中沿传播;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用激光笔显示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径迹?(2)仿照P70图4.1-2做一做,看看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实验现象表明光在水中沿传播。

(3)拿一个透明的果冻,让激光从中穿过,观察光的传播径迹。

实验现象表明光在果冻中沿传播。

(4)用激光笔在墙上照出一个红点,点燃一支蜡烛放到激光笔的前方,观察红点的位置。

你怎么理解看到的结果?生活中还见过类似的想象吗?大量实验表明:光在沿直线传播。

2、光线:,画法: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影子的形成,可画图解释(2)日食月食的成因,可画图解释(3)小孔成像,可画图解释小制作:按照图4.1-5所示,动手制作一个“小孔相机”,观察一下小孔成像的特点。

(你做的小孔是什么形状的,如果改变孔的形状,像会发生变化吗?做做试试)(4)其他还有三、光的传播速度光与声音不同,光不仅可以在中传播,而且可以在中传播。

1、真空的光速:我们计算时一般取c= m/s = km/s。

2、空气中的光速真空中光速,但我们一般认为与真空中光速一样大,也取m/s。

3、水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玻璃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四、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了解“光年”的意义。

【应用检测】1、过路的人经过一盏路灯下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可以在任何均匀介质中传播D.以上说法都不对3、浩繁的星空,天体之间相距遥远,例如,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AU), 1 AU=1.496×1011m,若不考虑地球大气层等因素对太阳光传播过程的影响,那么,太阳光可以看成是沿传到地球的,你每天接收到的太阳光大约是秒前从太阳上发出的。

《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物理教学PPT课件(4篇)

《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物理教学PPT课件(4篇)

第四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16-
9.小明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在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透明纸上看到的是蜡烛倒立的像 B.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三角形的光斑 C.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蜡烛正立的像 D.为了使半透明纸上的像更清晰,应该在较明亮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10.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灯光下会看到物体的影子,自然界中会出现日食等天文现象,利用激光 可以引导掘进机前进。假如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B ) A.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 B.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 C.做操时更容易将队伍排直 D.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例题】 如图所示,当发生日环食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 面上形成的亮斑是( )
A.圆环形的
B.圆形的
C.树叶形的
D.小孔的形状
点拨: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成 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解析:形成亮斑的现象属于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光源的形状相 同,故太阳被月亮遮住一部分后成为圆环形状,所成的像是圆环形 的。
大 3×108
关闭
解析 答案
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四章
知知识识要要点点基基础础练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知识点1 光源 1.如图所示的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B )
拓展探究突破练
-12-
第四章
知知识识要要点点基基础础练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13-
知识点2 光的直线传播 2.下列短语或成语涉及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B ) A.立竿见影 B.水中捞月 C.三点一线 D.一叶障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光在任何情况下均沿直线传播 B.光在均匀的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 C.光在均匀的水中沿直线传播 D.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知识点3 光的传播速度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 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 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 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 3.9×108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课堂探究
【问题1】 1937年,德、意、日以《反共产国际协定》为纽带结成了法西斯轴心国集
团。试分析《反共产国际协定》与德、意、日的侵略扩张有何关系?为什么法西斯的这一策
略能够获得成功?
提示:分析该问题主要应从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国际力量的态度着手。

探究要点(1)德、意、日法西斯以反共的旗帜掩盖自己突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行为
和同英、法、美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麻痹英法等国的效果,便利了
它们的侵略扩张。
(2)利用英、法、美等国惧怕社会主义的心理,减少了它们对德、意、日侵略扩张所设
置的阻碍。
【问题2】 日本法西斯野心勃勃,早已确定了向东南亚扩张的目标。1941年12月7
日,日本向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动了突然袭击,挑起了太平洋战争,从而使
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
提示:分析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应注意从日本的侵略目标及当时国际形势的特
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探究要点首先,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早在19
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日本提出以“征韩侵华”为中心的
“大陆政策”;美国则在美西战争后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企图与诸列强争夺和分享在中国的
利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
孤立了日本;通过《五国条约》束缚了日本进行军备竞赛的手脚;通过《九国公约》排斥了
日本对中国的独占行动,日本对此极为愤恨。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对华侵略,企
图排斥美国在华势力,进而独占中国,美日矛盾逐渐激化。1940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大
东亚共荣圈”计划,不仅要侵占中国,而且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
权,日美矛盾恶化。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长期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
其次,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
2

争消耗,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
场上,而“南进”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的贸易禁
运,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
第三,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
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1940年春夏,法西斯德国席卷西欧大陆,荷法等国相继沦亡,英
国困守本土。“德国的连战连捷,使日本人陶醉如狂”。到了1941年10月,希特勒的侵略军
已逼近莫斯科城下,这对日本更是一个极大鼓舞,其侵略气焰更加嚣张。1941年11月,日
本御前会议决定对美开战。
【问题3】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在华盛顿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最
终形成。试概要叙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背景、经过,并分析其影响。
提示:本问题阐述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原因、建立过程及其产生的历史影响,把
握本问题,一方面可以形成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全面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综合概括历
史问题的能力。

探究要点(1)背景:①随着法西斯侵略扩张的不断扩大,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
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同法西斯的矛盾已成为压倒一切的主要矛盾。②西
方大国对法西斯态度的变化:美国出于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虑,逐渐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
加强了对英国等国家的援助。1941年《租借法案》的通过,表明美国已实际上介入了反法
西斯斗争,美英开始结盟,从而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41年8月,罗
斯福、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
对侵略;同时,美英也开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也直接卷入了
反法西斯战争。
(2)形成:1942年初,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竭尽全
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
线的形成。
(3)意义:它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
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和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