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案修改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奥秘,科学技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和《千年梦圆在今朝》4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神奇,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新闻,要求能够是准确表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新闻。
本单元写作的题目是《我的奇思妙想》,要求写出发明物品的样子及功能。
分析例文,总结写作方法技巧,再练习写一写并修改。
用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本单元语文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如何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
认识数字的大写,学会填写汇款单。
认识新生词语的含义,学习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积累理解一组对联。
交流重点是练习交流解决难题的方法及理解新词,学会用作比较的方法写一段话。
理解并积累对联。
本次读书吧的内容是读《十万个为什么》,重点是学习内容的有趣和表达的生,学会质疑释疑。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教学本单元课文,应该指导学生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三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阅读时,学会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2.本次口语交际是说新闻,重点是准确表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新闻。
3.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奇思妙想》,要写出你的发明的物品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这项发明带给你什么快乐。
写之前学会仿照课文提示列一下提纲。
4.语文学习园地重点学会积累好词好句,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完成练习。
三、单元课时安排5.琥珀…………………………………………………………………2课时6. 飞向蓝天的恐龙…………………………………………………2课时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2课时8. 千年梦圆在今朝…………………………………………………1课时口语交际:说新闻……………………………………………………1课时习作:我的奇思妙想…………………………………………………1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快乐读书吧……………………………………………………………1课时5. 琥珀教学目标:1.会认“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15个生字。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反思)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会认“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读句子,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重难点]1.自主识字,能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读句子,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简介雷锋事迹,导入新课。
2.教师板书“雷锋叔叔”,指导书写“锋”字。
(1)强调“锋”左窄右宽,提醒右下部分“丰”的三横不要写错。
(2)联系形近字“蜂、峰”,区别偏旁,比较识记。
(3)学生用“锋”说词语,如“先锋、刀锋”。
(4)指名说:我们刚刚运用了哪些方法识字?3.学生交流雷锋的相关故事。
4.小结:这么受人尊敬的雷锋叔叔在哪里呢?(补充课题板书“,你在哪里”)我们一起去寻找一下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思考:读完诗歌,你知道了什么?2.边读边标注小节号,圈画课后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4.重点强调:“锋、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课文中读“céng”;“棘”读二声;“泞”读四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思考: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出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重点指导:第2个“你在哪里”语气加重,读出寻找、呼唤的语气;男女生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师读问句,生回答在小溪上、小路上)2.你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小溪、小路)小结:大家可真厉害,下节课我们继续看看雷锋叔叔在小溪上、小路上都做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书写美观1.“冒”上宽下窄,“”最后一笔两边不封口。
2.“暖、昨”“洒、温”,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重点指导“暖”中“爰”不要写成“爱”)3.师范写,生书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Unit 2 What time is it?Part A Let’s spell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ir 和ur 字母的拼读规律,能够通过听、读、吟唱歌谣的活动熟悉ir 和ur 字母的音、形对应关系。
2. 学生能够通过听辨音、拆拼音等训练活动,自己归纳出ir 和ur 的发音规则。
3. 学生能够根据ir 和ur 的发音规则正确拼写单词,并能够规范地书写在四线格内。
4. 学生能够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二、教学重点学生了解ir 和ur 的发音规则,能够拼读出符合规则的单词。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ir 和ur 的发音规则正确地拼写出单词。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Step 1. Warm up1. 播放字母歌曲,回忆26个字母的读音。
Listen to a phonics song.2. 课件出示五个元音字母发长短音的对比单词。
学生边复习,边回忆。
如:同样的方式复习第一单元学过的字母组合er 的发音。
设计意图:字母歌简单易唱,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字母发音学习的氛围,并为本节课的发音学习埋下伏笔。
Step 2. Presentation1. 呈现组合(1)呈现一张女孩的图片T: Look! A girl.先出示ir 字母组合的发音,再通过字母g 和l 的运动拼读出单词。
在此基础上给出图片,理解单词的意义。
课件呈现ir 字母组合,再出现字母b,d,尝试拼读出单词bird。
板书单词,点击课件,出现图片和例句,感知语义。
T: What’s this? Ss: It’s a bird.利用板书小结ir 字母的发音,让学生读出更多的含有相同字母组合并符合字母组合发音规则的单词,体会字母组合的发音。
设计意图:这种呈现单词及图片的方法符合自然拼读法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音、义匹配,学以致用。
(2)nurse课件出示ur 字母组合,告诉学生字母组合的发音跟ir 相同,给出辅音,动画演示拼出单词的发音。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6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6篇教案是现在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教师在课堂开始前都应该将教案准备好,以下是无忧文档我精心为您推荐的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老师的创设情境和有力的指导,调动学生生活中的情感积累,敢于、乐于敞开心扉,把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向对方诉说。
2、认真阅读例文,明确叙事的过程要清楚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要得当。
重难点:1、情境创设和情感引导,是否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涌动和表达欲望。
2、学生对自己内心涌动的真实情感,是否能用准确而又丰富的语言表达清楚。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课前激趣。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听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说句心里话》的歌,请同学们认真听歌曲,也可以跟着唱,想想你听到了什么?2、指名说。
3、是啊,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远离家乡,日夜守卫在祖国的边疆,然而,他们也是普通人啊,他们也思念自己的家乡,他们也思念自己的亲人啊!这首歌让我们听到了战士们心里最想说的话,那就是——我也想家,我也有爱。
4、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心里话吗?5、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们的心里话吧。
(板书课题)二、明确习作要求。
1、出示习作要求,同桌一起读,边读边思考:这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2、汇报交流:(1)你从要求中知道了什么内容?(说说心里话)(2)想一想,都是哪些情况下“没有机会说出来”?(距离远,难为情,对方不愿听……)(3)同学们,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些不想轻易说出口的“小秘密”,都会有许多想向别人倾诉的话,心理话可以对谁说?(板书:对谁说)(课件)说什么:对老师说——感激;对妈妈说—恳求;对邻居叔叔——感谢;对小伙伴——劝告。
(板书:说什么)“省略号”说明什么?(对诉说的内容没有限制)想一想:还可以说哪些方面的心里话呢?(4)再读要求,写好心里话最关键的要求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
这4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故事,也有诗歌。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守株待兔 2 1.会认27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正确读写2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守株待兔》。
3.能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
4.能结合相关语句,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5.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陶罐和铁罐 2 鹿角和鹿腿 2 池子与河流 1 口语交际 2 1.积极参与讨论,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清楚理由。
2.能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
能尊重不同的想法。
习作 2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语文园地 2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4.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5.知道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写好“艳、静”等8个字。
5守株待兔▶教学目标1.会认“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3.能说出“阅读链接”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4个,可以在读文的过程中相机学习,也可以把有关联的字联系起来,如,“耒”和“耕”两个字,农夫用耒来耕田,就是“耕”的意思。
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9个。
教学时,指导学生注意笔画要穿插、避让的字,注意横画较多的字,提醒学生注意横画的长短和距离,避免拥挤。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集体智慧个性修改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重难点】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体会寓言。
【突破方法】结合学生实际,联系身边的故事来理解寓言。
【教具准备】小黑板学生准备寓言故事书【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二、理解题意。
1、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2、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2、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引导评议,齐读。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6、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7、讨论交流:(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6)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五、总结全文。
【作业设计】: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想法 已经丢 后悔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结果 又少 再没丢【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寓言《南辕北辙》,理解词句意思。
2.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读了故事,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结合课文语言简单说说。
三、抓住语言,剖析矛盾。
1、感情朗读2、探究原因:(1) 强化后果:那人这样的一意孤行,导致的结果是:(2)探究原因: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呢?3、根据句式说话:“因为 ,所以,虽然 ,但是 。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教案(优秀范文五篇)[修改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教案(优秀范文五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9344c63968011ca2009193.png)
第一篇: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教案《色彩的魅力》导学案教学目标:1.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感受春天,理解春天。
2.通过观察,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进行大胆的想象,构思出自己对春天的想象,和对春天的感受。
3.学习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与表现形式,并用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去表现春天。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美的发现与追求,理解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2.学习有关色彩基础知识,将其更好的应用到美术创作中。
教学难点:1.归纳总结关于春天的相关知识。
2.学习理解相关色彩基础知识,将其融入生活,融入创作。
教学流程:1. 导入:燕子报喜,青蛙鸣唱,不经意间春天悄然而至,这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生命萌动的季节。
下面让我们伴随着一些美丽的图片来一起走进春天,了解春天吧。
2. 认识发展阶段(1)小组讨论:*那些现象象我们传达了春天的信息。
*春天到了,我们可以组织哪些课外活动。
*春节中哪些风俗传达了春天的信息。
(2)比一比:1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以“春天”为主题进行赛古诗,赛歌,赛成语,赛春联。
(3)小思考:从文字上了解了春的气息后,那么,从色彩上来说,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春天的主色彩是什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色彩分为多少种呢?(4)色彩相关知识:三原色:红黄蓝三补色:橙紫绿色相:色彩的原始相貌对比色: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黑与白类似色:红橙黄黄绿暖色:红色,橙色,黄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一般称为暖色冷色:蓝色,青色,绿色给人以寒冷的感觉,一般称为冷色(5)小练习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感受,请同学们尝试用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形式表达对春,夏,秋,冬四季特征的感受。
3. 总结春天是微微南来的风,是小溪淌过冰凌,是田野消融的残雪,是窗外鸟儿的啼叫。
每一个画面都有它独特的色彩,春意盎然的绿中有点点温暖的红,有丝丝柔和的黄,有阵阵寒意的蓝,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感受,这需要同学们用心去观察体会,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永远是五彩斑斓。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反思)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梗概,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用小标题的形式进行概括。
3.感知鲁滨逊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4.培养学生在逆境面前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快速阅读中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世界文学宝库里,不仅有许多中国的经典作品,还有许多外国的文学名著。
这些名著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谁能说一说你读过的外国名篇名著?(学生交流)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
(板书课题,简介作品及作者)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力求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正音,全班齐读。
3.交流不懂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弄清楚词语的意思。
三、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1.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是用什么方式来给我们介绍这部小说的。
(用梗概和精彩片段两种方式)2.什么是梗概?(梗概是一种应用文体,常用来简要介绍电影、电视和小说的情节。
翻开一本书,一般能在封面、扉页或封底上见到它。
)3.快速浏览课文梗概,简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生读文后举手发言)4.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
他在岛上建房定居,畜牧种植,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星期五”,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
后来,他们救了一位船长,船长带他们回到了英国。
)5.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梗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件事?请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四、小结课文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鲁滨逊是怎样生存了二十多年呢?请大家阅读节选部分,思考一下:他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梗概部分,谁能说说这个部分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学校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第7册第一单元单元主题Ways to go to school课时1主备人:xxxx
课题 Ways to go to school 课型 词汇 时间 2017.9
学 习 目 标
1.能正确听、说、认、读“usually,often,sometimes,Mrs,early”等词语。 2.能正确区分词语“usually”“often”“sometimes”。 3.能够在日常交际用语中灵活运用英语以及回答出行方式。eg:“How do you„?”“By bus/train/plane/taxi/ship/subway”“On foot”。 4.能够听懂、会说、会表演“Let’s talk”的内容,并在真实的场景中交流和运用。 5.能完成“Let’s try”部分的听力。
重点 难点
1.能正确听、说、认、读“usually,often,sometimes,Mrs,early”等词语,并能正确区分词语“usually”“often”“sometimes”。 2.能够在日常交际用语中灵活运用英语询问以及回答出行方式。eg:“How do you„?”“By bus/train/plane/taxi/ship/subway”“On foot”。 用英语询问以及回答出行方式。eg:“How do you„?”“By bus/train/plane/taxi/ship/subway”“On foot”。
教学辅助 人物头饰、教学光盘、单词卡片
教学互动过程 反思和调整
预 习 导 航 (5分钟)
1.全班同学一起唱“How do you get there?”,进入学习英语的氛围。 2.学生开火车认读单词词组“on foot”“by bus/train/ship/subway/plane/taxi”。
设计意图 利用日常谈话的形式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为新课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引 导 品 学 (15分钟)
Step2. Presentation 1.学习新单词。T:出示图片“Miss”为“小姐,女士”,那么“已婚女士”怎么称呼呢?出示“Mrs”。T:“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希望大家以后早到学校,将英语大声说出来”。出示“早”“early”教师教读。接着引出单词通常usually,经常often,有时sometimes。 2.教师解释“usually,often,sometimes”的区别。“usually”通常,很少例外;“often”经常,比usually频率低;“sometimes”为有时。让学生按照频率高低自己排序。 3.情景介绍。Amy和Mike早早地来到学校,遇见了Mrs Smith,听录音,听第一遍时跟读,模仿准确的语音语调;第二次听录音时,思考下列问题: (1)How does Mike come to school? (2)How does Amy come to school? (3)How does Smith come to school? 第三遍听录音时,理解对话大意,并尝试复述。 4.根据所模仿的语言语调,小组合作对话,并戴上人物头饰,表演对话,比一比哪个小组表演得较为优秀,教师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学习新单词,既能为后面的新课做铺垫,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交 流 展 示 (10分钟)
Step3. Communication 1.仿照课本上的表格形式,做一份关于你的同学及老师们如何到校的调查表。 教师学生7人一组,相互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运用“频率副词”写句子,并展示交流。 2.结合图表,同桌二人之间运用句型“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I usually/often/sometimes come„”对话。
设计意图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
反 馈 拓 展 (10分钟)
课堂小练习 —C do you come to school? —I come foot. A.when;byB.what;onC.How;on 设计意图 小学生在接受新事物的方式上直观的模仿胜于理性的思维,形象的接受胜于抽象的理解。如果我们能够善于运用教材内容,善于创造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产生兴趣,必须取得令人欣慰的成效。
作业超市 板书设计 Homework:
跟读“Let’s talk”部分对话并背诵,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
xxxx学校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第7册第一单元单元主题Ways to go to school课时2主备人:xxxx
课题 Ways to go to school 课型 词汇 时间 2017.9
学 习 目 标
1.能听、说、写、读下列单词短语: on foot,by bus,by taxi,by subway,by ship,by plane。 2.能够听懂,会表演“Let’s learn”部分的对话,并学会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 3.能够正确听、说“How do we get there?”询问出行方式并能灵活选择回答。 4.在对话交谈中使用英语交流,培养良好的语言、语调和语感。
重点 理解并表演“Let’s learn”部分的对话,并学会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
能够正确听、说“How do we get there?”询问出行方式,并能灵活回答。 难点
教学辅助 Vocabulary cards Tape and audiotape 教学互动过程 反思和调整
预 习 导 航 (5分钟)
1.一起听本单元的歌曲“How do you get there?”,学生可以跟着一起哼,进入本单元学习氛围。 2.学生自由讨论今天早上是怎样来学校的。 T: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Ss:By bike/bus/taxi… 设计意图 通过歌曲似的导入,营造课堂学习英语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准备。 引 导 品 学 (15分钟)
1.展示“自行车”图片问:“What’s this?”学生回答:“It’s a bike”。教师引出“骑自行车”:by bike;展示出租车,并问:What’s this?学生回答:“It’s a taxi.”。教师引出乘出租车:by taxi,以同样的方式展示单词卡片:by subway,by plane,by ship,by train。 2.教师讲解“by+交通工具”表示“乘坐某种交通工具”,特例“步行,on foot”。 3.听录音,并结合单词卡片或图片,学习词组by bus/plane/taxi/train/subway,on foot。 4.同桌之间相互对话,利用句型“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By bus/taxi„”一问一答,全班都挨个接龙。 5.听录音,跟读,学习对话,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并思考:Where do they go?How do they get there?学生在听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词,第一遍模仿,第二遍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核对完问题,并了解对话大意之后,学生表演对话。
设计意图 以旧知感受新知,提前让学生感受本课时的新知识。 以guess猜谜语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加了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吸引力。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进一步熟悉和运用本课的重点语言材料,在情景对话中运用新单词。
交 流 展 示 (10分钟)
1.小组交流讨论自己所喜欢的交通方式,并谈谈原因。 2.复习单词“get”,并归纳get there“到那儿”;“get to the„“到达某地”。解释:“from”从某一地方,“to”到达某一地方。 3.先完成“Write and say”部分练习,并根据所填的内容写句子。 4.将全班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分发同样的5张句子卡片,然后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将句子排序正确。 It’s near.We can go there On foot. Let’s go to the cinema. How do we get there? Yes,there is.It’s next to the bookstore on Dong fang street. Great.Is there a cinema near here?
设计意图 启发学生针对与话题有关的问题,通过欣赏歌谣来复习巩固,已达加深单词的目的。通过游戏既让学生动脑、动口,又动手,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变得活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