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cert hall, Los Angeles, USA GEHRY PARTNERS

合集下载

我喜爱的建筑 美国洛杉矶盖蒂中心

我喜爱的建筑 美国洛杉矶盖蒂中心

我喜爱的建筑——盖蒂中心盖蒂中心坐落于美国的洛杉矶,位于圣塔莫尼卡山脚,观景台能够鸟瞰洛杉矶全景。

它由世界知名的建筑设计师理查德迈耶设计,为石油大亨保罗盖耶建造。

盖蒂中心是一个完全免费的美术馆,由7组主要建筑群组成。

到达美术馆的方式为搭乘公车或者私家车到达山脚下的美术馆停车场,再由停车场乘坐电梯到达电车站。

搭乘电车只需5分钟就可以到达盖蒂中心的主体建筑群。

我有幸参观过这一不凡的建筑群组,亲眼见识到了它令人惊叹的魅力。

按照官方的描述,盖蒂中心门厅直径75英呎,挑高三层的门厅,在门厅可以看到被馆舍包围的庭园,庭园的观念源自马里布的盖蒂博物馆。

由于新博物馆规模巨大,迈尔有心借着串连不同时代的展览室之际,让参观者不时地接触自然,发挥基地本身的特色,让参观者有机会饱览洛杉矶的天际线。

事实上这样的描述难免流于纸面,亲眼所见要更为震撼。

盖蒂中心的建筑物几乎都采用白色作为建筑主体色,佐以淡褐色的石灰茸石材。

玻璃天顶配合洛杉矶总是放晴的碧蓝天空,具有强烈的梦幻效果。

支撑天顶和天窗的白色支架在石质墙面上落下的投影十分神秘,形式感强烈。

从门厅像中庭望去,景色一览无余却不显得空洞乏味。

其余的建筑有层次地分布在视线范围之内,和园内景观相得益彰。

位于几个建筑中间的小庭院精致淡雅。

主体景观为水景,由几个高低错落的水池和造型考究的石头构成。

它的巧妙所在是把其中一个水池的深度修造得很浅,佐以池底的黑色卵石,与其他水池清澈见底的浅蓝颜色形成了鲜明对比。

水池基本上采用缓坡式的边缘,由平地渐渐向下,处理手法十分自然。

由于建筑物众多,参观盖蒂中心需要较多时间,但因为其合理的空间安排,不会有沉闷压抑之感。

每座建筑物各有不同,但都统一在同样的建筑风格内,十分和谐。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所收藏的众多名画家的真迹,给人富有冲击力的视觉享受。

梵高,安格尔,十四世纪早期至十九世纪末期法国,荷兰,意大利等油画大师的真迹,中世纪拜占庭时期的一百四十四件书卷手稿,路易十四到拿破仑时代的服装艺术收藏,文艺复兴时期至十九世纪末期的雕刻,玻璃器皿等等,都让人惊喜不断。

盖蒂中心

盖蒂中心

【引言】 1997年,迈耶设计的盖蒂中心被 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三项最佳博 物馆建筑设计之一。盖蒂中心规模 最大,被认为是比较雅典的高技派 建筑,是20世纪后期西方城市文 化的象征。
麦耶设计的产品都颇为简练,既包括居家设计 也包括商用设计。他设计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 永远有自己的特性而不是在风格上受别人的影 响而迷惑。由于其大胆的风格和值得称颂的忠 诚,麦耶创造出颇为独特的粗壮风格。为了在 展示方面做得更好,他将斜格、正面以及明暗 差别强烈的外形等方面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四、平面与轴网布 局
盖蒂中心采用正交直角和笛卡尔坐 标网状空间是现代建筑的普遍特征。 作为早期现代主义拥护者的白色派 和其先锋人物迈耶则进一步发展, 常以网络的旋转、交叉、变形等表 达复杂的含义,网络成为二维平面 的装饰品。迈耶设置了两套交叉组 合的轴网,一套与洛杉矶市的街道 网络一致,另一套则旋转22.5度, 与相邻的通往圣地亚哥的高速公路 保持和谐。建筑群的形体与空间的 组合一这两套轴网为依据,有机的 交叉组合,既有规律、又有变化。
七、光线
耶擅长用光线来定义空间,同时非常 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五、建筑造型与空间处理
盖蒂中心予人的第一印象是直径75英呎,挑高三层的 门厅,在门厅可以看到被馆舍包围的庭园,庭园的观 念源自马里布的盖蒂博物馆。由于新博物馆规模巨大, 迈尔有心借着串连不同时代的展览室之际,让参观者 不时地接触自然,发挥基地本身的特色,让参观者有 机会饱览洛杉矶的天际线。 建筑均以方、圆为母题,适当穿插被认为是迈耶专利 的钢琴曲线造型(如图5.1),形成规整的、具有现代 感的建筑群。博物馆一30英尺*30英尺(约9米*9米) 为模数,在此模数基础上形成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不同 组合。博物馆的中轴线则以圆形空间加强(如图5.2)。 博物馆的建筑细部处理非常精细,可谓是步移景异, 而且互为对景。方与圆、直与曲、实体与架空、玻璃 与金属及石墙面的对比,既简洁又富浪两座山峰之间的山谷坡地并延伸到两 侧的山崖。由于周围居民担心日后被参观者车流干 扰,迈尔特别设计了进入中心的轨道电车,所有来 访者车辆都只能停放在山下的地下车库中,然后换 乘盖蒂中心的电车上山,行程约5分钟。5分钟的行 程可以为来访者提供观赏四周景物的机会,也为参 观高潮酝酿情绪,这样的处理极大地减少了交通以 及停车对整个中心环境自然、清静氛围的干扰甚至 破坏。

赫尔佐格德梅隆“鸟巢”之前经典十作品

赫尔佐格德梅隆“鸟巢”之前经典十作品

赫尔佐格德梅隆“鸟巢”之前经典⼗作品雅克.赫尔佐格和⽪埃尔.德穆隆(德梅隆)Herzog De Meuron在成功中标北京08奥运“鸟巢”建筑后在国内名声鹊起,但实际上佐格&德穆隆早已是名声显赫的建筑⼤师级的⼈物了.....先将这两位⼀些"理性中却满载奇思"的建筑作品罗列⼀下吧:
巴塞罗那edficio⼤厦论坛, edficio Forum Building, Barcelona
德国慕尼⿊安联体育场、 Allianz Arena football stadium, Munich
东京Prada(普拉达)旗舰店
旧⾦⼭的德青年博物馆M. H. de Young Memorial Museum, San Francisco
伦敦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由废弃的bankside电站)Tate Modern, Bankside, London
明尼苏达州沃克艺术中⼼Walker Art Center expansion, Minneapolis, Minnesota
铁路信号控制中⼼在巴塞尔zentrales stellwerk
邦德⼤街伊恩schrager的40债券
1999年dominus的酿酒⼚,纳帕⼭⾕,加利福尼亚州Dominus winery, Napa Valley, California
2001年圣雅各布公园,巴塞尔St. Jakob-Park, Basel
⼿头这⼆位的资料还有不少,现整理出这些。

其实值得⼀提的还有很多碍于篇幅,以后会找时间将⼀些项⽬拿出来详细赏析!。

贝律铭设计的建筑

贝律铭设计的建筑

贝律铭设计的建筑
贝聿铭是一位著名的华裔建筑师,他的设计作品遍布全球。

以下是一些贝聿铭设计的著名建筑: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是贝聿铭的代表作之一。

香山饭店:位于中国北京,是贝聿铭在中国的设计作品,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位于法国巴黎卢浮宫,是贝聿铭最著名的设计之一。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位于卡塔尔多哈,是贝聿铭晚年的设计作品之一,体现了对伊斯兰建筑的深入研究。

风格独特的建筑设计经典:美国索克研究所的“烂尾楼”

风格独特的建筑设计经典:美国索克研究所的“烂尾楼”

风格独特的建筑设计经典:美国索克研究所的“烂尾楼”
风格独特的建筑设计经典:
美国索克研究所的“烂尾楼”
座落在加州圣迭⼽市拉霍亚区( La Jolla)紧邻海滩的索克研究所(Salk 研究所),是⼀所世界闻名的分⼦⽣物学研究所,哪⾥汇聚了⼀些世界⼀流的⽣物学家。

她成⽴于1963年,是以该研究所的创始⼈、著名科学家Jonas Salk的姓命名。

Salk研究所的研究有名,研究所的建筑更是有名。

该建筑是由著名建筑设计师Louis I. Kahn设计,据说其设计理念同欧洲的经典建筑设计理念迥然不同,因此成为美国建筑设计的典范。

刚到Salk研究所(开会),感觉很诧异,怎么整个研究所就像座落在⼀座烂尾楼⾥。

研究所的楼由两部分组成,左右两边分开,⼏乎是对称的,中间是⼀个⼴场,⼴场两端有两个⼩⽔池,由⼀条把⼴场⼀分为⼆的⼩⽔渠相连。

⼴场的后端直接⾯对海边的⼩⼟⼭包和沟壑,极⽬远眺,是⼴阔的太平洋。

据说这种⼴场的开放性设计异于欧洲建筑设计理念中讲究的边界性(我是外⾏,描述得不准确)。

楼的设计更是“独特”,外观像是完全的“⽑胚房”,⽔泥浇筑的整体结构后没有任何修饰,墙则像是⽤简易的⽵板封起来的。

我怎么也⽆法理解这样的“经典”。

尽管不理解,我还是怀着莫名其妙的崇敬“欣赏”着这座建筑,毕竟是经典,⽆论我理解与否。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类似这样⽣吞活剥地接受⼀些东西,顾不上理解和认识。

(完整版)弗兰克·盖里

(完整版)弗兰克·盖里

临时性的当代(洛杉矶,加州,美国) 维特拉国际家具博物馆(魏尔市,德国) 托雷多大学视觉艺术中心(托雷多,俄亥俄州,美国) 弗雷德里克魏斯曼艺术博物馆(明尼苏达州,美国) 维特拉国际公司新总部(巴塞尔,瑞士) 美国中心(巴黎,法国) EMR通讯与技术中心(贝·奥豪森,德国) 迪斯尼乐园管理大楼 (阿纳海姆,加州,美国) 荷兰国际办公大厦(布拉格,捷克) 古根海姆博物馆(毕尔巴鄂,西班牙) 新海关大楼(杜塞多尔夫,德国) 华盛顿音乐中心(西雅图,华盛顿,美国) 巴德大学艺术中心(纽约,美国) 迪斯尼音乐厅(洛杉矶,加州,美国)
转动或翻滚,倾斜的壁给走在其中的人或外面环绕观看的人带来 不稳定感……,不少西班牙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游乐在其中……。
博物馆全部面积占地24000平方公尺,陈列的空 间则有11000千平方公尺,分成19个展示厅,其 中一间还是全世界最大的艺廊之一。 整个建筑并不是毫无章法,所有展室都围绕着中
庭这个中心轴,依东、南、西三个方向旋转伸展,展室虽然大小不等、形状 不一,但室内格局多数规整方正,便于布展与陈列,相对封闭安静的空间又 让人能专心体会艺术品,完全满足功能的要求,其中一层伸到桥下的展室长 达130米。 同层或不同层展室之间的连接,都通过中庭曲折的连廊、倾斜的坡道、悬挑 的楼梯、突出的玻璃电梯来过渡,看似凌乱、复杂的表面却暗含着理性与秩 序,观摩展品的参观流线清晰明朗又不重复,感到空间并未被割裂得支离破 碎,走在其中,反尔使人在任何角度,视觉效果决不重复!
弗兰克盖里的设计风格
弗兰克·盖里受到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文化的激励,但缺乏理想 化的形式,盖里广泛吸取着来自艺术界的抽象片断和城市环境等方面 的零星补充。盖里的作品相当独特,也很具个性,他的大部分作品中 很少掺杂社会化和意识形态的东西。他通常使用多角平面、倾斜的结 构、倒转的形式以及多种物质形式并将视觉效应运用到图样中去。盖 里使用断裂的几何图形以打破传统习俗,对他而言,断裂意味着探索 一种不明确的社会秩序。

萨米塔尔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

萨米塔尔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

萨米塔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Samitaur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Architect: Eric Owen Moss Architects Program : Office Building Area (Square Feet): 57 000sf Year: 1996Awards: Progressive Architecture Design Award, 1992 AIA/LA, Design Honor Award, 1996 Los Angeles Urban Beautification, Award, 1998Photography: Tom Bonner 设计单位:埃里克·欧文·莫斯建筑师事务所项目类型:办公楼建筑面积:57 000平方呎时间:1996年获奖:进步建筑设计奖,1992年AIA/LA,设计荣誉奖,1996年洛杉矶城市美化奖,1998年摄影:汤姆·邦纳The Kodak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in South Central Los Angeles utilizes the air rights space over a private road in Los Angeles as the building site. The road continues to operate as a conventional road, and the new building is an air rights structure above, one of the few such projects to be constructed over an automobile right-of-wa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new building is supported on a steel column and beam system, fifteen feet in the air above the road, to allow sufficient vertical clearance for trucks and automobiles to pass underneath. The air rights building is a simple, rectangular block, 110 feet long, 30 feet wide, and 45 feet high (the height limit in that area of Los Angeles), supported by steel pipe columns, and girders that span the original road width. The new columns land either on the road outside existing structures, or within the adjacent buildings that adjoin the road. Existing buildings on either side of the road are remodeled to provide additional ground floor office space for Cineon Kodak, the original building tenant.There are two geometric anomalies in the otherwise rectangular building block. First, the double cone, entry and exit stair, outdoor lounge and roof deck spaces on the southeast corner of the project, identifying the building from the access road from which cars enter the site. The second spatial exception to the block is the west-facing, pentagonal courtyard, with open-air bridge, pool, fountain, and outdoor employee seating, that cantilevers over the automobile egress road directly below.The interior plan for the building in the air includes open and closed office space and conference rooms. On the ground are the multimedia classrooms, lounges, open offices28 WORLD ARCHITECTURE REVIEW 本期人物PERSONAGE OF THE EDITION 柯达总部位于洛杉矶中南部,该建筑利用洛杉矶一条私人道路上的具备空间权的场地作为其建筑场地。

《连线》每周建筑精选

《连线》每周建筑精选

《连线》每周建筑精选2013-05-07原文作者:Nathan Hurst简介《连线》杂志每周都将为您带来一幅我们最喜爱的建筑照片,向您展示叹为观止的美丽和匠心独运的设计。

您可查阅每周五的系列刊载,还可以通过微博或电子邮件向我们推荐您所喜爱的建筑。

《连线》每周建筑精选《连线》杂志每周都将为您带来一幅我们最喜爱的建筑照片,向您展示叹为观止的美丽和匠心独运的设计。

您可查阅每周五的系列刊载,还可以通过微博或电子邮件向我们推荐您所喜爱的建筑。

纽约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长线大厦(AT&T Long Lines Building, New York)野兽派混凝土建筑的设计并不为俄罗斯人民所专有,建筑设计师约翰?卡尔?瓦内克(John Carl Warnecke)在设计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位于纽约托马斯街33号的电话交换设备建筑时就做得非常漂亮。

为了保证电话交换设备的安全可靠,这座建筑物的花岗岩“脸面”没有窗户,因此它被称为“长线大厦(Long Lines Building)”。

由于每层高达18英尺(约为5.5米,1英尺≈0.305米,译者注),这座29层的建筑高度超过550英尺(约为167.8米,译者注)。

之所以将其设计的如此之高,是为了安放长途和国际电话的交换设备。

照片来源: Dhaluza/Wikimedia圣迭戈盖泽尔图书馆(Geisel Library, San Diego)令人奇怪的是西奥多?苏斯?盖泽尔(Theodor Seuss Geisel)即“苏斯博士(二十世纪最卓越的儿童文学家、教育学家,译者注)”竟然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图书馆的名字相同,但苏斯博士与这座建筑的设计却毫不相关。

与苏斯博士故事书中歪歪扭扭、五颜六色的建筑不同,盖泽尔图书馆由混凝土材料建成,镜子和直边设计到处可见。

这座建筑于1970年开始对外开放,它像一颗大蘑菇耸立在校园中,16根支墩支撑起悬臂式的上层楼面。

在苏斯博士去世的1991年,他的妻子向这个图书馆捐献了一笔钱和一些博士的作品,来表达博士对这座图书馆的喜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