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轴瓦损坏设备事故隐患排查预警表
汽轮机事故与预防之汽轮机烧轴瓦

汽轮机事故与预防之汽轮机烧轴瓦影响轴承故障的因素很多,如设计结构、安装检修工艺等等。
这里主要讲轴瓦烧损事故。
多年来,轴瓦烧损事故比较频繁,主要是异常情况下,轴向位移突然超过允许值而烧损工作面或非工作面推力瓦片,和断油烧损承力轴瓦。
下面列举几起典型事故案例:(1)1997年某厂一台100MW机组,启动前未投轴向位移保护,启动中在蒸汽减温水量大,且管道积水致使蒸汽带水,汽温急剧下降,主汽管道、主汽门、调节汽门冒白汽,司机跑到集控室向值长请示汇报,控制盘上轴向位移、胀差满表,值长却怀疑热工电源有问题延误停机,结果推力瓦磨损6mm多,机组严重损坏。
(2)1985年某厂一台200MW机组大修后进行主汽门、调节汽门严密性试验,由于中压自动主汽门关闭超前于高压自动主汽门,刹时负面推力增大,轴向位移保护动作不能继续实验,后现场决策人员决定退出轴向位移保护继续实验,结果造成推力瓦非工作面最大磨损,已磨损部份瓦胎。
再如1993年某厂一台300MW机组,投产时低旁不能联动,一次锅炉事故引发停机后,高旁动作低旁未联动,中压转子推力增大,轴向位移保护动作不能挂闸,值长令热工检查轴向位移保护,热工人员将保护电源断开,失去轴向位移保护,致使推力瓦片磨损约4mm。
(3)1994年,某厂一台300MW机组设计时未考虑润滑油泵联动装置,安装中电厂提出后设计代表增加了联动装置,但二次回路设计不合理,调试中未进行实际联动实验,移交生产后也未按期进行实际联动实验,以致在故障停机时,交、直流润滑油泵均未能联动,值班人员也未监视润滑油压并手动开启润滑油泵,致使停机中断油烧瓦。
(4)1986年某厂一台200MW机组,在一次事故中因汽封漏汽量大而使主油箱积水结垢严重,主油泵排气阀被堵塞未能排出空气,致主油泵入口存有空气。
停机中热工人员未办理工作票即将热工保护总电源开关断开,工作后又忘记合上,启动前运行人员未按规程规定进行低油压交、直流油泵联动实验。
汽轮机安装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稍有危险
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操作
17
火焰切割作业
个人防护不当
不戴眼镜、手套,烫伤、崩眼
人身伤害
10
6
1
60
显著危险
正确使用三宝、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操作
防火隔离措施不当
火灾、爆炸
设备损伤、人身伤害
10
6
3
180
高度危险
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操作
18
吊装作业
钢丝绳悬挂方式不当
设备坠落、碰撞,人身碰撞伤害
设备损伤、人身伤害
11
油系统管道安装及滤油
高空对口,焊接作业
高空坠落
设备损伤、人身伤害
3
3
15
135
显著危险
正确使用三宝、焊工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操作
注油、滤油期间,火焰切割、磨光机切割产生火花
火灾
设备损伤、人身伤害
6
1
3
18
稍有危险
正确使用三宝、焊工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操作
12
凝汽器组对及焊接
高空焊接作业平台搭设不合格
设备坠落,人员砸伤
设备损伤、人员伤害
6
6
3
108
显著危险
起重工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过程中监控
3
基础研磨
临边作业
高空坠落
人身伤害
6
2
7
84
显著危险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4
轴承座、汽缸翻缸、转子、隔板等吊装
钢丝绳断裂
设备坠落,人员砸伤
设备损伤、人身伤害
6
6
3
108
显著危险
汽机车间风险分析记录:A4安全分析检查表(汽机车间)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风险点:交流油泵岗位:班组设备设施:№:1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高备泵岗位:班组设备设施:№:2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EH油泵岗位:班组设备设施:№:3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大机油箱岗位:班组设备设施:№:4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排烟风机岗位:班组设备设施:№:5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密封油泵岗位:班组设备设施:№:6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顶轴油泵岗位:班组设备设施:№:7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汽轮机岗位:车间设备设施:№:8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小汽轮机岗位:班组设备设施:№:9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氢气干燥器岗位:班组设备设施:№:10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热网循泵汽轮机岗位:班组设备设施:№:11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热水泵岗位:班组设备设施:№:12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溴化锂冷水机组岗位:班组设备设施:№:13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汽-水换热器岗位:班组设备设施:№:14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凝汽器岗位:班组设备设施:№:15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除氧器岗位:班组设备设施:№:16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高压加热器岗位:班组设备设施:№:17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热网加热器岗位:班组设备设施:№:18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旋转滤网 岗位: 班组 设备设施: №:19 分析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审定人: 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开式水泵 岗位: 班组 设备设施:№:20 分析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审定人: 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汽动给水泵岗位:班组设备设施:№:21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凝结水泵岗位:班组设备设施:№:22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循环水泵岗位:班组设备设施:№:23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前置泵岗位:班组设备设施:№:24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风险点:主再热蒸汽系统及旁路系统检修岗位:班组设备设施:№:25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风险点:回热抽汽管道岗位:班组设备设施:№:26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风险点:热网首站外网回水除污器岗位:班组设备设施:№:27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风险点:高加进口电动阀岗位:班组设备设施:№:28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风险点:一抽电动门岗位:班组设备设施:№:29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风险点:凝水再循环阀岗位:班组设备设施:№:30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风险点:辅汽电动阀岗位:班组设备设施:№:31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汽机运行操作潜在风险

发电机气体置换
⑩氢气置换时,禁止剧烈排送,以防因摩擦引起自燃 ⑾氢气置换时,发电机禁止进行任何电气试验,氢区严禁使用无线电
通讯 ⑿发电机气体置换应在发电机静止或盘车期间进行 ⒀发电机气体置换时,必须用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作为中间介质,严
预防设备损坏措施(二)
4.防止冷却水及密封冷却水中断,导致轴承 、盘根或机械密封烧坏措施
⑴启动前应检查确认辅机冷却水、闭式冷 却水系统已投入并运行正常
⑵检查确认冷却水、密封冷却水压力正常 5.防止电机反转损坏设备的措施 ⑴新安装或检修后的设备穿对轮前必须先
空试电机转向正确 ⑵启动过程中发现设备倒转,应果断停泵
润滑油、密封油系统的投入
3.润滑油系统 ⑴防火报警、消防设施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 ⑵油质必须合格 ⑶油温符合规定,否则应投加热 ⑷记录油箱油位 ⑸油泵连锁正常 ⑹系统无泄漏渗漏 ⑺靠近的高温物体、管道已有可靠的保温、隔离措施 ⑻有效地防止油泄漏污染环境的设施 4.发电机密封油系统 ⑴防止密封瓦磨损的措施:①油质必须合格,否则严禁投入系统②先投润滑
本节主要从安全角度和加热器的使用寿命来展开讨论. ⑴高压加热器冷态投入,在注水打压合格后,应先开高加出口逆止门,再开高加进水联
成阀,以防止锅炉断水. ⑵投汽侧时,应按先低压后高压的次序进行.先开启抽汽逆止门,再稍开进汽电动门暖体,
然后慢慢开启进汽电动门直至全开,其给水温升应≤56℃/h,最大110 ℃/h,以减轻对 高加的热冲击,防止泄漏. ⑶在高加退出时,应逐渐关闭进汽门,使给水温度均匀下降,温降速度≯1.5 ℃/min为宜. ⑷低加的凝结水温变率≯ 3.0 ℃/min. ⑸高加水侧退出时, 应先关高加进水联成阀,再关高加出口逆止门,以防止锅炉断水. ⑹加热器投入时,先投水侧,再投汽侧;退出时,先停汽侧,再停水侧. ⑺在加热器的汽侧操作时,尤其应注意防止凝结器掉真空. ⑻无论高、低加是哪种形式,一经投入运行,即应调整疏水水位,既要防止加热器满水,又 要防止汽水两相流冲刷疏水管道. ⑼在调整疏水水位的同时,应使加热器的上、下端差保持在最佳值,以保证机组运行的 经济性.
汽轮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二)

5 3 4 60 三
5 6 2 60 三 5 3 4 60 三 5 6 2 60 三 5 6 2 60 三 5 6 2 60 三 3 6 4 72 三 5 6 2 60 三 3 1 10 30 四 3 2 8 48 四
检查转子定子、汽轮机转子除锈
、清理油系统、汽轮机转子除锈
22 注意力不集中手直接接触尖利部分
36 假轴脱手,掉落到地面
38
未浸泡松动隔板钢丝绳断开,下隔板掉 落
39 爬梯未抓牢
40 两人用力不均衡导致失去平衡
41 刮刀脱手未能及时躲避
42 扳手打滑,工具脱手
抽转子
设备损坏
隔板除锈
设备损坏
清理油系统
摔伤
清理油系统
摔伤
安装7#8#轴承下半、安装3#4#轴 承上半
划伤
扣齿轮箱盖
碰伤
5 1 4 10 五 5 1 4 10 五 3 6 1 18 五 3 6 1 18 五 331 9 五 5 3 1 15 五
设备损坏
14
用枕木将发电机定子垫平,缓慢放行车 大小钩,将发电机定子垫稳
前期准备
设备损坏
15 枕木放置不稳、倾倒
前期准备、汽缸揭大盖
设备损坏
16 用力过猛,手锤脱手,站位不当
隔板除锈
物体打击,打 伤
17 未戴防护眼镜、导致打磨物溅入眼睛
隔板除锈、汽缸除锈、前箱清理
物体打击, 打伤
18
积油清理,没有穿防滑鞋而造成滑跌其 他伤害,
电机气隙、安装7#8#轴承上半、 复查齿轮箱、安装2#轴承下半、
挤伤
安装球面轴承下半、汽室修整
26 未垫石棉板,定子发生碰撞
穿发电机转子
汽轮机轴瓦损坏分析及预防措施

汽轮机轴瓦损坏分析及预防措施一.汽轮机轴承故障汽轮机轴承分为支持轴承(又叫主轴承)和推力轴承两种。
支持轴承是用来承受转子的质量和保持转子转动中心与汽缸中心一致,也就是使转子与汽缸、汽封与隔板等静止部分之间保持一定的径向间隙。
推力轴承是用来承受转子的轴向推力和固定转子在汽缸中的相对位置,也就是使叶片与喷嘴之间,轴封的动静部分之间以及叶轮和隔板之间保持一定的轴向间隙,在汽轮机运转时,就可保证汽轮机内部动静部件之间不致互相碰撞损坏。
汽轮机转子是以3000rpm高速旋转,为了减小转子轴颈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和保证安全,必须向轴承连续不断地供给压力、温度合乎要求的润滑油。
一方面是为了润滑轴承,在轴与轴瓦之间及推力盘与推力瓦之间形成油膜,以避免金属间直接接触,防止轴与轴瓦磨损甚至烧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冷却轴承,以带走由汽轮机内传到轴颈上的热量和轴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避免轴承内温度过高而发生乌金熔化。
由此可见,支持轴承和推力轴承是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部件,而轴承油膜的稳定性又是保证支持轴承和推力轴承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二. 轴瓦烧损的事故现象(1)轴承轴瓦乌金温度、润滑油回油温度明显升高,一旦油膜破坏,机组振动增大,轴瓦冒烟,严重时轴瓦损坏,大轴抱死。
(2)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若超过规程规定值,轴向位移保护或推力瓦磨损保护动作,连锁脱扣汽轮机。
(3)机组振动加剧,严重时伴随有不正常的响声,噪声增大。
三. 汽轮机轴瓦损坏的主要原因1、在正常运行或启停过程中,由于轴承润滑油油压低、突然中断或油品质恶化,使轴承油膜无法建立或破坏,导致轴瓦损坏。
2、在正常运行或启停过程中,由于轴承内有杂物轴系中心偏移等原因引起转轴与轴瓦之间产生动静摩擦,造成轴瓦损坏。
造成上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润滑油压过低,油流量减小,轴承内油温将升高,使油的黏度下降,油膜承受的载荷能力也随之降低,于是润滑油将从轴承中挤出,引起油膜不稳定或破坏。
汽机检修风险评估

1.蒸汽管道、阀门破 蒸汽泄漏 裂 汽机本体 #1机组汽 、发电机 12.6 轮机、发 及汽机调 米 电机本体 速系统、 系统 高温管阀 高温高压蒸汽
高空
√
0.5
6
50
150
中
无
汽机主管 汽机主管
氢气
氢气泄漏发生爆炸
1
3
100
300
高
2、严格执行系统气体置换程序 3.调整氢气干燥装置及氢气冷却器 4.检查碳刷是否达到75%以上接触面积 1.定期进行油系统管路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处 理 2.按技术规范使用润滑油系统相关资料 3.油管道附件高温管道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1.严格执行定期工作制度 2.对故障油泵及时处理缺陷 1.定期化验油质 2、定期投入滤油设备 1.执行设备定期巡检标准(GHFD-13-TB-4) 2.执行集控运行标准(标准号) 3.制定汽水管道检修工艺标准 4.制定并执行缺陷管理实施细则;(GHFD-13TB-04) 1.更换或修复破旧保温; 2.执行设备定期巡检标准(GHFD-13-TB-01) 按照《火力发电企业安全设施配置》标准进行 完善; 1、定期对保护装置进行传达或校验,并做好记 录 2、严格执行压力容器监督检验规程定期检验, 并做好相关记录和台账 3.加强运行管理,避免误操作 按照《火力发电企业安全设施配置》标准进行 完善; 1.执行设备定期巡检标准(GHFD-13-TB-4) 2.执行集控运行标准(标准号)
无
汽机主管 汽机主管
无 无
1.汽水管道、阀门破 汽水泄漏 高温高压蒸汽及 裂 水 #1机 #1机组高 组高 6.3~1 高压加热 压加热器 压容 2.6米 器、管道 系统 器 2.保温脱落 高空 防护栏缺损 未定期检查或检查不 全 灼烫 高空坠落
汽机检修岗位隐患治理标准

为作类员4、调整校正液位计。
4、液位计显示错误。
注1:隐患按难易程度分为四级:A级:由厂(矿)监控,集团公司解决。
B级:由车间(工区)监控,厂(矿)解决。
C级:由班组监控,车间(工区)、业务部门解决。
D级:由班组监控,班组解决。
准入确2、更换阀门或研磨。
、阀门盘根法兰泄漏2、阀门内漏除氧器(4具注1:隐患按难易程度分为四级:A级:由厂(矿)监控,集团公司解决。
B级:由车间(工区)监控,厂(矿)解决。
C级:由班组监控,车间(工区)、业务部门解决。
D级:由班组监控,班组解决。
2、检查异音部位,更换轴承。
3、解体检查,提高检修水平。
、泵进出口法兰泄露2、泵设备异音3、设备振动、设备异音2、设备振动3、设备漏油(4台)设施或台)注1:隐患按难易程度分为四级:A级:由厂(矿)监控,集团公司解决。
B级:由车间(工区)监控,厂(矿)解决。
C级:由班组监控,车间(工区)、业务部门解决。
D级:由班组监控,班组解决。
2、检查联轴器膜片,提高检修水平,检查风叶。
4、提高检修水平。
5、加强检修过程监督。
3、设备漏油常2、解体检查,提高检修水平。
、设备频跳注1:隐患按难易程度分为四级:A级:由厂(矿)监控,集团公司解决。
B级:由车间(工区)监控,厂(矿)解决。
C级:由班组监控,车间(工区)、业务部门解决。
D级:由班组监控,班组解决。
注1:隐患按难易程度分为四级:A级:由厂(矿)监控,集团公司解决。
B级:由车间(工区)监控,厂(矿)解决。
C级:由班组监控,车间(工区)、业务部门解决。
D级:由班组监控,班组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瓦温及回油温度异常造成汽轮机轴瓦损坏;
2.转子损坏。
严重
2
油位计、油压表、油温表及相关的信号装置
异常
油位计、油压表、油温表及相关的信号装置装设不齐全、指示异常(不正确、突变或无指示)。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无法正常监视合格
油系统油质未定期化验、油质劣化不及时处理、油质不合格机组强行启动。
1.GB∕T 7596-2017《电厂运行中矿物涡轮机油质量》;
2.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3.燃煤火力发电厂技术监控规程第12部分:汽轮机技术监督。
轴瓦磨损。
严重
4
相关保护定值、联锁保护异常
润滑油压低报警、联启油泵、跳闸保护、停止盘车定值及测点安装位置未按照制造商要求整定和安装,整定值不能满足直流油泵联启的同时必须跳闸停机。对各压力开关未能采用现场试验系统进行校验,润滑油压低时不能正确、可靠的联启交流、直流润滑油泵。
1.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2.燃煤火力发电厂技术监控规程第12部分:汽轮机技术监督;
3.防止汽轮机设备损坏事故的指导意见。
设备缺陷导致汽轮机断油烧瓦。
严重
7
不按规程要求进行油系统相关操作
1.油系统(如冷油器、辅助油泵、滤网等)进行切换操作时,未在指定人员的监护下按操作票顺序缓慢进行操作,操作中未严密监视润滑油压的变化,易发生切换操作过程中断油。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润滑油系统泄漏时,不能及时发现,油箱油位低,造成主油泵、交、直流润滑油泵工作异常,引起汽轮机轴承断油烧瓦。
严重
6
相关设备不符合反事故要求
1.交流润滑油泵电源的接触器,未采取低电压延时释放措施,且自投装置动作不可靠。
2.油系统使用铸铁阀门,各阀门门芯与地面垂直安装。主要阀门未挂有“禁止操作”警示牌。主油箱事故放油阀未串联设置两个钢制截止阀,操作手轮设在距油箱5m以内的地方,且未设两个以上通道,手轮未挂有“事故放油阀,禁止操作”标志牌,手轮加锁。润滑油管道中装设未采用激光打孔滤网,并且没有防止滤网堵塞和破损的措施。
汽轮机轴瓦损坏设备事故隐患排查预警表
序号
隐患名称
隐患内容
判断依据
产生后果
预警级别
1
汽轮机推力瓦、轴瓦钨金温度或回油温度异常
机组启动、停机和运行中,推力瓦、轴瓦钨金温度和回油温度异常升高接近或超过报警值。
1.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2.燃煤火力发电厂技术监控规程第12部分:汽轮机技术监督;
3.润滑油系统各泵出口至轴瓦之间管路上设置倒U型弯,且没有可靠的排空气措施;各泵和出口逆止门之间法兰较多,且法兰及垫片的密封状况不良;系统设置易引起管路积空气造成油泵工作不正常。
4.润滑油(顶轴油)压力调整合格后未做好溢流阀(调压阀)等相关阀门的防松措施。未制定溢流阀(调压阀)的管理规定,不能有效降低检修或运行中误碰、误动风险。
1.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2.燃煤火力发电厂技术监控规程第12部分,汽轮机技术监督。
保护动作异常造成断油烧瓦。
严重
5
未设置主油箱油位低
保护
未设置主油箱油位低跳机保护,液位测量方法不可靠、稳定性差,未采取三取二的方式,保护动作值未考虑机组跳闸后的惰走时间。机组运行中发生油系统泄漏时,未申请停机处理,导致处理不当造成大量跑油。
2.安装和检修时未能彻底清理油系统杂物,使遗留杂物堵塞油泵入口或供回油管道。不合格油质进入轴瓦。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润滑油压低或导致机组跳机。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