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二十五项反措)
二十五项反措汽机部分

1、防止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1.1防止汽轮机油系统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1.1.1油系统应尽量避免使用法兰、螺母连接,禁止使用铸铁、铸铜阀门。
1.1.2油系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含耐油橡皮垫)和石棉纸垫。
宜采用厚度为1~2mm的隔电纸、青壳纸或其它致密耐油、耐热和耐酸的材料,抗燃油系统的密封圈应使用高质量的氟橡胶或丁晴橡胶。
1.1.3油管道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准有明火,必须明火作业时要办理动火工作票,并采取有效措施,附近的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的保温应紧固完整,并包好铁皮。
1.1.4禁止在与系统连接或未经清洗干净的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
在拆下的油管上进行焊接时,拆下的油管必须事先冲洗干净,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绝措施,近油源侧的法兰应拆开通大气。
1.1.5油管道法兰、阀门及旋转设备、轴承、调速系统等应保持严密不漏油,如有漏油应及时消除,严禁漏油渗透至下部蒸汽管、阀门等热体保温层内。
1.1.6油管道法兰、阀门的周围及下方,如敷设有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这些热体保温必须齐全,保温外面应包铁皮,并定期检查保温层情况。
1.1.7检修时如发现保温材料内有渗油时,应消除漏油点,并更换保温材料。
1.1.8事故排油阀应设两个串联钢质明杆截止阀,其操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应设在距油箱5m以外的地方,并有两上以上的通道,其一次阀为常开阀,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志牌。
事故排油应排到主厂房外的事故油池内。
1.1.9室外事故油池内应明显无积水,应密封,不渗漏雨水,其排油路应畅通,并应定期检查,做好记录。
1.1.10汽轮机主油箱排油烟管道应按规定引至厂房顶外或厂房外无火源处,并避开上下方有发电机出线或变压器的地方,并设禁火标志。
排油烟管出口应装护罩或朝下,以防止雨水或异物进入没烟管道内。
1.1.11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应保证油管道自由膨胀。
1.1.12机组油系统的设备及管道损坏发生漏油,凡不能与系统隔绝处理的或热力管道已渗入油的,威胁机组安全时应立即停机处理。
电厂二十五项反措(汽轮机部分)

1.转速测量、监视和保护 转速测量
条文:9.1.7 机械液压型调节系统的汽轮机应有两套就地转速 表,有各自独立的变送器(传感器),并分别装设在沿转子轴向 不同的位置上。
条文: 9.1.8 电液型调节系统,在机组起动过程中,应有在转速 测量系统故障情况下的判断和限制功能。已取消机械危急保安器 的机组,必须设置有可靠的、冗余的电超速保护装置和供电电 源,以及就地可操作的手动停机装置。
条文:9.1.10 在任何情况下绝不可强行挂闸。
3.严禁带负荷解列、强行挂闸
(1)例如: 1990年1月河北某电厂一台中压50MW机组,锅炉灭 火后,在恢复的过程中,汽包满水。机组推力增大,动静严重碰 磨,在带24MW负荷解列的过程中,调节汽门和自动主汽门未能 关闭,致使转速急速飞升达4000r/min以上,轴系断为11段。机组 严重超速而毁坏。
(2)例如:1999年辽宁某发电厂200MW机组发生轴系断裂事故。 运行人员在主油泵轴与汽轮机主轴间齿型联轴器失效,机组转速 失去控制,并在无任何转速监视手段的情况下而再次起动,在转 速急速飞升的过程中,引发了轴系断裂事故。
1.转速测量、监视和保护 转速测量
条文:9.1.6 主油泵轴与汽轮机主轴间具有齿型联轴器或 类似联轴器的机组,定期检查联轴器的润滑和磨损情况, 其两轴中心标高、左右偏差,应严格按制造厂规 定的要求安装。以防主油泵轴与汽轮机主轴脱离,导致 调节系统开环控制。
2.油质合格严防卡涩 严防卡涩
条文:9.1.5 主汽门和调节汽门解体检修时,应重点检查门杆弯曲 度和动静间隙,检查阀碟和阀座的接触情况,不符合标准 的必须 进行处理。在调节部套、高中压主汽门、调节汽门存在有卡涩、 严重泄漏、调节系统工作不正常的 情况下,严禁机组起动,运行 中的机组,必须停止运行。
二十五项反措防止汽轮机超速

〔案例2〕1997年,某发电厂一台 300MW机组在试运期间, 因两台汽动给水泵汽轮机故障而跳闸。再启动时,因高压 旁路减温水阀门不严,导致汽轮机进水,振动超标,被迫 打闸停机。停机后,电动盘车投不上,采用吊车强行盘车, 钢丝绳被拉断,此时高、中压缸内缸上、下温差已大于 180℃。之后,采用了闷缸措施。机组再次启动后,一切 正常,也证明转子未产生永久弯曲。
〔案例〕1995年3月,某发电总厂4号汽轮机(200MW)高 压转子弯曲事故。其事故原因是:机组在停机处理缺陷后, 再次启动升速时 2号轴承发生振动,在没有查明振动原因 的情况下,93min内连续启动了4次,使高压转子与前汽封 发生摩擦,从而导致了转子弯曲事故的发生。
8.3.3.3 停机后立即投入盘车。当盘车电流较正常值大、 摆动或有异音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当汽封磨擦严重 时,将转子高点置于最高位置,关闭与汽缸相连通的所有 疏水(闷缸措施),保持上下缸温差,监视转子弯曲度, 当确认转子弯曲度正常后,进行试投盘车,盘车投入后应 连续盘车。当盘车盘不动时,严禁用吊车强行盘车。
防止汽轮机超速、防大轴弯曲
运行部
案例1〕1999年8月19日,某电厂200MW机组轴系断裂事故。 该机组在甩负荷后的热态启动恢复过程中,由于旁路系统 未能开启,而中压汽门又滞后于高压汽门开启,使再热蒸 汽压力高达2.8MPa,导致了在中压汽门开启后产生了压力 波冲击,低压隔板损坏,最终造成了轴系断裂的重大事故。 〔案例2〕1997年,某电厂300MW机组旁路系统故障引 发的事故。该机组投产前旁路系统各功能试验正常,投产 后旁路系统投入自动。在一次机组甩负荷时,旁路自动打 开,但此时厂用电自动切换失败,厂用电失去,动力设备 全停,旁路系统失去冷却水,但旁路系统阀门因失去电源 不能关闭,导致高温、高压蒸汽通过旁路直接进入低压缸, 低压缸防爆膜全部爆破,低压缸超温,而且低温蒸汽通过 中低压缸连通管进入中压缸,中压缸被急剧冷却。该事故 暴露了旁路系统设计上存在的缺陷,具备保护功能的旁路 系统,其阀门必须具有可靠的控制电源。
二十五项反措学习-防止汽轮机超速事故学习(每一条都有带血的案例)

二十五项反措学习-防止汽轮机超速事故学习(每一条都有带血的案例)汽轮机转速超过额定转速的112%,即为超速。
严重超速可以导致汽轮发电机组严重损坏,甚至毁坏报废,是汽轮发电机设备破坏性最大的事故。
1.转速测量、监视和保护条文:8.1.1 在额定蒸汽参数下,调节系统应能维持汽轮机在额定转速下稳定运行,甩负荷后能将机组转速控制在危急保安器动作值转速以下。
条文:8.1.2 各种超速保护均应正常投入运行,超速保护不能可靠动作时,禁止机组运行。
条文:8.1.3 机组重要运行监视表计,尤其是转速表,显示不准确或失效,严禁机组启动。
运行中的机组,在无任何有效监视手段的情况下,必须停止运行。
保护故障、转速失去监视情况下强行启动案例1:1984年7月,我国第1台毁机事故机组,江西某电厂50MW汽轮机,事故前危急保安器拒动缺陷尚未消除、在调节汽门严重漏汽的情况下,机组仍采用主汽门旁路门强行起动,在发电机甩负荷的过程中,严重超速至4700r/min,造成了毁机事故。
案例2:1999年辽宁某发电厂200MW机组发生轴系断裂事故。
运行人员在主油泵轴与汽轮机主轴间齿型联轴器失效,机组转速失去控制,并在无任何转速监视手段的情况下而再次起动,在转速急速飞升的过程中,引发了轴系断裂事故。
2.油质合格严防卡涩、静态试验、停机解列条文:8.1.4 透平油和抗燃油的油质应合格。
油质不合格的情况下,严禁机组起动。
条文:8.1.5 机组大修后,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试验或仿真试验,确认调节系统工作正常。
在调节部套有卡涩、调节系统工作不正常的情况下,严禁机组启动。
条文:8.1.6 机组停机时,应先将发电机有功、无功功率减至零,检查确认有功功率到零,电能表停转或逆转以后,再将发电机与系统解列,或采用汽轮机手动打闸或锅炉主燃料跳闸联跳汽轮机,发电机逆功率保护动作解列。
严禁带负荷解列。
严禁带负荷解列、强行挂闸(DEH挂闸原理,了解一下)案例1:1990年1月河北某电厂一台中压50MW机组,锅炉灭火后,在恢复的过程中,汽包满水。
汽轮机二十五项反措

汽轮机二十五项反措汽机油系统防火汽机油系统防火包括:a)油系统应尽量避免使用法兰连接,禁止使用铸铁阀门。
b)油系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含耐油橡皮垫)和石棉纸垫。
c)油管道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准有明火,必须明火作业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附近的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的保温应紧固完整,并包好铁皮。
d)禁止在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
在拆下的油管上进行焊接时,必须事先将管子冲洗干净。
e)油管道法兰、阀门及轴承、调速系统等应保持严密不漏油,如有漏油应及时消除,严禁漏油渗透至下部蒸汽管、阀保温层。
f)油管道法兰、阀门的周围及下方,如敷设有热力管道或其它热体,则这些热体保温必需齐全,保温外面应保铁皮。
g)检修时如发现保温材料内有渗油时,应消除漏油点,并更换保温材料。
h)事故排油阀应设两个钢质截至阀,其操作手轮应设在距油箱5m以外的地方,并有两个以上的通道,操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志牌。
i)油管道要保证机组在各种运行工况下自由膨胀。
j)机组油系统的设备及管道损坏发生漏油,凡不能与系统隔绝处理的或热力管道渗入油的,应立即停机处理。
防止炉外管道爆破防止炉外管道爆破包括:k)加强对炉外管道的巡视,对管系振动、水击等现象应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当炉外管道有漏气、漏水现象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若不能与系统隔离进行处理时,应立即停炉。
(汽机专业参照执行)l)定期对导汽管、汽联络管、水联络管、下降管等炉外管道以及弯管、弯头、联箱封头等进行检查,发现缺陷(如表面裂纹、冲刷减薄或材质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
m)加强对汽水系统中的高中压疏水、排污、减温水等小径管座焊缝、内壁冲刷和外表腐蚀现象的检查,发现问题即使更换。
n)按照(DL/T 438-2016)《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对汽包、集中下降管、联箱、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弯管、弯头、阀门、三通等大口径部件及其相关焊缝进行定期检查。
二十五项反措之十: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

二十五项反措之十: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转载)1010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为了防止转子弯曲和轴瓦烧损事故的发生,应认真贯彻《防止20万千瓦机组大轴弯曲事故的技术措施》[(85)电生火字87号、基火字64号]等有关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10.1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10.1.1 应具备和熟悉掌握的资料。
10.1.1.1 转子安装原始弯曲的最大晃动值(双振幅),最大弯曲点的轴向位置及在圆周方向的位置。
10.1.1.2 大轴弯曲表测点安装位置转子的原始晃动值(双振幅),最高点在圆周方向的位置。
10.1.1.3 机组正常起动过程中的波德图和实测轴系临界转速。
10.1.1.4 正常情况下盘车电源和电流摆动值,以及相应的油温和顶轴油压。
10.1.1.5 正常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以及相应的真空和顶轴油泵的开启时间。
紧急破坏真空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
10.1.1.6 停机后,机组正常状态下的汽缸主要金属温度的下降曲线。
10.1.1.7 通流部分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
10.1.1.8 应具有机组在各种状态下的典型起动曲线和停机曲线,并应全部纳入运行规程。
10.1.1.9 记录机组起停全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和状态。
停机后定时记录汽缸金属温度、大轴弯曲、盘车电流、汽缸膨胀、胀差等重要参数,直到机组下次热态起动或汽缸金属温度低于150℃为止。
10.1.1.10 系统进行改造、运行规程中尚未作具体规定的重要运行操作或试验,必须预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再执行。
10.1.2 汽轮机起动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否则禁止起动101.2.1 大轴晃动、串轴、胀差、低油压和振动保护等表计显示正确,并正常投入。
101.2.2 大轴晃动值不应超过制造厂的规定值,或原始值的±0.02mm。
10.1.2.3 高压外缸上、下缸温差不超过50℃,高压内缸上、下缸温差不超过35℃。
10.1.2.4 主蒸汽温度必须高于汽缸最高金属温度50℃,但不超过额定蒸汽温度。
汽机二十五项反措细则

汽机二十五项反措细则1.发动机油液位检查:每5000公里或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发动机油液位。
确保油液位在正常范围内。
3.发动机冷却液位检查:每2500公里或每两个月检查一次发动机冷却液位。
确保冷却液在正确的水位。
4.发动机冷却液更换:每两年或每4万公里更换一次发动机冷却液。
确保冷却液清洁,并符合规定的比例。
5.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更换:每1万公里或每六个月更换一次发动机空气滤清器。
确保空气流量畅通。
6.发动机燃油滤清器更换:每1万公里或每六个月更换一次发动机燃油滤清器。
确保燃油洁净。
7.发动机火花塞更换:每2万公里或每一年更换一次发动机火花塞。
确保点火系统正常工作。
8.发动机皮带检查:每一年或每2万公里检查一次发动机皮带。
确保皮带未出现裂纹或损坏。
9.发动机气门间隙调整:每两年或每4万公里调整一次发动机气门间隙。
确保气门正常开闭。
10.发动机散热器检查:每6个月检查一次发动机散热器。
清除灰尘和杂质,确保发动机冷却效果。
11.发动机启动电池检查:每6个月检查一次发动机启动电池。
确保电池正常充电和启动。
12.发动机起动机检查:每两年检查一次发动机起动机。
确保起动机正常工作。
13.发动机油泵检查:每两年检查一次发动机油泵。
确保油泵正常供油。
14.发动机气缸活塞检查:每2万公里检查一次发动机气缸活塞。
清洁活塞和环槽。
15.发动机曲轴轴承检查:每4万公里检查一次发动机曲轴轴承。
清洁曲轴轴承并更换。
16.发动机气门导管检查:每两年检查一次发动机气门导管。
确保导管畅通。
17.发动机排气管检查:每一年检查一次发动机排气管。
清除积碳和杂质。
18.发动机供油管检查:每两年检查一次发动机供油管。
清洁供油管。
19.发动机车盖检查:每6个月检查一次发动机车盖。
确保车盖完好无损。
20.发动机曲轴震动阻尼器检查:每4万公里检查一次发动机曲轴震动阻尼器。
确保阻尼器正常。
21.发动机冷却风扇检查:每两年检查一次发动机冷却风扇。
确保风扇叶片完好。
25项反措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关于印发《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通知国电发[2000]589号各分公司,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华能国际,中电国际,国电电力,乌江公司,电规总院,水规总院,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中南电力设计院,电力科学研究院,热土研究院,武汉高压研究所,苏州热工所,各水电工程局,各水电勘测设计院,安能总公司: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要求,完善各项反事故措施,进一步提高电力安全水平,国家电力公司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发供电企业发生重大事故的特征,在原能源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简称二十项反措)的基础上,制订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现颁发执行。
做好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措施,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是制造、设计、安装、调试、生产等各个单位的共同任务。
因此,各有关方面都应认真贯彻落实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本重点要求并不覆盖全部反事故技术措施,各单位应根据本要求和已下发的反事故技术措施,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反事故技术措施,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电力公司(印)二○○○年九月二十八日目录1 防止火灾事故2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3 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4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5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6 防止锅炉膛爆炸事故7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8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9 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10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11 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12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13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14 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15 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16 防止开关设备事故17 防止接地网事故18 防止污闪事故19 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20 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事故21 防止垮坝、水淹厂房及厂房坍塌事故22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23 防止全厂停电事故24 防止交通事故25 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992年原能源部《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颁发后,在防止重大、特大事故方面收到明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
1、机组大小修中必须做好润滑油压、油泵、盘车的逻辑实验工作,实验正常方可允许机组启动。
机组起动前交流油泵、顶轴、盘车运行,直流油泵必须处于联动备用状态。
机组启动定速主油泵运行后,各油泵处于备用联动状态。
机组运行中交、直流油泵、顶轴油泵、高压油泵、盘车及其自起动装置,应按规定进行定期试验工作,保证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机组正常停机前,必须进行交、直流油泵、顶轴油泵、高压油泵、盘车启动试验,好用后方可进行停机操作。
2、油系统进行切换操作(如冷油器、辅助油泵、滤网等)时,应在指定人员的监护下按操作票顺序缓慢进行操作,操作中严密监视润滑油压的变化,严防切换操作过程中断油。
3、机组起动、停机和运行中要严密监视推力瓦、轴瓦钨金温度和回油温度。
当温度超过标准要求时,应按规程规定的要求果断处理。
4、在机组起停止过程中应按规定的转速起、停顶轴油泵。
5、在运行中发生了可能引起轴瓦损坏(如水冲击、瞬时断油等)的异常情况下,应在确认轴瓦未损坏之后,方可重新起动。
6、油位计、油压表、油温表及相关的信号装置,必须按规程要求装设齐全、指示正确,并定期进行校验。
7、油系统油质应按规程要求定期进行化验,油质劣化及时处理。
在油质及清洁度超标的情况下,严禁机组起动。
8、应避免机组在振动不合格的情况下运行。
9、润滑油压低时应能正确、可靠的联动交流、直流润滑油泵。
为确保防止在油泵联动过程中瞬间断油的可能,当润滑油压降至0.07MPa 时联启交流润滑油泵,降至0.06MPa时联启直流润滑油泵,0.05MPa 机组跳闸,0.03MPa连跳闸盘车。
10、加强直流系统本体及各参数检查应正常,直流电压应正常。
直流润滑油泵的直流电源系统应有足够的容量,其各级电源应合理配置,防止直流电源故障时使直流润滑油泵失去电源。
11、交流润滑油泵电源的接触器,应采取低电压延时释放措施,同时要保证自投装置动作可靠。
12、加强运行操作管理,停机后应确认高压旁路减温水门关闭严密,旁路管疏水打开,以防止因减温水泄漏,造成汽轮机进水。
13、加强对抽汽逆止门的检修和试验,防止因抽汽逆止门关闭不严造成向汽轮机返水。
13、机组柴油发电机定期试验结果正确,并做好记录。
巡视检查柴油机系统正常。
14、加强UPS装置系统检查状态正常无报警;检查UPS系统电源正常,定期切换至保安段电源、直流电源UPS应正常。
并做好记录。
15、做好交、直流油泵定期试验工作,并做好记录。
16、加强技术培训,启动大功率设备前对快切装置、6KV母线电压进行检查和调整。
启动大功率设备时,对6KV母线电压波动范围进行监视并记录。
实施重点
1、控制好缸温差,防止出现大轴热弯曲。
2、当机组停机后给水泵运行时,应注意防止高排减温水泄漏经过高排返回高压缸。
3、根据起动条件严格控制机组起动,尤其因振动异常造成停机后,必须查明造成振动异常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连续盘车不少于4h才允许再次起动,严禁盲目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