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概论-第七周剖析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第7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中国文化概论-第7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蔡伦和造纸术
蔡伦(公元62-121), 字敬仲,湖南郴州人, 公元75年入宫为宦,公 元87年任尚方令,掌管 宫廷手工作坊,公元 105年发明造纸术,公 元114年风龙亭侯。公 元121年去世,葬在封 地。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成为了主要书写材料。
切麻---洗涤---浸灰水---蒸煮 舂捣---打浆---抄纸---晒纸
科学中心。文艺复兴以来,科学中心 的所在地不断转移。
16世纪在意大利(1540~1610)。 创 学
17世纪在英国(1660~1730)。
造术 要要
18世纪在法国(1770~1830)。
刺自 激由
19世纪在德国(1870~1920)。
20世纪在美国(1920~至今)。
欧 美 地 图
二、中国古代科技 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4.印刷术:
唐代有雕版印刷。
我国古代雕版印刷作坊
雕刻木板
工艺过程如下:把硬度较大的木材创平、锯开,表面刷一层稀浆 糊,然后把写好字的透明薄纸,字面向下贴在木板上,干燥后用刀雕 刻出反向、凸起的文字,成为凸版。经过在版面上刷墨、铺纸、加压 后,便得到了正写的文字印刷品。
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
明代架火战车
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 火箭的战车,前有锦帘, 需要时可放下挡铅弹,车 两侧设置六筒火箭,计160 支、火铳2支、长枪2支, 此车由两人操作。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2.指南针: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了指南针制造法。 当时军队配备指南鱼,用于夜行军。南宋海 船装备针盘(磁罗盘)。
• 刘徽《九章算术》第一次提出极限思想, 计算出圆周率为3.1416

文化概论第七章-精选文档

文化概论第七章-精选文档

二、中国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 中国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16世纪末。 即明代嘉靖、万历年间。 第二次文化大交汇的特点有哪些?(P332)
第一,交汇对象起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相对落后 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与南亚次大陆文 化,而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 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 第二,交汇兴趣起了变化,中国人对外来宗教表 示出莫大的冷淡,而对天文、数学、舆地、水利、 火器等科学知识兴趣十足,致使西方不得不采取 迂回策略。 第三,交汇时间长,从16世纪末叶开始以绵延四 个世纪,至尽仍在继续进行之中。 第四,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 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的震撼。
第七章 中国文Leabharlann 的对外交汇与 现代化 文化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 中国文化从来是不封闭的排他的文化体系,在中 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中,中国文化与世界文 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是这两次:一是从汉到唐,南 亚印度佛教的传入;一是明清之际近现代欧洲西 方文化的传入。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化经历了“中体西 用”、“全盘西化”、“儒学复兴”、“综合创 新”的文化主张与文化选择的的争论
二、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主要有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和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有什么优点?对西方国家有什 么影响?(p340) 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世界上独具特色,首屈 一指。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的军功爵制、 两汉的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以及隋唐明清时期的科举取士制度,每次都有创 造有调整有发展。文官制度有效保证的社会的稳 定和执行政务的可操作性。 中国古代论政务,首辩君臣大义,次论用人,征 辟除授、选贤任能,则必讲求吏治,吏治清明, 唯善是举,则谨防弊政,弊政若除,就达到“道 洽政治,泽润生民”的理想境界了。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概论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概论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概论今天这个讲座,我想应该是普及性的,因此我想把关于中西文化比较最关键的地方,做一个粗线条的介绍,让大家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有一个大致的看法。

要讲中西文化,首先就得讲讲关于文化的定义。

那什么是文化呢?关于文化的概念,有人统计过,至少不下于180多种。

今天不可能去一一探讨它们。

根据我的理解,我所使用的文化概念跟别人使用的有所不同。

我认为,文化可以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我今天要用的这个文化在定义上主要是广义的文化,我给它下定义是: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

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这样一来,文化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东西。

请大家顺着我的思路来理解文化的概念,那么就容易明白我是如何来作中西文化的宏观比较的。

第二点,讲到文化我还要谈谈文化是受哪些因素驱动的,有没有一些因素,导致文化的总的方向受到制约呢?当然有的。

有各式各样的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一个因素系统。

从纯理论上看,这些因素可能是无穷的,但是我们可以从无穷的因素中压缩提取出一些主要的因素。

我把它们概括成九大因素。

这九大因素分为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哲理的四组因素,也就是1)生态、环境横向决定律;2)语言、文字纵向诱导暗示律;3)科技、工具、媒介横向催变律;4)物欲原动力律;5)情欲原动力律;6)权欲原动力律;7)审美递增、递减律;8)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9)万物五相(行)选择律。

一共有这么九大因素。

它们会导致文化在不同的层面上发展。

我今天不可能把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因素都进行阐述,我只能侧重其中的一点,或者两点,以之作为一个汇通点,把其它的层面连贯起来讲。

比方说我可以从地理环境入手来展开这个话题,然后再把它横向的拉开,引入其他层面。

其次,我还要提出一个万物自协调理论观点。

万物都是具有自协调、自组织特性的。

万事万物只要被赋予一个简单的力以后,不管把它放在哪个地方,它都会和周围的东西产生一种关系。

中西方文化之鉴chapter7演讲稿[范文大全]

中西方文化之鉴chapter7演讲稿[范文大全]

中西方文化之鉴chapter7演讲稿[范文大全]第一篇:中西方文化之鉴chapter 7演讲稿Good morning everyone , today ,I’ll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Perceiving Culturally’.Generally speaking , ‘Perceiving Culturally’ means feeling cultures with your every sense to perceive the world, such as eyes , ears , nose , fingers , skin , even the muscles and nerve endings.And all the human beings’ hardware are similar , no matter who he is or where he lives.Then we use our similar eyes , nose , ears and muscles sense the world.Besides , when we speak of culture, we have to talk about the world ,actually I mean physical world.As we all know , the physical world exist apart from our ability to sense it.The moon , the mountain ,the sun exist even we have never been there or talked to anyone who has been there, they are just there.There is a physical reality that others know these things too.Just as I said , the world and the sense are quite similar ,but we still have so many different cultures.this is because our sense and the world beyond our bodies are physical realities that have noting to with culture.The world is too big ,thousands of places , thousands races ,thousands of areas.people live in different places ,then they became familiar with the place they live.if one of them come to an another place ,he will be uncomfortable about it.For example ,a man from a tropical country ,when he sees snow , he can’t point out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various types of snow ,except the help from native.Well ,before I read the article ,I can’t point out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m too.When a European coming to an Asian country ,such as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he may think all of the people there look alike ,cause these people he sees with black hair and dark eyes everywhere , witchis quite different from his hometown.After a whole time ,this pool outland can adapt the environment.it is the same with the taste of food and the sounds of musicFor foreigners, various kinds of rice just taste alike.He can’t figure it out either unless we tell him the difference.See?Our sense and the world beyond our bodies are physical realities that have noting to with culture, yet we interpret the information we receive from our sense and this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is molded by our own culture.Just like we feel uncomfortable when we be other places.And that is why when we see something are strange but quite normal among native.This is culture ,this the difference among cultures.As the author of the book said ,when she came to china ,everything need to be learned again ,how to ride a bicycle ,how to ride a bus ,how to climb a mountain ,even though she knew how to do all these things before she came to china.Sometimes , You know when you come to a new country ,everything need to be learned from the start, it is so troublesome and irritating.you have to spend a whole time to adapt the new culture and environment.This is easy to understand ,I will show you an interesting phenomenon.In about 30 countries and areas ,people walk and drive on the left.Such as UK, Australia ,Island, Japan and Singapore.As a matter of fact ,the countries that people walk on the left are not too many ,most countries’ people walk and drive on the right.(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当到达一个国家时,你得清楚这个国家的基本生活习惯,以防闹出笑话。

中西方文化概论

中西方文化概论

中西方文化概论姓名:周新杰学号:2015224087中西方文化差异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言谈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1、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3、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

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

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中西文化概论-第七周

中西文化概论-第七周

The Basic Features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1.Stress on spiritual existence 2.Stress on practice 3.Stress on morality 4.Stress on harmony 5. Stress on intuition
1.
The philosophy in pre-Qin times 21th century B.C.—221 B.C. (先秦子学)
The most influential schools: Confucianism Taoism Mohism Legalism

Confucianism:
Two main schools:
The School of Principle: “Rationalism” was eternal and was a spiritual existence prior to the world and that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were derived from “rationalism”. ( Zhou Dunyi , Cheng Yi and Zhu Xi) The School of Mind: “There is nothing outside the mind and no rationalism (or reason) outside the mind”; That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is the origin of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Lu Jiuyuan and Wang Shouren).
Orthodox philosophy:

中西文化概论论文

中西文化概论论文

中西文化概论论文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内部共同持有的价值观念、信仰、行为方式、艺术风格等的总和。

中西文化是指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

中西文化的出现始于人类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特点与风格。

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首先,在宗教信仰上,中西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多神教文化,儒家思想和佛教在中国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西方文化则主要以基督教为主导,天主教和新教的教义在西方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力。

这造成了两种文化在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方面的差异。

其次,在家庭观念上,中西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文化注重家庭的传统观念和家族的重要性。

在中国,儿孙是家庭的延续和传承,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往往非常高。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主性,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另外,饮食文化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

中西饮食文化的最大差异在于饮食习惯和食物种类。

中国饮食文化讲究“五味调和”,强调食物的色、香、味俱佳,讲究烹饪技巧。

西方饮食文化相对简单,讲究食物的新鲜和原始味道。

此外,在艺术方面,中西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艺术注重内涵和意境的表现,重视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形式和个人表达,追求创造力和个性化。

总结起来,中西文化在宗教信仰、家庭观念、饮食文化和艺术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源于两种文化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然而,中西文化之间并非完全对立,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对家庭的重视、尊重他人自由和人权等均是中西文化共同的价值观。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通过交流与学习,中西文化可以在互相吸收中发扬光大。

这不仅有助于增进中西文化之间的理解,也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发展与交流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中西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通过相互了解与交流,中西文化可以在相互融合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这将有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存,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西方文化概论讲课提纲剖析

西方文化概论讲课提纲剖析

《西方文化概论》讲课提纲前言宇宙及地球的产生: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50亿至200亿年。

太阳系是在大约是在50亿年前形成的,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

人类的产生:在40亿年前的太古代,地球上只有无机物,随着大气和地表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有机物出现了,又经过数亿年的长期发展,到了太古代结束,元生代(距今24亿年)开始时,已经出现了有自我复制功能的生命单体——生命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的漫长进化已经开始。

生命最初诞生于原始海,即“原始汤”。

早期的生命都是在海水中成长的。

到了距今5.7亿年的古生代,海水中出现无脊椎动物。

距今4亿年时,鱼类出现。

距今2.3亿年的中生代,陆上爬行动物昌盛。

最后到了距今6700万年的新生代,哺乳类动物已经欣欣向荣。

距今30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猿类出现了。

古猿是现代人和现代猿的共同祖先。

人类和猿类的诀别,大约在400到500万年前。

一般认为,最早的猿人出现在非洲东部和南部的热带草原上。

旧石器时代距今300万到1万年。

在人类向各地分散的同时,逐步出现了肤色、发型、面型上有显著差异的各色人种。

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各个地域集团,适应各自不同的环境,而且彼此较为隔绝的缘故。

到了距今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各种族在全球已有了一个为今人所公认的大致分布:高加索人种又称欧罗巴人种(白色人种),分布在欧、北非、东非和中东,并深入到印度和中亚;蒙古利亚人种(黄色人种),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北美洲;尼格罗一澳大利亚人种(黑色人种),分布于非洲和澳州及其周围。

此外,还有一些混合型人种。

同一人种里面,也有肤色深浅之别。

至此,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人,开始出现了。

当人类发现通过栽培植物也可以养活自己时,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性便大大减弱了。

这是人类一个划时代的新发现。

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根本差别在于,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是食物的生产者,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是食物的采集者。

于是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取代了旧石器时代的流浪团体,人类开始安稳地居住在一块土地上,畜养动物、栽培植物成为生活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t
originated from the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It began to take definite shapes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t enjoyed thriving development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1. The philosophy in pre-Qin times(先秦子学) 2. The orthodox philosophy during the Han Dynasty(两汉经学) 3. Metaphysics during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魏晋玄学) 4. The Buddhist philosophy 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隋唐佛学) 5. Neo-Confucianism in Song and Ming dynasties(宋明理学) 6. Application philosoph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明清实学)
Taoism: a school of thought by Lao Zi and
Zhuang zi.
Taoist doctrines:
The Dao is the course, the principle, the substance, and the standard of all things, to which all people must conform.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 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 Non-action: let things take their natural course and do nothing. (an attitude towards the world and political ideology)

Mohism:
a school of thought based on the teachings of Mo Zi.
Mohist doctrines:
It
Hale Waihona Puke cherishes universal love: if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loved one another, there would be no hatred, calamities, and hostilities. In politics and ethics, it advocates honoring virtuous people, opposing fatalism and aggressive wars, and upholding thriftiness.
An Overview of Chinese & Western Cultures:
Philosophy and Religions
Three philosophy systems in the world
Chinese
philosophy Western philosophy Indian philosophy
Legalism:
a school of thought begun by Han
Feizi. It espouses laying down laws to unify the thought of people, promoting agriculture to achieve affluence, waging wars to gain strength and power, and establishing a system of bureaucracy. The legalists also hold that contradiction is present everywhere, and the two sides of a contradiction are changeable.
2 . The orthodox philosophy during the Han Dynasty(两汉经学)
1.
The philosophy in pre-Qin times 21th century B.C.—221 B.C. (先秦子学)
The most influential schools: Confucianism Taoism Mohism Legalism

Confucianism:
Chinese Philosophy
The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It has its own distinguished features, unique concept systems and ways of expressio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Confucius doctrines:
Jen Li
the
doctrine of the golden mean
Influences
The
word “Confucian” can directly represent traditional Chinese life and culture. Confucianism is not confined to China.
a school of thought represented by Confucius and Mencius.
The teachings of Confucius:
core of thought; the words and deeds of Confucius (The Analec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