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精美课件(共126张PPT)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精美课件(共126张PPT)
主要作品:《竹里馆》《山居秋暝》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 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诗人 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 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 幅明丽的画图。
学习目标
1.会写“孙”字。(重点) 2.在读中感悟《山居秋暝》这首诗描绘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重点)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
能,激发对秋天的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理解词语
【暝】 【空山】 【新】 【竹喧】 【浣女】
课文结构
山居秋暝
空山、明月、松间 流、喧、归、动、下 留
静态 动态 归隐
诗中有画
课文主旨
《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 的绮丽风光和山中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 情山水田园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课堂小结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 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 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 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 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 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 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颔联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 然景物的幽静。明月的清辉从松林间隙照射下来,林地上 洒满了斑驳的光点;清冽的山泉,在山石间淙淙流泻,诗 人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巧妙地写出了山林的幽静。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古诗词三首ppt人教部编版共37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古诗词三首ppt人教部编版共37张PPT

-9-
1.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
诗人曾属“王孙”,来自官场、来自社会,而今别居辋川。从“误入尘 网中”到“复得返自然”,一个“自”字表达出诗人独特的“山居”领悟, 更显秋韵之图乃是对羁绊人性的官场社会的强烈反驳。“留”者“居”也, 而“山居秋暝”之“居”不仅有自然的深情召唤,更是诗人心灵的驻足。正 是在这种精神背景下,为世人所景慕的“春芳”在诗人眼中就显得不足为怪 了。
-24-
课堂小结: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欢声笑语,也会有忧 郁哀愁。李白在愁苦时写下了“白发三千丈,缘愁 似个长”,孟浩然在愁苦时也写下了“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的诗句,请大家课后去收集更多有 关愁苦的诗句,用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5-
长相思
“长相思”既是 这首词的题目,也 是词牌名。长相思 分为上阙和下阙两 个部分,内容多为 思念家乡或者思念 亲人。
-16-
解题
夜:夜晚;泊:停泊。 “枫桥夜泊”的意思是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 边。
泊 寺
-17-

-18-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19-
1.再读古诗,用一个字来表达你此刻的感受, 你想到的是什么呢?
愁 2.在诗中找一找,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 么?并用笔把它圈出来。 看到“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寒山寺” ,听到“乌啼、钟声”。
-26-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代大学士纳兰明珠的儿子,被 称为满清第一词人。他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曾两次随康熙 皇帝远行。
这首词就是纳兰性德陪同康熙皇帝出征山海关,祭祀长 白山的途中写的。

《古诗词三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精品PPT课件

《古诗词三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精品PPT课件

生气:朝气蓬勃的局面。
诗人在己亥年(1839年) 己亥杂诗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写的一组诗,共315首。 龚自珍
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 喑:沉默。
万马齐喑究可哀。 抖擞:振作。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不拘一格降人才。 降:降下。
译文: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西 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 么时候才能停止?
译文: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 醉了酒似的,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 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贪图享乐、醉生梦死的画面。诗人忧国忧民。
主题思想
《题临安邸》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是 作者林升看到国土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 却一味苟且偏安,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 愤恨而题写在墙壁上的心里话,表达了对 国家民族命运 深切忧虑。
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爱国情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
陆游
字务观,号放 翁。他的九千多首 诗中,始终贯串和 洋溢着爱国主义精 神。
走近作者
林升
字云友, 平阳(今属浙 江)人。生卒 年不详,大约 生活在孝宗朝 (1163-1189)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诗三首》都是以爱国为主题的诗,《示儿》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写给 自己的儿子 看的;《题 临安邸》是写在 旅店墙上 地方的一首诗;《己亥杂 诗》是诗人 己亥 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中的一 首。
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示儿》意象有九州、王师、家祭等;《题临安邸》意象有 山外山、楼处楼、西湖歌舞、暖风、游人等;《己亥杂诗》的意 象有九州、风雷、万马、天公等。三首诗都 表达了诗人浓浓的爱 国情怀。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古诗三首-PPT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古诗三首-PPT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 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 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对诗 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 “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 的决定。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 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 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 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 句。
词的上下两阕开头对仗,“一”字的运用, 有连续不绝的含义,使词风缠绵。而作者于 清丽自然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 细腻哀婉的人物内心世界和山高水长的场景 及气势庞大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将 它们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升华了羁旅怀乡的 主题,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长。
乡愁:
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 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 此声。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 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 起了灯。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 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 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 风朔雪之声的。
王安石曾于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遭到大 官僚的反对,没几年就被罢官了。后来又被重新任 命为宰相。
这首诗是他再次上任离开家乡金陵,路过京口, 停留在瓜洲时写的。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翻译: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 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句中提到了明月,一是因为诗人夜宿瓜洲,二是 月亮蕴涵着团圆之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2024/3/2
层次梳理
明月松林

山居之景
(动静结合) 明月清泉

清幽

秋 暝
浣衣之女
(隐居)
山居之人
(以动衬静)
渔舟之人
2024/3/2
主旨概括
此诗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柔和美好的风光和 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__山__水__田__园____ 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2024/3/2
2024/3/2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
2024/3/2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024/3/2
注释: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喧】声音喧哗。 【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尽。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
2024/3/2
泊船瓜洲
王安石
2024/3/2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们的心理。夜的 静谧更显出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睡意全无,思乡之情油然 而生。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乡的温暖、宁静和 祥和。“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是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 乡之情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完美版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完美版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 倍觉惆怅。“风一更,雪一更”描写荒寒 的塞外,暴风雪彻夜不停。夜的静谧凸显 了风雪声的聒耳,睡梦被打断,将士们的思 乡之情油然而生。“故园无此声”简单的 几个字将这里和家乡相比,更突出了将士 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词的上片用“山一程,水一程”的旅途上的 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用“风一更, 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的孤寂 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 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 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 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初读课文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 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理解诗句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 畔行,夜深千帐灯。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 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 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 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表示整夜风雪交加。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知识链接
• 纳兰性德
• 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 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 而改名纳兰性德。纳兰性德的词以 “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 “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 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 《侧帽集》《饮水词》等。
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
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 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 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 的不到50首,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初读课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课件(共215张PPT)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课件(共215张PPT)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
在今江苏苏州。
枫桥夜泊 ▲
点明时间。
[唐]张 继
张继 生卒年不详,唐代诗 人。他的诗多登临记行之作,不 事雕琢。有诗集《张祠部诗集》 流传后世,其中以《枫桥夜泊》 一首最著名。
山中的幽静。
() √
2.《枫桥夜泊》中诗人在寂静的夜里听到山寺钟
声,心中感到十分安慰。
( )×
3.《长相思》中词人巧用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
寂凄凉的思乡之情。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 夜泊》。
朗读指导:《山居秋暝》可采用对比朗 读的方式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静态描 写的诗句要读得轻缓一些,动态描写的诗句 要读得活泼一些。
词意:将士们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河, 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深,营地里上千顶帐篷 都亮着灯。风刮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 更,诗人被风雪交加的声音吵醒,不禁思念起故 乡来。因为故乡是那么温暖、宁静、祥和,哪有 这样的寒风朔雪之声。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 思念。出征塞外,面对“风一更,雪 一更”的荒寒景象,词人自然会想起 京师故园的温暖、宁静,不由得生发 无限乡愁。
所闻
钟声 (动)
以动衬静,表现出 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小结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表现出诗人怎样的 情感?
月 乌 霜 江枫 渔火 钟声
秋夜的寂静、 烘托 凄清、朦胧
羁旅者孤孑寂 寥、愁绪满怀
所见: 月落、江枫、渔火 所感: 霜满天 所闻: 乌啼、钟声
《枫桥夜泊》通过对深秋江边景物 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忧 愁的情怀。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张PPT)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张PPT)人教部编版
统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1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王维,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 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苏轼称 赞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张晓风《不朽的失眠》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
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枫桥夜泊
找一找:
【唐】张继
找出景物,描绘画面,组内交流。 想一想:
月落乌啼霜满天, 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
江枫渔火对愁眠。 悟一悟:
姑苏城外寒山寺, 诗人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读出这种情感。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意: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心中涌
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 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 不知如何表达。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意:带信的人将要出发的时候,我
却又打开了封好的信。
洛阳城里见秋风。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以使树叶黄落, 百花凋零,
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 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
• 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 边进发。深夜,将士们都住宿帐 篷, 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油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没 睡着,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而又宁静,是没 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全词共出现几种意象?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
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
唐代:韩愈、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
5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停泊)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①
[宋]王安石瓜洲:在长 Nhomakorabea京口:今江苏镇江江。北岸,扬
还 京口②瓜洲钟山一:今水南间京 ,州南面。
钟山③只隔市紫数金重山。山。
春风 又绿江南岸,
明月 何时照我还。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一水间” “只” “数重山”
离家近
王安石少怀大志,博学多思,随父宦游 各地,目睹了北宋“民劳财匮”,提出 了一个完整的新的思想体系,对后来学 术思想产生较大影响,也为其改革奠定 了基础。
——[唐]张籍
秋思
[唐]张籍
意万重:形容要
洛阳城表达里的见意秋思很风多,。
行人信:的欲复这人里作恐。指家匆捎书匆意说万不开封重尽信:拆,①把。开封。好的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王自22岁考中进士,踏入仕途。 1069-1076年,王安石两度为相。为改变 北宋“积贫积若非”的政治局面,王安 石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发动和 领导了一场社会变革运动。史称“熙宁 新法”。列宁称王为“中国十一世纪的 改革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此处“绿”字诗
人曾想过用“思到、家切
过、入、满”,为 什么诗人最后选
“绿”?
不能还

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 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 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 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 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 烈思乡情深深的震撼了我们。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山、水、灯、风、雪、
山水代表路途的艰辛, 风雪意象思乡之情。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你发现了什么?
• 词(长短句) • 两部分(上阕、下阕)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