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软组织检验(Parenchyma inspection)
WHO软组织肿瘤分类第四版(2013年)的学习体会

WHO软组织肿瘤分类第四版(2013年)的学习体会贡其星;范钦和【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3(029)006【总页数】4页(P587-590)【关键词】软组织肿瘤;WHO分类【作者】贡其星;范钦和【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6;R730.262002年,WHO出版《软组织与骨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册(第三版)[1]。
2013年初,WHO出版《软组织和骨肿瘤WHO 分类》(第四版)[2],仍由Fletcher等主编,其内容依据近年来对软组织肿瘤的新认识,调整了一些肿瘤的命名和分类,删除部分不合适的诊断名称,增加新的病理类型和形态学亚型内容,更新部分肿瘤的基因遗传学改变,也依据软组织肿瘤分类的习惯,将外周神经系统肿瘤重新划归软组织肿瘤分类,并增加胃肠间质肿瘤章节。
本文现就第四版中新增和变化较大的内容进行总结、比较和分析,作一概述。
1.1 纤维组织细胞肿瘤纤维组织细胞肿瘤章节变化较大。
原先的腱鞘巨细胞肿瘤和弥漫型巨细胞肿瘤,分别更名为腱鞘滑膜巨细胞瘤局限型和腱鞘滑膜巨细胞瘤弥漫型,其章节内容未作大改动。
第四版删除原来的多形性、巨细胞和炎症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未分化多形性肉瘤章节,增加一新章节,命名为未分化/未能分类肿瘤。
这是一组异质性肿瘤,也是一个排他性诊断,部分软组织肉瘤因无明确的分化方向或目前技术水平不能确定肿瘤的分化方向,统称为未分化软组织肉瘤(undifferentiated soft tissue sarcoma,USTS),目前其约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20%。
依其镜下形态,分为多形性未分化肉瘤、梭形细胞未分化肉瘤、圆细胞未分化肉瘤和上皮样未分化肉瘤。
多形性未分化肉瘤相当于以往的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圆细胞未分化肉瘤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年人,镜下见圆或卵圆形细胞成片排列,核质比高,相似于尤因肉瘤,但分子生物学检测提示二者不同,在圆细胞和梭形细胞未分化肉瘤中查见EWSR1基因和非ETS家族基因相融合,其是否是新的肿瘤类别尚有待以后证实。
2014IDSA实践指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诊断与管

2014 IDSA 实践指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诊断与管(转载 )发表者:潘荣峰188人已访问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 )发布了 2014年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诊断与管理指南,对2005年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
更新指南旨在为不同种类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SSTI )(包括从表浅感染至危及生命的感染,如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可行的建议,并强调了临床技能在促进S ST 的诊断、鉴别病原体和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方案等方面的重要性。
相关内容于2014年7月发表在《临床传染病》( Clin Infect Dis)上。
目前, SSTI 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若干研究显示,在过去的治疗中,SSTI 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
这些感染的病因学不同,导致出现了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
IDSA召集10位专家组成指南制定小组,旨在更新2005年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指南,专家组采用建议的评定、制定和评估分级(Grading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方法制定了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诊断与管理新指南。
更新指南主要就SSTI 诊断和管理的24个重要问题,提出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建议。
皮肤脓疱病和臁疮的合理评估和治疗.取脓疱病和臁疮皮肤病损处的脓液或渗出液进行革兰氏染色和培养,以帮助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β- 溶血性链球菌是否为感染的病原体,但是针对典型病例的治疗并没有合理的研究来支持(强建议,中证据质量)。
..对于大疱或非大疱脓疱病,可以采用口服或局部用抗生素治疗,但是口服疗法推荐用于有大量皮肤病损或暴发流行而对其他人造成影响的患者,以减少感染传播。
对于臁疮,需用口服抗生素治疗。
.①对于大疱或非大疱脓疱病,需用莫匹罗星或瑞他莫林治疗,用法为: 2 次/d ,连用 5 d (强建议,高证据质量)。
②脓疱病和脓疮的口服疗法疗程为7 d ,使用活性药物(常推荐口服青霉素)来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除非培养基中只有链球菌(强建议,高证据质量)。
软组织牵伸技术实验报告

软组织牵伸技术实验报告篇一:软组织牵伸技术实验报告摘要:软组织牵伸技术是一种通过外部工具或运动来扩张和组织周围软组织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研究软组织牵伸技术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减轻疼痛方面的有效性。
实验采用兔子作为实验动物,通过对兔子背部的软组织进行牵伸,观察其对局部血液循环和疼痛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软组织牵伸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正文:一、实验设计实验采用兔子作为实验动物,实验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兔子背部进行常规检查,确定实验区域。
第二阶段是通过软组织牵伸技术对实验区域进行扩张,观察其对局部血液循环和疼痛的影响。
实验采用以下器材:牵伸器、摄像头、记录仪、实验室设备。
二、实验过程1.实验区域确定在实验前,医生对兔子进行常规检查,确定实验区域。
医生在实验区域周围画出一定范围的边界,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实验器材准备在实验期间,医生将牵伸器插入兔子的背部,并记录兔子的反应。
医生还将摄像头和记录仪安装在实验区域周围,以便观察实验过程。
3.软组织牵伸技术在实验期间,医生使用软组织牵伸技术对实验区域进行扩张。
医生将牵伸器放松,然后逐渐加强牵伸力度,直到牵伸器到达实验区域的最大牵伸力度。
医生在牵伸过程中不断观察兔子的反应,记录兔子的反应数据。
4.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结束后,医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医生将记录的数据转换为图表,以方便分析和比较。
医生还将分析实验结果,以确定软组织牵伸技术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减轻疼痛方面的有效性。
拓展:软组织牵伸技术是一种通过外部工具或运动来扩张和组织周围软组织的方法。
这种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如肌肉萎缩、颈椎病、关节炎、慢性疼痛等。
软组织牵伸技术的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篇二:软组织牵伸技术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介绍了软组织牵伸技术的应用,通过实验研究展示了该技术对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影响。
实验采用体外实验方法,通过测量组织的形态、功能、力学特性等指标,评估了软组织牵伸技术对软组织生长、功能恢复等方面的改善作用。
软组织生物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软组织⽣物⼒学特性研究进展本⽂原载于《中华⾻科杂志》2017年第22期软组织⽣物⼒学主要研究⽣物软组织在⽣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学特性,包括应⼒-应变曲线、韧度、强度等⼀般⼒学特性及软组织特有的活性、粘弹性、各向异性等特征。
⾃创⽴以来,软组织⽣物⼒学⼀⽅⾯逐渐向微观探索,另⼀⽅⾯则通过系统地收集实验数据,不断完善各组织的本构⽅程和丰富软组织数据库[1]。
与⾻科临床紧密相关的软组织如⽪肤、肌⾁、神经、⾎管、肌腱和韧带等虽然解剖结构差异明显,但⼒学特点相似。
通常情况下,除了具有弹性固体材料的某些基本性质外,还体现出蠕变、应⼒松弛及应⼒-应变曲线滞后等粘性材料的⼒学特性。
这些性质已在⾻科临床实践中被⼴泛应⽤,如⼿术切⼝⽅向的选择应参考⽪肤张⼒分布的各向异性;不同软组织的蠕变和延展性能为创伤修复和组织移植提供依据;测量⽻状⾓可为肌⾁疾病诊断提供帮助等。
因此,了解和掌握软组织特性将有益于提⾼诊疗效率和改善疾病预后。
另⼀⽅⾯,软组织⼒学特性的研究有赖于各种在体、离体检测⼿段的发展。
最初,由于技术限制,软组织⽣物⼒学特性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对离体组织的⼒学加载测试,⽽随着各种实验条件的不断完善,软组织的研究也⽇趋深⼊,并逐渐向在体化、实时化、精准化发展[2,3]。
⽬前,临床上应⽤⼴泛的在体软组织检测技术可分为接触式和⾮接触式,接触式仪器如⽪肤压弹计,⾮接触式仪器如超声、MRI等的普及得益于各种辅助成像技术的发展,但软组织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应⽤仍远落后于其本⾝的发展。
对软组织⽣物⼒学原理的正确认识,有利于⾻科医师将现阶段相关研究成果更好地应⽤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对⾻科发展意义重⼤。
本⽂通过Medline、Web of Science、CNKI、万⽅数据库,以'muscle' 、'tendon' 、'ligament'、'skin' 、'nerve' 、'artery' 、'vein' 、'blood vessel' 、'biomechanics' 、'⽪肤' 、'肌腱' 、'肌⾁'、'韧带' 、'神经' 、'⾎管' '⽣物⼒学' 、'测试'作为关键词,检索2011年1⽉1⽇⾄2016年3⽉31⽇发表的国内、外相关⽂献,共查阅⽂献1 322篇,其中中⽂⽂献569篇,英⽂⽂献753篇。
软组织软科学创始人宣蛰人:判定腰椎管内外病变的三个实验!

软组织软科学创始人宣蛰人:判定腰椎管内外病变的三个实验!江怡推荐1、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精确鉴别确诊方法:脊柱侧弯Y+胸腹垫枕X+胫神经弹拨Z三项试验共有阳性体征,只能在腰3-骶1椎管内鞘膜外无菌性炎症病变脂肪结缔组织的化学性刺激,作用于神经根鞘膜外和硬膜外神经末梢引起的腰腿痛中出现。
常见的有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
2、脊柱侧弯Y试验要领:①足跟并拢不离地面,双腿双膝伸直,双臂放松自然下垂;②无痛状态脊柱略有前凸倾向;③医生面对患者背部,A手推按健肩向患侧,B手放在患髋外侧制动;④禁止患者主动侧弯,以免引起腰骶部深层肌肉牵拉性疼痛,造成假阳性;⑤当脊柱侧弯达到极限时,询问有无腰臀骶痛加重,令患者食指明确指出腰骶痛定位点;⑥询问下肢有无传导痛到达何处,有无麻刺感放射到足部;⑦AB手上下对调健侧检查,重复以上动作两次作为比较即可。
3、脊柱侧弯Y试验意义:腰3-骶1深部疼痛并发臀部及下肢传导痛或下肢麻刺感传导,必须结合XZ两项试验都阳性才能断定属于椎管内软组织损害性疾病;如歪向健侧引出疼痛传导+患者压痛点检查阳性与否,才能确诊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健侧患侧均引出传导痛者,可初步确定椎管内外混合型软组织损害;如果患侧弯曲引出下肢传导痛,而无腰骶深部疼痛者,则需要配合YZ检查才能确诊是否椎管内损害,如果XZ检查均阴性,则可判断为臀部软组织损害。
4、脊柱侧弯Y试验原理:由于腰神经根鞘膜外和硬膜外具有无菌性炎症病变产生化学性刺激的脂肪结缔组织,引起腰椎管软组织损害是引起腰腿痛的物质基础;促使椎管内一系列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厚钙化、骨质增生、椎管狭窄等机械性压迫刺激炎性脂肪结缔组织,加重椎管内软组织损害而导致疼痛加重。
当脊椎侧弯到达极限时,腰椎上下关节突相互缩叠,造成黄韧带相应鼓起,患病软组织会相应地接近,产生疼痛为Y试验阳性,结合XZ试验可确诊椎管内;如果Y试验阴性,疼痛反而减轻;是因为侧弯放松了椎管外软组织痉挛或挛缩,排除了它们的牵拉刺激,基本可以信赖,确诊椎管外软组织损伤。
病理学笔记(详细)之欧阳道创编

病理学笔记绪论一、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
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1、尸体剖验(autopsy):简称尸检,即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2、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细针吸取、搔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广为采用的方法,特别是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细胞学检查(cytology):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1、动物实验: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可以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的模型,并通过疾病复制过程可以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改变及疾病的转归。
2、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以研究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第一节适应适应:细胞和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
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缩(atrophy):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
病理改变:肉眼—小、轻;镜下—实质细胞缩小、减少;间质增生1、生理性萎缩:人体许多组织、器官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地发生生理性萎缩。
如老年性萎缩2、病理性萎缩:(1)营养不良性萎缩:可分为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和全身性营养不良萎缩,后者如:饥饿和恶性肿瘤的恶病质,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萎缩。
(2)压迫性萎缩:如:肾盂积水引起的肾萎缩。
(3)废用性萎缩:即长期工作负荷减少所引起的萎缩。
(4)神经性萎缩:如:神经损伤所致的肌肉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如:垂体肿瘤所引起的肾上腺萎缩。
二、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不是数目的增多)。
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造模观察指标的研究进展

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造模观察指标的研究进展摘要:急性软组织损伤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以基础动物实验来观察急性软组织损伤指标变化,是了解疾病发展过程的主要方式,本文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造模后观察指标进行了整理综述,为临床急性软组织损伤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1 软组织学观察指标1、1 软组织损伤证候指数肉眼观察指标评分是目前文献使用较多的标准?:主要从皮下瘀血(多量块状2分,少量点状1分,无瘀血0分);肌肉颜色(紫黯色深2分,黯红色浅1分,色泽正常0分);肌肉肿胀(明显肿胀2分,稍有肿胀1分,无肿胀者0分),活动障碍(明显跛行2分,稍有跛行1分,无跛行者1分)这四个方面进行评分。
由于此评分是肉眼进行观察,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客观准确性,实验时要用同一个人来进行肉眼评分,尽量把实验数据误差降到最低。
1、2 组织病理学检查先取已造模大鼠局部损伤的软组织,经浸泡固定、脱水、包埋,染色处理后,最终在光镜下进行观察。
光镜下观察主要内容有损伤组织内细胞排序有序程度,有无变性、坏死;间质内有无充血、水肿;有无炎细胞浸润;有无成纤维细胞增生等病变[1]。
雷蕾等[2]观察中药凝胶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
先取用中药凝胶治疗后大鼠受损部位组织,并在光镜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治疗后损伤组织内肌细胞恢复正常,无充血,间质无炎细胞浸润,无成纤维细胞增生。
证明中药凝胶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证明组织病理学检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损伤组织的愈合情况。
2 血液流学变化急性软组织损伤后,会致使机体血液处于高浓、粘、聚、凝状态[3]。
使得机体循环发生障碍,不利于软组织损伤恢复。
张根印等[4]观察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
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用外用膏治疗后能够明显降低损伤组织中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比、全血粘度比、血小板粘附率等指标,从而改善血液的高浓、粘、聚、凝状态,最终目的促进损伤组织的愈合。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精品)组织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 HE 染色法:又名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或粉红色。
PAS 反应:又名过碘酸希夫反应。
显示多糖和糖蛋白的糖链。
糖被强氧化剂过碘酸氧化后,形成多醛,后者再与无色的品红硫酸复合物(即希夫试剂)结合,形成紫红色反应产物第二章上皮组织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微绒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微细指状突起,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
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伸出粗而长的突起,中央有两条单独的微管。
纤毛可定向摆动,从而将粘附于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及有害物排1 / 9出。
质膜内褶: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胞质所形成的许多内褶,内褶间含有与其平行的长杆状线粒体,扩大了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
第三章结缔组织分子筛:由氨基聚糖与蛋白质共价键结合而成的聚合体。
大量蛋白多糖聚合体形成有许多微孔的筛状结构,称为分子筛。
小于微孔的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等可通过;而大于孔隙的大分子物质,细菌等则被阻挡。
趋化性:当受细菌产物,炎症变性蛋白等物质刺激后,细胞伸出伪足,沿这些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朝浓度高的部分定向移动,聚集到产生和释放这些化学物质的部位。
这种特性称趋化性。
第四章血液血象:血象是检查血细胞形态、数量、比例及血红蛋白数量的总称。
网织红细胞:新生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是从骨髓进入血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人体软组织的检验Chapter 3 The Parenchyma inspection第一节概述(Summarize)人体组织是重要的法医物证之一。
在凶杀、强奸、空难、纵火、斗殴、意外事故、交通肇事等现场,常遗留有组织、器官碎片等。
通过对各类人体组织的遗传标记分析,可以重建案件现场,为侦查线索提供,确定犯罪嫌疑人,为审判提供证据。
(Human tissue is one of important forensic biological evidence. In the scene of murder, rape, crash , arson, assault , accidents, traffic accident scene, etc., there usually exist the tissue or organ piec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genetic markers of human body tissue, there comes the trail to reconstruct crime scene, provide clues for the investigation, make the confirmation of suspects, supply the evidence of adjudgement.)人体组织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根据法医物证检验的特点将人体组织分为软组织(parenchyma)(皮肤skin、肌肉muscle、脏器organ等)、硬组织(hard tissue)(骨骼bone、牙齿tooth)和角化组织(keratinized tissue)(毛发hair、指甲fingernail、趾甲toenail等)。
法医物证鉴定可通过对人体组织遗传标记的测定而达到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的目的。
人体组织只要没有腐败,就可以从中提取DNA进行鉴定。
(Once there has no corruption of the human tissue, we can extract the tissue DNA for identification.)一. 软组织检验 (The Parenchyma inspection)(一)软组织的特性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enchyma)在交通肇事、碎尸、空难、爆炸等案件中,组织块是最常见的法医生物检材。
与其它法医生物检材一样,组织有其固有的形态结构特征,通过形态学、免疫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组织块的种类、种属、性别以及身份来源。
(Through the morphology, immun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molecular biology methods to determine tissue type, species, gender, and identity sources.)1.软组织的形态结构 (The morphostructure of parenchyma)组织经固定、切片、HE 染色可辨别为何种组织,如皮肤组织有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的表皮层结构,常附有真皮的毛囊和皮脂腺以及皮下脂肪组织。
有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是脑组织。
仅有浆液性腺泡的腺体为腮腺,有粘液性腺泡和浆液性腺泡混合结构者为颌下腺或舌下腺。
肝脏有肝细胞及胆管组成的肝小叶结构。
呈腺体细胞排列,其间有胰岛则为胰腺。
有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外膜四层结构则为消化道组织。
肾脏则有肾小球、肾小管结构。
通过对组织显微镜下形态结构的观察可确定为何种组织。
2.组织的ABH物质分布 (The ABH distribution of parenchyma)ABH抗原不仅存在于人类红细胞上,也存在于人体各种上皮组织、血管与淋巴管的内皮细胞、心内膜及神经组织的神经细胞与触突等。
用吸收法、解离法、红细胞粘附试验以及酶标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可对人体组织的 ABH 抗原物质进行测定。
3.各种因素对人体组织的影响 (Various factors on the impact of human tissues)人体组织细胞中的溶酶体含有丰富的蛋白水解酶及核酸酶,组织细胞失去生理功能后,胞浆内溶酶体破裂,释放出各种酶使组织细胞的蛋白质、核酸水解。
特别是在潮湿、高温等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大量细菌、真菌生长,可以加速组织的自溶和腐败,使组织形态结构改变、破坏,ABH血型物质破坏、酶活性丧失、DNA降解。
4.不同组织遗传标记具有同一性 (Different tissues have the same genetic markers)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的血型、酶型、DNA分型结果相同。
当组织发生癌变时,血型及DNA分型可能发生变化。
高度腐败的组织,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繁殖可产生获得性B物质,同时发生DNA的降解,影响DNA的分析。
(二)软组织检验的目的与要求(The purposes and requirements of parenchyma inspection.)组织作为重要的法医物证之一,检验的目的主要是进行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通过对案件现场组织的检验以解决个体的身份认定。
同其他法医生物检材的检验一样,组织的检验首先要确定是否是组织,是人体还是动物的组织,如果是人体组织,需要进行个人识别。
组织比其他生物检材更容易发生自溶和腐败。
在提取和送检组织材料时应注意(During the extraction and inspection of the parenchyma, there must be concerned):(1)尽快送检(Submission as soon as possible)(2)组织检材不能及时送检时应低温保存或干燥处理,充分干燥后保存。
所有的组织检料不能用甲醛固定(The tissue mustn’t be formalin fixated, dried and stored sufficiently would be the best method.) (3)不同组织中含蛋白酶量不同,自溶和腐败的速率有明显差异,例如肝脏、脾脏中核酸酶丰富,蛋白质、DNA降解较快,因此肝脏、脾脏一般不作为首要的取材部位。
肌肉组织,脑组织等是提取DNA的较理想的检材。
(Different tissue has different degradation rate, muscle and brain is the ideal samples to select DNA.)(三)确定是否是组织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tissue)发生碎尸、空难灾害事故时,组织块一般较大,肉眼就可以确定。
如果肉眼无法确定,可进行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显微镜观察即可确定是否为组织及何种组织。
(四)种属鉴定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the tissue)1.免疫学方法 (Immunological methods)用抗人血清与组织浸液做沉淀反应,凝集反应及酶免疫分析等。
一般用沉淀反应既简便又快捷。
2.分子生物学方法 (Molecular biology methods)人类的一些基因与动物不同,可用人类特异性 DNA探针分子杂交技术,或用人类特有序列作引物用PCR扩增组织DNA,观察是否有特异性扩增产物。
具体有下面一些方法:(1)根据 Alu 序列做种属鉴定;(2)根椐 28s rRNA 序列鉴定种属;(3)根据SON基因3’非编码区序列鉴定种属;(4)根据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进行种属鉴定。
(五)性别鉴定 (Gender identification)一些完整的组织,如子宫、前列腺、卵巢、睾丸等可以直接判定性别。
组织碎块的性别测定主要是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目前成熟的方法是对 Amelogenin 基因的扩增检测。
(六)组织块的个人识别 (The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parenchyma) 1.ABO血型测定 (ABO blood typing)(1)吸收试验将组织剪成碎块做吸收试验,可测定被检组织的ABO血型。
(2)解离试验组织剪碎后用10%蛋清粘附于载玻片上,或将组织匀浆后粘附于纱布上,用粘附有组织的纱布纤维做解离试验。
由于是将组织研碎后进行检验,组织细胞与组织中的血管、血窦及血管腔中的红细胞已相互混合,因此检测时不会受到组织中ABH物质多少或分泌状态的影响。
对组织中ABH物质检测时限的研究表明:空腔脏器的检出时限短于实质脏器。
肾、肠、食道等本身含有较多酶及一定量细菌,如胰腺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胰蛋白酶。
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血型抗原物质易被破坏。
(3)红细胞粘连试验组织块用甲醛固定后,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取切片三张,依次浸入二甲苯及乙醇中脱蜡,生理盐水洗涤,挥干后分别加抗-A,抗-B、抗-H血清覆盖切片组织,置保湿盒室温 1h,用生理盐水振荡洗涤三次,加小牛血清防止发生指示红细胞非特异性粘附。
室温5min 后直接按标记加相应1%指示红细胞1~2滴,置保湿盒室温反应30min,倾弃多余红细胞悬液,将组织贴面朝下,架于盛有生理盐水的塑料盒盖上,使盐水与组织接触,室温静置 5min,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指示红细胞粘附于组织细胞者为阳性反应,未粘附者为阴性反应。
(4)免疫组化法取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三张,脱蜡后,生理盐水洗涤,浸入0.01mol/L PBS液(含3%H2O2,pH7.4)10min,灭活组织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用生理盐水振荡二次,分别加单克隆抗-A、抗-B、抗-H 抗体,37℃湿盒中反应1h,用生理盐水振荡洗涤三次,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鼠 IgG 抗体,置37℃湿盒中反应1h,用生理盐水振荡洗涤三次,浸入DNB底物溶液中反应5min,水洗,干燥后封片,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阳性结果可见组织细胞染成深褐色,阴性结果呈浅黄色或不着色。
(5) ABO 基因分型提取组织 DNA 后可用 PASA(PCR allele–specific amplification)法,扩增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等位基因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ASO-PCR)等方法测定组织的ABO基因型。
2.同工酶测定 (Determination of isozyme)将人体组织制成匀浆,加样电泳,可测定PGM1,6PGD,ADA,AK,ESD,GLOI,DIA等酶型。
3.DNA分析 (DNA analysis)新鲜组织块、蜡块组织切片中均能提供DNA模板用于DNA多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