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的原则与方法

合集下载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1.精基准的选择
4) “自为基准”原则
图7-10 在自为基准条件下磨削车床床身导轨面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2.精基准的选择
5) 一定要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夹紧稳定 可靠,夹具结构简单,工人操作简便。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2.粗基准的选择
1) 若工件必须首先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 均匀,则应选择该表面为粗基准。
5.加工方法要与工厂现有生产条件相适 应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三、加工阶段的划分
1.粗加工阶段 2.半精加工阶段 3.精加工阶段 4.光整加工阶段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有:
1)为了保证加工质量。 2)可以及早发现毛坯缺陷,以便及时报废
或修补,避免继续加工造成浪费。 3)可以合理使用机床设备。
图7-11 床身加工粗基准的两种方案比较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2.粗基准的选择
1) 若工件必须首先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 均匀,则应选择该表面为粗基准。
图7-11 床身加工粗基准的两种方案比较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2.粗基准的选择
2) 在没有要求保证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的情况 下,若零件的所有表面都要加工,则应以加工余 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四、工序内容的合理安排
1.工序集中
如果在每道工序中所安排的加工内容多, 则一个零件的加工就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 里完成,这样,工艺路线短,工序少,称 为工序集中。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四、工序内容的合理安排
2.工序分散
如果在每道工序中所安排的加工内容少, 把零件的加工内容分散在很多工序里完成, Leabharlann 工艺路线长,工序多,称为工序分散。

第7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第7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毛坯上未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 准的为粗基准 。 精基准:经过机械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 准的为精基准。 选择顺序:先选择精基准定位把工件加 工到设计要求,然后考虑选择粗基准定 位,把用作精密基准的表面加工出来。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对于有不加工表面的工件,为保证 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要求,一般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外圆表面加工方案
1)粗车-半精车-精车 ——软 2)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软、硬 3)粗车-半精车-精车-精细车(金刚车) ——有色金属
孔加工方案
1)钻-(扩)-粗铰-精铰:非旋转体上小孔 2)钻-(扩)-拉 :大批量 3)粗镗-半精镗-精镗 : 箱体上孔 4)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淬硬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3、机械加工工序卡
五、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与步骤
1.原则 :保质、高效、低耗。 2.步骤: 1)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 2)选择毛坯。 3)选择定位基准。 4)拟定工艺路线。 5)确定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
五、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与步骤
1.原则 :保质、高效、低耗。 2.步骤: 6)确定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7)确定个工序的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 和辅助工具。 8)填写个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9)填写工艺文件。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2)如果要保证某加工表面(相对重要 表面)切除的余量均匀,应选该表面作 粗基准 。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3)为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 余量,应选择毛坯余量小的表面作粗基 准。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4)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尽可能平整, 不能有飞边、浇注系统、冒口或其它缺 陷,以便使工件定位可靠,夹紧方便。 (5)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基准表面只能 使用一次。

机械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

机械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

机械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
首先,工艺合理性是机械加工顺序安排的基本原则之一、工艺合理性要求在加工过程中合理安排各道工序的先后顺序,使得加工过程能够简化并提高效率。

具体来说,应当先选择先加工内孔、槽口等边界形状明确的特征部分,以确定整体的尺寸和位置,然后再选取其他特征进行加工。

同时,根据加工精度要求,合理选择加工顺序,避免后续工序对前面加工好的尺寸产生影响。

其次,加工效率也是加工顺序安排的重要原则。

加工效率关系到生产周期和成本,因此需要根据生产目标和工艺条件,合理安排加工顺序,尽量减少加工时间和能耗。

一般来说,应当将相似工艺的工步尽量集中在一起,减少上下料和调整机床的时间。

第三,质量要求是机械加工顺序安排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加工顺序应当按照确保产品质量的原则来安排。

例如,在一些情况下,为了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可以在其他工序之前进行粗加工,然后再进行精加工。

此外,为了避免加工过程中积累的误差,应当根据工艺要求,合理分配加工余量,逐步完善工件尺寸。

最后,经济性也是加工顺序安排的考虑因素之一、经济性要求在保证产品质量和交货周期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来说,应当合理安排工序的顺序,以减少加工误差和工装调整次数,利用设备的高效率、高精度性能。

此外,还需要根据产品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合理进行产品批量生产和加工任务分配,提高产能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综上所述,机械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主要包括工艺合理性、加工效率、质量要求和经济性。

只有在合理安排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机械加工的最佳效果。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第一节工艺规程概述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一)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一台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元器件、标准件、工具、工装、设备的购置、运输、检验、保管,专用工具、专用工装、专用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等生产准备工作和毛坯制造、零件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产品装配与调试、性能试验以及产品的包装、发运等工作。

(二)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能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方法来完成。

因而工艺过程又可具体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特种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装配等工艺过程。

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加工对象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成为成品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若干个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

1.工序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点是否改变和加工是否连续。

这里的连续,是指工序内的工作需连续完成,不能插入其它工作内容或者阶段性加工。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经济核算的基本单元。

工序又可细分为安装、工位、工步、走刀等组成部分。

2.安装安装是指工件(或装配单元)通过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3.工位工位是指在一次装夹中,工件在机床上所占的每个位置上所完成那一部分工序。

4.工步工步是指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续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和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工步是构成工序的基本单元。

5.走刀走刀是指刀具相对工件加工表面进行一次切削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

每个工步可包括一次走刀或几次走刀。

二、工艺规程的作用和类型(一)工艺规程的作用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生产的主要工艺文件,是加工、检验验收、生产调度与安排的主要依据。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四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四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应尽量减小加工面积 支座底面设计为中凹可减少加工量,提高支撑精度和稳定性。
三、要考虑生产类型与加工方法
箱体零件: 单件小批时(a),其同轴孔的直径应设计成单向递减的,以便 在镗床上通过一次安装就能逐步加工出各孔。 大批生产时(b),为提高生产率,一般用双面联动组合机床加 工,这时应采用双向递减的孔径设计,用左、右两镗杆各镗两 端孔,以缩短加工工时。
床身导轨面自为基准
(4)互为基准原则
对工件上的两个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很高的表面,互相作为 定位基准,反复进行加工。
优点: 可使两个加工表面间获得高的位置精度。 如:内外圆面同轴度要求比较高的套类零件的加工安排
第二节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制订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保证位置精度原则
0.16-0.01
加工方法 钻 扩
铰 拉

孔的加工方法
加工性质
加工经济精度(IT)
实心材料
12-11
粗扩
12
精扩
10
半精铰
11-10
精铰
9-8
细铰
7-6
粗拉
10-9
精拉
9-7
粗镗
12
半精镗
11
精镗
10-8
细镗
7-6
表面粗糙度Ra
20-2.5 20-10 10-2.5 10-5 5-1.25 1.25-0.32 5-2.5 2.5-0.63 20-10 10-5 5-1.25 1.25-0.32
加工方法
外圆加工的方法
加工性质
加工经济精度(IT) 表面粗糙度Ra(um)
车 外磨 研磨 超精加工
粗车 半精车
精车 金刚石车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的原则与方法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的原则与方法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的原则与方法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是指根据产品的加工要求、工艺性能、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产品加工的详细步骤和工艺参数,以实现高效、经济地完成产品加工的过程。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方法,下面对其进行详细探讨。

一、原则1.经济性原则: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首要考虑的是经济性原则,即通过合理的工艺路线设计和参数选择,以尽量减少制造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具体体现在工艺路线的选择上,应选择能同时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和经济性要求的路线。

2.合理性原则: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应尽量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确保加工过程的合理性。

例如,要根据工艺性能要求选择适宜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

3.可行性原则: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要考虑生产条件的可行性,包括设备设施、材料选择等因素。

要能够在现有设备和技术条件下实施,并具有合理的可行性。

4.规范性原则: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要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例如,符合产品标准要求、工艺过程的操作规范等。

二、方法1.分析产品要求:首先需要详细分析产品的加工要求,包括尺寸、形状、精度、表面质量等要求,以确定加工工艺的关键特点和难点。

2.选择加工方法:根据产品要求和加工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包括切削加工、磨削加工、成形加工等。

3.确定工艺路线:根据产品的加工要求、加工方法等因素,确定产品的加工顺序和工序。

要根据加工过程的依赖关系,避免出现不能回转的工序,尽量减少工序的数量。

4.选择工艺参数:根据产品要求和加工方法,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磨削粒度等。

要通过试验和经验总结,确定合适的参数范围,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5.确定工艺装备:根据产品要求和加工工艺路线,确定所需的工艺装备和设备。

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功能和适应性,满足产品加工的要求。

6.评估工艺方案:根据经济性、合理性、可行性和规范性原则,对制定好的工艺路线进行评估和比较。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1.工艺规程的作用①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条件;②工艺规程是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工作的依据;③工艺规程是新建或扩建工厂及车间的基本资料。

2.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①技术上的先进性②经济上的合理性③良好的劳动条件3.制订工艺规程所需的原始资料①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②产品验收的质量标准③产品的生产纲领④毛坯资料⑤现场生产条件⑥工艺规程设计时应尽可能多了解新工艺、新方法4.工艺规程的制订步骤4.1零件的工艺分析1)零件技术要求分析①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②主要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③主要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④各加工表面粗糙度以及表面质量方面的其它要求⑤热处理及其它技术要求2)对零件图具体技术分析:①零件的视图、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是否齐全②零件图所规定加工要求是否合理③零件的选材是否恰当3)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①机械零件的结构,由于使用要求不同而具有各种形状②在分析零件的结构时,不仅要注意各物体表面本身特征,而且要注意这些表面的不同组合③在研究零件结构时,要注意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4.2选择毛坯类型1)毛坯种类的选择:由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零件结构形状的尺寸大小,零件的生产纲领以及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可能性决定。

2)确定毛坯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毛坯形状和尺寸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为使加工时工件安装稳定,有些铸件毛坯,需要铸出工艺凸台②为了保证零件加工质量和加工方便,常将一些零件作成一个整体毛坯,加工到一定形状后再切割分离。

4.3选择定位基准按照基准的选择原则,必须选择好各道工序的定位基准。

4.4工艺路线的拟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和方案的选择,加工阶段的划分,确定工序的分散与集中,加工顺序安排和热处理安排等。

1)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的选择选择表面加工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根据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尽可能采用经济加工精度方案经济加工精度:是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包括完好的机床设备、必要的工艺装备、标准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耗用时间和生产费用)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通常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不同的生产类型对工艺规程的要求也有所不 同,例如大量生产可能更注重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而成批生产则可能更注重批次质量和产品的一致 性。
毛坯种类和材料
毛坯种类
毛坯是机械加工的起点,不同的毛坯种类对后续的工艺流程有着显著的影响。例如,锻 件和铸件通常需要经过粗加工和热处理等工序,而型材和板材则可以直接进入精加工环
节。
材料选择
材料的选择不仅影响到毛坯的制造方法和成本,还影响到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刀具选择、 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等参数。不同材料对加工参数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材料选择对工艺
规程的制定至关重要。
制造条件与生产类型
制造条件
企业的制造条件包括设备、工装、技术水平、生产环境等因素,这些条件对工艺规程的制定有着直接的影响。例 如,设备精度、刀具寿命和工人技能水平都会影响到加工质量和效率。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汇报人: 2023-12-11
目录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述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内容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依据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程序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实例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发展趋势
0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 艺文件,是机械制造企业进行生产准备、生产计划、工艺管 理、技术检查、安全生产等各项技术工作的主要依据。
生产类型与制造策略
生产类型与制造策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例如,对于单件生产,可能更注重工装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便快速 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而对于大量生产,则可能更注重生产线的自动化和连续性,以提高生产效率。
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的原则与方法
6.6.2 工艺阶段的划分
•3、精加工阶段 本阶段的作用是使零件主要表面的加工达到图样要求。
此阶段切去的余量很少。
•4、光整加工阶段 本阶段的作用是提高加工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减小加工面粗糙度值,一般不用来纠正形状误差和位 置误差。主要适于公差等级在IT6以上,粗糙度值Ra 在0.2μm以下的表面。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 的原则与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8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的原则与方法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PPT文档演模板
•本课题重点与难点 •制定加工工艺路线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工艺阶段的划分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的原则与方法
6.6.1 制定加工工艺路线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工艺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加工阶段:
•1、粗加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作用是切去大部分加工余量,为半精
加工提供定位基准和均匀而适当的余量。此外,应注 意提高生产率。
•2、半精加工阶段 本阶段的作用是为零件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好准
备(达到一定的精度、粗糙度和精加工余量)并完 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如钻孔、攻螺纹、铣键槽 等),一般在热处理前进行。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的原则与方法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8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的原则与方法
• 制定工艺路线时,必须充分考虑采用确保产品质量, 并以最经济的办法达到所要求的生产纲领的必要措施, 即应该作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并有良好、 安全的劳动条件。路线制定的原则与方法
6.6.2 工艺阶段的划分
• 零件加工时,一般不是依次加工完各个表面,而是 将各表面的粗、精加工分开进行,为此,通常将整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