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实验总结报告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一一、实验目的:1.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和日常维护;2.了解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al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stp的基本配置步骤;3.了解vlan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vlan的基本配置步骤。
二、实验要求:1.根据实验的任务要求,参考实验指导材料,完成实验,输入操作命令,观察输出结果,详细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结果;2.在两台交换机的相应端口上开启STP,避免环路的出现,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结果;3.两台交换机分别划分两个valn:vlan10、vlan20,要求同vlan能够跨越交换机互通,详细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结果。
三、实验原理:1.STP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本定义:STP(Spanning-Tree Protocol),中文称生成树协议作用是能够发现并自动消除冗余网络拓扑中的环路。
它由规范IEEE 802.1D 规定,是指通过生成树的算法,暂时切断所有冗余的连接,使网络拓扑生成一个树的结构,消除网络循环,即保证从树的一点到其它任何一点只有一条路径。
STP 使用一种称为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 (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 ),它携带一些必要的信息在整个网络中进行多目广播,通过BPDUs的信息,完成生成树。
基本原理:①所有连接的网桥通过多播发送BPDUs,通告自己的网桥ID,找到具有最低网桥ID 网桥,并选举这个网桥为根网桥(Root),即“树干”;②计算非根网桥到根网桥的路径开销(cost),选择与根网桥连接的具有最低开销的端口为根端口(root port );③选择其他网桥到根网桥具有最低路径开销的端口为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该网桥为指定网桥(designated bridge ),其他与根网桥相连的端口为非指定端口(Nondesignated port);④设置根端口、指定端口转发数据(forwarding) ,非指定端口阻塞(blocking) 。
通信技术实习报告

通信技术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本次通信技术实习是作为我大学学习的一部分,目的是让我们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并且了解通信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我所参与的实习项目是在一家知名电信公司的研发部门,主要负责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与开发。
二、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从事手机信号优化方面的工作。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信号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成为了用户关注的重点。
我的任务是借助公司提供的专业软件和硬件工具,对不同地区的手机信号进行测试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首先,我了解了手机信号的传输原理和技术指标。
手机信号通过基站发送出去,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建筑物、地形、天气等。
因此,了解这些因素对信号质量的影响,对优化信号非常重要。
然后,我利用公司提供的测试工具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测试。
我选择了城市、农村和山区等不同地域进行测试,以了解不同环境下的信号各方面表现。
通过测试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发现在一些特定环境下,信号质量存在一些短板,导致用户在通话质量、上网速度等方面受到困扰。
接下来,我结合自己的测试数据,分析了信号优化的可能方向。
通过与导师的讨论和研究,我提出了一些信号优化的建议。
例如,在城市部署更多的基站以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在山区采用更高功率的传输设备以提高信号穿透力等。
三、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中,我不仅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测试技巧,还培养了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首先,实习让我意识到通信技术的重要性。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通信技术正是支撑其稳定运行的基石。
了解通信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对我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其次,实习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是一个初步的认识,真正的深入了解需要借助实践。
通过实习,我发现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解决。
最后,实习让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信实习报告八篇

通信实习报告八篇通信实习报告八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通信实习报告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信实习报告篇11.实习单位简介:新乡移动通信公司简介:新乡移动通信公司作为河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的分公司,于1999年10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并在境外(香港、纽约)成功上市。
公司担负着新乡境内国家数字移动通信骨干网的规划建设和发展运营工作,现已建成覆盖范围广、业务品种多、通信质量高的综合通信网络,主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除了向客户提供基本的话音服务外,还提供短信息、彩铃、彩信、手机银行等多种增值业务和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全国范围的服务品牌,开通的网号为139、138、137、136、135、134(0至8号段)。
截止目前,新乡移动的网络容量达到125万门,全市移动通信基站达到460个,网络覆盖了新乡市区和八县(市)的所有宾馆酒店、大型商场、重点乡镇、高速公路、铁路干线及主要旅游景区,并与世界上191个国家和地区的243个移动通信运营商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并与79个国家和地区的65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漫游,国际短信共通达106个国家和地区的214家运营商。
新乡移动的营业网点遍布城乡,全市共150多个市、县、乡营业厅,服务本地客户达100余万户,并为市里的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及防汛抢险提供应急移动通信保障。
公司面向社会开通了1860、1861人工和自动服务热线,全天候24小时为广大客户提供业务咨询、话费查询、投诉受理等服务。
公司大力弘扬“改革创新、只争朝夕、艰苦创业、团队合作”的企业精神,以推进全市信息化建设为己任,不断满足客户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持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巩固和提高领先优势,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努力为新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通信实验报告范文

通信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通信实验引言: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探究通信原理以及了解一些常用的通信设备。
实验目的:1.了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学习通信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
3.探究不同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实验材料和仪器:1.两台电脑2.一个路由器3.一根以太网线4.一根网线直连线实验步骤:1.首先,将一台电脑与路由器连接,通过以太网线将电脑的网卡和路由器的LAN口连接起来。
确保连接正常。
2.然后,在另一台电脑上连接路由器的WAN口,同样使用以太网线连接。
3.确认两台电脑和路由器的连接正常后,打开电脑上的网络设置,将两台电脑设置为同一局域网。
4.接下来,进行通信测试。
在一台电脑上打开终端程序,并通过ping命令向另一台电脑发送数据包。
观察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延迟情况。
5.进行下一步实验之前,先断开路由器与第二台电脑的连接,然后使用直连线将两台电脑的网卡连接起来。
6.重复第4步的测试,观察直连线下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延迟情况。
实验结果:在第4步的测试中,通过路由器连接的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较高,延迟较低。
而在第6步的测试中,通过直连线连接的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延迟较高。
可以说明路由器在数据传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
讨论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对通信原理进行了实际的验证。
路由器的加入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使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更加高效。
而直连线则不能提供相同的效果,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延迟较高。
因此,在实际网络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路由器进行数据传输。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实验中使用的设备和网络环境可能会对实际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实验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延迟可能受到网络负载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数据通信实习报告

数据通信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是在浙江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完成数据通信方面的实习。
实习
主要以实验室为实习基础,在实习期间,对公司正在开发的局域网数据通
信系统做详细研究,完成实验室里针对数据通信的网络实验,实验以实现
简单的UDP通信和TCP报文序列发送为主要实验内容,实习周期为两个月,时间从2024年1月1日到2024年3月1日。
二、实习内容
1.实验室整体设备介绍:
实验室内的设备包括两台计算机、一台网络打印机、一台网络路由器、一台数据交换机、一台服务器以及一个集线器,所有设备均是该实验室的
主要设备。
2.硬件设备以及实验环境介绍:
实验期间,依据实验室要求,将两台电脑安装了:网络操作系统(Ubuntu)、网络调试软件(Wireshark)和网络虚拟机(Virtualbox),以及其它必要的软件;同时,将网络路由器和数据交换机进行了IP地址
划分和设置,并且连接计算机,最终形成了实验环境。
3.所做实验项目介绍:
(1)UDP数据通信实验:通过实验室提供的计算机,实现两台计算
机之间的UDP数据通信,即使用UDP协议发送数据,最终实现数据在发送
方和接收方的传输。
通信技术实习报告【五篇】

通信技术实习报告【五篇】【篇一】通信技术实习报告实习目的:为巩固通信工程专业的主业知识,提高对实际操作生产技能的认识,加深对通信相关产品和生产流程的具体,了解更多的关于通信方面课本以外的知识,为以后对本专业课的学习有更好的帮助。
前言:通过近一周的学习,我们从感性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的确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次参观实习丰富了本人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本人观察能力,开阔了视野,并使我对以后的工作有了定性的认识,真是让我收获颇多。
现将本次实习就参观实习内容、实习收获、以及未来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此次感想等三方面作以总结。
准备工作:9月1日这一天我们参加了认识实习动员大会,会上带队老师给我们详细说明了实习时的注意事项等各项事宜和这几天实习的统一安排,并鼓励大家见习时要勤于向技术人员提问,希望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对本专业有更好更深入的了解。
一、参观实习内容1.中国地质大学通信系统实验室9月2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坐车前往中国地质大学,去参观那的通信系统实验室。
在那里我们了解到中国地质大学通信系统实验室是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重要通信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基地,集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开放性实验室。
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为校企共建提供一个合作交流平台。
系统的总目标是建成实验平台。
在跟随老师参观的同时,内部老师介绍到该通信实验系统由华为公司的metro系列光传输产品、c&c08程控交换机、ma5300宽带设备、h3c二层和三层数据通信设备、无线接入等五大硬件平台和专用通信软件组成。
各平台在专用软件(e-bridge、tXX等)的支持下既可以开设独立实验,又可以开设系统性实验,提供多种端到端的通信解决方案,可同时容纳35位同学上机操作。
依托此平台可完成通信及信息专业的教学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及科学研究等。
该平台可涵盖的课程:接入网技术、程控交换、光纤通信、sdh、计算机通信网、信息管理与安全、电信信令与通信协议、多媒体通信、语音处理、图像处理、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电磁场与电磁波等。
通信技术实习报告

通信技术实习报告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有幸在一家知名通信技术公司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了解了通信技术行业的发展现状,学习了各种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同时也参与了一些项目的实践操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首先,我所在的公司主要从事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在实习期间,我了解到移动通信技术正在不断向5G时代迈进,这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
5G技术将大大提高通信速度和带宽,为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我参与了公司的一个5G应用实验项目,深刻感受到了5G技术的强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其次,我还了解到了光纤通信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光纤通信作为目前最先进的通信技术之一,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长途通信、宽带接入等领域。
我在实习期间参与了一个光纤通信网络的规划与建设项目,深入了解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最后,在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参与了一个无线网络优化项目,深入了解了无线信号的传输特点和优化方法,对无线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不仅对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相信,通信技术行业将会在未来发展得更加繁荣,我也会在这个行业中不断努力,为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让我收获颇丰。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移动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日新月异。
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测量,加深对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和特点的认识。
二、实验设备1、移动通信实验箱2、频谱分析仪3、信号发生器4、示波器5、计算机及相关软件三、实验原理1、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通常由移动台、基站、移动交换中心和传输链路等部分组成。
移动台是用户终端设备,基站负责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移动交换中心用于控制和管理整个通信网络,传输链路则负责信息的传输。
2、无线信号传播模型在移动通信中,无线信号的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多径衰落等。
常用的传播模型有自由空间传播模型、OkumuraHata 模型等。
3、调制与解调技术调制是将数字或模拟信号变换为适合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形式,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等。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移动通信系统的搭建按照实验设备的说明书,连接好移动通信实验箱、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等设备,构建一个简单的移动通信实验系统。
2、信号发射与接收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信号,作为发射信号。
通过移动通信实验箱将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和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在接收端,使用天线接收信号,经过解调、滤波等处理后,使用示波器观察接收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3、路径损耗测量在不同的距离上测量接收信号的强度,计算路径损耗,并与理论模型进行对比。
4、多径衰落观察通过改变实验环境中的障碍物和反射物,观察接收信号的多径衰落现象,分析其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5、调制方式的性能比较分别采用 ASK、FSK 和 PSK 等调制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测量误码率等性能指标,比较不同调制方式的优缺点。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路径损耗测量数据记录在不同距离上的接收信号强度,并绘制路径损耗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FEI UNIVERSITY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题目: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系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专业班级: 11通信工程(1)班学号: 1105021006 姓名:郭丽丽导师:桂金瑶成绩:2014年 11月19 日一、VLAN1、VLAN的基本概念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
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组逻辑上的设备和用户,这些设备和用户并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根据功能、部门及应用等因素将它们组织起来,相互之间的通信就好像它们在同一个网段中一样,由此得名虚拟局域网。
VLAN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和第3层,一个VLAN就是一个广播域,VLAN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第3层的路由器来完成的。
与传统的局域网技术相比较,VLAN技术更加灵活,它具有以下优点:网络设备的移动、添加和修改的管理开销减少;可以控制广播活动;可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2、目的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的目的非常的多。
通过认识VLAN 的本质,将可以了解到其用处究竟在哪些地方。
第一,要知道192.168.1.2/30和192.168.2.6/30都属于不同的网段,都必须要通过路由器才能进行访问,凡是不同网段间要互相访问,都必须通过路由器。
第二,VLAN本质就是指一个网段,之所以叫做虚拟的局域网,是因为它是在虚拟的路由器的接口下创建的网段。
第三,将在交换机的层次上阐述VLAN的目的。
在现实中,由于很多原因必须划分出不同网段。
比如就简单的只有销售部和企划部两个网段。
那么可以简单的将销售部全部接入一个交换机,然后接入路由器的一个端口,把企划部全部接入一个交换机,然后接入一个路由器端口。
这种情况是LAN。
然而正如上面所说,如果路由器就一个用于终端的接口,那么这两个交换机就必须接入这同一个路由器的接口,这个时候,如果还想保持原来的网段的划分,那么就必须使用路由器的子接口,创建VLAN.综上,当一个交换机上的所有端口中有至少一个端口属于不同网段的时候,当路由器的一个物理端口要连接2个或者以上的网段的时候,就是VLAN发挥作用的时候,这就是VLAN 的目的。
3、VLAN的优点静态VLAN的优缺点:可以说静态VLAN与基于端口的VLAN有一丝相似之处,用户可在交换机上让一个或多个交换机端口形成一个略大一些的虚拟局域网。
从一定意义上讲静态虚拟局域网在某些程度上弥补了基于端口的虚拟局域网的缺点。
缺陷方面,静态VLAN虽说是可以使多个端口的设置成一个虚拟局域网,假如两个不同端口、不同虚拟局域网的人员聚到一起协商一些事情,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因为端口及虚拟局域网的不一致往往就会直接导致某一个虚拟局域网的人员就不能正常的访问他原先所在的VLAN之中(静态虚拟局域网的端口在同一时间只能属于同一个虚拟局域网),这样就需要网络管理人员随时配合及时修改该线路上的端口。
动态VLAN的优缺点:与上面两种虚拟局域网的组成方式相比动态的虚拟局域网的优点真的是太多了。
首先它适用于当前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其次,当用户有需要时对工作基点进行移动时完全不用担心在静态虚拟局域网与基于端口的虚拟局域网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动态的虚拟局域网中出现,因为动态的虚拟局域网在建立初期已经由网络管理员将整个网络中的所有MAC地址全部输入到了路由器之中,同时如何由路由器通过MAC地址来自动区分每一台电脑属于那一个虚拟局域网,之后将这台电脑连接到对应的虚拟局域网之中。
说起缺点,动态的虚拟局域网的缺点跟本谈不上缺点,只是在VLAN建立初期,网络管理人员需将所有机器的MAC进行登记之后划分出MAC所对应的机器的不同权限(虚拟局域网)即可。
4、VLAN的标准对VLAN的标准,我们只是介绍两种比较通用的标准,当然也有一些公司具有自己的标准,比如Cisco公司的ISL标准,虽然不是一种大众化的标准,但是由于Cisco Catalyst 交换机的大量使用,ISL也成为一种不是标准的标准了。
· 802.10标准在1995年,Cisco公司提倡使用IEEE802.10协议。
在此之前,IEEE802.10曾经在全球范围内作为VLAN安全性的同一规范。
Cisco公司试图采用优化后的802.10帧格式在网络上传输FramTagging模式中所必须的VLAN标签。
然而,大多数802委员会的成员都反对推广802.10。
因为,该协议是基于FrameTagging方式的。
· 802.1Q在1996年3月,IEEE802.1Internetworking委员会结束了对VLAN初期标准的修订工作。
新出台的标准进一步完善了VLAN的体系结构,统一了Frame-Tagging方式中不同厂商的标签格式,并制定了VLAN标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形成的802.1Q的标准在业界获得了广泛的推广。
它成为VLAN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802.1Q的出现打破了虚拟网依赖于单一厂商的僵局,从一个侧面推动了VLAN的迅速发展。
另外,来自市场的压力使各大网络厂商立刻将新标准融合到他们各自的产品中。
5、VLAN的发展趋势在宽带网络中实现的VLAN基本上能满足广大网络用户的需求,但其网络性能、网络流量控制、网络通信优先级控制等还有待提高。
前面所提到的VTP技术、STP技术,基于三层交换的VLAN技术等在VLAN使用中存在网络效率的瓶颈问题,这主要是IEEE802.1Q、IEEE802.1D协议的不完善所致,IEEE正在制定和完善IEEE802.1S(Multiple Spanning Trees)和IEEE802.1W(Rapid Reconfiguration of Spanning Tree)来改善VLAN的性能。
采用IEEE802.3z和IEEE802.3ab协议,并结合使用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处理器或者网络处理器而研制的吉位VLAN交换机在网络流量等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大大提高了VLAN 网络的性能。
IEEE802.1P协议提出了COS(Class of Service)标准,这使网络通信优先级控制机制有了参考。
6、配置 VLAN实验实验中S3、R1、R3、S4模拟为主机迚行测试。
其中S3属亍VLAN3、R1、R3属于VLAN4、S4属亍VLAN5。
配置号码连续的多个VLAN的方式有两种。
实验中分别演示。
定义VLAN不接口的对应关系也有两种方式,实验中分别演示。
[S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3[S1-GigabitEthernet0/0/13]port link-type access[S1-GigabitEthernet0/0/13]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S1-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access[S1-GigabitEthernet0/0/1]vlan 3[S1-vlan3]port GigabitEthernet0/0/13[S1-vlan3]vlan 4[S1-vlan4]port GigabitEthernet0/0/1[S1-vlan4]vlan 5[S2]vlan batch 3 to 5[S2]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3[S2-GigabitEthernet0/0/3]port link-type access[S2-GigabitEthernet0/0/3]port default vlan 4[S2-GigabitEthernet0/0/3]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4[S2-GigabitEthernet0/0/24]port link-type access[S2-GigabitEthernet0/0/24]port default vlan 5VLAN配置拓扑图二、IPv4静态路由配置实验1、静态路由的概念静态路由是指由用户或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
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信息在缺省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路由器。
当然,网管员也可以通过对路由器进行设置使之成为共享的。
静态路由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网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网络管理员易于清楚地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便于设置正确的路由信息。
在一个支持DDR (dial-on-demand routing)的网络中,拨号链路只在需要时才拨通,因此不能为动态路由信息表提供路由信息的变更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也适合使用静态路由。
2、静态路由的优缺点优点:使用静态路由的一个好处是网络安全保密性高。
动态路由因为需要路由器之间频繁地交换各自的路由表,而对路由表的分析可以揭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地址等信息。
因此,网络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也可以采用静态路由。
不占用网络带宽,因为静态路由不会产生更新流量。
缺点:大型和复杂的网络环境通常不宜采用静态路由。
一方面,网络管理员难以全面地了解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另一方面,当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中的静态路由信息需要大范围地调整,这一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非常高。
3、常见问题1)为什么要有默认路由路由得查看路由表而决定怎么转发数据包,用静态路由一个个的配置,繁琐易错。
如果路由器有个邻居知道怎么前往所有的目的地,可以把路由表匹配的任务交给它,省了很多事。
例,网关会知道所有的路由,如果一个路由器连接到网关,就可以配置默认路由,把所有的数据包都转发到网关。
2)为什么默认路由是0.0.0.0匹配IP地址时,0表示wildcard, 任何值都可以。
所以0.0.0.0和任何目的地址匹配都会成功,造成默认路由要求的效果。
4、静态路由配置实验基础配置与 IP 编址(1)配置R1、R2、R3的设备名称,配置IP地址:<Huawei>system-view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Huawei]sysname R1[R1]interface Serial 1/0/0[R1-Serial1/0/0]ip address 10.0.12.1 24[R1-Serial1/0/0]description this port connect to R2-S1/0/0[R1-Serial1/0/0]quit[R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0.0.13.1 24[R1-GigabitEthernet0/0/0]description this port connect to R3-G0/0/0[R1-GigabitEthernet0/0/0]interface loopback 0[R1-LoopBack0]ip address 10.0.1.1 24(2)使用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命令检查以上配置:[R1-LoopBack0]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output omit……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description this port connect to R3-G0/0/0ip address 10.0.13.1 255.255.255.0interface Ethernet3/0/1interface Serial1/0/0link-protocol pppdescription this port connect to R2-S1/0/0ip address 10.0.12.1 255.255.255.0……output omit……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10.0.1.1 255.255.255.0……output omit……<Huawei>system-view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Huawei]sysname R2[R2]interface serial 1/0/0[R2-Serial1/0/0]ip address 10.0.12.2 24[R2-Serial1/0/0]description this port connect to R1-S1/0/0[R2-Serial1/0/0]interface serial 2/0/0[R2-Serial2/0/0]ip address 10.0.23.2 24[R2-Serial2/0/0]description this port connect to R3-S2/0/0[R2-Serial2/0/0]interface loopback0[R2-LoopBack0]ip address 10.0.2.2 24[R2-LoopBack0]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output omit……interface Serial1/0/0link-protocol pppdescription this port connect to R1-S1/0/0ip address 10.0.12.2 255.255.255.0interface Serial2/0/0link-protocol pppdescription this port connect to R3-S2/0/0三、配置OSPF基本功能,虚连接1、OSPF的概念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