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地上》女声独唱管弦乐伴奏总谱
从《地平线》到《喜马拉雅之光》——叶小纲声乐交响创作述评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THE NEW VOICE OF YUE —FU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1]李吉提(1940~)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从《地平线》到《喜马拉雅之光》2013年9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研部、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侨办、中国文联四个部级单位与北京演艺集团和美国底特律交响乐团联合,在纽约林肯中心艾瑞菲舍大厅举行“中国故事——大地之歌”叶小纲与底特律交响乐团音乐会,上演了叶的中国版《大地之歌》(2005年)声乐交响曲、《最后的乐园》(1993年)为小提琴与管弦乐队而作、以及新作《喜马拉雅之光》(2012-2013)为男高音、男童高音独唱、合唱和管弦乐队而作(全球首映),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年来,美国主流交响乐团全程演奏一位中国作曲家交响作品的音乐会,叶小纲赢得了全场观众的起立致敬与欢呼。
音乐会同时赢得了美国文化界高度评价,为新中国主流音乐文化赢得了极大的荣誉。
同年12月,《中国故事——大地之歌》叶小纲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
这是《喜马拉雅之光》在中国首演、同时演奏了《玉观音组曲》(2003)和《大地之歌》,并又一次获得了巨大成功。
其中,令我感慨最深的有以下几点,记在下面,供大家研究、讨论。
叶小纲声乐交响作品一览从叶小纲的第一部大型声乐交响作品《地平线》、到新近公演的《喜马拉雅之光》为止,仅我所观摩过的声乐交响乐作品就有五部。
让我们简单地进行一下回顾相关的形式与内容:1.第二交响曲《地平线》(1985);为女高音、男中音和交响乐队而作这部声乐交响作品起点很高。
音乐以开阔的西藏高原为地平线背景,用象征性语言讴歌“一只大鹏来,天地开”(歌词作者刘索拉)。
音乐气势宏大,视野开阔,旋律优美,结构紧凑,作品以藏族传统音乐为素材,结合作曲家本人的美学理性和艺术追求,在旋律、和声、曲式和配器等方面形成了作曲家自己强烈的个人风格,用大写意的笔法,生动地表现了人类生机勃勃与天地共存和发展的生动画面。
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1-4(Sym.

德沃夏克:⾃新⼤陆交响曲1-4(Sym. No.9 in E Minor Op.95 From 此曲为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的第九⾸,作品编号:Op. 95。
这是德活夏克⼀⽣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
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固。
另外,由于他具有天⽣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不像传统的古典交响乐那样单纯地发挥技法。
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
德沃夏克的管弦乐,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彩,却显得⼗分朴实可爱。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管弦乐法遭到当时某些乐评家的误解。
实际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不但能充分地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且在乐器的组合运⽤⽅⾯,更具有⽆穷的妙味。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乐章序奏,慢板,e⼩调,4/8拍⼦。
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旋律。
乐章的引⼦部分由弦乐器、定⾳⿎和管乐器竞相奏出强烈⽽热情的节奏,暗喻了美国那种紧张、忙碌的快节奏⽣活;乐章的主部主题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其特性与居住于匈⽛利和波西⽶亚境内的马札⼉民族固有的民俗⾳乐具有共通的性质。
这⼀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
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引⽤了他少年时期⽿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念国的情怀。
乐章中另⼀段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情的体现。
第⼆乐章最缓板,降D⼤调,4/4拍⼦,复合三段体。
这⼀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处他乡时,对祖国⽆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整个乐队的⽊管部分在低⾳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氛的⼏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的慢板乐章。
390工尺谱入门

390工尺谱入门目录:音高符号/调名与调高/工尺谱的记谱格式/拍子符号:板、眼与板式/工尺谱与乐律学相关的论述/两部琵琶谱的命调方法不同而产生与一般通行工尺谱调名相同但调高相异的情况/其他工尺谱式/工尺谱与精神俗字谱的比较曲目:音的高低与音的长短/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二度、三度音程的练习/视唱练习一/延音线/附点及附点音符/休止符/四度、五度音程的练习/视唱练习二/切分节奏/弱起节奏/六度、七度音程的练习/视唱练习三/三连音/八三拍、八六拍/八度音程的练习/视唱练习四目录:简谱基本知识:音、音阶、音程/音符、休止符、延长号/小节、拍子、拍号/力度记号、装饰音记号/速度记号/表情术语/调、调号五线谱知识:五条横线的作用/谱号、谱表/音符和休止符/小节、拍子、拍号、反复记号、跳跃记号/调、调号/升记号调/五线谱的两种视唱方法/降记号调/五线谱的换调法/和弦及和弦符号外国著名通俗歌曲16首:爱情的故事/爱情是蓝色的/夏天最后一朵玫瑰/爱情的欢乐匆匆而过/啊,朋友/羊毛剪子喀嚓响/冬之花/四季歌/樱花/在泉边/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故乡的恋情/海鸥/吉米,来吧/厄尔嗄兹/飞逝的鹰当代影视歌曲及流行歌曲20首:人生一世/女人不是月亮/相信那一天/爱你没商量/等你在老地方/明天不是梦/追梦人/爱到不能爱/来生再续缘/千年等一回/渡情/一生何求/相逢在雨中/像雾像雨又像风/爱不完/让我喜欢让我忧/不是我不小心/钟爱一生/最后的温柔/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曲目:五线谱的起源/五线四间/上加线、下加线/练习/音符的组成/音符的名称与时值/休止符/附点与附点音符/延音线/练习/高音谱号/音组/音名与唱名/练习一/低音谱号/练习二/节奏、节拍、节奏型、单位拍、拍子、拍号、拍号的读法/强拍、次强拍、弱拍/小节、小节线、段落线/结束线/练习/觉的节奏型/节奏训练/视唱/尾声(问题一、二) 目录:合唱的类别/合唱的声部/合唱的乐谱/发声基础训练/单声部练习/教学研究/声部的歌唱能力/声部的分配/两声部练习/和弦练习/教学研究/歌曲的选择/合唱与校园文化/教学备课/熟悉乐谱/练唱歌词/总体排练/合唱队的建立/合唱队的组织/合唱队的演出/指挥动作的总体原则/对身体形态的要求/对手臂动作的要求/指挥动作的范围/提示声部的手势动作/拍点/二拍子/起拍/收拍/三拍子/分拍/长音/四拍子/切分节奏/呼吸/休止/六拍子/其他拍子/合拍/延长音/速度/力度/长音的提示/力度变化/提示复调性音乐/指挥动作的功能与要求/指挥动作的基本手法/指挥的思维活动/指挥实践合唱歌曲及指挥提要(雪绒花/铃兰/摇篮曲/沉睡的美人/灯碗碗开花在窗台/月亮月光光)/合唱歌曲(同声合唱部分: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长城放鸽/七色光之歌/跨世纪的歌/铃兰/玫瑰三愿/青草小河边/送我一枝玫瑰花/幽蓝的天空/可喜的一天/伦敦德里小调/夜晚的星)(混声合唱部分:黄水谣/祖国,慈祥的母亲/半个月亮爬上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摇篮曲/雪绒花/贝壳/沉睡的美人)目录:指挥的作用和应具备的条件/指挥动作的基本常识/指挥动作的基本技术/指挥动作的变化/暗示性动作/总谱的准备/排练/不同类别的音乐和不同形式的乐队的指挥/指挥法中的几个关系/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指挥意识和指挥的记忆/纵横谈目录:谈“大马头琴”的改革问题/作曲、编曲、配曲/谈谈业余民族乐队的组织问题/精彩的琵琶独奏/细腻完美的合奏艺术/我国民族乐队在拉丁美洲/独具一格的民族乐队之花/对发展民族管弦乐队音乐的刍见/关于民族管弦乐队/优美的生活赞歌/可贵的探索/风格浓郁耳目一新/观“沙槌”演奏有感/光彩夺目的“珍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电影音乐/著名唢呐演奏家刘风桐/发自心底的歌声/民族音乐漾春风/音乐舞台上的一朵新花/向深圳观众致敬/民乐为何受到欢迎/“中华大乐”畅想/对民族音乐宣传的意见/访香港音统处散记/海峡两岸民乐同音共心声/艺术人才的外流与交流/台湾音乐掠影/功高德重创业人民乐巨擘彭修文/初绽的蓓蕾民乐的希望/尊重历史创造历史/出色的团队成功的演出/严密组织精心第1页,共15页操作/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考级问答/宋飞印象/丝竹传情共襄盛举/首都中小学民乐团队方兴未艾/惊人的喜讯/独领风骚的绛州鼓乐/国乐界的一支劲旅/秦派二胡与鲁日融/难忘台湾行/华族华乐红红火火/素质教育的成功尝试/值得赞佩的“小草”精神/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忠诚坦荡默默奉献的一生/课堂和舞台“在教学中接轨” /民族音乐的摇篮/序/郑朝吉与华乐/奋力搏击壮心不已/震撼心灵的音乐/又一次辉煌的展示/骄人的业绩闪光的旅程/序/致宁夏一位作者的复函/令人振奋和惊喜的赛事/卓而不群演艺独到/致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一封信/赛出/挑战“专业”的信号/弘扬民族文化的有力举措/序/别具一格耳目一新/序/在纪念著名扬琴演奏家、民族乐器改革家杨竞明先生座谈会上的发言/开拓进取再铸辉煌/中国话与民族化/关于《在草原上》/民族管弦乐演奏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展现辉煌的“世纪回响”/珠落玉盘为霞满天/纪念刘明源先生70周年“‘喜洋洋’民族音乐会”幕前词/齐鲁大地上的民乐奇葩/在“琵琶大师刘德海从艺50周年、执教4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序/民乐:怎样走出“围城”?/燕赵乐韵情满京华/漫长的历程卓著的贡献/陈澄雄印象/别开生面异彩纷呈/简评《古筝快速指序技法概论》/序/民族音乐刮起了文化热风/民乐多重组合的点滴启示/代序/从农民到将军的民乐艺术家/告慰苍天含笑九泉/关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在98全国当代民乐创作理论研讨会上的开幕词/在98全国当代民乐创作理论研讨会上的闭幕词/寄语/全国民族乐器考级经验交流会议开幕词/团结同道展翅翱翔/迎接新世纪古筝艺术研讨会开幕词/2000年全国扬琴艺术研讨会开幕词/2000年全国扬琴艺术研讨会闭幕词/第二届全国民族乐器考级经验交流会议开幕词/2001年古筝作品交流暨创作理论研讨会开幕及闭幕词/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一届少儿民族乐队北京邀请赛开幕及闭幕词/突破“创新”加快发展/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辞/前言/印象与感怀/在“2002年全国当代民乐创作研讨会”上的开幕及闭幕词/在香港中乐团成立25周年庆典座谈会上的书面发言/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青年演奏家艺术团成立大会上的发言/贺辞/在“胡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辞词/日月作证苍天可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举措/诚挚的祝贺/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开幕词目录:音乐韵律的处理/声部音响组合的平衡/乐队音响的调控与整合/作品处理中应关注的几个重点/总谱的阅读与诠释/有关指挥技术动作的几个问题/漫议篇目录:指挥的作用和职责/最基本的指挥技术/动作的各种变化/指挥在排练中要解决的问题/克服常见的毛病/指挥的学习与提高目录:合奏篇:管乐沿革与发展概况/管乐团队的基本编制、座位图与主要乐器音域表/民族管弦乐沿革与发展概况/民乐团队的基本编制、座位图与主要乐器音域表/交响乐沿革与发展概况/中小型交响乐团的基本编制、座位图与主要乐器音域表/乐团初建后的工作流程---训练、排练、演出/其他乐器组合指挥篇:指挥的基本条件/指挥的基本常识/指挥的基本技术/指挥动作的变化/暗示性动作/指挥的基本手段合奏与指挥篇:管乐与指挥/交响乐与指挥/总谱的准备助学篇:克服觉的毛病/学习与提高/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节拍点的处理/分句与呼吸/演奏规格与默契配合/音乐上的推动力与演奏上的惯性力/演奏上的艺术性与炫技性)/“专用语”或“谚语”解析曲目:金瓶似的小山/壮乡春早/花儿与少年/彩云追月/三潭印月/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圆/平湖秋月/二泉映月/月牙五更/关山月/阿细跳月/月儿高/梁山伯与祝英台—琵琶协奏曲曲目:赛龙夺锦/雁落平沙/平湖秋月/雨打芭蕉/醒狮/饿马摇铃/鸟投林/连环扣/双声恨/小桃红/凯旋/走马/惊涛/凤凰台/柳浪闻惊/孔雀开屏/鸟惊喧/昭君怨/下渔舟/双飞蝴蝶/杨翠喜/归时/双凤朝阳/花间蝶/曲目:春江花月夜/雁落平沙/妆臺秋思/娱乐昇平/彩云追月/翻身的日子/紫竹调/花好月圆/金蛇狂舞/瑶族舞曲/大鼓涼伞/花香鼓舞/壮别第2页,共15页曲目:春江花月夜/步步高/喜洋洋/紫竹调/月儿高/彩云追月/花好月圆/鑫蛇狂舞/瑶族舞曲曲目:扬柳青/紫禁城/乡村抒怀/拉丁风情/秧歌迪斯科/时空/山神/传说/查尔达斯/风铃目录:唢呐/笛子/笙/小号/萨克管/二胡/板胡/坠琴/京胡/柳琴/古筝/鼓/锣/钹/电子琴/手风琴/中西乐器演奏常用记号主要参考书目目录:二泉映月/听松目录:汉民族的传统音乐在香港的流播及其发展/粤乐在香港的发展/音乐社团与音乐活动/中乐书谱的出版/现代中乐队在香港的产生/香港中乐团/香港学校音乐及朗诵协会与香港音乐事务统筹处的中乐活动/香港学校体制内外的中国音乐教育/香港的中乐演奏家/香港的中乐创作/香港有关中国音乐的研究/八十年代以来香港有关中国音乐的活动/香港中乐书谱与唱片的出版内容简介:1834年-1981年的民乐人物的简介。
人音版九年级(初三)音乐上册(简谱)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_课件1

1.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何特点?
旋律具有很强的歌唱性。 2.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表达了一种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思考
3.歌曲是在弦乐的衬托下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主奏乐器——英国管 音色比双光管浓郁而苍凉,比较含蓄内在,听起来如泣如 诉。它常被用来表现忧伤或平静,也能吹出田园风光,表现富 于诗意的表情乐段。
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 “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
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 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 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 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三主题
乐章的中间部分,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震音的背景下, 由长笛和双簧管奏出旋律。 这段音乐充满深切的悲痛,同时又蕴涵着无比激动的情感。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四主题
在悲痛、哀伤的主题后,出现了一段明朗、优美的旋律。 它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回忆 。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 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创作背景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 院长,德沃夏克则应邀赴美。
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 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
1893年12月16日由翟多尔指挥纽约爱乐乐团首演。
苏少版初中初二八年级下册音乐(简谱)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交响音画)_课件1(1)

词曲作者介绍: 亚历山大鲍罗丁,俄国作
曲家,化学家。。少时受良好 教育,精通数国语言,擅长钢 琴与长笛,14岁开始作曲。 1850年入圣彼得堡医学院, 毕业后留校任教,1858年获 医学博士学位。1872~1887 年创办女子医科大学并任教。
中亚西亚大草原
唱一唱
主题一:俄罗斯乐曲的音调。
主题二:抑郁的东方歌调。
世界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而交响音画正是世 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夺目的璀璨明珠。这节课 通过你们的聆听、感受、体验、比较、讨论,从而 对交响音画获得初步认识。同学们课下可以再收集 一些关于交响音画的资料,使你们深入的了解这种 音乐风格。
谢谢
全班同学分成两声部,合唱《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俄罗斯歌曲的音调”和“东方歌调”的旋律,感受两 曲交“亚细 亚洲”该词来源于古代西亚,亚细亚的意 思是指东方日出的地方。
中亚细亚即中亚地区。本区东南部为 山地,地震频繁,属山地气候;其余地区 为平原和丘陵,沙漠广布,气候干旱,属 温带和亚热带沙漠、草原气候。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曲中小提琴和木管 乐器在高音区轻轻地、持续地奏出八度音的 背景音乐,并在乐曲进行中反复出现,从而 使人联想到大草原空旷的景色,在背景音乐 的衬托下,由单簧管奏出一段俄罗斯民歌风 格的主题。
练一练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中,“俄罗斯歌曲的 音调”和“东方歌调”的主题首次出现时,分别 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它们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可从下面的木管乐器中选择)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交响音画)
背景介绍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首交响音画是 作者于1880年因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嘱托所 作的一首具有爱国主义内容的标题乐曲。
这部音乐作品实则是描绘俄罗斯军队保护 阿拉伯商队穿越中亚西亚草原的场景;鲍罗 丁用音乐把自己“和平”、“友爱”的思想 和对民间生活的热爱都体现其中,使之成为 一部著名的具有“爱国主义”内容的标题交 响音画作品。
390工尺谱入门

390工尺谱入门目录:音高符号/调名与调高/工尺谱的记谱格式/拍子符号:板、眼与板式/工尺谱与乐律学相关的论述/两部琵琶谱的命调方法不同而产生与一般通行工尺谱调名相同但调高相异的情况/其他工尺谱式/工尺谱与精神俗字谱的比较曲目:音的高低与音的长短/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二度、三度音程的练习/视唱练习一/延音线/附点及附点音符/休止符/四度、五度音程的练习/视唱练习二/切分节奏/弱起节奏/六度、七度音程的练习/视唱练习三/三连音/八三拍、八六拍/八度音程的练习/视唱练习四目录:简谱基本知识:音、音阶、音程/音符、休止符、延长号/小节、拍子、拍号/力度记号、装饰音记号/速度记号/表情术语/调、调号五线谱知识:五条横线的作用/谱号、谱表/音符和休止符/小节、拍子、拍号、反复记号、跳跃记号/调、调号/升记号调/五线谱的两种视唱方法/降记号调/五线谱的换调法/和弦及和弦符号外国著名通俗歌曲16首:爱情的故事/爱情是蓝色的/夏天最后一朵玫瑰/爱情的欢乐匆匆而过/啊,朋友/羊毛剪子喀嚓响/冬之花/四季歌/樱花/在泉边/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故乡的恋情/海鸥/吉米,来吧/厄尔嗄兹/飞逝的鹰当代影视歌曲及流行歌曲20首:人生一世/女人不是月亮/相信那一天/爱你没商量/等你在老地方/明天不是梦/追梦人/爱到不能爱/来生再续缘/千年等一回/渡情/一生何求/相逢在雨中/像雾像雨又像风/爱不完/让我喜欢让我忧/不是我不小心/钟爱一生/最后的温柔/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曲目:五线谱的起源/五线四间/上加线、下加线/练习/音符的组成/音符的名称与时值/休止符/附点与附点音符/延音线/练习/高音谱号/音组/音名与唱名/练习一/低音谱号/练习二/节奏、节拍、节奏型、单位拍、拍子、拍号、拍号的读法/强拍、次强拍、弱拍/小节、小节线、段落线/结束线/练习/觉的节奏型/节奏训练/视唱/尾声(问题一、二) 目录:合唱的类别/合唱的声部/合唱的乐谱/发声基础训练/单声部练习/教学研究/声部的歌唱能力/声部的分配/两声部练习/和弦练习/教学研究/歌曲的选择/合唱与校园文化/教学备课/熟悉乐谱/练唱歌词/总体排练/合唱队的建立/合唱队的组织/合唱队的演出/指挥动作的总体原则/对身体形态的要求/对手臂动作的要求/指挥动作的范围/提示声部的手势动作/拍点/二拍子/起拍/收拍/三拍子/分拍/长音/四拍子/切分节奏/呼吸/休止/六拍子/其他拍子/合拍/延长音/速度/力度/长音的提示/力度变化/提示复调性音乐/指挥动作的功能与要求/指挥动作的基本手法/指挥的思维活动/指挥实践合唱歌曲及指挥提要(雪绒花/铃兰/摇篮曲/沉睡的美人/灯碗碗开花在窗台/月亮月光光)/合唱歌曲(同声合唱部分: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长城放鸽/七色光之歌/跨世纪的歌/铃兰/玫瑰三愿/青草小河边/送我一枝玫瑰花/幽蓝的天空/可喜的一天/伦敦德里小调/夜晚的星)(混声合唱部分:黄水谣/祖国,慈祥的母亲/半个月亮爬上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摇篮曲/雪绒花/贝壳/沉睡的美人)目录:指挥的作用和应具备的条件/指挥动作的基本常识/指挥动作的基本技术/指挥动作的变化/暗示性动作/总谱的准备/排练/不同类别的音乐和不同形式的乐队的指挥/指挥法中的几个关系/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指挥意识和指挥的记忆/纵横谈目录:谈“大马头琴”的改革问题/作曲、编曲、配曲/谈谈业余民族乐队的组织问题/精彩的琵琶独奏/细腻完美的合奏艺术/我国民族乐队在拉丁美洲/独具一格的民族乐队之花/对发展民族管弦乐队音乐的刍见/关于民族管弦乐队/优美的生活赞歌/可贵的探索/风格浓郁耳目一新/观“沙槌”演奏有感/光彩夺目的“珍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电影音乐/著名唢呐演奏家刘风桐/发自心底的歌声/民族音乐漾春风/音乐舞台上的一朵新花/向深圳观众致敬/民乐为何受到欢迎/“中华大乐”畅想/对民族音乐宣传的意见/访香港音统处散记/海峡两岸民乐同音共心声/艺术人才的外流与交流/台湾音乐掠影/功高德重创业人民乐巨擘彭修文/初绽的蓓蕾民乐的希望/尊重历史创造历史/出色的团队成功的演出/严密组织精心第1页,共15页操作/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考级问答/宋飞印象/丝竹传情共襄盛举/首都中小学民乐团队方兴未艾/惊人的喜讯/独领风骚的绛州鼓乐/国乐界的一支劲旅/秦派二胡与鲁日融/难忘台湾行/华族华乐红红火火/素质教育的成功尝试/值得赞佩的“小草”精神/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忠诚坦荡默默奉献的一生/课堂和舞台“在教学中接轨” /民族音乐的摇篮/序/郑朝吉与华乐/奋力搏击壮心不已/震撼心灵的音乐/又一次辉煌的展示/骄人的业绩闪光的旅程/序/致宁夏一位作者的复函/令人振奋和惊喜的赛事/卓而不群演艺独到/致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一封信/赛出/挑战“专业”的信号/弘扬民族文化的有力举措/序/别具一格耳目一新/序/在纪念著名扬琴演奏家、民族乐器改革家杨竞明先生座谈会上的发言/开拓进取再铸辉煌/中国话与民族化/关于《在草原上》/民族管弦乐演奏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展现辉煌的“世纪回响”/珠落玉盘为霞满天/纪念刘明源先生70周年“‘喜洋洋’民族音乐会”幕前词/齐鲁大地上的民乐奇葩/在“琵琶大师刘德海从艺50周年、执教4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序/民乐:怎样走出“围城”?/燕赵乐韵情满京华/漫长的历程卓著的贡献/陈澄雄印象/别开生面异彩纷呈/简评《古筝快速指序技法概论》/序/民族音乐刮起了文化热风/民乐多重组合的点滴启示/代序/从农民到将军的民乐艺术家/告慰苍天含笑九泉/关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在98全国当代民乐创作理论研讨会上的开幕词/在98全国当代民乐创作理论研讨会上的闭幕词/寄语/全国民族乐器考级经验交流会议开幕词/团结同道展翅翱翔/迎接新世纪古筝艺术研讨会开幕词/2000年全国扬琴艺术研讨会开幕词/2000年全国扬琴艺术研讨会闭幕词/第二届全国民族乐器考级经验交流会议开幕词/2001年古筝作品交流暨创作理论研讨会开幕及闭幕词/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一届少儿民族乐队北京邀请赛开幕及闭幕词/突破“创新”加快发展/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辞/前言/印象与感怀/在“2002年全国当代民乐创作研讨会”上的开幕及闭幕词/在香港中乐团成立25周年庆典座谈会上的书面发言/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青年演奏家艺术团成立大会上的发言/贺辞/在“胡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辞词/日月作证苍天可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举措/诚挚的祝贺/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开幕词目录:音乐韵律的处理/声部音响组合的平衡/乐队音响的调控与整合/作品处理中应关注的几个重点/总谱的阅读与诠释/有关指挥技术动作的几个问题/漫议篇目录:指挥的作用和职责/最基本的指挥技术/动作的各种变化/指挥在排练中要解决的问题/克服常见的毛病/指挥的学习与提高目录:合奏篇:管乐沿革与发展概况/管乐团队的基本编制、座位图与主要乐器音域表/民族管弦乐沿革与发展概况/民乐团队的基本编制、座位图与主要乐器音域表/交响乐沿革与发展概况/中小型交响乐团的基本编制、座位图与主要乐器音域表/乐团初建后的工作流程---训练、排练、演出/其他乐器组合指挥篇:指挥的基本条件/指挥的基本常识/指挥的基本技术/指挥动作的变化/暗示性动作/指挥的基本手段合奏与指挥篇:管乐与指挥/交响乐与指挥/总谱的准备助学篇:克服觉的毛病/学习与提高/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节拍点的处理/分句与呼吸/演奏规格与默契配合/音乐上的推动力与演奏上的惯性力/演奏上的艺术性与炫技性)/“专用语”或“谚语”解析曲目:金瓶似的小山/壮乡春早/花儿与少年/彩云追月/三潭印月/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圆/平湖秋月/二泉映月/月牙五更/关山月/阿细跳月/月儿高/梁山伯与祝英台—琵琶协奏曲曲目:赛龙夺锦/雁落平沙/平湖秋月/雨打芭蕉/醒狮/饿马摇铃/鸟投林/连环扣/双声恨/小桃红/凯旋/走马/惊涛/凤凰台/柳浪闻惊/孔雀开屏/鸟惊喧/昭君怨/下渔舟/双飞蝴蝶/杨翠喜/归时/双凤朝阳/花间蝶/曲目:春江花月夜/雁落平沙/妆臺秋思/娱乐昇平/彩云追月/翻身的日子/紫竹调/花好月圆/金蛇狂舞/瑶族舞曲/大鼓涼伞/花香鼓舞/壮别第2页,共15页曲目:春江花月夜/步步高/喜洋洋/紫竹调/月儿高/彩云追月/花好月圆/鑫蛇狂舞/瑶族舞曲曲目:扬柳青/紫禁城/乡村抒怀/拉丁风情/秧歌迪斯科/时空/山神/传说/查尔达斯/风铃目录:唢呐/笛子/笙/小号/萨克管/二胡/板胡/坠琴/京胡/柳琴/古筝/鼓/锣/钹/电子琴/手风琴/中西乐器演奏常用记号主要参考书目目录:二泉映月/听松目录:汉民族的传统音乐在香港的流播及其发展/粤乐在香港的发展/音乐社团与音乐活动/中乐书谱的出版/现代中乐队在香港的产生/香港中乐团/香港学校音乐及朗诵协会与香港音乐事务统筹处的中乐活动/香港学校体制内外的中国音乐教育/香港的中乐演奏家/香港的中乐创作/香港有关中国音乐的研究/八十年代以来香港有关中国音乐的活动/香港中乐书谱与唱片的出版内容简介:1834年-1981年的民乐人物的简介。
爱国歌曲高枫《大中国》歌谱歌词原名《中国》

爱国歌曲高枫《大中国》歌谱歌词原名《中国》歌曲《大中国》原名《中国》,是内地原创音乐人高枫唱作录制于1994年的一首爱国歌曲。
以下是unjs小编整理的关于《大中国》歌谱以及歌曲简介,欢迎欣赏!大中国歌谱大中国歌词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看那一条长城万里在云中穿梭呀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永远那个永远那个我要伴随她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心里中国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背景1995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音乐电视改版,准备在1995年推出一系列由他们自己制作的新MV ,叫为”95新歌”,一开始他们就选中了《大中国》这首歌。
当时组建了一个很大的摄影班子在首都天安门围起了一片摄影地,摄影师、化妆师、导演、灯光、保安人员通力合作,非常热闹。
1995年元旦,这首耗资巨大的MTV 开始在《东方时空》栏目作为一号作品滚动播出,全国各地大街小巷也开始传唱,轰动全国。
这首改变高枫命运的歌曲,在强势媒体的推动下,很快就唱遍大江南北,在外貌以及歌艺上优势并不明显的高枫成为炙手可热的红星。
1996年后,《大中国》两次登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评析高枫的《大中国》是一首校园民谣曲风的歌曲,唱出了祖国河山的多姿多彩,表现了中国人共有的民族自尊与自豪,”一个家”的比喻让我们觉得爱国就是那么亲切。
这首歌融合了许多地方民歌调子的歌曲,把中国的特点都数了个遍。
直至今日,《大中国》唱起来依然是荡气回肠且影响深远。
影响《大中国》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了歌迷的肯定和喜爱,同时,这首歌作为主旋律歌曲也被收进了中小学教材中,因此,作为流行音乐人的高枫也被大多数人定位为主旋律音乐人。
所获奖项1996年,《大中国》摘取全国50余家排行榜年终评选的桂冠,同年2月高枫携《大中国》参加了1996年春节联欢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