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桥梁及城市桥梁2

合集下载

桥梁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桥梁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桥梁结构类型及其特点桥梁结构类型及其特点悬索桥•特点一:主要由悬索支撑,具有明显的悬空特征•特点二:跨越能力强,可适用于大跨度的桥梁建设•特点三:抗风性能较好,适用于风力较大的地区•特点四:结构优美,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钢箱梁桥•特点一:采用钢材制作,结构坚固耐用•特点二:适用于中小跨度的桥梁结构•特点三:施工方便快捷,可批量生产减少工期•特点四:适用于各种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拱桥•特点一:采用弧形结构,对桥墩的要求较高•特点二:坚固稳定,具有一定的自重承载能力•特点三:适用于小中跨度的桥梁建设•特点四:造型多样,可以美化城市风景线桁架桥•特点一:采用多个桁架构成,形状像一个大型网格•特点二: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临时桥梁建设•特点三:适用于中小跨度的桥梁建设•特点四:承重能力强,适用于车辆通行较多的区域预应力混凝土桥•特点一:采用预应力钢筋进行加固,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特点二:施工周期短,可快速建设•特点三:经久耐用,维护成本低•特点四: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地质条件下的桥梁建设以上是常见的几种桥梁结构类型及其特点,通过选择不同的桥梁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工程需求和地理条件。

悬臂桥•特点一:悬臂结构,其中一端悬挂在主体桥墩上•特点二:适用于跨越河流、峡谷等地形复杂的区域•特点三:施工相对复杂,需要考虑悬臂段的平衡与稳定性•特点四:常见于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斜拉桥•特点一:通过斜拉索进行支撑,形成大面积的空间•特点二:适用于大跨度的桥梁建设,如跨海大桥•特点三:结构优雅、风阻小,对景观的影响较小•特点四:施工周期长,需要考虑索力平衡与调整梁桥•特点一:采用梁体作为主要承载结构•特点二:适用于中小跨度的桥梁建设•特点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常见于城市道路桥梁•特点四:可通过改变梁的形状、材料等来满足不同需求桁架斜拉桥•特点一:桁架和斜拉结合的桥梁结构形式•特点二: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风性能•特点三:适用于中大跨度的桥梁建设•特点四:结构复杂,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考虑力学平衡通过了解不同类型桥梁的特点,可以选择适合工程需求、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合适桥梁结构,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和美观。

短木材形成大跨度桥梁的解决方案

短木材形成大跨度桥梁的解决方案

短木材形成大跨度桥梁的解决方案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交通的需求不断增长,大跨度桥梁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传统的大跨度桥梁建设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钢材或混凝土,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寻找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来建造大跨度桥梁变得迫切。

短木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然而,由于其长度有限,传统的使用方法往往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如何利用短木材来形成大跨度桥梁成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使短木材能够应用在大跨度桥梁的建设中。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的连接技术来解决短木材的长度限制问题。

传统的木结构需要使用长木材才能达到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但现代的连接技术使得短木材之间可以通过连接件进行结合,从而形成更大的结构。

这种连接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短木材的长度限制,使其能够应用在大跨度桥梁的建设中。

我们可以利用桁架结构来增加短木材的承载能力。

桁架结构是一种由斜杆和连接件组成的三角形结构,具有很高的刚性和稳定性。

通过将短木材组装成桁架结构,可以大大增加其承载能力,从而满足大跨度桥梁的要求。

此外,桁架结构还具有重量轻、易于安装和维护等优点,可以降低桥梁的建设成本。

我们还可以采用预应力技术来增强短木材的强度。

预应力是一种通过施加预先计算的拉力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的技术。

通过在短木材上施加适当的预应力,可以使其在承受荷载时不易发生变形和破坏,从而提高大跨度桥梁的整体性能。

我们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材料技术来改善短木材的性能。

例如,可以使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来替代传统的木材,从而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可以有效地增加短木材的承载能力,同时还具有抗腐蚀和耐候性能,能够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以短木材形成大跨度桥梁的解决方案有很多。

通过利用现代的连接技术、桁架结构、预应力技术和先进的材料技术,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短木材的潜力,实现大跨度桥梁的建设。

桥梁大小划分标准

桥梁大小划分标准

桥梁大小划分标准桥梁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仅仅是连接两地,更是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手段。

而桥梁的大小划分也是影响其使用效果和建设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桥梁大小划分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桥梁的大小划分标准桥梁的大小划分标准主要是根据桥梁的跨度大小来进行划分的。

根据国家标准GB/T 50329-2012《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的规定,桥梁的大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小桥:跨度小于6米的桥梁,主要用于乡村公路和城市次干道等。

2.中桥:跨度在6米到30米之间的桥梁,主要用于城市主干道和一般公路等。

3.大桥:跨度在30米到100米之间的桥梁,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和铁路等。

4.特大桥:跨度大于100米的桥梁,主要用于特殊场合,如跨越大江大河等。

二、桥梁大小划分标准的应用桥梁大小划分标准在桥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根据桥梁的大小划分,可以合理地选择桥梁的建设方案和设计参数,从而保证桥梁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例如,在设计小桥时可以采用简单的梁式结构,而在设计大桥时则需要采用更为复杂的悬索桥、斜拉桥等结构形式,以满足跨度和荷载的要求。

其次,桥梁大小划分标准还可以为桥梁的施工和维护提供参考。

不同跨度的桥梁在施工和维护上也有所区别。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大桥和特大桥需要采用大型施工机械和复杂的施工工艺,而小桥则可以采用简单的人工施工。

在维护方面,大桥和特大桥需要定期进行大规模的检修和维护,而小桥则可以采用定期巡查和小范围的维修。

三、桥梁大小划分标准的优化在实际的桥梁建设中,桥梁大小划分标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方面,当前的桥梁大小划分标准主要以桥梁的跨度为依据,但并未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桥梁的荷载、地形地貌、交通流量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合理或不适用的情况。

另一方面,当前的桥梁大小划分标准也没有考虑到桥梁的功能和用途的不同。

例如,城市桥梁和乡村桥梁的使用环境和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上也需要有所区别。

大跨度桥梁的发展趋势

大跨度桥梁的发展趋势

大跨度桥梁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杨玉章高级工程师中铁十九局集团公司《桥梁建筑艺术与造型》桥梁建筑对于具有卓越才能和自信心的工程师来说是一项既吸引人又富有挑战性的艰巨任务。

桥梁建筑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满足于交通,还在于桥梁一旦胜利建成,它将会使人们感到无限的快乐和极大的满足。

桥梁建筑能使人产生一种激情,在建桥人的一生中总是那样的清新绮丽,那样的朝气蓬勃,那样富有激励性。

——(德)弗里茨·莱昂哈特——《桥梁造型》桥梁能够满足人们到达彼岸的心理希望,同时也是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并且常常成为审美的对象和文化遗产。

”——(日本)伊藤学——我国大跨度桥梁建设现状⏹悬索桥异军突起势如破竹⏹斜拉桥后来居上独占鳌头⏹连续刚构竞相超越标新立异⏹钢砼拱桥多姿多彩群星璀璨第一篇悬索桥悬索桥的型式与结构组成⏹悬索桥(吊桥)是特大跨度桥梁的主要型式之一。

⏹常见单跨和三跨(简支或连续)两种结构形式。

⏹悬索桥由主缆、塔架、加劲梁和锚碇四部分组成。

⏹主缆制造:AS法(空中送丝法);PPWS法(预制束股法)⏹塔架型式:一般采用门式框架;材料用钢或混凝土。

⏹加劲梁:主要有钢桁架梁和扁平钢箱梁。

⏹锚碇型式:有重力式锚碇和隧道锚碇。

(采用重力式锚碇居多;自锚则不用锚碇,直接锚固在边跨端的主梁上。

)古代悬索桥与现代悬索桥※中国是古代悬索桥的发源地主要在长江流域,采用皮索、藤索结构。

※现代悬索桥从1883年美国建成布鲁克林桥主跨486m开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20世纪30年代,美国相继建成数座超千米的特大桥。

20世纪末日本及欧洲也相继兴起悬索桥修建高潮。

乔治华盛顿桥,主跨1067m,1934年,美国。

旧金山大桥,主跨1280m,1936年,美国。

恒比尔大桥,主跨1410m,1981年,英国。

大贝尔特桥,主跨1624m,1997年,丹麦。

The Golden Gate Bridge震惊世界的悬索桥风毁事故⏹1940年11月7日⏹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海峡桥(The Tacoma Narrows Bridge)⏹主跨853m,全长1524m,排名旧金山及华盛顿大桥之后位居世界第三⏹建成四个月后⏹在八级大风(风速19m/s)作用下⏹经过剧烈扭曲震荡后,吊索崩断,桥面结构解体损毁,半跨坠落水中······⏹悬索桥的天敌:台风及飓风英国特色的悬索桥⏹1964年英国塞文桥(The Severn Bridge),主跨988m,结合抗风试验研究成果,首选流线型扁平钢箱梁加劲,采用斜吊索,钢筋混凝土桥塔。

大跨度桥梁的设计要点及优化措施探讨

大跨度桥梁的设计要点及优化措施探讨

大跨度桥梁的设计要点及优化措施探讨摘要:我国公路交通体系迅速发展,不断完善,为提高经济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桥梁作为公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交通系统中的占比较大,受限于我国复杂的地质环境,各类大跨度桥梁建设规模也在逐年增加。

因此,必须掌握公路桥梁中大跨度桥梁设计重点,结合建设区域实际情况提出更为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案,保证公路桥梁中大跨度桥梁总体建设水平。

论文阐述了大跨度公路桥梁的设计要点,提出了改善大跨度公路桥梁设计水平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大跨度桥梁;设计要点;优化措施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虽然桥梁设计水平有了相应提高,能够进一步缓解大跨度桥梁设计和运行中的问题。

同时我国当前桥梁建设施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想要进一步确保大跨度桥梁建设的健康发展,就需要保证桥梁建设工作具备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持久性的特点。

另外,对于桥梁设计工作人员来说,需要进一步完善桥梁设计的工作,将内部设计结构全面优化和完善,最终保障大跨度桥梁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一、大跨度桥梁特点概述随着我国城市基础建设日益完善,桥梁作为城市重要地标及交通纽带,起到关联城市、疏导交通、美化城市的重要作用。

我国南方城市很多都将桥梁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代表之一,如长江大桥、杨浦大桥等,这些都属于大跨度桥梁。

大跨度桥梁主要是指桥梁长度、宽度较大,并且在承载能力、稳定性等方面都较为突出,这也导致了大跨度桥梁在设计中的复杂性、系统性。

大跨度桥梁具有结构规模大、结构组织规划困难、承载能力强等特点。

如图1所示,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项目结构规模较大。

桥梁主体结构多为大跨度结构形式,从长度、宽度等层面都突显了桥梁主体的大气、宏观。

(2)在结构组织及规划方面也较为复杂:从大跨度桥梁主体结构可以发现,很多桥梁都需要对该桥体过渡节点进行设计,并根据桥梁实际长度、宽度等进行元素融入。

(3)施工难度高。

跨度越大,工程规模越大,施工难度越大,每个细节都要处理到位。

大跨度桥梁设计要点及优化措施

大跨度桥梁设计要点及优化措施

大跨度桥梁设计要点及优化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全国各个地区的道路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和推进,大跨度桥梁的建设工程也越来越多。

大跨度桥梁工程设计复杂,对设计水平要求很严格,如果不了解其设计要点,很难真正做到科学合理。

想要提高大跨度桥梁的设计质量,需要设计人员在充分掌握设计要点的同时,做好相应的优化措施。

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大跨度桥梁的设计要点,并给出相应的设计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跨度桥梁;设计要点;优化措施引言大跨度桥梁是我国城乡建设中重要的道路及地标性工程,不论是在道路实用还是城市美观建设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但由于我国对大跨度桥梁设计以及相关优化措施的研究很少,很多设计方案还有着较大的优化空间。

只有不断深入对大跨度桥梁设计要点的分析和优化,我国的大跨度桥梁建设才能获得更上一层楼的发展。

通过对大跨度桥梁设计要点的局部设计、整体设计、上下结构设计的分析和优化,我国后面的大跨度桥梁设计工作展开能有更加丰富的资料参考和指导。

一、大跨度桥梁设计优化的重要性桥梁的结构设计应综合各个方面的考量,再经过力学分析、验算等最后敲定,设计方案的质量受设计人员的主观影响较大,即便是同一个地址的大跨度桥梁设计,不同的设计人员做出来的方案设计也会存在很大差别。

传统的桥梁结构设计分为假设、分析、校核、重新设计几个阶段,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主要是为了综合考虑桥梁施工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其设计相关的所有计量全部用数学手段重新计算,在界定范围内得到最优解,再以最优解的结果为准来优化和调整设计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桥梁工程结构的设计质量能够能到有效提升。

对桥梁设计进行优化,能够有效提高设计质量,优化桥梁结构,缩短设计周期。

传统的桥梁设计主要通过人为的计算来确定方案,如果方案无法满足桥梁设计要求,则需要进行人工的重新计算、调整、校核等,其设计周期长,效率低,并且人工计算的结果很容易出现偏差,校核后的优化结果也未必是最优解。

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大跨径连续施工技术应用方法

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大跨径连续施工技术应用方法

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大跨径连续施工技术应用方法道路桥梁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交通设施,而在道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大跨径连续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大跨径连续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大跨径连续施工技术的概念大跨径连续施工技术是指在桥梁建设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连续施工工艺和施工措施,实现大跨度桥梁结构的连续施工,从而达到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二、大跨径连续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1. 桁架搭设桁架搭设是大跨径连续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桥梁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搭建一座临时性桁架,用于支撑和连接建筑材料和工程机械,以便进行后续的工程施工。

桁架搭设的关键要点包括:选址确定、桁架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工程机械配备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桁架搭设,可以实现大跨度桥梁结构的安全施工和连续施工。

2. 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是大跨径桥梁施工中的重要施工技术之一。

预应力技术是指在桥梁结构中预先施加一定的张力,以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变形性能。

预应力技术主要包括:预应力筋的选材、预应力筋的布置、预应力筋的张拉、预应力筋的锚固等。

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保证大跨径桥梁结构的安全和可靠。

3.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大跨径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桥梁结构的各个部位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形成整体结构。

混凝土浇筑的关键要点包括:施工方案设计、混凝土材料配比、浇筑工艺控制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浇筑,可以保证大跨度桥梁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

4. 跨步推进技术跨步推进技术是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中的创新技术之一。

通过跨步推进技术,可以实现大跨度桥梁结构的连续施工,从而缩短工程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跨步推进技术的关键要点包括:推进方案设计、推进机械选择、推进工艺控制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跨步推进技术,可以实现大跨度桥梁结构的安全、高效、经济的施工。

大跨度桥梁发展回顾

大跨度桥梁发展回顾

大跨度桥梁发展回顾大跨度桥梁是指跨度超过1000米的特大型桥梁。

在过去几十年,世界各国在大跨度桥梁建设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这些桥梁不仅仅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标志性建筑。

本文将回顾大跨度桥梁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1. 大跨度桥梁的起步阶段大跨度桥梁的建设始于20世纪,最初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

众所周知,1955年萨拉曼卡大桥建成开通,跨度哥本哈根海湾大桥获得超过 1300 米的跨度跨度,成为了第一座大跨度桥梁的典范,拉开了大跨度桥梁建设的序幕。

此后,日本、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逐渐加入了大跨度桥梁的建设。

这些桥梁不仅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也成为了当地标志性的建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

2. 大跨度桥梁在交通领域的作用大跨度桥梁在交通领域的作用不言而喻。

它们为城市的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缓解了交通压力,加速了地区之间的联系。

中国的港珠澳大桥不仅将珠江三角洲连接在一起,也成为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大加强了香港、澳门和珠海之间的交通联系。

类似地,美国的旧金山湾大桥、法国的米勒高架桥、日本的鸭绿江大桥等大跨度桥梁也扮演着类似的角色,成为了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

3. 大跨度桥梁的结构与设计大跨度桥梁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

在桥梁结构设计上,大跨度桥梁往往采用钢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等新型材料,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

在施工技术上,大跨度桥梁采用了预制构件、悬索桥技术、悬挂钢索等先进工艺,保证了桥梁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4. 大跨度桥梁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大跨度桥梁的建设将会更加普遍化。

未来,大跨度桥梁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并将继续发挥着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着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跨度桥梁的建设难度将逐渐降低,对人们的生活将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到2030年,预计全球将建设一批新型大跨度桥梁,为全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比吉斯克拉尔进步的是,莱内库格尔·勒科克(Leinekugel Lecocq) 已经认识到斜拉桥的一些机理:桥塔受压,主梁受压,吊索受拉,它 们组成稳定的三角形平衡子体系,斜拉桥受力就是多个这样三力平衡 子体系的叠加。据此原则设计的斜拉桥更接近现代斜拉桥了。
2015年版
尼亚格拉河瀑布桥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类斜拉桥之三:空间索网体系斜拉桥 到19世纪末期,人们对悬吊-斜拉组合体系的兴趣逐渐减弱下来,
开始考虑其他体系。由于当时计算机还没出现,纯斜拉桥求解超静定 次数太高,学者们总是想将其改进,以便清楚地对结构进行内力分配。 1899年法国工程师吉斯克拉尔(Albert.Gisclard)发明该体系。
2015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在19世纪30年代以前,由于所建纯斜拉桥不断的倒塌,且因为 法国工程师克劳德.纳维叶的调查研究结论,在悬索桥和悬索-斜拉组 合体系桥快速发展的期间,斜拉桥的发展却停滞下来;
纳维叶得出悬索桥优于斜拉桥结论,这个结论对于由他研究的 “地锚”结构说来无疑是正确的。显然,他的判断不适用于自身锚 固的体系,这类体系基础不受水平力。
斜拉支承使用不当,因 为其受力不明确; 悬索桥力学特性优于斜 拉桥。
2015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19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斜拉桥的新思路 类斜拉桥之一:矮塔斜拉桥 1837年英国工程师托马斯·马特里设计修建了Twerton桥。梁总 长70m,跨度16.8 m +36.6 m +16.8 m,桥面宽4.27m;主梁较高, 由铸铁桁架组成,支承于具有竖琴形的斜拉杆和竖直吊杆上,斜拉 杆和竖直吊杆由锻铸铁圆杆制成的;主梁是直接传递活载到基础的 重要结构;梁端部上拔力由锚固到桥塔上的螺纹杆承受。 该桥具有现代矮塔斜拉桥的特征。施工方法也跟现在差不多。
在法国跨Trieaux 河(Trieaux River)的莱扎尔德里厄桥( Lézardrieux Bridge )采用与吉斯克拉尔相似的体系,但他通过加劲梁受压来平衡 斜拉索的水平分力;除了主跨跨中拉索锚到另一塔上外(由此可以减 少梁的部分压力),其它索都锚到梁上,因此由梁承受压力,主跨跨 度为112m。
2015年版
世界上首座矮塔斜拉桥结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类斜拉桥之二:悬吊-斜拉组合体系 鉴于采用"单纯"斜拉索结构总是失败,但仍பைடு நூலகம்工程师对斜拉桥念
念不忘,于是把"地锚"的悬索桥与辅助的"自身锚固"的斜索桥结合起 来建造悬吊-斜拉组合体系。罗布林(John Augustus Roebling)设计的 尼亚格拉河瀑布桥(Niagara Falls Bridge)、辛辛拉地桥(Cincinnati Bridge)、布鲁克林桥(Brooklyn Bridge)等均是这种体系。
2000m? 3300m意大利墨西拿海峡大桥?
简约理论 挠度理论
有限位移理论 非线性有限元法
精细化计算
2015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1.2.5 现代斜拉桥发展与建设
1.2.5.1 19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前的斜拉桥发展
19世纪以前斜拉桥失败的原因总结: 超静定次数高,内力分析不够充分; 主要承载构件-拉索使用链环或者锻铁杆,强度太低; 过低估计了斜拉索垂度效应的影响。 纳维叶的调查研究结论影响
2015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这种体系的特点是附加一根水平拉索来抵消斜拉索的水平力, 从而使主梁压力消失并因此而变得稳定。毫不怀疑,与悬索桥相比 这种桥的优点在于更直接地传递荷载,结构刚度增加,这种结构与 现代斜拉桥外观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受力体系不同,然而作为铁路 桥梁是有效的。法国及其殖民地用这种体系修建了很多桥梁。1909 年建成的主跨156m的卡塞格伦桥用192t的一个火车作了荷载试验, 变形只有跨度的1/1000。
悬索桥发展总结 主缆
2015年版
加劲梁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桥塔
2015年版
吊索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1883年,布鲁克林桥,跨度486m, 混合体系 1903年,威廉姆斯堡桥,主跨488m 1909年,曼哈顿桥, 主跨448m 1931年,美国乔治.华盛顿桥,跨度1067m 1937年,美国金门大桥,跨度1280m 1964年, 美国维拉扎诺海峡桥,跨度1298m 1981年,英国恒比尔 桥,跨度 1410m 1998年,日本明石海峡大桥,跨度1991m
这种体系用今天的知识来分析,相当于先利用斜拉索和水平索 张紧形成一个索网体系,然后支承起梁和其上荷载,斜拉索的张力 不通过梁传递而是通过水平索直接传给地基,相当于主受力构件是 张紧的索网结构。
2015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类斜拉桥之四:跨中拉索延长锚于桥塔 1925年法国莱内库格尔·勒科克(Leinekugel Lecocq)发展该体系。
该桥首次使用高强度后张拉杆作斜拉索,在塔顶用液压千斤顶将 斜拉索张拉到他们计算的张力以抵抗来自钢筋混凝土水槽的自重,最 后该桥还把斜拉索进行外包来进行防腐。
2015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类斜拉桥之六:迪辛格(F.Dischinger)体系 1938年迪辛格在德国汉堡(Hamburg)附近易北河(Elbe River)上设
第2讲
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学院桥梁系 沈锐利
上一讲回顾与总结
1.桥梁的分类与缆索承重桥的定义 2.周念先教授的分类:墩支桥与杆吊桥的特点 3.基本受力体系桥梁的特点 4.缆索承重桥梁的发展历史
感性认识
静力认识
2015年版
简单结构模型化, 一阶理论分析
二阶分析 挠度理论
风动力作用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2015年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沈锐利
类斜拉桥之五:插入孔+单斜拉索预张初应力 1929年西班牙工程师爱德华·朵萝哈 (Eduardo Torroja)在滕普尔
渡槽(Tempul Aqueduct)桥;走出了斜拉桥的最后一步,该桥原计划 修建为三跨连续梁,但后来发现由于地质问题中间位置的墩不能修建, 因此不得不加大跨度,于是他们增加了一对拉索,该桥主跨60m,具 有插入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