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查询(精)

合集下载

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解释

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解释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

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类目名称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能源与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文献标识码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中图分类号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规定如下:作者可从下列A、B、C、D、E中选用一种标识码来揭示文章的性质: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文献标识码及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及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2011-07-09 16:40:30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中图分类号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规定如下:作者可从下列A、B、C、D、E中选用一种标识码来揭示文章的性质: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注:英文的文献标识码应与中文对应。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M——专著Monograph ;C——-论文集Collection ;N——报纸文章News;J——期刊文章Journal;D——学位论文Degree;R——报告Report;S——标准Standard;P——专利Patent;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rticle;Z——其它末说明文献(1)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期刊[J];论文集[c];学位论文[D];标准[S];报告[R];专利[P];报纸[N];(2)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1.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例如: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文献标识码、中图分类号汇总大全

文献标识码、中图分类号汇总大全
文献标识码、中图分类号汇总大全
(一)文献标识码
A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
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
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
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
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Q98
人类学
R
医药、卫生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R2
中国医学
R3
基础医学
R4
临床医学
R5
内科学
R6
外科学
R71
妇产科学
R72
儿科学
R73
肿瘤学
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76
耳鼻咽喉科学
R77
眼科学
R78
口腔科学
R79
外国民族医学
R8
特种医学
R9
药学
T
工业技术
TB
一般工业技术
TD
矿业工程
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X7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
X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X9
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Z1
丛书
Z2
百科全书、类书
Z3
辞典
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Z5
年鉴、年刊
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
Z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
社会科学文献参考工具书

中图法分类号(此号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文献标识码

中图法分类号(此号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文献标识码

中图法分类号:(此号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年)论文引用格式:中文题目(二黑居中占三行,尽量不用缩写词)作者,,作者(号仿宋居中,各作者之间以逗号分隔).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号宋体居中,单位名称务必写全称)摘要:(小号宋体,两边各缩进格)按照摘要四要素撰写(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字数字)关键词:(小号宋体,各词之间用分号间隔,—个,且请注意中英文完全对照)英文题目(四黑居中占三行,首词首字母大写,其他小写)作者,,作者(号居中,以逗号分隔).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号斜体居中):(小号,两边各缩两格)按照摘要四要素撰写(,,,,字数字左右,因学报正在申请等国际数据库的收录,请作者支持并配合学报将英摘按照要求撰写,以提升论文的国际显示度):(各关键词之间以分号间隔,缩写词须有全称)以下正文双栏排(单栏宽:个字符)一级标题(引言序号为,四号黑体占三行)二极标题(号黑体,占一行)1.1.1 三级标题(号白体,占一行)正文用号宋体,变量要求(变量用斜体,矩阵,矢量,向量,集合用黑斜体(实数集)(整数集)(自然数集)用正黑体,且各变量要求加以说明.标准函数用正体),文献引用处用上角[序号],表要求三线表,表题在表上居中,要求中英文对照,用小五号宋体加黑,表内用小五号宋体,表注小五号宋体。

表的序号按全文统一编号。

图题字号为小五,宋体,子图题为六号宋体。

图要求清晰,字母用六号,图注六号宋体。

图题在图下居中, 要求中英文对照用小五号白体,图号按全文统一编号,图中各小图用英文字母(),(),..编号,.公式及图全文统一编序号,如公式()…,图…,所有公式及正文中公式变量均使用公式编辑器编辑。

参考文献()(号黑体顶格占三行)参考文献按本刊网站()下载中心中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著录,文献序号按文献在正文引用的先后排。

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论文引用格式:题目(二号黑体)张××,,王××,冯××(四号仿宋).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 武汉)(六号宋体)摘要:目的现实中的背景往往是包含各种运动干扰的复杂环境,以至于背景建模的任务很具有挑战性。

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解释

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解释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

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类目名称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能源与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文献标识码‎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中图分类‎号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规定如下:作者可从下‎列A、B、C、D、E中选用一‎种标识码来‎揭示文章的‎性质: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关于中图法分类号

关于中图法分类号

关于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查询目前,我国各大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数字化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都要求学术论文按《中图法》标注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类目名称如下: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 哲学C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N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Z 综合性图书中图分类法查询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就是用于标示文献正文内容类型的代码。

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每篇文章或资料均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论文作者在撰写公开发表的论文或投稿时,都应根据“规范”所设的5 种内容分类文献标识码,确定自己论文的分类项,并在中图分类号项后标注文献标识码。

这5 种文献标识码所指代的文献内容的基本类型如下:A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 ——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 ——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 ——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 ——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文章编号一、为便于期刊文章的检索、查询、全文信息索取和远程传送以及著作权管理,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可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其中A、B、C三类文章必须编号。

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解释

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解释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

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类目名称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能源与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文献标识码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中图分类号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规定如下:作者可从下列A、B、C、D、E中选用一种标识码来揭示文章的性质: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中图分类号(物理类)和文献标识码简表

中图分类号(物理类)和文献标识码简表
O471.5 半导体能带结构
O472 半导体性质
O472+.1 表面性质
O472+.2 热学性质
O472+.3 光学性质
O472+.4 电学性质
O472+.5 磁学性质
O472+.6 磁场电效应
O472+.7 热电与热磁效应
O434.11 辐射
O434.12 探测与量度
O434.13 光谱
O434.14 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O434.19 应用
O434.2 紫外线
O434.3 红外线
O435 几何光学
O435.1 反射与折射
O435.2 光具组理论与象差理论
O463 带电粒子光学
O463+.1 电子光学
O463+.2 离子光学
O47 半导体物理学
O471 半导体理论
O471.1 半导体量子理论
O471.2 半导体统计学
O471.3 极化与激子理论
O471.4 半导体晶体物理
O482.52+5 反铁磁性
O482.52+6 压磁现象、磁致伸缩
O482.53 磁性弛豫及共振现象
O482.53+1 磁共振与弛豫理论
O482.53+2 核磁共振
O482.53+3 顺磁共振与顺磁弛豫
O482.53+4 铁磁共振与铁磁弛豫
O551.3 物质的热性质
O552 物质分子运动论
O552.1 布朗运动
O552.2 扩散与渗透
O552.3 气体分子运动论
O552.3+1 平衡状态下的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