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四 片剂和胶囊剂

实验三 四 片剂和胶囊剂
实验三 四 片剂和胶囊剂

实验三片剂的制备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

2. 熟悉单冲压片机和旋转式压片机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指导

片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剂型之一。片剂的制备方法有制颗粒压片(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粉末直接压片和结晶直接压片。其中,湿法制粒压片最为常见,现将传统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过程介绍如下:

整个流程中各工序都直接影响片剂的质量。制备片剂的药物和辅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干燥,粉碎和过筛等处理,方可投料生产。为了保证药物和辅料的混合均匀性以及适宜的溶出速度,

药物的结晶须粉碎成细粉,一般要求粉末细度在100目以上。向已混匀的粉料中加入适量的粘合剂或润湿剂,

用手工或混合机混合均匀制软材,软材的干湿程度应适宜,除用微机自动控制外,也可凭经验掌握,即以“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度。软材可通过适宜的筛网制成均匀的颗粒。过筛制得的颗粒一般要求较完整,如果颗粒中含细粉过多,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少,若呈线条状,则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太多。这两种情况制成的颗粒烘干后,往往出现太松或太硬的现象,都不符合压片对颗粒的要求。制好的湿颗粒应尽快干燥,干燥的温度由物料的性质而定,一般为50~60℃,对湿热稳定者,干燥温度可适当提高。湿颗粒干燥后,需过筛整粒以便将粘结成块的颗粒散开,同时加入润滑剂和需外加法加入的崩解剂并与颗粒混匀。整粒用筛的孔径与制粒时所用筛孔相同或略小。压片前必须对干颗粒及粉末的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然后根据颗粒所含主药的量计算片重。

()测得值干颗粒中主药百分含量标示量每片应含主药量

片重=

根据片重选择筛目与冲膜直径,其之间的常用关系可参考表1。根据药物密度不同,可进行适当调整。

表1 根据片重可选的筛目与冲膜的尺寸

筛目数

片重冲膜直径

(mg)湿粒干粒(mm)

50 18 16-20 5-5.5

100 16 14-20 6-6.5

150 16 14-20 7-8

200 14 12-16 8-8.5

300 12 10-16 9-10.5

500 10 10-12 12

制成的片剂需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片剂质量标准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除片剂的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硬度适当、含量准确外,必须检查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对有些片剂产品药典还规定检查溶出度和含量均匀度,并规定凡检查溶出度的片剂,不再检查崩解时限,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另外,在片剂的制备过程中,所施加的压片力不同,所用的润滑剂、崩解剂等的种类不同,都会对片剂的硬度或崩解时限产生影响。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处方

对乙酰氨基酚20g

15%淀粉浆适量

干淀粉适量

硬脂酸镁适量

(二)湿法制粒工艺过程

①15%淀粉浆的制备:称取淀粉6g于40ml蒸馏水中均匀分散,77℃加热糊化,即可。

②干淀粉的制备:淀粉应在105℃干燥约2小时,使含水量在8-10%之间。

③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的制备:取对乙酰氨基酚细粉20g,加入15%淀粉浆适量,制成软

材,过16目筛制粒,湿粒在60℃干燥,干颗粒过16目筛整粒。

④干颗粒称重,加入6%干淀粉,再加入1%硬脂酸镁,混匀。

(三)压片

采用手动单冲压片机,旋转式压片机和电动单冲压片机,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片剂。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观察片剂外观是否合格,是否有裂片、松片等现象,并讨论原因。

五、思考题

1.对乙酰氨基酚片剂制备过程中,淀粉浆、干淀粉和硬脂酸镁?

实验四胶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手动胶囊填充法;

2、了解半自动胶囊填充机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指导

为了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防潮,遮光,提高药物稳定性,定位释放,控制药物释放速度,避免药物在胃中破坏和改善固体制剂外观等原因,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即胶囊剂。

胶囊剂的制备特点:易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可控性强,生产周期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空胶囊规格的选用

药物的填充多用空胶囊容积控制,故应按药物规定剂量所占容积选择最小的空胶囊。由于药物的密度、晶态、颗粒大小不同,所占的容积亦不同,因此,一般宜先测定待填充物料的堆密度,然后根据应装剂量计算该物料的容积,以决定选用胶囊的号数。也可用图解法找到所需空胶囊的号数。

2、药物的填充

胶囊剂的填充方法分手工填充法和机械填充法。手工填充法效率低,重量差异大。生产中一般用机械填充。

胶囊剂填充机的型号颇多,可归纳为四种类型:a型由螺旋钻压进物料;b型用柱塞上下往复运动压进物料;c型自由流入物料;d型在填充管内,先将药物压成单剂量,再填充于胶囊中。应根据物料性质选用胶囊剂填充机,a、b型填充机对物料要求不高,只要物料不易分层即可;c型填充机要求物料流动性好、不易分层,常需制粒才能达到;d型适用于流动性差,但混合均匀的物料,如针状结晶,吸湿性药物。

3、硬胶囊剂的制备

空胶囊的体、帽两节的套合方式有平口与锁口两种。生产中一般使用平口套合,此种套合不如锁口套合密封性好,故须封口。封口材料常用与制备空胶囊相同浓度的明胶液,如明胶20%、水40%、乙醇40%的混合液;也可用平均分子量40000的PVP2.5%,聚乙烯聚

丙二醇共聚物0.1%、乙醇97.4%的混合液;或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2.5%、乙醇97.5%的混合液。还可用超声波使胶囊封口。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手工法填充胶囊

采用实验三中制备得到的对乙酰氨基酚干燥颗粒,手工填充胶囊。

(二)演示半自动胶囊填充机的使用方法。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对所制备胶囊剂的外观进行评价。

五.思考题

1.胶囊剂囊材应具备哪些条件,在制备过程中哪些因素对胶囊剂质量影响较大,如何控制,调整?

2.什么情况下药物适合制备成胶囊剂?

实验三 四 片剂和胶囊剂

实验三片剂的制备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 2. 熟悉单冲压片机和旋转式压片机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指导 片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剂型之一。片剂的制备方法有制颗粒压片(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粉末直接压片和结晶直接压片。其中,湿法制粒压片最为常见,现将传统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过程介绍如下: 整个流程中各工序都直接影响片剂的质量。制备片剂的药物和辅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干燥,粉碎和过筛等处理,方可投料生产。为了保证药物和辅料的混合均匀性以及适宜的溶出速度, 药物的结晶须粉碎成细粉,一般要求粉末细度在100目以上。向已混匀的粉料中加入适量的粘合剂或润湿剂, 用手工或混合机混合均匀制软材,软材的干湿程度应适宜,除用微机自动控制外,也可凭经验掌握,即以“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度。软材可通过适宜的筛网制成均匀的颗粒。过筛制得的颗粒一般要求较完整,如果颗粒中含细粉过多,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少,若呈线条状,则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太多。这两种情况制成的颗粒烘干后,往往出现太松或太硬的现象,都不符合压片对颗粒的要求。制好的湿颗粒应尽快干燥,干燥的温度由物料的性质而定,一般为50~60℃,对湿热稳定者,干燥温度可适当提高。湿颗粒干燥后,需过筛整粒以便将粘结成块的颗粒散开,同时加入润滑剂和需外加法加入的崩解剂并与颗粒混匀。整粒用筛的孔径与制粒时所用筛孔相同或略小。压片前必须对干颗粒及粉末的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然后根据颗粒所含主药的量计算片重。 ()测得值干颗粒中主药百分含量标示量每片应含主药量 片重= 根据片重选择筛目与冲膜直径,其之间的常用关系可参考表1。根据药物密度不同,可进行适当调整。

片剂常用的辅料

片剂常用的辅料 一、辅料的作用和分类 片剂的组成,除了药物以外通常还常有其它几种物料,这些物料统称辅料。它们大都属于非治疗性物质。加入辅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片剂的制备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特殊要求,以便制成优良的产品。故制备优良片剂,所用的药物必须具备:①有一定的流动性,能顺利流进模孔;②有一定的粘着性,以便加压成型;③不粘贴冲模和冲头;④遇体液能迅速崩解、溶解、吸收,而产生应有的疗效。实际上很少有药物完全具备这些性能,因此,必须添加物料或适当处理使之达到上述要求。 (一)辅料的分类根据辅料在片剂中的主要功能的不同,辅料可以分为填充剂(或稀释剂)、润湿剂或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抗粘剂、助流剂)这四种基本类型。另外,有时药物中加入着色剂、芳香矫味剂等附加剂。事实上一种辅料往往兼具数种功能。例如,淀粉即可作填充剂,又是极好的崩解剂;微晶纤维素因兼具粘合、崩解作用,往往用作填充、粘合、崩解三合剂,是直接压片工艺中广泛使用的辅料。因此,必须掌握各种辅料的特点,在设计处方时灵活运用。 (二)辅料的作用 1.填充剂又称稀释剂。其主要用途是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片剂系机械化生产的剂型,为了应用和生产的方便,片剂最小的冲模直径一般不少于6mm,片重一般都大于100mg。而不少药物剂量小于100mg。如维生素B110mg,利血平仅为0.25mg,因此,对这类小剂量(﹤0.1g)药物片剂必须加填充剂方能成型。若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他液体,则需加入适当的辅料吸附后再制片,此种料既是填充剂,又称为吸收剂。 填充剂大致可分为:①水溶性填充剂。如乳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等;②水不溶性填充剂。如淀粉、微晶纤维素、硫酸钙、磷酸氢钙等;③直接压片用填充剂:如喷雾干燥乳糖、改良淀粉等。发展的趋势是将崩解剂、润滑剂加入,一并作成颗粒状填充剂供用,压片时不再加这些辅料。如商品名为Nu-Tab,系直接压片填充剂,由95%加工蔗糖,4%转化糖,0.1%-0.2%淀粉、硬脂酸镁组成。 ④常作为油类吸收剂的有:硫酸钙(CaSO4.2H2O)、磷酸氢钙(CaHPO4.2H2O)、氧化镁、氢氧化铝等。 2.润湿剂或粘合剂某些药物本身或辅料润湿时具有粘性,只要加入适当的液体,即可产生足够强度的粘性,这种液体称为润湿剂。润湿剂本身无粘性,但其可诱发原料本身的粘性。有不少药物本身缺乏粘性或粘性较小,在制备软材时需加入粘性的辅料,这种辅料称为粘合剂。粘合剂本身有一定的粘性,能增加各组分粒子间的结合力,以利于制粒和压片。粘合剂有液体的和固体的,在

《计量经济学》上机实验答案过程步骤

实2:我国1978-2001年的财政收入(y )和国民生产总值(x )的数据资料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1978-2001年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数据 试根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给出模型t t t u x b b y ++=10的回归报告和正态性检验,并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2)求置信度为95%的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 (3)对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包括估计标准误差评价、拟合优度检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4)若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为亿元,求2002年财政收入预测值及预测区间(05.0=α)。 参考答案:

(1) t t x y 133561.06844.324?+= =)?(i b s =)?(i b t 941946.02 =R 056.1065?==σ SE 30991.0=DW 9607.356=F 133561.0?1 =b ,说明GNP 每增加1亿元,财政收入将平均增加万元。 (2))?()2(?02/00b s n t b b ?-±=α=±? )?()2(?1 2/11b s n t b b ?-±=α=±? (3)①经济意义检验:从经济意义上看,0133561.0?1 ?=b ,符合经济理论中财政收入随着GNP 增加而增加,表明GNP 每增加1亿元,财政收入将平均增加万元。 ②估计标准误差评价: 056.1065?==σ SE ,即估计标准误差为亿元,它代表我国财政收入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为亿元。 ③拟合优度检验:941946.02 =R ,这说明样本回归直线的解释能力为%,它代表我国财政收入变动中,由解释变量GNP 解释的部分占%,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 ④参数显著性检验:=)?(1b t ?0739.2)22(025 .0=t ,说明国民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 (4)6.1035532002=x , 41.141556.103553133561.06844.324?2002=?+=y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

PVP-P(交联聚合物) 产品描述白色或近白色,具有吸湿性易流动的粉末,无臭或微臭,不溶于水、碱、酸及常用有机溶剂,具有很强的溶胀性能和与多类物质的络合能力。因此,被认为是高档片剂药的首选崩解剂,特别适用于速溶,咀嚼类药片的配方。已被收入美国药典28 版,欧洲药典 5.0 版。此外,食品级产品在啤酒饮料行业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化学名:POLYVINYLPOLYPYRROLIDONE(简称PVP-P) CAS号:25249-54-1 化学结构: 包装:20 kg/纸板桶 应用: 1)饮料及酿酒行业:PVPP是一种不溶性的、高分子量交联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PVP-P 可以非常安全高效的用于饮料及酿酒行业,因为: ?完全不溶于啤酒(红酒,果汁等); ?大幅度提高啤酒(红酒,果汁等)的货柜储藏时间; ?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啤酒(红酒,果汁等); ?改善口感的同时对啤酒(红酒,果汁等)的泡沫,风味等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非常高效,操作简便而且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与常规使用的硅胶相比,单位质量PVP-P的啤酒(红酒,果汁等)处理量更大; 2)医药行业:PVPP作为崩解剂,具有十分优异的性质。由于具有高溶胀压力,高毛细管活性以及显著的水合能力等综合性性质,PVPP 极适合用作医药系统中的药片崩解剂。PVPP 和多元酚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可用于精制水溶性或含酒精的草药浸出物和酊剂,改善植物医药的稳定性。已被收入美国药典28版,欧洲药典5.0版。 规格: 工业级

医药级 片剂及胶囊剂常用辅料 片剂稀释剂与吸收剂统称为填充剂或填料,凡主药剂量少于0.1g,或含浸膏量多,或浸膏吸潮性强而又粘性大时,需加稀释剂,以利于压片;若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油类成分或挥发油时,需加入吸收剂。不少填充剂具有粘合、崩解作用,但有时也会影响片剂的和崩解,选用时应根据药物和填充剂的特性而定,要做小试试验,放样时又要进行微调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片剂主要用辅料及用量: 1、淀粉稀释剂、吸收剂和崩解剂。 2、糊精糊精粘性比淀粉强的多,同样量的糊精,崩解时间要比淀粉慢6~7倍,也常用作稀释剂、吸收剂,一般不作为崩解剂来用。 3、糖粉为中药片剂使用最广泛的优良稀释剂,并有矫味和粘合作用,在口含片及咀嚼片中一般多用,在用作片剂吸释剂时由于粘度适中可塑性好,制粒时较易掌握,当片剂出现片面不光洁硬度不合格时,使用糖粉更佳。但量应控制,会增加药片的引湿性。 4、碳酸钙及磷酸钙一般作为中药浸出物、油类吸收剂,但量不宜过多,压成片剂较硬。

片剂常用辅料分析

片剂常用辅料分析 一、稀释剂 1. 淀粉:可压性差,冷水和乙醇中不溶解,含水量一般约12-15%,水中加热至 60-75度糊化,作为填充剂时以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较常用。吸湿性小,性质稳定,与大多保健物料不起作用,但可压性较差,高浓度时易顶裂。不宜单独使用以免压出片剂过于松散。常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混合使用。 淀粉制得颗粒松密度略增加,而用MCC却下降;用淀粉制得颗粒表面从外观看不如用MCC制得颗粒平整。 用量:5%,最多10%-15%。制粒时加入50-75%,压片前加入25-50% 2. 糖粉:多用于咀嚼片与口含片。粘合力强,可用来增加片剂硬度,使表面光滑美观,但吸湿性较强,长期储存会使其硬度过大,造成崩解困难,一般不单独使用,可与糊精、淀粉混合使用。在作稀释剂时制粒可减少麻点、松散。 若用量大片剂会随时间推移变硬。糖粉不宜用于直接压片。与铝和维生素C (含重金属)存在配伍禁忌。乳糖可压性好,不方便用糖粉时可用乳糖代替。 常:糖粉不与微晶纤维素合用,有抑制作用用量:10-30% 果糖:作为单糖,甜度强于糖粉,其甜味响应速度快于蔗糖,可较好掩盖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不良味道;其溶解性更好,有更低的水分;具有吸湿性,相湿度大于60%时大量吸湿,水溶液在pH3-4温度4-70度时最稳定。不可和强酸碱配伍,否则变褐色,易和氨基酸蛋白质等反应。 3. 乳糖:可压性好,吸湿性较糖粉弱,略甜,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对主药含量 少价格贵的品种若用淀粉糊精作辅料在含量测定时不易提取完全或易于吸潮松脆甚至发霉。常被选为干压辅料,所以仍用乳糖较好。但与氨基酸、苯丙胺有配伍禁忌。直接压片用乳糖常常用于含药量较小的片剂。用量:20%

数据结构上机实验答案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答案 实验一: 1、请编写函数int fun(int *a, int *b),函数的功能是判断两个指针a和b所指存储单 元的值的符号是否相同;若相同函数返回1,否则返回0。这两个存储单元中的值都不为0。在主函数中输入2个整数、调用函数fun、输出结果。 #include int fun(int *a, int *b) { if (*a*(*b)>0) return(1); else return(0); } main() { int x,y; scanf("%d%d",&x,&y); if (fun(&x,&y)) printf("yes\n"); else printf("no"); } 2、计算1+2+3+……+100,要求用指针进行设计。即设计函数int fun(int *n)实现求 1+2+3+……+*n,在主函数中输入、调用、输出结果。 #include int fun(int *n) { int i,sum=0; for (i=1;i<=*n;i++) sum+=i; return(sum); } main() { int x,sum; scanf("%d",&x); printf("the sum is %d\n",fun(&x)); } 3、函数的功能是求数组a中最大数的位置(位序号)。在主函数中输入10个整数、调用函

数fun、输出结果。 #define N 10 #include void input(int *a,int n) { int i; for (i=0;i*max) max=a+i; return(max-a); } main() {int a[N],maxi; input(a,N); maxi=fun(a,N); printf("\n the max position is %d\n",maxi); } 4、请编写函数fun(int *a,int n, int *odd, int *even),函数的功能是分别求出数组a 中所有奇数之和和所有偶数之和。形参n给出数组中数据的个数;利用指针odd和even分别返回奇数之和和偶数之和。在主函数中输入10个整数、调用函数fun、输出结果。 #define N 10 #include void input(int *a,int n) { int i; for (i=0;i

上机实验 11 参考答案

上机实验11 指针与数组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下标、数组名或指针等不同方式引用数组元素; 2. 掌握数组名作函数参数的方法; 3.掌握常用的字符串处理函数和字符处理函数; 4.掌握用指针处理字符串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题1】程序填空:自定义函数del(s), 功能是删除字符串s中的数字字符, 要求使用字符处理函数isdigit()和字符串处理函数strcpy()。在主函数中输入1个字符串,然后调用函数del(), 用于删除其中的数字字符,并输出处理后的字符串。 提示:从字符串s的首字符开始, 到结束符’\0’之前为止,逐个检查第i个字符是否是数字字符,是则删除该字符——使用字符判别函数isdigit(s[i]), 如果s[i]是数字字符,该函数返回1,否则返回0. 难点:如何删除s的第i个字符?——使用字符串复制函数strcpy(), 将子串s+i+1(从字符s[i+1]开始的子串)复制到给s+i (从字符s[i]开始的子串),即strcpy(s+i, s+i+1)。 #include #include < ctype.h > #include void del( char *s); //line 4 函数声明 void main() { char str[80]; gets( str); //输入字符串str del(str ); //调用函数del(),删除str中的数字 puts(str); //输出字符串str } void del(char *s) //line 12 函数定义 { int i=0; while(s[i]!='\0') if(isdigit(s[i]) ) strcpy( s+i, s+i+1); // 如果字符s[i]是数字,用函数strcpy删除它 else i++; // 否则,继续查看下一个字符 } 运行程序,输入字符串"a1b2 #include

颗粒剂练习题

颗粒剂 一、A型题 1.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辅料的用量不宜超过稠膏量的 A.9倍 B.8倍 C.7倍 D.6倍 E.5倍 2.下列关于颗粒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服用剂量较大 B.吸收、起效较快 C.产品质量不太稳定 D.易霉败变质 E.不易吸湿结块 3.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 A.原料药提取—提取液精制—制颗粒—干燥—整粒—包装 B.原料药提取—提取液精制—干燥—制颗粒—整粒—包装 C.原料药提取—干燥—提取液精制—制颗粒—整粒—包装 D.原料药提取—提取液精制—制颗粒—整粒—干燥—包装 E.原料药提取—提取液精制—整粒—制颗粒—干燥—包装 4.对颗粒剂软材质量判断的经验(软材标准)是 A.度适中,捏即成型 B.手捏成团,轻按即散 C.要有足够的水分 D.要控制水分在12%以下 E.要控制有效成分含量 5.颗粒剂中挥发油的加入方法是 A.与稠膏混匀制成软材 B.用乙醇溶解后喷在湿颗粒中 C.用乙醇溶解后喷于整粒后的干颗粒中 D.用乙醇溶解后喷在整粒中筛出的细粉中,混匀后再与其余干颗粒混匀 E.以上方法都可以 6.按现行版药典规定,颗粒剂的粒度要求是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5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 A.% B.% C.% D.% E.% 7.按现行版药典规定,颗粒剂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 A.3%以内 B.4%以内 C.5%以内

D.6%以内 E.9%以内 8.下列关于制软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软材过干,粘性不足,可提高乙醇的浓度 B.若软材过软,药料易黏附筛网或成条状,可提高乙醇的浓度 C.若软材过干,粉粒过多,可降低乙醇的浓度或加黏合剂 D.若软材过黏,可提高乙醇的浓度 E.若细粉过多,可降低乙醇的浓度或加黏合剂 9.挤出制粒的关键工艺是 A.控制辅料的用量 B.制软材 C.控制制粒的温度 D.搅拌的速度 E.控制水分 10.制备颗粒剂时,稠膏:糖粉:糊精一般为 A.1:2:1 B.1:3:1 C.1:4:1 D.1:5:1 E.1:6:1 11.下列关于泡腾性颗粒剂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泡腾性颗粒剂必须控制干颗粒的水分,以免服用前酸碱发生反应B.泡腾崩解剂分为有机酸和弱碱 C.泡腾颗粒剂具速溶性 D.常制成酸性颗粒和碱性颗粒混合均匀而得 E.可选用石炭酸作为崩解剂 12.下列哪项为影响泡腾颗粒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A.泡腾崩解剂的用量 B.泡腾崩解剂的种类选择 C.酸、碱性颗粒的制备方法 D.颗粒混合的速度 E.干燥颗粒的含水量 二、B型题 [1~4] A.除去部分杂质,减小颗粒吸湿性作用 B.矫味及黏合作用 C.防止挥发性成分散失的作用 D.使颗粒遇水后疏松,迅速溶解的作用 E.节约其他赋形剂兼具治疗作用 1.糖粉作为赋形剂具有 2.水提液用乙醇沉淀具有 3.β-环糊精包合具有 4.药材细粉作赋形剂

数字信处理上机实验答案全

数字信处理上机实验答 案全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第十章 上机实验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的课程,为深入掌握课程内容,最好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做习题和上机实验。上机实验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的理解和消化基本理论,而且能锻炼初学者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章在第二版的基础上编写了六个实验,前五个实验属基础理论实验,第六个属应用综合实验。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实验二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 实验三用FFT对信号作频谱分析。 实验四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 实验五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与软件实现 实验六应用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在双音多频拨号系统中的应用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上机进行实验。建议自学的读者在学习完第一章后作实验一;在学习完第三、四章后作实验二和实验三;实验四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在。学习完第六章进行;实验五在学习完第七章后进行。实验六综合实验在学习完第七章或者再后些进行;实验六为综合实验,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再进行。 实验一: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1.实验目的 (1)掌握求系统响应的方法。 (2)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分析、观察及检验系统的稳定性。 2.实验原理与方法 在时域中,描写系统特性的方法是差分方程和单位脉冲响应,在频域可以用系统函数描述系统特性。已知输入信号可以由差分方程、单位脉冲响应或系统函数求出系统对于该输入信号的响应,本实验仅在时域求解。在计算机上适合用递推法求差分方程的解,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filter函数。也可以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conv函数计算输入信号和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出系统的响应。 系统的时域特性指的是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质、因果性和稳定性。重点分析实验系统的稳定性,包括观察系统的暂态响应和稳定响应。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对任意有界的输入信号,系统都能得到有界的系统响应。或者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系统的稳定性由其差分方程的系数决定。 实际中检查系统是否稳定,不可能检查系统对所有有界的输入信号,输出是否都是有界输出,或者检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可行的方法是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如果系统的输出趋近一个常数(包括零),就可以断定系统是稳定的[19]。系统的稳态输出是指当∞ n时,系统的输出。如果系统稳定,信号加入 → 系统后,系统输出的开始一段称为暂态效应,随n的加大,幅度趋于稳定,达到稳态输出。 注意在以下实验中均假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 3.实验内容及步骤

11 固体制剂-1 (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固体制剂常用的固体制剂包括: 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等 固体制剂的共性: (1)物理、化学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 (2)制备过程前处理的单元操作经历相同; (3)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收入血。 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对于固体制剂来说 药物需溶解后才能被胃肠道所吸收,特别是对一些 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 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三、Noyes-Whitney方程药物溶出速度可用Noyes-Whitney方程描述: dC/dt=KS (C S-C)K=D/Vδ 式中: K-溶出速度常数S-溶出界面面积D-药物的扩散系数C S-固体表面药物的饱和浓度δ-扩散边界层厚C-溶液主体中药物的浓度V-溶出介质的体积 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措施:

(1)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粉碎,崩解) (2)增大溶解速度常数(加强搅拌) (3)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物等) 粉碎技术、药物的固体分散技术、药物的包合技术等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或溶出表面积。 对于难溶性药物提高溶出度的有效方法是: 第二节散剂散剂(Powders)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特点: ①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起效快;②外用覆盖面积大,可以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③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④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此外还有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特点 散剂的制备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固体药物的粉碎是将大块物料借助机械力破碎成适宜大小的颗粒或细粉的操作。 粉碎度或粉碎比(n)n = D1/D2D1粉碎前的粒度D2粉碎后的粒度 粉碎操作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以及生物利用度;有利于各成分的混合均匀;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中的分散度;有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等。 粉碎机有 (1)研钵

片剂胶囊剂辅料配伍使用经验

片剂胶囊剂辅料配伍使用经验 先说胶囊剂吧,相对于片剂,胶囊剂固体这块主要是装量差异,就其因素不外乎流动性、粒度分布。为此我们要做的就是熟练掌握常见固体辅料(各种规格、不同厂家的差异务必谙熟于胸)的特性,当然对于原料根据特性(这里指物理外观方面的如细粉还颗粒、结晶状还是片状、轻重、滑还是涩等等)也应有一定的掌握,尤其是你做保健品OEM时,原料特多(基本上每个品种都有10中以上的原料、它们规格也多,这时对原料特性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对工艺的要求特高,(不像药品工艺变更要报国务院SFDA批准,所以它的工艺很稳定,以至于没什么工艺可谈),接触的辅料也非常多,根据原料、辅料料性调节辅料,通过各种方法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粒度分布均匀,就是工艺技术的核心。你可以都过制粒,当然我一般不用(太耗时不划算),还有一法压片后用18目左右整粒,这样可能装量会比粉末大些,处理前先小试下子,以防不测。我就是这样做的^_^。以上两法都是不太愿意推荐使用的方法,我认为还考虑辅料调整,直接填充最好。成分损失最小、最省时、最省事,力荐。常见辅料配伍如下:以下是本人工作总结经验仅供参考:具体视物料情况调整 MCC102: MD约2:3左右,改善流动性差和物料分层现象。 Dpd:MCC101(or Dt)约1:2~3,有效改善装量达不到及流动性差情况。 如有分层可加入适量的MD调整。当然Mg.s和SiO2依然很重要用量1%~3%具体调节呗。总之生产中会遇到很多很多各种问题,还要根据物料特性去摸摸吧。 对于片剂来说,较为复杂,也最有挑战性和含金量。它除要要具备胶囊剂的流动性和粒度分布外,还要有成型(可塑性、可压性)问题、黏合和崩解矛盾问题。东西很多也很复杂,再此不做详述,仅提供本人经验配伍,至于为什么这么配不便详述,仅供参考: MCC 102:Dpd约2:1 CMS-Na:L-HPC约2:1 CCMC-Na:L-HPC约1:2 PPVP:CMS-Na约1:2 Pt:MCC101约2:3 MD:Dt约3:2 …………

片剂的常用辅料

片剂的常用辅料 片剂是由两大类物质构成的,一类是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即主药) ;另一类是没有生理活性的一些物质,它们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填充作用,粘合作用,崩解作用和润滑作用,有时,还起到着色作用,矫味作用以及美观作用等,在药剂学中,通常将这些物质总称为辅料.根据它们所起作用的不同,常将辅料分成以下四大类 填充剂:稀释剂(或称为填充剂,Fil1ers)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常用的填充剂有淀粉类、糖类、纤维素类和无机盐类等;由压片工艺、制剂设备等因素所决定,片剂的直径一般不能小于6mm、片重多在100mg以上,如果片剂中的主药只有几毫克或几十毫克时,不加入适当的填充剂,将无法制成片剂,因此,稀释剂在这里起到了较为重要的、增加体积助其成型的作用。主要的稀释剂包括以下几种。 1、淀粉:比较常用的是玉米淀粉,它的性质稳定,价格便宜,吸湿性小、外观色泽好,流动性差,可压性差,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若单独使用,会使压出的药片过于松散。在实际生产中,常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混合使用,以增加其粘合性及硬度。另外酸性较强的药物如对氨基水杨酸钠、水杨酸钠等能使淀粉胶化而影响制剂的崩解性能,因此,酸性较强的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淀粉。 2、糖粉:糖粉系指结晶性蔗糖经低温干燥粉碎后而成的白色粉末,其优点在于粘合力强,可用来增加片剂的硬度,并使片剂的表面光滑美观。糖粉为片剂优良的稀释剂,兼有矫味和粘合作用。多用于口含片、咀嚼片及纤维性中药或质地疏松的药物制片。糖粉具引湿性,纯度差的糖粉引湿性更强,用量过多会使制粒、压片困难,久贮使片剂硬度增加,崩解或溶出困难。除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外,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糊精、淀粉配合使用。酸性或强碱性药物能促使蔗糖转化,增加其引湿性,故不宜配伍使用。 3、糊精:糊精是淀粉水解中间产物的总称,其化学式为(C6H10O5)n?XH2O,其水溶物约为80%,在冷水中溶解较慢,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习惯上亦称其为为高糊(高粘度糊精),即具有较强的粘结性,使用不当会使片面出现麻点、水印或造成片剂崩解或溶出迟缓;同理,在含量测定时如果不充分粉碎提取,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所以,很少单独大量使用糊精作为填充剂,常与糖粉、淀粉配合使用。与淀粉配合用作填充剂,兼有粘合作用。糊精粘性较大,用量较多时宜选用乙醇为润湿剂,以免颗粒过硬。应注意糊精对某些药物的含量测定有干扰,也不宜用作速溶片的填充剂。糊精在药物检测中影响药物提取以至干扰其含量测定,故在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物制剂中应慎重使用。 4、乳糖:乳糖是一种优良的片剂填充剂,制成的片剂光洁、美观,硬度适宜,释放药物较快,较少影响主药的含量测定,久贮不延长片剂的崩解时限,尤其适用于引湿性药物。由牛乳清中提取制得。常用含有一分子水的结晶乳糖(即α-含水乳糖),乳糖易溶于水、无引湿性,具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性质稳定,可与大多数药物配伍。由喷雾干燥法制得的乳糖为非结晶乳糖,其流动性、可压性良好,可供粉末直接压片使用。乳糖作为片剂和胶囊剂的填充剂或稀释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内药品生产企业中。但其与含伯胺或仲胺的药物易发生Maillard缩合反应,因此以阿司匹林、茶碱、青霉素、苯巴比妥为原料的药物制剂应避免使用乳糖。乳糖多用淀粉、糊精、糖粉(7:1:1)代替。乳糖能降低戊巴比妥、安体舒通的吸收。 5、可压性淀粉:亦称为预胶化淀粉(Pregelatinized starch),是新型的药用辅料,英、美、日及中国药典皆已收载,我国于1988年研制成功,现已大量供应市场。国产可压性淀粉是部分预胶化的产品(全预胶化淀粉又称为α-淀粉),与国外Colorcon公司的Starch RX1500相当。本品是多功能辅料,可作填充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自身润滑性和干粘合性,并

华南农业大学C语言实验上机实验第四版参考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指导与习题 参考答案(第四版) (学生改编) 实验 1 C语言程序初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程序的特点。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使用在线评判系统。 二、实验内容 1. 运行第一个C程序 [题目:The first C Program] 将下列程序输入visual c++ ,编译、连接和运行该程序。 #include"stdio.h" main() { printf("The first C Program\n"); } [具体操作步骤] (1)在编辑窗口中输入程序。 (2)保存程序,取名为 a1.c。 (3)按照第一章中介绍的方法,编译、连接和运行程序。 (4)按照第三章介绍的方法,将代码提交到在线评判系统,系统返回“通过”,则该题完成。

2. 在在线评判系统中提交实现了计算a+b功能的程序 [题目1001:计算a+b] 由键盘输入两个整数,计算并输出两个整数的和。实现该功能的程序如下,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 b; scanf("%d%d", &a, &b); printf("%d", a + b); } (1)在程序编辑窗口中输入程序。 (2)保存程序,取名为 a2.c。 (3)按照前二章中介绍的方法,编译、连接和运行程序。 (4)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输入 15 30↙ (↙表示输入回车符) (5)如果看到如下输出结果,则表明15+30 的结果正确,如果得不到如下结果,则需检查并更正程序。 45 (6)按照第三章中介绍的方法进入在线评判系统。 (7)显示题目列表,点击题号为1001,题名为“计算a+b”的题目。 (8)查看完题目要求后,点击页面下端的“sumbit”,参照第二章提交程序的方法提交程序a2.c。 (9)查看评判结果,如果得到“accepted”则该题通过,否则返回第一步检查程序是否正确。 3 实验 2 基本数据类型、运算和表达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和实型的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2)掌握不同的类型数据之间赋值的规律。 (3)学会使用C的有关算术运算符,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 算符的使用。 (4)进一步熟悉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 1. 变量的定义 [题目 1117:变量定义,按要求完成程序] 下面给出一个可以运行的程序,但是缺少部分语句,请按右边的提示补充完整缺少的语句。#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 b; /*定义整型变量a和b*/

颗粒剂常用辅料及包衣材料

颗粒剂常用的辅料及包衣材料 一、颗粒剂常用的辅料 1、填充剂 常用品种:淀粉、乳糖、糊精、糖粉、硫酸钙、蔗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葡萄糖。 2、粘合剂 常用品种: 1、天然的:淀粉浆、预胶化淀粉、糊精。 2、合成:聚维酮、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 3、润湿剂 常用品种:蒸馏水、乙醇 4、崩解剂 常用品种:淀粉、羧甲基淀粉钠、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枸橼酸、聚山梨酯80 5、润滑剂 润滑剂的分类: 1、疏水性及水不溶性润滑剂:硬脂酸、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滑石粉、氢化植物油 。 2、水溶性润滑剂: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 3、助流剂:微粉硅胶、滑石粉。 4、润滑剂常用品种:硬脂酸镁、滑石粉、氢化植物油、氢氧化铝凝胶、氧化镁、石蜡、白油、甘油、甘氨酸。 二、颗粒剂常用的6种包衣材料 目前常用的颗粒剂薄膜包衣材料主要参照中西药片剂的包衣材料, 因此中西药颗粒剂的包衣材料也具有通用性。薄膜包衣材料主要分为水溶性材料、肠溶性材料、不溶性材料。现仅就目前常用及有发展前景的包衣材料的发展现状综述如下: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为目前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一种包衣材料, 其特点是成膜性好。它既可溶于有机溶剂或混合溶剂, 也能溶于水, 衣膜在

热、光、空气及一定的湿度下很稳定。为解决便通胶囊吸湿问题、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便通胶囊中药颗粒进行薄膜包衣。以吸湿率为考察指标, 研究了包衣过程中影响包衣颗粒吸湿率的各因素, 用均匀设计和计算机模拟实验选择了最优包衣工艺。结果在25℃、相对湿度75% 及相对湿度100% 的条件下,包衣颗粒较未包衣颗粒吸湿速度慢, 包衣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较未包衣颗粒临界相对湿度大。因此便通胶囊中药颗粒采用HPMC 薄膜包衣对防吸湿有较好的效果。在研究适于吞服的中药颗粒剂制备方法时, 以HPMC 包衣制备的颗粒剂, 不仅可掩盖苦味, 易于吞服, 而且具有优越的防潮性能, 利于中药稳定性的提高。因此, 制备吞服型颗粒剂可选HPMC 作为包衣材料。琥珀消石颗粒用60RT 50HPMC 包衣后保证了其在储运过程中的质量。 新型的薄膜包衣材料——欧巴代(Opadry) 即由HPMC、增塑剂和着色剂组成, 英国卡乐康公司采用电脑配方研制, 能满足各种颜色的肠溶、胃溶, 特殊防潮的包衣需要。欧巴代以水为溶剂, 配制浓度为5%~8% , 若以有机溶媒为溶剂, 配制浓度为12%~ 15%。用量: 肠溶型为片心重量的6%~ 10%。欧巴代具有用量少、配液简单、迅速均一、包衣时间短、设备利用率高。药品色泽重现性好等优点, 是目前较可靠的高品质包衣材料。 2、聚乙二醇(PEG) 本品可溶于水及胃肠液, 其性质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一般在4 000~6 000 者可成膜, 包衣时用其25%~50% 的乙醇液,形成的衣膜对热敏感, 温度高时易熔融, 常与其它薄膜衣料如HPMC、CA P 等混合使用。新雪丹颗粒用HPMC 和PEG 包衣后与ì号丙烯酸树脂比较, 其溶化性大为提高, 包衣后的颗粒防潮性能明显高于未包衣颗粒。 3、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 为白色纤维状粉末, 不溶于水、乙醇、烃类及氯化烃, 可溶

华南农业大学C语言实验上机实验第四版参考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C语言实验上机实验第四版参考答案 (4) 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实验教学与练习 参考答案(第4版) 实验1 C语言程序初步1、实验目的 (1)了解所用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并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2)了解如何在系统上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C程序(3)通过运行一个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程序的特点。(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使用在线评价系统 2,实验内容 1。运行第一个C程序 [标题:第一个C程序] 将下列程序输入visual c++,编译、连接并运行该程序# include \ main(){ printf(\ } [具体操作步骤] (1)在编辑窗口中输入程序(2)保存程序,命名为a1.c (3)根据第1章中描述的方法编译、连接和运行程序。 (4)按照第3章描述的方法将代码提交到在线评估系统,系统返回“通过”,问题完成

2。在线测评系统中提交了一个程序 [话题1001:计算a+b] ,实现了计算a+b的功能。键盘输入两个整数,计算并输出两个整数的和。实现该功能的程序如下,#include \main() { int a,b; scanf(\ printf(\ } (1))在程序编辑窗口中输入程序(2)保存程序,命名为a2.c (3)根据前两章描述的方法编译、连接和运行程序(4)在程序操作过程中,输入1530 ↙ (?表示输入回车) (5)如果看到以下输出结果,则表明15+30的结果是正确的。如果您无法获得以下结果,您需要检查并更正程序45 (6)根据第3章介绍的方法进入在线评估系统。 (7)显示主题列表,点击标题为1001且标题为“计算a+b”的主题 (8)查看主题要求后,点击页面底部的“sumbit”,参照第二章提交程序的方法提交程序a2.c。 (9)检查判断结果,如果获得”接受”,则问题通过,否则返回第一步检查程序是否正确。3 实验2基本数据类型、运算和表达式1、实验目的 (1)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整数和实变量,以及如何给它们赋值(2)掌握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分配规律 (3)学会使用C的相关算术运算符和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尤

片剂的常用辅料

片剂的常用辅料 从总体上看,片剂是由两大类物质构成的,一类是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即主药),另一类是没有生理活性的一些物质,它们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填充作用、粘合作用、崩解作用和润滑作用,有时,还起到着色作用、矫味作用以及美观作用等,在药剂学中,通常将这些物质总称为辅料(Excipients 或Adjuvants)。根据它们所起作用的不同,常将辅料分成四大类。 (一)稀释剂(Diluents) 稀释剂(或称为填充剂,Fil1ers)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常用的填充剂有淀粉类、糖类、纤维素类和无机盐类等;由压片工艺、制剂设备等因素所决定,片剂的直径一般不能小于6mm、片重多在100mg以上,如果片剂中的主药只有几毫克或几十毫克时,不加入适当的填充剂,将无法制成片剂,因此,稀释剂在这里起到了较为重要的、增加体积助其成型的作用。 1淀粉 比较常用的是玉米淀粉,它的性质非常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价格也比较便宜,吸湿性小、外观色泽好,在实际生产中,常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混合使用,这是因为淀粉的可压性较差,若单独使用,会使压出的药片过于松散。 2糖粉 糖粉系指结晶性蔗糖经低温干燥粉碎后而成的白色粉末,其优点在于粘合力强,可用来增加片剂的硬度,并使片剂的表面光滑美观,其缺点在于吸湿性较强,长期贮存,会使片剂的硬度过大,崩解或溶出困难,除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外,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糊精、淀粉配合使用。 3糊精 糊精是淀粉水解中间产物的总称,其化学式为(C6H10O5)n?XH2O,其水溶物约为80%,在冷水中溶解较慢,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习惯上亦称其为为高糊(高粘度糊精),即具有较强的粘结性,使用不当会使片面出现麻点、水印或造成片剂崩解或溶出迟缓;同理,在含量测定时如果不充分粉碎提取,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所以,很少单独大量使用糊精作为填充剂,常与糖粉、淀粉配合使用。 4乳糖 乳糖是一种优良的片剂填充剂,由牛乳清中提取制得,在国外应用非常广泛,但因价格较贵,在国内应用的不多。常用含有一分子水的结晶乳糖(即α-含水乳糖),无吸湿性,可压性好,性质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化学反应,压成的药片光洁美观;由喷雾干燥法制得的乳糖为非结晶乳糖,其流动性、可压性良好,可供粉末直接压片使用。 5可压性淀粉 亦称为预胶化淀粉(Pregelatinized starch),是新型的药用辅料,英、美、日及中国药典皆已收载,

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

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 (总分:47.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33,分数:33.00) 1.下列润滑剂中何种为水溶性润滑剂: ?A.硬脂酸 ?B.硬脂酸镁 ?C.鲸蜡醇 ?D.液状石蜡 ?E.聚乙二醇400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2.片剂顶部的片状剥脱称为顶裂,它的原因不包括以下哪项: ?A.润滑剂过多 ?B.颗粒中细粉过多 ?C.粘合剂量不足 ?D.压力过大 ?E.颗粒干燥过度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3.不宜制成胶囊的药物为: ?A.奎宁 ?B.氯霉素 ?C.鱼肝油 ?D.溴化钾 ?.消炎痛E.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硬脂酸镁不能用作哪种片剂润滑剂: ?A.维生素B2片 ?B.阿司匹林片 ?C.罗痛定片 ?D.硝酸甘油片 ?E.复方新诺明片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5.乙醇在制药工业中常用作:①有机溶剂②消毒防腐剂③片剂辅料中的润滑剂④片剂辅料中的防腐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 ?E.②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6.片剂等制剂成品的质量检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糖衣片在包衣后检查片剂的重量差异A.

?B.栓剂应进行融变时限检查 ?C.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可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D.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E.对于一些遇胃液易破坏或需要在肠内释放的药物,制成片剂后应包肠溶衣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7.口服氯化钾常用于纠正或预防低钾血症,但具有苦涩味且对胃肠道粘膜有刺激性,以下剂型中选用哪个剂型为最佳: ?A.肠溶片 ?B.胃溶片 ?C.糖浆剂 ?D.溶液剂 ?E.缓释片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8.以下哪一项主要不是用作片剂配方的稀释剂: ?A.硬脂酸钙 ?B.磷酸氢钠钙 ?C.乳糖 ?D.甘露醇 ?E.淀粉 (分数:1.00) A. √ B. C.

java上机实验答案与解析

JAVA上机实验题答案与解析 实验一 Java程序编程 1.编写一个Java应用程序,输出容为Hello!。 注:文件位置位于e:\2:\Hello.java 编译:(1)e:(2)cd 2 (3)javac Hello.java(4)java Hello 2.编写一个Java小应用程序,输出容为我一边听音乐,一边学Java。 第一步编写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pplet.*; public class MyApplet extends Applet{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g.drawString("我一边听音乐,我一边做java",25,25); } } 第二步在DOS环境中编译(....javac MyApplet.java) 第三步使用记事本编写 第四步将记事本文件名命名为MyApplet.html 第五步打开MyApplet.html 实验二类的定义 1.编写Java应用程序,自定义Point类,类中有两个描述坐标位置的double 变量x,y,利用构造方法,实现对Point 对象p1,p2初始化,p1和p2对应坐标分别为(15,20),(10,30);定义方法getX(),getY()分别获得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定义方法setX(),setY()分别获得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并且把p1和p2输出; public class Point { double x,y; Point(double x,double y){ this.x=x; this.y=y; } double getX(){ return x; } double getY(){ return y; } void setX(double x){ this.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