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概括与提取1
一年级应用题的数字推理与关键信息提取

一年级应用题的数字推理与关键信息提取数字推理和关键信息提取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培养数字推理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对于解决应用题非常关键。
本文将围绕一年级应用题的数字推理和关键信息提取展开讨论。
一、数字推理的基础能力数字推理是指通过观察数学题中的数字关系,推导出隐藏的规律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加减法应用题,其中包含了一些可以通过数字推理来解决的问题。
首先,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操作,例如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在解决应用题时,他们需要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来推导出结果。
其次,一年级学生需要培养观察问题的习惯。
他们要学会仔细阅读应用题,并注意其中的数字信息。
通过观察数字的变化规律,学生可以推导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最后,一年级学生需要在解决应用题时,进行反思和总结。
他们需要回顾解题过程,分析自己是如何利用数字推理来得出答案的,从而提高数字推理的能力。
二、关键信息的提取方法关键信息提取是指从一组信息中找出与问题相关且对解题有帮助的信息。
一年级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需要运用关键信息来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首先,一年级学生需要学会辨别问题的关键信息。
在应用题中,通常会给出一些无关的信息,学生需要判断出哪些是与解决问题有关的。
其次,一年级学生需要培养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圈出关键信息的方式来明确自己的思路。
例如,在加法应用题中,学生可以将题中的数字圈出,并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运用数字来解决问题。
最后,一年级学生需要学会关键信息与解决方法的结合。
他们应该能够将关键信息和已学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三、数字推理与关键信息提取的训练方法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的数字推理和关键信息提取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训练方法:1. 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应用题,让他们通过观察数字关系来推导解决方法。
2.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应用题,理解问题的要求,并提取关键信息。
八年级语文语言综合运用专项训练材 (1)

八年级语文语言综合运用专项训练材料题型分析:语言综合运用的主要题型有:给新闻拟标题、提炼主要信息、文字材料探究、图表材料转换、漫画分析、创意广告设计、宣传标语、对联、仿写等。
一.消息类1、给下列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14字以内)3月3日下午,澳门经济司、财政司和水警稽查队联合行动,公开销毁了在最近两年中缉获并已完成了行政或司法检控程序的盗版光盘约100万张。
这是澳门官方首次采取这种行动。
参考答案:“澳门官方首次公开销毁盗版光盘”【信息概括类(给新闻拟标题、提炼主要信息)方法一:提取主干法:这种方法就是找出新闻中的导语部分(一般都是第一段的第一句),然后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再加以连缀就能够给新闻拟标题或提炼主要信息。
】2.以尽量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
(不超过26个字)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9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
他的三轮车挂满了写着日军罪恶的条幅。
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
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激起了他的义愤,于是他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
参考答案:哈尔滨一位老人骑三轮车声讨日军罪行,到达天津(或一位老人骑三轮车声讨日军罪行,从哈尔滨到达天津)(哈尔滨一位老人声讨日军罪行,骑三轮车到达天津。
)【方法二:理清要素法:新闻也叫消息,是一种以叙述为主体的文体,和一般记叙文一样它也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六要素连缀法,就能把这些内容概括出来。
】3.将下面这则新闻缩写为一条要闻,不超过16个字。
科技部副部长钱冠华 8月10日宣布,我国开始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一奖项个人奖金为500万元人民币,其中50万元属获奖者个人所得,450万元由获奖者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获奖个数每年不超过两名。
参考答案:“我国开始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方法三:寻找关键句。
考点07:材料的提炼、概括与探究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解析版)

考向07 材料的提炼、概括与探究例1:【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某中学开展以“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族)代代传承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体现着一个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风貌、整体气质,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家风”扮演着关键角色,形成了非常突出的特质,家风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对于人格的养成,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有积极意义。
材料二: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
优良的家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涉及方方面面,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崇仁尚义、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重礼谦逊,勤奋读书、勤俭节约等等。
《诚子书》中诸葛亮教导儿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傅雷家书》中傅雷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材料三: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应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传承问题,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中国人自古就认识到,“家事”“国事”“天下事”紧密相关,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
1.请从同学们搜集的三则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说说你在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时的具体做法。
3.在活动中,小明认为传承家风只要管好自己的“家事”就行了,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答案】1.示例: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族)代代传承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体现着-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风貌、整体气质。
材料二: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
材料三: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应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
2.示例一:孝顺父母。
与父母意见不同时,不与父母顶嘴。
示例二:注重礼节。
吃饭时,爷爷奶奶不动筷,我也不动筷。
3.示例:小明,你好。
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应当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家事”“国事”“天下事”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家事,更要始终牢记家国一体的文化传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湖南中考面对面】2016年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说明文阅读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方法指导
加以限制。③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 之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④结 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 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答题格式】不能,删掉了“××”一词,句子的意思
就变成了……;用了“××”一词,准确地说明了……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实战链接】请同学们独立试做精练版P28《消化一 块口香糖要多久?》第1题;P29《声音对食欲的影 响》第1题;P33《移动支付新方式》第1题。
考点2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 第①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结合文意分
析其作用。(2分) 【思路归纳】作答此题,应首先判断语段使用的说明
方法,抓住第②段的关键词‚对比之下‛,不难看出 是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次分析该说明方法的作 用,作比较的作用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所强调事 物的特点,答题时要联系文章的具体语句分析。这里
理清写作思路,从而把握文章顺序。
【实战链接】请同学们独立试做精练版P28《消 化一块口香糖要多久?》第3题;P33《移动支
付新方式》第1题。
第2课时
考点1 信息提取与概括 1. 阅读全文,在下面空格内填出相应的说明内容。(
2分)
夜食症的含义→ → →夜食症的治疗
【思路归纳】此题考查说明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通
方法指导
注: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时常出现的词语:
分类 表示约数 表示范围 表示频率 表示程度 常用词语 约、大约、近、上下、左右 一般、主要、大部分、大多数、之一 肯定、有可能、相对 主要、至少、仅仅、几乎、全部、最多 (少)
【实战链接】请同学们独立试做精练版P28《睡 眠与肥胖症》第3题;P29《声音对食欲的影响》 第4题; P30《关于微波炉的那些传言》第3题; P31《动物的弄虚作假》第3题;P32《微环境 污染》第3题。
高频考点一 理解文意,提取整合信息

示例:
材料一: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 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 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 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 为碎片化阅读。
问题:什么叫碎片化阅读?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 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方式就叫碎片化阅读
答题技巧
①仔细审读题干,确定答题范围,在文本中找到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 ②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③关注文本形式。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进行思考,关注文本中的 序号、小标题、表头等提示,提取主要信息。 ④关注图文互补。在较多的非连续性文本中,图画和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关系,缺 一不可。如:游览图中有方向、图例、比例尺;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有文字、图例。 阅读这类非连续性文本时,既要关注文字叙述的信息,也要关注图画暗示的信息, 以及图文结合所要揭示的信息。要根据图标、箭头等标注,有顺序、有耐心、有重 点地观察,边读边标注有关信息,对文本进行全面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⑤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 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整合信息
题型
1.阅读文本,概括主要内容。 2.概括人们对该事件有哪些观点。 3.请概括某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4.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错误)的一项。 5.概括或推断这种问题或现象出现的原因。 6.有关部门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7.“××”一词是什么意思?(或:请简要谈谈对“××”的理解)
专题09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天津市2017-2021年5年中考1年模拟语文试题分项汇编

专题08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1-2021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范延贵者为殿直①,押兵过金陵。
张忠定公咏②为守,因.问曰:“天使③沿路来,还曾见好官员否?”贵曰:“昨过袁州萍乡,县邑宰④张希颜者,虽不识之,知其好官员也。
”忠定曰:“何以言之?”延贵曰:“自入萍乡县境,驿传⑤桥道皆完葺,田莱⑥垦辟,野无惰农。
及至邑,则鄽肆⑦无赌博,市易不敢喧争。
夜宿邸中,闻.更鼓分明。
以是知其必善政也。
”忠定大笑曰:“希颜固善矣,天使亦好官员也。
”即日同荐于朝。
希颜后为发运使⑧,延贵亦阁门祗候,皆号能吏也。
(节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注释】①殿直:皇帝的侍从官。
②张忠定公咏:张咏,谥号忠定,北宋名臣。
③天使:皇帝的使者。
④邑宰:邑,县宰,泛指地方官吏。
⑤驿传(zhuàn):驿站。
⑥田莱:荒芜不耕之田。
⑦鄽(chán)肆:店铺。
⑧发运使:与后面的“阁门候”都是官职名。
13.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因.问曰(2)闻.更鼓分明14.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不识之,知其好官员也。
15. 请结合原文分析,为什么张咏将张希颜、范延贵“同荐于朝”。
【答案】13. (1)于是,就(2)听到,听见14. (我)虽然不认识他,但知道他是出色的官员。
15. 通过与范延贵的对话,张咏了解到张希颜善于政事,是一位好官员;范延贵以政绩和才能来评价张希颜是好官员,知人识人,所以张咏认为范延贵也是一位好官员。
张咏爱才惜才,为国举贤,因此将张希颜范延贵“同荐于朝”。
【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得到理解能力,注意结合语境确定词义。
(1)句意:于是问到。
因:于是,就。
(2)句意:听到打更的鼓声分明。
闻:听到,听见。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考点06:图文转换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解析版)

考向06 图文转换例1:【2022·山东聊城·中考真题】按要求答题。
今年清明节,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48名受访者进行了“是否关注对平凡英雄的报道”的调查。
请根据下图中的调查数据,概括出主要信息。
【答案】87.1%的受访者会关注平凡英雄的报道,00后的关注比例更高。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及信息概括。
本题是关于“是否关注对平凡英雄的报道”的调查统计,根据饼状图可知,关注对平凡英雄的报道的受访者占87.1%。
根据条形图可知,00后关注平凡英雄的占90.7%,90后87.5%,80后关注平凡英雄的占82.7%;70后关注平凡英雄的占88.4%;60后关注平凡英雄的占75.6%;据此可知,00后关注平凡英雄比例更高(最高)。
例2:【2022·天津·中考真题】近几年,天津港为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多个领域走在同行业前列。
某班将开展以“走进百年港口——天津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
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7~2021年天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统计图【材料二】天津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集装箱码头进行了智能化升级。
如使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搬运机器人,依托5G网络和北斗导航系统运输集装箱,做到了更安全、便捷、高效。
【材料三】天津港码头附近建成的风力和光伏发电机,于202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构成了智慧绿色能源系统。
通过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建设,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全部设备率先用上清洁能源,实现了能耗进一步“瘦身”。
【材料四】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着力下好协同发展“一盘棋”,天津港建成了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协同平台,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天津港为建设智慧港口探索了哪些新路径。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件讲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

真题讲解
【材料二】 ①2月27日7时44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 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11时06分,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西电一号”卫星由 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以“一箭22星”的方式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②位于西 安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提供了一级、二级、三级发动机和姿控发动机系 统,为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提供了空间推进分系统,为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提供助推、一级、 二级发动机及辅助动力系统。 ③“西电一号”卫星是“中星·丝路天图遥感卫星星座”的首 发星,为高光谱遥感卫星,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星电科集团和未来宇航共同打造,综合业 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设计,未来宇航研究院进行在轨交付,由陕西丝路天 图卫星科技公司负责运营。(摘编自《西安动力助长征火箭刷新发射纪录》《“西电一号”卫 星进入预定轨道》,
料,多以新闻类、评述类文本和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试题围绕着同一个 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 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考点透视
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1.在内容上,多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 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 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 用广泛。
考点四 观点看法、建议启示类题
设问方式: 1.就“××”问题或现象、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生活体验,谈谈材料给你的启示。 3.请根据以上材料,请你提出几点建议。
真题讲解
一、(2022年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出征太空,让很多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燃起了强烈的兴趣和 好奇心。中国青年报社对2047名14-35岁青少年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图示如下: 青少年对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出征太空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现的现象。”
说明性语段2(提取关键词)
• 请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中选出四个最能体现徐州作 为历史文化名城地位和文化底蕴的关键词(四个短语)。 • 徐州,古称彭城,是江苏境内建城早的城市,历史悠久。 秦汉之际,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刘邦一统开下,建立了 辉煌的汉王朝。两汉400多年间,徐州共有13个楚王、5个 彭城王,是有名的帝王之乡。徐州城周围构造各异的汉墓 、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并称为“ 汉代三绝。”徐州更是人文荟萃之邦,彭祖、刘邦、贡羽 自不必说,还有萧何、刘裕、李煜、刘禹锡、李可染、马 可、宋绮云等,从帝王将相到文人骚客,从艺术大家到革 命志士,无数风流人物,闪烁寰宇。
信息提取与概括包括 1、单个材料 2、多则材料
中招真题演练(2013河南6题)
材料1:传说,张仲景告老还 乡时正值冬至 。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 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 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 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 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 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分析:这三则材料分别说是的:(1)藏羚羊原来没有受保护,所 剩不多了。(2)藏羚羊生活习性。(3)政府已开始加大保护藏羚 羊等野生动物的力度。
仔细阅读提供的三则材料,我们可以发现提供的材料可以引起一些 思考:材料(1)中的“凤毛麟角”与材料(3)中的“成群结队” 、(2)中“性怯懦机警”与材料(3)“鸣叫相迎,挥蹄致意”之 间前后存在矛盾。为什么藏羚羊的数量、习性会有变化?通过比较 、分析,不难发现这道题是要我们探究其中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 我们必须找到藏羚羊发生这巨大变化的原因。这原因也肯定在材料 中。材料中哪些词句给我们启发呢?很显然“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近几年来,武警官兵为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 卫战”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 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海域的海水被检测出 放射性物质含量超标。
提取语段的主要内容2
• 请自己组织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 的主要内容。(限15字以内)
• 欧盟健康风险科学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如果5年 内每周使用随身听5天,且每天以高音量收听音乐 平均超过一个小时的话,那么5%至10%的使用者 将面临永久性失聪的危险。最近几年,欧盟的随 身听特别是MP3的销售数量猛增,约有5000万到1 亿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使用随身听,因此有必要对 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以保护青少年 不受随身听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损害。
牛刀小试
•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 要内容。 • 新华网北京3月22日电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2日 说,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海域的海水被检测出放 射性物质含量超标。这表明放射性污染已从陆地 、空中扩散至海洋。另外,相关部门对各地辐射 剂量、环境和农畜产品受污染情况的监测继续进 行。不过,目前海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还不会 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提取语段的主要内容2
• 参考答案:
• 聂海胜当选《湖北日报》形象人物
思路点拨
• 这类题目可分四步完成。 • (1)锁定导语,抓导语中的关键词,一般 的表达形式为“谁干什么”或“什么事怎么 样”或单位 + 什么活动 。如【材料2】谁---聂胜海;干什么----当选形象人物。 • (2)找中心句、关键词等。 • (3)整合确定主干。 • (4)完善答案,即把整合的句子读一读, 在根据具体情况或增或删。
提取语段的主要内容2
• 参考答案:随身听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
伤(或:常用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失聪 。)
说明性语段1(下定义)
• 根据下面的内容,给“知识经济”下一个 科学定义。
• “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 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主要 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 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 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说明性语段2(提取关键词) • 参考答案:
• 历史悠久 帝王之乡 汉代三绝 人 文荟萃
( 二 ) 说明类的信息提取题,考查的形式主要是给 材料中的说明对象下定义。先要准确判断出说
明对象,然后提练出相应的特征。答案往往以
“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的形式组成。
( 三 ) 议论类的信息提取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对
你的探究的结果:政府加大保护力度,群众提高了觉悟, 使藏羚羊的数量增加了,藏羚羊的生活习性也有了改变。 这种多项探究题,几则材料间存在逻辑联系,主要是探究 因果关系。
牛刀小试
• 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 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 。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 童长成热血青年…… •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 的文盲(不识字的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 年的高考刚回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 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 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 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 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说明性语段(下定义)
• 答案: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 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可持续 发展的经济。
•题型一:思路点拨:
•下定义:被定义的事物+ 特点+所属类别
例3、阅读下文,给“返祖现象”下定义。(不超过35个 字)
什么是“返祖现象”?生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因为客观条件的影响,身上的器官逐渐发生了进化 或退化的现象,这种变化也一代一代遗传下去。但是 ,在这千千万万次生育中,也可能有例外,本来已经 退化了的器官却突然重新出现;仿佛某种长期被抑制 了的微弱遗传因素,突然又强化起来。这时,某个生 物体就出现了一部分不同于一般状态的现象,这就叫 “返祖现象”。
•
[解析 ]这是以记人写事为主的叙事类语段,要按照新
闻具备的要素,理出信息要素。时间: 3月 31日中午 12 点40分左右;地点:马路上;人物:殷雪梅、学生;事 情:殷雪梅以身躯挡车勇救学生;事由:一辆小轿车由 西向东飞驰而来,就要撞到学生。然后可以按照“人物 (或事物)+何时何地做什么(或怎样)”的顺序(或 适当调整顺序)组成一句话。可概括为“殷雪梅老师 3 月21日中午12时40分左右以身躯挡车勇救学生而壮烈牺 牲”。题目要求不得超过16个字,因此对信息再次提炼, 删去一些次要的,如时间,地点,提取它的核心事实 “殷雪梅老师勇救学生壮烈牺牲”意思对即可)
参考答案
• 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海域的海水被检测出 放射性物质含量超标。
多则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命题者给出一段或几段文字材料,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 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写出发现、 探究的结果。这类探究题由两则以上的材料组成,几则材 料或者相近似或者相关、或者相反。学生解题的过程,也 就是研读材料、分析处理材料、归纳整合得出信息、作出 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的过程。 材料之间大致存在两种情形: 、 单项探究题与多项探究题。 主要考点: ①阅读相关材料,筛选出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②结合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提炼观点,得出结论。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回车一中Biblioteka 学习目标:1、了解信息提取与概括的常见 题型。 2、掌握信息提取的一般方法。 3、能提取文段中所包含的信息。
信息概括与提取的常见题型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2、用一句话提取语段的主要信息。 3、读几则材料,你有什么发现? 4、认真阅读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5、下定义 6、找观点或发表看法,提出建议
运用拓展1
•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 要内容。 • 新华网北京3月22日电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2日 说,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海域的海水被检测出放 射性物质含量超标。这表明放射性污染已从陆地 、空中扩散至海洋。另外,相关部门对各地辐射 剂量、环境和农畜产品受污染情况的监测继续进 行。不过,目前海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还不会 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观点的概括。根据材料中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
据来理清它们的层次,分析它们的论述中心,
从而概括出中心论点。
议论性语段信息提取:
• 用一句话提炼下段文字的观点。(不超过15字) • 作文过程果真是快乐的吗?且不说有些主题和题材 就不是“快乐”一词所能涵盖的,人有喜怒哀乐 ,烦恼和痛苦在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即使就写作 过程而言,依一般经验,写作也是先“痛”而后 “快”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不正是 写作艰苦形象的写照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点拨:议论对象+作者看法(主张、见解)
1、一种情况是几则材料都与同一事物有关 ,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或个性。 2、另一种情况是几则材料间存在逻辑联系 ,主要是探究因果关系。
中招真题演练(2015河南6题)
6.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 把你探究的结果写 在下面。(不超过20字)(3分) ①教育部将重点发展校园足球(2014年8月1日《新京报》) 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2014年11 月26日《人民日报》) ③足球进校园有了第一课,一周一节足球课成现实(2015年3月 4日《中国青年报》) ④中小学足球课本将试点,足球进校园将有本可依(2015年4月 20日《人民日报》)
材料2.(字数限制)
• 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 内容。(限15字以内)
• 今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湖北日报》创刊60周 年。在2月6日至3月15日《湖北日报》开展的形象 人物评选活动中,聂海胜当选《湖北日报》形象 人物。这次旨在以人物彰显媒体品质的评选活动 ,得到广大读者的积极支持。经热心读者手机短 信、网络投票等方式推荐,襄樊籍航天英雄聂海 胜以其责任、理性、坚毅的品质以及巨大影响力 最终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