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洋泾浜语克里奥尔语到交际语模因论解释杨静

合集下载

_语用三论_关联论_顺应论_模因论_评介_张运桥

_语用三论_关联论_顺应论_模因论_评介_张运桥

2009年9月第3期外语艺术教育研究E du cationalR esearch on Forei gn Languages &A rts Sep.2009No .35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6评介张运桥,严敏芬(徐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摘 要:文章介绍并简评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5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6。

该书摒弃了传统语用学经典课题,向读者展示了当今语用学研究理论中具有前沿性的三种理论,是一本非常有特色的著作,它有益于语言学专业学生作进一步具体的专业化研究,也有助于对语用学感兴趣的自学者提高言语理解能力。

关键词:语用学;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评介作者简介:张运桥(1976-),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认知语言学;严敏芬(1963-),女,江苏张家港人,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认知语言学。

20世纪70年代,语用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确立,至今仅有30多年的历史。

然而,语用学研究的发展却极为迅猛,它已经成为当今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领域。

随着语用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国内外语用学研究的优秀学者和语用学著作教材不断涌现。

暂不算国外的语用学著作,仅是国内出版的有影响力的著作就有二十多种,如熊学亮、何兆熊、姜望琪、严辰松、冉永平、何自然等学者都著有一定水平和影响力的学术作品,而其中何自然编写或主编的语用学著作及教材居多,如5语用学概论6、5语用学与英语学习6、5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6、5语用学讲稿6、5当代语用学6、5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6等。

[1-12]这些语用学专著有力地推动了国内语用学研究的发展。

2007年12月,由何自然主编,谢朝群、陈新仁两位学者合作完成的语用学著作5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6(以下简称5语用三论6)诞生了。

[13]与以往国内的语用学著作相比,该书并没有沿袭诸如指示语、语用含义、前提关系、言语行为等语用学经典课题的讨论,而是紧扣当今语用学研究的发展方向,集语用学理论中具有前沿性的三种理论于一书,取名为5语用三论6,让人耳目一新,可谓独具匠心,值得一读。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2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2
4.在语言替换的过程中,换用的强势语言会留下被替换语言的痕迹,这类痕迹通常称为语言底层。
5.共同语是社会打破地域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在一种方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通用的语言。
6. “洋泾浜”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洋泾浜”的共同特点是: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的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
7. 混合语是由洋泾浜发展而来的一种有声交际工具,是一种建立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系统基础上形成的并被特定的言语社团作为母语学习使用一种语言。洋泾浜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定场合下使用的特殊语言,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它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变成了混合语,又叫克里奥耳语(Creole,是混血儿的意思)
哲学、共产、政党、支部、反应
4.文白异读是最早被学者们注意到的方言字音分歧现象,也是比较初步的研究结论。文白异读是汉语方言中一种特有的现象,一些汉字在方言中有两种读音。一种是读书识字所使用的语音,称为文读,又叫读书音、文言音、字音;另一种是平时说话时所使用的语音,称为白读,又叫做说话音、白话音或话音。在一些方言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中、不同的用途时有着不同的读法,如客家话里,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生”字单用表示“生娩”或表示“活着”的时候读作 【seng1】,而在固定的词中却读作 【sang1】,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文白异读,前者是白读,後者是文读。文白异读中的文读是用方言的音系模拟标准音,白读是方言土音。所以文白异读最普遍的特点是,文读一般比较接近官方标准语言。由於不同历史时期汉字标准音不同,文读大致分两种情况:一、古代以《广韵》为标准音,方言模拟《广韵》的发音作为文读音,官话区的文白异读多为此种情况,闽南语的文读也是保留唐朝官话语音。二、元代以来以北方官话作为通用音,南方方言模拟官话的发音作为文读音,比如上海话中“大衣”的“大”念做 [da],是文读,接近普通话;“大人”的“大”念做 [du],是白读。第二种情况导致了北方方言文白异读的现象较少,而南方方言则较多。 更精确的说法是,一种「方言」之内的「白读层」与「文读层」通常代表该语言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中接触当时代某种汉语(通常来自北方)的读音,从而像地层一样有所积淀而并存。例如闽南语原本保留三国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汉字读音,成为该语言的「白读层」;至唐代以後又引进新一套可能与当时官话类似的读音,便形成该语言的「文读层」。另外,一般来说,方言固有语词、日常生活上常用的动作、器物、语法功能词多是白读,借自于古代文言文、官话或现代华语(普通话)以及其他不同「方言」的词、科学术语、成语、专有名词、姓名等则多是文读。而在不同的人群中,文白异读的现象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年轻人、教育水平高的人、会说普通话的人更多使用文读。在不同的环境中,文白异读也不一样。正式场合多用文读,日常生活则多用白读。但是,两者实是担负该语言当中不同的功能,习惯用白读音读出的固有语词并不适合改用文读音代换;习惯用文读音读出的借词也无法改用白读音。因此不应当将文读音与白读音赋予不同的文化评价,而应当同等地视为该语言不可或缺的两套汉字读音;并且也不宜为了「标准化」或「优雅化」某种语言起见而强迫将固有语词全部改用文读音发出。

浅析微信朋友圈中的语码转换现象

浅析微信朋友圈中的语码转换现象

浅析微信朋友圈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摘要:微信作为一种网络交流交往工具,在人群中越来越受欢迎。

人们用微信进行交流,学习,传递各种信息,甚至表达自己的心情。

微信朋友圈是一个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个人感受的平台。

近年来,随着微信的不断普及,微信中的语言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借鉴社会语言学中有关语码转换的理论研究成果,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以10名英语专业的老师和学生的朋友圈为研究对象,基于Poplack对语码转换的分类方式,探讨微信朋友圈中的语码转换的外在结构特征并探讨其出现的动机。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语码转换;外在结构特征;动机1. 引言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0年开发的一款网络社交软件。

这款软件主要针对于智能手机使用者,现如今也出现了电脑版的微信客户端。

微信使用者可以通过客户端与好友分享文字和图片,通过公众号阅读新闻资讯,并在微信朋友圈内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微信的出现和普及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这些优势使得微信在大众中深受欢迎。

近年来,我国语言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微信的不断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微信中的语言。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语言现象。

语码指包括不同语言及语言变体在内的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

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Myers-Scotton,1993)。

近年来,语码转换也越来越成为双语研究的一个热点。

2. 理论基础2.1 语码转换的定义语码是社会语言学家提出的一个中性术语,它不像方言,洋泾浜语,克里奥尔语等术语带有感情色彩。

语码指语言或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李,2009)。

不同的社会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语码转换的不同定义。

Grosjean认为语码转换是一个句段或语篇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一种现象 (Grosjean, 1982)。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题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题

简答题:1.简述语言学的分类。

理论语言学:从理论上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功能。

(1)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分为:个别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一般原理)(2)根据研究对象的时间不同,分为:历时语言学(又称动态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发展、衍变及其规律)转化生成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又称静态语言学、描写语言学,研究语言结构的某一部分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实际状况,而不去考虑前因后果)(3)根据研究方法不同,分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对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研究)对比语言学(用对比的方法研究没有亲属关系)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组合,分析语言片断)应用语言学:凡是关于语言学的应用研究都是应用语言学。

(1)狭义:专指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外语教学以及对有语言障碍者进行的语言整疗及其康复的治疗。

(2)广义:凡是将语言学原理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解决相关学科及语言学本身所涉及的实践与应用问题的科学。

2.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指出联系与区别。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及结果。

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联系:相互依存,语言离不开言语,言语离不开语言。

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全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组合。

言语是个人在特定情景中对语言的具体应用和表现。

区别:语言——全民性、抽象性、非物质性言语——个人性、具体性、物质性3.举例说明语言中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在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间所形成的关系。

.比如"吃"可以同"米饭,面条,馒头,东西"等组合出"吃米饭,吃馒头"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反映了人类语言单位组合的规则.聚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具有相同的作用,彼此可以相互替换的各个语言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例如"吃米饭",其中的"吃"可以用"做"替换,"米饭"可以用"馒头"替换,"吃"和"做"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聚合关系体现了语言单位的功能类别,凡是具有聚合关系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的功能.4、语言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北语语用专业00-15年初试真题(语言学概论).

北语语用专业00-15年初试真题(语言学概论).

北京语言大学语用专业00--15年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2015年1.名词解释—自源文字,组合关系,语境义,语义场,形态,音质音位2.判断并说明理由(1)组合,聚合关系不仅仅存在于语法中。

(2)每一种语言或方言中的音位都处于双向聚合群中。

(3)语素和词不仅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

(4)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差别只表现在词汇系统中。

3.分析题(1)写出普通话中a的四个音位变体,并分析这四个音位变体是如何产生。

(2)方言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域方言会有什么发展趋势。

(3)什么是借词?根据下面的例子归纳借词的类型。

剑桥,茶道,啤酒,基因,俱乐部,克隆,罗曼蒂克,CPU,霓虹灯(4)分析下列“老”和“子”哪些属于词根语素,哪些属于词缀语素老板,老鹰,老汉,老式,老化,老公孩子,电子,棋子,模子,(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并分析"V在"划分的理由我和哥哥确实都生在河北石家庄。

我的老板王立出生在首都北京。

4.简答题(1)区别特征是不是等同于发音特征?如何确定具体某个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2)什么是词缀?什么是词尾?说说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3)什么是变换分析?用具体例子说明如何用变换分析消解多义结构。

5.论述题(1)以一个具体语言为例说明语言中语法演变的具体表现。

(2)什么是语言换用和底层遗留?说明底层遗留产生的原因以及具体体现。

2014年语言学概论一、名词解释并举例。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语义特征语义指向音素音位表音素文字表音位文字单纯词合成词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同化异化隐喻换喻二、选择1、语言层次的上层包括A、音位、语素、词语、短语B、音位、语素、词语C、音素、语素、词语D、语素、词语、短语、句子2、波浪理论提出者 AA、施密特B、葆朴C、D、3、辅助性交际工具有BA、文字B、文字、手势语、身势语C、手势语、身势语D、语言、手势语、身势语4、语言规范最重要是指以下哪个方面 AA、书面语B、文字C、口语D、5、“臭”的词义由名词变成形容词,由“气味”变成“臭味”,发生了什么变化(B)A、扩大B、缩小和转移C、缩小D、转移6、现代语言学之父是AA、索绪尔B、洪堡特C、D、7、下面属于同一语系的语言DA、英语和芬兰语B、越南语和印尼语C、日语和苗语D、汉语和泰语8、下列都属于舌尖中音的一组是缺少选项。

模因宿主的元语用意识和模因变异

模因宿主的元语用意识和模因变异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英语论文语言文化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模因宿主的元语用意识和模因变异
摘要:作为生物学、信息科学、文化学、翻译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结合的跨面研究的新兴学科,模因论对各个学科当然包括语言学和语用学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和启示。本文讨论的是与基因有同有异的模因尤其是语用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规律。本文立足于广义的模因(论),并略倾于模因符号观,运用认知语用学(关联论)的理论基础,在介绍模因论的最新研究动态和问题之后,通过语言-语用(词素、词语、话语、语篇)各层面的例析指出,模因复制有语用的和反语用的两类,原模因和模因变体的“同异关系”合适与否取决于新旧模因宿主(交际者)在元语用意识调控下能否攫取一种“同构/变异取向度”的适度、平衡的和谐美。文章最后分析了极端的模因变异,指出了人们识解模因变体困难之原由,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模因宿主的元语用意识和模因变异撰文:侯国金版权所有关键词:模因;元语用意识;变异;同构取向度;和谐Abstract: As a new multi-interface study (ranging from biology, IT, culturology, translatology, to linguistics), memetics sets all those disciplines thinking about various new questions. This thesis discusses how memes replicate and propagate like/unlike genes. Taking a perspective of bro

语言变异的原因

语言变异的原因

特征:
尽管各地的克里奥耳语的单词不尽相同,但是彼取 自当地词汇。只用这少量的外语词汇和极其简单的语法 规则,许多事物只能用迂回的比喻描画方式、用词组甚 至句子来表达,如上海 至句子来表达,如上海皮钦语把“胡子”叫做grass 上海皮钦语把“胡子”叫做grass belong face(“属于脸的草”)。皮钦语在外来者的经 face(“属于脸的草”)。皮钦语在外来者的经 济文化不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只是一种短暂的语言 现象。
定义:洋泾浜语(pidgin),又称作“比京语”或“皮 :洋泾浜语(pidgin),又称作“比京语”或“皮
“洋泾浜”一词的起源 洋泾浜”
“洋泾浜”一词的来源可能与老上海的苏州 河的一条支流——洋泾浜有关。1845年英租界 河的一条支流——洋泾浜有关。1845年英租界 在上海建立以后,洋泾浜成为租界和华界的分界 线,沿岸也成了上海最繁华的地段,也是英语和 汉语接触最频繁的地方。上海的洋泾浜英语就是 在这里诞生的。 “洋泾浜英语”英语称为pidgin English。 “洋泾浜英语”英语称为pidgin English。 而英语pidgin 而英语pidgin 与 pigeon 读音和拼法都相近,又 被误为pigeon English,译成中文,就变成“鸽 被误为pigeon English,译成中文,就变成“鸽 子英语”。
成因:
克里奥耳语是由皮钦语 克里奥耳语是由皮钦语所演变而来的,在有着操不同语言的人混居 皮钦语所演变而来的,在有着操不同语言的人混居 的地方,因为这些人说著不同的语言,为了沟通,而会发展出一种 称之为“洋泾浜(皮钦语)”的沟通方式,而这种沟通方式通常没有文 称之为“洋泾浜(皮钦语)”的沟通方式,而这种沟通方式通常没有文 法可言,而若这些操不同语言的人因为种种因素而长期定居,他们 的子女在缺乏可供参考的文法的情况下,会自行将皮钦语 的子女在缺乏可供参考的文法的情况下,会自行将皮钦语加上文法, 皮钦语加上文法, 因而产生克里奥耳语。

语言学概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析

语言学概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口语。

语言学是指研究语言的科学。

2.在个别情况下,当口语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而书面语长期保持古代语言的面貌不变时,就可能产生言文脱节的现象。

3.在我国,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时间是五四运动以后。

4.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

5.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6.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

7.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

8.书面语虽然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但也影响口语的发展。

9.口语和书面语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或图形,这是一种物理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声音或图形表示的意义,那是一种心理现象。

10.人与人的口头交际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从通信理论的角度可以将之理解为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11.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的代表人和集大成的学者是现代语言之父索绪尔,他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12.语言符号的特点有:任意性、强制性、可变性、离散性、线性。

1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使语言学成为现代意义的科学。

14.言语活动可以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分支,即索绪尔提出人类言语活动可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部分。

15.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为系统的那一部分。

言语是个人“说话”的具体行为和结果,在每个人的发音、用词和使用的句子结构等方面体现出个人特色。

16.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是: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性的。

17.口语和书面语的所谓一致,是指基本的语言成分。

18.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语音)和所表示的意义(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这说明,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19.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在时间这根轴上成线性排列。

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

20.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中,语音系统的系统性最强。

21.语言系统中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最小的交际单位是句子;最大的交际单位语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民族大学 外语系,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模因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文化进化的理论。 本文尝试将洋泾浜语、克里奥尔语和交际语当作一个发 展的连续体,从模因论的角度对这一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洋泾浜语;克里奥尔语;交际语;模因论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 洋泾浜语和克里奥尔语被当作 低等的混杂语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直到最近几十年,社会 语言学界的学者才将这两种语言定义为新型语言, 予以探讨 和研究。 语言的发展和进化一直都是语言研究者最感兴趣的 话题之一。 作为新型语言的洋泾浜语向克里奥尔语以至交际 语的发展转化也该是一个引起足够注意的过程。 本文将这一 过程与语用学中的模因论相结合进行了试验性探讨。
语言频繁接触就会出现克里奥尔语向这种上层语言转化的现 象。 这一现象被称作去克里奥尔语化(Decreolization)。
(三)交际语的界定 “交际语”这一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殖民地 时期,交际语指的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欧洲语言以外的 一些非洲主要通用语言。很明显,这样的划分是把欧洲殖民者 的语言和殖民地居民的语言对立起来了,带有殖民主义色彩, 是一种语言歧视、民族歧视,因此这个定义逐渐被淘汰了。 而 现在普遍认同的交际语的定义是: 在多种语言混杂区进行交 流时被不同语言集团的人当作共同交际工具的语言, 无论这 种语言是一种纯正的某社区语言还是一种由多社区语言交织 而成的混杂语, 无论这是一种区域性流行语还是全球性的语 言。 当去克里奥尔语化现象发生后, 克里奥尔语越来越向作 为其主体来源的上层语言转化,自身进一步发展、完善,并在 交往过程中被其他语言社区的人群所习惯、接受。 这时,进化 了的克里奥尔语就可以被称作交际语了, 即使被不同语言社 区人群共同使用的只是其中较有特点的一部分。 二、模因论 (一)模因 模因论是立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 律 的 一 种 理 论 , 而 该 理 论 中 最 核 心 的 概 念 “ 模 因 (meme)” 是 于 1976 年由新达尔文主义的倡导者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著作 《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被提及。 “模因”被定 义为文化传递的单位。诸如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类 似于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基因的遗传复制。 任何信息只要能 够通过“模仿”被“复制”,都可以称为模因。 另外,这种“模仿” 也有不同的形式,并非要全部照搬原信息。 可以说,这是一个 十分有生命力的概念, 而语言本身就可以通过模仿而不断复 制和传播,因此语言也可以被认作一种模因,包括字、词、短 语、句子、段落、篇章等各个层次。 一旦它们被模仿进而复制、 传播,即具有了模因性。 (二)模因的分类 模因, 依据其语用功能的大小又可划分为强模因和弱模 因,几乎所有的语言都是潜在模因,只有那些被广泛复制并在 一定时期内得以持续传播的模因才称作强模因, 而那些随着 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逐渐被人们所淡忘、遗忘甚至消失 的模因就是弱模因。 (三)影响模因强弱的因素 模 因 库 中 的 一 部 分 模 因 要 比 其 他 模 因 更 能 在 模 仿 — — — 复
2012 年 2 月 第9卷 第2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eb.2012 Vol.9 No.2
从洋泾浜语、克里奥尔语到交际语:模因论解释
杨静
·123·
制 — — — 传 播 的 过 程 中 获 胜 主 要 由 于 它 们 存 在 以 下 三 方 面 的 优 势:高保真度、多产、生命力强,所以衡量模因强弱的标准应该 为 : 保 真 度 (copy-fidelity)、 多 产 性 (fecundity) 和 生 命 力 (longevity)。 具 体 说 来 ,高 保 真 度 的 模 因 更 为 详 细 正 确 ,但 这 并不意味着坚守原型,而是保留、传递原型的本质;多产则要 求模因的复制速度要快; 生命力强指模因的复制因子生存的 时间更为长久,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复制品。而对于语言模因来 说, 要想成为强模因, 最为重要的是它不能超过个体的记忆 力,越复杂的模因越不可能被复制传播;相反,形式越简单的 模因越容易被记忆,其被改变的机率也就越小,保真度越高, 越容易被复制、传播。
一、洋泾浜语、克里奥尔语和交际语的界定 (一)洋泾浜语的界定 洋泾浜语又叫皮钦语, 出现之初被用来称谓在上海的中 外 商 人 用 来 交 流 的 一 种 不 规 范 的 英 语 , 而 pidgin 一 词 是 将 business English 中的 business 一词读错而产生的 。 随 着 全 球 殖民及贸易的发展, 在世界其他区域也出现了类似的由两种 或几种语言通过接触而产生的混杂语言。 所以洋泾浜语又被 引申来指任何一种在一定人群中使用的临时性的混杂语言。 洋泾浜语不是任何人的母语, 而是将一种被成为上层语言 (super state)的 通 用 语 和 许 多 下 层 语 言 (substrates)的 特 点 混 合而成的语言。 如将“三本书”说成 three piece book;“我到楼 上去,他到楼下去”说成 My go topside. He have go bottomside; “下午我来”用 Afternoon my come 来表示。 由此可见洋泾浜语 一般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语域和风格有限;词汇量有限; 音位被简化;句法被简化以及形态被简化。 (二)克里奥尔语的界定 当使用洋泾浜语的人群有了后代, 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就 有可能成为这些孩子的母语。在之后的长期使用汇总,以及客 观条件的推动下,洋泾浜语为了满足日益复杂的交际需要,保 证思想交流的顺利进行会不断丰富自身的词汇和形式, 取得 严密的逻辑性, 此时洋泾浜语就过渡到一个更完善更稳定的 阶段— ——克里奥尔语。 从本质上说哦克里奥尔语也是一种混 杂语言,但其与洋泾浜语除去在词汇的丰富性、句法的完善性 等方面的区别, 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克里奥尔语是某一语言 社区的母语。 英语单词 Creole 源于法语的 Creole, 而法语的这个单词 则源于西印度群岛的原住民对西班牙语中 criadillo 一词 的 错 误发音。 西班牙语中的 criadillo 是“抚养”的意思,指殖民地出 生的欧洲白人的后裔,后引申义为一种语言。 克里奥尔语的发展时限可以是一两代人, 也可以是一个 相当漫长的时间段。 当克里奥尔语脱离其主体来源的上层语 言时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 如苏里南的 Sranan 就是这样一种语言。 当克里奥尔语与作为其主体来源的上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