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承载力计算
柱子承载力计算

柱子承载力计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三、框架柱承载力计算(一)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柱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与《混凝土基本原理》中相同(混凝土规范)。
如图所示。
即非抗震时:(3-62)(3-63)其中:(3-64)但考虑地震作用后,有两个修正,即:◆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保证“强柱弱梁”,对柱端弯矩设计值按梁端弯矩来调整。
(混凝土规范11.4.2一、二、三级框架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3-65)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3-66)其中:——为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如图所示;——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反时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的较大者,一级框架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0;——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按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采用实配钢筋截面面积和材料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的较大者。
其可按有关公式计算。
——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级取,二级取,三级取。
求得节点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之和后,一般情况下可按弹性分析所得的节点上下柱端弯矩比进行分配。
对于顶层柱和轴压比小于的柱,可不调整,直接采用内力组合所得的弯矩设计值。
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高范围内时,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直接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一、二、三级框架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且底层柱纵筋宜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
(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柱剪力设计值(混凝土规范11.4.4为了保证“强剪弱弯”,柱的设计剪力应调整。
一、二、三级的框架柱的剪力设计值按下式调整:(3-67)一级框架和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3-68)其中:——柱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且经调整后的框架柱上、下端弯矩设计值,分别按顺时针和反时针进行计算,取其中较大者;——分别为柱上、下端截面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按实配钢筋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且取两个方向的较大者。
柱子承载力计算

三、框架柱承载力计算(一)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柱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与《混凝土基本原理》中相同(混凝土规范7.3)。
如图所示。
即非抗震时:(3-62)(3-63)其中:(3-64)但考虑地震作用后,有两个修正,即:◆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保证“强柱弱梁”,对柱端弯矩设计值按梁端弯矩来调整。
(混凝土规范11.4.2一、二、三级框架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3-65)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3-66)其中:——为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如图所示;——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反时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的较大者,一级框架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0;——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按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采用实配钢筋截面面积和材料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的较大者。
其可按有关公式计算。
——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级取 1.4,二级取 1.2,三级取 1.1。
求得节点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之和后,一般情况下可按弹性分析所得的节点上下柱端弯矩比进行分配。
对于顶层柱和轴压比小于0.15的柱,可不调整,直接采用内力组合所得的弯矩设计值。
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高范围内时,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直接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一、二、三级框架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 1.5,1.25,1.15,且底层柱纵筋宜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
(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柱剪力设计值(混凝土规范11.4.4为了保证“强剪弱弯”,柱的设计剪力应调整。
一、二、三级的框架柱的剪力设计值按下式调整:(3-67)一级框架和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3-68)其中:——柱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且经调整后的框架柱上、下端弯矩设计值,分别按顺时针和反时针进行计算,取其中较大者;——分别为柱上、下端截面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按实配钢筋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且取两个方向的较大者。
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柱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构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承受建筑物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是指柱子在受到压力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力量。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必须对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二、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1. 混凝土柱的截面形式混凝土柱的截面形式可以是矩形、圆形、多边形或其他形式。
在计算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时,需要确定柱子的截面形式、尺寸和混凝土的强度等参数。
下面以矩形截面的混凝土柱为例进行计算。
2. 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为:Nc = 0.85fcbA + 0.85fcb(Ag - A) / (Ag - As)其中,Nc为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fcb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A为柱子的截面面积,Ag为柱子的整个截面面积,As为柱子的纵向钢筋面积。
3. 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步骤(1)确定混凝土柱的截面形式和尺寸。
(2)计算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fcb。
(3)计算柱子的截面面积A、整个截面面积Ag和纵向钢筋面积As。
(4)代入公式计算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Nc。
4. 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实例假设某建筑物中的矩形截面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为300mm×400mm,其中配有4根Ф12的纵向钢筋,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为25MPa。
根据上述公式,可得:A = 0.3m × 0.4m = 0.12m2Ag = 0.3m × 0.4m = 0.12m2As = 4 × 0.0113m2 = 0.0452m2Nc = 0.85 × 25MPa × 0.12m2 + 0.85 × 25MPa × (0.12m2 - 0.0452m2) / (0.12m2 - 0.0452m2) = 47.93kN因此,该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为47.93kN。
最大单柱荷载计算公式

最大单柱荷载计算公式
1.弯矩计算公式:
弯矩=(荷载×荷载到柱子的距离)/柱子的惯性矩
2.柱子的抗弯承载力公式:
抗弯承载力=弯矩/柱子的截面模量
3.压力计算公式:
压力=荷载/柱子的截面面积
4.柱子的抗压承载力公式:
抗压承载力=压力×柱子的截面积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公式,以下会详细解释每个公式的含义和用途:1.弯矩计算公式:
弯矩是柱子所受荷载引起的直径方向的变形情况,它可以通过荷载乘以荷载到柱子的距离再除以柱子的惯性矩来计算。
惯性矩表示了柱子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其值取决于截面形状和尺寸。
2.柱子的抗弯承载力公式:
柱子的抗弯承载力表示了柱子能够承受多大的弯矩。
也就是说,当所施加的荷载引起的弯矩超过柱子的抗弯承载力时,柱子会发生破坏或塑性变形。
3.压力计算公式:
压力是柱子所受荷载和柱子截面面积之间的比值,它表示了柱子的承受压力能力。
当所施加的荷载引起的压力超过柱子的抗压承载力时,柱子会发生压缩破坏。
4.柱子的抗压承载力公式:
柱子的抗压承载力表示了柱子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
当所施加的荷载引起的压力大于柱子的抗压承载力时,柱子会发生压缩破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只是一般情况下的计算公式,实际的柱子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柱子的形状和尺寸、柱子的支承条件等因素,以及所需的安全系数。
最大单柱荷载计算是结构设计中重要的一步,确保柱子能够安全地承受施加的荷载,这需要综合考虑柱子的弯曲和压缩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建议参考结构设计规范和相关手册,以确保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并且最终得到安全可靠的柱子。
混凝土柱抗弯承载力计算原理解析

混凝土柱抗弯承载力计算原理解析混凝土柱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承重构件,它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原理是设计和评估柱子的承载能力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凝土柱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原理,从材料性能、受力分析和设计规范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材料性能混凝土柱的抗弯承载力与材料的强度有关。
混凝土的主要强度参数有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在抗弯承载力计算中,通常使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来评估其强度。
这是因为混凝土主要受到压力作用,在受压区域的应力很大,而在拉伸区域的应力较小,所以抗压强度是更重要的参数。
二、受力分析在混凝土柱的抗弯承载力计算中,需要对其受力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柱受到纵向压力和弯矩的作用。
纵向压力是来自于建筑物自身重量,加上其他承载在柱子上的荷载。
弯矩则是由于这些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
为了抵抗弯矩,柱子必须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
三、设计规范混凝土柱抗弯承载力的计算依据于相应的设计规范。
在中国,常用的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这些规范给出了计算公式和相应的参数来评估混凝土柱的抗弯承载力。
根据规范的要求,我们可以计算出混凝土柱的抗弯承载力。
在计算抗弯承载力时,首先需要确定柱子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常见的柱截面形状有矩形、圆形和T形等。
我们需要计算出柱子的受压区高度、有效高度和截面面积等参数。
接下来,根据规范中的公式,计算出柱子的抗弯强度。
将柱子的抗弯强度与受到的弯矩进行对比,以确定柱子是否具有足够的抗弯承载力。
总结回顾:混凝土柱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原理是根据材料性能、受力分析和设计规范进行的。
在计算抗弯承载力时,我们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柱子的受力状态,以及相应的设计规范。
通过计算出柱子的抗弯强度和受到的弯矩进行对比,可以评估柱子是否具有足够的抗弯承载力。
个人观点和理解:混凝土柱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是建筑设计和结构评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和设计规范,可以确保混凝土柱在承受荷载时不会发生破坏或失稳。
柱子承载力计算

三、框架柱承载力计算(一)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柱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与《混凝土基本原理》中相同图所示。
3规范7.)。
如(混凝土即非抗震时:(3-62)(3-63)其中:(3-64)但考虑地震作用后,有两个修正,即:数。
调整系抗正截面承载力震◆◆保证“强柱弱梁”,对柱端弯矩设计值按梁端弯矩来调整。
(混凝土规范11.4.2,抗震规范6.2.2,6.2.3)即:一、二、三级框架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3-65)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66(3-:其中矩的合弯针方向组截面顺时针或反时下——为节点上柱端示如;图所设计值之和,设弯矩组合的时反时或顺针方向——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值对时,绝弯梁端均为负矩大和的较者,一级框架节点左右计值之;应取0较小的弯矩配实采用顺时针方向针点左右梁端截面按反时或——为节正算的整系数计调,且考虑承载力抗震积钢筋截面面和材料标准值公关可其按有和的较大者。
之力截面抗震受弯承载所对应的弯矩值。
式计算1。
三级取1.1.取1.4,二级取2,级系弯——为柱端矩增大数,一分弹性可情况下按般之矩柱节得点上下端的弯设计值和后,一求。
分比进行配矩端下点的所析得节上柱弯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对于顶层柱和轴压比小于0.15的柱,可不调整,直接采用内力组合所得的弯矩设计值。
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高范围内时,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直接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一、二、三级框架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1.25,1.15,且底层柱纵筋宜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
(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柱剪力设计值(混凝土规范11.4.4,抗震规范6.2.5)为了保证“强剪弱弯”,柱的设计剪力应调整。
一、二、三级的框架柱的剪力设计值按下式调整:(3-67)一级框架和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3-68)其中:——柱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且经调整后的框架柱上、下端弯矩设计值,分别按顺时针和反时针进行计算,取其中较大者;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偏心受压柱承载力计算公式

偏心受压柱承载力计算公式偏心受压柱是指在承受压力时,压力作用点与截面几何中心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心距离。
在工程领域中,偏心受压柱常见于建筑物的柱子、支撑柱等结构中。
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计算,它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柱子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从而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在计算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时,通常会使用弯矩-轴力相互作用的公式。
一般来说,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Nc = P/Ac + Mc/Wc其中,Nc表示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P表示作用在柱子上的压力,Ac表示柱子的截面面积,Mc表示作用在柱子上的弯矩,Wc表示柱子的截面模量。
在实际应用中,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一些修正。
比如,在计算时需要考虑柱子的弯曲刚度,以及柱子是否受到了侧向屈曲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某栋建筑物的支撑柱的截面面积为Ac,截面模量为Wc,偏心距离为e,作用在柱子上的压力为P,作用在柱子上的弯矩为M。
根据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柱子的承载力Nc = P/Ac + Mc/Wc。
如果柱子的承载力超过了设计要求的压力P,那么这个柱子就可以满足设计需求。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柱子是否会受到侧向屈曲的影响。
如果柱子的高度较大,那么它可能会在承受压力时发生侧向屈曲,这将降低柱子的承载力。
为了避免柱子发生侧向屈曲,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增加柱子的截面尺寸、增加柱子的截面模量等。
这样可以提高柱子的抗弯刚度,从而增加柱子的承载力。
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计算。
通过合理地使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确定柱子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从而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柱子是否会受到侧向屈曲的影响,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柱子的抗弯刚度。
这样能够有效地增加柱子的承载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计算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计算技术规程一、前言钢筋混凝土柱作为建筑结构中重要的承重构件之一,其承载能力的计算是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从钢筋混凝土柱的基础知识、受力分析、截面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计算技术规程。
二、基础知识1. 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柱是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的一种构件,其主要作用是承受垂直荷载和弯矩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或其他承载结构上。
2. 受力分析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计算时,需要先进行受力分析。
根据荷载情况和结构形式,可以将柱子分为简支柱、固定端柱和悬臂柱三种类型。
对于简支柱和固定端柱,可以使用等效弯矩法进行受力分析;对于悬臂柱,则需要使用弯矩-剪力协同作用法进行受力分析。
三、截面设计1. 截面形式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矩形截面、圆形截面和多边形截面。
其中,矩形截面是最常用的截面形式,其具有较高的抗弯和抗压能力。
2. 钢筋布置钢筋混凝土柱的钢筋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钢筋应均匀分布在截面内;(2)钢筋应符合受力要求,即在柱子的受力最大区域布置更多的钢筋;(3)钢筋应符合施工要求,即便于施工和维护。
3. 钢筋配筋率钢筋混凝土柱的钢筋配筋率应满足以下要求:(1)钢筋配筋率不能过小,否则会导致柱子的抗弯和抗压能力不足;(2)钢筋配筋率也不能过大,否则会增加柱子的自重,同时也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
四、承载力计算1. 抗弯承载力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为:Mn = 0.87f_yA_s(d - a/2) + 0.67f'_c(b_w - A_s)h_w其中,Mn为柱子的抗弯承载力;f_y为钢筋的屈服应力;A_s为钢筋的截面面积;d为柱子的有效高度;a为柱子截面内离心距;f'_c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b_w为柱子的宽度;h_w为柱子的有效高度。
2. 抗压承载力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为:Pn = 0.85f'_cbh - A_s(f_y/f_s) + A'_s(f'_y/f'_s)其中,Pn为柱子的抗压承载力;f'_c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b为柱子的宽度;h为柱子的有效高度;A_s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f_y为纵向钢筋的屈服应力;f_s为纵向钢筋的应力;A'_s为箍筋的截面面积;f'_y为箍筋的屈服应力;f'_s为箍筋的应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子承载力计算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三、框架柱承载力计算
(一)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柱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与《混凝土基本原理》中相同(混凝土规范)。
如图所示。
即非抗震时:
(3-62)
(3-63)其中:
(3-64)但考虑地震作用后,有两个修正,即:
◆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保证“强柱弱梁”,对柱端弯矩设计值按梁端弯矩来调整。
(混凝土规范11.4.2
一、二、三级框架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
(3-65)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
(3-66)其中:
——为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如图所示;
——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反时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的较大者,一级框架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0;
——为节点左右梁端截面按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采用实配钢筋截面面积和材料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的较大者。
其可按有关公式计算。
——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级取,二级取,三级取。
求得节点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之和后,一般情况下可按弹性分析所得的节点上下柱端弯矩比进行分配。
对于顶层柱和轴压比小于的柱,可不调整,直接采用内力组合所得的弯矩设计值。
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高范围内时,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直接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一、二、三级框架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且底层柱纵筋宜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
(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柱剪力设计值(混凝土规范11.4.4
为了保证“强剪弱弯”,柱的设计剪力应调整。
一、二、三级的框架柱的剪力设计值按下式调整:
(3-67)一级框架和9度各类框架还应满足:
(3-68)
其中:
——柱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且经调整后的框架柱上、下端弯矩设计值,分别按顺时针和反时针进行计算,取其中较大者;
——分别为柱上、下端截面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按实配钢筋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且取两个方向的较大者。
——柱剪力增大系数,一级取,二级取,三级取。
2、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混凝土规范
因反复加载将使梁的受剪承载力降低15%-25%,因此规范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取静载作用时的倍。
非抗震时:
(3-69)抗震时:
(3-70)当柱中出现拉力(即偏心受拉)时:
非抗震时:
(3-71)抗震时:
(3-72)其中:
——计算剪跨比,可取,M宜取柱上下端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的较大者,V取与M对应的剪力设计值。
当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柱的反弯点在柱高范围内时,可取。
小于时,取,大于3时取3。
N——为剪力设计值V对应轴向力,当为压力且,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