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常用治疗穴位

康复科常用治疗穴位
康复科常用治疗穴位

康复科常用治疗穴位

颈型颈椎病:主穴:风池、天柱、完骨、颈椎夹脊、大椎;

配穴:百会、四神聪、头维、上星、印堂、率谷、脑空、玉枕、合谷、列缺。脊髓型颈椎病:颈夹脊、风池、完骨、天柱、风府、天宗、肩井、肩外俞、秉风、印堂、内关、列缺。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主穴:风池、天柱、完骨、颈椎夹脊。配穴:四白、太阳、印堂、列缺。神经。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穴:双侧颈椎夹脊。配穴:肩髃、曲池、外关、膻中、气海、后溪、悬钟。

混合型颈椎病:双侧风池、风府、完骨、天柱。配穴:合谷、列缺、肩贞、曲池、手三里。颈椎病共济失调综合征:仰卧位选穴:百会、承灵、上星、印堂、四白、人迎、曲池、列缺、申脉、合谷、后溪、照海、血海、梁丘、阴陵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溪、

足临泣、太冲。坐位选穴:哑门、风府、天柱、颈夹脊、天鼎、天容、肩井等穴。肩周炎:肩髃、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

膝关节炎:膝眼、鹤顶、阳陵泉、膝阳关、梁丘。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脊椎、患侧阿是穴、环跳、殷门、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悬钟等。

坐骨神经痛:大肠俞、环跳、委中、阳陵泉、风市、飞扬、昆仑、承山,肾虚者加刺肾俞、太溪,血瘀者加血海、膈俞,风寒加风池。

面神经麻痹:双侧风池、瘫痪侧完骨、下关、颧髎、迎香、睛明、攒竹、丝竹空;瘫痪对侧合谷;久病加双侧太冲。

三叉神经痛:主穴:下关、四白、风池、翳风。配穴:第一支痛加攒竹、太阳。第二支加四白、颧髎;第三支加颊车、迎香。

康复科诊疗规范标准

康复科诊疗规

2015年10月修订版 目录 中风病康复诊疗规 (2) 头部伤病康复诊疗规 (7) 颈椎病康复诊疗规 (13) 脊髓损伤病康复诊疗规 (20) 骨折的康复诊疗规 (24)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诊疗规 (28) 脾胃病的疗规 (31) 胃脘痛(消化不良) (31) 胃脘痛(慢性浅表性胃炎) (35) 胃脘痛(慢性萎缩性胃炎) (39) 胃脘痛(消化性溃疡) (44) 泄泻(溃疡性结肠炎) (49) 腹痛(肠易激综合征) (57) 脾约(慢性便秘) (61) 痛经(子宫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 (66)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病) (71) 腰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77) 痹症(膝骨性关节炎) (84) 口僻(面瘫) (87) 常见病种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93) 基本原则 (93) 四肢骨折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94) 运动创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94) 髋/膝关节置换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95) 手外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96) 周围神经损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96) 脊髓损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97) 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98) 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 (99) 物理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100) 短波、超短波的治疗常规 (100) 微波治疗常规 (101) 直流电、药物导入治疗常规 (102)

紫外线治疗常规 (103) 牵引疗法 (104) 传统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107) 一、针刺疗法 (107) 二、灸法 (110) 三、拔罐疗法 (111) 四、刮痧疗法 (112) 五、小儿捏脊疗法 (112) 附:冬病夏治工作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版) (114) 中风病康复诊疗规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5年版)”。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痰瘀阻证: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

八种穴位养生 临时急救受益一生

八种穴位养生临时急救受益一生 生活中一些不需要上医院的小病小痛,或是临时急救,记住下面这些穴位。 1、治休克掐压人中穴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时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掐压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我们常说“掐人中”,这句话在人晕倒的时候用的最多。当然掐人中只是一种简便的应急急救措施,还应及时与医院联系,进一步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2、止鼻血捏脚后跟 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约3分钟可止鼻血。

3、止咳嗽指压少商穴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分处。咳嗽不止时,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穴,至有酸痛感为度,可止咳嗽。 除了按摩,少商穴有一个刺激方法,就是刺血疗法。少商是井穴,在这里放血可以减轻咽喉的疼痛。这是因为肺怕热,喜清凉。少商放血就相当于将肺经过热的气血引出去,还肺一个清凉的天地。刺血的时候,先用酒精将针和皮肤都消毒,然后捏起一点点少商处的皮肤,用针快速在皮肤上刺两下,同时挤三到五滴血,然后迅速用棉棒轻轻按住,以便于止血。 少商穴最擅长治疗的一个病症是咳嗽。秋天时,很多人会时不时地咳嗽几声,严重的甚至咳出血来,咳得头痛。这时候大拇指上的少商穴是止咳嗽的特效穴。 4、治便秘点压天枢穴 便秘患者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感觉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有便感,然后屏气,以增加腹内压,稍后即可排便。 天枢穴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主治疾病为: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常见疾病耳穴

常见疾病耳穴取穴 感冒:肺、肾上腺 咳嗽:肺、肾上腺、气管、屏尖、交感 哮喘:肺、肾上腺、气管、交感 肺气肿:肺、气管、肾 慢支:肺、气管、肾 肺炎:肺、气管、肾上腺、交感 失眠:心、肾、脑干、皮质下、神门、枕 嗜睡:心、肝、脾、胃、皮质下 胃痛:胃、脾、肝、交感 胃下垂:胃、脾 呕吐:胃、贲门、食道 泄泻:大肠、小肠、脾、胃 便秘:直肠、大肠、皮质下 眩晕: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心、肝、脾、肾 神经衰弱: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心、脾、肾 健忘:神门、皮质下、交感、心、脾、肾 腹痛:内分泌、脾、胃、神门 心绞痛:心、皮质下、交感、肾 水肿:皮质下、肺、脾、肾、膀胱 头痛:脑干、额、枕、神门、皮质下 高血压:肝、心、降压点、枕、肾上腺 低血压:皮质下、神门、交感、心、肾上腺 糖尿病:肺、脾、肾、内分泌 月经不调:内生殖器、卵巢、肝、脾、肾、内分泌、缘中 痛经: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神门 带下病:内生殖器、盆腔、脾、肾 子宫脱垂:内生殖器、肝、脾、肾、交感 结膜炎:眼、肝、肾、皮质下 沙眼:眼、目1、目2、肝、耳尖 鼻炎:内鼻、肺、肾上腺、内分泌 咽炎:咽喉、肺、神门、肾上腺 扁桃体炎:肝、扁桃体、咽喉、心 耳鸣耳聋:内分泌、皮质下、内耳、神门 牙痛:垂前、屏尖、牙、面颊区 口腔溃疡:肺、心、口、舌 痤疮:面颊区、肺、胃、大肠、内分泌 湿疹:肺、脾、神门、肾上腺 荨麻疹:神门、枕、肾上腺、肺、内分泌 痔疮:直肠、大肠、皮质下、肾上腺、外生殖器 癃闭:肾、交感、膀胱、外生殖器、皮质下、尿道、神门尿失禁:肺、脾、肾、三焦 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皮质下、脾、胃、肝、肾

卫生部《康复医院基本标准》

卫生部关于印发《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 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2〕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促进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加强康复医院的建设,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对1994年发布的《康复医院基本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作为新建康复医院的验收标准。本文印发前已经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康复医院,应当对照该标准加强建设,尽快达到标准要求。 因社会经济状况和康复医疗服务需求等原因,确需设置一级康复医院的地区,可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一级康复医院基本标准,报我部备案后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三级康复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300张以上,其中康复专业床位75%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骨与关节康复科、神经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科、儿童康复科、老年康复科、心肺康复科、疼痛康复科、听力视力康复科、烧伤康复科中的6个科室,以及内科、外科和重症监护室。 (二)治疗科室:至少设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心理康复室和水疗室。 (三)评定科室:至少设运动平衡功能评定室、认知功能评定室、言语吞咽功能评定室、作业日常活动能力评定室、心理评定室、神经电生理检查室、心肺功能检查室、听力视力检查室、职业能力评定室中的7个。 (四)医技科室:至少设医学影像科、检验科、药剂科、营养科、门诊手术室、消毒供应室。 (五)职能科室(部门):至少设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器械科、病案(统计)室、信息科、社区康复服务部门等科室(部门)。 三、人员

常用的急救穴位介绍

常用的急救穴位介绍 【诗曰】 人生世事难预料,突发昏厥如何好。 掌握一些急救穴,关键时刻能用到。 针灸按摩可放血,点压揉搓可捶敲。 自救他救能就急,治疗先机特重要。 人中膻中委中穴,涌泉极泉曲池妙。 大椎百会内关穴,至阳会阴井穴找。 鼻尖耳尖耳垂刺,八邪八风十宣消。 耳穴神门心交感,温灸神阙劳宫调。 【诗解】 “人生世事难预料”,人生在世,身体伤病的事,常常难以预料,不期而至。 “突发昏厥如何好”,当突然发生昏迷、晕厥时,如何才好呢? “掌握一些急救穴”,知道并掌握一些简便易行的急救穴位和应急措施是必要的。 “关键时刻能用到”,在关键时刻便能够用得到,以应急。 “针灸按摩可放血”,针灸按摩放血是最直接,且容易掌握的方法。 “点压揉搓可捶敲”,可以采取点穴、压穴、揉穴、搓穴、捶敲穴位。 “自救他救能就急”,这些穴位可以用来自救,或者得到别人的救助,或者救别人。 “治疗先机特重要”,对于急症,先期治疗的时机特别重要。 “人中膻中委中穴,涌泉极泉曲池妙。大椎百会内关穴,至阳会阴井穴找。鼻尖耳尖耳垂刺,八邪八风十宣消。耳穴神门心交感,温灸神阙劳宫调。这些穴位主要有:人中、膻中、委中、涌泉、极泉、曲池、大椎、百会、内关、至阳、会阴、十二井穴、鼻尖、耳尖、耳垂、八邪、八风、十宣、神阙、劳宫,以及耳穴的神门、心、交感穴等。 【穴位介绍】 人中穴属于督脉,是一个急救昏厥要穴。位于鼻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膻中穴属于任脉,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中点。气会膻中,是心包经之募穴。膻中穴主治:胸腹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呃逆、乳腺炎、气喘,咯血,心烦,产妇少乳,噎嗝。平刺0.3~0.5寸;或用艾灸。可用中指端按揉50~100次;或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推。 委中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伤等。直刺1~1.5寸。 涌泉穴属于足少阴肾经,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直刺0.5~1寸。 极泉穴属于手少阴心经,位于腋窝顶点。主治心痛、胸闷、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等疾病。弹拨本穴可预防冠心病、肺心病。刺法:避开腋动脉,直刺0.3~0.5寸,整个腋窝酸胀,有麻电感向前臂、指端放散,或上肢抽动,以3次为度。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曲池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直刺1~1.5寸。 至阳、大椎、百会穴属于督脉。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常用于治疗心绞痛、胃痉挛、胆绞痛、胆囊炎、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5~1寸。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

康复科诊疗常规

康复科诊疗常规

脑卒中 【概述】 康复住院标准经急性期临床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一般约2-4周)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影响功能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下列条件: 1、神经学症状不再恶化; 2、不出现需手术处理的病情变化; 3、无其它重要脏器的严重功能障碍; 4、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病情变化。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一般检查 1、三大检查常规。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尿细菌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6、神经电生理检查(含运动诱发电位)检查。 7、心、肺功能检查。 (二)选择性检查 1、脑脊液检查 适应症: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功能障碍等情况。需要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TCD检查

适应症:需要了解颅内血管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变化等情况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地形图检查 适应症:(1)需要明确癫痫诊断时,(2)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和颅内感染诊断时,(3)出现意识障碍时,(4)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和MRI检查 适应症:(1)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2)病情发生变化,有加剧或再次出血、梗死等迹象时,(3)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4)其它情况需要CT和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症: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症: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症:疑有心、肺功能减退时,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诊断】 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者 【治疗】 一、临床治疗规范 (一)临床常规治疗 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治疗; 2、延续性临床治疗: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社经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等; 3、改善语言、认知、精神、吞咽、运动、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技术选用。 4、中医中药治疗。 (二)常见并发症处理 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治疗; 2、痉挛:各类抗痉挛口服药、社经阻滞(或溶解)治疗、矫形器应用或手术治疗。 3、精神障碍:选用精神药物或行为心理治疗; 4、压疮:体位处理、换药或手术治疗等;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药物应用等。

休克急救五穴位

休克急救五穴位 休克的临床表现有血压下降,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唇甲紫绀,四肢厥冷,心率增快,脉波微细,全身无力,反应迟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本病属于中医“厥症”、“脱症”范畴。 (一) 取穴:人中。位于面部中线,鼻下1/3处。 操作:应用穴宝针刺法或点按发,将上唇用手捏起,向上斜刺0.3-0.5寸。 疗效:数秒钟立即苏醒。 本法适用于一氧化碳中毒休克(煤烟中毒),过敏性休克。癫痫。抽搐等症。人中穴属督脉,统一身之阳,有开窍醒脑的作用。可加强呼吸功能,使全身组织缺氧状况得到改善。所以病人能迅速脱离危险,而又免于后遗症,本法操作简单、治疗即使,故在急救中有重要作用。 (二) 取穴:关元。在下腹部,位于脐中心直下3寸处。 操作:应用穴宝针刺法。病人卧倒,在腹部肚脐中心下3寸处直刺0.5-1寸。疗效:外伤出血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压下降所致休克有极显著的挽救效果。 (三) 取穴:内关。在前臂,位于腕横纹中点向上2寸处。 操作:应用穴宝针刺法。用针直刺0.5-1寸。也可以75度角度上斜刺。 本法对药物过敏性休克5分钟1次即愈,疗效显著。除能够治疗休克外,对有过敏史的病人,可先刺入内关穴预防。对口服或注射药物后出现头晕。目眩、恶心、烦躁、心慌、心悸、呕吐、脉促等现象,针刺点按此穴3—5分钟即可消除。 (四) 取穴:天突。在颈部,位于两锁骨中间、身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处。操作:应用手指按法。用拇指指腹按其天突穴,稍用力向上、向后、向下划弧压迫气管,引起神经反射性呛咳即为成功。 疗效:一般1次,即可苏醒。 本法适用于中医谓“脱症”,即突然昏倒,不醒人事或汗出如注。口开目合、手撤尿遗、脉微欲绝、口吐白沫、全身颤抖等症。施术以快、动作柔软。练习时以喉痒呛咳即为成功。 (五) 取穴:中冲。位于手部中指指尖处。 操作:应用穴宝点按法或捏法。男左女右,用力点按或用手捏中冲穴。 疗效:应用本法治疗,即刻苏醒。 中冲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有通络开窍。醒神。回阳救逆作用、重按中冲穴能回阳救急,随时可用,方便快捷,简单易行,疗效立竿见影。 本法适用于各种昏迷不醒的急救。

5第五章 按摩治疗穴位和部位的选择

5第五章按摩治疗穴位和部位的选择.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第五章按摩治疗穴位和部位的选择 (以下第五章按摩治疗穴痊和部位的选择包括第一节按摩治疗穴位的选择;第二节按摩治疗部位的选择。) 第一节按摩治疗穴位的选择 按摩治病,是用手法刺激腧穴,通过疏经通络,调和脏腑,平衡阴阳,而达到治疗目的。因此,按摩疗效除与按摩手法、疾病变化相关外,还与选择适当的穴位或治疗部位有关。同样的按摩手法作用于不同的穴位或部位,机体的反应会有差异,临床疗效也就不同。临床取穴配穴应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结合腧穴的主治、功能、特性,有方有法,灵活多变。 (以下第一节按摩治疗穴位的选择包括一、选穴原则;二、配穴原则;三。特定穴的应用。) 一、选穴原则 按摩取穴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以循经取穴为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病证,其中可分为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对症取穴三个原则。近部取穴是指选取病痛的局部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远部取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处较远部位的腧穴;对症取穴是指针对某些症状选取的腧穴。三者在临床运用时可随机配合使用。此外,尚有不少是属于前辈的经验取穴。 (1)近部取穴。每一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和邻近部位的病证。近部取穴就是根据这一规律提出的。这种取穴方法,是以痛为腧和经脉所过、主治所在的取穴方法。多用于治疗病变的脏腑、五官、肢体在体表部位明显和较局限的症状。具有祛除局部邪气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如胃痛用一指禅推或摩中脘、梁门;腰痛按揉肾俞、命门;鼻病按揉迎香、印堂;眼疾取睛明、风池;膝痛一指禅推或按揉膝眼、阳陵泉。 (2)远部取穴。是根据阴阳、脏腑经络学说的理论和腧穴的主治功能提出的。在具体运用时,有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之分。 本经取穴:即根据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取本经的穴位。如:胃痛按揉胃经上的足三里;心绞痛按揉心包经上的内关;腰痛拿按膀胱经上的委中穴。 异经取穴:即取与病症有关的表里经脉的穴位。如肝气郁结的胁痛,除取肝经的太冲外,还可配以与其相表里的胆经的阳陵泉穴。 远部取穴还包括“上病下取”和“下病上取”。如头顶痛拿太冲;脱肛按揉百会等。 (3)对症取穴。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功能主治而提出的.一般属于治标的范围如点按大椎退热;掐人中苏厥;按揉天枢止泻;按压支沟通便;拿揉丰隆化痰等。 (4)经验取穴。根据临床实践的经验积累,选择穴位来治疗疾病。如手臂麻木按揉颈臂穴;急性腰扭伤按揉手背腰痛点;小儿疳积掐揉四缝穴。 二、配穴原则 配穴方法,是在经穴主治和选穴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各种不同病证的治疗需要,按一定

康复科诊疗常规与操作规程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 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1、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项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接待病人,首先检查机器是否良好,输出是否正常,并开机预热。 3、嘱病人取合适体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方法。 5、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异常反应立即处理或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作好下一位病人治疗准备。 二、物理治疗操作常规 ㈠电脑中频疗法 适应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疤痕、粘连、扭挫伤、注射后硬结、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声带小结、废用性肌萎缩、颞颌关节紊乱、胃下垂、便秘、网球肘、肌腱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等。 禁忌症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部、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金属异物等。 操作 1、选择适宜的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 2、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3、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

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 5、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 6、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 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㈡超短波疗法 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 操作 1、小功率超短波用于面部,趾,指等小部位,大功率超短波适用于躯干,肢体等大部位。 2、开启电源预热1~2分钟,调节输出至治疗所需剂量。 3、治疗剂量分为无热量,微热量和温热量。 4、治疗中工作人员应经常询问患者,如有不适如头晕,心慌,应停止治疗。 5、治疗完毕,将输出调至预热挡,准备下位患者治疗。 注意事项:治疗急性炎症时,应严格无热量,短时间治疗。 1、导线勿打圈和交叉,通过患者身体时用毛巾隔开。 2、注意极板有无破裂,接头处金属是否裸露。 3、感觉不良者,骨突出部位,皮肤出汗及电极下潮湿时,均易发生烫伤。 4、机器在治疗中和治疗 5、分钟内不能移动,夏季注意机器散热。 ㈢微波疗法

针灸常用十二个急救穴疗

针灸常用十二个急救穴疗 1、晕厥——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口诀:晕厥要在山里涌泉边的水沟中冲醒。 2、虚脱——素膠水沟内关。 口诀:虚脱要速(素)关水沟。 3、抽搐——百会印堂人中合谷太冲。 口诀:堂中(人中)百合气味太冲,引发抽搐。 4、中风闭证——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丰隆。 口诀:中风是由于十二条水沟臭气太冲,轰(丰)隆一声倒地所致。 5、中风脱证——关元神阙(隔姜灸)。汗出配阴郄(xì)、复溜,小便失配三阴交。 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 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虚症)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口诀:实痛是中计(中极)吃了(次髎)低级(地机)食品。虚痛是三阴天在山里太久气海没有关圆(元)。 7、内脏绞痛 (1)心绞痛——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 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阳陵泉胆囊穴。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

(3)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胆囊穴中脘阳陵泉。口诀: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阳陵泉边过,胆怯早中晚。(4)肾绞痛——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口诀:肾绞痛只要自大观园的阳陵泉,三叫三应肾即愈。 8、牙痛——合谷下关颊车。 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 9、高热——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 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 10、血管性头痛 (1)外感头痛——百会太阳风池合谷。 口诀:何故(合谷)太阳风总拜会(百会)我?让我头痛啊! (2)内伤头痛 A、肝阳头痛——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口诀:慈(池)禧(溪)拜会太宗(太冲),大怒,肝阳直线上亢。 B、肾虚头痛——百会肾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脾肾俱虚,肾亏头痛也。 C 、血虚头痛——百会心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心脾两虚,血虚头痛也。 D、痰浊头痛——头维太阳丰隆阴陵泉。 痰浊头痛会引起头围、太阳穴丰隆,可能是阴陵泉浊气太盛所致。E、淤血头痛——阿是穴合谷血海三阴交。 血淤何故头痛?是三股阴气交会(即三阴交)于血海是也!

耳穴压豆常见病取穴

耳穴压豆常见病取穴 一.呼吸系统 1.伤风感冒:感冒穴(双)(对耳轮上缘的微前方耳轮的边缘部) ●风寒型感冒:感冒穴、肺、气管、内鼻、胃 ●风热型感冒:感冒穴、肺、内鼻、三焦 方法:每日按压3—5次,每次3分钟。 2.扁桃体炎咽炎:扁桃体、轮4—轮4 耳尖(放血)又咽喉,配穴耳背放血。 3.支气管炎:支气管、肺、角窝中、内分泌、神门、大肠,配穴枕、耳迷根、肾 4.支气管哮喘:交感、肺、气管、内分泌、对屏尖、肾上腺,配穴肾、脾、大肠 5.肺炎:肺区、胸、内分泌、肾上腺、交感 二.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角窝中、交感、内分泌、心、神门、肝、肾,配穴耳背沟。注意事项:1)耳穴疗法适宜初、中期的患者,不适宜已出现心脑或肾并发症的患者,疗效较差且不稳定。2)有些疾病也可导致血压升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不同,不宜使用耳穴治疗。 2.低血压:交感、新、肾上腺、(升压点)、皮质下 3.头晕:神门、肝、肾、降压沟、心、交感 4.头痛:神门、皮质下、枕穴,配穴耳尖、肝、肾、脾、胃

●外感头痛者:配加耳尖穴 ●肝阳上亢者:配加肝穴 ●肾虚头痛者:配加肾穴 ●痰浊头痛者:配加脾、胃穴 每日按压耳穴2—3次,7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1----2日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适宜病程5年以下的单侧或双侧头痛。 5.中风后遗症:皮质下、缘中、肝、相应部位,配穴心、神门 6.冠心病:心、交感、神门、内分泌、脾、皮质下。配穴小肠、肾 7.心绞痛:心、交感、神门、(心脏点)、小肠 8..心悸:心、小肠、皮质下,配穴心脏点、交感、胸、肺、肝 9..失眠:神门、肾、心、枕、胃 10.神经衰弱:肾、心、枕、胃、垂前、神门、皮质下,配穴肝、脾 11.癔症:神门、枕、新、(脑干)、皮质下、肝 三.消化系统 1.恶心、呕吐:胃、(脑干)、神门、交感、内分泌、食管 2.呃逆:耳中、内分泌、食管、神门 3.急慢性胃炎:胃、交感、脾、皮质下、枕、内分泌 4.胃溃疡:胃、神门、脾、交感、胰胆 5.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胃、神门、脾、交感、三焦 6.腹胀:肺、大肠、小肠、胃、交感,配穴三焦 7.急性胆囊炎:胰胆、交感、肝,配穴神门、内分泌、胃、三焦、脾

康复科病历书写规范.10

康复科病历书写规范 一、住院记录书写要求: 1.入院记录是住院病历的缩影,要求原则上与住院病历要求相同,能反应疾病的全貌,但内容要重点突出,简名扼要。 2.入院记录由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书写,应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3.对住院病历中与本病无关的资料可适当简化,但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及阴性资料必须具备。 二、再次入院病历和再次入院记录的书写要求: 1.因旧病复发而再次住院的病人,由住院医师、实习医师书写再次入院病历,住院医师书写再次入院记录。 2.因新发疾病而再次入院,不能写再次入院病历和记录,应按住院病历及入院记录的要求几格式书写,将过去的住院诊断列入既往史中。 3.书写再次入院记录时,应将过去病历摘要以及上次出院后至本次入院前的病情与治疗经过,详细记录于病历中。对既往史及家族史等可从略,有新情况应加以补充。 4.再次入院病历和再次入院记录的书写内容及格式同住院病历和入院记录。 三、表格式病历书写要求: 1.表格式病历必须包含有住院病历要求的全部内容。 2.表格式病历由住院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填写。 3.表格式病历入院记录内容同住院病历记录的内容。 四、康复住院病历书写要求: 康复住院病历是为有功能障碍,需要全面康复的住院者而设计的具有专科特点的病历,原则上与住院病历相同,但康复住院病历书写应突出以下特点和要求: 1.以病人为中心,重视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在病历上应反映出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患者对功能障碍的适应情况,确定需解决的问题,明确康复目标,拟订康复计划。 2.侧重功能评估,要对运动、感觉、言语、心理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功能作出详细的评估,重视残存的功能,估计康复的潜力,拟定功能康复的重点。 3.康复住院病历可分为综合性康复病历和分科性康复病历。 4.综合性康复病历由康复医师书写,内容有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特殊检查、综合功能评估、病历小结、诊断、诊疗计划等。医师签全名。 5.分科性康复病历由专科治疗师书写,内容有病情摘要、专科体检、专科功能评估、诊断、现存问题、康复目标、治疗计划、治疗小结及治疗记录,治疗师签全明。 五、病历中其他记录的书写要求: 1.病程记录:入院后的首次病程记录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由住院医师或值班医师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应包括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诊断依据、初步诊疗计划、观察重危病人病情变化要注意的事项。病程记录应包括病情变化(症状、体征),上级医师和科室内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判断,特殊治疗的效果和反应,重要医嘱的更改和理由,各种会诊意见,对原诊断的修改和新诊断确立的依据,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记录。一般病人每1~2天记录一次,慢性病人可3天记录一次,康复病人一般可每周记录一次,重危病人或病情突然恶化者应随时记录。 2.治疗记录:入院后的首次治疗记录在病人入院首次治疗后24小时内由评价治疗师完成,首次治疗记录包括病情摘要、专科体检、专科功能评估、诊断、现存问题、治疗计划。治疗记录应包括治疗效果的观察,疗程的进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会诊、交接班、评价会、转科均应记录。治疗记录由经治疗是记录,一般病人可每周记录一次,会诊、交接班、评价

中医常用急救技术

中医常用急救技术 概述急救? 谈到急救,一百个人中,至少会有九十九个心中可能都会想到救护车、氧气瓶、止血袋、注射针等现代西医急救的一系列工具和器材。 是否会有一个人心中想到针灸、中药?这恐怕有很大的疑问。其实,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医学是惟一的医学,因此,中医学必然有很多急救的理论和方法,否则中国古代的人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岂非就要等死?非常可惜的是,中医急救学现在差不多快要失传了,除了在我们农村,真正用中医来急救人的生命的,真的是凤毛麟角。其实急救,中医不输西医 认为中医救缓不救急的观念完全是误解。为什么现代中医的急救功能消失或者说萎缩了呢 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西药服用较方便,西药的原理非常明确。相对的,中医的理论较模糊,中药服用非常不方便。在同样疗效的情况下,人们当然愿意选择用方便且原理明确的西医来急救性命。这就是中医急救日渐没落的主要原因。 但没落归没落,中医可以急救病人的这个事实,是无可否认

的。 中医急救方法 1. 针灸 2. 刮痧 3. 放血4 . 中医急救方剂 针灸急救 针灸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具有可靠的急救作用。早在几千年前就有用针灸进行急救、治疗突发疾病的记载。临床上针灸急救范围较广,具有方法简便,起效迅速,经济实用等特点。针灸最常用于晕厥、抽搐、胃痛、腹痛、胆绞痛、头痛等急症的治疗。 十大急救穴位人中、合谷、内关、公孙、足三里、神阙、太冲、风池、定喘、肩井。 晕厥 一、诊断要点: 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颜面苍白、汗出肢冷为主要特点的病症。一般病情轻者晕厥时间较短,苏醒后无后遗症;病情严重者,昏厥时间较长,甚至一厥不复而死亡。常见于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反射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中暑、低血糖昏迷以及癔病性昏迷等疾病。 二、针灸治疗 1.治则:苏厥开窍,实证只针不灸,泻法;虚证针灸并用,重灸,补法。 2.主穴:以督脉腧穴为主。人中百会内关合谷

最新常见疾病耳穴治疗取穴

主穴:大肠、三焦、脾、腹、消化系统皮质下。配穴:肺、乙状结肠。 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 三焦:外耳道孔后下方与对耳屏内侧下1/2连线中点。 脾:耳甲腔外上方,在耳轮脚消失处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 腹穴:腰、骶椎内侧中点近耳腔缘 消化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部区域中点,即卵巢、丘脑、腮腺连线成等边三角形中点乙状结肠:左耳大肠、小肠两穴之间。 肺:心区的下方,下方为同侧肺,临床上多取下肺。 腹泻取穴 主穴:直肠、大肠、神门、脾、交感、消化系统皮质下 配穴:炎症或慢性疾病引起的腹泻:内分泌、肾上腺 脾肾阳虚型:肾;肠胃不和型:小肠、胃 直肠:耳轮起始部,接近屏上切迹,与大肠穴同水平 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 神门:盆腔与降压点连线中、下1/3交界处。 脾:耳甲腔外上方,在耳轮脚消失处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 消化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部区域中点,即卵巢、丘脑、腮腺连线成等边三角形中点交感:对耳轮下脚内侧1/3处,对耳轮下脚内上缘 肾上腺:耳屏外侧下1/2隆起面中点 内分泌: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0.5cm. 小肠:耳轮脚上方的中1/3处。 胃:耳轮脚消失处周围。 肾:对耳轮上、下分叉处直下方的耳甲艇处。 高血压取穴 主穴:降压点、心、额、心血管皮质下、神经系统皮质下、肝、交感。 配穴:头晕:枕、晕区;肝肾阴虚:肾 心:耳甲腔中心凹陷处。 降压点:三角窝内的外上角 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下缘中点 心血管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方,与神经系统皮质下,消化系统皮质下连成等边三角形顶点。 神经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方下缘中点(卵巢与丘脑连线中点) 肝:耳甲艇的后下方。 枕:对耳屏外侧面外上方下缘中点(颞与脑干中点) 交感:对耳轮下脚内侧1/3处,对耳轮下脚内上缘 晕区:脑垂体与枕连线取中点,此点与脑干,脑垂体连线区域即为晕区。

女性痛经的按摩治疗附穴位图

女性痛经的按摩治疗附穴 位图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女性痛经的按摩治疗(附穴位图) 中医穴位按摩法赶走痛经 ... 痛经,不知折磨了多少女性。难道除了止痛药,就没有别的方法可以缓解痛苦了吗当然不是。 中医有一个“三阴交”穴,又称“女三里”、“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妇症甚有疗效,如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或过少,经前综合征和更年期综合征等。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有痛经问题的女性,可在平时轻轻用拇指揉按该穴,左右各指压3分钟;还可以用艾条灸疗。将从药店买回的艾条点燃放在靠近穴位处,以局部皮肤温热而不烫伤为度,每穴灸10分钟。要注意的是,月经来潮后不要强烈刺激该穴,否则可能引起经血增多。 此外,还要尽量避免过甜或过咸的食物,以及咖啡、茶、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保持身体暖和能松弛肌肉,可多喝热的药草茶或热柠檬汁,也可在腹部放置热敷垫或热水瓶,一次数分钟。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子宫穴 子宫穴.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按摩治疗痛经时,要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痛经患者在治疗中,要注重保暖,忌食生冷;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规律;适度参加锻炼.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目前临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此种痛经在正常分娩后疼痛多可缓解或消失. 太冲穴.位置在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三阴交穴.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子宫穴.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按摩治疗痛经时,要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痛经患者在治疗中,要注重保暖,忌食生冷;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规律;适度参加锻炼. 女性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痛经常持续数小时或l—2天,一般经血畅流后,腹痛缓解.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常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饮食疗法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过饱,尤其应避免进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月经已来潮,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间病人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作用. 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都应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有人认为,痛经病人适量饮点酒能通经活络,扩张血管,使平滑肌松弛,对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有作用.如经血量不多可适量地饮些葡萄酒,能缓解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治疗作用.葡萄酒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一面瘫 面瘫(口涡,口癖)是指颈乳突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属西医的面神经炎。 一诊断标准 ㈠症状: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偶为两侧)周围性面瘫,伴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等。 ㈡体征: 本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急性发作,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睑闭合不全,额纹减少或消失,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三)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中枢性面瘫表现为一侧口角歪斜,而眼睛及其以上不受影响,多伴有一侧肢体偏瘫。 二,治疗 取穴: ①主穴: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四白,地仓,颊车,颧髎,下关,健侧合谷。 ②配穴: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恢复期加足三里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 ⑵电针:取阳白、丝竹空、顴髎、地仓、颊车等穴通电30分钟。 物理治疗:是最主要、针对性最强的治疗手段之一,早期可改善血循环,控制炎症发展,消除局部神经水肿;后期可改善神经营养,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面部应避免风寒,戴口罩,注意保暖;忌食辛、香、燥、辣之品;因眼睑闭合不全,必要时应戴眼罩,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自我锻炼:如湿毛巾热敷、表情动作及咀嚼练习等。 二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中青年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的统称。 (一)诊断:根据其典型临床表现、起病形式、发病年龄、诱因、先兆症状等特点多可做出正确的诊断。 1、以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2、多急性起病。 3、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症。 4、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 5、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二)症状: 本病具有神志障碍、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 (三)治疗: 主症:半身不遂:调和经脉、疏通气血 处方:大肠、胃经腧穴为主,辅以膀胱、胆经穴位。取穴: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可轮换取肩髃、肩贞、臂蠕、阳池等穴。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太冲,三阴交,昆仑,可轮换取风市、绝骨、腰阳关等穴。

穴位按摩治疗常见病

一.循环系统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张压持续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紊乱有关,也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嗜烟等因素有关。中医理论认为主要由于肝肾阴阳失调所致。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要首先按压阳谿、合谷、落零五穴及整个血压反应区。手法是用力按压。用一根一束的牙签强刺,会获得更高的疗效。 良好的心脏功能,是保证血脉通畅的必要条件。所以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必须加选手心的心包区,手背的腕骨穴的按摩、刺激才奏效。 在体检或是定期检查时,如果医生说你的血压高,应立即开始做穴位疗法,用牙签刺激穴位,按摩穴位,很快

血压就出现下降。每天坚持治疗,血压会持续逐渐下降。按摩的穴位:腕骨、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谿。 低血压 通常收缩压在100 毫米汞柱以下,便为低血压,底血压者往往血管收缩力差,血流不畅。因此,血液不能流到毛细血管的每个角落,以心脏为主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不良,从而出现低血压特有的症状:站起来时眼前发黑,手脚冰凉、耳鸣等。 具体治疗方法:在治疗低血压时,需选择与心脏关系密切的心经、心包经及与心包经关系很密切的三焦经上的穴位。取手腕掌侧的神门、大陵穴,手背的阳池、中渚穴,这四个穴位都是治疗低血压很有效的穴位。 另外,还可加取手心的心包区和手背的血压反应区,这两个区带也是治疗低血压敏感区。常时间慢慢按揉、轻捻搓。刺激要领是柔和而轻松。 按摩的穴位:血压反应区、中渚、神门、大陵、心包区、阳池。

二.消化系统 便秘 便秘是食物滞留肠中,其中的水分被过多吸收而引起的。如果排泄不畅,废物滞于肠中并被吸收进入血液,一定会引起各种内脏功能失调。 具体治疗方法:请您伸开五指试试,用力撑五指,也许会感到中指和食指间胀痛吧,胀痛部位是第二间穴,该穴利于通便,伸五指这里出现胀痛,就是反映便秘的症状。按压第二间穴。能促进通便,在按压揉搓该穴的同时,加揉食指的大肠穴和手碗的神门穴。 只要揉到好处,即使是顽固的便秘,也能很快治愈。 按摩的穴位:第二间神门大肠。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方案(汇编)

隆安县中医医院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方案 二〇〇七年元月

目录 急性腰肌扭伤 (1) 肩周炎 (2) 颈椎病 (4) 落枕 (6) 腰椎间盘突出症 (7)

急性腰肌扭伤 急性腰肌扭伤是指腰部在持重和运动中,由于腰部平衡失调,使附着于腰骶、骶髂及腰背两侧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及滑膜等软组织的急性损伤,从而引起腰部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本病俗称“闪腰岔气”,是腰痛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诊断要点】 1、有明显腰部急性损伤史(多为间接外力所伤)。伤后即出现典型剧痛、活动受限。 2、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弯腰劳动工作的人和平时缺乏锻炼,肌肉不发达的人易患此病。 3、腰部疼痛:腰部因损伤部位和性不同,可有刺痛、胀痛或牵扯样痛。疼痛一般较剧烈,部位较局限,且有局部肿胀,常牵掣臀部及下肢疼痛。 4、活动受限:腰不能挺直,俯仰转侧均感困难,甚至不能翻身起床、站立或行走,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重。 5、检查:多有局限性压痛,单侧或双侧腰部肌肉痉挛,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畸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骨盆旋转试验阳性有助于确诊。 【治疗】 1、口服营养神经类药:TabvitB1或复合vitB片20mgTid谷维素片20mgTid 2、疼痛明显,可用非甾体类药,如芬必得胶囊0.3Bid或戴芬胶囊75mgqd。 3、急性损伤炎症水肿期可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地塞米松注射液5~lOmg加压静滴。 4、一般配合静滴丹参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静滴。 【分证论治】 推拿操作常规标准: 1、滚揉舒筋法:患者取俯卧位,自然放松。医者站于一侧,用滚、揉等轻柔手法在局部施术3~5分钟,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2、点拨镇痛法:医者用拇指点压、弹拨等稍重刺激手法依次点压肾俞、阳关、志室、大肠俞、环跳及阿是穴,在点压穴位时应加以按揉或弹拨,以产生酸、麻、胀感觉为度。可调和气血,提高痛阈,从而减轻疼痛。 3、理筋整复法:患者俯卧,医者先施腰椎后伸扳法扳动数次,然后用腰部斜扳法,常可听到患者腰部有“咯嗒”声响。此法可调整后关节紊乱,使错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