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

合集下载

PCR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程序

PCR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程序

PCR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随时了解并控制实验室检测的精密度变化。

2.适用范围: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实验室。

3.负责人:1 操作人:1 1 14.程序:4.1血清质量控制品制备及操作4.1.1质控品制备:收集本室检测的临床样本,HBV DNA定量为106copies/ml的样本混匀,并分装于0.5ml的离心管中,每支110µl,编号后(如Qb0201-n),-20℃保存。

4.1.2 操作:每次检测过程中将此分装的室内质控品与样本同时检测,记录此标本的检测结果;计算前10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本批质控品的靶值。

4.1.3如果使用商品化的质控品,按4.1.2要求执行。

4.2 室内质控图的使用方法4.2.1 描点a)图中X线为靶线,X±2s为警告线,X±3s为失控线。

对于同一批号的质控血清不论使用几个月,其空图均不变化。

只要将图纸上方“起止日期”项填入每个月的实际起止日期即可。

b)每天将该批号质控血清按有关规定程序复融随同病人的标本同时检测。

将日期、检测结果和操作者如实记录在图下方的相应位置,并按前面的方法画出图上的对应点,用直线将该点与前一天的点连接。

c)月底计算当月全部质控血清检测结果的X、s和CV,并进行图形分析和小结,将质量控制图存入质控资料档案。

4.2.2 图形分析a)如果在X±3s线以外,则为失控,应立即报告有关负责人,迅速查找原因。

必要时复测标本,然后方可发出报告,并将失控情况、查找过程及处理结果等详细记录。

b)如果在X±2s线以外,或出现连续6点以上在一侧等规律变化,均应即使向有关负责人反映,并积极查找原因。

但当天的检验结果一般可以发出。

4.2.3 通过观察图形的规律性变化进行误差分析,消除误差来源a)曲线漂移:提示有系统误差,准确度发生了一次性的向上或向下改变。

这种变化往往是由于一个新的情况引起的。

如更换不同批号试剂,启用新批号的质控血清、操作人员的变换等。

室内质控

室内质控

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校准和内部比对要求一、临床化学实验室l、室内质控质控品:至少一个浓度水平的质控品。

测定频度:每台仪器,每次检测患者样本时至少测定一次室内质控品。

质控图绘制:应使用实际测量的值来绘制质控图。

质控判定规则:至少采用12S(警告限);13S规则。

2、相同检验项目在不同的仪器或系统上进行检测时,要对检验结果的可比性进行比对。

样本:每个项目应该选择至少5份不同浓度水平的新鲜病人血清。

结果判断:不同仪器或系统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对偏差不能超过1/2总的允许误差。

比对频度:每年至少一次比对项目:在不同仪器或系统上测定的同一项目。

3、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配套试剂和校准品可以接受非配套试剂和校准品:应提供准确性的实验证明利用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评估。

二、临床免疫实验室1、室内质控质控品:定性测定的室内质控品,除了试剂盒附带的阴阳性对照以外,实验室还应该选择至少2个室内质控品,其中一个为弱阳性质控品,接近Cutoff值,S/Co值应该为2—4之间;另一个为阴性质控品定量测定的室内质控品,至少一个水平的质控品。

测定频度:每台仪器,每次检测患者样本时至少测定一次室内质控品;ELISA测定每块板都要测定室内质控品。

质控图绘制:定性测定可采用弱阳性质控品的S/Co值作质控图。

定量测定参照临床化学的绘制方法。

质控判定规则:定性测定为弱阳性的质控品不能测定为阴性;阴性质控品不能测定为阳性。

重复性的判定规则为l2S(警告限),13S。

定量测定参照临床化学的判定规则。

注:胶体金、胶体硒等试纸条快速检测可不做室内质控品的测定。

凝集试验:血凝及乳胶凝集试验的室内质控品可采用试剂盒带的阴阳性对照.2、相同检验项目在不同的仪器或系统上进行检测时,要对检验结果的可比性进行比对。

样本:每个项目应选择至少5份新鲜病人血清。

结果判断:100%合格比对频度:每年至少一次。

比对项目:在不同仪器或系统上测定的同一项目。

3、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酶标仪、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全自动加样系统、全自动免疫分析仪、PCR仪、加样器、温箱(包括水浴箱)、温度计等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仪器或设备都需要制定维护、比对/校准程序,维护、比对/校准的频度应参照厂家要求进行,厂家没有规定的则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室内质量控制概

室内质量控制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常规开 4.16. 展室内 7.3 质控。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二、质控物(品)
质控物(品)关注内容
1.基质(最好与标本相同,做不到!) 2.稳定性(至少一年效期,短的怎么办?) 3.瓶间差(厂家分装时控制CV<0.5%) 4.定值和非定值(定值有什么用?) 5.分析物水平(医学决定水平) 6.正确使用和保存(严格执行厂家说明)
• 第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 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按照《临床实验 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GB/20032302-T-361)执行。 •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建立 质量管理记录,包括标本接收、标本贮存、 标本处理、仪器和试剂及耗材使用情况、 校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检验结果、 报告发放等内容。质量管理记录保存期限 至少为两年。
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
• 定义:开展室内质控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检 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 计算公式:
开展室内质控的检验项 目数 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 100 % 同期检验项目总数
• 意义:反映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中实施室 内质控进行内部质量监测的覆盖度,是检验 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C 1.室内质控覆盖实验室全部检测项目及不同标本类型。 C 2.保证每检测批次至少有1次室内质控结果。 C 3.制定实验室室内质控规则。 C 4.室内质控报告有负责人签字。 5.室内质控重点项目:(1)临床化学、免疫学、血液 学和凝血试验的质量控制流程。(2)血涂片评价和分 类计数的质量控制流程。(3)细菌、分枝杆菌和真菌 检测的质量控制流程。(4)尿液分析和临床显微镜检 C 查的质量控制流程。(5)采用质量控制鉴别病毒鉴定 试验中的错误检验结果。(6)病毒鉴定的实验室须保 留相关记录。(7)对未知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时,须 同时进行已知滴度的血清阳性质控和阴性质控。 B 1.定期评估室内质控各项参数及失控率。 2.有效处理失控,应详细分析失控原因,处理方法及 B 评估临床影响,提出预防措施。 室内质控文件齐全,记录完整。根据失控原因分析,持 A 续改进检验质量。

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监测项目允许不精密度(变异系数)要求

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监测项目允许不精密度(变异系数)要求

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监测项目允许不精密
度(变异系数)要求
(TC)
(FSH)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在概率统计中最常使用作为统计分布程度(statistical dispersion)上的测量。

标准差定义是总体各单位标准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

它反映组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

简单来说,标准差是一组数据平均值分散程度的一种度量。

一个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一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近平均值。

变异系数 C·V =(标准偏差 SD÷平均值 MN )× 100%。

医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方法PPT课件

医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方法PPT课件

安全防护措施
应加强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确 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
的财产安全。
废弃物处理
应按照规定的废弃物处理流程处 理实验废弃物,避免对环境和人
体健康造成危害。
04
数据处理、分析及结果解 读技巧
数据处理流程和标准化要求
数据收集与整理
确保样本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包括患者信息、样本类型、检 测项目等。
策。
片面追求敏感性或特异性
02
应根据临床需求和实际情况,平衡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关系。
忽视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03
了解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局限性,有助于更准确地解读结果。
05
持续改进策略与管理体系 建设
持续改进思路和目标设定
明确改进方向
以提高检验质量为核心,关注流程优化、技术创新和人员培训等 方面。
设定具体目标
加强行业交流
积极参加行业内的交流活动,与同行分享经验、学习先进技术和管 理方法,推动医学检验行业的持续发展。
06
案例分析:成功提升室内 质量控制水平
案例背景介绍
检验科基本情况
人员结构、设备配置、检测项目等
室内质量控制现状
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后果
问题识别和分析过程
问题梳理
通过数据分析、流程观 察等方式,识别出影响 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问 题
03
实施效果
通过数据对比、流程观察等方式,验证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并进行分
析和评价
经验总结和启示
经验总结
总结本案例在提升室内质量控制 水平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启示
根据经验总结,提出对其他医学 检验室在提升室内质量控制水平 方面的建议和启示
THANKS

11-PCR实验室认可要求

11-PCR实验室认可要求

CNAS-CL036ISO15189认可准则(2012年版)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要求介绍 2014年11月1日起实行湖南省临床检验中心 吕岳峰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CNAS对分子诊断领域的认可要求,包括:病原体核酸和人体基因等领域涉及的核酸扩增试验、杂交试验(包括原位杂交试验)、核酸电泳分析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GB/T 20468-2006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CNAS-RL02 能力验证规则• CNSA-CL31 内部校准要求•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导则• 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31号• 3 术语和定义• 4 管理要求• 4.1 组织和管理责任• 4.1.1.2 实验室为独立法人单位的,应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实验室为非独立法人单位的,其所属医疗机构执业证书的诊疗科目中应有医学实验室,自获准执业之日起,开展分子诊断工作至少2年。

• 4.1.2.5应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分子诊断工作至少5年。

• 4.2 质量管理体系• 4.3 文件控制• 4.4 服务协议• 4.5 受委托实验室的检验• 4.6 外部服务和供应• 4.7 咨询服务• 4.8 投诉的解决• 4.9 不符合的识别和控制• 4.10 纠正措施• 4.11 预防措施• 4.12 持续改进• 4.13 记录控制• 4.14 评估和审核• 4.15 管理评审5 技术要求• 5.1 人员• 5.1.2 分子诊断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负责人应至少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分子诊断工作至少3年。

• 分子诊断实验室操作人员应经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文件

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文件

CLIA’88 临床检验各专业室内质量控制文件(一)美国 CLIA’88 质量控制要求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最终规则(CLIA final rule)于2003 年 1 月 24 日通过, 2003 年 4 月 24 日实施。

其中 K-非豁免试验的质量体系,分析系统中493.1256标准:控制程序(controlprocedures) 对各专业质量控制提出具体要求。

1、控制程序根据美国 CLIA’88 最终规则Sec.493.1256 标准:控制程序(a)对于每一检测系统,实验室负责制定控制程序,监测整个分析过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b)实验室必须建立检测控制物的数量、类型和频率,如果适合,实验室应按Sec.493.1256 (b)(3)规定验证或者建立性能规范。

(c)控制程序必须(1)即将检测出由于检测系统故障、不利的环境条件及操作者性能而产生的误差。

(2)长期监测由于检测系统性能和环境条件改变和操作者性能变化而可能影响到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性能。

(d)除了CMS 批准的程序,如国家操作手册附录C 中规定(CMS Pub.7) 的外,提供了等效质量检测,实验室必须(1)执行本节规定的质量控制程序,除非在493.1261 到 493.1278 部份其他专业和亚专业有其他的规定。

(2)对于每一检测系统,当他们满足或者超出本节(d)(3)部份要求时,执行的质量控制程序使用厂家规定或者实验室建立的个数和频率。

(3)每天检测患者标本时至少每天检测一次控制品,或者执行如下的步骤(i)每一定量检测程序,包括两个不同浓度水平的控制品;(ii)对每一定性的检测程序,包括一个阴性和一个阳性控制品;(iii)对于产生分级或者滴度结果的检测程序,分别包括阴性控制品和具有分级或者滴度反应性的控制品;(iV)对于具有提取阶段的每一检测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品,其中一种能够检出提取阶段的误差;(v)对于每一种份子扩增程序,包括两个控制品,如果反应抑制性是假阴性结果的显著性来源,一个控制品能够检出抑制性作用。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

肠杆菌科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培养基:Mueller-Hinton琼脂
大肠埃希菌ATCC35218 接种液:生长法或直接菌落悬
(用于β-内酰胺类药/β- 液
内酰胺酶抑制剂)
孵育:35℃;空气;16-18h
铜绿假单胞 铜绿假单胞ATCC27853
及不动杆菌 大肠埃希菌ATCC35218 (用
孵育条件 需氧或CO2, 24小时
需氧或CO2, 48小时
已知菌株(ATCC)
化脓链球菌19615 肺炎链球菌6035 大肠埃希菌25922 淋病奈瑟菌43069 流感嗜血杆菌10211
SS琼脂
需氧,24小时
鼠伤寒沙门菌14028 福氏志贺菌12022 粪肠球菌29212 大肠埃希菌25922
预期结果
10.08.2024
8
标本收集和运送的质量控制
向临床提供标本采集说明(sop)
• 不同部位标本的采集方法 • 采集最佳时间、次数 • 标本采集量正确时间、部位、方法等
对收集和运送标本的容器控制 无菌、无防腐剂、足够大、安全严密、不易破碎、 选择合适的运送培养基
10.08.2024
9
标本收集和运送的质量控制
结果报告
3
人员资质
人员
人员能力
人员培训
具备相关教育背景, 每年接受专业技术及知
识培训, 熟悉微生物实验室操作 规程、消毒灭菌及生物
安全知识。
.
10.08.2024
包括其对诸如分 析前、中、后特 定阶段的专业经 验和熟练试验技 术 。并直接参与
质控工作
.包括新员工培训、老员 工的再培训以及员工工作
能力评估
加入后培养基由无色
质控要求: 每批试剂使用前应使用变为相红应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 Guideline for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n Clinical Laboratory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Draft 3)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目 次 1前言 1.1 范围 1.2 术语 1.3 室内质控的目的

2 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 2.1 人员培训 2.2 操作文件的建立 2.3 仪器的校准和保养 2.4 质控品的选择 2.5 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3 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 3.1功效函数图法 3.2 简易质控法 3.3 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法 3.4 确定质控品浓度水平

4 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 4.1设定靶值 4.2设定控制限 4.3 特殊情况的处理 4.4更换质控品 4.5绘制质控图及记录质控结果 4.6质控规则的应用 4.7失控情况处理及原因分析

5 室内质控数据管理 5.1每月室内质控数据处理 5.2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 5.3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 5.4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

6 参考文献 附录1. 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要求 附录2. 临床化学质控血清一般技术要求 附录3. 常用质控规则及意义 附录4. 用功效函数图对质量控制方法的设计实例 附录5. 简易质控法应用实例 附录6. 应用OPSpecs图设计室内质控方法的原理 附录7.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统计质控计算机模拟软件(QCCS) 附录8.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统计质控规则设计、评价和应用软件(QC Easy)

1 前言 临床实验室要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以下简称室内质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控制着自吸取样本至获得测定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的整个测定过程,是保证高质量操作的必要措施,所有临床实验室的向患者提供报告的所有定量测定项目必须开展室内质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是为帮助临床实验室做好室内质控工作而制订的操作规程性文件。

1.1 范围 本指南的内容包括建立室内质控的目的,开展质控前应进行的准备工作,质控方法的设计,开展室内质控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质控数据的管理等。本指南可做为临床实验室对定量分析项目开展室内质控时的操作指南。

1.2 术语 质量控制(质控):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1)质量控制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2)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联系的(GB/T 6583 1994)。 室内质控:实验室内为达到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1)在医学实验室,室内质控的目的在于监测过程,以评价检验结果是否可靠,以及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的原因。(2)广义上室内质控适用于得出检验结果所有步骤的活动,从临床需要考虑,从收集标本,检测直至报告测定结果。 室间质量评价:由第三方机构采用一系列的办法连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并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帮助其校正,使其结果在具有可比性。这种评价是一种回顾性评价,旨在建立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校准物/校准品:准备用于建立一个或多个定量值的任何物质。 控制限:判断质控品测定的允许范围的上、下限,通常以标准差的倍数表示。 质控规则:从质控品的测定数据分析该批测定操作是否合格的判断标准。用符号AL(或A-L)表示, 其中A是测定的标本数或超过控制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L是控制限。当质控测定值满足规则要求的条件时,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 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显示测定方法的不精密度、不准确度和已知质量保证水平达到规定质量要求需要采用的质控方法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线性图。 精密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时,所得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通常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大小。 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偏倚:指测定结果与真值的偏离程度。 变异系数:测定结果的标准差与平均值的百分比值,通常用CV%表示。 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 在控:质控结果在控制限之内。 失控:质控结果在控制限之外。 误差检出概率(Ped):对常规测定过程中分析误差的检出概率称为误差检出概率。 假失控概率(Pfr):当测定操作正确进行,除了方法的固有的误差外,在没有其它误差加入情况下如果质控过程中出现了失控信号,称为"假失控",假失控出现的概率称为假失控概率。

1.3 室内质控的目的 室内质控是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连续地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的过程。室内质控的目的是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2 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 2.1 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 在开展质控前,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对质控的重要性、基础知识、一般方法有较充分的了解,并在质控的实际过程中不断进行培训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一些质控工作的技术骨干。 2.2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 实施质控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标准操作规程文件(SOP)做保障。例如仪器的使用、维护操作规程,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的使用操作规程等。所有临床实验室都应建立一套较完整的SOP。 2.3 仪器的检定与校准 对所用分光光度计、量具要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对测定临床样本的仪器要按一定要求进行校准,校准时要选择合适的(配套的)标准品;如有可能,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和参考物质;对不同的分析项目要根据其特性确立各自的校准频度。 2.4 质控品的选择 质控品是保证质控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质控品物理性状可有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和混合血清等;根据有无测定值可有定值质控品和非定值质控品。实验室可根据各自的情况选用以上任何一种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但做为较理想的质控品至少应具备以下一些特性: (1)人血清基质,分布均匀; (2)无传染性; (3)添加剂和调制物的数量少; (4) 瓶间变异小; (5) 冻干品其复溶后稳定,2-8℃时不少于24小时,-20℃时不少于20天;某些不稳定成分(如胆红素、ALP等)在复溶后前4小时的变异应小于2%; (6) 到实验室后的有效期应在1年以上。 判断质控血清质量的详细技术指标可参见附录2。 2.5 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在使用和保管质控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 (2) 冻干质控品的复溶要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 (3) 冻干质控品复溶时所加溶剂的量要准确,并尽量保持每次加入量的一致性; (4) 冻干质控品复溶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 (5) 质控品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 (6) 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3 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 各临床实验室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及测定项目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室内质控方法。 3.1 功效函数图法 功效函数图(Power function graph)为分析批失控概率(误差检出概率和假失控概率)与该批发生随机或系统误差大小关系的图,即表示统计功效与分析误差大小(临界随机误差△RE和临界系统误差△SE)的关系。在临床实验室难以进行这种特性的实验研究,因为必须控制许多变量。然而,计算机模拟研究就很容易地获得这种信息,所建立的研究模型包括所考虑的因素及变量。利用功效函数图可以评价不同质控方法的性能特征和设计质控方法,同时功效函数图也是建立OPSpecs图的基础。 3.1.1确定质量目标 这是设计质控方法的起点。质量目标可以用总允许误差(TEa)的形式表示。目前中国尚未确立各项目的总允许误差。美国和欧州分别提出了各项目的可接受的允许误差范围,如各实验室不能自行确定各项目的TEa时,可暂时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改法案(CLIA'88 )能力比对检验(PT)的评价限(见附录1),将来有必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我国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的TEa。 3.1.2评价分析方法 对本实验室定量测定的项目逐一进行评价,确定每一项目的不精密度(用CV%表示)和不准确度(用Bias表示)。 3.1.3计算临界系统误差 临界系统误差△SEc = [(TEa - |bias| ) / s ] - 1.65) 3.1.4绘制功效函数图 功效函数图描述了控制方法的统计"功效",其中Y轴为误差检出概率Ped, X轴为临界误差大小。在图中,Ped作为控制测定值个数N和检出分析误差大小的函数,Y轴的截距则为假失控概率Pfr。功效函数作为一种函数,可以认为其自变量为△SEc和N或△REc和N, 其中的N为控制值的测定个数( 同一控制物的重复测定次数或同一批内不同控制物测定结果的总数),而误差检出概率Ped则为其应变量。功效函数图就是该函数在笛卡尔坐标上的轨迹,Y轴上的截距则为其假失控概率Pfr。功效函数图的绘制比较复杂,可利用计算机模拟程序进行绘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开发的质量控制计算机模拟程序(QCCS)和QC Easy可绘制不同质控方法的功效函数图。 3.1.5 评价质控方法的性能特征 质控方法的性能特征包括误差检出概率和假失控概率评价。通常误差检出概率达90%以上,而假失控概率在5%以下就可满足一般临床实验室的要求。 3.1.6选择质控规则及测定质控结果个数 根据评价的结果,选择的质控方法既要有高的误差检出概率和低的假失控概率,又要简单、方便计算。

图1. 利用功效函数图设计室内质控方法流程图。 3.2 简易质控法 对采用上述设计方法比较困难的实验室也可采用简易法进行质控方法的设计。 3.2.1 确定质量目标 以TEa作为质量目标,确定TEa的方法同3.1.1。 3.2.2评价分析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