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知识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原则PPT课件

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原则PPT课件

一、与内科疾病有关的呕吐
12、颅内压升高 除脑膜炎外,常见有颅内出血、颅内血肿、缺氧缺血 性脑病所致颅内压升 高。 呕吐呈喷射性,多为乳汁或乳凝块,无胆汁。 体检时可常有前囟紧张, 予止血、降颅压、控制惊厥、治疗预防和处理脑积水 等治疗。
二、与外科疾病有关的呕吐
1、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瘘 常于生后第一次喂乳时就出现乳汁反溢并出现 突然发绀、呼吸困难、窒息 及肺内湿性啰音等。以后每次喂奶时均有类似 现象,且逐渐加重。 很多患儿是在吸入性肺炎发生或加重来医院就 诊时才发现,手术治疗存活 率较低。
– –
– – –
一、与内科疾病有关的呕吐
3、胃出血 新生儿出血症、应激性溃疡等引起的胃出血 均可引起呕吐 呕吐物为鲜红色血液, 治疗用维生素K1、止血剂、抗酸及抑酸药等 。
一、与内科疾病有关的呕吐
4、胃食管反流(GER) 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胃食管反流又称溢乳,主要是由于新 生儿食管下端括约肌(LES 发育不成熟或神经肌肉协调功能差而引起。 大多数于喂乳后即有1-2口乳汁反 流入口腔 及口角边,少数于喂乳后稍久 因改变体位而引起溢乳,一般情况良好,不 影响生长发育。 一般不需处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于生后6个月 内消失。
一、与内科疾病有关的呕吐
5、贲门失驰缓 呈间歇性吞咽困难,喂乳后即有乳汁溢出, 体检时腹部无阳性体征,钡餐 透视下贲门口狭窄,而食管扩张。 可试用阿托品(1:2000)等抗胆碱能药物治 疗,症状 随年龄增长而 逐渐缓解。
一、与内科疾病有关的呕吐
6、幽门痉挛 多于生后一周内发病,呕吐是喷射性,因幽门 括约肌并非持续性痉挛,故 呕吐呈间歇性,并非每次喂乳后均有呕吐,呕 吐物为乳汁偶有少量乳凝 块,无胆汁,胃型及胃蠕动波及少见,触不到 痉挛的幽门,对全身营养善 影响较小, 用阿托品治疗有效。

新生儿呕吐疑难病例讨论PPT课件

新生儿呕吐疑难病例讨论PPT课件
治疗手段单一
目前针对新生儿呕吐的治疗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以药物治 疗为主。建议探索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中医治疗、物 理治疗等。
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展望
深入研究新生儿呕吐的发病机制
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相结合,深入探讨新生儿呕吐的发病机制,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 准确的依据。
开发新型治疗药物和方法
针对新生儿呕吐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开发新型治疗药物和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生活 质量。
正常/低体重/超重
体重
顺产/剖宫产
分娩方式
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人工喂养
病史及家族史
母亲孕期情况
01
正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
出生时情况
02
有无窒息、缺氧等
家族史
03
家族成员有无遗传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临床表现与症状
01
呕吐发生时间生ຫໍສະໝຸດ 多久开始呕吐0203
04
呕吐频率与量
每天呕吐次数、每次呕吐量
呕吐物性状
按照计划免疫程序及时为新生儿接种疫苗,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06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本次病例讨论收获总结
1 2 3
深化了对新生儿呕吐病因的理解
通过讨论,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生儿呕吐的多种 可能原因,包括生理性呕吐、病理性呕吐以及喂 养不当等。
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
通过分析和讨论疑难病例,我们对新生儿呕吐的 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临床应对 能力。
强化了多学科协作意识
本次讨论涉及儿科、新生儿科、消化内科等多个 学科,强化了多学科协作在解决疑难病例中的重 要性。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病例资料收集不全面
在讨论过程中,发现部分病例资料收集不全面,导致分析 和诊断存在困难。建议完善病例资料收集流程,确保信息 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新生儿呕吐观察护理

新生儿呕吐观察护理
疾病等
调整喂养方式
1
少量多次喂养: 每次喂养量减少,
增加喂养次数
3
调整喂奶姿势:采 用正确的喂奶姿势, 避免宝宝吸入过多
空气
2
更换奶粉:尝试 更换其他品牌的 奶粉,观察宝宝
反应
4
观察宝宝进食后的 反应:观察宝宝进 食后的反应,如呕 吐、腹胀等,及时
调况, 如呕吐频繁、持续时 间较长、呕吐物颜色 异常等,应及时就医。
新生儿呕吐观察 护理
目录
01. 呕吐原因 02. 呕吐症状 03. 观察护理
1
呕吐原因
生理性呕吐
原因:新生儿消 化系统发育不完 善,胃容量小, 容易发生呕吐
01
处理方法:少量 多次喂养,避免 过度喂养,保持 正确的喂养姿势
03
02
症状:呕吐物多 为奶汁,无酸臭 味,无其他不适 症状
04
预防措施:注意 喂养卫生,避免 感染,保持新生 儿舒适,避免哭 闹过度
03 奶嘴不合适:奶嘴过大
或过小可能导致新生儿 吞咽困难,引发呕吐
02 喂养姿势不当:新生儿
的胃部呈水平状态,喂 养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呕 吐
04 奶粉不合适:奶粉的种
类、浓度、温度等不合 适可能导致新生儿消化 不良,引发呕吐
2
呕吐症状
呕吐频率
01
新生儿呕吐频率:正常新生儿每天呕吐1-2次
02
异常呕吐频率:每天呕吐超过3次,持续时间超过2周
03
呕吐原因:可能是喂养不当、消化不良、感染等
04
呕吐处理: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
呕吐物颜色
F
泡沫状呕吐物:可能与消化道感染或食物有关
E
黑色呕吐物:可能与消化道出血或食物有关

新生儿呕吐

新生儿呕吐

u 8.新生儿肝炎 u 起病常缓慢而隐匿,部分患儿在新生儿 期表现为黄疸、发热、肝大、呕吐、食 欲低下、体重不增等,有的患儿仅表现 为呕吐。
u 9.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u 感染在本病发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多见于早产 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以腹胀、腹泻、呕吐和便血 为主要表现,感染中毒症状严重,重者常并发败 血症、休克、腹膜炎、肠穿孔等。X线平片检查 可见肠道普遍胀气、肠管外形僵硬、肠壁囊样积 气、门静脉积气等特征征象。近年认为超声检查 对门静脉积气、肝内血管积气、腹腔积液、气腹 等都比X线敏感,已经成为本病的重要诊断手段。
u 3.喂养不当 u 约占新生儿呕吐的1/4。喂奶次数过频、喂奶 量过多;乳头孔过大或过小、乳头下陷,致使 吸入大量生产空气;奶头放入口腔过多,刺激 了咽部;牛奶太热或太凉,奶方变更和浓度不 合适;喂奶病后剧烈哭闹,奶后过多过早地翻 动小儿等,都容易引起新生儿呕吐。呕吐可以 时轻时重,并非每次奶后都吐。呕吐物为奶水 或奶块,不含胆汁。
u 5.胃内出血 u 新生儿出血症、应激性消化道溃疡、 DIC等引起的胃肠道出血时,血液刺激 胃粘膜可以引起新生儿呕吐。呕吐时往 往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选择适当 的实验室检查,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u 6.药物作用 苦味药物可以刺激胃粘膜引 起新生儿呕吐,如某些中药制剂。有些 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二性霉素B、 非那根糖浆、氯化钙等本身就可以引起 呕吐,一般停用后自然缓解。孕妇或乳 母应用洋地黄、依米丁等时,药物可以 通过胎盘血行或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 引起新生儿呕吐。
新生儿呕吐
定义
u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和一部分小肠内容物 在消化道内逆行而上,自口腔排出的反 射性动作,是消化道机能障碍的一种表 现。
u 新生儿的呕吐动作不如成人或儿童典型。 为生后即吐,喂奶后呕吐加重,为非基底部,传 入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内脏神经、前 庭神经、舌咽神经、视神经和嗅神经。 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内脏神经、膈神 经、腹肌脊神经、舌咽神经等。

2024年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处理课件

2024年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处理课件

2024年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处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生儿护理》教材第四章“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处理”,详细内容涉及新生儿黄疸、腹泻、发热、呕吐、脐炎等常见问题的识别、原因分析及初步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表现,提高识别能力。

2. 学会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初步处理方法,提高护理技能。

3. 培养学生主动关注新生儿健康状况,提高护理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新生儿常见问题的识别及初步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新生儿模型、体温计、消毒棉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新生儿护理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新生儿常见问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原因、表现。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和处理新生儿常见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针对新生儿常见问题进行识别和处理方法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新生儿常见问题黄疸腹泻发热呕吐脐炎2. 原因及表现3. 初步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列举新生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措施。

2. 答案:(1)新生儿黄疸:原因: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处理方法:光照疗法、药物治疗等。

(2)新生儿腹泻:常见原因:感染、喂养不当等;护理措施:调整喂养方式、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脱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新生儿常见问题的识别和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互动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提高护理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表现2. 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初步处理方法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表现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表现是教学的核心内容,需详细讲解。

新生儿呕吐预防和措施

新生儿呕吐预防和措施

原因
新生儿呕吐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喂养过量 、喂养姿势不当和消化系统未成熟等。
了解呕吐的原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什么是新生儿呕吐
症状
呕吐的表现通常包括大量液体的喷吐、伴随哭闹 和不适感。
如果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新生儿群体
所有新生儿都有可能经历呕吐,尤其是早产儿和 低出生体重儿更为常见。
新生儿呕吐预防和措施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新生儿呕吐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采取措施 4. 如何预防呕吐 5. 总结与建议
什么是新生儿呕吐
什么是新生儿呕吐
定义
新生儿呕吐是指出生后不久的婴儿在进食后出现 食物或胃内容物的反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种情况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多数情况下是生 理性的。
什么是新生儿呕吐
医生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如何预防呕吐
如何预防呕吐
正确喂养
采用适当的喂养姿势,保持新生儿头部稍高,避 免喂养过快。
适时的打嗝可以帮助减少气体积聚,从而降低呕 吐的风险。
如何预防呕吐
选择合适的奶量
根据新生儿的需求调整奶量,避免一次性喂养过 多。
分多次喂养能够让新生儿的消化系统更好地适应 。
保持镇静有助于更好地应对问题。
总结与建议
寻求专业帮助
如有疑虑,及时与儿科医生沟通,获取针对性的 指导。
医生的专业判断能帮助家长做出更好的选择。
谢谢观看
如何预防呕吐
保持安静环境
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喂养环境,减少外界干扰 。
安静的环境有助于新生儿放松,更好地进食和消 化。
总结与建议

育儿知识-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咽下综合征

育儿知识-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咽下综合征

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咽下综合征咽下综合征在新生儿期吐出不少见,主要就特点是宝宝出生后很快出现呕吐,吃奶后呕吐,进食后呕吐加重,呕吐内容为羊水,也可带血,持续1-2天后多自愈。

该病诊断的研究重点是:勒维尼县未进食已开始呕吐,呕吐内容为绿色粘液,有难产、窒息或过期产史。

腹不胀,胎粪排出正常,可除外先天性食管或肠管闭锁。

吐血量多消化道时需与新生儿自身消化道出血相识别,如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新生儿出血症也可有呕血症状。

可做APT试验,所取患儿呕吐物或大便中血性标本,加水搅匀,使之溶血,沉淀后,取上清液5份加1%氢氧化钠1份。

1-2分钟后观察,若呈棕黄色,则表示血液来自母体,因成人血红蛋白遇碱则变性。

若呈红色,表示血液出自于新生儿本身,因新生儿血以新生儿血红蛋白为主,具有抗碱性,不变色。

经以上试验,如证明为母血,可确诊为拔除综合征。

咽下综合征产生的其原因是,在正常情况下,胎儿宫内在宫内会吞入少量子宫,对胎儿的胃粘膜并无拉动。

但在分娩过程中,婴儿如吞入羊水量过多,或吞入被胎粪或已被感染过的羊水,或含较多圣马尔瑟兰县的羊水,均可刺激新生儿的胃粘膜,导致胃酸及皱褶分泌亢进而引起腹痛呕吐。

多见于难产史、窒息而死史或过期产史的新生儿。

这些婴儿常于生后尚未开奶即开始呕吐,吐出物件呈泡沫沾液样,有时带绿色,为被胎粪污染的羊水,有时含油咖啡色血样物。

开始喂奶后呕吐常加重,吃奶后即吐出。

但一般情况下,无呛咳,也无发绀等症状。

胎便排出正常,有时可排黑便,大便潜血阳性。

一般腹诊不胀,看不到胃型或肠型,也无其他异常体征。

通常在1-2天内,产道将咽下的早产及产道内容物以及血液吐净后,呕吐即停止。

呕吐重者可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洗1-2次后,呕吐即可停止。

新生儿呕吐ppt课件

新生儿呕吐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解除颅内高压:脑水肿者用20%甘露醇每次 0.5g/kg,每6~8小时1次,呋塞米每次0.5mg/kg,1~2 次/d。颅内占位病变行手术治疗,脑积水行引流术。
17
15
4)胃肠减压:对外科疾病、呕吐较频繁、腹胀 者,可先行胃肠减压,缓解症状,同时做有关 检查。 (5)体位:对呕吐患儿,应提高头部和上身 的体位,一般30°左右。 (6)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呕吐导致水、电 解质紊乱,应及时纠正
(
16
2.病因治疗

(1)手术治疗:手术对外科疾病需手术治疗,手术时机根据 病情而定。 (2)抗感染:对消化道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所致者,应 给抗生素治疗。 (3)止血:消化道出血者,可用维生素K1、酚磺乙胺 (止血敏)等止血。
1.延脑 是呕吐中枢。刺激因素由神经 传到呕吐中枢。 2.是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反射活动。中 枢发出反应,引起食管、胃或肠道自下 向上蠕动,同时膈肌、腹肌收缩迫使胃 中食物从口腔涌出。
2
新生儿消化系统特点


1.食管松弛、蠕动功能较差、胃呈水平状、 容量小、胃上端和食管连接处贲门较松弛。 2.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较差,适应差、 易感性高,分泌胃酸及蛋白酶的功能较差。 3.容易呛入气道而引起窒息和(或)吸入性肺 炎,也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失调,甚至死亡。
5
3.其他因素

(1)喂养不当:喂养不当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常见 原因,主要原因有:喂奶次数过于频繁,喂奶量 太多,浓度不适合,体位多动,不当。 (2)药物:许多药物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发生呕吐, 如红霉素、两性霉素B等。
(3)吞咽动作不协调


6
(二)临床症状与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