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基本概念
建筑工程测量绪论课件

决定地球椭球 体形状和大小的 参数为椭圆的长 半径a,短半径b W 及扁率α。
N
b
a
O
a E
S
建筑工程测量绪论
长半径a,短半径b及扁率α,其关系式为:
ab
a
我国目前采用的地球椭球体的参数值为:
a63781m37b63567m52
1 298.257
由于地球椭球体的扁率α很小,当测量的 区域不大时,可将地球看作半径为6371km的
大地水准面
n 用途:大地水准面是描述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物理参考
面,也是海拔高程系统的起算面。(珠峰高度?地面点位 (X,Y,Z))
建筑工程测量绪论
铅垂线
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建筑工程测量绪论
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在半径为10KM的面积范围内进行测量时值,可以用水平面
1.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2.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 工作。
建筑工程测量绪论
三、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
1.“质量第一”的观点。 2.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3.保持测量成果的真实、客观和原始 性。 4.要爱护测量仪器与工具。
建筑工程测量绪论
四、测量的计量单位
1.长度单位
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n 教学方法:
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偏重房屋建筑测量
n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法学习理论知识,采用教师演示法和学生自主 操作法学习测量仪器的操作和检修。
学习要求: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
要爱护仪器。
建筑工程测量绪论
绪论
建筑工程测量绪论
一、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与要求
建筑测量基础知识

3
建筑方格网:由正方形或矩形格 网组成的施工控制网称为建筑方格网。
D
建 筑 方 格 网
• 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建筑物特点,布设成十字 轴线或矩形控制网。
• 场区的高程控制网应设成闭合环线、符合路线或结点 网形。
• 平面控制测量分场区平面控制及建筑物的平面控制。其中场区
平面控制网常采用的形式有:建筑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三边
网和GPS网。
施工坐标系:为了便于建筑物的
C
设计与施工放样,设计总平面图上的
4
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一般采用施 A 1 工坐标系,施工坐标系的原点设置于
O
2
B
总平面图的西南角上。
5
准星
物镜
水平制动螺旋
望远镜 望远镜是用来精确瞄准远处目标并对水准尺进行读数的。 它主要由: 物镜、目镜、对光透镜和十字丝分划板组成。 物镜、目镜调焦的目的。
视准轴
中丝
上丝 竖丝
下丝
十字丝分划板
物镜
对光透镜
目镜
水准器是用以指示视线水平或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分为 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
大地水准面
b
hAB
HB=?
A、B两点间高差hAB为:hAB=a-b
A点为后视点,A点尺上的读数a称为后视读数;B点为前视点,B 点尺上的读数b称为前视读数。
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后视
前进方向
前视
a
A
HA(已知)
大地水准面
计算未知点的高程
高差法 HHh
B
A
AB
视线高法
H i
H B
H A
A
B
建筑工程测量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测量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多个方
面的内容。
首先,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
方面:
1. 土地测量,在建筑工程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测量,以确定
地形、地貌、地势等情况,为后续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
理信息。
2. 基础测量,建筑的基础是整个建筑物的支撑和承重结构,因
此基础测量是建筑工程测量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地基的承载力、地
下水位等的测量。
3. 结构测量,建筑物的结构测量涉及到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包
括墙体、柱子、梁等的尺寸、位置、高度等的测量。
4. 建筑物的平面测量,平面测量是对建筑物的水平方向上的测量,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平面尺寸、平面形状等的测量。
5. 建筑物的立面测量,立面测量是对建筑物垂直方向上的测量,
包括建筑物的高度、立面形状、立面结构等的测量。
6. 室内测量,室内测量是对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测量,包括房间的面积、高度、体积等的测量。
7. 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包括对建筑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等的测量。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建筑前、中、后各个阶段的测量工作,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精确的测量工作,可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稳固、布局合理、符合设计要求,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工程施工测量知识

工程施工测量知识工程施工测量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设计要求、确保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和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变化情况等目的,使用专业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工程进行测量和监测的过程。
工程施工测量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概念1. 工程测量的概念工程测量是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和手段,对工程项目进行准确、快捷、全面的测绘、记录和计算,以确定工程在空间中的位置、形状、尺寸和相互关系的过程。
工程测量一般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建筑物测量、地形测量等内容。
2. 工程施工测量的概念工程施工测量是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使用专业测量仪器和手段对工程进行测量、监测和记录,以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正确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的过程。
工程施工测量一般包括施工前的工程测量、施工中的监测测量和施工后的验收测量。
二、工程测量的分类根据测量目的和方法的不同,工程测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1. 正式测量: 正式测量是指根据设计要求、规范要求对工程进行的全面测量,目的是为了确定工程位置、形状、尺寸等参数,保证工程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正式测量一般属于工程施工前的一项工作。
2. 监测测量: 监测测量是针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形、位移等情况进行的测量,目的是为了及时监控工程的变化情况,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监测测量通常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
3. 验收测量: 验收测量是在工程施工结束后,对工程进行的检查和验收,以确认工程是否满足设计、规范和合同要求,是确认工程完工质量的一项工作。
三、工程施工测量的步骤工程施工测量一般包括以下基本步骤:1. 勘测设计: 在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勘测设计工作,确定工程的位置、形状、尺寸、控制点等参数,制定详细的施工测量方案和计划。
2. 控制测量: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控制测量,即根据设计要求对工程进行必要的控制,确定施工的位置、高程、横断面等参数,保证工程的正确施工。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建筑工程测量的概述 •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 • 建筑工程测量的技术与方法 • 建筑工程测量的实践与应用 • 案例分析与实践
01
CATALOGUE
建筑工程测量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建筑工程测量是利用测量技术对建筑 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进行 测量工作的总称。
采用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和自动化监测 系统,加强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测量方案不合理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测量 方案,包括控制网的布设、测量方法 的选择等。
建筑工程测量的新技术与趋势
智能化测量
利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减少人为误差 。
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海量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 ,为工程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复杂结构件的快速制造和精确安装,提高 施工效率和质量。
05
CATALOGUE
案例分析与实践
案例一:高层建筑的定位与放线测量
高层建筑定位与放线测量的重要性
高层建筑的定位与放线测量是确保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准确施工的关键环节。通过 测量,可以确定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度,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
未来展望
未来建筑工程测量将朝着智能化、 自动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提高 测量精度和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工 程建设和社会发展。
02
CATALOGUE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
测量坐标系与方向
测量坐标系
介绍测量中常用的地理坐标系和施工 坐标系,以及坐标系的转换方法。
建筑工程测量基本概念

撰写报告,包括测量方法、结果、结论和 建议
审核报告,确保内容准确、完整和清晰
提交报告,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决策
06
建筑工程测量的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遵守安全规定,佩戴安全帽、手套等防护 设备
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测量工作
遵守施工现场的规章制度,避免误入危险 区域
测量过程中注意脚下,避免踩踏到松动、 不稳定的地面或物体
体积测量的精度要求:根据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用途和设计要求,确定测量精度 体积测量的应用:用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确保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质量和安 全。
05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步骤
准备工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确定测量目的和任 制定测量方案和计 安排测量人员及分 检查测量仪器和工
务
划
工
具的精度和校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收集测量资料和数 准备测量仪器和工 确定测量基准和坐 准备测量记录和报
据
具
标系
告格式
实地测量
确定测量范围和目标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设备 确定测量基准和坐标系 进行实地测量和数据采集 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 生成测量报告和成果
数据处理
收集数据:通过测量仪器获取原始数据 整理数据:整理原始数据,去除异常值 分析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规律和趋势 处理数据:根据分析结果,对数据进行处理,如平滑、滤波等 结果输出: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出,用于后续分析和决策
提高施工效率: 准确测量可以 减少施工过程 中的返工和浪 费,提高施工
效率
降低工程成本: 准确测量可以 减少材料浪费 和返工成本, 降低工程成本
保障工程安全: 准确测量可以 确保建筑物的 稳定性和安全 性,保障工程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重要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涉及建筑工程测量基本知识、测量仪器的使用、建筑工程控制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等多个方面。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建筑工程测量工作;2.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同事协作完成测量任务;3.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建筑工程测量基本知识:包括建筑工程测量的概念、目的、意义、测量仪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等;2. 测量仪器的使用: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仪器的维护和保养;3. 建筑工程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观测、计算和施测方法;4.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包括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测量、主体结构施工测量、装饰装修施工测量等多个方面;5. 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建筑工程测量任务,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操作技能;3. 现场教学: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观察和学习,加深对建筑工程测量的理解;4.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践操作等;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综合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六、课程资源1. 教材:《建筑工程测量》教材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学生应该认真阅读教材,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2. 参考书籍:包括相关书籍、文献、案例分析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3. 数字化资源:包括课件、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地面测量
地面测量是建筑工程测量的基础工作,主要涉及到对地面的高程、角度、距离等参数的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如全站仪、水准仪、激光测距仪等,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下测量
地下测量主要是对地下结构物的位置、高程、角度等参数进行测量。
由于地下环境较为复杂,测量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如采用导向钻进技术进行地下管道的测量。
建筑主体施工测量
建筑主体施工测量涉及到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高程、角度等参数的测量。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确保建筑物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建筑装修测量
建筑装修测量主要是对建筑物的内部装修进行测量,包括墙体的厚度、门窗的高度和宽度等参数。
在装修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确保装修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主要是对建筑物或地面进行长期的监测,以观察其变形情况。
通过变形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建筑物或地面的异常变化,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维护和加固,以保证安全。
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是对建筑工程完成后的最终测量工作,涉及到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高程、角度等参数的测量。
竣工测量结果将作为建筑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设备安装测量
设备安装测量主要是对建筑工程中的各种设备进行安装位置和运行状态的测量。
例如电梯的垂直度、管道的压力和流量等参数的测量。
设备安装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测量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 数学笛卡尔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
x
y
Ⅳ
αⅠ
y
Ⅱ
Ⅰα
x
Ⅲ
Ⅱ
高斯
平面直角坐标系
Ⅲ
Ⅳ
笛卡尔
平面直角坐标系
六、墨卡托投影——等角正圆柱投影 七、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 在半径R<10km的范围内,可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 • 以磁子午线的方向作为X轴,向北为正;其垂直方向为Y轴,向东为
第一章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内容提要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面点的表示方法 ➢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教学要求:
掌握: 平面坐标系和高程系的建 立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测量误差的来源和衡量精 度的指标
第1章 测量学的基础知识
§ 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1章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 1.4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
二、大地坐标系 基准面:参考椭球面 基准线:法线 地面点位用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 来表示
1.1954年北京坐标系 2.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 3.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
三、空间直角坐标系 三维坐标(X,Y,Z)
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 大地原点 ——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分,其实质都是确定地面点的 点位 • 确定点位的三要素:高差、水 平角、水平距离 • 测量三项基本工作: 高程测量(第三章) 角度测量(第四章) 距离测量(第五章)
二、测量工作的原则
•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 后碎部 ——减少误差结累 ——加快测量速度
• 前项工作未作检核,不 进行下一步工作 ——保证成果质量
0.495
结论
1.在一定的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 2.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 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4.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零,即
lin 1 2 n lin 0
n
n
n n
二、误差概率分布曲线
三、分析标准差σ
f
2.误差来源
仪器设备不尽完善 人的感官不稳定 自然环境的影响
1.7.2 测量误差的种类
误差分类 一、粗差 二、系统误差 三、偶然误差
1.7.3 偶然误差的特性
一、偶然误差的四个特性
举例: b
△i=ai+bi+ci-180°
a
c
(i=1,2, ········358)
误差区间 △d
0″.0 ~ 0″.2 0″.2 ~ 0″.4 0″.4 ~ 0″.6 0″.6 ~ 0″.8 0″.8 ~ 1″.0 1″.0 ~ 1″.2 1″.2 ~ 1″.4 1″.4 ~ 1″.6 1″.6 ~以上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 x坐标:中央子午线向西平移
500km,向北为正。 • y坐标:赤道,向东为正。 • 为区分点位所在的高斯投影带,
在Y坐标前必须加两位数的带 号。 • 如:
xA 3516432.695m
yA 20587634.230m
• 我国六度带带号 N=13~23,三度带 带号 n=25~45
大地水准面上: D R
在水平面上: 误差值:
D R tg
相对D误差D: D R(tg )
D D
D2 3R2
结论:当测区半径 r<10km时, 误差仅为1/120万,可用水平面 代替大地水准面
二、对水平角的影响
• 球面三角形
内角和 180 P—球球面面角三超角形面积RP2
R—地球半径,
x
p1l1 p2l2 pnln p1 p2 pn
pl p
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
Mx
p
(二)单位权观测值中或是值误差来计算 单位权中误差的公式:
pvv
n 1
§ 1.8 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一、测量三项基本工作 • 测量工作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
总和
负误差
个数 k
相对个数 k/n
45 40 33 23 17 13 6 4 0
181
0.126 0.112 0.092 0.064 0.047 0.036 0.017 0.011 0.000
0.505
正误差
个数 k
相对个数 k/n
46 41 33 21 16 13 5 2 0
177
0.128 0.115 0.092 0.059 0.045 0.036 0.014 0.006 0.000
§ 1.4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
四、大地坐标和空间直角坐标的转换 五、高斯投影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1.高斯投影——横切椭圆柱正形投影。又称为高 斯—克吕格投影。同时满足等角和高斯投影条件。 目的:将球面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
高斯投影的概念
N
M
中
央
子
O
午 线
赤道面
S
1.高斯投影
• 中央子午线和赤道 投影后成相互垂直 的直线。
206265, 3438, 57.3
• 结论:当测区范围在100km2,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时,对角度影响仅为 0.51″,在普通测量工作中可以忽略不计
三、对高程的影响
•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的 影响就是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 响
h Bb Bb ob ob
R sec R
R(sec 1)
• 国家水准原点(高程零点 H。)位于青岛观象山,
黄海平均海水面为高程基准 •1面956黄海高程系:H。=72.289m
•1985国家高程基准:H。=72.260m,相差29mm
•某市目前仍采用上海吴淞高程系 • 如某点:
•
吴淞高程—1.856m=85黄海高程
§ 1.6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一、对距离的影响
Mx
vv
nn 1
m n
1.7.7 不等精度观测的平差
例: 已知:HA、 HB、 HC , 求: HE
A S=4k m
E
B
S=2k m
S=2.5km C
一、权(用 p 表示)
权是表示观测值可靠程度的一个相对性数值
权的特性
权愈大表示观测值愈可靠 权是相对数值,故单独一个值无意义 权始终取正号 权可以用一数乘除其意义不变
• 中央子午线长度不 变,离中央子午线 越远变形越大。
• 为保证投影精度, 必须采用分带投影。
6度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L0 6 N 3
2.高斯投影分带
(1)6度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L0 6 N 3 (2)3度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L'0 3 n
五、高斯投影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正。 • 坐标原点选在测区西南角。
x
测区
o
y
§ 1.5 地面点的高程
一、高程 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高程基准面的距离
• 绝对高程H(海拔):地面 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 面的距离
• 相对高程H':地面点沿铅垂 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
• 高差h:地面两点高程之差
hAB
HB
HA
H
' B
H
' A
二、我国的高程系统
扁率
数学模型 a b
a
地球平X均半径 R=6371km
x2 a2
y2 a2
z2 b2
1
R 1 (a a b) 3
§ 1.2 地球椭球——参考椭球体
• 旋转椭球理论上是唯一 的数学球体
• 旋转椭球参数,难以全 球统一确定;各国自己 测定并采用的旋转椭球 称为参考椭球
• 同时顾及地球几何参数 和物理参数的旋转椭球 称为地球椭球体,又称 为参考椭球体
2
m12
f x2
2
m22
f xn
2 mn2
1.7.6 等精度观测的平差
一、求最可靠值(最或是值)
x l1 l2 ln l
n
n
二、评定精度
1. 求观测值的中误差
用真误差求观测值的中误差
△i= li-X
m
n
用最或是值误差求观测值的中误差
vi= li- x
2. 求最可靠值中误差
§ 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1章 测量学的基础知识
§ 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1章 测量学的基础知识
§ 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1章 测量学的基础知识
§ 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 1. 地球是一个表面起伏较大的椭球 地球表面最高峰: 8844.43m 海洋底部最深处: 11022.00m 地球表面最大高差近20km 2. 地球又是一个近似光滑的水球 大陆面积: 占29% 海洋面积: 占71 % 3. 地球平均半径: 6371km
• 参考椭球面是测量计算 和制图的基准面
§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 地球表面所有 地理空间信息 总称为地形。
• 地形包括 地物和地貌两 大部分
§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 地物:地面上人造和天然 的固定物体
• 将地物特征点按比例缩小 在图纸上,并用一定的地 物符号绘制在地形图上。
§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 地貌:地面高 低起伏的形态
• 在地形图上通 常用等高线来 表示地貌
§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由 三维坐标确定,包括
• 球面坐标(L,B,H)或(X, Y,Z)
• 平面坐标 (x, y)和高程H,可 写为(x, y,H)
起始大地子 午面
E
N
• P(L B H)
H
• P
O
B
K
L
赤道面
1